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吴娟瑜

祖君的车子在车阵中前行,车内一片静默,有点尴尬,他看了一眼后视镜的儿子Jason,小学六年级了、半大不小,最近却常闹脾气。 周五傍晚,通常祖君载着儿子到前妻在东区的家。绿灯亮了,车子前驶中,祖君忍不住地问:“Jason,怎么啦?” 只见后视镜中,Jason的脸突然撇向窗外,淡漠地应了声:“没事!” 显然儿子不想沟通,一年多前,父子关系还挺不错的,一起打球,一起骑脚踏车,说说笑笑,开心得很,可是半年前暑假中,祖君和孩子的妈正式离婚,两人协议每个月第二、四周的周末,让Jason和妈妈相聚。 “为什么你那么凶?”,Jason终于开口了,可是口气很不好。 祖君摸不着头绪,难道是刚才和孩子的妈为了时间耽误而对呛:“办公室开会,我能说走就走吗?”唉!这就是他们常起争执的原因,谁也不让谁。 跟儿子吐苦水 夫妻争吵是难免的事,祖君也希望跟前妻好好互动,可是自从前妻自行创业后,两人各忙各的,相处更形困难,有时,忍不住就找儿子吐苦水。祖君最常说的是:“以后你要娶个温柔体贴的女人。”“你的妈妈是很聪明,可惜太霸道了。” 这些批评的话,Jason刚开始是当哥儿们对话,有时还顶嘴:“那不结婚,不就没事了吗?” 祖君没提防到──儿子在爸妈离婚后,让他内心矛盾骤起,尤其听到爸爸批评妈妈的话,心里更加难受,渐渐地,他无言了。 [vip_content_start] 祖君来请教时,方才惊觉自己铸下大错,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内心世界渴望爸爸妈妈和平相处,就算是要分开也不要互揭疮疤,更不要为难他选边站。 幸好儿子还在忧郁初期,祖君已看出端倪,立刻来征询调整之道。 车子快到敦化北路,祖君安定了自己的情绪。他想起“幸福导师班”课程中的学习,于是以同理心对话:“你是觉得我刚才对妈妈口气不好,是吗?好!我会改进!” Jason下车时,情绪已经缓和许多;祖君提醒他:“跟妈妈问好,那后天晚上8点见喽!” 只见Jason不再像前几回重重甩门,头也不回地跑,这次,他会说:“好!爸爸,我知道了。” 找对方向调整 祖君的婚变并非有第三者,纯粹两人意见不合、沟通不良,前妻执意要离婚,他被烦了四五次,一气之下,干脆就签字了。 自己当然度过一段难堪的日子,常对Jason推心置腹的诉苦,不料儿子堪受不了,家里又衍生一件新课题。 祖君开始把心事在课堂中请教,针对孩童面对爸妈离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心状态多方了解,尤其情绪创伤的产生过程更加注意。 我也建议祖君加强体能锻练,一周有三次进健身房,不再把工作当作人生的唯一,学习抓对平衡式的成功。 最近一次上课中,祖君提到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他神清气爽地说:“大人的事归大人自己处理,我和儿子之间就是开心互动,不再叫他传话,也不任意批评他的妈妈,就是感谢前妻共同栽培儿子。最近,我们还一起看阿凡达,一起搭火车旅游,很有趣哦!” 听到这样分享,明白祖君在抚平儿子的情绪创伤已经找对方向了,真心为他们高兴!
4月前
“现在年轻人不给问啊!”钱伯伯提起家中儿女,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儿子在竹科上班,曾经有论及婚嫁的女朋友,但不知何因,最后不了了之,关心几句,他就怒红了脸说:“你不会去问你的老婆?” “你的老婆”,不就是“妈妈”?怎么如此无理?钱伯伯去问老婆,老婆也是没好气地说:“瘦得像竹竿的女孩怎么做媳妇啊?” 一家人就此僵住,进退两难。 至于女儿,钱伯伯欲言又止,他抿了抿嘴,就此打住,他是在公园偶遇的长辈,我不好再打听下去。 4件事,不说也罢 长辈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渴望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时代趋势变化快速,儿女面对的是低薪低利率的年头,以致两代之间的相处,代沟更明显了。 如下4件事,让长辈开不了口: 一、婚事 不少老爸老妈反映:“儿子不给问结婚的事,还说──再一直问,我就搬到公司附近住。” 也有女儿和男朋友直接登记结婚,私下宴请同学同事,生了Baby才说:“不想麻烦大家啦!” [vip_content_start] 二、房事 亲家母拿出200万给新婚夫妻付房子头期款,李家爸妈深恐儿子在娘家抬不起头,心想何不也拿出200万给儿子撑腰,但老夫老妻盘算了一番,这么一拿,退休金去掉一大半,如何是好? 儿子懂事没开口,老爸老妈也少说为妙,小两口返家时,两老就是对媳妇非常客气。 三、孕事 孙姓夫妇眼见一年又一年,媳妇的肚皮全无动静,有一回老两口在厨房咕哝:“也不知道是不能生?还是不想生?” 儿子正好拿着杯子来取水,一脸不高兴地说:“你们没常识,也要有知识,怀孕生小孩又不是女生一个人可以决定。” 从此,闭口不谈,至于是否有后代子孙?心想──不说也罢,反正两眼一闭,什么事也管不着了。 四、心事 职场变化多端,陈妈妈的儿子每天加班到深夜,女儿的公司最近正在并购阶段,每天传出裁员名单。 看着女儿每天眉头深锁地回来,连“吃饱了没?”也不敢问,前几天就是如此一问,反而被喷了一句:“不会用看的啊?都9点了。” 女儿这么一个吐槽,陈妈妈说——关心的话又吞回去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赵伯伯也是公园的常客,打完太极拳,总是开心闲聊。前两天,提起儿女,他颇为感慨地说:“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以为他和老婆准备加强亲子关系,不料,他的回答让我意想不到。 赵伯伯说:“退休后有两个年头,我每天情绪忧郁,以为儿子女儿会来陪伴,后来发现他们忙着赚钱养小孩,自顾不暇。有一天,不知为什么,脑海中…… “突然跳出一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决定把身体照顾好,吃好、睡好、多运动,我对自己下功夫,不给儿孙添麻烦,也是一种回馈吧!” 赵伯伯身体硬朗、心情愉悦,他一派潇洒地还说:“不去对孩子问东问西,用眼睛看,用心去理会,很多事是一目了然,做得到的就帮点忙,做不到的就乖乖闭嘴,减少儿女的心理负担。” 好一位“乖巧”的赵伯伯,他终于在儿女纠结中脱身而出了。
4月前
日剧《独活女子的守则》,描述了女主角五月女惠(江口德子饰)恣意独活的过程。由于是戏剧演出,导演和编剧团队自然安排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行程亮点。 连我一向自认颇能自得其乐、学习独活的女子,随着剧情走,不免看傻了眼,这世上真有如此潇洒过日子的女人吗? 欧美大龄女子做到一个独享烛光晚餐,一人搭直升机观景,一人搭豪华邮轮,一人在夜店热舞……,这似乎司空见惯,然而东方女子颇为少见。 保守VS.创新 大龄女子指的是像女主角五月女惠,年龄已过40,工作稳定、收入正常,储蓄已有,下班后不用急忙赶去安亲班接孩子,也不必在周日随着老公探望公婆,更不用烦恼年事已高的老爸老妈是否需要安排养老院。 “一个人行动”,在东方家庭多少引人侧目,仿佛是孤单、寂寞、无助的代名词,尤其若在以往,这些大龄而未婚的女子往往被贴上“老处女”、“老姑婆”等贬抑的标签。 大龄女子的爸妈从“女儿没结婚是没人要”的为难,到后来则是担心“她一个人孤单老后,怎么办?”环视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东方女子已出现两股大龄女子的生活型态。 [vip_content_start] 一、保守孤身型这些大龄女子在“宁缺勿滥”的门槛下,过着规律上下班生活,假日则躲在房间内喘口气,偶而找个闺蜜喝咖啡。 家人相处仿若从小学以来的固定模式,老爸老妈也仍像管“小孩”式地追问:“几点回来?”“跟谁出去?”在这样的氛围下,大龄女子如同浮萍和原生家庭长期牵绊,说好听是“照顾爸妈”,说不好听是“脱身不得”。 二、创新独活型随着少子化、经济起飞、高等教育普及,加上网络世界交流,不少大龄女子在年轻时离乡背井到都会闯荡,如今,有了自己的套房,一人冰箱、一人洗衣机、一人健身器材…… 这类型女子对过往不成熟恋情不再眷恋,对往后若有合适对象也不排斥,在人格独立、情感独立、经济独立的出发点上,因而有了“生命往外出走”的动机。 乐在独活 我的生活周遭确实出现不少“创新独活型”的大龄女子,有位女性总经理分享了她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成果,百余张照片由她亲手拍摄,不论角度、色泽、空间美感都是一时之选,让我看了既羡慕又佩服。原来她工作认真、服务专精,客源不断,每年赏自己两趟海外豪华经典旅游,跟五月女惠一样,搭商务舱,进住五星级大饭店,跟世界各国帅哥美女交朋友…… “独活”不等于“寂寞”,更不等于“失败”,大龄女子的世界正在“自得其乐”中,改变世人狭隘的观感,原来日子可以这样过得精彩又爽快,多惬意啊!
5月前
女儿中学三年级时晚归,单亲妈玉茹到处找人,等到女儿入门,玉茹若无其事坐在客厅滑手机,冷冷地说了句:“嗯!回来了!” 玉茹最擅长这一招冷暴力,明明开心女儿安全回来,却连骂一句都没,她就是要女儿心里难受而自动来道歉。 有时,女儿从奶奶、爸爸那边回来,脸上有着遮不住的开心,嘴里却说:“他们很无聊耶!”玉茹则一脸淡漠地回应:“最好是!” 女儿太幸福? 玉茹讨厌自己这种情绪勒索模式,可是就忍不住想折磨女儿,她觉得女儿从小过得太幸福了。尽管爸妈离异,但是每个大人都给她满满的爱,包括“前”公公、“前”婆婆。 玉茹心中矛盾得很,担心女儿幸福过头,将来无法承担现实压力;有时又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随她去吧! 日子在苛责、担心中,母女关系异常紧张,在“幸福导师班”成长课程里,玉茹努力为自己人生抽丝剥茧,果然在探索潜意识的恐惧时,她看到童年创伤留下的痕迹。 [vip_content_start] 从小爸爸动不动发脾气,妈妈动不动迁怒于她,让她有着深沉的无力感。她从未享受到爸妈支持的话语,也得不到爸妈鼓励的拥抱。 3项成长作业 了解到童年创伤对自己脑部认知运作和情绪回应的影响,玉茹也在回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事关系中,找到自己退缩、压抑、失落的源头,她说:“原生家庭让我失去安全感。” 玉茹从自我觉察、自我探索,找到努力往生命古井外攀爬的绳索,一步一步学习和女儿重建关系。“没错!你跟自己处得来,跟女儿的关系一定可以整合回来。”我如此鼓励玉茹。 这几年,玉茹做到3方面的改进:第一:支持女儿做探险的活动女儿个性活泼好动,所以参加很多体能活动,例如:夏令营溯溪活动、攀岩课程、秘境之旅、潜水训练等,玉茹不再局限女儿的活动区域。 第二:鼓励女儿寻求安慰例如,女儿如果说:“妈,我需要一个抱抱!”时,过去的玉茹会假装没听到,或说:“你不会去抱枕头啊!” 现在玉茹会打开双臂,靠向前去,把女儿搂进怀里,玉茹开心地和学员们分享:“女儿的拥抱其实也疗愈了我。” 第三:祝福女儿幸福快乐 玉茹以往不开心女儿过得太幸福,得到那么多人的爱。她跟女儿在竞争关系中有了嫉妒和不满,如今,逐日成长中,她注满了个人的安全感,不再把女儿当成代罪羔羊,两个人就是共同成长、彼此扶持! 安全感带来自由 女儿满18岁后,考上摩托车驾照,玉茹从强烈反对到信任放手。 有一回,高三女儿的期中考刚过,玉茹的公司账务也告一段落,心血来潮之际,玉茹对女儿说:“走,我们去溜车!”(溜车,是她们母女的暗码,就是骑车去溜达。) 母女俩背上简单行囊,各骑一辆摩托车,在公路上、在乡间小路、在小镇街道、在幽静低谷……两人开心不已…… “妈,你好神!”女儿不忘对老妈夸赞。 两人关系自由自在,玉茹幸福满满啊!
5月前
下列10题测试,请确认老公的抗压性够不够? 一、老公延迟下班时间并不言不语?二、老公找不到衣物、文件,立刻破口大骂?三、对于延迟上车的家人,老公超没耐心?四、提到娘家、婆家的事,老公总是心浮气躁?五、公司临时要求加班,老公怨声载道?六、老公最近缺乏食欲?七、老公夜里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八、老公在假日常独自闷声开车外出?九、老公滑手机、上网的时间越拉越长?十、孩子吵闹,老公立刻翻脸? 答案YES越多,显示老公的压力越多。这些压力有来自家人相处、工作发展、身体状况,个人调适等。 老婆也有各式各样的压力,原本希望老公在“相爱相随”的路上一起扛起家庭责任,不料老公越“走”越远,躲进压力锅里了。 [vip_content_start] 放掉强者形象 压力大的男人不是对准老婆炮火连连,就是钻牛角尖地唉声叹气。其实,男人如果打起精神、重新瞪大眼睛,将可看到──老婆绝不是压力源,反而是勇往直前最好的助力。 如下两位聪明男人就是重新调整、释放压力的好见证: 案例1:放掉男性自尊的框架俊源的老婆在日商公司做高阶主管,收入比他高。老婆善待家人,总是给孩子添好吃、好喝、好穿。这时,看到孩子兴高采烈,俊源就大声开骂,怪罪老婆不懂缩衣节食。 老婆大气地开导俊源,她说:“我赚的是给全家用的,你是我的家人,大家有福同享啊!” 如此一说,俊源才慢慢适应了现代男女平权的生活,不再无谓地把压力往自己身上倒。 当然,他在做家事、和孩子互动,以及照顾身体各方面也做了积极的调适。 案例2:允许男人有脆弱感 彼得升上厂长职位后,从“志得意满”摔到“身心俱疲”,他渴望出人头地,努力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可是厂务杂事多,他每天总是被总经理追着要报表和产品进度。 本想辞职不干了,可是才四十多岁,心有不甘,何况两个儿子都在美国念书,开销大,可不是说断就能断。 救星出现了,从大学相恋结婚的老婆一切看在眼中,她下班后先到家准备可口营养晚餐,两人餐后,换上轻便运动服,直接走向住家附近的公园。 边走边聊,不论公事、私事,老婆就是乐意聆听,彼得说:“走了一个多月,走出心得了,我学会切割压力,工作的事留在公司,并训练副厂长和特别助理承担具体责任,至于生活上的事在散步走动中,和老婆东聊西扯之际,也逐渐放松了。” 男人放轻松 男人只要从心理上、生理上找到“照顾自己”的责任,老婆、孩子、父母、工作……都可以不是男人的压力源,尤其新的时代里,聪慧能干的老婆可以是老公的靠山,可别把她们越推越远,让自己压力重重啊!
6月前
攻击行为是人类的求生本能,若有外力干扰到人身安全或是内心感受,这时,大脑自然启动对应策略。 观察小孩的攻击行为,有的是“消极攻击”模式,以默不作声、低头哭泣、背后抱怨、故意忽略来反应。相反的则是“直接攻击”,例如:动手打人、丢掷物品、咬啮对方、大声怒骂等。 为何攻击? 孩子会有攻击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有样学样 曾经有位年轻爸爸被托儿所老师投诉,说是两岁儿子常在午餐时,拿起汤匙敲邻座同学,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弄得那个小男生嚎啕大哭。 年轻爸爸一边跟老师赔不是,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吴老师,我们家是用爱的教育啊!从来没有动手打小孩。” “再想想看,可能某一位长辈和小孩闹着玩,不小心学到了。”我不放弃地提醒。 [vip_content_start] “啊——”年轻爸爸恍然大悟了,原来老妈看到孩子不能专心吃饭,因此一边作势要打孩子,口中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这个动作、这些字句被孙子牢牢记住,莫怪进到托儿所也复制这样的攻击行为。 只要大人中止这种负面举动,小朋友自然不再沿用。可怜的是,有些孩子亲眼见到暴力行为,成了目睹儿,长大过程除非有自觉而改正,否则这种攻击行为往往在家族中延续。 二、生理机制 目前神经科学家针对暴力行为尚未找到基因定论,但至少追踪到暴力行为的神经回路;生物学家赫斯(Walter Hess)研究到人脑中“下视丘攻击区”,这里的神经结构,在威胁出现时容易失控暴怒。另外,杏仁核的成熟与否也是情绪冲动的关键因素。 不论医学界、科学界、教育界等都致力于中止暴力,停止人类的互相攻击,这也是亲临其境的爸妈所努力于──教养出情绪稳定、与人为善的孩子。 停止丢积木 有一回,我参观了儿童治疗室的运作,正好瞧见玻璃镜内一位心理治疗师和3岁小男孩的互动。 小男孩乔治(代名)不停地把手中的积木丢向心理治疗师,只见那块红色三角形积木丢过去时,心理治疗师没有闪躲,也没有动怒。 心理治疗师年约四十多岁,金黄绻曲的头发,脸上戴着金边眼镜,温和坚定地微笑,她不出声谩骂,也不是把积木丢回去。 她默默捡起滚到身旁的积木放回乔治的桌面。鼓励他不必攻击眼前的人,也不必重复地丢掷…… 一次、两次、三次……到了11次后,终于见到乔治准备丢第12次时,他抓着积木的手犹豫了一下,在空中停滞约5秒…… 神奇的是,下一秒,乔治将红色小积木轻轻地放到心理治疗师一直伸在他眼前的手。不再用丢的,不再用攻击方式与人沟通。 原来乔治的爸爸长期用暴力对待妈妈,妈妈经常离家出走,但想到乔治又返回。乔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误以为“攻击”是和世界互动的唯一方式。 小小的心灵世界里,乔治体验到的是“我只要攻击,别人就会离开,对我没辄。”不料,他碰到了既专业又有耐心的心理治疗师,她终止了乔治的错误模式,接着,我看到在玻璃镜内,心平气和的乔治和心理治疗师合作叠出了一座五颜六色的城堡。 良善新模式 每个小朋友从小装满了各式各样与世界互动的模式,由于年纪小,无法辨别和选择正确模式,以致类似乔治的遭遇,总是以攻击出手,先下手为强。 若能透过后天“新的互动”、“新的学习”、“新的经验”,重建与人相处的良善模式,攻击行为也就有机会逐日中止了。
6月前
尽管卫福部曾经针对16岁到64岁离婚女性做过问卷调查(321883位,2016年),再婚意愿比例不到9%,然而随着风气开放,加上女性长寿人口增加,不少女性就算离婚、守寡也不排斥再觅良缘了。 重享自由的女人 观察目前社会新趋势,再婚女性不但逐日增加,也乐于让周边亲友分享她们的喜悦,可以说,“离婚”再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再婚”也是有福同享的好消息。 再婚女性乐于告知,主要是幸福洋溢,再细究其中心态,可从两大因素来分析: 第一:女人为自己的再婚作主来日方长,寂寞难免,为自己找个合适的伴,而不见得找个“最爱的男人”,成了人生新的选择。 晴美的两个儿子都到美国留学,成家立业后,晴美多年来长程飞到美国探望也累了;离婚的前夫早已不相往来,于是在50岁生日那天,她默默许了个愿──再为自己找个老公吧! [vip_content_start] 网络聊天室里,晴美摸索上线,果真找到几个聊得来,条件相当的gentleman,可是一见面,有的滔滔不绝提供房产证明,有的急着带她往摩铁走。 只有一位对艺术鉴赏、户外活动同样有兴趣的男士,可惜太抢手,不到一个月封锁她,害她若有所失了好一阵子。 重新调整心态后,晴美告诉自己──我不是20岁,不必靠爱情过日子。果然半年后,找到已离婚的殷先生,一位务实诚恳的公务员,大家讲明各自不让儿女干涉下先行同居,半年后再确定是否结婚。 晴美告诉我:“吴老师,前一段婚姻是爸妈作主,这一段婚姻则是我自己作主。”第二:放宽条件,好事连连到“妈,我都长大成人了,你就找个伴吧!”贴心的女儿怂恿慧茹再觅幸福。 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某一天,老公突然心肌梗塞离世,慧茹度过一段灰涩岁月,幸好有女儿作伴,一路也栽培到大学毕业,她有男友,也有稳定的工作。 刚开始,慧茹是不想拖累女儿而动了心,后来她想到该是为自己往后人生打算而积极行动,说也奇妙,有了心就有了机会。 她参加再婚联谊会碰到形形色色的男士,后来又参加读书会、志工团,交友圈越来越扩大。 居然有一天,比她年轻3岁的阿泽出现了,他擅长摄影,还喜欢看电影,他来告白时,表明自己年轻时不懂事离了婚,目前孑然一身,而且喜欢她好一阵子了。 慧茹惊喜之余,把原先规划的再婚条件作了调整,不再从身高、年龄、收入、职业等作限定。阿泽从一家商务公司退下,目前在家接案,擅长网络的他不愁吃穿,就缺个像慧茹这样谈得来、玩得来、合得来的伴。 已再婚两年多的慧茹说:“和阿泽结婚前,我们沟通再沟通,终于找到最平衡的生活方式,就是各自住原来的地方,偶而我去他那儿两三天,偶而他来我这里两三天,再偶而我们一起去旅行两三天,或六七天,日子变得自由有趣多了。” 自己开心最重要 有过人生历练,又乐于经营新生活的女性,不会为了钱,匆忙找个金主结婚;也不会自视颇高地排斥同温层的男人。 开放心态,乐于创造新缘分,使得再婚的婚恋市场热闹滚滚,这也是当年第一婚时始料未及的啊!
6月前
有一天,小学四年级女儿只是犯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紫鸳却怒红了脸,瞪大眼睛,直接开骂。这一天,她们回娘家玩,一切看在紫鸳的妈妈眼中。 吃过晚饭,厨房清理干净,妈妈邀紫鸳进卧室,紫鸳没料到如下话语会从妈妈口中说出来。 “紫鸳,妈妈要跟你说声――对不起,刚才看到你在骂小婷,那个画面是你小时候我骂你的翻版,我当时太凶,根本不理解你。” 听到妈妈如此柔软的话语,紫鸳在“幸福导师班”分享时,眼眶泛泪,尽管是迟来的和解,却也让她惊觉不要再复制原生家庭的错误教养。 说错话的后续 不是每个人像紫鸳的妈妈有了觉察后的醒悟,勇于向子女道歉。世间上绝不道歉的父母大有人在。 一般人说错话的3种后续处理: 一、绝不认错有些长辈自始至终认定“我对你错”,因而见到晚辈劈头就骂,殊不知语言有杀伤力,那些贬抑、暴力的语词进到儿孙生命的底层,有的人是一辈子翻不了身,终生郁郁寡欢。 [vip_content_start] 二、日后修正就像紫鸳的妈妈,怪罪小时候的紫鸳没做好弟妹的榜样,常骂她凶她,等到发现孙女哭丧的脸,想起女儿有过类似的表情,因而触发回忆来改进。 另一位,彩杏妈妈则是不明白独生女儿总是躱着她,大学塡志愿故意离家300公里,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了远渡重洋的海外,返家的时候总是一脸气噗噗地。 直到有一天,母女俩为了是谁忘了关厕所的灯大吵一顿,女儿竟冒出一句:“我3岁时,你为何说出那种话?” “哪种话?”彩杏觉得莫名其妙。 “你说――早知道你脾气这么坏,一出生就该把你捏死……” 蛤? 是吗? 有吗? 彩杏在脑海中搜寻,完全没有印象,女儿却牢牢记住,还咬着不放。如今,彩杏走上补救关系的路上,可惜女儿一直把她挡到门外。 三、自求弥补人生路上,难免因为不理解,或是年轻气盛,脱口伤了对方而不自知。例如,对长辈不公平对待说出狠话,导致不再往来;也有手足间大欺小,直到长大成人,弟弟妹妹才有勇气提到当年被骂的冤枉。 说错话的人,在表意识层面是逞一时之快,脱口而出。但,其实当下的生命内在是有着潜意识的厌恶、恐惧或担心,也有的是从原生家庭学来的暴力模式,就是先发制人,伤人为快。 薛妈妈直到老公离世后,才发现子女少来问候,原来当年他们回来是探望爸爸而不是她。 这个惊人的发现,是有一回她打手机给长孙,问他周末会来看她吗? 大学生的长孙居然说:“奶奶,你很吵,你不知道你讲话怪东怪西,大家都怕你啊!” 薛妈妈开始参加佛学课程,加入志工服务,每天还念经祝福儿孙,说也奇妙,自己杂念减少,病痛舒缓,3个月左右,长孙率先来探望她,连孙女也来关心,接着儿子、媳妇来电话问安,目前薛妈妈改掉怒骂、抱怨的习惯,就是心存感激,口说感谢。 不再遗憾 总之,要弥补当年自己说错话的遗憾是需要深刻的反省和彻底的觉悟,“时间”给了人们成长的机会,说句“对不起”则是给了挽救关系的临门一脚,我们都值得一试!
7月前
一对夫妻若出现经济条件不对等,有一方为了养育子女或照顾老人家而必须伸手请款,这时往往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长一辈的家庭,多数是老公为一家之主,并负起外出赚钱的责任,通常掌握经济大权的人在家中有话语权,金钱的支配方式全看他的脸色。 不少老婆有经验,一听到孩子要缴费,通常立刻回应:“跟你爸爸要!”一句话就推向老公,而愣愣地跑到爸爸身旁的孩子一开口说:“我们老师说要缴……”,接下来就是准备挨骂了。 伸手牌有变化 现代夫妻的家庭关系在近30年已然有了不同面貌,高学历的女性不再受婚姻束缚,她们从小看到妈妈成了经济弱势而自我警觉,因此进入职场奋发向上,等到自有存款,又能理财有道,婚姻才是下一步的选择。 [vip_content_start] 有趣的是,同样受高等教育的老公不见得有本事成为高收入者,因为职场早有男性长官占据位置,一路向上的年轻男士不易快速达阵。然而,职场女性是就业市场生力军,弹性大、企图心强、能力多元化,因此在职场上活跃,爬升机会大,仿佛一匹黑马向前奔驰。 当女性成为高收入者,家庭经济结构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变成老公是伸手牌了。但老婆的态度不会很激烈,常见社会上双薪家庭的夫妻各有户头并各自认领家庭开销,互不计较,赚得多的人多付出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郁玲和康达这对夫妻从大学是班对,情感一向和谐,郁玲上班5年后准备创业,针对家庭经济结构、孩子由谁照顾、居住处所、就学环境等,两人做了通盘推演。 最后由康达自愿成为“奶爸”,让郁玲全无后顾之忧,刚开始,两人还会为了郁玲和客户应酬晚归而争吵,但经过不断地协调和沟通,郁玲知道创业唯艰,咬紧牙关硬闯,康达也明白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等到两个孩子陆续上小学,他也将重返职场,目前他只是接些零星案子,在家抽空处理。 不丢无底洞 我请教这对年轻夫妻如何解决家庭开销?郁玲说:“我绝对信任康达,留了一张提款卡,由他自行处理。” 目前收入不多的康达说:“本来我用老婆的钱会感到怪怪的,郁玲常说钱是两个人一起赚进来的,所以久而久之,我也释然了。” 郁玲开朗地笑说:“没有他,没有今天的事业,他全力支持我,感激都来不及啊!” 夫妻伸手牌事关个人自尊,童年看过妈妈面有难色地要钱,这种回忆的画面都是年轻夫妻童年的噩梦,如今,教育水平和婚姻结构的变化,“伸手牌”即将成为历史名词了。 谁花谁的钱,不再那么计较,但若是好吃懒做,伸手要钱去吃喝嫖赌,现代女性一有警觉,早就一脚踢开渣男,宁可把努力赚来的钱好好栽培子女,也不要丢到无底洞里了。
7月前
8月前
医学发达、资讯流通,社会上各角落各种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妥瑞氏症、注意力不集中症等孩子逐渐被发现、被关照。 往往孩子在家吵得天翻地覆,等到老师建议到医院做鉴定,半信半疑的爸妈逐渐收复心情,准备长期抗战了。 最怕老师留言 婉萍下班到家,又饿又累,翻到儿子的联络簿,看到班导留言:“建平今天攻击同学,咬他臂膀……”整个人一股怒气往上冒,怎么又……, 昨天不是答应到学校不闹事。 婉萍在“幸福导师班”群组发出求救讯息时,正巧丽宜有过类似经验,马上回复:“婉萍,你儿子的过动症除了按时服药,还需定期回诊追踪,并进行职能治疗,让他学习全方位团体适应,并且得到功能性方案的设计和训练。” [vip_content_start] 丽宜是过来人,儿子目前念到高一,情绪稳定,和同学、老师关系良好,对未来也有清晰的规划。其实,儿子从小可是让她吃尽苦头。 丽宜无私的分享,让婉萍仿佛吃了定心丸,知道照顾孩子必须邀请老公做长期学习和调适,一切责无旁贷啊! 永不放弃的父母 社会上已出现不少自立自强的爸妈,他们下定决心陪伴孩子,一方面增长医疗、教导资讯,一方面全家生活模式做了极大的改变。 令我印象深刻的陪伴爸妈有如下数位: 一、蔡杰爸:独子蔡杰在3岁被诊断罹患重度自闭症,不会讲话、眼睛不会看人,每天哭闹,蔡杰爸(蔡昭伟先生)辞掉工作,担任全职爸爸,陪伴和训练儿子,他决定 “让世界了解自闭症,就是我人生的头号任务。” 蔡杰爸把儿子的快乐成长摆第一位,不希望一辈子被同情。儿子学会独轮车后,信心大增,接着训练他可以上台演讲,蔡杰还是特奥会网球双打冠军。爸爸的意志力是儿子坚定改变的靠山,令我佩服啊!各位可参看《这一刻,我们紧紧相依》(时报出版)。 二、曾绮华中医师曾医师原本是荣总神经内科医生,儿子在10岁被确认为过动症,她也是做了重大决定,回归家庭,以妈妈为主业,其间去修学分拿到中医执照,以中医师为副业。 曾医师从儿子身体的细微变化去观察,看儿子的大便、小便,注意他体质的寒热变化,发现儿子有胃热症状,可能跟外食、速食有关,于是每天煮3餐,为儿子亲手准备素食便当,并鼓励儿子多打球和游泳。 长大后的儿子大学念中医,暑假还去当过动儿的家教,一家人以自助助人的方式前进,不但让儿子重拾人生信心,还四处分享过动儿调适的方法,请见《过动儿食谱》(二鱼文化出版)。 三、佑祯的爸妈刘家自从发现儿子有自闭症,夫妻俩伤心之余,把握了6岁前的黄金治疗期,协助儿子从认知和兴趣培养来改善,他们认为“儿子不是不正常,而是不平凡。”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真心话:“你不勇敢,也没有人帮你坚强”。 夫妻俩同步成长又同时陪伴,不但言语鼓励儿子,眼神支持儿子,还发现儿子有绝对音感,除了钢琴演奏还能自创曲目,他们说只要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儿子妥协一点点就是进步了。”请看《佑见祯星》(布克文化出版)。 自立自强是希望 陪伴孩子奋力调适的爸妈还很多,例如:建筑师朱瑄文女士著《风雨无阻》(亲子天下出版)、“赫江爸爸”尽管离婚成为单亲,仍用心陪伴双胞胎自闭儿成长,他说过: “带这种孩子没办法抒压,你只能健忘”,崩溃好几次后,他说“不是牺牲,是责任”。 总之,感谢正在帮助孩子自立自强的爸妈们,他们的眼泪、他们的失落,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但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调适,给了许多陷在泥沼中的爸妈再奋力一搏的希望 ,在此感谢再感谢, 祝福再祝福啊!
8月前
有一天,老公站在客厅,手指着墙上名画、高档沙发、钢琴、桌上古董,理直气壮地对郁琴说:“你看!这些都是我的财产,都是我赚来的。” 听到老公这么讲,郁琴心想:“怎么可能都是你赚的?没有我,你赚得到吗?”,一口气咽不下之际,又不想争吵。 但,看到老公滔滔不绝继续指着天花板说:“这也是我赚来让你们遮风避雨的……” 老婆没贡献? 郁琴实在听不下去,心想就算自己对这个家没功劳,至少也有苦劳,家庭主妇二十多年,栽培一儿一女都上了名校,还出国留学,目前都有好职业,她正想享受清闲,好好过日子…… 老公却认定“家中一切都是他一个人赚来的,完全忽视老婆存在的重要性”,想了想,郁琴终于把手上遥控器放下,关掉电视荧幕,她起身向老公招手,并且说:“老公,请你来这里坐!” [vip_content_start] 满脸得意的老公坐到身旁,郁琴望着他说:“我承认你这些年工作辛苦了,很谢谢!但是,单凭你一个人赚得到所有的吗?” 郁琴多年来积极成长,不再被“家庭主妇无用论”所影响,如今,老公还是一副理直气壮模样,她决定冷静引导。 老公幸好还有点良心,他睁大眼睛望着郁琴说:“对啦!没有你,没有今天,不过……”,老公又想争辩,郁琴马上补上一句:“这就对了,我们互相感谢对方,你的、我的,在法律上,婚后都是二分之一喔!” “如果分手,那幅画我们把它切割两半,钢琴劈成两边,电视机……“,郁琴仿若开玩笑,又相当认真地说,老公毕竟见过世面,知道不能欺人过甚,马上回复:“好!好!说不过你!家里的资产你当然也有份。” 轻轻松松地,郁琴给老公上了一堂心灵成长课,她告诉我:“吴老师,以前的我,生再多闷气也没用;如今,我不用吵闹,老公被我点一下就醒了 。” 婆婆谁来照顾 兰心的老公没有跟老婆先打商量,直接把身体微恙的婆婆接到家住客房。接下来,婆婆的三餐、洗浴、半夜上厕所,都是兰心一手包办。 孝心人人有,但不应该如此翘翘板一边倒吧!兰心熬了一周,冒出黑眼圈的她,正式地请老公坐下商讨。 兰心说:“这样下去,妈妈身体好回来,我可能就挂了,今天晚上请你——自己的妈妈自己照顾。” 果真,老公实地经验了一个晚上的陪伴,隔天兰心早上起床,她听到老公睡眼惺忪地打电话给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约到家里商量长期照护事宜。 “吴老师,我老公终于明白照顾婆婆不是媳妇一个人的事,他们做子女的也是有责任的。”兰心讲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忿忿不平,而是心平气和。 夫妻俩尊重对方的付出,也能在照护上找到合情合理两全其美的办法,才是明智之举。 可以说,现代的老婆用智慧取代哭闹,用引导取代责怪,让老公也能学到善待家人的好方法。
8月前
“我害怕提到死亡!”茹真已经做妈妈了,谈起“死亡”两个字,面容紧张而忧虑。 茹真从小有个亲近的玩伴,是妈妈最小的弟弟。 小舅舅和她情同手足,不料在连考大学3次落榜时竟烧炭身亡,这对当时还懵懂未知的茹真打击很大。 家人办完丧事后,仿佛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事,问起小舅舅“为什么……”,妈妈总是回答“不要问,长大你就懂!” 如今,四十多岁的茹真并没有更懂,反而对死亡有着莫名的恐惧,连带教养一儿一女时,看到孩子唉声叹气,往往吼出“你们给我好好活着,别给我想不开”。 明显地,小舅舅离世的方式成了茹真一个说不出口的伤痛,也成了潜意识里未解的恐惧,还对儿女开始有了延伸的影响。 [vip_content_start] 解除自杀魔咒 建信和老婆有共识,他们让独生子哲哲从小养宠物,例如金鱼、锹形虫、甲虫等,当发生宠物不幸死亡,他们引导哲哲写祝福卡片给天上的宠物,并且安排埋葬仪式。 到了国中二年级,建信的阿嬷因癌末痛苦,趁外佣不注意,离家落水而亡,这对家人打击很大,每个人都自责对长辈疏忽,哲哲更是郁郁寡欢,因为妈妈是职业妇女,爸爸又是跑外务,从小是阿嬷照顾长大,如今,骤失亲人,又听说阿嬷离世之前的无助,他有着失落的哀伤。 建信看到儿子如此伤心,睡前躺在一起聊天时,他紧握儿子的手说:“阿嬷很疼你,现在她选择不同的方式走了,她作仙去了,爸爸想听听你的感受?” 家人能开放对话,绝对能帮助孩子在经历死亡事件时的情绪,尤其是自杀离世的家人,不去揭疮疤,不去互相责难,而是说出口,让正面的力量成为家庭复原的开端。 为你走的路 “悲伤治疗”是提供复原力的一个绝佳方向。 有个家庭因为第2个儿子伊芙林(Evelyn)有思觉失调症,19岁时深受学业和身体的压力选择轻生。妈妈第一眼瞧见躺在帐篷内了无声息的儿子,因惊吓过度而昏厥,从此她的心坎里有着深沉的悲伤,认为都是做妈妈的错,如此亲近的孩子,怎么没有适时伸出援手。女儿则对已离婚的爸爸大声责难:“抱歉,我发脾气了,我无法把你当父亲来尊敬。” 失去了可爱的伊芙林,这个家庭陷入自责、悲伤、愤怒,也失去表达哀恸的能力,幸好大哥奥兰多安排一次疗愈之旅,还拍成“为你走的路”纪录片,让全家,包括伊芙林的好友们,背起背包,踏上曾经和伊芙林旅行的路径,广袤的天际,壮阔的大海,同步而行的踩踏声,一群人终于讲出对伊芙林的怀念,说说笑笑之间,眼泪、拥抱和分享抚慰了彼此“失去”的伤痛,也走向更坚定的复原力。 陪伴、聆听、支持,绝对是可以帮助家人共度悲伤的过程,或许悲伤没有完全离去,但至少从中得到复原的方向和力量。
9月前
“好孩子症候群”从童年时期出现,不是病症,指称的是一种行为表现。 听命于父母、师长或兄姊。一、不敢说No,二、不想出头,三、不能忍受失败。 长大成人后,“好孩子症候群”余毒未了,仍在家人相处、职场奋斗中造成影响。 公认的孝子? 一位学员阿志是人人夸赞的孝子,对妈妈唯命是从,可是年近半百时,幡然醒悟,他说:“我和妈妈的关系不对劲,但是不知道关键所在?” 深入自我探索,阿志发现自己真的:一、对妈妈永远说YES。二、按照妈妈指示,在职场上按部就班努力。三、无法忍受妈妈总是在爸爸、老婆、儿女面前,指责他“一事无成”。 阿志从小听妈妈的话用功念书,高中、大学都是第一志愿,妈妈把他和堂哥、堂姊、表姊、表弟做比较时,结尾总说一句:“我们家赚钱速度不如他们, 但是今后就靠你了。” 弟弟妹妹耍废,不理妈妈的口语进逼,阿志则更加努力,研究所毕业后,如愿进到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接着娶娇妻生儿育女……,一切都在妈妈的掌握中 。 直到有一天,在返家的轿车上,他等着红灯,突然一股空虚迷茫袭来,“这是我要的人生吗?”,他怀疑自己了。 [vip_content_start] 最近妈妈要阿志领出到期的保险金另作投资,还要他争取“副总”的职位,否则是失败的人生。 老婆劝他冷静行事,爸爸也出面阻挡,唯独老妈不停叨念:“你从小这么听话,现在是怎么搞的? ” 回头做自己吧! 阿志离家出走好几次,老婆知道他常躲在偏僻小径的车上但不打搅他;老妈则是不知道儿子搞失踪,以为他工作忙、出差去了。 偶而抱怨:“开这么多会议,手机都不接!” 阿志则说:“老妈把我搞得快发疯了,以前还不觉得,总认为她老人家是为我好,所以唯命是从,如今,我才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有“做自己”吗?” 阿志告诉我:“吴老师,我从来没搞过叛逆,连大声顶嘴都没,可是我越来越不快乐,我是不是不正常?” 这真是个好问题。阿志正在寻找生涯的未来路,虽然迟了30~40年,但仍需好好面对和处理。立刻断然切割和妈妈的关系,当然有困难,但透过自我觉察、自我成长,找到自主意志的行动力已刻不容缓。 进行3项功课 我建议阿志做到如下3项功课:一、练习说拒绝的话,让妈妈尊重儿子有人生主导权。二、不勉强去争取副总的位子,听从个人内心的主张。三、妈妈口中的“失败”,不见得真的是阿志的失败,在目前的转折点,正好透过成长,不再受控“好孩子症候群”的影响,循序渐进找回自己,做真正快乐的自己 。 处处讨好,事事听命,对快50岁的中年男人多束缚啊! 转舵返航,我祝福阿志!
9月前
孩子从几岁开始守住了秘密? 又,说不出口的秘密会造成生活压力吗? 换个角度想,大人是否也保留了秘密,让孩子隐约感受得到却不得其门而入? 秘密3种类型 秘密有三种类型: 一、可以公开的秘密 年幼时,心理素质较弱,害怕自家贫穷被瞧不起,或因为单亲而绝口不提,等到长大成人,事过境迁,谈笑风生之际,童年的秘密反而变成真心分享的悄悄话。 [vip_content_start] 二、不得已公开的秘密 对孩子而言,拿了爸妈的钱;滞留网咖没上学;或偷偷谈恋爱了……这种不敢声张的秘密,却在爸妈发现有异,厉声逼问下说出口了。 三、绝对不能公开的秘密 家族的丑闻或是自己不堪的过往,如今,是社会显达人士,当然不希望被曝光;对孩子而言,可能是深藏多年的暗恋,或年少无知闯了祸却没被发现等等。 翡丽妈妈最近懊恼女儿的表现,女儿把心中秘密全部向导师吐露,却对妈妈一言不发;翡丽妈妈向导师请教时,挂着一副眼镜的女教师颇讲义气的模样,她说 : “我答应学生的事一定要信守诺言,她说不可以讲,所以我真的不能讲,妈妈,你要不要对她的要求再宽松一点?” 离开校门时,翡丽妈妈说自己是带着受伤的心灵,每一步走起来都很沉重。 她生自己的气──女儿可以对外人分享秘密,对自己的妈妈却三缄其口,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 封锁秘密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幸福导师班”里,我鼓励翡丽妈妈调整教养心态,减少“我对你错”的咄咄逼人,让女儿在“求诉有门”的情况下,才能勇于请教,敢于吐露。 爸爸说出了秘密 麦可· 史莱平恩(Michael Slepian)副教授,是秘密心理学家的研究先驱,在著作《守密》(究竟出版)书中,他提及──每个人平均有13个秘密,那些藏着不说的秘密是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和未来。 最戏剧性的事是──当麦可· 史莱平恩副教授在参与哥伦比亚大学求职面试,还发表演说的那个深夜,疲累不堪之际,突然接到一通电话,说出了让他瞠目结舌的秘密。 是爸爸打来的,爸爸说:“我当年无法生育,但我们却很想要有孩子,所以透过匿名捐赠的精子和人工受孕的过程,生下了你。你的弟弟也是这样来到这个家庭的。” 麦可· 史莱平恩副教授乍听之下,他形容自己“我觉得头晕,有股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在全无预警下,这个秘密从“绝对不能公开”到“可以公开”的过程, 历经二十多年了。 后来,从妈妈口中,他得到进一步的真相,原来妈妈承受长年的内心煎熬,主要是祖母不希望揭露,老人家担心他们兄弟无法接受事实而拒绝融入家庭。 结果,儿子长大成人身心成熟时,爸爸说出了家中秘密,反而更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亲密。 有趣的是,麦可· 史莱平恩副教授好奇自己的生父是谁? 他寄出了基因检测样本,2年后终于有了回音。基因检测公司通知他,除了弟弟,他还有两位弟弟,也是来自同一名捐精者的孩子,一位叫艾利西,一位叫罗斯。 接下来的日子,四个同父异母的手足建立了联系关系,麦可·史莱平恩副教授说:“有些秘密分享后不但不会造成隔阂,反而能让人更亲密。” 尊重秘密的存在 一个家庭里,每个人多少有些自己的秘密心事,夫妻、手足关系再好,都需尊重另一方保守个人秘密的需要,尤其亲子之间,爸妈绝不能逼问孩子说出深藏的心事,只有 在互动中有了表达的安全感,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打开心扉了。
10月前
出现渣男 一位轻熟妹请教:“吴老师,我刚认识一位男士,第一次约会请我吃高档大餐,相谈甚欢之余,走在信义威秀街道,我满心欣喜,他也表示喜欢我,但是,接下来他说──因为工作忙,可能一个月才能见一次,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叮咚! 渣男出现了! 喜欢一个人,恨不得多见面、多相处,这位男士却已经在为自己找退路。 轻熟女是位OL,见过世面,但仍涉世未深,不免被气氛所蒙骗,被彬彬有礼所“电”晕了。 “这其中是有蛛丝马迹的。”我告诉轻熟女如下两个关键: 第一:他是缺乏自信心的人,约到高档餐厅,注重排场,帮他自己加分,也让你目眩神摇。 第二:他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先说“喜欢你”,再说“需等1个月再见面”,这是吊人胃口,缺乏诚意,让你莫名其妙掉入“错误期待”的陷阱。 “喔!”轻熟女若有所悟,立刻说:“我不是愿者上钩的笨蛋。” 这就对了,现代女性早已睁开眼睛、打开耳朵,在察颜观色之余击退不知好歹的渣男。 渣男退阵了 那3招可以击退渣男,别再浪费女生的青春大好岁月。 第一招式:直接问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也不需要等待他自行开口,心中有疑惑直接问。 [vip_content_start] 例如:“这辆车是租了1个月?还是3个月?”例如:“刚才信用卡在餐厅为何刷不过呢?”他若支吾半晌,代表要说谎了。女生无须心软,也不要为他找下台阶,一个放不下面子的男人,又如何同甘共苦、共创未来呢? 第二招式:直接找渣男通常有许多“前”女友,千万不要怕找“前”女友交流。 身为现代女性,需要精算自己的幸福,和渣男的ex女友多聊聊,才能掌握手上王牌究竟是虚幌一招的烂牌? 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王牌? 第三招式:直接断哭哭啼啼或拉着不放的爱情剧本早已过时,甚至站在原地怪罪渣男岂可骗人、骗身、骗财? 这些都没什么意义了。 新一代谈恋爱的女生几乎都可以做到“合则来,不合则去”,加上这个世代疗愈商品、场所和心理咨商师如雨后春笋,女生往往快速站起身往前走,甚至不需要渣男道歉。 因为当初陷入感情漩涡自己也有责任,就是对渣男的敏感度不够。 如今,“反扑渣男”的时代来临,不少年轻女性已掌握打探的技巧,也学会察颜观色的本事,所以,“初阶班”的渣男很容易被识破而退货。 至于有些“高阶班”的渣男,仍隐身市井街坊、公司行号,他们在多位优秀女性之间日夜穿梭,总是能编到天衣无缝的情节,让情人们同时被蒙在鼓里。 日久见人心,日久看穿底细,渣男手段再高,时间是最好的杀手,总有一天暴露真相,无所遁形。 现在的女性没那么笨,不是吗?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