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咸鱼

3天前
正餐当前,我向来有点厌食。吃不饱的状态最佳,一旦饱了便难受,甚至莫名烦躁,反而喜欢在正餐之间预留空间和时间吃吃零食。 有一天,吃罢菜肉双全的午饭后泡咖啡被家人撞见,家人关切地问:“啊?你喝茶哦?绿豆汤不要啊?”事关老人家大清早煲好一锅不加糖的绿豆汤。我知道它的存在,但绿豆汤被我归类为“正餐”的一伙。纯为养生或充饥的,一律是正餐。我是这么想的。 这边厢喝完咖啡,婉拒了绿豆汤的食欲却想去打开一包虾条开吃。没错,有空间给虾条,没空间给绿豆汤。那一刻突然想不通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若只是嘴馋,何不馋一顿美味的正餐或有益健康的汤品?而我,却宁愿把原本可以让正餐填满的胃口保留一些给零食。 小时候由奶奶带大,家里虽不至于穷到没钱吃肉的地步,但家常菜很常出现咸蛋、咸鱼、炸江鱼仔。吃得津津有味的我,当时并不觉得苦,但回想起来,想必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兴许是因为婆婆身为客家人“吃在客家,咸是一绝”的饮食习惯。 稍微长大一些,餐桌开始出现奶奶亲手做的鱼丸。一条马鲛鱼躺平,奶奶一手按住鱼头,一手持不锈钢匙羹,三两下就把鱼身上白里透红的鲜肉给刮个利落,剩下完整鱼骨一副。当时年幼不懂珍惜,每回奶奶大展身手,我只顾蹲在对面看表演,直到她离世我都没学到这门绝活。那些年木屋天井旁餐桌上热腾腾的自制鱼丸菜汤,如今也随着老人的离世徒留缅怀。 婆婆和大部分新村人一样,屋外用铁丝网和木头筑起笼子养鸡鸭。每逢过年过节子孙回来,便是鸡鸭命丧刀下之日,因为婆婆定必各选一只献为“团圆祭”。当堂表们围在餐桌垂涎白斩鸡和姜母鸭,我却在那哭得肝肠寸断。童年家中无玩伴,除了猫之外,便是日日与这些家禽相伴。于我而言,鸡鸭是朋友。家里有鸡鸭吃,便意味着我有朋友死了,小小心灵怎能不悲恸?然而对大人来说,它们只不过是食物。 零食必须慢慢独享 节庆过去,亲戚离去,我们家餐桌便又回到咸鱼、咸蛋、炸江鱼仔的日常。再后来,记得还开始常出现很便宜的甘望鱼。猪肉呢?除了汆烫过的粉嫩猪肝片,无论怎么样都刷不出个印象来,想不起有过什么猪肉料理。还有,经常被逼着喝的猪心药材汤。小时候心脏有事,长辈对“以形补形”深信不疑。然而,当时只觉得那是承载大人满满期望的药膳,大人一番苦心不得辜负。他人为我好,我为他人吃,谈不上享受。 也许因为日常正餐单调沉闷,缺少精致的口感和风味,于是一毛五分钱就能买到的各种零嘴便成了寡淡年日里的趣味。虾条、玉米条、脆皮花生豆、芝士圈、榴梿味玉米果、鱿鱼干、沙爹串……都是厨房做不出来的另类“佳肴”。长大后,每当心情郁闷,只需几口零食便能带来片刻慰藉。但这又必须独享,不能和别人一起吃。只有在自己一个人慢慢吃,不必说话应酬任何人,将零食的各种滋味含在舌头上细尝的时光,才会有一种自在的愉悦。 步入中年,健康意识有所提升,零食须节制,因此我和零食之间的距离也渐行渐远。吃虾条不再一整包捧在手里用一集电视剧的时间消灭干净,而是像喂猫一样取出半个拳头分量置于小碗中,吃完便不再添。吃脆皮花生豆犹如吃药,每次只吃几粒,稍稍解了馋就满足,开心期待隔天的“剂量”。至于最爱的又腥又臭又辣又咸的鱿鱼干,如今更是敬而远之了。走过几十年人生,岂能不明白有些东西“浅尝即止”才是智慧?物稀则为贵,屡见则不鲜,若不想把一颗心搞得越来越难被满足,凡事有节制方为明智之举呢。
3月前
1年前
梅香晒制前鱼身先行发酵,所以肉质糜烂。实香直接晒制,肉质坚实。梅香历经沧桑,味道擈朔迷离,多少秘密在其中。实香入世不深就被推出来行走江湖,味道憨直忠实。梅香是艳妇,实香是少女…… 机上百般无聊,刚好翻到卢伟力的〈想吃一顿家常饭〉: 咸鱼肉片 炒白菜 炒芥兰 榨菜牛肉 蒸矮瓜 蒸咸蛋 我的食谱其实很简单 莞尔之余,一窥窗外,蓝天白云,神清气爽。窗内,沙爹鸡饭泛黄无神,就这样想念起永恒的咸鱼了。 管你大江大海如何称霸,最后还是逃不过食物链的宿命。咸鱼提早了结,在盐巴中搁浅,就这么定了型。谁说咸鱼没有理想? 自小对咸鱼就有无可救药的迷恋。凡有咸鱼的菜肴:炒豆芽、蒸豆腐、焖茄子、炒饭、炒米粉;还有咸鱼鸡粒煲、花腩煲、木耳腐竹煲、咸鱼骨杂菜咖哩,都是last supper 清单,死前必吃。尤其最朴实的煎小黄鱼gelama ,看到一定不放过。 芸芸众咸鱼,一生中最爱,还是咸鱼猪肉。 [nonvip_content_start] 猪肉宜用薄花腩片,也可用没那么肥腻的精肉。花腩带肪香,入口顺滑;精肉健康,入口干涩。健康与美味,就像美人和江山,怎不能两全? 本地咸鱼多是马鲛、曹白、三牙;也有人称“梅香”的马友。本地的“丹劳”也是隽品,一盒400克,已经卖50大元。不过大名和江湖地位没“梅香”那么响亮。 梅香原称霉香,是一种腌制法,不是鱼种。粤人嫌“霉”不吉利,就改成“梅”香了。梅香又和实香分两大类,各成一派。梅香晒制前鱼身先行发酵,所以肉质糜烂。实香直接晒制,肉质坚实。 梅香历经沧桑,味道擈朔迷离,多少秘密在其中。实香入世不深就被推出来行走江湖,味道憨直忠实。梅香是艳妇,实香是少女。 比起蒸肉片,咸鱼蒸肉饼更受欢迎。看似简单,学问可大。个人喜爱标准不一。有者爱松滑,有者爱弹牙;也有喜欢干柴的瘦肉。不会错的,是三肥七瘦。 肉饼口味多变化,可随意加入冬菜、梅菜、榄菜、榨菜、豆豉……来点干贝丝也行,不过就有点乖离家庭小菜的朴实精神。别自以为有创意来个松露,那叫造作。个人最喜欢是一颗咸蛋黄居中,红红太阳 ,一看倾心。 最反感那些所谓“食家”,坚持要手剁猪肉,说什么“口感较有层次”。以前家家自烹,主妇都是全职,还可以说手剁。现在餐馆量化操作,厨房的外劳军团哪会慢慢跟你剁,还不是用食物加工器预先绞好。“食家”最爱人云亦云,两碟肉饼,手剁和绞肉各一,谅你也吃不出。 有谁不爱咸鱼呢?当然有的。咸鱼诚美味,生命更可贵。大家都说咸鱼致癌,不敢吃了。香烟也致癌呀,怎么还不禁烟?赌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还许多人誓死捍卫赌博的权利呢。政府昌明,一日不禁咸鱼,一生不离不弃。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自腌咸鱼、晒咸鱼也是新村里的一抹风景,因为材料随手可得,只需有适量的白醋、Kuning鱼或马鲛鱼和粗盐两汤匙。 做法: 1.先把鱼清理和洗净,用粗盐涂抹在鱼身上,并以白瓷容器装鱼。 2.再倒入白醋,分量是要盖过鱼,然后放进冰箱冷藏一夜。 3.隔天若是艳阳天,就用绳子把鱼绑起来吊晒。只需连续晒3天或晒到鱼身干透为止即成。 ·白醋的作用是祛腥,并让咸鱼晒好后呈现出白色,也有助吊晒时预防苍蝇会来凑热闹。 ·浸泡咸鱼的容器以瓷器或玻璃为佳。因为白醋的酸性会破坏其他材质的容器表面,恐会影响食材的品质。 ·这款咸鱼可用来蒸五花肉或加亚叁片或酸柑和姜丝蒸来吃,或油煎后佐小辣椒酱油,都很美味可口。 以下是用这款咸鱼煮成的菜肴食谱: 材料:3至5条咸鱼、一点姜丝、三层肉约300g切片、两片亚叁片、5条小辣椒、一颗大蒜米剁成末、一块鸡油及再调入一点老抽和麻油。 做法: 先用鸡油爆香姜丝、蒜米和小辣椒,连油一块取出。将咸鱼置入一个大瓷碗里,依序放三层肉、Asam片,淋上之前爆香的鸡油,加上适量老抽和麻油,上蒸锅文火蒸大概半小时后,三层肉蒸Kuning咸鱼就完成了。 顺道一提:富含鱼油的鱼类才适合做咸鱼,在经过粗盐的腌制后带有梅香气味,口感属于软绵绵,筷子一夹鱼肉就碎开,故称为“梅香咸鱼”。至于鱼油较少的鱼也能腌制成咸鱼,惟口感偏向较干。 还有,买咸鱼最好是整条的,因为风味才能够保存得比较完整。 自腌咸蛋 腌制鸭蛋对新村人而言,可谓是家常便饭,并且各有各的功夫和经验。其中的一个方法是:以10粒蛋3大匙粗盐的比例,先把粗盐煮至融化,并待盐水凉透的同时,拭干玻璃罐里及加入洗净的鸭蛋。之后,再倒入凉透的盐水,浸过鸭蛋,然后密封好,标上腌制日期,大概40天后就可以吃了。 最好的腌制时间则是早上煮好盐水,置放到傍晚,即盐水真正凉透才开始腌制工序,便能水到渠成了。   更多文章: 重拾新村生活法/洗米水是“天然醋” 重拾新村生活法/自制草绳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