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哥本哈根

不知不觉中,我从捡来的二手书里认识了新的作家和作品,拓展了自己的阅读版图,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啊。 三层楼的Arnold Busck百年书店。 几个星期前,我在网上看到Arnold Busck书店举办一个“留宿书店”的活动宣传,有点被吸引,于是点击进去仔细读了简章:参加者在入夜后进入书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原址,整个晚上的活动包括作家分享、朗读,书友交流,夜间购书并享有特别折扣。书店将在午夜12点关灯,参加者就在书店打地铺睡觉,隔天起来漫步到附近一家酒店吃早餐。 这个活动,确实吸引了书虫如我,因为觉得“在书店过一个晚上”听起来甚是浪漫,尤其我很喜欢Arnold Busck书店位于哥本哈根的那一栋古建筑的风情。我想像着夜里在书店安静读书,然后熄灯后被书包围,不知道会是如何的一种体验。然而一想到要和陌生人交流,让社恐如我非常不自在,加上自己对丹麦当代作家的作品认识也很浅,便打消了念头,保留一点无法在这家已经屹立124年的书店过夜的遗憾。 到Arnold Busck找英文书  Arnold Busck这家3层楼的书店,是我刚来丹麦时第一家逛的书店。这间书店在1896年由Arnold Busck创办,全盛时期曾在丹麦全国各地有29家分行,可惜敌不过时代的命运,因疫情持续多年导致营业额下滑,最终在2020年正式宣布破产,旗下14间分行由大型连锁书店兼文具店“书&点子”(Bog & Ide)收购,而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这家总行,则由丹麦最大的出版社之一的政治出版社(JP / Politikens Forlag)接管,保留了书店原名,让这家从1901年就存在于哥本哈根闹市街头的书店得以在原址持续服务读者;后来更和咖啡馆合作,把店内一个角落租给咖啡馆,让买书的人逛书店时也有个可以歇脚的所在。 以前常去逛这家书店,因为它提供较其他书店来说比较丰富的英文书籍。尽管后来觉得自己丹麦文水平逐渐提升,阅读和口语都不算太差,然而日常都在使用丹麦语,在休闲阅读时,我总是有意无意避开这一语言,除非偶尔有吸引我的作品出现,才会主动找来丹麦作品阅读;因此逛书店时,我更倾向于去逛那些有提供英文书籍的书店。 近几年来,我逛书店的次数确实大大减少了,仅仅因为年纪大了变得有些不太爱出门,而渐渐倾向于网上购物。网上常逛的两家书店,saxo.dk和tales.dk,都是丹麦相当受欢迎的网上书店,丹英两种语文供书量都相当大,而且都有提供会员制,可以让会员们无限量阅读书库里的电子书。我虽没加入会员,但是也在这两家网上书店当了好几年的忠实顾客。 另外,丹麦各个图书馆藏书也很丰富,可以在网上预订,然后到选定的区域图书馆取书;图书馆也有提供电子书的借阅,确实减少了购买实体书的需求。丹麦人的阅读习惯其实相当不错,身边好些朋友都有加入阅读串流的服务,尤其有声书的串流服务,更是适合喜欢在跑步或通勤时听书的需求。 电子书与有声书的发展,确实有影响实体书店的存在。根据丹麦基督日报的一篇报导指出,丹麦在1965年最高峰期全国共有665家书店,2019年则减少至319家,其中连锁店“书&点子”就占据了90家。 在中古书店,淘到绝版好书 在丹麦住了二十几年,每年回家能买回来的中文书籍毕竟有限,虽然也开始了买中文电子书的习惯,但还是不得不拓展自己的阅读地图。这些年来大量阅读欧美文学,首选还是英文作品,偶尔会被一些丹麦文作品吸引而阅读,然而因为丹麦课税相当高,因此当地的出版品都不便宜,除非遇见自己想收藏的特定作家的作品,否则想要阅读丹麦文作品时,我一般会选择到图书馆借阅。 虽然实体书的买书量近年来下降不少,但是偶尔进城,我还是喜欢去逛逛书店的。逛书店有种让人安静的感觉,尤其一些小书店。哥本哈根有好几家间咖啡书馆,我家附近就有一家由一间小型出版社开的咖啡书馆,小小的咖啡馆,卖的都是出版社自己的出版品,我喜欢去那里小坐,翻阅一些比较小众的作品。 我偶尔也喜欢逛中古书店,里边卖的都是二手书,有时会发现一些旧版或绝版好书。丹麦很多中古书店会定期做书展活动,比如在两个月内,每一周以更便宜的价钱售卖店内所有书籍;你当然可以等到活动最后最便宜的时候才买,但是却有可能书已被买走了。中古书店里总是有一种地下室潮湿的味道,其实都是古书经年累月留下来的时间的气息。 另一家常逛的书店,则是政治出版社自己旗下的书店,就在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旁。那里的英文书籍量也不错,选择比较多;该书店也有附设咖啡馆,可以悠闲地喝咖啡选书。以前在家乡逛书店,总是会主动去寻找熟悉的作家的作品,如今逛书店,则是没有特定目的的选书。我经常被一本书的书名或封面吸引,拿起来看封底介绍,如果觉得有兴趣,就会把书买下,至于作者是谁,反而不一定那么重要了。 尽管丹麦的书店数目在近十年来有下降的状况,然而丹麦出版业还是相当蓬勃的。丹麦目前约有三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如果把个人出版也算进去的话,数目应该不止这些。不是没有想过认真投入丹麦作品的阅读,可惜日常生活忙碌,阅读的时间都是拼凑而来的,无论在时间或精神上,都没有太多的余额拓展我的阅读版图。 目前的阅读习惯,语言上还是以中英文为主,偶尔阅读一些丹麦作品,或者好玩尝试以略懂的其他语言阅读,纯粹都是自娱。我确实希望有一天,或者能够更进一步认识丹麦当代的作家。偶尔经过书店,会看到书店正在举办各种新书发表会,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我其实有点想念年少时经常参加此类艺文活动的体验,然而如果对于作家认识不足,出席了也是无意义的啊。 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近十多年来,每年都会举办文学节(Louisiana  Literature Festival),我从未参加,去年因为邀请了村上春树,我追随着拥挤的人群排队去听他现场的访问。 在这样的文学活动里,看到人山人海的状况,终于明白出版和书店始终还是能在丹麦存活的原因。阅读的人还是不少啊,这样想来居然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动。我想起上班途中,路边那一个据说是由某个艺术家亲手设计的木制书柜。那是一个交换二手书的中介站。我每天经过,都会看看里面有什么书,并且经常被书的数量和种类感动,原来,阅读的人还不少啊。 我从街边的这书柜里带走了一些,也放置了一些自己不要的书。有时看到自己送出去的书被带走,就会想像究竟什么人跟我有着相同的阅读品味。而被我带走的书当中,也有我不认识的作家,借着这个管道,让本来私密的阅读习惯,变成和陌生人之间有了无声的交流。不知不觉中,我从捡来的二手书里认识了新的作家和作品,拓展了自己的阅读版图,也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啊。 今年文学节的作家名单刚刚出炉,在被邀请的众多作家当中,我只看见两个熟悉的名字,但是决定还是会再次出席。我想慢慢找找回年少时候那一点情怀,走出书页中听听作家亲口说他们的故事。 相关文章: 【童话以外】多元化的日常,有种力量/吴岫颖 人类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说话啊/吴岫颖(寄自丹麦)
4月前
4月前
7月前
12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