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唐诗

3月前
自退休以来,就深居简出,偶尔朋友相约茶聚,闲聊间,朋友问:老呆在家里,不无聊孤独吗?我笑答:“不会啦,每天可做的事可多了,晨跑、看书读报、做家务、观看电视节目、学书法、回简讯……哈,除去约7小时的睡眠,可算是善用剩余的时间了。” 我和老伴都喜欢背诵唐诗宋词。有个时期,各自分别背熟唐诗后,清晨睁眼后第一件事就由我朗诵,他手捧《唐诗三百首》,随时纠正我的错误,后来,我无意间读到徐志摩诗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于是开始暂时放下古诗词,倾向于新诗。老伴却对〈再别康桥〉〈偶然〉等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兴趣缺缺,仍坚持不懈地把《唐诗三百首》翻阅得破烂不堪,也把其中不少名篇背得滚瓜烂熟。再后来,我由于一大早就到住家附近的大草场晨跑,我俩才不再每天而是偶尔一起吟诗作乐。 无法晨跑就背唐诗吧 今早骤雨突降,无法晨跑。“我们背唐诗吧。”老伴说道。“好呀,我很喜欢李白的其中一首五言古律,却一时想不起了。”“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他停口了,我却惊喜若狂地叫道:“对,对,就是这首!”于是,两人又开始像以往那样,我背诵,他手持《唐诗三百首 》。 背诵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既喜欢又熟悉的这一首,我竟忘了大部分,重背第二次时,“欢言得所憩,美酒……”我又接不下去了,随意脱口而出“美酒加咖啡”,结果两人笑翻天了。 听了7点的电台新闻广播后,他叫我背诵〈长恨歌〉。我润了润喉,虽没信心却也开始朗呀诵的,欸,怎么也想不起下一句!“Belakang, ”老伴一字提示。我顿时忍俊不禁,两人相视大笑。我更笑得屈着双腿,按着腹部,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的,“后宫……佳丽三千人……”语音刚落,两人又笑得前仰后合。结果,我把接下来的诗句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听说大笑20分钟等于慢跑半小时,姑且勿论其真实与否,被骤雨困在家的我已大笑了约5分钟,虽未达到平日晨跑的标准,却也乐开怀。 斗胆借用徐梵澄的名言作结吧:孤独与余,未之有也。
5月前
5月的南边,白天烈日灼身,傍晚乌云蔽日,远方战火没有停歇,我们国土上鸟事不断,但立志安居的人们还是找得到惬意安适的模式,过好自己的小生活。 隔壁店丘老板嫁女儿,我和老婆到老字号津津酒楼赴会,是一场愉悦欢庆的喜宴,老板家里有亭亭玉立3个女儿,偶尔我会想起梁文福那首〈老张的三个女儿〉,自己悄悄哼哼唱唱,自己的90年代青春自己哼唱,不亦乐乎。喝完喜酒绕到隔壁厅,居銮留台联总就职典礼刚刚准备散会,原本只是想露个脸寒暄两句,却被国会议员书琪逮个正着,临时拉上台来个留学台湾政治大学校友大合照,还起哄唱起政大校歌,但我只记得第一句歌词是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接下来想偷偷对嘴也对不上,惭愧呢。 青年时期赴台念书,启蒙之光温暖照射在青涩的眼瞳上,初涉哲学的堂奥之门,进入电影与纪录片的光影世界,在众多书店与咖啡馆中奢侈地思考人生与反叛,一切恍如昨日时光。 年近50,近日偶尔重翻蒋勋先生那本《品味唐诗》,或许是中年心境,以及一年多来身体大小病痛的忧虑,开始渐渐读懂诗佛王维不再过问政事,居住在终南山边,写出有别于意气风发少年时的诗作: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植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遍繁华与幻灭的王维,年少得志考中进士,却在安史之乱被捉住被迫当官,安禄山被灭后差点跟着被处死,幸得弟弟保命,中年后半官半隐,看山看云,学佛度化自己波折重重的人生,此时写出来的诗词,即使1200年后的今日,读来仍然觉得了不起,即使时光完全不同,各种AI智慧在挑战人类的今日,读几首王维的诗,依然在我自己中年心境上起了波澜。 喜欢的事做下去就对了 上个月吧,起心动念做一场纸本书的阅读之夜,想说总不能每次都仰望吉隆坡和槟城培养办的艺文沙龙流口水吧,自己的城自己办,邀约了漫画人徐有利和青年作家李宣春,在小城内结合有为青年数名,还委托山林引路人金泉兄拔刀相助,除了在自己cafe内办一个阅读之夜,隔日由金泉带队攀爬小城南峇山后山,参考作家海凡的山林经验,看树涉水,阅读自然阅读山林。 也不是多大的活动,但伙伴们办起来都起劲。 在留台联总初次晤面台湾驻马来西亚代表叶非比大使,经过介绍才知道是母校政大学姊,隔日参观过我们老街建筑群后,来我们店里吃午餐品尝蛋糕,午餐时刻兵荒马乱,但我们还是聊得很尽兴,聊台北谈台南,临别时叶学姊赠送凤梨酥,我回赠去年出版的小书《温暖琐碎 生活在南边》,我和大使学姊说,我们这些年在小城,结合不同伙伴做出的艺文乐事,不那么伟大,但却是打从心底喜欢的事。 胜事即使空自知也没关系,行到水穷处看到同行人不明而喻的雀跃,也就值得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想做的事,做下去就对了。
5月前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是崔颢〈长干曲〉第一首。女生泛舟,问男生来自何处,不等对方回答,迫不及待说自己家住横塘。对方可能是同乡,所以停船发问。 朴实河景,幽幽水韵。女生无意中听到对方带有乡音的谈话,才有停船举动。女生的柔情绮思让人产生无数联想。可能只是单纯对家乡的怀念,听到乡音,顿生亲切欣喜之感。也可能对方谈吐风度吸引她,起搭讪冲动,但是又顾忌礼节,不想露骨表达,心脉波动,借同乡婉转引发话题,拉近二人距离。 〈长干曲〉共四首,分两组。第一、二首为一组,第三、四首为一组。《唐诗三百首》只选第一、第二首,百里挑一的工作本就有挑战,精华在第一组里头,读完第一首及第二首,可以打住。蘅塘退士有眼光,这么一选,值得一赞。读者发现余音袅绕的效果,更加迷人,尤胜四首同读。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第二首为男生答唱。他确实和女生同乡,沿河而居,都来自长干。天天在九江边往返,彼此却不相识。男生不说今日相识之幸,而感叹昔日未能相伴同行,如果二人青梅竹马,命运导向不同方向,是好?是坏?《唐诗大观》收有沈熙乾赏析文字。他说“这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沈熙乾说“自小不相识”五字,有撼人的艺术感染力:“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 一问一答之间,包容了“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的漫长岁月,“妾住在横塘”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则将空间放大。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同时增强下,突出天涯漂泊人的寂寞心情,制造彼此间对话的更好凭借。 花甲之年 偏爱回忆 题材平凡,但是表现手法却让不同朝代的文人称赞。“无字处皆其意也”,这是王夫之对此诗评价。叙事诗不易写,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有不少感动人心者,遂诉诸文字。但是拿捏不好,就可能失去妙趣,跌入眼高手低困境。叙事诗既要条理分明,又讲究流畅,缓速有致。主次详略得当之余,又要有变化,短时内容扎实,长时不显累赘,在在考验创作者的才华和文学素养。 中学随意读《唐诗三百首》,〈长干曲〉第一首朗朗上口,第二首不知为何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当时读书随意,毫无章法,连作者是谁也没注意。李白登黄鹤楼不敢赋诗的故事深入民间,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人一引再引。李白后来到了金陵写〈凤凰台〉,众所周知模仿崔颢〈黄鹤楼〉意境。我一直到大学时才觉察〈长干曲〉的作者也是崔颢。读书不认真,趣味减少,这是代价。 《旧唐书·文苑传》把崔颢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他在世时已有诗名,却负才不遇,官场不得志,留下事迹有限,后人大半从其诗作猜测其为人。还好有李白加持,让他名留千古。他存诗四十多首,不多。 〈长干曲〉的风格和意境和〈黄鹤楼〉不同,但一样让人念念不忘,锺晓阳20岁写《停车暂借问》,震惊文坛,小说以抗战时期的东北和战后的香港为背景。锺晓阳是我和大学同学眼中既有才华又气质非凡的女作家,书名这么一取,“停船暂借问”竟成典故,韵味更强。王德威说锺晓阳擅长“写普通人物在普通生活中的悸动”,我们当然也会想到一千多年前敢于弄潮的孤独女生。 用墨字写〈长干曲〉第一首,感觉光阴似箭。春节期间,家乡和怀旧心情纠结一起。1934年大年初一,季羡林在日记写道:“今天学校里照常上课。”国民政府鼓励过阳历年,农历年假被取消已经4年,季羡林依然不习惯。除夕那天,他表达自己对传统的不舍:“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我也一样眷恋过年。假日里放慢脚步,“或恐是同乡”五字,让我想起善良同伴,花甲之年,偏爱回忆。如今遥想过去,比展望未来的时间更多,写文章如此,和同龄朋友聊天如此,连读书也厚古薄今。坐在沙发上,享受现在,记忆库中沉淀的大事小事,纷来沓至。季羡林提童年,提诗意,如此熟悉,如此贴切,我让小学、中学、大学、家乡、各种纯真的经历重新在脑海点拨琴弦。
9月前
想当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白天忙公务,夜晚还时常要熬夜;退休前几年,必须兼顾培训的责任,除了日常的工作,平均每个月都要出外几天开会和培训。 在外公干的饮食相当丰富,一天吃好多餐,工作的节奏紧凑,经常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缺乏运动,体重一直增加,美其名是发福了,其实健康正渐渐走下坡。 退休时已60岁,不舍得告老还乡,还去修读硕士课程;老年人读书好辛苦,像老牛拖破车,一拖就拖了4年。后来终于考取了硕士学位,本想更上一层楼,去考取更高的资格,希望可以再战江湖,却发现身体承受不了。 经过专科医生的鉴定,骇然惊觉自己患上严重的眼疾,还被令人担忧的脂肪肝给缠上了,其他的血检指数大多不合格,难怪常常神不守舍,一直打呵欠。 当年64岁的我,赶紧揽镜自照,好好的端详自己一番。 哎呀!身体超重、挺了个大肚腩、精神涣散、两眼呆滞、头发快掉光了,真是个糟老头呀,还笑问妻子:“镜子里的那个老阿伯是谁呀?” 以前答应过妻子,退休以后要开车载她到各州去游山玩水,携手看夕阳,这美丽的诺言恐怕要落空了。 从小学到大学,读了20年书,毕业以后工作了三十多年,算来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就像夕阳的余晖,慢慢在天空中消失。 既然孩子们都已长大,功名利禄也已失去了光采,该是时候放下一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种花种菜也好,游山玩水也好,吟诗作对也好,做环保搞慈善也好,大可随兴消磨,去追逐另一道彩虹。 妻子觉察到我的困扰,在她的劝导和两个女儿的鼓励之下,我思想豁然贯通,立志要过一个更积极的生活。写了一首唐诗安慰自己: 解甲归田乐,当官琐事多。 流年难逆料,暮岁任消磨。 我先培养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9点半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6点与妻子到小河边散步,下午在家里看视频,练习有氧健身操。 妻子对我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注重我的饮食营养,本来在家每天的五餐变成只有三餐;平时的茶点、夜宵一律取消,零食更是免谈。饭桌上再也看不到我爱吃的烧肉、糕点、冰淇淋和巧克力,只有米饭、青菜、瓜果、豆类、清水和少许的鱼和肉类;爱不爱吃不重要,反正只要有益健康,有什么吃什么就对了。 每餐只提供七分饱的食物,要多吃一点也没有;下午固定小睡半个小时,黄昏6点之前吃晚餐,过后就不吃了,要是饿肚子,便喝水充饥。 我定期做健康检查和看医生,时常要去医院报到,小病吃药、大病开刀,务求身体指数达到健康指标。 体重减轻14公斤 今年我已67岁,3个月前开始以跑步代替有氧健身操,没想到越跑越沉迷,花了不少钱去买新款的智能运动手表和运动鞋,感觉自己突然年轻起来。 每当穿上跑步鞋,好比一匹雄赳赳的战马,急不及待的奔向沙场;每天我都去附近的住宅区跑步,不理天气怎样,反正能跑的日子就是好日子,跑就对了。每一次我都想跑得更快,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跑到脸红脖子粗,跑到脚趾甲变黑脱落,简直一天不跑活不下去了。 蓦然回首,三年多的努力,已看到了成果:我的体重减轻14公斤,腰围缩小了10公分,便秘的烦恼没有了,困扰我十多年的脂肪肝也消失了。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血压、心跳和身体质量指数都已达到健康标准,精神状况良好,走路挺胸抬头,感觉比以前更有自信了。 没想到一旦改变生活方式,疾病都远远的被抛到后头,只要根据大自然运作的方向来调理,一步一脚印的去实践,身体真的就会恢复健康。 虽然我的年纪渐渐变老,好胜的性格却没有改变,看到年轻跑友如飞的跑过时,不禁也会火力全开的飞奔;我这老男人心态,还真令人啼笑皆非。 我打算自我检讨,多学习跑步的正确方式,调整好心率、配速、步频、步幅、呼吸、着地方式等等,多多向跑步前辈虚心学习有效的跑步法,不然一旦膝盖损伤或是心脏病发作,我可要跑向不归路了。 往后的日子,我要像一匹退役的老马,每天早上迎向晨光慢慢的跑,呼吸清新的空气,悠然自得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偶尔也要停下脚步,闻一闻路边的花香,与跑友们打打招呼,我不再与别人争长短,只想快快乐乐的追逐岁月的余晖,健健康康的跑向每一天。
1年前
“咸亨元年四月八日,弟子刘玄䫻母樊,为夫征辽,愿一切行人平安,早得归还,敬造弥陀像二铺。”二战以后,台静农托一位到西安的朋友搜买碑拓本,其中一拓片横24公分,纵5公分,造像已失,仅存题记37字。“字体工整,当是出于写经生之手”。台静农说他“经过八年之久被侵略的战争之后,看到这一造像人的祈求,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感触。” 文章题为〈辽东行〉。“为人妻子的仅仅一句话一个愿望,竟吐出了一千多年后的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人民的悲号与无力的控诉。”征辽战争,经历唐太宗及高宗两朝,始于644年,终于668年,共25年。刘樊氏造像祈愿于战争结束后两年,“其夫此时不归,大概永远不归了。 ” 我小时候住加亨新村,闽南人居多。一年中有几次闽南酬神大戏演出,熟悉薛仁贵其人源于此。薛仁贵以征辽知名,不管是小说或是戏剧,《薛仁贵征东》都以励志为主线,以团圆收场,重点是让善良的居民开心,不在于强调战争的可怕。经台静农提醒,妻离子散的场景不断在脑中盘旋。645年唐太宗亲自领军,大败高丽于安丽。薛仁贵当时只是普通士兵,却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唐太宗升他为游击将军,并对他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被当成英雄的薛仁贵在台静农眼中不值一提。台静农说唐太宗的话是残酷的:“为得爪牙之臣不顾无数人性命。”不过唐太宗也自食其果,打了胜仗后,已是深秋,因为严洌气候,被迫班师。归途遇暴风雪,士兵死了不少。他想起谏臣魏征,心生悔意,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征辽是国家大事,皇帝赋诗平常。台静农认为唐太宗诗格不过是“南朝宫体余绪而已”,并非好诗。后代臣子恭维前代皇帝作品,“也就是对当今皇帝的尊崇,此本不足为异”。《通鉴》说唐太宗作文祭亡魂,“临哭尽哀”,战士父母内心因此疗愈不少,说“吾儿死而天子哭,死何所恨。”台静农完全不能苟同违背人伦文字:“史家所称谓的战士父母的感激语,是否如此,很难说。至少本造像人刘樊氏不会有此种心情,她所要的是活人回家,不是天子哭祭。” 有希望总比没有好 我在《珍惜》一书中提过我大女儿小时候爱背唐诗,朗朗上口包括“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台静农替金昌绪诗加了注解。说诗之所以不求功名于长安而远在辽西,是因为“辽水东西是隋唐两代远征的战场”。如此探索,内涵随之丰富,情诗不只情诗,弥漫更多凄凉和历史悲剧。 唐太宗三次用兵,都无法彻底平定高丽,到他儿子高宗心愿才了。战争背后总有无辜生命受到牵连。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唱了20世纪的相似内容。黑蝙蝠中队是1950年代产物。国共战争余波未了,撤退台湾的蒋介石在美国协助下,利用空军在中国大陆进行侦察、空降、护送武装游击人员等工作。刘德华歌中的飞将军新婚一年多,当晚外出执行任务,临行前却和当老师的妻子吵架,女老师没告知他怀孕消息。 此行任务失败,飞将军一去不复返。女老师忍着伤痛,独自一人将孩子带大。“寂寞孤单眼泪失落伤心和烦恼,没有一种她躲得了” 。歌曲以饶舌演绎。到了最后一段,已是飞将军失踪30年以后:“是老天爷突然睡醒了,还是命运的编剧换了人做。台北机场的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因战争应运而生,但是荣耀背后和罪恶却常常结合一起。台静农对唐太宗没有好感,《全唐诗》编者认为唐太宗诗笔“卓越前古”,台静农无法信服。他有身经丧乱的经验,对战乱诗作的优劣了然于胸。 《龙坡杂文》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我1988年收藏至今,完好无损。此刻重读里头〈辽东行〉,联想到〈黑蝙蝠中队〉。古时有战争,20世纪有战争,21世纪一样避免不了同样局面。“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流水无心像东去的涟漪。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当刘德华在〈黑蝙蝠中队〉用正规的嗓音伴唱饶舌,我们不免乐观地说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但是诗文万千,更多记录却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台静农的离乱之感让人掩卷长叹。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7年前
7年前
7年前
7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