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囤积症

1年前
(依斯干达公主城4日讯)一名妇女在组屋单位的室内以及走廊外囤积收集了20年的物品,导致家里内外寸步难行,邻居们还是在州议员办公室插手处理这件事后,才惊讶发现屋主还有2名孩子住在“超级无敌狭窄”的空间。 根据士姑来州议员玛丽娜的脸书贴文,她的办公室于今日连同依斯干达公主城市议员、南方环保公司(SWM)以及皇后花园第45座组屋的管委会,在一个组屋单位展开清洁运动。 她透露,上述单位的走廊外囤积了许多破旧物品,她因此尝试劝服屋主清理走道外的所有囤积物,不料,众人踏入屋内后,才惊讶发现屋内的杂物已到了“失控”(idak terkawal)的程度。 依据她过往处理各种个案的经历,加上现场观察屋主的言行举止,她判断屋主很可能是一名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患者。 “妇女说,所收集的东西都是要卖的,但事实上并没有。” 玛丽娜指出,屋主原来还有2名孩子和她一起住在堆满杂物的狭窄空间;她已将这个家庭的个案转接给福利局跟进。 另外,相信是玛丽娜的助理较后也在脸书分享了这起社会个案。 根据其贴文,当一批人准备将所有杂物清理并移走的时候,该名相信患有囤积症的妇女还哭著阻止一行人。 他也形容,当看到屋内的情况后真的很震惊,甚至妇女的邻居都不知道还有2名孩子和她同住在一间房间里。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就算是要帮他们清理房子,也不能一次过清理,得分批清理,以减低对他们的心理冲击。 “我们会告诉他,哪些东西是可以送去环保,再变成资源可以帮助到别人等等,慢慢引导他们。” 这种方式可赋予他们助人的意义,弥补他们信心和安全感缺失的问题。 报道:叶洢颖摄影:陈启基、受访者提供 临床心理治疗师黄诗筠提到,对于囤积症患者来说,常人眼里的“垃圾”实际上代表着他们的“安全感”,同时亦寄托了厚重的情感,当中75%的人患有情绪病,忧郁症患者就占了50%,因此要说服、协助他们清理囤积物并非一桩简单任务。 “能点头答应清理的人,真的很少。”她说。 [vip_content_start] 为什么一定要他们清理掉这些东西呢?这难道不是他们个人的自由? 这是由于囤积症患者收集的物品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易燃物,而且往往堆积如山,出入困难,倘若发生火灾,他们可能难以逃生。不仅囤积物品上的灰尘、滋生的细菌,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囤积物的异味还会引来蛇虫鼠蚁,为周遭邻居带来困扰。 那应该要怎么做,既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的情况下又能完成任务呢? 清理囤积物是一场马拉松 慈济志工陈泛全曾经负责过数次囤积症患者的案例,其中需要动员40个以上的志工,耗时较长的“大工程”则有2次。 尽管在清理囤积物之际,志工们时不时会被神出鬼没的老鼠、大量窜出的蟑螂吓得魂飞魄散,尖叫声四起,但这环节却是整个过程最简单的,最挑战的是取得对方的信任,让他们走入家门,至于用多长时间则视情况而定。 “处理这些案例时,如果你说‘家里这么肮脏’,他就会拒绝你入内。因为对他来说不是肮脏,我们要有同理心,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 “有些人会认为那些东西是他的安全感,是他们的依靠,你拿走了,生活就过不下去。有些人觉得这些收集回来的东西,是准备以后万一没有钱的时候是要拿出去卖的。” 他说,还有一些人希望房子要“拥挤”一点,当房子显得空旷时,他们感觉空虚、不自在。 所以,前期的情感培养、信任建立尤为重要。 陈泛全和其他志工接获任务后,每个月会至少家访一次,每次探访时长最少1小时,给予精神上的关怀或经济的补助,可能长达1年以上,有者可长达3年。 本人意愿最重要 就算是要帮他们清理房子,也不能一次过清理,得分批清理,以减低对他们的心理冲击。 “我们会告诉他,哪些东西是可以送去环保,再变成资源可以帮助到别人等等,慢慢引导他们。” 这种方式可赋予他们助人的意义,弥补他们信心和安全感缺失的问题。 在每次清理囤积物时需要本人签署一份协议,并请当地的村长、他的亲友见证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在清理的过程中,个案本人一定要在场,而且每一样东西,哪怕已经破烂得没法坐的旧沙发,都要咨询他的同意。 假设该物品看似具有特别含义,即便他同意捐赠或丢弃,也要额外保管一段时间,以防他反悔。 “像是有一名照顾户,他有一颗锡石,声称是传家之宝,要捐赠给我们,可是这对我们来说没有特别意义的。 “后来我们就收起来,保管很长时间,万一哪天他要我们还给他,我们还能找出来。” 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是有的囤积症患者犹如铁树,怎么浇灌都不开花,直至某一天意识到囤积行为触碰到自己极为在意的“软肋”,也无需别人劝说和协助,自己就已经行动起来。 陈泛全曾碰到过这么一宗案例。当事人是一对母女,家里堆积许多报纸,母亲属于较为理性的人,无奈患有精神病的女儿长期与世隔绝,少跟外界接触,母亲一旦采取行动,女儿便会大吵大闹。 “我们跟她们接触了3年,说不清就是不清。” 结果有一天,陈泛全发现她们居然已经自行清理掉囤积已久的报纸,后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亲戚上门拜访时,好奇地探究她们囤积报纸的原因,让母亲感到尴尬破防,最终说服了女儿。 “有一个个案是我们家访一年多,还是在他的家门口谈话交流,没有进过屋子里面。” 但是后来,事主不仅应允清理囤积物,其父母现在也加入他们的志工团队,无疑是将他们的社会资源和人际资源再次衔接起来,重建他们对人群、社会和世界的信心,成为他们往前的推动力。 【囤积物背后的故事:没有身分的女人】 每每在报章上看见囤积症患者的新闻时,多半是其囤积行为已经造成邻居的困扰,然后向当地政党服务中心投诉求助的结果。 甲洞国会议员服务中心助理叶慧莉和她的同事们就曾处理过3宗。 一般的流程是接获投诉后,他们会先联系屋主,与他们交流,咨询他们的意愿,获得同意后,再联系阿南弗拉(Alam Flora)、吉隆坡市政局(DBKL),组织义工一起展开大扫除工作。 但是在2019年MCO之前处理的那宗案例,让她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名独居的老妇,据悉名叫林亚英,居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单层房屋。 两侧的铁门锈迹斑斑,看着有些摇摇欲坠,形同虚设。前院通往大门的通道两边堆满各型各色的木板、旧沙发等回收品,参杂着树枝树叶,房子后院杂草丛生,一眼望去仿佛是已经被废弃很久的老房子。 林亚英养了4只狗作伴,呃,严格来说应该是3只,因为有一只已经死了,遗体就在她的床底下,成了一具干尸,老鼠、蟑螂、蜈蚣等各类昆虫四处乱窜,她却毫不在意。 “我们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跟她交流,说服她同意让我们清理,然后用了一周的时间清理完毕,接着修补房子的一些缺漏,买一张新床给她。” 原本以为她是一名囤积症患者,后来得悉这些囤积成山的回收品是她已过世的伴侣,伴侣的哥哥们留下的,所以当他们处理这些物品时,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只有在当局带走两只健康状况欠佳的狗时,她迸发出激烈的反抗情绪哭喊,甚至激动得欲撞墙自残,叶慧莉在旁不断地予以安抚。 “我一直在旁边安抚说没有带走全部狗狗,就算她咬我也好,我也只能安抚她。” 等到大扫除结束,她看见还有一只爱犬在身侧才得以释然。 只有去处没有归处 虽然邻里称呼她为“亚英婆婆”,可是她本人不知是罹患痴呆症或精神病,她并不记得为何自己住在此处?来自何处?是什么人? “我们带她去国民登记局(JPN)做指纹鉴定,想要核对她的身分,因为没有找到她的身分证明文件,要帮她申请福利部的援助金需要证明她是本地公民。” 然而,国民登记局找不到她的指纹纪录。叶慧莉和同事们欲通过最原始的方法,即检查她的手臂是否有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BCG,俗称火针)痕迹,仍不得要领。 她的名字、她的故事,是从街坊邻居嘴里拼凑出来,不知真假。比如,据说她2009年是被男伴带回该住家,与男伴两个哥哥同住,会传出如何难听的流言蜚语不言而明。 为她做过体检的叶慧莉,听到这种言论时,一口否认了这些充满恶意揣测的流言,还替她澄清。 “从接手那日起,清除完囤积物后,我们还是会经常给她送食物,每天查看她的状况如何,即使是MCO期间亦是如此。” 2021年六七月,她因肺积水在医院往生,到死仍不知她的真实身分,最终当局只得发出一张“不知名-亚英”的信函,将遗体交给叶慧莉火化,从此只知去处而没有了归途。 
3年前
“囤积20吨垃圾,19人2小时清垃圾屋”、“流浪汉当‘宝贝’囤积店屋后巷垃圾山清了”、“退休教师住家前垃圾堆积如山.怡市厅清理4.8吨垃圾”……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内容时,你心里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疑惑:为什么他们这么爱收集垃圾? 又或者是发现身边的父母、长辈开始收集、囤积许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物品,并且堆积如山,客厅、卧室甚至变成了“储物间”,凌乱得想帮着收拾都无从下手,亦不肯丢弃,然后每次都会因此影响亲子关系,以争吵告终。 先别急着生气,因为他们可能罹患“囤积症”。 报道:叶洢颖摄影:陈启基 临床心理治疗师黄诗筠说,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次修订版提到,囤积症是一种囤积强迫性行为的精神疾病。他们会不断地购买、收集东西,并且会非常难舍弃,倘若要他们扔掉这些物品,他们会感到难过和备受压力。 相信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演唱会的门票、出行的机票、车票、玩具、漫画等在别人眼里可能都是无用的垃圾,在我们心里却是珍贵的收藏,因为这可能代表一段特殊的记忆,不允许他人未经同意就擅自丢弃。 [vip_content_start] 那么所谓的囤积症是否就是“收藏爱好”的加强版,只是收集的东西有所不同?两者又有什么分别呢? 对此,黄诗筠列出4个区分收藏者与囤积症患者的不同点。 焦虑和缺乏安全感 实际上,有许多长者尤其是华裔的长者,曾经历过物资贫乏,生活困苦的年代,因此会抱持着“能省则省”、“可循环再用”、“不要浪费”、“以后拿去卖”的心态收集、回收物品,那我们要如何判断他们是单纯的节省,抑或是已经罹患囤积症呢? “当我们要判断他是否到达临床症状,就要看囤积行为已对社交功能、工作功能、生活功能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 “再来就是要用肉眼查看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客厅、卧室、厨房等空间各有自己的功能,由于他们会不断囤积物品,导致他们要挪用这些原本具备其他功能的空间当作储藏室放置囤积物,进而让他们的厨房无法煮食;床原来作为睡觉用途,后来放满东西,连睡觉都没法睡; 或行走的空间,也变得寸步难行,甚至带来跌倒或火灾的风险。” 黄诗筠提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囤积物已经无法正常操作和运行,也会因为囤积物上的灰尘、病菌造成身体健康备受影响。若有者与家人同住,更有可能影响亲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他的家人较为理性且各种功能仍正常运作的,能意识到囤积行为不合理,对患者出言相劝,结果两人僵持不下关系紧绷。 “但是另一种情况是,”她补充,“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指出,若至亲有囤积行为,那么家人、亲戚50%会有可能被影响。原因有许多,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跟父母学习的;也许是另一方对他进行过思想教育,比如不要浪费等等。” 囤积症的原因除了后天影响和环境因素,可能还有早期经历过一些创伤,让囤积症患者需要借由这种强迫性行为调节情绪。 “主要是跟情绪问题有关,尤其是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为什么要囤积?因为视觉上没有看到东西,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觉得拥有一些东西,他的安全感会多一点。” 于是,当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就要找出囤积行为背后诱发的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早期受到创伤,导致对于人、经济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以致要通过囤积行为弥补内心的缺失?从而制定处理方案。 过度“未雨绸缪” 囤积症也分为轻微、中度和严重,轻微者一般具备自我觉察力,能认知此行为不合理,较好引导和说服;中度者是不接受、不认为此行为有问题;重度则是完全不接受、不就诊。 临床症状的数据显示,55岁至94岁的长者囤积行为比34岁至44岁成人多3倍,其可能的原因与中年危机有关。 黄诗筠说,40岁是一个时间节点,人们此时会检视自己的人生:工作情况如何?家庭是否幸福美满?事业有没有成就?对社会是否有贡献? “我们就在这节点上,会做一个自我评估,若上述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会觉得不错。可是部分人在这几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信心将会下降甚至自卑,不确定感上升,安全感大大下调,就借由各种方式来弥补。” 比如儿女羽翼渐丰,自己经济能力越来越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担忧,进而引发焦虑,延伸出不同的行为,而囤积行为便是其中一种。 “独居老人尤为显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帮他,只能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会比一般有家庭、有社会资源的老人会来得更强烈。” 动物囤积粮食是自然天性,包括人类,在适当的时候会懂得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当人类的思考能力因某些原因受到影响时,会造成过度地“未雨绸缪”。 韩国有一个案例,一家三口住在充满囤积物的“垃圾屋”,一名七旬老爷爷因为担忧自家儿子在他们死后无法独自生活,便一直往家里带回一些他认为可以卖钱的物品,以让儿子赖以生活。 久而久之,垃圾堆满两层的房子,完全无处下脚,出入要从二楼的窗口爬出,踩着垃圾山堆成的“台阶”下楼,容身之处被垃圾包围,只余一块小小的空间睡觉。 后来老奶奶被查出心脏积水,起因是长期居住在垃圾环绕的环境,让老爷爷心生愧疚,主动提出清理囤积物。 “这是能碰触到他的点,所以他答应让人清理,若是其他有囤积症的独居老人,是不容易说服的,而且你不能在他不在现场的时候,清理掉这些囤积物,每一种物品要先问他。思想上的认同和确认,建立信任是很重要。” 情感寄托在囤积物 她指出,冲动购物症(俗称购物狂)和囤积症虽看着相似,但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借由购物的动作和过程来获得愉悦,对所购买的物品实际上并无太强烈的情感依附;后者却是将情感寄托在囤积的物品上,所以很难舍弃。 “他们是有很强烈的情感倾注在那边(囤积物),牵涉到没有安全感、没有信心、内心缺失等原因,因此让他们割舍会很痛苦。” 在解决囤积物后,仍需要寻找替代“安全感”的人事物减低患者的焦虑,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减低未来的无确定感。 “包括协助他们觉察、探索人际的资源,像是亲人、远亲、慈善组织、宗教团体、善心人士、政府官员等人群在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碰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谁寻求援助,增添他们的信心。” 接着是引导他们辨识所囤积的物品的用处和意义在哪里?使用的频密次数是多少?这个分析过程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称之为“对峙(confrontation)”,处理他们思想上的盲点,促使他们改变角度思考。 “这需要时间,毕竟‘舍弃’对他们而言是很痛苦的。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办法舍弃这些东西。 “我们会跟他们讨论和区分哪些东西有用和无用,他们不一定接受,但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理解这个行为的后果。如果他们愿意改变,我们就慢慢从环境开始改造,在一堆堆的东西做区分,或丢或捐或赠,展开一系列心理治疗、行为管理的动作。”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