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家羽球隊

4星期前
(南昌5日綜合電)針對大馬國青羽隊在連續2屆的世界青少年羽球錦標賽混合團體賽皆止步4強,國青羽隊教練總監傑弗表示他們難免感到沮喪,但他呼籲“小朋友們”儘快收拾心情,以專注在接下來展開的單項賽去實現爭取獎牌的目標和任務。 大馬在週五的世青混合團體賽半決賽經過10場的角逐,最終以76比110不敵衛冕冠軍中國,連續2屆賽會在半決賽皆遭“長城”淘汰,拿到銅牌,未能繼2017年後再次晉級決賽,也未能繼2011年後再次奪冠。 在結束團體賽的征程後,大馬國青羽隊在7日(週一)將展開單項賽的爭奪,我國在上一屆賽會只在男雙和混雙收穫銅牌。 傑弗盼調升國羽前華麗“告別” 今年的世青賽對傑弗而言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他在此賽事結束後,將被調升去大馬國家羽球隊的女單部門,因此他表示:“我希望能夠率領隊伍取得亮眼的成績作為告別,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球員。” “我們都已走得這麼遠,當然會感到失望(止步半決賽),但我知道球員們在團體賽中已經盡了全力。王馨渝在第一場比賽成功取勝,但很遺憾的是,我們未能保持勝利的勢頭。我們隨後雖試圖反擊,但顯然做得還不夠,儘管如此我還是為球員們感到自豪。” 對單項賽爭牌充滿樂觀 傑弗還表示,“現在我們將轉換心情專注在單項賽,以我們在團體賽的表現來看,我對球員們在單項賽爭取獎牌的機會持有樂觀的態度。我相信我們能贏得更多獎牌,特別是在男雙、女單和女雙,我們在今年的亞青賽獲得女單和女雙銅牌。”
7月前
12月前
2年前
不久前的李梓嘉出走國家羽球隊(簡稱國羽)事件,一時之間整個網絡鬧得沸沸揚揚,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最佳話題之一。至於事件背後的主因和進展,其實各大報社甚至網絡新聞都有刊載,確實也無需多做解釋。但看到許多網民的留言的風向,自然而然的都會聯想到四個字–人才外流。 曾經聽說一個很悲哀的笑話,有一位馬來西亞的部長到新加坡去動一項大手術,手術非常的成功,部長非常高興,想要當面向醫生團隊道謝,並向醫生們說到有機會一定要來馬來西亞遊玩,怎知這時有一位醫生開口說道其實自己的馬來西亞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10位醫生裡面有過半都是馬來西亞人,不過他們都是後來移民到了新加坡。 這則笑話很寫實的道出了我們國家留不住人才的窘境,多少年來馬來西亞由於政治因素、種族保護主義等政策,使得許多優異成績的非馬來族學子們無法在本地大學就讀,無奈之下選擇到國外深造,畢業後也順理成章留在該國繼續發展。 除此之外,國內薪資不高,就讀專業在本地沒有市場等等,也是造成許多人在畢業之後選擇出國發展的主因之一。 但話說回來,既然人才都外流了,那留在國內的非馬來族是不是就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群人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並非所有的人才都是希望往外發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現實層面的考量,也並不是只有往國外跑才會有發展的空間。不需要妄自菲薄,更無需感到焦慮不安,或許在國內的發展會慢上別人幾步路,但這幾步路也會成為日後攀越巔峰所需要的基石。 正如前一陣子網上廣為流傳的一篇詩所述:“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內,一切都準時”。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