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城市发展
都会观点
陈诗蕙 · 大雨来袭 雪隆一片哀嚎
每逢雨季,雪隆地区总是饱受水灾肆虐困扰。大雨来袭,河水暴涨,低洼地区迅速被淹没,街道变成汪洋,家园被毁,市民一片哀嚎。
1星期前
都会观点
文艺春秋
陈弘毅/再见后山
落地窗和太阳描绘的一幅山水画 被发展计划的钢筋 林立,整座山头 褪了绿色的皮 飞鸟最后一次离开自己的巢 故居已成老去的墩 不再谱写年轮的故事 探头出去的空气,此后总是混杂 淡淡土尘的滤镜 电锯是新的麦克风,祈祷声 被关回偏远的清真寺 人不再虔诚,祖训 被砍伐,送往木厂加工 山的遗体被分成一块块黄金 (树桐卖掉,可制成家具 这里商业区、住宅中央可以 设立小学,河口盖一座桥,旧了 再拆掉) 道德课本说爱护自然,自然 是敌不过支票的零头 在两副西装握手的时候 童年的回忆已经出走 山灵无法迁徙,绿的宫殿 从他的表皮慢慢 龟裂,一座废墟 在发芽,土石流在等待来日的头条 绿叶静待落发的命运 仿佛预见未来般,已在换季前 集体自杀在山路中央 不再有登山客踩过的遗骸 也不再有登山客 它比国家还要古老 它的血里曾经有鱼 它的骨头曾经坚硬 它躺成一座工厂地基,从内心的深处 抗拒未来某天,自己 从肺叶中呼出 恶臭的口气 相关文章: 陈弘毅/日常 陈弘毅/我们法庭上见 陈弘毅/爱与原谅与恨
3月前
文艺春秋
读者观点
曾达卫.人民公园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人民公园计划的成功执行需要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的共同合作。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普罗大众对人民公园的重视,增强人们对公园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9月前
读者观点
读者观点
吕伟君.房地部优化首都须与民共议
硬软结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在投资硬体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同样注重软性因素的提升,包括艺文、教育、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
9月前
读者观点
百格新闻
【独家】如何对付飙车党?隆新高铁如何执行?陆兆福一一解答
飙车党屡次在大道上表演“特技”威胁自身及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交通部有什么应对之策?隆新高铁计划政府不会出一分钱?
10月前
百格新闻
话柔南 道柔北
李桂萍|结合公共交通减缓道路拥塞
午后的一场大雨,下班的路上又见多处出现交通阻塞与缓慢行驶状态,长长的车龙考验着驾驶人士的耐心,需要有更大的礼让精神,避免交通再混乱。 城市发展蓬勃兴旺,赶不上发展速度的交通问题却令人困扰,车流量递增,因交通堵塞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生活质量,各类型车辆消耗的燃料增加,排放的污染物也对环境造成破坏。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现代大都市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交通部正在准备一个全面的公共交通框架,之后会提交到内阁讨论并分阶段实施,希望有助减缓交通堵塞现象。 一位旅居海外的朋友分享说,便捷和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网络是减轻环境负担的重要选项,对他个人而言,开心的就是再也不需要开车、养车了 友人表示,在更新或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上,当地政府确实投放大量资金,这包括改善交通干线、兴建环形公路、利用电脑化设备来控制交通灯等措施。 “许多城市都在尝试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节省开支之余,吸引市民以公共交通工具取代自行开车,纾缓车流量。” 快捷、方便、可靠和舒适的公交服务是市民的期望,这需要政府与公共交通业界多方交流,探讨如何理顺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角色,例如设立更多转乘站、增设专线和优化票价调整机制,从而改善服务质素和经营环境。 要鼓励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前提是应当使公众可以清楚了解和监督公共服务的表现,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通勤需求,特别是现有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及服务水平,仍与市民的期望存有落差。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营运质量,并树立以乘客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增加公共交通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局也可开展公共交通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公共交通的认知和使用率。 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进一步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希望善用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使城市机动性变得更强,包括引入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助力乘客安全便捷出行,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进而改善国家整体的交通情况,架构健康、宜居的城市。
1年前
话柔南 道柔北
文艺春秋
昌杰/铁围城
假期的首日,我都不愿打开社交媒体。不用说,内容不是椰树就是油棕园,不是在飞翔就是在渡海。大家都在返乡的路上,而我躺在床上,眼望天花板,耳听打桩声,好不惬意。目光收回到许久没有打开的窗帘布,因为是浅蓝色,不打开也能让阳光暖暖的照射进来。不想打开窗帘,也因为窗的对面依旧尘土飞扬。印象中,这有着嘻哈细胞的打桩机已经在中学时期给我表演过了,怎么我上大学了,它还在动次打次。 在床上瘫了十几个小时,实在耐不住八卦的内心,拖着半麻的双脚,将窗帘打开了。还是那群嘻哈打桩机,还是那群小黄人,怎么四五年了还在打桩?仔细一看,原来之前所建的大楼早就站在他们身后,而这群嘻哈团队正在一步步向我逼近,把我家周遭的空地都侵略了,估计下一步就是向我发起“battle”了。算了吧,要是真的发起挑战,我就戴上墨镜和口罩,来几声“呦呦呦,来者何人”回应他们的“咚咚咚,三十五层”。目前,无法让耳根清净,但起码能眼不见为净,房间的墙壁短暂的变成黄白色后再次染上了浅蓝色。再次瘫在床上,还是按捺不住八卦的内心,打开了社交平台,看看大家是否都安全到家。刷了两小时,问了好几个朋友拍的什么树,过的什么桥,搭的什么飞机,在地上跑的是狗还是猪?还真别说,秀才不出门确实能知天下事。闲着没事,跟几个还在赶路的朋友聊一聊,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当然也消除我的。屁股麻吗?肚子饿吗?闷不闷啊?他们问我。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家乡,只是相比起那些温馨和充满古早味的画面稍微逊色了一点。其他人谈到自己的家乡,都会很多故事可以分享,说说自己的家乡美食、土产、文化,而我的家乡总的来说就是——啥都有,又啥都没有,主要原因是缺乏乡味。有朋友给我分享过他家乡的千年古树,由当地土著常年照顾,树干可以让十几人环抱,树身高度似乎能碰到天空。我的家乡,遍地的铁树,还有一个曾经享誉世界的双身铁树,各个可能要上百人环抱,而且保证顶到天,爬上去还能摸到云。除了成林的铁树,这里还有成群结队的铁牛,铁象;马路上乱窜的铁马,铁驴;横穿市区的铁蛇和铁蚯蚓,是名副其实的铁围城。 说吉隆坡是铁围城,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城外的人看到的是耸立的高楼、繁华的景象;是充满生活前景的福地、追逐梦想的靶标,但他们却没看见城内用铁所制的人心。长居吉隆坡的人,并不是高傲自大或没有人情味,而是如铁一样,遇到火就会非常热、非常烫手;遇到雪就会非常冷、非常冻手。这里的人都在忙着寻找生存之道,实际的说法就是都在低头赚钱,因为一旦消停片刻,城外虎视眈眈的人们,就该进城了。这里的人不是钱不够用,而是钱不够未来用。吉隆坡人的思想与外地人一样很简单,只不过一边想出去,另一边想进来。许多人爱评论说吉隆坡的居民没有人情味,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抹黑,多少的家庭和邻居之间哪怕出门见面都不打招呼,不是有仇,但也没有情。能在门口碰面,不是早晨赶着上班的,就是午夜回家休息,互不打扰是最佳的选择。这些所谓铁石心肠的人,都是忙着赚够功德离开这座铁围城,去看看遍地花开的净土,所以请不要责怪他们不和蔼可亲,他们只是在尽量的少与别人结缘,少造业,少受苦,无挂碍,早解脱。 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如铁围城一样,有人进来,有人出去,有人想进来,有人想出去,有人又进来,有人又出去。这里的人都随着业风而起落,不是业障的业,是事业的业、学业的业、产业的业。这里的一切永远都是陌生的,每个人在你熟悉后就走了,每个机会在你犹豫后就没了,每条路在你习惯后就改了。祖辈从中国南下就在这里落脚,四代都在城里生活,看着吉隆坡如何化成铁围城,其实我不知道这里算不算家乡,或者说这到底是不是我向往的家乡。
2年前
文艺春秋
全国综合
阿克玛:郊区州属获更多拨款 平衡城市发展非空口白话
地方政府发展部副部长阿克玛指出,政府有意平衡国内城市的发展,这不是空口说白话,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给予郊区州属比往年更多的发展拨款。
2年前
全国综合
六日议言堂
黄书琪|韧性城市
回首2年瘟疫,我们真的学到教训并找到接下来人类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了吗? 人类是群居物种,城市是20世纪至21世纪发展的不可逆方向。冠病疫情虽然让部分人口向往郊外人口较稀少的地方迁移,但城市毕竟还是医疗设备比较完善的地区,冠病疫情让大家可以在家作业,但并无法逆转未来全球城市继续增长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在下一场天灾或人祸来临之前,我们的城市是否拥有足够的韧度从灾难中恢复正常。 第一,我们的城市住房规划。中低收入户住宅在这一次的疫情之初,许多家庭根本没有办法有效落实隔离,一家三代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孩子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电子设备,无法有效上网学习。许多贫困家庭在无法逃脱、各自隔离的空间里频发摩擦,进而引发当时对精神相关疾病的关注。 中低收入户也是人,生活得体面是基本需求。大家要求的不仅仅是片瓦遮头,房子也不是他们买卖套利的商品;因此,对应他们需求的房子未来设计,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透过基本住房,提高幸福感。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就业机会,改善孩子的学习机会与社交活动。 唯有中低收入户拥有足够的社会资本向上流动,且任何人不幸坠落中低收入户阶层的时候,也有这一层体面、有尊严的社会防护网接着,我们的社区才不会发展成为一个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仇富情绪愈来愈强的社会,极贫与极富的拉扯将会滋生极端主义,我们必须戒之慎之。 第二,城市发展与自然平衡。过去两年,马来西亚经历冠病疫情磨难期间,也不断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引发的极端气候挑战,水灾不再是年杪季候风的季节性灾难。任何时间,雨量都有可能突发暴大。我们必须接受,人类的治水、防水工程再先进伟大,我们也都不可能阻挡得了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天灾规模。 人类必须审视我们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作为灵长类物种,却在肉眼看不到的病毒与细菌面前死于非命,自然是会反扑的。人类需要城市,城市的发展却不必和自然环境全然对立。 去年秒雪兰莪、彭亨大水灾,一名受灾户指着遥远的山头开发案和我说,“有什么办法?要发展啊,所以水灾就发生了。” 我们不可能完全还地于水,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城市不怕水淹,即韧性城市。 荷兰已经开始建设可漂浮房屋,让沿河而建的房子在河水暴涨时也可免于水淹,居民也还是可以正常生活;马来西亚许多地区在未来极端气候改变,全球温度上涨,海岸线后退的年代,都必须思考如何保障天灾与人祸之间的人命财产。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3年前
六日议言堂
更多城市发展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