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城市漫步

若提起“City walk”(城市漫步)的地点,你会想到哪里? 脑袋里首个浮现的地点,必然是公共交通便利的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日本东京或台湾台北……若将城市漫步的情景放在吉隆坡?试问,搭公交到吉隆坡的回忆,在你我的儿时记忆中又占多少? 为了弥补童年遗憾,拥有建筑系背景的赵伟龙和吴可佳,花10个月的时间绘制一本名为《Somewhere in the Kuala》 童书。两人邀请父母带领孩子,一同跟着书中的Han和Mina的步伐,用双脚踏遍熟悉又陌生的吉隆坡市,发掘深藏其中的人文历史。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受访者提供 有别于今时今日,雪隆地区20年前的公共交通,尤其是轻快铁、捷运的路线,尚未涵盖双威、梳邦、蒲种等地区。小区里的游乐园、冷气开很强的购物商场、无时无刻不“在车上”……对在城市长大的90后而言,是大部分人最不陌生的日常。 在吴可佳的成长过程中,要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个地点,都是以车代步。如是的移动模式,直到她远赴英国的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深造,才有所改变。在英国那会儿,喜好摄影的赵伟龙,总会带着相机穿梭城市阡陌,吴可佳跟在身侧,自然地感受在伦敦“城市漫步”的魅力,且深深爱上。 在繁忙街道,观察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穿梭一栋又一栋的历史建筑物。懂得欣赏建筑风貌,吴可佳坦言也是在伦敦求学后,才渐渐养成。或许,人与城市的链接,就是这样链接起来的。 “伦敦交通便利,我可以很轻松走在街道上,享受在城市散步的乐趣。然后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在吉隆坡也这样呢?” 在英国待了6年后,两人返马发展。赵伟龙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传授室内建筑的知识,而吴可佳放弃原有专业,投身插画领域,在吉隆坡各大艺术市集摆摊,她这才将城里的风景凑在一起,“我突然发现,吉隆坡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欣赏的事情。”无论艺术中心Godown KL、文青小店聚集的甘榜亚答Kampung Attap、前身是电影院的丽士杂锦(REXKL)……尽管不是每个目的地都能步行,但她走得越多,对这座城市的认识越多。 “我是梳邦人,小时候不常去吉隆坡。在我实际走过后,才发现这座城市给了很多(东西)。”她感叹:“所以我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更早体会到就好了,不要像我26岁才开始感悟。” 这样的想法在心头盘旋已久,当有绘制童书的机会,城市漫步自然成为故事的出发点。 10个月完成的童书 “我们前一周还在讨论要绘制一本有关建筑的童书,不久出版商Suburbia Projects就找上门了。他们获得一笔Think City的资金,问我们是否愿意绘制童书。”赵伟龙分享绘制《Somewhere in the Kuala》 的契机,而当时吴可佳手头也没有工作,两人遂答应Suburbia Projects的邀请。 从去年2月开始,他们一共花了整整10个月才完成这本书。相较起一般的童书,《Somewhere in the Kuala》没有文字辅佐,用图说故事。如是的安排,对于语种多元的大马读者更友善。 此外,书中刻画的都是孩子走路、使用火车、脚车的的画面,不曾有“在车上”的场景。他说:“逻辑上,独自到吉隆坡探索的小孩不会开车,也不能随便上陌生人的车。”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主要想传递“在吉隆坡市搭公交的便利”的想法。从中,减少城里的车流量,改善我国拥堵的状况,对环境也有正面的影响。 为了让读者更能亲自感受书里展现的城市风景,两人在书末更附上地图。上头标示出的地标和景点,都是Han和Mina途经的场所。此外,他们更举办线下活动,邀请7至11岁的孩子一起城市漫步。 “我们安排孩子们在独立广场周围散步,准备画本给小朋友,画下途经建筑物的模样。过程中,身为大人的我们也学到很多。”赵伟龙分享,成人的世界讲求规律,在限定的时间内,就必须赶往下个目的地。他说:“小孩子不是的,他们不在乎时间,在欣赏完建筑、画完才会离开。从中,我们也学会了凡事得放慢脚步。” 但不意味孩子们没有纪律。 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中,孩童容易因好奇心横冲直撞。但在此次城市漫步的活动中,吴可佳坦言:“小朋友参与活动时很兴奋,但过马路时会停下来看车,父母也不需要时刻牵着他们的手。” 书中建筑物写实呈现 问起两人在绘制童书时的工作分配,赵伟龙主要担任辅助角色,协助、学习吴可佳的绘画风格,绘制建筑、街道、路灯等城市景色;至于人物,则由后者负责。 “他负责写剧本,我负责插画是原本的想法。最后发现工作量太大,我无法独自完成,所以需要他帮忙画。”或许是拥用建筑学科的背景,《Somewhere in the Kuala》里每帧画面的风景更为真实。为了提高画面的完整度,赵伟龙事前带着相机记录所需场景,事先走过一遍Han和Mina的城市漫步路线。 因为写实,这本童书意外地保留在那时那刻的吉隆坡风景。赵伟龙分享:“你看,画中的中央艺术广场内的购物商场那时候还在装修,现在新店家入驻;这是那时的旧市场广场(Medan Pasar),现在去看已经封起来了。” 另外,读者的记忆也被这些画面唤醒。 “一名爸爸买了这本书给孩子,却联想到自身在吉隆坡成长的回忆。他认出画中的街道,想起与兄弟们就像书中主角一样,穿梭在吉隆坡的建筑物。”吴可佳表示,这不单是一本鼓励孩童探索吉隆坡的书,对大人同样有意义。 当然,一座城市有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好的一面。 “就像这页,我们把在成功时代广场的真实体验画出来。为的就是告诉读者,在吉隆坡骑脚踏车非常危险。”画中的车与车之间,猛然发现一只脚伸出窗外的突兀场景。原来是两人场勘时的实际经历,因为觉得有趣,他们在里头就留下了这样一枚彩蛋。 拉近城市与人的距离 《Somewhere in the Kuala》鼓励孩童探索成长的城市,创作更多的回忆。由此,赵伟龙希望能邀请更多的大马人从乡村回归城市,“我们这辈的父母年轻时到大城市打拼,年老后都会有搬到郊区,或者归乡养老的计划。”这现象,不仅仅发生在马来西亚,英国伦敦也有类似的情况。他补充:“人们不断往外迁徙,吉隆坡很多老店不在了,从前热闹的城市渐渐被抛在后头。” 许多民间组织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吉隆坡市政府和马来西亚非盈利组织“智慧城市”(Think City)发起一连串的城市复兴计划。这也是为何近几年,市区多了艺术、文化空间,增加了让人们有机会聚集的活动。借着《Somewhere in the Kuala》,他们希望可以推动心中所盼,“我们想告诉人们,如果不带孩子创造与这座城市的回忆,那么谁来守护这里呢?” 更多【新教育】: 4位地贫女孩 用音乐传递希望 【巴刹实验场01】以艺术激活 闲置10年公共空间 【巴刹实验场02】雨水感知装置艺术 以绿植凸显漏水问题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