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智利北部地震规模5.7 震源深度178公里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泰国审计署前局长 归咎风水不好致塌楼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聲音
即時國際
視頻 | 聽“這種音樂”改善暈車? 苦主:越聽越想吐
日本名古屋大學科學家發現,一種獨特的100赫茲聲音,能夠緩解暈車、暈船與暈機等的“暈動症”(Motion Sickness),而且只要聆聽1分鐘,就能顯著改善暈眩與不適。
3天前
即時國際
星雲
【且聽風吟】朗誦之後/林健文
曾經有老師和父母問過我,文學作品寫得好有什麼用?朗誦比賽中學以後就沒了,那以後有什麼地方會用得著?他們想要知道的不是職業上的用處,而是朗誦這種“技能”在未來是否有用得到的地方。以前我會很籠統的回答,多學一樣東西總是好的。現在我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他們,懂得朗誦,的確很有用。 朗誦必須瞭解文本,不只是單純的背誦,必須讀懂和理解文本,再利用聲音把讀懂的詩(事)告訴大家。詩歌不像小說,小說的人物有個性,故事可以利用情節慢慢鋪墊而成,詩歌的句子已經把多餘的文字去掉,濃縮的詩句不容易聽得懂,所以朗誦不容易,需要掌握多種技能才行。 以前我會覺得,朗誦就只是上個臺,走個過場,把詩歌老老實實呈現就好,總之,詩歌的意思就在文字裡,不必喧賓奪主去詮釋詩人的本意。這幾年除了當評審,做得最多的是和詩歌朗誦訓練老師交流。以前選擇寫朗誦詩,我會以自己的目的為主,現在我會想以朗誦者的身分出發。這就有一點像寫歌詞。以香港流行曲為例子,以前的歌詞一般上寫的都是比較籠統的事情,但2000年過後,黃偉文等把歌詞的境界搬上更高的臺階。他寫給陳奕迅的許多歌明顯是說著歌者的故事,當然也可以是他自己的故事,譬如〈苦瓜〉〈陀飛輪〉等等,用現代語言描寫似詩句的歌詞,看似淺白,但內裡也藏著道理,這就有一些隱喻的味道了。其實,很多年前黃偉文已經寫了〈垃圾〉這首歌詞,它算是天花板級了,一般歌詞極難做到意象如此深刻的境界。 既然詩歌文本已經是為了朗誦者而寫,那麼朗誦者就必須依照自己的感覺和情緒來演繹。假如朗誦者只是朗誦一首普通的詩歌,他就像是唱著口水歌,無論如何也欠缺了一些東西,所以常常才會有人說,怎麼這首詩朗誦得很像之前誰誰朗誦的。我們或許可以把它稱為原創,不只是詩人的作品需要原創,朗誦也講究原創,假如每一首詩都用大同小異的方法來朗誦,我們只是聽到朗誦者美妙的靡靡之音,卻無法理解和體會文本想帶出的喻意,聽起來就像有一層隔閡,所以常常有人會說,這首詩歌朗誦聽起來很像表演。 朗誦是深入生活的能力 我在真正瞭解詩歌朗誦以後才明白,所謂的“朗誦”並不像當初我認知的那種上臺演出,而是一種閱讀/解析/理解/演繹的過程,而我也在明白了這個方式以後獲益良多。我發現無論是在文學創作或者工作上寫報告,我都會循著這種過程去做,嘗試讓讀者或顧客理解我寫的東西能傳達訊息。不只是文本,我覺得在交流上或向顧客介紹產品方面,也會做得很仔細,就像解析一首詩那樣,把它說得詳細及清楚。後來我發現,很多喜歡朗誦的同學都在傳媒發展,尤其是廣播界,我覺得他們不只是口才了得,很多時候他們對事情的分析及認知,都比一般人強,這也許就是喜歡詩的一個額外收穫了。 朗誦的生命不長,小學六年,中學五年,幸運的話可以進一次國賽,不幸的話就一直在縣賽打轉。一個喜歡朗誦的學生不會只停留在這10年裡,畢業以後他所具備的的說話技巧及閱讀能力,也能在職場上使用。就像一個作家,在大學本科畢業以後,喜歡寫作的,還是會默默耕耘,繼續寫下去。朗誦是一個專項,只要你掌握了它的精粹,無論在職場上或生活上,都大有幫助。對於喜歡朗誦的學生來說,別算計那麼多得失,只要喜歡朗誦,就全心全意地去做,工夫下夠了,自然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1月前
星雲
大新聞筆
大新聞筆 | 曾雪愛 – 你能忍受什麼聲音?
近年來我逐漸察覺到,自己多年來對噪音的習慣正被一點點打破,曾經可以完全忽略的聲音,如今卻變得愈發刺耳、難以忍受。
1月前
大新聞筆
都市動態
自閉童扎恩命案 | 保姆:在公寓樓下尋人時 “似乎聽到扎恩掙扎聲”
6歲自閉症男童扎恩遇害一案,扎恩的保姆向法庭供證時表示,她在尋找失蹤的扎恩時,有聽到扎恩似乎在試圖掙脫某個人的桎梏的聲音。
2月前
都市動態
星雲
最美的風景/海角(雙溪大年)
“媽咪,等下我有個仿寫的作文,你教我寫。”長女從功課堆裡抬頭對我說。 我愣了一下,答道:要我教可以,別到最後又是發脾氣收場。 寫作是我擅長的事,偏偏我不是個好老師。不但無法引導孩子的想像力,反而帶來焦慮與憤怒。因此,最近一次的華文作文評估,她都不願讓我過目,追問原因是:你作文太好了,我不要給你看。 想想也是,誰願意把自己的作文交給一個挑三揀四的人?尤其是要逼她穿著大人鞋,再把我滿腦子道理塞進那些寬大的縫隙,硬是要她按指示走。所以,她更厭寫作,討厭花時間想像。只求像個務實農夫,插完秧便收工歸家,啥也不想。 這就是填鴨式教育的結果。我得俯首承認,自己也是它背後的推手。只要功課做完,老師講的都能聽進去,考試自己複習,不需要我操心便好。是自律便好,但思考沒變好。 看她做完其餘功課,心情尚算輕鬆,我拿起她長簿子裡的範文,是寫著國民美食的高塔脆餅(Roti Tisu)。我隨口就唸了起來,帶著抑揚頓挫,再填入卡滋卡滋和吞唾液的聲音,真正地享受一趟文字的美食之旅。 她在旁喊著:媽咪,別這樣念,唸到我肚子都餓了。 “你看,文章念出來就有它自己要發出的聲音和畫面。你吃roti tisu是不是這樣的感覺?這就是想像。” 電光石火間,我突然想起《夢寐以北》的〈可讀的小說和可看的小說〉一文裡曾提及—— “有的小說只能用眼睛看,你‘看’的時候,心裡不會有一把響著的聲音。 “‘可讀’的小說卻不一樣,作為讀者,那經驗就像有一天你明明在閱讀一部故事,卻發覺那閱讀的過程像極了有人在你面前悠揚或緩慢,激情或悲傷地‘說’出故事,那是有聲音的。” 那篇範文,就給我一種感覺,必須讀出來,甚至是表演出來,才能還原精髓。正如我在網上讀書會與夥伴隔空共讀《男孩、鼴鼠、狐狸和馬》繪本,所有的文字突然會動了,一字一字敲在心尖上。原本無感的文字,因大家各自對句子的感想,勾勒出彼此的經歷,更是令人動容落淚。 我想起長女之前在功課上的疑問,有好幾題是可在課文裡找到答案,可她還是不會。我觀察到她是看問題後,用熒光筆劃出答案,並無真正閱讀文章。此投機取巧的方式,顯然是求快應付考試。所以,看到再好的文章都枉然,著實可惜。 “你得停下來思考消化,知識才能變成是你的寶藏。你記憶力是很強,但那些背的課文記憶很短暫,過後就會忘得一乾二淨,可惜了你的小學生涯。” 大量的三語聽寫和默寫,究竟有無效果,也沒人真正在乎。倒是幼女自行找到理解方式,即在聽字旁佐以自己的畫。不但讓她懂其含義,記憶更牢固。 此次的仿寫主題是“我最愛的美食”,她說寫披薩。從披薩看起來像什麼的擬物修辭手法到生動地描寫外表、顏色、味道、口感等。我拋出一個個的問題,她偶爾接不住,文章完成得有點粗糙。可她有費勁在思考,也沒發脾氣,便值得稱讚了。 “只要邁出這一步,地平線就會自己出現。”《男孩、鼴鼠、狐狸和馬》繪本的這句話,意外成了我的口頭禪。 寫完後,她娘興致勃勃地照樣畫葫蘆演一遍。唸完問她:怎樣?有感受到披薩的美味了嗎? “嗯嗯,好像有。”她低頭折著衣服,嘴上的敷衍簡直不要太明顯。 唉,微微的惆悵騰起。妄想孩子接我衣缽的舊思想還在呢。想著她比我優秀好多倍;想著她再努努力,不只勝於藍,還可以文字來為自己找到情緒流通的出口。 大道理都不如一個擁抱 她在小學二年級,我就叫她寫日記。她確實有寫,都是提前把將要做的事情或節目寫在日記上,千篇一律。遇到臨時有變動,她的煩惱是日記又要擦過重寫,反而演變成焦慮。因為,她是個求安定的孩子,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應付我的要求而已。那些真正的心事,一個字都沒在日記中尋獲。 漸漸地,她沒寫,我也沒問。原本的善意,換成是她每日須完成的任務與負擔,實非我所願,也失去其意義。但認真探討,我每個舉動的背後,都帶有目的。 相隔數日,我想知道老師怎樣給那篇文章打分。嗯,獲得兩顆星。再往後翻,題目是〈美麗的景色〉,她把我平日在電腦前打稿的場景寫入文章中。 “媽媽寫的文章也非常好。當我讀她的文章,我都非常感動。因為那是她認真寫出來的文章哪!” “媽媽常說,當一個人在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那就是最美麗的景色(風景)。” 每次寫有關她們兩姐妹的文章,我都會給她看。我不知道,原來有帶給她感動。她也不知,這兩段,亦讓媽媽的內心化作一池溫泉。媽媽的身教有落入她的心湖中,是日後會想起的一個榜樣,就足矣。 罷了罷了,一切皆是執念。大道理不如一個真情擁抱有力量。當年,我的寫作路不也是無人干擾,才能走得恣意快活,堅持至今麼?日後,你若能找到心中摯愛,認真對待,努力奔赴,便是最好的結局。 這是媽媽對你的祝福,也是對我的提醒。
3月前
星雲
帶你看世界
朝鮮噪音廣播轟炸 魔音傳腦虐邊境韓人
韓國西北部與朝鮮交界的江華島居民每天夜裡都被迫收聽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從槍聲、尖叫聲到詭異笑聲不絕於耳。朝鮮出這怪招,不堪其擾的韓國居民簡直被逼入絕境。
5月前
帶你看世界
即時國際
聲音出現“這個症狀”恐罹癌 驗屍官警告:立刻就醫
一名驗屍官說,聲音出現“沙啞”的人理應馬上就醫,因為這可能是癌症的徵兆。
6月前
即時國際
國際拼盤
研究:生長率孢子產量較高 聲音刺激真菌生長
播放莫扎特古典樂能否幫助植物生長?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此爭論不休。一項研究週三表明,播放單調的聲音可以刺激真菌活動,從而促進植物生長。音樂播放對農作物與花園有益的可能性變得更大了。
6月前
國際拼盤
全國綜合
視頻|“關上攝像頭以為是女生!”男大生溫柔聲線嚇壞博主
24歲男大生普拉森特因擁有獨特聲線而在TikTok上受到關注,他柔和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女人在說話,讓許多人直呼不可思議,甚至懷疑他使用配音軟件。
10月前
全國綜合
即時國際
AI讓失聲的她 遇見自己的聲音 老媽子感動到不行
引領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潮的OpenAI公司此前宣佈推出的聲音複製工具──“語音引擎”,還未對外開放使用,但參與實驗的第一批人中第一個因為失去聲音而使用這個目前仍有安全爭議工具的女子卻因此受惠,她憑一段高中時演示如何製作意麵沙拉的15秒視頻中的聲音來複制自己的聲音,生成了逼真的合成語音,得以重新“遇見”自己的聲音,讓她母親眼裡擠滿感動的淚水,並幫她找回信心也重塑了她部份的身份認同。
11月前
即時國際
星雲
聆聽/扶風(寄自瑞典)
深夜醒來,上廁所喝兩口水後再躺下,睡意全消,開始一場爭取睡眠的掙扎。緊閉眼睛要清空思緒,頭腦反而更亂,不由自主地想東想西,不著邊際、沒有邏輯、上天下地,一幅幅畫面快閃。突然醒覺又從頭來過,專注於睡眠,從起初的從容拖到凌晨,變成焦慮,翻了無數次身,感到眼皮很重了但思緒還是騁馳。 開收音機,一臺一臺地轉換,轉到第四臺,節目叫“醒來”,乾脆不堅持,就聽歌放鬆一下,剛好是點唱時間,聽不同的人打電話到節目聊天,這下真是清醒了。好多年沒聽到點唱節目,以為這種節目早就淘汰掉,沒想它在夜半竟如火如荼地進行。原來也有這麼多人夜裡沒睡覺,各行各業、形形色色,沒有睡覺各有原因,點的歌從古早到現代,流行歌搖滾樂古典樂,包羅萬象。有人點我一度喜愛的老歌〈陽光照在我的肩膀上〉,約翰·丹佛的歌聲一如從前,清新如露,我聽入心底,忘了先前的失眠焦慮。唱到“陽光照入我的眼,能使我哭泣”,記憶清醒過來,曾經有過聽歌聽得流淚的年輕歲月,那個易感的階段,能為一片落葉惆悵傷感,或因別人的無心話而傷心欲絕。歌聽得最多的是中學時期,歌詞能一聽不忘,最敏感的時期,不懂得排遣少年的煩憂,只有歌能慰藉那種時時湧上來不知所然的愁腸,現在回憶,不明白自己是怎樣度過這個時期的,更不明白是怎樣衝破會考的壓力,安然著陸,一路走向我現下所處在的未來。 大學時期趕上校園民歌的鼎盛期,常去聽演唱會,也會抱著木吉他自彈自唱,那是一個美好的曾經,我以為會永遠持續下去的快樂時光。如果那時知道如何塑造未來,我會怎樣去計劃我接下去要走的路?沒有,我只懂得沉醉在那個如詩如畫的氛圍裡,將來是什麼模樣完全沒有疑惑,一廂情願地相信未來是玫瑰色的跟當下沒有距離的一種永恆。天真,在年老時回味,還是沒有變色,仍舊讓人目眩震撼,天真所導致的各種困頓、失落和幻滅,並沒有令我感到一絲悔恨或懊惱,它永遠停格在最初的純然境界,璀璨如水晶,清靈如仙樂。走到今日,天真消失殆盡,風燭殘年有自己的面貌,就只能靠回憶重溫曾經有過的真善美。最令人感到安慰的是這世上還有文學、藝術和音樂。就在睡不著覺的夜晚,能舊曲重溫,何嘗不是樂事! 也只有在該睡眠的時間醒著無所事事才會著意地聽。平時不知不覺中聽很多聲音,身體的自然機制自動篩選,聽進耳的不一定聽入心。生命中被忽略的東西太多,常常在人多嘈雜的場合希望自己聽不到聲音,沒有意識到失聰會是怎樣的境地。也許應該學習感同身受,也要學習感恩,聽得到聲音,不管願意或不願意接聽,這是生的獻禮,活了70年,在正踏入聽覺退化的門檻的時刻,才豁然警覺。不曉得從哪時起就不再專心聽完一首歌或完全專注地聆聽別人的話,我發覺,自己很少在跟人交談時把對方的話百分之百聽進去,總是一邊聽一邊構想要回應的話,不然就是在他人過於兀長的敘述中走神,失去線索,在該回應時胡亂搪塞過去。開始有患上阿茲海默症的憂慮,為什麼這樣難令耳朵專注於捕捉信息? 回想過去的情況卻回憶不起來,懷疑這是漸進的失憶症,不禁心慌。是不是得練習正念正覺冥想來收攝散漫的心魂?或許應該練習專注聆聽,像半夜醒著專心聽完一首歌那樣? 慢下來 才能重新認識自己 從點唱節目聯想到媽媽和我共享的電臺節目。上世紀50年代媽媽一天忙完後就抱著我在木箱型的收音機前聽說書。客家話和廣東話的連載故事,每天傍晚播送。我伏在媽媽的肩膀上半醒半睡,還未學說話已經先學聽書。媽媽的肩膀是我的全世界,只要伏在那裡我就被無邊的安定感包圍,說書的是男聲,緩慢低沉沒有太多起伏的聲音像磨盤一圈又一圈的轉,有催眠和平息情緒作用。媽媽聽說書時我從來沒有哭鬧,總是靜靜地貼著她。不知道那時我有多大,也不清楚最早能回憶到哪個年紀,但聽說書的情景現在回想起來清晰真實,那個說書人的音質也清楚可辨。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媽媽一直都疏離,媽媽很溺愛我,過度地保護我,而我總是躲避她,總是以冷漠來抗拒她的愛。那時直覺性的行為,有很多借口合理化,從我青少年時期起直到我離開馬來西亞到瑞典生活,漫長的歲月中沒有跟媽媽親近的記憶,到現在都不明白自己對媽媽的態度包含什麼性質,為什麼自己這樣惡劣寡情,一次又一次令媽媽失望。 到了瑞典,因為思鄉連帶也想念媽媽,那個時代沒有打電話的便利,每個星期寄一封家書,一個月才打一次電話給媽媽。那時起才真正注意聽媽媽的聲音,電話費貴,只能匆匆講10分鐘,媽媽就是噓寒問暖,不能多扯,我則報喜不報憂,打完電話往往怔忡很久,回味媽媽的話和聲音。能夠聽到媽媽的聲音變得非常重要,我很小的時候我們一同聽說書,我單純自然的依賴她,到我中年時我們聽互相的聲音,我的感受很複雜,有失而復得的僥倖心理,我一度排斥的感情不知不覺中復燃,媽媽的關心再度單純自然地安定我在異地彷徨的心。還有一份失落感,我排斥媽媽的那一大段歲月算是虛度浪費掉,在應該綴織母女關係的最佳時機我沒有把握住心態,就如此恣意讓最寶貴的時機流走,要彌補時已經太晚了。 我人已經在瑞典,回頭已經不可能,只能回顧,唏噓自己年輕時的愚蠢。對媽媽我有著永遠不能排遣的歉疚感,她活著的時候我儘量經常打電話給她,儘量每兩三年回去看她。但我知道我丟棄掉的是沒辦法彌補償還,我們靠的只是電話裡千篇一律的互道近況,不再是生活上真真實實的相依,光聽聲音怎樣都是隔靴搔癢,雖然感覺上我是更接近她,因為我確實傾聽她的每一句話,確實消化她向我表達的心意。我不知道她的感覺,也從來沒有去揣測,只知道在她向我訴說生活上的困擾時儘量聆聽,希望這樣能給她一點安慰。 我現在老年聽點唱節目,回想媽媽的說書節目,生命的時間真的像長長的細流,不知源頭也不知盡頭,流過去的水永不回頭但水一直在流,到窮盡時才肯罷休。這流程中每分每秒迎新送舊,放掉過去、接受未來,間中就在當下安身立命。人生如此匆匆,長短沒有多大意義,遲早要回歸大地,只能在活著的時候盡情活,盡情感受生的微妙。對我而言,現下要做的是感到自己活著,活著就要仔細聆聽自己。知我者莫若我自己。是不是這樣我不能斷定,但許多年為謀生早出晚歸,除了工作、家務、雜務,要擠出看書的時間,經常在趕著做事,流程緊湊,忘了內省,忘了問自己身心是否無恙。二十幾年過完,彷彿大夢初醒,要回憶夢中情事,只見一片渾沌,裡面影影綽綽,似有似無,就一個“趕”字最清晰。其實趕時間也是生活,沒有趕時間哪有剩下來的悠閒空擋? 那些年明明像人一般為自己生活,充分利用休閒時間,卻彷彿心抽離了,跟形體形成一個距離,沒有趕上進度般掉了隊。自我縮小、他我跟理性幾乎全面支撐著這種存在。從沒有想起要跟自己對話,問自己你怎麼啦。生活上的困頓沒有同理心,沒有功夫讓人隨性蘑菇,你要活命就必須生活,生活的樣貌很多時候由不得你任意塑造,總有時勢及環境插手,讓你不得不隨波逐流。所幸還有機會和能力適時截攔流勢,弄了一線小支流,改道而行,放掉工作退休,慢下來,順著潺潺小溪度日。這才有閒暇重新認識自己。每天刻意為活著而活,原來是如此美妙。儘管柴米油鹽仍然纏擾如昔,壓力卻減緩了,不知是心態改變還是要求降低所致,不再樣樣煩憂。彷彿從粘稠的泥漿中跳脫出來,洗滌全身後那般開闊舒暢。聆聽自己、知道自己、認清自己的位置,確認我對生命的要求及生命對我的要求,不再妥協或相悖,而是跟生命互相切磋直至相容。知天命,說的也許就是這個境界。我儘量朝著它走下去。
1年前
星雲
社會
AI冒充樣子聲音 男演員促粉絲莫上當
大馬知名演員拿督艾倫阿茲說,有不法份子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合成並冒充他的樣子與聲音來進行廣告與銷售詐騙。
1年前
社會
都市動態
楊美盈:議員比率偏低 鼓勵女性參政 更多元
蒲種國會議員楊美盈表示,我國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已有顯著提升,但女性人民代議士的佔比率卻偏低,因此我國女性應多多參與政治。
1年前
都市動態
文藝春秋
密嚴/撞向時間牆壁
先是人聲,影影綽綽傳來 穿過一桌桌呆滯睏倦目光 不知道被音樂擄獲 還是沉浸在各自思緒裡 目光在幽僻處一一逡巡 不缺乏語詞,只為再次相遇 剋制不臨近淵深 有雷聲隆隆作響在 大地平沉處 虛空粉碎,只為照亮 事物的幽光,在分離臨在裡 不經意以湯匙敲打杯沿 金屬與骨瓷碰撞 拿走時鐘的刻度 留下時間的溫度 除了主觀感受 沒有一丁點客觀顧慮 橫豎都是通向死路的開端 你一天不終結,世界就一天不繼續 黑暗裡待得太久 遠處的一絲燈火 都帶來足夠的安慰 完全沒有意識到 那只是直直撞過來的 一長列火車 冒泡是明滅的念想 痛苦沸騰著 用複製貼上的潦草話語 守護著小小心臟 輾過身體碎裂 天瞬間掉進頭裡 心只是星光數點 很久以前早已經不在 相關文章: 密嚴/無定向風的呢喃 孫天洋/流浪漢 林健文/Z懸案
1年前
文藝春秋
星雲
外婆的英文單詞/金睿瑜(峇六拜)
肯德基炸雞快餐店的英文縮寫為“KFC”,兩代人念這3個字母的發音方式不盡相同。
1年前
星雲
大都會
避免聲音遭“複製” 民眾勿接陌生來電
人工智能(AI)發展迅速,AI語音功能模仿他人聲音已成為不法集團詐騙工具,民眾受促勿接陌生來電,避免個人聲頻被“複製”。
2年前
大都會
更多聲音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