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外面的世界

9月的繪本專欄,給大家介紹過了2023年和2022年凱迪克銀獎作品《漿果之歌》和《你真的看過一朵花嗎?》,這一期,給大家推薦2021年凱迪克銀獎作品《外面真好》。 無獨有偶,連續3年的凱迪克銀獎作品都以大自然為主題,深刻地書寫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只是2021年這一本,用詩意的繪本語言,更進一步地探討了“外面”和“裡面”的關係,韻味深長。 大人能通過這樣的閱讀,再一次自我審視;而小孩也能通過靈動的畫對大自然產生嚮往,就像書腰上說的:“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的能量場,賦予孩子自愈力、敬畏感和好奇心。” 這本繪本創作於冠病疫情大暴發時期,全球人類被禁足、被隔離,對“外面的世界”是更加的渴望。中文翻譯人阿甲就寫了一篇題目為〈非常時期獻給戶外的戀歌〉的讀後感。他說:“在疫情肆虐時期,如此敞亮而充滿希望的場景,真是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也喚起了許多不得不困在家中的讀者對生意盎然的戶外的無限眷戀。” 世紀疫情的夢靨已成過去,我們已恢復日常,但很多時候,在失去的時候我們會慨嘆,但重新擁有後卻也又會覺得理所當然,漸漸忘記立過誓要對自由和“外面的世界”加以珍惜,這是人之常情,也是通病。 因此,優秀的繪本作家,總是會一次又一次的、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不要輕易忽視珍貴的大自然,人和自然,是融為一體的! 何謂“外面”? “我在這兒,外面說,我好想你。外面在等待……” 護封勒口處的文字,以這樣的文字作為開頭,並且說:“每一天,外面和裡面都以有趣而令人驚訝的方式碰撞。”簡單的話,聽起來充滿禪意,也許“外面”不一定就指大自然,而是指向內心以外,我們活著的世界。 書的首頁是一幅跨頁畫,有點像抽象水彩畫,但又不像水彩,原來繪圖的畫家辛迪·德比特意嘗試了特別的作畫方法,像是用小樹枝蘸著顏色點彩或是將小絲線浸泡到墨水裡,再印到紙上,使之產生紋路。她說:“我希望這本書的畫面看起來‘不那麼完美’,卻足夠靈動。” 凱迪克獎頒獎詞是這樣評價這本繪本的:“作者出色地運用了水彩、石墨粉和浸泡在墨水中的乾花莖,激發小讀者深思戶外活動的意義和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 是“外面”亦是“裡面” 故事開始,紅衣小女孩獨坐在枝幹上,四周很是靜謐。她下來,往林裡走,這時作者說:“曾經——我們是外面的一部分,而外面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與外面親密無間。” 單純的孩子們也許很快就能理解——當我們在大自然裡,便也成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單獨存在的,我們跟外面的世界,是一種互依關係。 作者接著說:“有時即使我們在外面……”翻過去,只有一行字: “我們還在裡面。” [vip_content_start] 跨頁裡,在車後座繫著安全帶的小女孩獨自抱著恐龍玩偶,安靜又有點悶悶不樂地垂首不語,也不抬頭看向窗外徐徐倒退的美麗的風景——有時即使我們在外面了,可是我們還在裡面。 問小禹,這話什麼意思?他反問:“是說,車子走在外面路上了,但小女孩卻是在車裡面?還是說,他們坐車出來旅行了,但小女孩的心還在家裡?她不想出來玩?她被逼的?”我不禁莞爾:“嗯,也許吧!總之,她就是出不來,她還在裡面。” 作為一個歷經生命起落的“中年人”,我對這句話的感思,也許超越了小禹的理解範疇。很多時候,我們都有可能會把自己困在裡面,作繭自縛而不自知啊!即使是在喧鬧的社交場合,或是逼著應酬的飯局,我們都有可能有這種“雖然身在外,我卻還在裡面”的感覺。 所以繪本的厲害就在這裡!沒有累贅的文字,簡單的語言就能將抽象的思緒一語道破!(難怪這本繪本還獲得了2020年《紐約時報》年度繪本、《出版人週刊》年度繪本以及《柯克斯雜誌》星級評論等評選。) 外面就在那兒 “我們忘記了,外面就在那兒。” 車子到了目的地,小女孩低頭跟著家人走進了類似森林度假屋的地方。 作者說:“大自然會提醒我們,用窗前躍動的光,和慢悠悠的魔術表演。”這裡的魔術表演,繪的是蝴蝶從蛹蛻變的過程,提醒著讀者,大自然的世界裡原本就藏著很多神奇的景觀和現象,只要我們願意,就能通過用心觀察來發現。” 有一幕,小女孩坐在背對著大門的椅子上,這時,夕陽映照下,地上出現樹的剪影,煞是好看。這也勾起了我的回憶。記得小時候,在鄉下的小木屋,到了傍晚,屋內洋灰地上真的就會出現各種影子,每一秒光與影都在移動,多麼豐富多彩! 什麼時候開始,忙碌的生活,都忘了要好好看看地上隨著陽光移動的剪影圖案,忘了要聽聽鳥鳴和樹葉拂動的沙沙聲響,忘了停下來聞一聞太陽曬過的衣服的味道,忘了要在裡面看看“外面”!(啊!原來這幾頁說的是——外面不一定在外面!) 作者就接著說了——我們也能從貓身子的溫暖和狗皮毛的粗糙中感受著外面。 有時,“外面”也會偷溜到“裡面”來——尋求庇護的蜘蛛、浴缸旁的葉槭蟲或甘藍菜上的小蝸牛。 漸漸地,小女孩開始注意到了周圍的變化,她在椅子上轉過身子,探頭看了看外面,然後,她走出去了…… 我們都會有忘記外面的時候,也許當我們在裡面累了,可以抬頭,外面真的就在那裡——在書裡,在外面…… 外面,真好! 《外面真好》 作者:黛博拉·安德伍德(美)繪者:辛迪·德比(美)譯者:阿甲 黛博拉·安德伍德黛博拉·安德伍德在華盛頓州瓦拉瓦拉長大。工作是寫作和唱歌。父親是數學教授,母親教英語。大學畢業後,她搬到舊金山,成為一名街頭音樂家。2001年,開始創作兒童非小說類作品。她是多本繪本的文字作者,代表作有《好安靜的書》《好大聲的書》《星際灰姑娘》《熊貓問題》和《兼職公主》等。 辛迪·德比美國插畫家,作品多用水彩暈染的效果,藝術性極強,極具個人特色。在開始創作繪本前,是一名木偶戲演員。已出版繪本作品有《怎樣遛一隻螞蟻》《男孩和大猩猩》和《屋裡屋外》等。
7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