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马医学物理

通往马来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走廊上,70岁的黄群雄教授翻出手机相簿,展示近几年有关他自己的光荣事迹—— 他是2020年默迪卡奖(Merdeka Award)“卓越学术成就奖”的得奖者,也是至今唯一一名获得“居里夫人奖”的亚洲华裔学者。去年摆设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马来西亚之鸟”(Bird of Malaysia)装置,列有我国政经文教各界的知名人像,黄群雄是其中一张与李宗伟、杨紫琼、东姑阿都拉曼、比南利等人并列的脸孔。 语气里不含自满或自负。 后来明白,作为大马医学物理(Medical Physics)领域先驱,专长为放射医疗研究的他,此前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针对有关辐射的议题发表专业看法;但关于自己,他跟谁都说得不多,也自觉不擅长,于是只好用别人的话来说。 随行的“默迪卡奖”公关人员私下透露,黄群雄为人非常谦虚,但他实则是扬名国际的专家,不管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或是日本核灾废水排海事件,他都是日本当局和本地媒体拨电征询意见的对象。 而黄群雄实际上比这些头衔有趣多了。在实验室以外,他是摄影爱好者,也曾画过好几本科学普及的绘本,背包里还时刻带着缤纷贴纸,送给来往位于马大医药中心的办公室时,沿路遇见的孩子。“你可以从小朋友身上学到很多。” 谦虚、博学与好奇心,是他最为推崇的心态。 走上医学物理、放射医疗这条科研的道路,不博学一点,在他看来无异于画地自限。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不是民众所熟知的领域,本地大学亦不见相关学位或课程。 上世纪50年代,黄群雄生于吉隆坡一个穷困家庭,与弟兄姐妹同卧一房。“小时候我找很多书来看,常在厨房做化学实验,发生过小小的爆炸,或是零件太热而烧掉。也试过做飞机飞不出,太重了。”他笑忆,“那时我对科学有兴趣,但了解不深。” 同时,他也是学校摄影学会会长,经常窝在暗房冲洗照片,也活跃于文学与辩论学会。 兴趣广泛,为何后来选择走向医学这条路? “因为我想做一些对社会,对人类有帮助的事,所以选择医学物理,就是应用物理或工程的原理去发展医学。我对这方面有兴趣,”为此,黄群雄毕业自马大物理学士后,远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继续深造,“读硕士时,我转去医学影像(Medical Imaging)研究,范围包括X光、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Ultrasound)等等。” 然而,数十年前,医学物理或医学影像在全球各地都属崭新领域,回到本地更是感受到人们对它的认知有多匮乏。 “我从苏格兰回来,找不到工作,没有这个部门,不被承认。所以刚开始时很困难。”期间,黄群雄曾到中小学兼职教电脑班,也曾在医院任职物理师,后来辗转到大学教书当教授,终在1998年于马来亚大学开办本地第一个医学物理硕士课程,“我们的课程受到英国国际药物工程管理(IPEM)认可,是至今唯一一间在英国以外获得认可的学府。” 让人们了解何为“医学物理”最难 作为领域先锋,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人们了解,何为“医学物理”? “这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要懂物理、工程、数学、解剖学、医药学、电脑学等等。而且科技进步很快,临床使用的仪器,比如CT扫描,每年都会更换,使用的原理也不同,所以我每年备课都要重新整理一番。” 黄群雄举例解释,在临床上使用放射性仪器治疗癌症,“我们要计算得很精准,比如病人脑里有一颗很小很小的瘤,你要用什么角度进行辐射,都要经过认真计算,否则后果严重。” 漫漫科研路上,黄群雄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成功改善乳癌初期检测的方式,通过计算乳房腺密度,提早发现与侦测乳癌的机会。“我们用乳房X线(mammogram)检测病患的乳房腺密度,密度越高,患癌风险越大。这项研究我做了二十多年,现在还在继续。” 然而,每次提到放射、辐射(radiation)这些字眼,大众普遍并不持有好的观感。因此,黄群雄也得学习风险沟通(risk communication),消除人们对辐射的偏见与误解。 “风险沟通是我另一方面的研究,病人会担心或怀疑,所以要花很长时间跟他们解释。最重要是让人了解,辐射有益处,也有风险,要怎么去平衡。比如驾车,很方便,但也有碰撞的风险;辐射也一样,但是我们会准确、正确地运用,做好品质保证,也有很好的法律管制,那么风险就可以降到很低。” 黄群雄也常受邀到电台、电视台,为民众解答关于辐射安危与放射医疗的疑惑。 为了让沟通更顺畅,他曾在大学执教期间,旁听心理系、教育系等课堂,试图理解人心惶惶的背后,是什么心理机制在运作。 “我们会害怕辐射,是因为肉眼看不到。就像紫外线,也是辐射的一种,但我们需要晒太阳来维持健康,可当你暴晒时间过长,就会晒伤,甚至晕倒。”黄群雄说,这是他惯常使用的比喻。“虽然我们看不到辐射,但我们可以测量,我的专业就是测量辐射,判断是否安全。” 时刻对世界保有好奇心 除了致力于科学普及,他也很重视新生代的培养。 2014年,黄群雄创办东盟医学物理学院(ACOMP),希望在这个区域栽培出更多业内人才。2017年,他成立了国际领导和指导计划(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Mentoring Programme),旨在培养年轻医学物理学家的领导技能,参与者有来自非洲、拉丁美洲等文化背景相异的科学家。 “我的学生不只是在实验室工作,不少人会晋升主管、经理等职位,也有人后来开了医院或工厂,所以需要掌握领导能力。”黄群雄相信,掌握灵活应变与融会贯通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我们的眼光自然比较宽大,不给自己设限。” 超过30年教学生涯,看到学生学有所成,在政府单位和医疗机构等不同岗位发挥所长,是他感到最骄傲的事。 2018年,凭借领导能力的展现、学术成果的突破,以及教育领域的贡献,黄群雄荣膺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颁发的“居里夫人奖”(Marie Sklodowska-Curie Award),成为发展中国家首名且至今唯一得到这项殊荣的科学家。对他而言,这绝对是职业生涯最高的成就。 2020年,黄群雄收到来电,告知他荣获“默迪卡奖”——马来西亚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于学术、教育、环境、科技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国民,“我完全没想到,还以为是诈骗,等到第三次我才理会这通电话。” 2022年,马来亚大学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的头衔,让他有机会继续在象牙塔里做研究。为什么不退休?“知识很有趣,一个人必须时刻对世界怎么运作这件事保有好奇心。” 他最喜欢圣奥古斯丁的名句:谦逊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因为谦虚,你认知到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所以我还会继续到课堂旁听,我也正在学习新东西,比如试图搞懂怎么拍TikTok影片。”他笑说。 “教育制度不应过于专业化、单向化” 为了更好地传播有关辐射的正确资讯,黄群雄目前正向大学里的社会科学与媒体系学习数码新闻(digital journalism)。身在医疗科技领域,面对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他也正与法律专家合作,尝试为临床医疗过程使用AI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找寻突破。 脚步从未停歇。 “我懂科学,我可以拿着测量仪跟你说这是安全的,但人们会害怕,而测量仪不能消解他们的害怕。今天,如果我跟大众讲解什么是辐射,可以触及的幅度有限,可是通过数码新闻,我可以接触到更多受众。” 文学也是他热爱的事,《哈姆雷特》里的角色Horatio提醒他,智慧必须由谦卑来淬炼;有时科学理论怎么也想不通,是绘画帮助他解开脑中的死结;科研生涯发布数百篇论文,有不少是与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等其他科系专家合作的成果。 因此,黄群雄一直在倡导,教育制度不应过于专业化、单向化,在理科和文科之间划出一道清晰的分割线。 很多事情要解决,比如气候变化,需要不同领域一起合作,跨学科合作。我们很少看到医生、工程师、艺术家、语言学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而这很重要。理科文科一起合作,才能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而他一直都是这么实践的。 更多【新教育】: 多元感官投入,学习效果越好 老师进入体验式“玩中学”  化学师在学术与业界的科研创新 控场电竞解说员Reez Piu Piu 女性也能做“出圈” 科技教育引领数码化世界 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步伐 大马溜冰小王子方则诚 滑出一片天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