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天性

我的小兒子有閱讀障礙的問題。7歲了,自己的名字不會寫,簡單的數學也不會,比如“3-1”這類題目。他英語的小字母寫得不好,甚至有些不會認。有些簡單的活兒也幹不好,比如穿有紐扣的衣服、褲子、收拾書包。 我跟我課堂上的學生分享這些事,他們的表情很詫異,覺得這已經一年級的孩子是怎麼回事啊? 學生A說,還不會寫啊? 學生B說,別說話! 我說,嗯。 見他們一臉擔心的樣子,我繼續說,有些孩子就是有學習障礙,比如他會把b寫成d,就像鏡像一樣,甚至一箇中文字也不會讀。 學生提議,那可以送他去寄宿學校啊! 我說,寄宿學校?為何要送去寄宿學校?這樣會學得更好嗎?如果父母都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那麼你認為還有誰可以接受他們呢?當然,有些父母會放棄,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為了讓他們有更好的學習就送去了。但從我的角度看來,孩子本身是顆種子。他們只是還沒發芽,或許也正在發芽,並向著他們的天性發展,而不是我們即刻就能看到的結果。關鍵是要得到足夠的溫暖、愛和溫飽。 我常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參天大樹,小草灌溉得好,也一樣能綠油油的。一切不急於一時,很需要耐心等待。 但是人啊,總是害怕錯過,總是害怕孩子們現在不努力便老大徒傷悲。 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天,阿姨載送他去,我和老公隨尾在後。下車後,我叮囑兒子:記得這個阿姨,等下放學老師會帶你去校門,阿姨會來接你的。 過了幾天,阿姨放學找不到他,緊張地撥電話問我:你接孩子回家了嗎?我找不到你的兒子。 我教著書也回答:沒有。 阿姨說,我這就去找找。 結果是兒子掛在胸前的卡沒帶上,被帶到了另一個校門。 某一天他說:我買了橙汁,老師給的錢。 我說:你還會跟老師借錢買果汁?記得錢得還老師。 我就想,這兒子是那裡來的自信。 我答:我也知道,但還是得上課吧!很快就有假期了。 這種對話我們從前年就一直說到今天。 他說:我不喜歡華語。 我說:我知道你不喜歡,不過你也得在那環境才能學習華語。 父母要學習擴大思維 我發現每個孩子不一樣,並不是每人都合適這種學習方式。甚至可以說,這世界的教育指南多得是。 於是我問自己:到底什麼對一個人最重要? 我想,就是有足夠大的支持和愛吧!一個人在成長時,成績表現如何,真的不重要。 我教書17載,看過很多學生。我清楚瞭解,每個孩子的學習、大腦發育區域和身體息息相關。問題只在有沒把孩子放在屬於他的位置上。當然,這些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 身為父母、身為一個學習者,更需懂得擴大自己的思維,接受每種可能的結果。懂得往外擴展能力之餘,還需要能同理與接受每種不在自己掌握下的人事物。 學校老師對我說,他是有點特別,既不是自閉,又不是過動,就是學習上有點障礙。但是兒子的表達能力沒問題,也沒有交際問題。 我心想,這就代表孩子健康啊,不是嗎?既然他是個健康的孩子,那麼我們提供足夠的愛與支持,擴展孩子的觀點和世界,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他將來的發展也不會受到限制,不會因為我們狹隘的觀念和愛阻擋了一個孩子的路。 是非成敗轉頭空。既然如此,就好好陪伴你最愛的人過日子吧。餘生他才會感謝上天賜予他,一份無法替換的愛。
2年前
我家沒有養寵物,因為媽媽不喜歡。 半年前,我家闖進一隻貓,一隻遍佈大街的灰色條紋貓。很明顯,它來討吃的。那時,家裡屋頂的老鼠很猖狂,每天半夜把屋頂當成它們的遊樂場,把我攪得整夜不得安寧。 灰色條紋貓的闖入,正好可以滅掉那些老鼠。這個世界上,能打好關係的東西,莫過於食物。吃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頓不行,那就兩頓!對此,我相信貓也一樣。 於是,我媽媽開始餵它,希望它可以看在食物的份上,時不時來探訪我家,然後發揮它的天性,抓老鼠,滅老鼠,到沒老鼠。那時,我想,如果它真的能抓老鼠,是不可能留住它的,就像人才會外流,有才的貓更加留不住。 所以,才貓是留不住的。 但是,人活著就要有希望。我們將它取名為才貓,就是希望它真的有抓老鼠的才能。貓本身會抓老鼠沒錯,但不是每隻貓都會,就像女生愛打扮沒錯,但不是每一個女生都愛打扮。 開始變懶了 沒做工! 果真,它來的次數越來越多。而我們屋頂的老鼠也越來越少。看來,它對得起這個稱號。到後來,我們開始買貓糧,才貓一天來3次,我們就餵它3次。才貓在這裡嚐到甜頭後,就開始變懶了。為什麼會知道呢?因為老鼠咬斷了家裡洗衣機的電線。沒錯,老鼠的出現,證明才貓沒做工! 那時,本想著,不給才貓吃貓糧了,它沒東西吃後,就會去抓老鼠。可是,它一天在我耳邊喵個幾十遍,我還是會給它。因為它餓,我不能忍受肚子餓的感覺,那貓也不能吧。有了貓糧,抓老鼠更加不當回事了。漸漸地,它越來越有才,它打破了媽媽的玻璃杯,睡歪了媽媽辛辛苦苦種的洋蔥,自由穿梭客廳,留下滿地的貓毛…… 媽媽氣得咬牙切齒,但還是會給它吃貓糧,還是會摸它,還是會對它好。女人天性使然,就像媽媽對待孩子一樣。其實,才貓最有才的地方,不是抓老鼠,而是它掃除了家裡的那一份寂靜。我們兄弟姐妹因在外求學,並不能常常在家陪著媽媽。所以,它能出現,真好。
2年前
記得孩提時曾在怡保市郊一個小聚落住過兩三年。有間近鄰的門口掛著一個“赤腳大夫”招牌。那時只知道常常有朗朗的讀書聲傳出,如“人之初性本善”。雖無緣目濡,卻收益於耳染,故後來回想才知道那是間私墊,所用的課本乃是當時很流行的民間通俗啟蒙讀本《三字經》。其內容多源自或引自古代的四書五經,如《禮記》。 《三字經》開宗明義第一句便宣示人本性是善良的。在家人呵護及與外人接觸之下,卻有小孩逐漸偏離了本性。 本性善良與否,先哲們如孔子荀子莊子等都各持其說。重要的是,本性是否可被移轉,以至受教者彼此因道不同而不相為謀?抑或所移轉的不是本性,而是外在的近朱近墨的渲染行為? 答案就在接下來的“笱不教性乃遷”和“人不學不知理”兩句,都強調教養,以免孩童近墨學壞,即性格變質。一旦學壞了就得改過自新或棄惡從良。啟蒙讀本所引述的例子,乃那位為其村除三害的周處,而其中一害卻是他本人。傳言他溺死而復生後卻以好人的姿態出現。即謂,行為變好了是因為他回覆其原本的善良性格。不論善惡或惡善,原義是轉性了。其實,真正移轉的是行為,不是天生的性格。 另一更廣為流傳的例子便是孟母三遷,她為此斷機杼而遷至學校附近為止。一般說法乃孟母覺得孩子與廟宇和菜市場為鄰,其本性會變壞。 上引數則在指出,相信本性可被環境改變的大有人在。不過,從現代的社會科學觀點來分析,善惡應僅是一種社會授予特定行為的價值觀,是嫁稻粱之標籤予本性,而性向的本質未曾改變。民間流傳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諺語其所指乃包裝行為,而不是性向本質的改進。 / 天意與人意 / 以不可逆轉為準,天意可分為二 :天下大勢和個人性向。前者的更替,可見諸預言者的直覺,如印度的神童們;有觀察行星天象的如孔明、劉伯溫;當亦有深耕此類論說的相命師傅。 一般上,他們會認為時勢更替有其“定數”,而不是經由分析而計算出來的數據。定數是不變的天體物理,天意也。 另一類天意,即人類的個別生物和心理構造,所圍繞著這個定數的便有近親遺傳因素如智力、癌症、失憶症,以及本主題的“性向”。 數宗人類學追蹤研究記載了孩童性格發展的規律。其中最詳盡的應算紐西蘭一大學團隊花了44年的追蹤研究。它所追蹤的是一組群在1972、1973年出生於該國小鎮的千多名兒童。其結果遲至2019年才逐步正式公佈。 研究者是以6個測驗項目來衡量個人性格和氣質,如自制能力。他們先探測該組群在3及7歲時的性向,從而和他們日後成年時的性向/行為作比對。這研究的結果與華人的“三歲定終生”和“本性難移”的諺語巧合、吻合。接下來是更多與之吻合的民間文學或文藝的描述。 民間一般的說法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向的改變遠難於改朝換代。比較輕鬆且富有詩意和基因意涵的,卻是馬盛輝發表於星洲日報(2021.7.30)的現代詩題目〈我領養了小時候的自己〉。它與下述的一行英詩有異曲同工之妙:The child is father to the man。 / 天人配合:我才有用 / 我既有才,又必須謀生。若說秉持一天性便可操作各種行業,那是天方夜譚的萬能性向。無可置疑的是,成就滿足感或適才適所的感受,才是人類所期望獲致的。這種感受只衍生於一種情況:天人配合。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性既已定,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便是去謀求符合個人性向的事業。李白在〈將進酒〉也強調能浮滿三大白酒量的是天生之才,也是有用之才;他們豈是等閒之輩,乃是天生的狀元也,酒仙也,酒鬼也。與之最佳配搭的當然就是飲料行業。 反之,若謀求與天意不符的工作或擇侶,那情景會如俗語所謂的“入錯行”、“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同床異夢”等。《三字經》有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醒世名句。不過,給養、教的傳統詮釋是仁義道德。以現代的觀點來分析,不教或教不嚴所指的應是他們之未能將性向和行業配合,或磨合。 要是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那必燦開民間所謂的“行行出狀元”的期望。要達至這境界,教育界名言“因材施教”乃是關鍵的步驟。此亦印證了《三字經》所言“玉不琢,不成器”。具體的是指按照個人性向由行家給予專業的訓練,現代的行家便有工藝院校、大專科系、研究院的分類研讀。 琢磨後的玉石始可成器。若要成為“大器”,要出類要拔萃,那就得領悟孟子的名言“天之降大任予斯人也”中所提供的好些磨練的條件,如苦其心志等。實質上,那境界已超出一般“行行出狀元”和“成器”的運作層次了。 前述追蹤研究有說:缺乏自控能力的兒童註定日後會失敗。比較恰當的說法應是:社會上沒有多少行業可安置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如說孔武有力的屬於此類,除了黑幫打手甘之如飴外,或也有安全人員、保鏢、拳擊師,屠夫、警察、軍人等。豈可輕言失敗? 若養不教和教不嚴的都無知於天人相配這回事,致害你在職場情場飽受挫折,這事何時了得?若須等到孔子所言知天命的五十,或“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運作時,這似乎又嫌太晚了。 當然你可以提早獲知天命,迷信一點的,不妨請教相命師傅來解讀你的生辰八字、摸摸骨、看看面相。 總結所述,個人的性向是天命,只有天而不是誰改得了的。亦不是返璞歸真的移去飾物顯出真面目;那是一對一的偽與真。性向是各類好的與壞的行為的公約數,不論做好事或壞事,不論天生是泰斗或阿斗,不論近朱赤近墨黑,都心安理得,各自滿懷成就感。 另一方面,可以隨時更變的是你的行業,你的伴侶。你可以更改到適才適所,至天人配,至天仙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