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緬甸公寓半數樓層遭壓塌 逾90人恐受困廢墟
|
DBKL取締氣球小販惹異 警援引阻差辦公罪名調查
|
緬甸7.7級強震|塌樓廢墟至少15生還者 當局“黃金72小時”搶救人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緬甸公寓半數樓層遭壓塌 逾90人恐受困廢墟
|
DBKL取締氣球小販惹異 警援引阻差辦公罪名調查
|
緬甸7.7級強震|塌樓廢墟至少15生還者 當局“黃金72小時”搶救人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公寓半数楼层遭压塌 逾90人恐受困废墟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异 警援引阻差办公罪名调查
|
缅甸7.7级强震|塌楼废墟至少15生还者 当局“黄金72小时”抢救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公寓半数楼层遭压塌 逾90人恐受困废墟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异 警援引阻差办公罪名调查
|
缅甸7.7级强震|塌楼废墟至少15生还者 当局“黄金72小时”抢救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公寓半数楼层遭压塌 逾90人恐受困废墟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异 警援引阻差办公罪名调查
|
缅甸7.7级强震|塌楼废墟至少15生还者 当局“黄金72小时”抢救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公寓半数楼层遭压塌 逾90人恐受困废墟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异 警援引阻差办公罪名调查
|
缅甸7.7级强震|塌楼废墟至少15生还者 当局“黄金72小时”抢救人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奇蹟
國際拼盤
秘魯漁民迷航太平洋 漂流95天奇蹟返家
秘魯漁民納帕在太平洋迷航了95天,靠著吃蟑螂、鳥和海龜活下去,如今他已經回到家人身邊。
2星期前
國際拼盤
星雲
最想刪除的話:Delete阿茲海默症/冰谷(雙溪大年)
“你患上了阿茲海默症了!” 是醫生的診斷,說我得了不治之症。 一聽到自己患上這個疾病,心裡難免一陣失落與沮喪。這種病症,我知道,沒有良藥,只能延緩;延緩的意味就是苟延殘喘,有失尊嚴地活著。這種情況之下,我能快樂起來嗎! 那種活著,多少帶點踽踽的孤獨和不安。 一個在阿茲海默病症中遲疑的人,周圍可能有很多抱團取暖的群眾嗎?那真不可思議呀!可是,我擁有一群可以剪燭西窗、濯足談心的知已。他們是我背後支撐和促動我前進的力量。 有一句話古往今來都是經典:生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連選擇死亡都不能自主,你只能聽由上蒼安排了。那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名言,就在這裡展現溫煦了。 4年前就被診斷,如今依然安詳活著,依然可以自然思索故事,是有次序地編排故事,也感覺自己處於清醒狀態中。這,莫非是治療上出現了偏差嗎? 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犯上難纏的痴呆,都4年了,還能安然端坐在電腦前對著鍵盤敲敲擊擊,用方塊字組織文章;居然能夠接連為一本可愉悅讀者的書籍,登上書店的書架,和群書擠成一櫃櫥,與眾書爭寵競豔。 這證明自己依然頭腦清醒,還有判斷對錯黑白的能力。 痴呆那回事,與我的距離還是天上人間。一個能夠操縱文字、煮字療飢的文字工作者,會在瞬息間喪失運用遣字用詞的可能嗎? 當然不會。說我被阿茲海默症困惑,凡事闢諸腦後,當然是很有可能的事。然而,都經過悠悠漫長的4年了,我還能順暢敲響盤鍵,為文章護航。 這,足以證明,我依然處於清醒,不曾懵懂,還懂得辨別方向,出門知道時間返回,知道家庭的溫馨煦暖。 我慶幸自己的潛在能力,能夠克服周圍的滿途荊棘,在葳葳蕤蕤的叢林中怡然舉步,很自在地三餐溫飽,夜闌得予安枕。 還是,自己的堅持獲得了回饋?也許都有效應,在某種效應奇蹟發生時,病患自動消逝了。這種現象時有所聞,也常發生過,那是生命的奇蹟吧!至於我,那是上天對我的一種恩寵和施予,又或許是我對萬物善意的一項回饋! 醫生絕對是失手誤診 我是這麼地認為的。但是,4年不是個短時間,1460天呀!悠遠而漫長,迢迢乎邈邈天地,我能於時間縫隙間擦身而過,不至被淘汰剔除,是足以慶幸與珍惜的呀! 只是,我不認為、也不甘願自己披上痴呆症的蓑弱外衣。一個痴呆患者可以延緩4年深藏而不發作嗎? 一個痴呆症患者可以將文字組成文稿編輯成書嗎? 那是不可能的事實。所以,那一個診斷我的醫生絕對是誤判,說得準確些,為失手誤診。失手誤謬嚴重嗎? 把一個正常的人推上手術檯,接受不該有的劫難,屬於正常嗎? 我沒有陷入困窘,全然因為對自己充滿信心,亢進是我的主旋律。 阿茲海默遠離我,讓我帶著尊嚴地活下去。Detele阿茲海默症是我唯一的選擇!
2星期前
星雲
北馬新聞
老婦載4孫女傭遭羅裡猛撞 拖入雜貨店6人奇蹟保命!
七旬老婦駕駛邁微轎車載4名孫子及女傭出外時,遭一輛羅釐猛撞,連人帶車被拖行至三岔路口處的一家雜貨店內,車身幾乎被壓扁,但車內6人奇蹟保命,只受輕傷。
1月前
北馬新聞
百格大事紀
雪蘇丹不苟同爭議指南 “穆斯林自己能辨是非”
雪州蘇丹明確表態,反對近期引發爭議的穆參與非伊慶典指南。殿下強調,在全民努力促進和諧之際,推出這樣的指南不合時宜,甚至可能造成社會不安。 2月8日 #百格大事紀,讓 #薇敏 為你彙報時事消息。 👉 穆參與非伊慶典指南 雪蘇丹投反對票 👉 PLKN 3.0隨機抽選 學員被召需強制參與 👉 擋風玻璃不能只印中文 義消隊投訴驗車被刁難 👉 探監預約臨時取消 SOSMA扣留者家屬抗議 👉 SPCA承認棄貓屍 稱因焚化爐關閉無處安葬 👉 民宅火災噼啪響 消防局發現鞭炮痕跡 👉 地方政府伸援手 “遊牧”夫妻找到安身處 👉 3萬分之一的奇蹟 女子發現罕見白化鹿
2月前
百格大事紀
星雲
【編輯臺】新欄上陣!新的早晨又免費開張/靖芬
2025年的第一個星期一,【星雲】一口氣迎來3位新的專欄作者——廖文烈、郭麗雲及林淑可。廖文烈曾經是《活力副刊》【還是要讀書】短片系列的受訪者,因在傳統的雜貨店工作,所以平日在臉書多以店小二自居。他將在專欄“店小二手記”裡記下許多日常小物件的故事。 郭麗雲正職是教師,骨子裡卻是文藝中年的氣質,她的專欄名字“飛雲過影”,讓人忍不住要想起杜甫的“白雲蒼狗”,多少有點世事多變,流水無痕的意思。她說想借助文字,記錄下稍縱即逝的代際情懷。 3人中最年輕的林淑可,是獨立書店的店員,也是獨立出版社的編輯。專欄名叫“一半的夢”,最讓人好奇——那夢是指當下與書為伍的生活,還是書本之外的紀事?且讓我們跟著她的夢想讀下去。 2025準時地到來,如果你問我對此有什麼感想,腦中冒起的一句話便是:新的早晨又免費開張。 那句話來自李格弟(寫詩的時候她叫夏宇啦)的歌詞〈免費的一日賦格〉。不如這一天就讓我們來讀她的這首詞吧—— “我們總是吃驚每一個雷同的早上 完整的一日又免費開張 我們總是吃驚每一個完整的早上 重複的一日又免費開張 我們總是吃驚每一個重複的早上 無賴的一日又免費開張 我們總是吃驚每一個免費的早上 免費的一日又重新免費又開張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 只要有一點點點點小小小小小的奇蹟 我們又可以若無其事活下去” 恭祝大家明天會更好,新年進步啊。
3月前
星雲
帶你看世界
救護車經過減速帶“喚醒” 男子奇蹟死而復活
一位65歲的男子烏爾佩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命奇蹟:在醫院被宣佈死亡後,竟因救護車經過減速帶而“復活”。
3月前
帶你看世界
帶你看世界
體型比礦泉水瓶還小 胎齡僅22周早產兒出院了!
中國一名胎齡僅22周又2天、出生體重僅450克的早產嬰兒,入院時身體小得如同一瓶礦泉水,所幸在兒科醫生的悉心治療下竟奇蹟般存活,目前已經順利出院,與家人團聚!
3月前
帶你看世界
國際拼盤
44萬刮刮樂送腦癌末期女子希望
天無絕人之路!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女子被醫生診斷在腦中發現3個腫瘤,才剛發現自己罹患第四期腦癌的她,朋友來探望時送了一張刮刮樂,沒想到贏得10萬美元頭獎(約44.4萬令吉),絕望的人生又出現一線光明。
5月前
國際拼盤
星雲
【如意安詳】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蹟/何國忠
“三十年代我否定過我二十年代的詩歌/五十年代我否定過我四十年代的創作/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看過去的一切都是錯/八十年代又悔恨否定的事物怎麼那麼多/於是又否定了過去的那些否定/縱使否定的否定裡也有肯定”。詩句引自馮至1991年3月25日所寫〈自傳〉。馮至在1979年另有文章也以〈自傳〉為名,他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澄清了頭腦裡的一些混亂思想,好像又一次明確了文章應該怎樣寫,學問應該怎樣做,力求實事求是,不作違心之論。”一詩一文,見證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坎坷道路。 1993年3月2日馮至去世。徐梵澄寫〈秋風懷故人〉悼念老朋友。“逝去了這位老友,多次我忍住了慟哭,只默默在深靜的心思中,祝他永久安息!安息!安息!”徐梵澄說。《徐梵澄傳》作者孫波說當徐接到馮至女兒馮姚平電話,被告知馮病危時,他就愣住了,隨後在電話裡失聲痛哭。趕到醫院,“看到在彌留之際昏昏睡去的馮至,坐下來,雙手握住他這兄長的左手,頭抵在床邊,像孩子一樣啜泣不停。” 朋友去世,掉淚正常。但是徐梵澄當時已經84歲,且有世外高人之譽,我讀這段文字,不免思考何以重視馮至至此。徐梵澄說馮至當入儒家者流,其言行無佛教、道教、耶教、或道學家的點染。他畢生悔人不倦,桃李滿天下,“一貫是傳統儒家精神,自知或不自知其品德已甚崇高,人望亦復增上。”又說他學養深純,為人溫和、誠篤。這些風度在其他學者或也見到,但馮至不單是學者亦是詩人。“其新詩創作,中間靈氣迴旋,甚為時人所愛讀。其詩好,由於性情真。詩人是性情中人,其於朋友,也是以真性情相見。從來沒有機械之事。” 馮至出生於1905年,1922年入北京大學德文系,畢業後擔任中學老師。1930年以官費留學生名義赴德留學,1935年獲海德堡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自然與精神的類比:諾瓦利斯的文體原則》,回國後在上海同濟大學教書。二戰期間,在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工作,大戰結束後,在北京大學西語系任教。 人要不斷努力提高境界 我在中學時候讀過馮至的〈蛇〉,收錄在璧華《中國現代抒情詩100首》裡,這首情詩以“蛇”為意象,抒發一位男生對一位女生的單戀感情。在詩中“蛇”和“愛”為同義詞,“你萬一夢到它時,千萬啊,不要悚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句。馮至寫這首詩時21歲,那是敢於將澎湃心緒付諸筆下的年齡。 然後讀《杜甫傳》。那已經是好多年以後的事了。《杜甫傳》前摺頁中說這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經驗、創作體會和研究心得於一爐的著作。”1937年,馮至顛沛流離輾轉多地,途中讀《杜工部選集》,切身體會杜甫漂泊心情。“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字字真”,他決定為杜甫撰寫傳記。二戰結束後,他終於可以安心動筆。利用多年收集資料,“只希望這幅畫像使人一望便知是唐代的杜甫,可是被一個現代人用虔誠的心、虔誠的手給描畫出來的。”他說。 學術研究講求客觀和理性精神,但是有“虔誠的心、虔誠的手”,著作才有生命力,才會耐讀。馮至著書譯書,重視心靈感悟。他是歌德專家。研究歌德時,冷靜文筆中流淌情感。他將歌德和杜甫並列,說在二戰期間,他感覺更能接近他們,從中吸取精神營養:“他們遺產中的精華具有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藝術,給人以智慧和美感,使人在困苦中得到安慰,在艱難中得到鼓舞。” “我們準備著深深地領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蹟/在漫長的歲月裡忽然有/彗星的出現,狂風乍起。”這是馮至〈十四行詩〉其中一首。人的一生要領受可預測及不可預測之事物。不只酸甜苦辣,也要領受奇蹟。人要不斷努力提高境界,作好心理準備,奇蹟到來的瞬間將會耀眼奪目。 魯迅1935年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讚譽馮至為“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從不沾沾自喜,他對周良沛說羅石君的詩寫得比他好,他“觀察深刻,起點高。雖然羅石君後來到日本去了,不再寫詩。可是現在提‘沉鍾’的詩人,忘了他那不是真的歷史。”馮至對待朋友完全沒有私心,徐梵澄高度讚揚他,此為原因之一。馮至遺囑簡單:“希望與我有關係的後代,老實作人,認真工作,不欺世盜名,不傷天害理,努力作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9月前
星雲
好料推薦
【有故事的人】從近癱瘓到站立行走 黃冠鴻10年復健創奇蹟
39歲那一年,是黃冠鴻經歷生死關頭;一場意外事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還有家人、朋友支持及教練耐心指導,一路堅持至今已10年的復健,他從跌倒地方重新站起來,為自己創造奇蹟,重拾自由。 那一年,是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受傷後面對四肢喪失行動能力,醫生判斷他無法像正常人站起來或步行,終生坐輪椅是最壞結果。但他不服輸,沒有放棄自己,不信命運開他玩笑,於是積極參與復健,過程很辛苦。現在不但能讓他站起來,甚至靠柺杖慢步,上下樓梯也不需要別人幫助。 黃冠鴻目前已51歲了,和家人住在蕉賴皇冠城,10年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一名健身教練楊閎淵。對方根據他的傷勢設計了一套治療項目,透過運動科學(Sports Science)進行復健,一星期3次,每次1小時,不知不覺走過10年漫長復健路。 “用10年做復健心得,我是覺得復健有做有效,沒做就沒效。我有想到如果下半生坐輪椅,等於失去了自由,為了自由不會間斷,所以要一直做下去。” 醫生說不可能再站起來 “開始復健的首3年,我認為是最艱苦的,曾經一度想放棄,因為意外身體頸椎神經損傷,進行復健過程的辛苦不是每個人可以理解。後來,教練細心開解和支持,忍受痛苦而堅持到底,盡最大努力去克服。” “我記得受傷入院那段日子,逃不過情緒低谷,會產生無助感和絕望情緒,因為太突然的變化,尤其是躺在醫院病床,身體四肢像癱瘓,毫無反應。換著其他人都難以接受,那時候醫生都說我是不可能再站起來。” 住院時獲父照顧鼓勵 為妻小不能自暴自棄 黃冠鴻表示,未出事之前,他是從事供應商,惟一時之間家庭重擔忽然落在妻子身上,孩子當時又小;作為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一想到他們,他不可以讓受傷後的人生陷入至暗時刻。 “尤其是我父親,在醫院期間對我的照顧和鼓勵,更加不能自暴自棄。” 黃冠鴻住院半年後返家休養,期間也有進行物理治療,回去醫院複診時,他站在醫生面前,連醫生都認為是奇蹟。 康復程度僅60%已滿意 “由於意外造成頸椎受傷影響手腳,能站起來也不代表康復,直至找到目前教練的幫助,對我四肢改善有很大改變。雖然傷後康復程度只有60%,看到自己經過多年復健逐步改善,其實感到很滿意。” 他認為,當年發生的意外事故無法控制,這個惡夢不幸發生在他的身上,除了面對,也只有面對。 復健須有毅力堅持 “我不選擇逃避,因為逃避也不會改變事實,所以遭遇類似情況的患者也不要放棄,奇蹟是自己創造。我由不被看好到可以站起來,現在還可以走動,不是靠別人,是要靠自己。” “我理解復健之路會走得辛苦,我是過來人,深深體會復健是需要毅力和堅持,只要告訴自己全力去復健,堅定下去,不可能也許會變成可能;如果放棄了,那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他說,不同的人在復健心路歷程不一樣,過程也不一樣,但是心態是一致,必需有毅力和堅持。 血癌女復健後脫胎換骨 受激勵不向病魔低頭 黃冠鴻接受復健期間,最令他留下深刻勵志個案,是一名患有血癌的年輕女子,也是經過他的教練指導進行復健,身體狀況不但越來越好,還參加馬拉松比賽,不向病魔低頭。 “她是一名鋼琴教師,年紀輕輕不幸被血癌纏身,在教練指導復健下已有6年了,當初看到她辛苦鍛鍊,不是每個人可以捱得到,透過復健改善健康,如今脫胎換骨。” “這個健身教練和其他健身中心教練不一樣,他會深入瞭解我們的情況,然後設計一套適合活動能量項目,改善我們肌肉力量與耐力、心肺功能、身體靈活性與協調性等,治療效果不錯。” 教練對症下藥助改善身體 他指出,他就這樣鍛鍊,教練讓他明白,改善身體不是藥物,而是自己,復健核心概念以人為本,最終希望幫助患者回歸正常功能。 “我雖然不是100%復原,不過我現在和正常人無異,可以過正常生活。” “教練的健身中心,除了幫助健身愛好者練就完美身材,有不少如中風人士、韌帶斷裂和脊椎側彎等患者,透過他的運動科學改善了身體,在蕉賴、加影一帶唯一一間為患者提供鍛鍊的地方。” 黃冠鴻表示,一些患者曾在其他健身中心鍛鍊,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健身導師並沒有針對患者的情況對症下藥。 “我的教練會了解患者問題,提供合適的有氧運動,就像我的胞弟有負面情緒,自從跟隨教練鍛鍊,人也變得開朗,不時和教練及其他學員參加鐵人或馬拉松比賽。”
9月前
好料推薦
星雲
兒科ICU小日記/駒霹(馬六甲)
醫學這一行,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學習知識,學習生活,學習堅持。在兒科重症病房(Paediatrics Intensive Care Unit)工作的那一段日子,我們和孩子們一同努力,攜手戰勝病魔,一同為生命喝彩。 (一)奇蹟小子 “醫生, 醫生,病人叫你……”護士告訴我說。 “什麼事?”正加入大隊巡房的我三步並作二步,跑到了男孩的床邊。 “Terima kasih Dr,terima kasih tau (謝謝你醫生。)”男孩說了後眼眶一溼,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依依不捨地向我們道別。那天是他在兒童重症病房住了兩個星期,情況相較穩定後,被允許轉送到普通病房繼續觀察治療的日子。 “Sama-sama adik,janji sihat(不客氣,健康就好).”我回答道。這突如而來的道謝確實讓人感動。 男孩已在重症病房兩個星期,接受了洗腎,血漿置換,多重抗生素及藥物的治療。男孩每天都在為生命努力抗爭,身體非常的虛弱。回想男孩入院的第一天,因病毒感染而導致多個器官嚴重衰竭,生命可謂岌岌可危,入院時對話中也讓其父母做了最壞的打算。 “Sudah sembuh ke? Sudah ok ke(孩子痊癒了嗎)?”父母每每見到我都問了同樣的問題。說真的,醫學充滿變數,我們很難提供一個確定的答案,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全力找出病的根源,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然後盡所能讓病人恢復健康和自理能力。 孩子起先身體虛弱得連說話都得用盡吃奶之力,之後努力配合我們進行第一次復健,呼吸練習,自行坐起,到後來能夠自行進食,到之後開始“使喚”醫生和護士幫忙撓癢,確實讓照顧他的人又愛又恨。父母每天來探訪時焦慮的表情,隨著孩子整體情況好轉後放鬆了許多,在離開兒童重症病房時,也給了醫護人員一個深深的鞠躬。 醫學充滿奇蹟,很開心見證了一場又一場奇蹟的誕生,更榮幸的是自己能夠參與奇蹟。 (二)神與你同在 她向我揮了揮手,企圖引起正在巡房時我們的注意。 因為經歷了大手術,需要氣管插管輔助呼吸,導致期間無法用聲音表達所需。她努力地用著唇語表達,但礙於我們解讀唇語的能力有限,擔心錯過了她面對的不適,我就把紙和筆遞給了她。她小心翼翼的地在紙上寫著“Doktor handsome”兩個字,我的臉頓時變紅得像一顆蘋果,更惹得眾人鬨堂大笑。她也嘻嘻笑了笑,無聲卻勝有聲,讓原本嚴肅的氛圍添了一點歡笑。 孩子是我們的鏡子 她還是個孩子,卻被病痛纏身,我之前在普通病房見過她,但之後因病情的不穩定需要送往重症病房接受密切觀察和治療,在重症病房更待上了3個月之久。住上了那麼長的時間,她也成為了自己的半個醫生,她學會如何使用儀器抽痰,更讓人震驚的是,即便處於插管狀態,她還能為自己正壓給氧。 因需要長期臥床,她有著自己的電影U盤,安排自己的消遣活動,不會為照顧她的醫護人員造成太多困擾。多次手術造成的創傷,那種痛很難讓人理解,但她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只是偶爾突然的疼痛讓她難忍落淚,給她注射一些止痛藥後還換來了一聲“謝謝”。老天啊,真的在考驗這位那麼懂事的女孩。 她在紙上寫道“有神與我同在,我會更堅強。”然後給了我們最燦爛的笑容。 常說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確實沒錯。孩子的樂觀是我們最好的一面鏡子,我們得嘗試不要讓負面情緒掩蓋了人生該有那清澈的一面。偶爾在埋怨工作很累的時候,轉念一想,健康是多麼難能可貴,能夠行動自如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保持樂觀呢? 孩子們,祝你們早日康復!
11月前
星雲
獅城二三事
持刀與警對峙 15樓飛墜砸棚 男子奇蹟保命
(新加坡29日訊)男子持刀坐在15樓窗臺,與警方對峙近1小時後,就在民防撒網之際,他跌下來砸中工地小屋棚頂,砸出一個大洞,卻大難不死,清醒送院。 由鋅片搭建的棚頂被砸出一個大洞後,男子掉落在存放於小屋裡的木板上。住在二樓鄰居聽到巨響探出窗外看個究竟時,還聽到男子喊了兩聲“救命”。 《新明日報》報道,這起事故發生於昨天下午3時30分,地點在裕廊西74街一帶的組屋單位。 居民郭女士(55歲)表示,有一名男子爬出15樓的窗臺坐著,現場有多名警察、消防員和鎮暴隊警員、一輛救護車,跟著也看到民防人員鋪設氣墊。 記者趕到現場時,現場仍被封鎖,但氣墊已被收走。據觀察,組屋旁有一間臨時搭建的工地小屋,小屋的棚屋頂有一個大洞,放置在小屋裡的建築材料,相信是供應給附近裕廊區域線地鐵工程的。 不願具名、住在14樓的居民透露,下午4時許聽到樓上傳來吵架聲,後來甚至聽到有人說要跳下。 12樓的居民則稱後來有警方和民防人員來敲門,稱希望能進入他家,以便拋出安全網(safety net)時,能在這樓接住。 “我也隱約聽到男子喊著說背叛或坐牢之類的話,不清楚他具體在說什麼。”他指男子與警方對峙近1小時後,男子就墜下。 二樓鄰居葉先生(62歲)說,男子後來落在氣墊旁的小屋裡,導致棚頂破了一個洞。 “我還聽到他叫‘救命救命’,後來他被救護人員抬進救護車。我看不清楚他傷勢有多嚴重,但他是清醒的。” 男子後來墜落到地,被送往獅城國大醫院。 左手血流不止 居民稱男子坐在窗臺時,左手流著鮮血,已滴到其他樓層窗臺。 住12樓的男居民說,當時候看到男子坐在窗臺上,左手腕上已經有傷勢。 “我不知他為何要割手,他的血一直在流,滴到樓下。我們窗臺以及樓下樓層的窗臺都有幾滴血跡。” 警方受詢時稱,警員抵達現場時,發現一名31歲男子握著刀,並且在自殘。由於評估該男子可能對自己構成危險,危機談判小組和民防部隊也抵達現場。 “男子過後爬出窗外,跟著從窗臺墜落。他在清醒狀態下被送往醫院,隨後在精神 健康法令下被轉介至精神科服務。
11月前
獅城二三事
全國綜合
第三期腦癌病情惡化“望奇蹟出現恢復健康”
“如果我有能力賺錢,我想買新年衣和日用品給媽媽和弟妹,讓他們開心,但我身體不好......”
1年前
全國綜合
最新文章
日航客機撞出火燒燬 | 臨危不慌亂379人全逃生 空服員創造奇蹟
日本航空公司一架客機週二降落羽田機場時,與地面的海上保安廳飛機擦撞起火,日航機上379人全數成功逃生,全靠空服人員緊守崗位,臨危不亂讓所有乘客有序的安全下機,創造了可能致命的飛機事故奇蹟。
1年前
最新文章
即時國際
地震傷亡率低 飛機全員撤離 《新華社》記者:日本創造兩個奇蹟
新年開始,日本接連遭遇天災人禍,先是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緊接1月2日,東京羽田機場跑道一架日本航空(JAL) A350客機降落時,與海上保安廳固定翼飛機相撞。
1年前
即時國際
星雲
【喝咖啡才是正經事】希望奇蹟可以長久一些/許書簡
對一個不知道何時會是最後一日的人來說,最想要的就是正常的生活。
1年前
星雲
更多奇蹟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