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月前
坊間常說“薑是老的辣”,是不是姜越老就越好?原來答案還是要看你拿姜來怎樣用。 在大馬,我們能找到多種姜類,每種皆有獨特風味和用途。從嫩姜的清香,到老薑的辛辣,從黃姜的藥用價值,到南姜的異國風味,姜的多樣性讓它成為廚房中的寶藏。 同樣是姜,挑老的還是嫩的?為什麼煲豬腳醋時,婆婆媽媽都特別鍾情於“文冬姜”?買回來的姜還沒吃完就發芽,這樣還可以吃嗎?本期的【智慧王當家】將帶你深入瞭解不同種類的姜、教你挑選、保存秘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其最大價值。 報道:本刊特約 張欣薇 攝影:本報 蔡偉傳 在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中,姜都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姜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功效,也被廣泛應用於傳統醫學;在印度,姜是咖哩的重要成分;在東南亞,姜被廣泛用於各種湯和菜餚中;在日本,生薑常用於製作壽司和各種醬汁。 無論是烹飪、養生,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它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廚房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本地姜生產與批發商洪毅和指出,市場上,常見的姜類型包括嫩姜、黃姜、南姜和老薑,老薑中又有本地特有品種文冬姜、沙巴姜,或從中國、泰國進口的老薑。每一種都各自具有獨特的外觀、味道與用途。 為能更瞭解姜的常識,【智慧王當家】亦特別到洪毅和位於萬津的姜種植地參觀。面積超過80英畝的農地,種滿嫩姜、南姜及黃姜。 他說,大概在6個月前都還是嫩姜階段,這時候的姜鮮嫩多汁,辣度也比較低,用途最廣,適合去葷腥兼提味,蒸魚、煮魚湯等。 “嫩姜如果沒有采收會在土壤中逐漸地老化,到了10至11個月,皮質也轉為淡褐色,塊莖也較為粗大,鮮嫩的肉質逐漸轉為較為粗糙的木質纖維,這時候的姜會被稱為老薑,薑汁就較少,更為辛辣。” 另一種跟姜的外型長得有點類似,但顏色、莖節有稍微不同的姜,就是南姜,質地更硬一些,辣中帶有甜味,比較常被用於辛香料,而黃姜則有豐富的薑黃素成分。 洪毅和說,姜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及日夜溫差大的環境,過大的溫差可能影響姜的辛辣度與水分含量,一片姜地收成後得休耕,忌連作,所以在栽植一次後就必須改種其他作物,因為適合姜的微量元素已經被吸收殆盡,若直接翻種,效果欠佳。 姜的種類與特性 經常聽老一輩說感冒喝薑茶,暖身保養怯風寒,然而,市場上看到的姜有些肥厚多節,種類繁多,每一種都是一樣的嗎?另外保健品常看到的薑黃,同樣是“姜”字輩的食材,究竟該如何區分,使用上有什麼差異?以下給你介紹4種市場常見姜類。 01 嫩姜 特性:呈淡黃色,光滑偏白,外皮較薄,纖維細,味道清淡 用處:由於辣味低,適合用於醃製、製作薑片如壽司薑片、薑絲料理,用作炒菜、蒸魚或作為涼拌配料;我們常吃的雞飯辣椒或薑蓉也是使用嫩姜居多喔! 功效:能祛除溼氣、開胃醒肺 種植時間:6個月 平均價格:每公斤8-9令吉 02 黃姜 特性:顏色鮮黃或橙黃色,外皮較硬,有明顯皺紋及節位,姜肉呈橙黃色,泥土香氣,微苦且辛辣。 用處:新鮮薑黃通常用來煮咖哩,是東南亞菜及印度菜的常用調味料,或烘乾後研磨成薑黃粉作為香料,亦可作為天然色素。 功效:抗癌之王,具抗發炎功效 種植時間:8個月 平均價格:每公斤6-7令吉 03 南姜 特性:比一般姜粗壯,外皮淺棕色,內部顏色偏白或淡黃,帶有胡椒與檸檬的香氣。 用處:烹調南姜主要用以煮湯或做醬料,最常見於東南亞料理如叻沙、泰式湯品。 功效:辛香料瑰寶,抗病毒之首 種植時間:超過一年 平均價格:每公斤8-10令吉 04 老薑 生長至少10個月以上皆稱為老薑,顏色已轉為土黃色,表皮粗糙且有明顯紋路,辛辣度與纖維含量最高,市場上較容易買到的老薑,大都從中國、泰國進口,姜味偏淡、纖維少但水分多。因此,辛辣度高的文冬姜老薑以及沙巴老薑深受歡迎,但因為產量少,價格偏貴。 特性:外皮粗糙、呈深褐色、纖維較粗,辛辣且濃烈,帶有濃厚的姜香。 用處:根莖已完全成熟的老薑,含最多薑辣素,味道亦最辛辣,具有驅寒暖胃功效,適合爆炒、煲湯、燉補如豬腳姜、羊腩煲或麻油雞,亦可泡薑茶或製作姜酒。 功效:具去寒、暖胃潤肺,活血化瘀 種植時間:11個月 平均價格: ˙沙巴姜 :每公斤18-20令吉 ˙文冬姜 :每公斤20-30令吉 ˙中國或泰國進口老薑:每公斤6-8令吉 姜的營養價值與常見用途 姜不僅是一種調味品,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多種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如薑辣素、姜烯酚等。這些物質具有抗發炎、抗氧化、促進消化等多種健康益處。研究表明,姜可能有助於緩解噁心、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等。 日常用途與使用方法 1.烹飪調味: 用於炒菜,如姜蔥炒牛肉、姜燒雞等。 燉湯,如豬腳醋、薑母鴨、薑絲魚湯,增添風味與暖身效果。 製作醬料,如薑蓉醬、姜油拌飯。 2.飲品與保健: 熬煮薑茶,可添加紅糖或蜂蜜緩解感冒、暖胃。 檸檬姜水可促進新陳代謝與抗氧化。 搭配牛奶製作姜撞奶,作為甜點飲品。 3.傳統醫療與保健: 外敷姜泥可緩解肌肉痠痛。 泡腳水中加入薑片,促進血液循環。 使用薑汁按摩頭皮,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改善掉髮問題。 4.清潔與去腥: 可用薑片擦拭砧板,去除異味。 煮魚、海鮮時加入薑片,能有效去腥增香。 挑選姜的注意事項 洪毅和指出,挑選姜時,應該選擇外皮光滑、沒有斑點或發黴跡象的姜塊。最好挑選表面帶泥的,代表此姜較為新鮮,同時姜並非越大越好,最重要還是選姜身硬實及表皮完整,太軟身或表面發黴都是劣姜。 老薑的話,則要選擇表皮不皺縮、沒有腐爛或枯萎的,這樣的老薑纖維豐富,辛辣味強。 外觀:選擇表皮光滑、無皺縮、沒有腐爛枯萎的姜。乾癟、發芽的,千萬別買回家。(下圖) 氣味:新鮮的姜應該有濃郁的姜香,若有黴味或異味則不宜購買。 觸感:軟硬適中的紮實感,按下去綿綿的就是已經受潮腐爛了。(下圖) 切口:確保乾爽,沒有發黑。(下圖) 拆解食姜疑問 1. 姜發芽可以吃嗎? 發芽後的姜因為水分及養分的流失,口感及營養價值也變得較差,但並不像馬鈴薯會產生有毒的物質,因此食用後並不會對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但是如果姜發黴了,則不建議食用,因為發黴後會產生致癌物質黃樟素,對人體有害。(下圖) 2. 薑越老越辣? 坊間常說:薑越老越辣,是的,姜確實是越老越辣,因為生長時間越長的姜,不但含有更豐富薑辣素,而且老薑水分亦較少,故味道更辛辣及濃郁。 3. 姜可以連姜皮吃? 若非大量進食姜,以姜作菜可保留姜皮,只需洗乾淨即可。於中醫學上而言,生薑皮味辛、性涼,有利水消腫等功效。 姜的儲存與保存技巧 用不完的姜怎麼保存?洪毅和指出老薑保存與嫩姜保存方法有些不同。老薑需維持乾燥,放冰箱容易受潮導致發黴或是受潮軟化影響口感,因此需要常溫保存,以刷子將姜的表面沙土刷去,放置於乾燥的陰涼通風處即可。 若真的需要久放,建議可以切片或切成絲再曬乾(至用手可以輕易折斷),然後密封收藏,可以收藏超過一年。他說,風乾後的薑片,一樣可以用來炒菜、燉湯,不會有任何影響。 至於嫩姜或是黃姜、南姜,因為水分較多,可冷藏保存,可以使用紙、錫箔紙包覆後冷藏,或將姜外皮刮除後切成薄片,裝進乾燥、乾淨的保鮮盒或保鮮袋,放置冷凍庫。 整塊姜:放置於通風乾燥處,避免潮溼發黴。 冷藏保存:將姜用紙巾包裹後放入密封袋,置於冰箱冷藏室可延長保存期。 冷凍保存:將薑切片或磨成姜泥,分裝冷凍可延長保存時間。 醃製或泡酒:可將姜泡入醋或米酒中,延長使用期限。 切開的姜:切面可塗抹少許鹽或檸檬汁,減緩氧化。 更多相關文章: 不同顏色的番薯 營養也大不同 冰箱怎麼選才能值回票價? 香蕉怎麼挑才好吃?
2月前
5月前
吃什麼?不是說來吃薑嗎? 招牌是薑湯沙白和草蝦,沒有興趣。也可以煮啦啦或大頭蝦,但另點了蝦,就來姜雞米粉。 走地雞,沒什麼肉。店家說是自家農村養的,飼料以木瓜和馬草為主。早前曾流行過一陣什麼高山馬草雞,生的蛋就叫馬草蛋,比普通雞蛋貴一倍。印象中沒什麼分別,也不確定可不可以生吃。香氣敦厚的生蛋,伴食日式涮肉或烤肉尤佳。 好蛋除了可以生吃,蛋香一定要濃郁,整顆蛋黃可以筷子夾起而完好無損。蛋黃如果橙黃鮮豔,固然悅目,未必一定有蛋香。蛋黃顏色來自飼料,香氣及營養未必會更好。 日本人最講究,蛋雞吃的是蟹殼、海藻、乳酸菌、蘿蔔等上好飼料,還有各種名牌:蘭王、夢王、新紀元、山吹……,各有各精彩。打一顆在米飯上,淋頭抽醬油,拿一隻澳洲龍蝦來都不換。 還是說回吃的那雞:都說沒什麼肉,是馬草或牛草,木瓜或西瓜,也分別不出。反正也不志在吃肉。湯意外的不辣,姜氣也不重,是不是遷就一般人口味? 好處是易入喉,很快就喝個半飽。米粉是粗的江西米粉,特別有咬口。 蝦就沒什麼特別了。本來就不愛吃河蝦,上期不是說了陪太子吃蝦嗎? 意外收穫是炸西刀魚滑,粉少魚味足,一點不欺場。手捏的自然圓形,比那種機械化的橄欖型順眼。 一整碟二十顆幾乎吃完,剩下五粒打包不浪費。午後酒前,那可是打底聖物呀。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市面仍能買到薑汁梅。我吃薑汁梅之時,總忍不住想,這可是郭靖、黃蓉吃過的喔,似乎增添了一點特別的滋味。《射鵰英雄傳》描述,郭靖在張家口初遇黃蓉,郭靖請黃蓉吃飯,黃蓉隨即胡亂點了一大堆菜,薑絲梅兒便是當日黃蓉親口要求的零食之一。 郭靖長年在大漠生活,以為牛肉羊肝便是人間美味。然而黃蓉吃東西的排場,宛如富貴之家的千金,光是點心,便要了四乾果、四鮮果、兩鹹酸、四蜜餞。四鮮果吩咐夥計送上當地時鮮,未指定果品,其他倒是直接指明。 乾果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蒸棗大致為華人熟知的紅棗,而桂圓、銀杏亦是我們平常食用、藥用兩可的乾果,倒是荔枝幹果不多見。荔枝因唐代楊貴妃喜愛而千古知名,“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楊貴妃是四川人,四川的確生產荔枝,她鍾愛家鄉珍果理所當然。或因荔枝價昂,鮮果供不應求,於是極少製作乾果。 鹹酸要砌香櫻桃和薑絲梅兒。蜜餞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和梨肉好郎君。砌香、香藥、玫瑰應是以香料醃製之意,不知宋代常用的香料,和現代有什麼差異?薑絲梅兒看似是加入薑絲調味、醃製的梅子,不知口味與現代的薑汁梅,是否有所差異。糖霜桃條顧名思義應是以用糖粉醃製的桃條。倒是梨肉好郎君無法從名稱看出製法。 部分果品只看不吃 宋高宗曾至清河郡王張俊家吃飯,張俊自然不敢怠慢,費心安排家宴。南宋文人周密的《武林舊事》,洋洋灑灑記錄張俊當日的菜單,讓後人遙想南宋初期,貴族之家的宴客風光。 這場家宴分為初坐、歇坐和在坐。初坐便有72道果品,然而有些是看果,瞧瞧、聞香罷了,不吃的。想想也合理,一個人食慾再旺盛,胃納總是有限,部分果品只看不吃,既顯示主家排場,提供主客談資,又不至於吃撐了,無法享用正餐,氣氛確實輕鬆多了。而黃蓉點的四乾果、兩鹹酸亦在其中。倒是四蜜餞有點微妙。 張俊宴的菜單有荔枝好郎君,據說外表鮮紅美麗,宛如鮮果。荔枝保鮮至今仍相當困難,一般冷藏維持不了幾天便發黑。在缺乏冷凍、冷藏技術的南宋,到底如何製作、保存荔枝好郎君,讓人有點好奇。而梨肉好郎君或為金庸自創。倒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或為這張菜單果品的排列組合,總之看來相當美味。昔日中港臺餐館,曾舉辦多次射鵰宴,可惜沒邀請金庸指點黃蓉要求的蜜餞零食,如今沒得問了。 說不定便是張俊宴的菜單,讓金庸發想了黃蓉大手筆的點菜,以及她的妙手烹調。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1】蠶豆/小泥(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2】薑絲梅兒/小泥(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3】野桃/小泥(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4】蛇膽瓜子/小泥(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5】紅菱/小泥(馬六甲) 【六日情/金庸小說的水果、零食 06】西瓜/小泥(馬六甲)
2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