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生周报
会员文
牛忠/小朋友
栏名叫【牛杂】,不用解释,就知道是杂文。写的都是个人的爱好话题,所以很多时候也避免不了写和电影有关的东西或聊聊另一个我的嗜好,古董字画。有人说我写东西有点直言直语,得罪人……
5天前
会员文
文艺春秋
张锦忠/诗的柏林苏标记, 离散的辩证方式
许多年前在猫城古晋与《学报》(《学生周报》改版)故人相聚,其中包括刘贵德、林国水、廖玉樱、陈碧原、李景光。起初我并不知景光当年投稿给我时用什么笔名,我记得国水,他以“沙其”、“林离”的笔名写散文,写那种愁绪浓郁,却又平易日常的抒情散文,几乎是典型“学报体”的散文,若非《学报》读者恐怕无法领略个中文艺情怀。沙其有时也写诗。景光呢,他说他当年投的是诗稿,后来提起“火儿”、“张涛”的名字,我就想起来了。 于是我想起来了。那些年我在马来半岛西海岸八打灵再也217路10号编《学报半月刊》与《蕉风月刊》,编得最多的是诗版,一直到离职才交棒给其他编辑同仁。然而编诗并不是太快乐的事。彼时收到的诗稿大多是充满古典文化乡愁调调之作,既不现代,也无诗思,更没有我向往的摇滚。回想起来,那的确是马华文学的转折点,诗的危机时刻。 文学,尤其是诗,在20世纪下半叶那个动荡的时代边上,尤其是在1970年代的政治风云与政策气压之环境世界,写诗究竟所为何事?朋辈中人难免有强调社会效用者,以为歌诗当回应“此时此地”的现实,为民族发声。诗当然可以为时为事而作,书写宏大叙事,但是诗也有权利保留其小楼的空间——诗人独上小楼,写小诗“坐看落花空叹息”也是一种旋律。 诗是生命经验的吉光片羽,理当从日常生活出发。于是我改版《学报》的〔诗之页〕版为〔诗朵〕,征求语言明朗口语化、修辞清新平实、题材生活化的诗。一时之间,也颇有一些写诗的新人来稿,如洪翔美、沙其,火儿或张涛即彼时冒现的其中一个新名字。〔诗朵〕遂得以新貌展颜。不过,马华的“日常生活”诗学,要等到若干年后《椰子屋》诗群的庄若、韵儿、李志雄、翁华强、桑羽军、纸纸、苏旗华等崛起,才算发扬光大。 古晋之行过了许多年,7月底的一天,我在收到景光附在媚讯者(Messenger)的诗稿之后,请影印店印出、胶背装钉一份“试印本”,打算在炎热的港都夏天,在早上的阳光还没移动到窗外阳台墙壁的时刻,趁潮湿暑气还没漫渗室内,开始阅读景光的诗,让诗行的移动勘划时间的流逝,就像退潮后留在船舷的水痕,或其标记。 我的想像来自景光的诗〈大蓝河柏林苏志(备忘录)〉。景光用航行与轮船意象(“午睡时总是把一道蓝河/看成一艘航向远洋/的巨舸”),思索生命经验与家国变迁。诗从“TF 热带、淡水”写起,叙述(后)离散族裔的开端(“大蓝河滥觞”),Plimsoll marks所志者,即人生航程不同阶段的旧事历经与时空。诗中的“说话者”经过“多年历练,年岁增长”,已不需翻阅通书以观天之运行,但求“把心系在/无风无浪,无云/港湾”。 那是景光2024年的作品。诗中的“大蓝河”实有其河。Sungai Dalam为美里河(Sungai Miri)支流,诗人音译为“大蓝河”。集中以“大蓝河”为题的诗或组诗有9首之多 (全部也不过11首),其重要之处可见一斑。大蓝河,不就是: 天地之间 边陲乡寨 一条西去的小河 还是不能否认地流注 其势有待…… 从这小河西望,诗人在赤道无风带的午后时光,瞭望“抒情的风景”——“每一道蓝河都是抒情的风景”。这就是了。“抒情的风景”,在景光的诗歌世界里,诚如那首〈大蓝河滥觞再塑工程〉的诗题所示,是一项再造工程。景光的诗要由小河见大海,由抒情的风景回望史诗的年代,那个先辈世代越渡七洲洋到南国以南莽林深处筚路蓝缕的年代,再一次,像船舷的柏林苏标记那样,想像“风行过的痕迹”。这些贸易风行过史诗年代的痕迹,见诸集中的〈大蓝河母亲〉、〈大蓝河系列〉、〈后离散的大蓝河〉以及〈砂拉越版悠悠蓝河流向〉尤其明显。 于是我们知道,每一道抒情风景都是一首诗的桃花源,那个诗的国度,定位于NCR。寻找抒情风景的写诗人,泅泳于“盛唐的五四的现代的现实的结构的”等诗学汪洋许多年之后,终于体会,“雎鸠之音”源头就在“原来的丛林”。以此认知,诗人—— 在最初的小径 重新踏青 竖耳聆听最原始的 抒情声音 那就是景光回到那条向西流注的小河去重新定位“大蓝河”的情由。 2020年春,我为任教学校的人文研究中心网刊《西湾评论》新辟〔海岸线副刊〕时,刚好读到景光的〈后离散的大蓝河〉,觉得颇有新颖奇特之处,遂知他还在写诗,于是向他要来刊载。〈后离散的大蓝河〉俨然是一首后离散宣言。“后离散”之“后”,在于其“完而未了”。离散族裔及其后代的身分与文化属性之变易,与家国政经社会环境脉络之变动,其间传统与现代的交缠纠葛何其复杂,景光以重复修辞叙说譬喻,展现诗的历史关怀与当代思索。集中之〈雪梨冬晚〉,写得也正是这种“去国回家,去家归国,再去国”的“后离散状况”,可见离散的辩证乃景光一贯的关注,这在当代马华诗人里头可谓少数。 回想起来,景光写诗投稿《学报》,已是四十七、八年前的事了。而景光的这些“大蓝河诗”则多写于千禧年之后,其中尤多近年作品。我不确定他是四十多年来笔耕不辍,还是1990年代以后重拾彩笔,但翻阅这卷诗稿,对其诗兴勃扬,行笔自由,语言平实感到惊讶,想系当年小镇书店的港台文艺书刊,《美里日报 · 竹原副刊》,以及砂拉越现代诗前行者方秉达(刘贵德)在美里的“现代启蒙 ”工作,给少年李景光打开现代主义视野,所形成的诗学底气受用之处以迄于今,故有此卷诸诗作。 前文所追忆的,70年代末的日常生活诗学,在过了近半个世纪,那最初的小河,在景光走下小楼之后,湲湲流注到社会与生活的大海洋,笔下的抒情瞬间已向史诗时刻趋近。景光读过T.S.艾略特诗论名篇〈传统与个人才具〉,当知历史感之于诗的效用。当抒情的风景转换成历史场址与事件时,史诗的时刻遂涌现。而那抒情的瞬间,遂保留为诸篇章之前短句;于景光而言,那是往昔时间的定格,岁月的刻痕,一种诗的柏林苏标记。 相关文章: 【陈瑞献特辑】张锦忠/看七种重彩的云朵── 陈瑞献及其诗歌英译集 张锦忠/感伤的旅程,荒野地的呼唤——给中年诗人木焱的信 【读家说书】张锦忠 / 成为真正书写的人——僵局、困境与贺淑芳的小说
2星期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惆怅
近来常在车来车往的繁忙马路上看到三两个兜卖番石榴的小贩。他们手里拎着的番石榴是一小袋一小袋地分装在透明塑料袋里,并且已经削好皮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状。见到前面交通灯转黄,车流慢下来时,赶紧凑前去兜卖。这些兜卖番石榴的小贩,几乎都是统一着装:长袖T恤,长裤,戴鸭舌帽,而且还是最遮阳的那种。这当然不是制服,而是大热天,烈阳高照下,持续在马路上跑来奔去,确实是酷热难耐。 坐在车里的我每次都很留意他们,是想看看在车龙如流水的马路上,有多少人买他们的番石榴,而那又是些什么人?却总不见有较下车窗帮衬的人——没生意呢,我心里不禁为他们着急。我之所以上心,是意识到他们都是异乡人,都是为口奔驰的一群人。而这营生看来又是如此惨淡,还能继续下吗?可情况竟然是他们的身影不仅没消失,还似乎有日益壮大的趋势——我没看见,不等于没有帮衬的人。 而现实是:生活是艰难的,人生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绝望不至于,快乐也不是常常有。但比较起来,快乐多些或少些,总算是有的。当然,我的这些所谓换位思考,即使不是悲观也是妥协的,从中感觉到有种淡淡的忧伤。仿佛生活的艰难在于一切都在衰退没落中。 可转瞬间却觉出,不是这样的,如今的社会,情况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回想过去,再对比今天,你会发现在在马路上奔来跑去都不是那回事了。至少他们都是成年人。时光倒流二三十年,在网际网络还不普及的八九十年代。每到跑马和万字博彩开彩日,在晚报还没来得及送到报摊之前,交通灯前,穿梭在马路上的是一些小孩,年龄最大也不过是十一二岁左右。手里拿着一叠影印的“开彩成绩”,竞相抢扑到车流中去,口里一迭声称:马票、万字!经过的车流,十之八九会有一只手从车窗里伸出来——生意可好着呢。没人会在意阻不阻碍交通,更没人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那时我就一直在想,买马票和买万字的人有这么多吗?可想深一层,其实也很简单。人生是个很艰苦的过程,而现实与梦想是分不开的。下注等于买个希望,不妨呀,万一中了呢,这都是有可能的。 再夜一点,夜报送到了,这些孩子们于是转卖夜报,却把夜报管叫“马票报”,一样生意兴隆。 我很怀念有夜报的那些年月。晚饭后出去散步,顺便买份夜报,到家先看标题,然后选择性大小新闻约略看一下,就像处理日常事务那样必然和自然。更怀念的是书报摊,那是个回不去的年代。愈往后看,愈多解不开的情意结。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处都是书报摊。那些摊位有些是依附在诸如海味铺、金铺、布店、咖啡店的边上。“依附”一词,是我姑且称之。因为那些书报摊是在店铺的旁边增建搭出来的一个有篷的长棚。书报摊,顾名思义,除了卖报纸,也卖书。最多的是杂志,那年代的杂志港台的占大多数(本地出版的也有五六种吧),文化、艺术、政治、文艺、娱乐、妇女、家庭,各种各样多不胜数。香港的娱乐杂志,光是电影类的就有好几种。而文化、学术、思想类的,我偏爱《明报月刊》。金庸、胡菊人、戴天,董桥,是那时的文化名人。还有美丽岛事件,看得我一愣一愣,一知半解。《姊妹》最火,是妇女洗头电发时必看的杂志,每期都有亦舒的小说。台湾的《皇冠》也不遑多让,有琼瑶的小说。那时仿佛是言情小说的天下。而另一边厢也有比较小众的《现代文学》月刊、《当代文艺》月刊,像白先勇、陈映真、林海音、徐速、刘以鬯等作家的作品,也是在那个时期接触到的。当然还有我们本土的《学生周报》和《蕉风》月刊。那是我们这一代写作人的奶水和摇蓝,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 我的惆怅是,在那个年代,文学杂志是可以摆在书报摊上让路过的人随手买的。而如今的社会,样样科技化,是所谓走在时代的尖端,但这尖端是怎样的一种走法?书报摊没了,即使有也变质了;文学杂志没了,不是因为衰退没落,而是真的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绝迹了。 相关文章: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我们这代的认同——给一位中国研究生回的信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浮想联翩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6月前
文艺春秋
星云
我们便如飞而去/余棋华(新山)
有时去到一些办公高楼,办完事后,在等电梯时,若是周遭无人,我喜欢伫立在玻璃前,望着下方家家户户的屋顶,感觉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很快的过去,人们的灵魂也从那里飞远了。诗人曾说:“……我们便如飞而去。” 喜欢听妈妈讲述的50年代,那时大家邻里都未有电视机,那到底有什么节目可以天天追捧的呢?妈妈说,午后四五点,主妇们在厨房忙着切菜煮饭的当儿,大家像是约定了,一瞧到那位美美的女老师出现,大伙就停下来在窗口、门口,等着看她今天穿的是什么款,是什么样的搭配。有时无意中被她发现有人看自己,她也会颔首微笑。妈妈还说,下雨时她撑的伞,也一样搭配,像是雨中一朵花。(我在想像,别人撑的伞不是旧了就是伞骨歪了,都摧残得褪色破旧。) 美美老师除了教育孩子,她回家的路途,还是妇女们现场直播的午后节目。 而男人的欢乐呢?是晚饭后到咖啡店,那时有咖啡女陪坐,没有提供酒的时代,只有咖啡女谈心说笑。妈妈说:“白天咖啡女来工作时穿着普通阿妈衫,很是刻板。到了晚上,换了高跟鞋与裙子的打扮,走起来摇摆像一尾鱼。”又说:“那家的咖啡女漂亮呢,那家就更旺。” 一九六几年,那时我们住在大街店屋的楼墙快要倒塌了,只得赶紧找个地方搬。新搬的地方是一栋大楼,上上下下住了六七户家人。除了房间,没有厅,只有长长的大走廊。有人要开生日会,开了音响喇叭声,熄了灯,就在那大走廊,仿如灯暗了的夜总会舞池,男男女女跳着舞着。在这样的年份,大家似乎都懂得不多,没人有大知识大智慧,只需肚子温饱,身体快乐。 70年代,开始翻阅《学生周报》;总觉得里头有许多真心话,俏皮话,特别是编者们的回复。编者作者读者,个个年轻年少打成一片。里面常介绍外国电影,那令人响往的巴黎,还有杜鲁福。那时中国出版大大本的期刊,封面总是阳光普照,脸色红润的农民,这真不像我们这里的世界。我还是每周寻找《学生周报》,这刊物穷得连封面也永远是单一颜色,这样的简单,十六七岁的我们各有幻想美梦,梦里一色亦无妨。 80年代各有各精彩 走到80年代,愈来愈前进了;喝啤酒已不是男人的专利,记得有女子在杂志写专栏,名为:“喝黑狗啤的女郎”,女性更是昂首独立。那时杨紫琼还没红,在比赛中被选为杂志封面的冠军,后又在大马小姐夺冠,就这样进了电影圈。这时候的港台作家,也都活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亦舒发奋半工半读去了英国,三毛流浪的风在吹着,林燕妮的文字与风华也在绽放。真的各有各精彩。 感觉一切繁华都在眼前,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可是到了90年代后,是疲惫了吗,是一切都飞远了吗。记得那时听说林青霞拍戏至半夜也不知为何哭了,后来就嫁了人,且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邓丽君愈来愈洁癖,常戴自己的手套,带着法国小男朋友,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都累了,憔悴了。连戴安娜皇妃“从此与王子过着幸福的日子”也没了。张爱玲住得像在雪洞一般,也死了。 真的是意兴阑珊的年代。 最近翻杂志,很厚重的一本,许许多多的广告,护发护肤美甲,保健营养养生,从婴儿的奶粉至老年人的奶粉,头到脚,小到老,千万种的物质,生活也是重甸甸的,感觉活着是飞不上了,唯等离开身体后。
1年前
星云
VIP文
李系德 | 当印刷学徒 十人挤爆袖珍车
做补水挨更抵夜,最怕是精神疲累打瞌睡,所谓“吊颈都要唞吓气”,友联有个身材高大肥壮得像巨人一样的印裔jaga,驾驶一辆与他的体形成反比的小小汽车,经常在午夜凌晨载我们一班工友出去附近的嘛嘛档喝咖啡提神。我们整十个人挤进这巨无霸的超小型袖珍汽车内,比罐头沙丁鱼还要挤迫,大家挤到差点呼吸停顿,仍嘻嘻哈哈又笑又叫…… 我少年时期读过并卖过《学生周报》,没想到后来竟有机会印《学生周报》! 创办《学生周报》的友联出版社,由一群50年代从中大陆国及香港来马的文人主理,除了我熟悉的姚天平(姚拓)和刘国坚(刘戈、白垚),还有黄崖、黎永振、陈思明、俞南琛、彭子敦、孙远帆等。友联厂房设在八打灵再也旧区217路,里面包含出版教科书的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马来亚印务公司、马来亚图书公司货仓、《学报》与《蕉风》编辑部。60年代末期我曾和一群周报学友会学友到《学报》编辑部参观,获姚拓、李有成及悄凌接待,那时对他们的编辑工作十分向往。 [vip_content_start] Form 5毕业后,学友陈义勇介绍我进入友联,在马来亚印务公司当一名印刷师傅罗玉成的学徒。我对印刷根本是门外汉,只是帮头帮尾,边做边学。原来把一大叠白纸放进印刷机开印之前,要先进行有如“松筋运动”的“松纸”程序,用手把整叠纸弄松至逐张分开,印刷时便不会两张连贴在一起。纸的边缘很锋利,稍一不慎,会把手指的皮肤割损,怪不得电影的武林高手可以运劲飞出白纸割颈杀人了! 我最开心的,是可以帮忙师傅印刷《学报》,眼见一张张印着小说散文图文的大纸从印机溜出来,真的无比兴奋,能有机会协助为新一期《学报》“接生”,也感到与有荣焉!那时期《学报》改换模式,装钉处不是在书的正中央,却改在三分之一的部位,完成后可折成三分之一大小的长条形,设计相当别致。 工厂实施轮班制,我跟随着印刷师傅,有时做早班7AM至3PM,午班则是3PM至11PM。当早班须“倒屎咁早”天未亮就爬起床,转搭两轮巴士去PJ上班。那个年代工资“好奀”,每天日薪只得两块钱,从KL搭巴士到PJ也要两角半,幸好买张巴士月票可节省不少车钱。有时管工周华强会问我要不要做“超时补水”赚外快,那是做完午班到11PM放工后,又接着从11PM做到第二天早上7AM,“补水”工钱比较高,另外还有“食饭钱”补贴,实在“制得过”!我这挨夜的补水工作不是做印刷学徒,而是帮忙切纸师傅王东强把切好的书本搬运整理,像打杂般执头执尾。如此一来,就从下午3PM做到翌日早上7AM,踩通宵连续做足16小时了,但有额外的钱可赚也不怕辛苦,正如〈半斤八両〉许冠杰所唱的:“为两餐乜都肯制呀……前世!” 做补水挨更抵夜,最怕是精神疲累打瞌睡,所谓“吊颈都要唞吓气”,友联有个身材高大肥壮得像巨人一样的印裔jaga,驾驶一辆与他的体形成反比的小小汽车,经常在午夜凌晨载我们一班工友出去附近的嘛嘛档喝咖啡提神。我们整十个人挤进这巨无霸的超小型袖珍汽车内,比罐头沙丁鱼还要挤迫,大家挤到差点呼吸停顿,仍嘻嘻哈哈又笑又叫,说不定已创下最多人挤进最小型迷你车的健力士世界纪录了!
2年前
VIP文
VIP文
李系德 | 加入学友会 售卖学生周报
我中学常阅读的《学生周报》,成立了一个联系读者的“学友会”,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娱与学术活动,在吉隆坡和槟城、太平、怡保、马六甲都设有分会。约十六七岁时,小学旧同学萧开志把我带到武吉免登路的吉隆坡学友会去,我就像韦小宝加入天地会那样的“被踢入会”了。 我中学常阅读的《学生周报》,成立了一个联系读者的“学友会”,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娱与学术活动,在吉隆坡和槟城、太平、怡保、马六甲都设有分会。约十六七岁时,小学旧同学萧开志把我带到武吉免登路的吉隆坡学友会去,我就像韦小宝加入天地会那样的“被踢入会”了。 此处最吸引我的是排满几个大书橱的图书,我这条“蛀书虫”每次去到都借两本书回家读个痛快,并准时归还,做一个有借有还品格良好的“还书格格”。期间看了很多翻译小说,最喜爱的是大仲马的《三剑客》和厚似砖头的《基度山恩仇记》。 学友可参与各组的活动,我加入了美术组,由庄金秀老师教我们画中国水墨画。我买不起书画专用的“月宫殿”宣纸,便胆粗粗从同学家里讨了些用过的麻将纸来滥竽充数,因纸质不大吸墨,效果大打折扣!曾学画过人像画“一苇渡江”,还好没把达摩祖师画成花和尚鲁智深!(有缘重见庄老师已是几十年后在《南洋商报》当副刊主编时期,邀请他为我们的新年年刊画了一幅龙画。) 我在学术组帮忙副组长吴海凉编壁报,名称叫 “都林”,象征首都之意。每期我都画一幅吉隆坡景物的大图配合版名,如国家室内体育馆、梳邦国际机场等,先以水彩上色,再用墨水钢笔刻划出建筑物的线条。这段编壁报的经历,也许可视为“打出木人巷”为日后当报馆编辑的基本入门训练。 [vip_content_start] 康乐组不时举办郊游野餐,去过邓普勒公园、摩立海滨,几十名感情深厚的学友在巴士上一路高歌,到达大自然的野外尽情吃喝玩乐,畅玩集体游戏,在笑声中欢度青春岁月。 大哥哥陈天然对语音有深入研究,常纠正学友们带有广东腔或福建调的华语发音。他特别强调:“不是piao准华语,是biao准华语!”他成为第五台著名广播员后,主持过《华语正音》节目,还录制声带教育大众正确的标准华语读音。可惜这位语音专才已往生十多年了,有时听到电台的健康食品广告提到“纯天然”,我一时错觉,还以为是说 “陈天然”。 来自马六甲的学友陈义勇,名字令我联想到“见义勇为”和“义勇军进行曲”。那时他负责《学生周报》的发行工作,常邀学友帮忙售卖,我也向他取得每期的《学报》带回学校卖给懂华文的同学,每份售三角钱,所赚佣金虽不多,也总算有一笔额外零用钱,使几近“乾塘”的荷包松动少许。 后来义勇到台湾留学,毕业回马从事卖书生意,开设的新欣书局迄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了。他喜欢开玩笑,有个顾客问他:“老板,可以给我多一点折扣吗?”他说:“可以,我给其他人八折,那就给你九折吧,‘九’比‘八’多了一点。”有次我去新欣买书,问他有没有锺晓阳的《停车暂借问》,他又发挥搞笑本色说:“什么?众目睽睽在停车站接吻?怎么可以呀?!”
2年前
VIP文
VIP文
李系德|学生周报的鲁阎王土地公
供学生投稿的“习作”版,编辑署名为“鲁阎王”,像地府阎罗王般铁面无私,严正批判文章中的种种弊病,包括指出错别字或文句不通顺,使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戒,避免重犯。 我华小毕业后升读的英文中学没有教华文课,有些担心会把小学所学的方块字逐渐忘个清光。后来有朋友介绍我看一份《学生周报》,其内容包罗万有,除有英文、马来文及数学的课业指导各一版,其他的全是华文。于是从Form 1开始,我每星期都去半山芭大华戏院斜对面那家印度店City Store买来看;最初只卖两角钱,几年后起价至3角。长期阅读下,似乎真的有助提升我的华文水平,至少不会把“蛳蚶”写成“屎蚶”! 《学生周报》有个“大孩子信箱”,专为少年读者解答关于升学、抉择前路或思考人生大事的问题,非常正经,当然不像什么“金夫人信箱”、“南宫夫人信箱”那样涉及男女关系和生理方面的“有味”课题。 [vip_content_start] 供学生投稿的“习作”版,编辑署名为“鲁阎王”,像地府阎罗王般铁面无私,严正批判文章中的种种弊病,包括指出错别字或文句不通顺,使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戒,避免重犯。这鲁阎王所下的评语幽默风趣,我就是从这里学会什么叫“可浮一大白”!(很多年后才知道,最早的“鲁阎王”是姚拓先生,后来换成悄凌。那个年代还有“小老编”李苍【李有成】,他到台湾升学后,由香港学成归来的周唤接替。) 我最喜欢看的其实是搞笑文稿,包括让学生投稿写校园笑话的“学府春秋”。还有“快活谷”,全版都是天马行空的幽默妙文,读来异常过瘾。版里有个“土地堂”,由读者寄来问题让主持人“土地公”妙语如珠地回答。有个女读者问:“我长得很肥,请问该怎样减肥呢?”土地公答:“何必减肥?杨玉环也是肥妹,将来你也有做贵妃的机会!” “影艺”版我也非常喜爱,写影评的高手如云,我经常以他们的独到眼光作为自己选看电影的准则。为了写这篇稿,我翻箱倒箧找出几十本收藏了五十多年的旧《学生周报》来查阅参考,发现这电影版曾主办推选1969年十大电影比赛,10名得奖者每人获奖五块钱,其中有6人选中最高的8部,竟然包括张记福和我,我却完全忘记了有这回事! 有一个时期封面的“文艺专题”由严三湄(刘戈的夫人严汉平)负责处理,配一两首诗、一阕附有曲谱的歌词,及一张意境别致的大图,读者大赞呈现效果优美。记得有张少女侧着脸半闭起眼睛似是“扭计”发娇嗔的图,图说是首诗:“昨夜昙花开,等你你不来,来时花谢了,怨谁谁不该?” 全书文字水准最高的无疑是文艺版,我翻看那批半个世纪前的旧《学报》,发现当时投稿的作者很多后来都出版著作或成为名家,如:梅淑贞、雅波、英培安、零点零、商晚筠、小黑、左手人、赖瑞和、温任平、温瑞安、迈克、雅蒙、牧羚奴、王润华、陈政欣、菊凡、飘贝零、思采、川谷、吴海凉、赖敬文等。可不可以说,《学生周报》是培育作家的摇篮呢?
2年前
VIP文
星云
那年的风花雪月/余棋华(新山)
到理发室多数翻阅香港出版的《姐妹》,主要是读亦舒一期完的小说。永远是玫瑰与家明的故事。
2年前
星云
文艺春秋
刘放/一家亲的文艺圈
日本南侵,继以中共统治大陆所激起的重大社会政治变迁,可证诸于英国殖民之下的海峡殖民地,马来亚联合邦,独立的马来西亚,以及在1965年从中分离出来的新加坡或星加坡。后者虽曰一分为二,其后多年的民间交流仍然频繁。在加拿大的“北美星马同学会”,在台的“星马留台同学会”都没改名。在星马本地华文文艺圈的交流,依旧是“星马一家亲”。这个观察乃根据个人的记忆与经历,和以下几本中肯中立的著作:林春美、马仑、黄锦树等 。 基本上,这儿仅选取至2013年仍有文艺作品发表的老辈作者群,或稍有例外的旁及。但暂不包含鲜从事文艺创作的文学历史、评论家。 群中极受两地作家仰望的有槟城的温梓川、萧遥天、星洲的方天、孟毅、连士升。中生辈且著作经常上报的作家,不论地区,有陈慧桦、李苍、林木海、萧艾、淡莹、山芭仔、温任平、鲁莽、周唤、马汉、周灿、林方、英培安、陈瑞献等等。诚然,马仑于1979年所编著的《马华写作人剪影》及随后的修订版,不偏不倚,几乎包揽所有上世纪80年代前的马华作者,不论其左右翼。当年的好几位文青创立过海天诗社、天狼星诗社、星座诗社、五月诗社等。甚至还有收购报馆以提倡文艺的文青。由于我在1970-80年代忙于学术本科的研究和教学,几乎与星马文坛脱节了。故这时段纵是我的学生辈,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他们中已享誉星马文坛的有尤今、梅淑贞、马盛辉、潘正镭、希尼尔等。 值得一提的,也算例外的是出生怡保的南大中文系的尤今(谭幼今),她已出版了两百多本散文小说集,有不少还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这显示星马文坛已逐步离开冷宫文学的阴影了。怡保的潇凤,身居国际汉诗社的副主席,在提升大马的文艺国际性,可谓任重道远。据悉,黎紫书、梁靖芬也正往这方向进行,我们拭目以待。他们可能在1980年之后才出道,因在马仑1979 年的书中并没提及此四名作家。拙作《与智者愚者同行》(2019)或略有补充。 写作人野餐会 我虽没正式参加过星马各类诗社的活动 ,却参加过学生周报暨《蕉风》举办的作者聚会活动,如第一届的“星马青年作者野餐会”, 时为1961年3月18至24日,地点是波德申的清风阁。另还有一次是在邦咯岛。我在前个集会上认识了许多各地的文友如鲁莽、端木虹、马汉、辜健智、冰谷、年红、慧适、陌上桑、游汉炳、游汉维、张齐清等等。丁善雄那次受邀但没出席。会后出版了纪念刊,内包含了十多幅活动图片,以及36名参与者60年前的肖像。之后好多年他们还活跃于星马文坛。马汉在追悼张齐清一文中也报道了全部参与者的姓名,以及他们俩为落实发展文艺的意愿而收购了霹雳州的《建国日报》。他们之间更不分彼此,更遑论星马分隔,皆把感情浸淫于文艺中。 不亲的倒是互相猜忌的左右翼文人。由于报刊多接受同翼文人的稿件,投稿人可说没多大的选择。那是上世纪的事了。 在1950年代的星马文艺圈里,文艺活动多附属于报刊,偶有杂志。该时代的《星洲日报》左倾,《光华日报》右倾,《南洋商报》比较重商。销路较广的文艺刊物有《蕉风》和《学生周报》,两者皆被视为反共或第三势力的刊物。这些刊物几乎全由中国本土或香港南来的报人、文人所把持着。大家比较熟悉的便有方天、连士升、李星可、力匡、原上草、黄思骋等。他们的政治背景被分成三大类: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支持者,以及中立的第三势力。顺理成章的星马的作者便被冠以左右翼等之称谓。而出版《学生周报》和《蕉风》的友联出版社则左右不属。 星马分家后,两家大型的华文报章也逐渐各自改变编辑的方针,以适应国情。新加坡原来的《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更直接地合并成为《联合早报》。虽曰国别左右翼的老牌文人已逐渐趋向左右逢源的境地,两地的文青却以国别的作家协会彼此划定奖励的底线。 个人在六年级时便参加学生周报社(1969年后又改称为学友会)的各类文艺活动如合唱团、办壁报的文艺组等。与许多会员一样,我对蓄意赞扬劳工的诗文作品不太感兴趣,只因那类诗词过度的口号化,与政治倾向无关。 台马一家亲 际此,值得回忆的亲家多年后似乎已被“台马一家亲”替代了。大马旅台文艺作家如李永平、张贵兴、陈慧桦、林绿、黄锦树、张锦忠、李有成、钟怡雯等约三十多名文艺作者的作品 ,出现在黄锦树等三位于2014年主编的《我们留台那些年》。接下来于2022出版的巨著《马华文学与文化读本 》中,其文青数量激增。虽然他们好些已选择定居台湾,却经常回娘家,更经常为大马报章撰稿。总之,与星马本地文人之交流非常融洽。 诚然,这儿并没提及台湾更早期的著名文艺作家如余光中、司马中原、痖弦、琼瑶、李家同、张系国、李敖、柏杨、龙应台等。虽然他们的作品在星马很流行,有位也被引导编选过【南洋文艺】专辑。可惜他们中有完全不熟悉星马文化的,或有视星马文艺为冷宫文学,或有从没写过文艺作品的。文艺本质本来就不是科学,但编选不科学的文艺作品却须科学化,岂可蓄意以偏概全?多年来他们所选编的星马文艺全集,全不全? 本文仅涉及经常撰写诗歌、小说、散文的文艺作者。专攻文学史料、编撰他人作品集、时事评论的专家,可另文讨论。
2年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陈瑞献特辑】梅淑贞/因缘殊胜
自己心仪多年的偶像竟然会写信来!我高兴得以为是在作梦。但问题也立即来了:除了认得出自己和写信人的名字和另外几个字外,那封以墨水写成的蝌蚪似小小楷,却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天书。
3年前
文艺春秋
花城观点
陈驹腾 | 永别矣,张子深学长
上世纪50年代中,在校内出现的一份《学生周报》,让我认识了在吉隆坡也正在念中学的张子深。
3年前
花城观点
更多学生周报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