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實驗

3星期前
計算機工程本科生最後一年的生活時而平淡,時而超級忙碌。自身健康問題通常被其他需要立馬處理的關鍵時刻所掩蓋。這包括為我的帽子選擇正確的顏色;或確保我早上上課或進行日常學術探險的服裝與襪子、鞋子相不相配等。 我的血壓傳奇故事始於一次因為流感及持續的咳嗽而去看醫生。測量後,得知我的血壓飆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並未把它放在心上:因為,生病嘛! 幾個月後,在一個等待朋友共進晚餐的傍晚,我偶然發現附近的一家藥妝店開了一個血壓檢查小檔口。好奇心使然下,我便做了一次血壓檢查。我期待著自己的血壓已恢復正常。然而,隨著第一次的血壓讀數緩緩的顯示,服務員看了看後,露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似乎我的血壓已經來到了“此人可能不久於人世,請別讓他離開加護病房”的高度。她從邊緣性的恐慌回神過來後,急忙再度為我的血壓“把脈”。第二及第三次的血壓讀數令她稍微寬慰,卻透露著“明天務必回來讓我看看,確定你還在人間”般令人玩味的表情。在她還來不及開口說話前,我即刻草草感謝一番,匆匆奪門而逃;無視服務員試圖讓我正視血壓超高的一切努力。 自從那次命中註定的邂逅,我便全身心投入了一場對血壓高低的執著迷戀。與其養成更健康的習慣,我卻在電腦工程系本能的驅使下,毅然探索能否“黑客”(Hacked)血壓不利讀數的可能。這個探索的行動代號為——“黑”血壓計劃。 “黑”血壓計劃就在一個炎熱的下午開始了。我把朋友留在辦公室的血壓監測器當成羊而順手牽回家,並開始了一系列的實驗。有報告說呼吸練習是降低血壓的萬靈藥,那我就試一試。這難度有點高,因為家裡的大齡白狗和毛茸茸的橘貓不時舉辦實彈軍演。家裡時有飛碟,時有非致命,但令人心跳落半拍的轟隆物體跌落及爆裂聲等等;令人在應該呼氣時不期然地深吸一口氣。 除此之外,也有醫學報告說漫步花園能緩解血壓。我也以身試法。這還可以,只是近期天氣酷熱,漫步花園只能選在清晨或太陽西下後的黃昏。花園裡的蚊子趁機磨刀霍霍逼我這隻豬或羊輸血。我猜,如果我慷慨,也無奈地從我滿腔的熱血中,施捨幾滴給路“蚊”甲,這或者能讓我的血壓迅速下降。這樣的話,這些區區的痕癢是必須容忍的惡。 還有,聽說古典音樂的柔和旋律及瑜伽的能屈能伸,能誘使血壓屈服。我躬身力行。我特此在思播(Spotify)建立個人柔和的古典音樂曲單。這曲單包括中世紀的聖詠詩,19世紀末晚期浪漫主義時期的德沃夏克,至到近期黛比·衛士文女仕(Debbie Wiseman)為歷代英國國王,包括英女王所譜的曲。不聽還好,一聽這曲,所有英女王在位期間歷任的15位英國首相;和他們的小道新聞及故事即如放映機般歷歷在目。這包括遠至二戰的英國人民英雄邱吉爾,近至那位在位期間比生菜的保鮮期更短的女首相。聽後心情亢奮,完全不柔和。 血壓異常低 讓人困惑 進行“黑”血壓計劃期間猛然發現,期望與現實往往相悖。上述的種種努力非但沒有緩解我的血壓,也沒和血壓產生明顯的關聯及起落模式。更甚的是,一次考試前的焦慮時刻測試,卻顯示著一個異常低的血壓讀數。而瑜伽課的仰臥式/攤屍式(savasana)後的寧靜平和最終導致了一次無法解釋的血壓高峰。每次嘗試誘發低血壓卻似乎都引發了相反的效果。這讓我感到徹底的困惑。 看來,我的“黑”血壓計劃有兩種可能的結論:要麼我對自己的健康認知嚴重不足,要麼,這個血壓監測器本身已經崩壞了。我想,鑑於我的計劃或實驗的不可預測性,以上這兩種情況都極有可能! 正如英國學者蒂姆·哈福特所說;經濟是如何造就我們周圍令人驚歎的東西——計算機、手機等等的?答案是先要有一堆想法。優秀的想法得以成長和欣欣向榮,不好的則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我就此淘汰黑客血壓讀數的想法,並結束這次有關血壓的探索,乖乖聽從醫生的指示,服藥並改變生活方式及培養更健康的習慣。
2月前
(大山腳訊)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日前舉辦一年一度的科學展覽,為期2天展會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從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思維。 這項由本校科學組舉辦的展會,是一項讓本校學生親自實踐科學實驗後,對各自實驗做研究及分析,並將其研究結果展出的活動。今次展會收穫了本校各年級學生的熱烈反響,共有60余組參與。 今屆展會主要分為生物、物理,以及化學三大主題,其中內容豐富多樣,吸引本校廣泛關注與支持。此次展會開放給全校師生參觀,所有師生都可到實驗室觀摩不同的科學實驗,並通過參與者的講解了解其中原理。 此外,在參與者向學生講解各自實驗的同時,學生也可親自操作實驗,體驗其中樂趣。琳琅滿目的科學展內容不僅讓各位師生認識到科學與生活環環相扣,更讓大家體驗到其中所蘊藏的奧妙之處。 陳姿璇冀科學展續辦下去 科學展指導老師陳姿璇對校方的支持與學生們的踴躍參與表達了謝意。同時,他提到展會能夠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認識與興趣,也希望類如科學展的活動能夠繼續舉辦下去。 此外,參與展會的學生表示在展會後收穫滿滿。除了已知的科學知識,親手實踐與對其主題的深入研究,更讓他們對相關的科學原理有更清晰、透徹的理解。而一些特別的研究主題,也讓師生們感到新奇無比,成功激起了眾人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為期兩天的科學展是學生有別於一般上課模式的學習機會,亦是促進學生表達能力及培養合作精神的一大契機。無論是參與者或是參觀同學,在經過此次科學展覽後都獲益無窮。 評語: 來文穩定發揮,有條有理地對活動做了詳細的報道。繼續加油。
5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中國有一檔家居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斷斷續續看了好多年了。 節目請來大設計師幫報名素人改造他們的家,費用節目組和委託人各自承擔一半。 第一次看到委託人的房子時嚇到了,那是一棵房子,從左鄰和右裡的縫隙中生出來,藉著別人的牆,自己前後放了門。好像有天鄰居的房子走開了,委託人一家就會跌出來一樣。 後來的節目裡各式各樣的房子都有,那些奇怪姿勢的房子像裡面的人與社會的關係。前面的人方方正正地坐好了,至於後到的人,就著那個世界需要他的樣子,把自己填補進去。 這樣的節目當然也很好煽情,這麼多季還是每煽必中。 廣州有間500平方英尺的房子裡四代同堂。阿祖,爺爺奶奶,年輕夫婦和他們的孩子。年輕夫婦想搬出去住,父母不捨得孩子把錢都花在房租上,於是奶奶和孫子睡床,爺爺打地鋪。 爺爺身體不好,溽暑也要戴著手套才能睡。 女兒抹眼淚:“我希望爸爸也可以睡床。” 設計師來,仔細記錄全家人的願望和身體的尺寸,爺爺伸手取醬油的高度,阿祖上床的高度都被仔細推敲。 設計師很像在室內養一盆花,要給它光,也要有水,還要有風。 改造之後爺爺躺著床上,不可置信地嘆:我也可以過那麼好嗎? 奶奶在敞亮的廚房裡開心得擁抱了老伴,女兒又抹了抹眼淚。 最近一期改造惹來很大的爭議,一名甘肅的老先生希望把他的合院改成小洋房。老先生子子孫孫20人四散在城市,春節回家太擁擠太冷。 甘肅白銀是不久前越野馬拉松氣溫驟降凍死二十幾名選手的所在。無垠黃土風沙大,冬天又幹又冷。 “上一代造了這個房子給我們,我也希望造個房子給下一代。讓他們老了可以回來。” “一層是平房,兩層是樓房。我就想要個二層。”老先生靦腆又執著地說。 往常的工程費用在四五十萬人民幣左右,這一期花了一百多萬,其中八十幾萬都重點花在了設計師執著的鏤空砌法紅磚牆上。 設計師覺得老先生願望的二層很不與時,在老先生堅持下,不情願地造了一處小樓房。之所以說不情願因為樓梯造得很陡,完全沒有體貼老先生年事漸高。 房子全是裸露的紅磚,當建築師帶他們參觀廁所的時候,我已經聞到了泥磚潮溼散發的黴臭氣。 整間家改造之後,除了老先生的棗樹倒影在紅磚牆上極美之外,就笑不出來了。 20人聚餐的飯廳只做了8人桌,四面透風,老先生的糧倉還是大師的鏤空砌磚。 網友們調侃:有洞的糧倉?是給老鼠安家嗎? 整間房子由紅磚,混凝土和松木組成,單調且壓抑。 牆高出人頭加上混凝土長簷,把大把大把的陽光隔絕在外,鄰居經過也看不見裡面曬穀的老夫妻了。 設計師帶著老人走過狹長昏暗的走廊時,說:看著前面的光有一種曲徑通幽之感。 我和A都覺得如果我們臨老走過這樣的走廊,應該會覺得前方有投胎轉世之感。 設計師信誓旦旦地說老先生10年之後他會感激他的。 永不休止的實驗 也是,有些設計需要白雲蒼狗,才會從不以為然變得彌足珍貴。 比如讓納雷(Pierre Jeanneret)在50年代為印度昌迪加爾設計的椅子。緬甸柚木為體,V型椅腳,藤編的靠背和椅墊,當地取材,在地工藝與建造。柚木耐潮防蟲,藤編涼快排溼。 只是當地人不怎麼欣賞,“是蠻舒服的,但也不怎麼美麗。” 之後這些椅子堆疊起來或被閒置或被丟棄,400盧布賣給回收商。那些空位再被紅花絨布沙發和黑色大皮椅取代。 直到90年代傢俱商來到這個城市,眼尖認出了這些椅子,大把收購回國,修復以後這張椅子從議會到庫房到重生再到拍賣會上,價格翻了天,昌迪加爾政府才後知後覺喊停原版椅子流出海外。 柯布西耶在建造昌迪加爾的時候,把城市規劃成格子鬆餅,道路變寬了。在他的想像里人往後要在格子A居住,乘車到格子B工作,週末到格子C休閒。 他的作品彷彿一場永不休止的實驗,人在變結論也一直在變。 柯布在建構這個城市時,心懷對人們的明天的想像。如果改造甘肅合院的設計師也心懷老人的明天,他大概不會為了風景把老先生的棗園用幾十萬的磚牆隔成兩片,老先生澆水澆到一半還得繞出牆接下去澆外面的棗樹,很累捏。
3年前
  12月學校假期到了,相信許多家庭已安排好各種活動給孩子。雖然防疫措施已放寬,但大家面對開放的生活仍然戰戰兢兢,謹慎為上。 孩子今年宅在家學習的日子已很長,那麼若不出門,又不想孩子玩手機的話,還有什麼有趣活動呢?不如大人也放下手機,跟孩子一起做些趣味實驗,培養他們對生活科學的求知慾。 我們身處於這個充滿激勵人心與科學奇蹟的世界。在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在單槓上盪鞦韆、在美術課上混合顏色,還是用繫著繩子的紙杯電話筒和我們最好的朋友聊天,都能用科學的原理來解釋這些神奇時刻是如何形成的。 通常孩子們都不知道自己不懂得什麼,因此身為父母、監護人或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向他們解釋每一個科學背後的小樂趣,學會新知識。這也有助於鼓勵他們隨時都保持著好奇心,即使因為疫情而被困在家中。 今時今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重視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科目(STEM)。全球科學公司3M今年委託第三方進行的3M科學現狀指數(SOSI)研究結果也反映了這個現象。在亞太區,73%的人認同年輕人比過去任何時,擁有更多機會接觸科學和科學相關的問題(全球為69%)。 保持好奇心 為了保持年輕人對科學的高度重視,我們需要繼續培養年輕人的好奇心,並鼓勵他們釋放內心的科學家,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家庭實驗來刺激孩子的思維和享受實驗過程,藉此提升他們對STEM的興趣。 在此提醒,在與孩子一起嘗試之前,一定要自己事先實驗,因為下面列出的活動都需要父母的監督。   實驗01:液體煙花   為什麼食用色素會自動從棉花棒移開?因為牛奶含有脂肪和水,脂肪是不會溶於水的。而肥皂是由特殊分子組成,可以和脂肪與水產生化學作用,因此當肥皂接觸到牛奶中的脂肪分子時,就會溶解並在水中四處移動。肥皂分子尋找脂肪分子結合,當它們在牛奶中移動,就會推動食用色素。這個過程最終會結束,因為所有肥皂分子都會找到連接的脂肪分子,而且它們不再需要四處移動。這就是為什麼洗碗劑可以有效去除盤子上的油脂。肥皂分子一旦粘附在油脂分子上,會使它們更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就能直接衝進下水道。   實驗02:著名的伯努利原理(Bernoulli’s Principle)   實驗03:用紙火箭發射 在科學中,我們瞭解到變量可能會影響實驗的結果。讓我們來探索不同的設計如何改變火箭推進方式:   實驗04:用棉花糖建造一座塔 如果只有棉花糖和未煮熟的意大利麵,你可以搭建多高的塔呢?   通過嘗試不同類型的結構和構造,你會發現最穩固的塔具有寬闊、堅固的底座,以及使用三角形和金字塔作為支撐結構。三角形是一種很好的結構,因為它們是唯一一種在不改變邊長的情況下,也不會改變角度的形狀。這使到它非常堅固,能夠很好地支撐物體。寬闊的底座也為塔架提供了更高的穩定性,並更好地分佈重量。   以上實驗及更多視頻,可瀏覽3M Science at Home網站或掃描二維碼:https://www.3m.com/3M/en_US/gives-us/education/science-at-home/science-experiments-for-kids/   更多文章: 芭比娃娃穿上大馬民族風 水災預警救援方案獲青睞,大馬4生完勝全球對手 美國海洋生態學家嘗試改造基因,拯救珊瑚對抗氣候變化 2大學生耕出佳績  大馬4青年 入選全球領導力課程 2021年馬來西亞大華銀行“年度之畫”,大獎《沉默》競逐區域賽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