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客家文化

9小时前
擂茶,源自中国南方的传统美食,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它最初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由蔬菜、豆类、坚果和茶叶等天然食材混合而成,不仅营养丰富,还体现了客家人巧妙运用大自然馈赠的智慧。随着华人移民潮,擂茶被传入马来西亚,成为客家社区的重要饮食文化象征。尤其是在砂拉越、槟城、霹雳等地,擂茶逐渐融入本地口味,成为一道兼具传统与创新的美食。 然而,擂茶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历史渊源,更在于它如何通过创新适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近年来,擂茶在马来西亚的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成为健康饮食的热门选择。星洲日报《学海》雪隆区第38届学生记者队特别探访了现代擂茶餐厅——Jamboo,深入了解擂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承载客家“药食同源”理念 擂茶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文化的象征,反映了客家人对自然食材的尊重与智慧。传统的擂茶,通常以茶叶为基底,搭配九层塔、芝麻、炒香的花生等,经过研磨后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这种饮食方式不仅健康,还承载着客家“药食同源”的理念。 擂茶的制作过程也充满了仪式感。传统的擂茶需要将食材放入擂钵中,用擂棒反复研磨,直到食材完全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是对食材的加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每一碗擂茶都凝聚了制作者的耐心与匠心,体现了客家人对食物的敬畏与热爱。 客制化服务 可自选食材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擂茶的口味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Jamboo餐厅创始人黄允健和杨思银意识到,传统擂茶的固定配料可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多样化需求。于是,他们推出了客制化的服务,允许顾客自由选择食材,既保留了擂茶的核心特色,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在Jamboo餐厅,擂茶的创新不仅体现在食材的搭配上,更表现在呈现方式上。传统的擂茶通常搭配白饭或糙米饭,但Jamboo提供了更多健康的选择,如花椰菜饭和藜麦饭,以满足注重健康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求。此外,他们还推出了擂茶酱,为不喜欢擂茶汤的顾客提供了另一种口感体验。 这种创新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擂茶文化的深刻理解。黄允健表示,擂茶的精髓在于食材的新鲜和口感的平衡。无论是九层塔的香气,还是花生的浓郁,都需要精心调配,以确保每一碗擂茶都能带给顾客最纯粹的味觉享受。 注重菜品脆度茶汤颜色 为了进一步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Jamboo还特别注重菜品的脆度和擂茶汤的颜色。他们强调,擂茶的蔬菜必须保持新鲜和脆嫩,而擂茶汤的颜色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配。 擂茶的创新,不仅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杨思银提到,不同地区和时代的人对擂茶的理解各不相同。例如,中国和台湾的擂茶风味就有所差异。因此,在设计菜单时,他们特别注重结合亚洲人的口味偏好,同时保留了擂茶的核心风味。 为了让擂茶走出小众市场,他们通过社媒和创意互动体验吸引年轻顾客。例如,餐厅内的“洞口”设计不仅增加了用餐的趣味性,还成为了顾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文化活动工作坊介绍擂茶 此外,Jamboo还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工作坊,向顾客介绍擂茶的历史和制作方法。这些活动让顾客更深入地了解擂茶的文化内涵,感受到擂茶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近年来,擂茶逐渐从客家社区走向更广泛的市场。Jamboo店内不乏马来和印度同胞的身影,尝试擂茶后的他们并给予正面评价。这不仅证明了擂茶的跨文化魅力,也为传统美食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擂茶不仅从传统走向现代,也从客家社区走向多元文化市场。 Jamboo以他们的发家故事告诉大众,传统美食的创新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只要用心去做,即使是小众美食也能成为全民佳肴。
5天前
1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8月前
(新山26日讯)喜欢客家文化的民众有福了!新山陈旭年文化街即将在7月13日(星期六)举办马台客家文化交流活动,民众将有机会体验两地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及手作艺术。 新山客家公会财政周健强指出,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团队执行客家委员会“2024年客家新南向国际交流合作专案”,提出客家文化创新与客家传承国际交流连串计划,并于7月13日到新山陈旭年文化街,与新山客家公会展开以“品味客家.情谊共融主题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 “台湾的团队将会现场准备‘客家小炒’,同时还有经典的台湾客家料理,如牛汶水和关西仙草鸡。” “新山客家公会也会在现场烹煮客家猪脚醋,另外还备有客家黄酒鸡和算盘子,让民众品尝马台两地的客家美食。” 他今早在陈旭年文化街7月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指出。 此外,周健强透露,新山客家公会妇女组将合作进行客家料理线上直播,烹煮过程透过公会的脸书直播,以推动客家饮食文化。 他补充,交流活动从当天上午9时30分开始,届时还有各式各样的精彩活动,包括扇子舞、彩带舞、竹板舞和太极表演,远道而来的台湾老师也会亲自示范及进行“蓝衫文创吊饰DIY”现场教学。 “现场会派发50至100份的客家福袋,民众也可以尝试制作吊饰,完成后把作品带回家。” 他希望透过这项活动,建立台湾与新山两地客家人的互动往来,共同推动国际客家文化永续交流。 出席发布会者包括:新山客家公会妇女组署理主任谢佩芝、陈旭年文化街管委会主席李玉品、秘书吕立明、副秘书赖东发及委员叶诗梅。 另一方面,“文玩手捻与手串DIY”将于7月20日(星期六)在陈旭年文化街举办。 琼轮原创设计创办人沈燕子说,文玩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除了常见的文玩手串手镯,还有各式手捻。 “手捻指的事小型文玩手把件,其中包括小型串珠、葫芦、核桃、沉香、花梨、小金刚菩提、崖柏等。” 她希望文玩这个传统的文化能在我国流行,让更多年轻人有接触到文玩的机会。 届时,她也会在现场解说关于文玩的资讯,并开放让民众体验制作文玩的乐趣。 首20名报名者可免费制作手串,另外10名报名者则需支付20令吉的制作费,这笔制作费将全数捐给新山中华公会。 由于名额有限,有兴趣想报名的民众,请尽快向新山中华公会秘书处(07-278 8999)报名。 —– 李玉品指出,在来临的7月份,陈旭年文化街会将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除了上述的文玩手捻与手串DIY活动外,7月27日也会举行台湾手工捏面人和中医义诊活动。 他透露,台湾苗栗县民俗艺文协会理事长罗紫正当天将亲自进行捏面手作教学,带领大家以面粉加糯米粉,捏出不同的卡通图案和生肖。 他说,捏面人是一项非常具有民族色彩的传统技艺,它的原名是米雕人,又叫雕工米人,因为材料和语言的关系,在台湾都叫它捏面人。 “捏面人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喜欢手工制作的小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可现场免费报名参加。” 此外,当天也会进行中医义诊活动,大会邀请了数名中医师前来文化街,为民众进行中医诊断,并根据情况给予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
10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