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客家酿豆腐

10月前
2年前
3年前
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为什么是“酿”豆腐而不是“镶”豆腐?或许对马来西亚人来说,这从来不是个问题吧,但对台湾人却是个问题。  在中国,酿豆腐是3大客家菜之一,它也随着客家移民的脚步来到新马一带。在马来西亚,客家酿豆腐是很常见的食物,而且把酿豆腐发扬光大,不仅豆腐,还可以酿茄子、酿秋葵、酿苦瓜、酿长豆等,把中空的根茎类对半直切,就是很好的载体,比起豆腐来说滋味更丰富、样式更吸引人。  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为什么是“酿”豆腐而不是“镶”豆腐?或许对马来西亚人来说,这从来不是个问题吧,但对台湾人却是个问题。  [vip_content_start] 根据2017年台湾客家委员会“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显示,全台有超过453万的客家人,几乎要占去台湾总人口的两成,不过这是采电话抽样调查结果,关系到取样方式与自我认同等因素,仅能参考。然而至少可以知道台湾有为数不少的客家人,但奇怪的是,却没有酿豆腐这道菜。  这就是为什么台湾人会直觉把“酿”豆腐念成“镶”豆腐之故了,至少我初次遇到时,还自以为是地认为“酿”是错别字。根据《国语辞典》所述,动词“镶”:指“把东西嵌入、配制在另一物体的中间或边缘。如:镶嵌。”而动词“酿”:指“利用发酵方式制造。如:酿造、酿酒。”如此说来,用“镶”比“酿”来得合理,要解开这个矛盾,可就要从客家人的角度来看了,在《舌尖上的中国——梅州客家之酿豆腐》里提到,客家话中“酿”有“植入馅料”之意,也因此称为“酿豆腐”就不足为奇了。  酿入鲨鱼浆的豆干包  在台湾基隆有一个食物叫做“豆干包”,在台湾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像极了酿豆腐,而且很接近马来西亚版本。中国版本的酿豆腐是把四方体的油豆腐从正面划开,挖出豆腐馅,再填入剁碎的猪绞肉,以油炸、蒸等方式烹调,当然可能会因地域或个人而有些花式版本,就不在此多加讨论。  基隆“豆干包”是把三角形的油豆腐,在斜角边割出开口,填入已经腌过酱料的猪绞肉,最后以鲨鱼浆糊满,再以热水煮熟,豆干包可以当火锅料,也可以煮成豆干包汤。如果外带则会附赠一小包冬菜,让汤头更鲜美。  吃起来有鱼浆的鲜味还有弹牙口感,内馅的猪绞肉则像福州鱼丸的内馅味道,油豆腐则吸了汤汁,是清鲜味美的一道食物。我认为它更接近马来西亚版本的关键在于加了鱼浆,只不过马来西亚会把鱼浆(或蟹肉、虾泥)跟猪绞肉混合当酿料,而豆干包是把鱼浆当外糊黏合作用,避免烹煮时掉馅。  基隆豆干包之所以加鱼浆,跟基隆是台湾最大鱼获集散地有关,没有卖掉的鱼打成鱼浆进而做成鱼丸、鱼浆片等各种加工品,也成了该地饮食的重要特色。此外,基隆也有广东移民,其中亦有客家人。如果将来有机会来到台湾,欢迎到基隆品尝豆干包,或许会让你觉得吃起来很有家乡味呢。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