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常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家乡
星云
想念家常便饭就写点东西/何金铭(古晋)
来台湾9年,亲自下厨做家乡料理不过十来次。日常伙食就图个简单方便,像我室友那样总想方设法地复刻家乡味,还真没有过。 室友是霹雳太平人,好几次从家乡返台都会带上他阿嬷亲手炒的东炎酱和咖哩酱,有次还带了腌菜阿杂(Acar)分给我们吃。他偶尔下厨,一做就是一大锅东炎汤或鸡肉咖哩(比起豪迈,他更多时候是抓不准分量),外加一道他最得意的蒸鱼。 室友连姜丝都切不好,却很讲究这道鱼的工序。他师承从小在十八丁渔村长大的父亲,吃条鱼还要先给鱼马杀鸡。新鲜的鱼处理好后必须风干,他有时求快会用电风扇对着鱼吹一整个下午,搞得一屋子鱼腥味。鱼全干才能吸收他精心调配的独门酱汁,这酱汁自然马虎不得。姜、辣椒、蒜头切碎,加入酱油、糖、米酒、香树子、豆瓣酱,调匀后淋在风干的鱼上,入锅蒸熟。室友只做这道蒸鱼,而且生怕砸了他老爸的招牌似的,食材缺一不可。有次豆瓣酱没了,要他改用辣豆瓣酱他还不肯,不加也不行,坚持要跑下楼到超商买豆瓣酱。 有一回他做了“杂菜”,那次是复刻他阿嬷的手艺。原食谱中的食材取自他们家拜天公剩下来的烤乳猪、烧鸡烧鸭,据他说基本上就是手边的剩菜全部下锅,再加入芥菜、亚参酱、姜片、蒜末、番茄、蚝油、辣椒干煮成一锅杂八郎,名副其实的杂,浊色汤汁和浮在里头的食材看着简直跟厨余没两样,反正煨到骨肉分离、分不清你我就是了。台湾办桌宴客剩下来的菜肴也会做成类似的菜尾汤,我是没吃过,但肯定不会有亚参这么南洋的调味。他阿嬷是为了处理掉剩食,他倒是为了做这道杂菜特地买了烧鸡腿、猪五花来做,我看着不免有种食物被糟蹋的心情,毕竟那些食物并不是真的被剩下来的。他功夫虽浅,但执念很深,从他做这道菜时重复听他阿嬷传来的微信语音不下10遍就可以看出来,也不晓得她老人家口述传授给孙子的功力有没有一成。不过话说回来,除了辣椒干下得太慷慨,辣得我隔天跑两趟厕所外,味道复杂却也融合。 趁父母健在时学起来 相较之下,我做家乡料理就显得草率。我很少坚持一定要用特定食材,或非加什么调味料不可。我妈常做的红糟焖鸡我也做过几次,没特别问过做法,只是照食谱切了姜丝(懒得切丝就切片),以麻油煸香后,下切块鸡腿肉一起炒,加点盐,然后倒入米酒或绍兴酒煨几分钟就可以起锅。这样做出来的红糟焖鸡自然没有我妈的味道,反正复刻不是我的目的。 常听人说,要趁父母健在时,把他们的厨艺学起来,或至少记下食谱,将来想吃可以自己做,起码还有个熟悉的味道作为对父母的念想。我几次询问长辈某些料理的做法,说真的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诀窍。我想,是因为家乡味蕴含了更多不起眼的日常,才难以在异地被复刻出来,比如每次被唤去吃饭的声音、盛饭时知道谁吃多吃少、谁固定坐哪个位子、饭后分工收拾、晾干碗盘的习惯……这些复制不来的,食物以外的各种日常细节与默契,让平常跟家人吃饭变成一种深刻的记忆。大概是觉得同桌用餐的不是家人,也吃不出家的滋味,所以我很少做家乡料理,更不会有像室友那样的坚持与讲究。 要回味也不见得要把料理做出来吃下肚(而且还可能做失败)。不如来写点东西吧,代价相对低,这样咀嚼那些不起眼的日常也算是吃上一顿家常便饭了。
5天前
星云
星云
情系班卒总有缘与一首诗的完成/文征(关丹)
居住在老家的侄儿日前打电话来告诉我,家乡班卒将于中秋节那几天举办“中秋嘉年华”,希望我能够以“情系班卒”这4个字为这个活动写一首诗,我听了格外开心,欣然答应了。 离香妃城麻坡30公里的班卒是我出生及成长的家乡,我在这个淳朴的小镇度过我人生中最快乐的童少年,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和建筑物都是我熟悉的,尤其是流经小镇那条麻河,更是我魂牵梦萦的大自然景物。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班卒是相当热闹的地方,有各种商店之外,还有一间名为“观众”的戏院,是我经常流连忘返,等待熟人进去看戏时,在我再三央求下,可以顺便把我引领进去的场所。 那些时候,除了农历新年,中秋节是青少年最期待的节日,因为中秋晚上我们可以提着灯笼游街,肆无忌惮地高声谈笑喧闹,度过一个热闹欢欣的夜晚。 记得有一年中秋,镇上青年团还主办了文娱表演,让我们欣赏了各种赏心悦目的表演,将华裔文化潜移默化的深植在我们的灵魂中。 我19岁离开小镇后,就没有回去度中秋过,也没有听闻家乡有举办过中秋嘉年华之类的活动,如今侄儿捎来喜讯,我当然乐意为家乡的活动尽点绵力,给予支持。 “情系班卒”要写成藏头诗并不容易,尤其“班卒”两个字,更使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思考了大半天。 就在我苦恼的当儿,忽然想起以前执教时曾经教过的一首唐诗,就是李白的〈送友人〉,于是重新回忆一遍,原来还可以背诵出来,感觉十分欣慰。〈送友人〉的全文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有了“班马”这个词,我松了一口气,开始寻思与“卒”这个字有关的词语。 抒发对家乡的心声情感 半晌后,我倏然想起年少与友人弈象棋时他说过的一句话:“卒子过河,有进无退。”在棋局中当卒子虽然很无奈 ,可是他的角色也未必一无是处。我的那位已故的朋友就曾经凭一只卒子把对手(当然就是区区在下)的“帅”擒下,大奏凯歌。 于是,我决定采用“卒子过河”这4个字,除了追忆年少时的好友,也希望借此彰显其实卒子也可以不俗,也可以建功立业。 这样苦苦思索与修改了几回,我终于写出了: 情归小镇依麻河 系恋家乡好风光 班马萧萧归故里 卒子过河总有缘 虽然不是依照格律创作的正统唐诗,不过觉得这些文字也确实刻画了我对家乡的印象,以及抒发了我对家乡的心声和情感,对家乡的眷恋与缅怀。 希望班卒的年轻人众志成城,把这个中秋嘉年华搞得有声有色,而身在远方的游子也能够拨冗回去这个小镇,与家人及故友感受佳节的氛围与喜悦。 更希望四面八方的有缘人都可以当一天的卒子,纷纷渡过麻河,到班卒去走一趟,去分享班卒的魅力与热情。
2月前
星云
星云
恋乡/张雨(居銮)
父亲用了超过5年时间,储蓄足够的金钱后,买了一辆当时通街有的本田牌摩托。 那是他从踏脚车人士,晋升有车阶级的一次,也是他人生仅有的一次。父亲说,当年自己是用双脚走离祖屋的,当时两手空空,带着新婚不久的母亲被想霸占祖屋的大伯父驱赶,召集村内长辈指证父亲有精神问题,不能合法分配到祖父留下的房子;父亲平日是脾气暴躁,但可能不忍心伤害那批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邻居,加上温柔的母亲劝阻,便免去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血腥肢体冲突事件。 那以后,父亲就背负着“精神病臭名”在外租房子居住,并变得沉默寡言。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也碍于大伯父的霸道势力,没人敢挺身而出说句公道话。 父亲没有朋友,平日不见有人找过他,他也没有在工作时间外找过任何人,一切与工作以外没有关系的人,他都是不联系的。 闲暇时,父亲去最多的是离家不远的矮木板店,买他要抽的牌子的香烟。多数时候,他抽完一根香烟,顺便买几小包零食,才回家陪我和妹妹。 起初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同学们都有男方家里的亲戚,而父亲这边却一个都没有。反而是母亲因有7个兄弟姐妹,所以我有多个舅舅与阿姨。 某个傍晚,父亲用他新买不久的摩托把我载到镇上最高的岗上,停好摩托后,他举起右手,指向远处的另一个山头,然后用客家话说:“那是我的故乡。” 我是长子,也是唯一一个,父亲用客家话沟通的孩子。 遥眺家乡归不得 当时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突然带我去从远处望向故乡,我只是唯唯诺诺地应答,心里暗想:“为什么不回去呢?”父亲接着说出口的话我根本没留心听,也不曾放在心上。 其实从小,我就没离开过住处,即使是上学也是步行在同一条路。我的没有方向感,可能是根本没外出过造成的。我也不懂得区分距离远近,当时最远的地方就是每年一次陪母亲回几公里外的娘家。 自那次父亲遥指某处是他的故乡后,经过很多年向同学探查,恰巧我有同学来自名为“豆沙村”的那村,我才知道,父亲的故乡与目前的住处距离不超过10公里。 父亲虽没上过学,却常用客语哼着几段词,我是在原籍福建的母亲学懂客话后反复求证,才明白词句的涵意—— “月光明如镜/ 镜照人有病 亲情隔着墙/ 有影却无情” 不知没学识的父亲,从何处学到如此悲催的字句。我问母亲是父亲自创的吗?母亲没有给过答案。没经历过亲情绝裂的人,很难体会其中隐藏着的苦与痛。 长大后我才明白,不能回的故乡,不是距离的问题。 是那种骨肉相残和心痛的愁绪一直隐隐如针刺般,刺痛着包裹它的肉,一日没将其拔出,随时都会有入心扉的痛。 尤其是独自一人的夜晚,思绪如浪潮涌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乡的情景、人与事,千头万绪,理不清先后次序,像倒带的影片,东一些西一幕的,看着影像的人没有不揪心的。 父亲的痛不只是看到回不去的那乡,其中还包括多年不曾回去祭拜的祖先。 年轻气盛时或许不觉得有什么缺憾,但是,人到了一个岁数,总是不想余生还有太多的遗憾事。 没尽孝道以外,就是连一年一度的祭拜都不能成行。 父母恩情无法报答就是痛,硬汉柔心会淌血,更是悲愤不已。 也正因为这原因,我从小就不知道清明踏青扫墓祭祖是怎么一回事。从来也不敢追问。 这是父亲的遗憾。 多年后,我辗转多地,又重回并定居于自己的出生地,想到父亲到死的那刻都不曾再踏上故乡,心里有股莫名的忧伤。想着想着,热泪盈眶,原来我也与父亲一样开始会恋乡了。
4月前
星云
星云
哪来的乡愁/平凡(麻坡)
弟妹来电说她和二妹随乡团去探亲旅游,我回电祝她们寻根之旅旅途愉快。 我老爸十出岁随老乡漂洋过海,从中国福建落地大马,寄居我外祖父家当长工。 外公南来定居此乡镇,拥有一片椰园,由老爸打理。外公懂得中医草药,也常给人把脉施药,不少乡民前来求诊,算在乡镇上有点名气。 正值日治时期,市道纷乱,家有女初长成的,家长都会尽快为闺女找个好婆家,了结一桩心事。老爸为人勤快忠厚,外公就这样把老妈许配给了老爸,老爸成了入门女婿。我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说来我应该是第二代的马来西亚人了。 记忆中老爸从未提起家乡事,也未提过他家中的父母兄弟,或许,他对穷困的家乡不愿回顾,也对家乡父老无能为力,不曾写家书也不寄家用,若有乡愁也只能借酒消愁。 因此,我对自己的祖籍家乡没有任何印象,要寻根探亲可没有老辈的情感,没有了老爸这条思乡脐带,激不起绵绵的乡愁。 倒是我旅居海外的老同学,虽然在旅居地已经落地生根,成家立业,仍不忘每年回马探望年迈双亲、兄弟姐妹,同时趁机与老友相聚叙旧。 老同学虽然离乡背井,对他生长的马来西亚,哺育他的土地,仍然无比怀念。他也牵挂他的至亲,忘不了这里的蕉风椰雨,榴梿飘香,连结情感这条脐带脱不了,夜深人静,难免有思乡之愁。 说乡愁,我也有思念之愁。 忆故乡念玩伴 我怀念我生长的地方,那片茂密的橡树林,12月北风狂吹,寒意迫人,翠绿的橡树叶,由绿转红,最后形成一片红海,告诉大家新的一年快到了。 我想念我儿时的玩伴,那无忧无拘的放浪生活,和那充满着狂妄的年少时代。 远在外地打拼的儿女,也会有思家之情,每逢周末必与家人通讯息,报备平安,解解思乡之愁。 中国只是老爸过去苦难的故乡,不是我的家乡。有一天我或许会回中国寻根,以圆老爸的思乡梦,看看老爸家乡的变化,探望从未谋面的亲戚,这是人之常情,不是有如余秋雨般的思乡之愁。 生于斯,长于斯,我更热爱脚踏的土地,它的兴衰攸关后代子子孙孙。 对市井小民来说,愁的是每天的油盐柴米。钱不够用,生活的压力,才是愁上加愁。
4月前
星云
星云
回乡偶书/陈树楷(亚娄)
今年的清明节终于成功约上二哥回乡扫墓。一踏上岛上的码头,二哥感叹这样就20年了。这些年来总有各种因由导致二哥无法赴约。沿着码头长廊走向出口,只见黑压压的人头已挤满出口处,“kereta sewa,kereta sewa”的叫唤声此起披落。 “这么多车主要怎样选?”二哥问,“就选他吧!”我说。 “认识?”“不认识,只是觉得他太腼腆,应该不容易招到客人。”我回答。 在去取车的路上,他笑问客从何处来?来工作吗?来旅游? 二哥告诉他我们是回乡扫墓。 二哥太久没回来了,担心路线有所改变,就让我开车。回乡做客的感觉就只能用五味杂陈4个字来形容,二哥比我感受更强烈。毕竟我每年都会冲击一次,也许习惯了。 墓园离码头不远,大约5分钟车程就到了。只是要转入墓园的路口无标志,只能用猜,对游子们是一个挑战,不过还是顺利的抵达墓园。由于渡轮班次的问题,我们只能选择清明节后去拜祭。原以为当天墓园会冷清清,岂知还是挺多人的。还遇上了我小学同学呢!一上山,就从车里望到他,跟他打个招呼,也许车内的光线较暗,他一脸懵懵的看着而已。下车走向他的方向时才给他认出,一阵寒暄后,就离开准备拜大伯公和扫墓。儿童相见不相识,只听到他的孩子问他我是谁?他说是他的同学,“没见过啊?”他孩子问道,“他在外面工作。”我的同学回答。游子的身分让我在异乡做客,在家乡也是客。 遇见岛上的活字典 长幼有序。先拜祭祖母,过后再去拜祭父亲。在拜祭父亲时,一位中年男子向我们的方向走过来。他跟我打了招呼,就问二哥认得他吗?二哥看着我,我说就是他每年帮我们清理祖母和父亲的坟上的杂草,小时候曾经住在我们家附近的。然后,他告诉二哥,在大哥病世的前些日子有见过大哥,但是他没过去打招呼,如今好像有点遗憾。乡音无改鬓毛衰,他说二哥还是老样子。过后就如数家珍地诉说往事和这些年来左邻右里的一些事。这些人和事又重新浮现在我眼前,二哥好像想到了一些已忘记的人和事。他也一一指着那些来扫墓的和坟墓巨细无遗的讲述他们背景和故事。我说他是岛上的活字典,他说他一生没离开过岛。回程时,二哥说站在父亲的坟墓前望向四周,他认识躺在里面的多过站在外面的。“岛已经不是当年的岛了,物非、人亦非、事也非。剩下不变的是您而已。”我提醒二哥。 当年岛上的学生在中五毕业后,要继续深造只有离岛。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们兄弟姐妹和岛上的学子们一样因为深造相继离岛,毕业后都留在半岛完成人生四部曲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回乡都是逢年过节的事了。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父母都不在了,扫墓就成了回乡的唯一理由。
5月前
星云
特稿
【特稿】共享空间舞团 8月3日《行绿》邀你思故乡
(新山16日讯)“行”于“绿”意盎然的步径中,用我对家乡美好的遥想,为这片土壤舞出繁花似锦的希望! 由我国知名舞蹈家马金泉和叶忠文成立的共享空间舞团(Dua Space Dance Theatre),将于8月3日在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呈献现代舞创作《行绿》。 这是该舞团自去年9月,以中国深圳为巡演起点以来的第五个驿站,同时也是舞团成军26年来首次在新山公演;演出时间为当天晚上8时,购票热线018-207 1005。 舞团总监马金泉(54岁)也是毕业自宽柔中学的新山人,他日前接受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指出,《行绿》继参加深圳国际艺术节后,去年10月也在吉隆坡和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表演,所到之处皆引起很大回响。 “实际上,也因为我们在吉隆坡的那场表演,引起新山富力集团副总经理谢泽浩的关注,因此才促成了这个机缘。” 他说:“新山虽是我的出生地,但基于我们过去20多年都是在吉隆坡活动,因此对新山的艺术环境还是非常陌生,也缺乏人脉和资源。” 为此,他非常感谢对方的盛情邀请,让舞团有机会登上这座富丽堂皇的艺术舞台,他也希望共享空间由此出发,能逐渐建立起南马区的联络驿站。 另一方面,马金泉感性指出,《行绿》也是继2015年《大树成林》后,他写给马来西亚的第二封情书。 相对于第一封情书借由百年老树讲述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关系,《行绿》则是以诗意的剧情演绎对土壤与家乡的深层情怀,展现大马多元文化之美。 在编舞手法上,马金泉也绝不是一板一眼把你我熟知的马来舞、印度舞或原住民舞蹈搬到台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会把这些舞蹈拆散,加入他自己的当代元素。” 例如,舞者的造型服装民族色彩分明,场上跳的也是民族舞,但却会在某个瞬间,被转化成具有现代节奏感的狂欢式舞步,这种大胆的创新,正是体现他不愿墨守成规的勇气。 据他介绍,《行绿》的演出分为两段,先是以马来半岛的原住民舞蹈掀开序幕,营造原始森林中古朴天然的氛围,再以沙巴与砂拉越独特的民族舞汇,交织出东马原始森林的静谧与优雅;当然也少不了马来族、印度族与华族多元交汇其中。 “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非常鲜明及独特的文化属性,这也造就了每个民族有各自的身份认同感。” 为了引领观众思考并探索身份认同这一命题,《行绿》散场前将有巧妙的神来一笔,他说:“我希望通过这场景,表达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马来西亚族群,仍然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认同感,而且每一种民族文化属性都应该获得尊重。” 与此同时,他透露,待《行绿》落幕后,他紧接着会在9月份发表他第三封情书《满月》(Purnama);故事是描绘同一个月光下,发生在马来西亚人民的各种故事,呈现手法与之间两封情书迥然不同,走的是科技与未来元素。 马金泉的最佳拍档、共享空间艺术总监叶忠文(56岁),也对即将来临的新山巡演非常期待。 据他指出,《行绿》在之前的三场演出都掀起了轰动,可说是流量爆棚,因此他对7月份的古晋及8月的新山巡演都很有信心。 驰骋舞林36载的叶忠文甫于今年4月初进行了肝癌肿瘤清除手术,目前处于康复期。然而,身体的病痛并没能让他退却半分,反而加速了他追求艺术的脚步,因为说:“我的生命因跳舞而存在。” 他今年3月份完成其个人的首部独舞《黄昏之恋》,紧接着《行绿》之后的10月,他将在新山新马寺举办第二场独舞。 舞团助理艺术总监林弘捷(38岁)和廖添益(35岁)皆为团中资深成员,在《行绿》的演出中扮演领舞人的角色。 林弘捷说,由于老师已经把不同民族的舞蹈元素与现代舞揉合,因此,舞者们在不同的舞蹈风格中切换,并不会有违和感。 他说:“我自己则比较著重于舞段想要呈现出来的质感。比如说第一段西马原住民的舞段,会以一种比较钝拙的质感,呈现一种原始的状态。” 他表示,每一场演出都有难忘的片段,而大多数的回忆都是很艰辛的,例如户外演出遇上大雨、半夜在舞台排练,天一亮就化妆准备演出等,但他也坚信,一个好的舞台作品,能对社会发挥好的影响力。 至今累计演出逾千场次的廖添益指出,之前有多次与政府表演单位合作的经验,从而学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舞蹈,这些经验也丰富了他在《行绿》中的演译方式。 他说:“我在不同章节,呈现不同民族色彩的切换中,都能得心应手。” 尽管如此,他表示,《行绿》的演出让他从传统舞蹈中发现新元素和新演绎方式,是他舞蹈生涯中一项重要的突破。 另一方面,他也披露,他在最近参与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的表演中跌伤,但凭着个人强大的意志力,他还是坚持把整支舞跳完。 “这可以说是我最严重的一次意外,但事后我询问来看演出的朋友,才发现大家并没察觉我的舞姿有异样,让我感到很安慰。”
6月前
特稿
文艺春秋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我们这代的认同——给一位中国研究生回的信
有中国研究生以我的长篇《遗梦之北》写论文。来信问所写的内容是否认同。其他略过,就“边缘处境及身分认同”这题,我给她写了封信。后来学者林建国给我建议:很认同。我觉得可以发表,让中国学者及研究生们参较。他们有机会应到大马待个至少一两个月,才会理解我们在地想法。你的信如能发表,就能省下我们其他人很多解释上的力气。 你好: 先说我的感觉吧。中国学者读马华文学,比较注重作者的身分,从中找到一些“中华民族”特质,说明这是“海外华人”的文学,有着“心系祖国”的深层情结。对此,我认为得先厘清“马来西亚华人”和“海外华人”这两个概念,对研究马华文学,能避免陷入“先入为主”的盲点。 基本上马来西亚没有“移民文学”。而五四时期,或战前南来的文人作家,他们的作品不能笼统地列为“马华文学”。实际是“侨民文学”。因为那时马来亚还没独立,是英国殖民地。而“海外华人”是什么概念呢?我觉得中国学者有的还没厘清。在他们的认知上,“海外华人”即“中国移民”。等同严歌苓、虹影等作家,他们本来是中国公民。换言之是从中国移民到国外,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华人”。这些作家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移民文学”。马来西亚并不存在这样的“海外华人”,而我们这一代人土生土长,因此马华作家的前半生是没有“祖国”的,也没有乡愁,但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原乡,然而又有别于余光中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而我们呢,就只有文化的原乡,是:“父亲在远方以北,母亲在南洋此岸”我认为这是比较贴切的说法。 尽管没有身分的原乡,也没有“移民文学”,可马华文学展现得更多的是先辈的历史足迹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些一直都是马华作家的创作命题,却都不是刻意的,也不是马华作家故意为之。而是文化与传统同是一条血脉,与生俱来。 如果你对马来西亚的历史有所涉猎,必会有所了解,因为意识形态,因为政治上的种种原因,马来西亚与中国于1974年始正式建交。而且那时国人赴华仍然有着许多限制(我最引以为憾的是,我的父亲没能活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他做梦也没想到,马中关系会发展到如此友好——中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父亲那一代人连做梦也不可能梦到的!自父亲南来以后,他再也没有踏足中国的土地。父亲的乡愁是余光中式的“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自懂事以来,父亲就给我们讲述许多祖辈的事迹;他对祖辈的祟敬,对童年时光的美好追忆,而更多的是对故乡的缅怀。 你说的对,我的作品有我的生活经验与创作原型以及成长历程。我把童年印象深刻的事物写进小说里,从而反映那个年代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景观。这些对我而言,既是美好也是惆怅的,我总觉跟它的关系如同父母般地血脉相连。 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小说里所写的传奇人物,那些诡异的事件,甚至可以与历史事件连结在一起。我的用意是反映地域的特殊性,即多神膜拜与迷信。这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这都源于中国沿海的地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带过来的——是移殖后而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信仰。我本身是不相信这些的。比如小说中写到的蛙战,其实从科学角度是不难解释的,但在民间,则不乏这种思维。 中国经历了文革,这些都没有了,但在南洋却都被保留了下来。民间信仰是文化的一环。至于神灵的存在与否,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宿命,亦非我所要表达的,只是意在反映小说人物的思维,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氛围和对命运的认知与判断。相信神灵的威严或许会让智慧受到置疑,然而认同生命是卑微而惶惑的,则与民智无关。于此种种,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并早已转化为我内心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这些故事在无情的岁月里被尘封,甚至消失殆尽。这可说是我写《遗梦之北》的意图。 以上的,希望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相关文章: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浮想联翩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重读
6月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游以飘/离家
新赛道,驶出 外面的车子 反顾,无义 以公里计算去向 以年份测量活法 积分,增减反复 使出方法,各种 桥段,借此通过 及格,求生能力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荷兰人,英国人 以及我们,都曾离别 愁绪,后脑勺盘缠 忘忧,前额头度量 日月,前来好言相劝 路况,天气,脸面 过去,与未知 不可同日,而言语 从一室灯火 到月亮,手电筒 到一线光网 直到,无处 不消闲,只要还记得 或被记得 少小的雨季 回不去的音符 比昨日更降噪 相关文章: 游以飘/半岛 游以飘/月亮 游以飘/离愁
6月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吕亦熙/絮语‧feat Malaysia
马来西亚湿软、黏腻 使我成不了武断的诗人 武断比如 我永远无法信任: 一个字词生长的必然、 每一颗种子埋下与否 我将担忧祂在你眼中能否 开成一朵花,或者根本不是花; 其实都应与我无关 我更该思考下午在嘛嘛档 要叫mee goreng,或是roti kosong; 而文字将自有出路。 在未必少甜的teh tarik kurang manis来到餐桌前 马来西亚湿软、黏腻 我依然不是个武断的诗人 马来西亚也热烈 是的,我也不是个冷静的诗人 有时风会煽起火苗,有时候 一座浇盖好的雨林 也逃不过殆尽的命运。 我们的皮肤是日光下吐水的叶片 躲在冷气的包装也无法忽视 窗外不变的刺眼。 视觉如若触觉,从眼膜烧穿身里 路边印度aneh擦着汗,手上刨冰机在转; 等不到cendol,不够冷静的我 等上了马来西亚的 大雨。 湿透的诗人滞留在巴士站 雨是斜的,光也是 乌云里歪斜的电闪 悲伤浸入手上的课本 溢出,沾染在文字的落点; 愈是避免打湿,愈是 晕开边界的虚实。 虚是我的文字,是恍若远方 福尔摩莎的喂养,而 实是我的语言,是我的马来西亚 是我可能怀念的家 马来西亚还来不及给我的自由 使我长出几许气室 往离家的方向;我逐渐 不再认同诗人身分的自己。 你知道,诗人该关心 残垣中哭啼的孩童、街角里 倒卧的无家者、社会上 不被认同的普通人 或大或小我岂能漠视,而 马来西亚没能给予他们的 我入拙作一首又有何用? :文字将自有出路,语言是其魂魄所在 禁锢固将脱落,印记亘古不灭化作重量 藏在一颗颗种子中; 我是诗人,或不是诗人 但能播种早已足矣。 堆积的,总有人能目睹茁壮 马来西亚,Oh Malaysiaku 你所不能浇灌的 皆成就了我,一个 粘糯的、一个 脾气带点冲动的、一个 可能因为太阳想念雨天的家; 可能因为阵雨想念午后艳阳下 那碗准时到的cendol、那个 对成为一个诗人 仍在踱步的,小大人。 相关文章: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吕亦熙/跌跌撞撞的我们于是出没在这年纪(节录)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张容瑄/报纸爱人 【零刻度诗社作品展】林芷妤/新时代情话
6月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傅嘉正/躲在日常里
列队的公寓眨着复眼 归家的人脱卸拟态外壳,藏在黑瞳里 闪着红光——那是充电的信号 翻找暗室的脏腑,形体所剩无几: 层曡衣裤,七彩药罐,吞噬书签的小说 它们都是趁下一个天光未及 保持肉身之条件 塑身过程可独自完成,并不需要 他们随口而言的某某。偶尔找来陌生个体 在屋簷下凝结成深雾,像长在脸上的薄纱 成为阻挡外人窥探的窗帘 不让阳光曝光两片不兼容的阴影 相依仅是暂时取暖,于今天享用过晚餐 明早便另寻崭新寄居地 谁也无法证明谁曾真实存在过 囚居的房间越缩越窄,杂物向外繁衍 逐步蚕食起居空间。大雨常落在睡眠时间 泪水从梦境里满溢出来 流向遥远的河床,翻搅乡土 错以为空气中飘散着亲腻香气 ——那是大楼间不曾飘出的味道 仅存在于暖色轮廓的国度,或匿伏于 渐渐模糊的静夜月光 脑中罅隙里充塞许多故事,墙与墙之间 有耳,却只想捕捉悬浮的怨言与八卦 衣袖在外掩遮童年伤疤,情绪积累后只得 回归租房悄悄挥发 房内那台空气清新机始终 躲在角落发挥廉价的功效: 过滤自我意识,循环制造同一种空气 从中能得到充电的资本 持续进行 与生活纠缠的捉迷藏 相关文章: 傅嘉正/狂热分子 傅嘉正/外婆的脚 傅嘉正/试炼
6月前
文艺春秋
周刊专题
【黄金交易/02】金匠岁月──记传承三代的打金技艺
三代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金,精神虽然传承下来了,但黎羡细想,手艺却是断层的,外公早年在天生金铺的师徒制中学习,父亲则是在工厂制中习得,自己远赴台湾留学,在更制度化的系统下掌握这门手艺。
7月前
周刊专题
星云
芫荽/陈玉睿(峇株巴辖)
芫荽,也称香菜,气味特殊,品种较多。而众多芫荽种类里,我最喜爱的品种是刺芫荽。据了解,刺芫荽与香菜虽属同科,但不同属,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爱的只是它们的独特风味,在意的只是它们在菜色里的功能,关于刺芫荽与香菜是否为远房亲戚,一概不理会。刺芫荽是一种叶缘带刺的香料植物,没有根茎,若滋养它的土壤中寄生了其他不具名字的植物,它的本体就会与其他植物的叶片融合为一,总是一不小心就寻觅不到刺芫荽的身影。另,刺芫荽适应热带气候,普遍生长于东南亚与中南美洲,且生命力强,我总是才刚将旧一轮的叶片都摘下,隔一星期经过盆栽前再看,新的苗头又重新长出来了。 之所以爱刺芫荽,就只是因为它的香味。它香气浓郁,无论搭配任何美食一起下咽,它都能够在我的舌尖上自由跳跃,唤醒我的味蕾。对它情感,忘了准确是从何时开始的,只知道在种植着刺芫荽的盆栽来到我们家后,这小小的植物就寄生在我心里了。决定赴台念书后,我和母亲说,真想把刺芫荽装进真空袋里,再让它们整整齐齐地躺在我的行李箱内,至少在陌生又孤寂的大台北里,还有另一个与我来自同个家的生命,陪我在这里载浮载沉。母亲说我有毛病,我只是莞尔,没说的是,自那时开始,我就知道刺芫荽在我心底的分量,只是不懂,这份重量里全然都是单纯对它的痴迷,还是参杂了其他爱的因子。 民间里最常见烹饪刺芫荽的方式就是将它丢入汤底熬煮,但我们家对于刺芫荽,有自己的食法。母亲会把刺芫荽对折而后剪下,纵向剪片、横向切断,都随个人喜好,无论你把它搞得多么分崩离析,它始终散发着同样的香味,随后,母亲会把已备好的红辣椒、蒜头、酱青与刺芫荽一同拌入小碟子,一盘自制酱料就此诞生。这盘魔法酱料,宜搭配清蒸鱼肉,将鱼肉蘸着酱料吃;宜搭配糖醋里脊,将糖醋里脊蘸着酱料吃;宜搭配健康青菜,将青菜蘸着酱料吃。无论原先的菜肴本身是否已经色香味俱全,再让它们搭配母亲的这盘魔法酱料,香味将会再度升华。 母亲的手艺并不好,但也因而让我们食了好多年健康无过多添加剂的三餐,因为母亲口味清淡,因此那盘放着刺芫荽的酱料,在我们家已经快要成为餐桌上的主菜了。而来了台北之后觉得这里的食物口味相对重,但我喜欢,只是心底依然知道,世界上哪个角落都不及自己国家好,也只有母亲手艺下的食物,才让我的味蕾有份归属。 挂念家中那盆刺芫荽 因为台北没有家乡的刺芫荽,没有母亲特制的魔法酱料、没有母亲的身影,因此我总是认为自己在这里没有归属,偌大无情的台北听不见一声家的回响,让我就此变得懦弱又迷茫,忘了应该如何往前。但这是决定离开家时就已经知晓的:未来不再是想回家就能够回家了。但同时也知道,海外求学的游子用陪伴家人朋友的时光,来换取自由与成长。决定赴台念书前,就已经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但当真的经历这一切时,心底依然控制不住地浮现想回家的念头,心底依然挂念着家中庭院那盆长满刺芫荽的盆栽,是否生生不息地趋近于阳光。 前阵子欲买回家的机票,却没办法顺利付款,而后再回看,机票竟然涨价了。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的心情如洗过三温暖似,从期待到失落,再到难受。当下仅仅是想,在台无论遇到多少的疑难杂症,我都可以独当一面,一一解决,同刺芫荽顽强的生命力一样,坚毅不放弃,但如今我只是想要回个家,理由直率且单纯,为何却在紧要关头为难我呢?彼时才真的直视自己内心对于家的念想。来了台北之后表面上似乎很少想念家和母亲,但只要愿意回想,总是默默就红了眼眶。我们之间相隔一整个南中国海,2973公里的距离,只好把自己剪碎成纸片丢入太平洋里,往南中国海的方向一直漂,不计距离,有一天始终会在家乡登陆的。 赤道来的小孩,在北方的大城市里,受尽无数委屈,也知道应该学习任何草本植物,扎实又沉默地伫立在另一个维度,倒是一些刻在刺芫荽身上的斑驳情感,仍待时光替我稀释,带我往前。
7月前
星云
即时国内
直升机坠机10海军罹难 | 10罹难者完成解剖后 今运返家乡安葬
红土坎海军基地昨午发生两架直升机相撞坠毁,机上10人全数罹难的悲剧,10名罹难者将于今午完成解剖,然后将交由家属各自运回家乡安葬。
8月前
即时国内
星云
我们,留下来的/伍婉瑜(马六甲)
我的留下,看似陪伴着家中父母,说穿了,其实是父母陪伴着我。看着父母的老去,我依旧请他们帮我处理生活上的琐事,也会询问待人处事的方法,接受提点。
9月前
星云
热点
安华吁所有领袖担责 解决各自家乡问题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呼吁所有政府领导人寻求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以解决各自家乡人民所面临的问题。
9月前
热点
都会观点
黄文民 · 新年前夕的理发记
临时抱佛脚理发,或许也是农历新年前的一大景象之一。
10月前
都会观点
更多家乡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