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寬容

變老真好。凡太醜陋不願直視的,都可以輕輕別過頭去,脖子不再像青蔥歲月那樣死硬,立誓迎擊寢陋,最終皮開肉綻始終是單薄的自己。 連剛剛入學的小小人,已是肝火旺,和同學一言不合打成一團,事後被罰依然理直氣壯地說“真的太氣了,忍不住發作了。”在孺子世界,一切就是如此簡明,開釋出來的快樂與怒火,都是直線毫無掩飾。 只是漸漸地,我們不得不承認,尋真求真,都需要付出莫大代價,而整個人生,不可能漫漫長路中重複“還債”,開始懂得熄火。火氣銳減之後,圓融逐漸發揮了作用,開始學會了不與現實爭辯,大小事都懂得如何自我放行。 咖啡好書優皮一刻 在工作或私人領域上,兩個人說著說著,忽然虛火上升,說到面紅耳赤,甚至用上了最粗鄙的字眼來贏得嘴皮。這些火藥味可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可能僅僅一切巧合將怒火燃燒成熊熊烈火,但成年人的怒火,是在白白浪費在最不該蹉跎的寶貴時光。 與其時間拿來發一頓脾氣,不如把時間用在一本好書、一杯好咖啡上,不是讓自己顯得像早年我們嚮往優皮一族嗎?就算人生再不如意,如果還有甲與乙兩個選擇,這仍然不算是最壞的人生。 在職場時,最難管理的,是下屬的情緒,你可以義無反顧地為他們做十件好事,但不能回絕一件讓對方感覺不順遂的事。我們的崗位是一週七天無休,大家自行編排週休,平時相安無事,一到小長假大旅行時,就是同事之間面臨嚴峻考驗的凜冬。 身為批假期的直屬上司永遠裡外不是人,一早說好先呈交者有優先權,但後來者振振有辭已買好機票,結果兩者皆批。最後導致人手嚴重不足,上司成了眾矢之的,而同事彼此間關係不再友好,拉後腿互針對,工作失效率。身為大家長,已不能坐視不管,我會不厭煩分析“你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但同事輪不到我們有所選擇。你可以開心的時候去見朋友,但不管喜歡與否,每一天要與工作夥伴,彼此最少要相處8個小時以上,與其讓自己對著打不敗的敵人,為何不轉念,若和睦相處,可以讓時間流轉得更為快速呢。” 當時,想分享的道理就這麼簡單,當你不小心看到不揚那一面,不必和自己過不去,還有左邊右邊上邊下邊,轉個方向就有一片好景了。道理人人都懂的誇誇其談,當自己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又能不能做得到如此寬容呢? 我害怕也不願意與同事或上司相處得不愉快,那種每一天起碼8小時的折騰,不是我可以駕馭的,所以寧願退後一步,選擇吃虧取得表面的和平共處,總之大前提是關係不可決裂。最簡單的例子,公司說明休息日各組自行安排,沒有誰不想偶爾可以休息週末,與家人、朋友多些時間相處,但強勢者告訴你,“我有家庭,希望週末休息,和孩子多點相處。”退讓是應該的,那我選擇休息週五週六,你休息週日週一,這問題應該可以完善解決了吧? 吃了一頓午餐回來之後,心思細密者想到了新方案,再以皮笑臉不笑的激進方式為自己謀利,直說“我想了想,還是希望可以長期週休六日。”當權與利逼在眼前,要當一個順水推舟的大好人,還是繼續拔河呢?我當機立斷選擇了前者,而我們上下級的關係,就有了一個最好的理由延續下去。 當開始尋找週四週五休息日“美景”,發現並非沒有好處。原來這兩天到廣場逛街看電影去cafe,人潮不多,少了擁擠感。因為這是其他人正常上班時間,所以要去政府部門或銀行處理事務,都不用特地請假,這也是一大好處啊。而且星期四是最新電影上映首日,在這一個喜歡大放厥詞討論最新電影搶鮮年代,你率先看了最新電影,就可以大聲評頭論足,口吻有如專業影人般,誰說好處不多呢。 看到好景,有時候這是自己內心提煉出來的人生好風景。若相信,它必存在,這信念會讓人常常保持舒心狀態。
2月前
話說孩子們睡前,常會找藉口,拖延時間。 “我先畫完這幅畫。”(睡前突然有靈感?) “我要去告訴爸爸這件事。”(說了15分鐘,仍沒說完。) “我要看完這個故事才睡覺。”(好吧,我瞭解這篇故事很精彩。) 聽了這些理由,我忍不住說:“不要找藉口,快去睡。”但,我必須理解藉口生成的原因,那是孩子捨不得跟今天道別,他所做的那些事,不過是一場十八相送。 實際上,我非常厭惡這句話:“藉口啦!” “藉口啦”的語氣夾帶著嫌棄、冷漠,並且拒絕任何解釋的意思。 一個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打人,母親只能頻頻向眾人道歉,解釋是孩子太累了,情緒失控。 “藉口啦,一定是你這個母親驕縱他,不懂得管教他!” 於是這位母親以為一切是自己的錯。為了不逃避所謂的藉口,避免他人的責難,她開始對孩子實行更嚴苛的管教,不但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日漸叛逆,母親更是適得其反,變得暴躁、抑鬱,就因為他人的一句“藉口啦”,扼殺了她和孩子的關係,以及她自己的存在。 一個學生上課常打瞌睡,作業不交,在班上也不合群。老師問他原因,他說他沒有精神,沒有心情。 “藉口啦,一定是你懶惰!” 於是這位學生就相信了是自己的怠惰,罔顧了因為家庭關係長期疏離,校內人際關係淡漠等隱藏的原因,懵懵然責怪自己,自卑感、罪惡感等各種負面情緒像繭一般纏繞自己。他終究沒有走出來,自己也苦無對策,生活就像囚牢,日日寸步難行。 “藉口啦”可以逼死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苦衷不是藉口,失去雙翼的鳥都要逼自己飛起來。但何苦呢?這完全是一種情緒勒索,它殺死自我存在的價值,讓人分分秒秒都在自責,活在走鋼索的煎熬中。 這世上有不少聰明人,以為自己總猜到或計算到別人的目的,其實對於真相一無所知。而那些一無所知的缺口,聰明人就用想像力來填補,拼湊成一幅他們覺得合理又滿意的畫面,像戲劇般精彩。 藉口不一定是逃脫責任 那真相呢?真相不重要,表現他們的才智過人,提升自我的優越感才是關鍵。 那真相呢?真相到底是什麼?聰明人根本不在乎,他們一概稱之為“藉口”。(如果他們發現真相,他們只會沉默,自此不提一字,包括“對不起”。) 這世上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尤其是別人的事。 藉口不一定是逃脫責任,它更是守護自己最後的尊嚴,這份尊嚴是最後的勇氣,因此還能站在人前,呼吸。即使發現那是藉口,不一定要拆穿(除非那是陰謀詭計)。與其殘忍地表現自己的智慧,不如仁慈地給對方一個臺階。不要逼死一個可能在苟延殘喘的靈魂。 不睡覺的孩子盡找藉口,就給他們的一點自由的空間。他若累了,或發現明天的美好時,他會很快放下玩具,倒頭就睡。
3月前
4月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