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宽柔二小

(新山7日讯)新山宽柔二小将校园环保活动进行到底,除了推动大型资源回收项目,5年前更落实“堆肥计划”,至今每周可储存约100公斤厨余自行生产有机肥料,让校园种植的花果蔬菜“越肥越美丽”,成为典范。 据了解,该校是从2019年开始推行资源回收项目,实行至今5年,获得家长和学生积极配合,规模越来越大。 宽二永续环境负责老师陈淑馨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上述活动一个月仅办一次,若是一般时候,可收集到逾2000公斤各类回收品,但遇到“竞赛期”,回收品的量甚至可高达6000至7000公斤。 “这些回收品,大部份是由家长按指定日期和时间亲自送来学校,若家长收集的量超过30公斤,校方也可安排上门收取。” 陈淑馨说,所有回收品都会集中在空间比较大的室内篮球场囤放,并由指导老师带领绿化校园学长团的学生协助处理,而回收商会在2天内清空篮球场。 这项常年活动如今已成为了宽二绿色环保品牌活动之一,颇获家长的支持和赞赏。 除此,近几年改以自动化方式处理的“堆肥计划”,也逐渐彰显其成果,使宽二的绿化工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让它跃升为“柔佛州十大杰出模范学校”之一,受到柔州教育局的肯定。 陈淑馨提及,该校是在2019年参与“依斯干达公主城低碳生活挑战赛”的时候,接触了有关堆肥的相关资讯,当时,校方就决定在校园内落实,使所参与的环保活动进阶到另一阶段。 她透露,为了在校园内全面及系统化实行绿化环保工作,校方在同年也成立了一支“绿化小组”,由不同老师带领各别的执行小组,即除了资源回收部,还有草药园、菜园、果树、水耕蔬菜部和堆肥计划,其中,堆肥计划正是宽二近年主打的另一品牌活动。 谈到这个项目,她不忘感谢食堂业者和学生们的配合,将环保落实在生活当中,即协助留下菜头菜尾,以及将用餐后的食物残渣倒入回收桶。 “一开始,我们是以传统方式制做堆肥,包括学生还得利用下课时间协助跺碎菜头菜尾,因此,推行一段时间后我们觉得不太行得通,因为速度太慢,且直到食物渣滓腐烂,起码还要等3到6个月。” 该校当时以这种传统方式收集的厨余,一周只有30公斤左右,而且,厨余装满5个回收桶后就无法再增加,不仅数量有限,漫长的成熟期更阻碍了进度。 考虑了这点,校方随后向家协提出购买机器自动化生产堆肥的建议,获一致认同,并在商家、家长等支持下,加上学校透过环保竞赛赢取的奖金,最终购置了一台价值6万令吉的机器,使堆肥计划迈向科技化方向发展。 “这台机器总容量达150公斤,每天可处理学校约25公斤的厨余,一周就有100公斤左右,而且,它也可自动烘乾厨余,使其变成堆肥。” 陈淑馨续指,该校制做的堆肥成份其实是属于“叶面肥”,并非“花果肥”,尽管如此,由于生产过程有加入益菌,也能起到修复泥土及吸引蚯蚓之类之益虫的作用,有助花果树木长得更好。 “我们的‘成品’都用在为校内的花果蔬菜和草药施肥,经过观察,确实有成效。” 她说,负责草药的老师曾向她反映,一些草药原本种不活或长得不好,但下了堆肥后,犹如起死回生,此外,果树也变得很茂盛,例如现在结果累累的红毛丹树,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久前,校长张君夏也亲自收割了黄梨。” 另外受益的,还有学生们花心思栽种的蔬菜。 事实上,已“收成”的堆肥,也会包装成700克和350克的两种包装,并于一些展览活动现场以及一年举办2次的家长日售卖,这些收入和环保竞赛获得的奖金一样,之后都会用在与环保相关的活动上,十分有意义。 陈淑馨强调,学校推动的一系列环保活动,都是以学生的益处为出发点,让孩子们从小亲近大自然、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开拓视野,同时藉著亲身参与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并发挥各自所长。 譬如,她说,蔬菜丰收时,学生会采摘后在校园内出售,学习如何经营一门生意,此外,由于该校也被教育局指定为接待参访团的其中一所学校,当有外宾或其他学校等团体参观学校落实环保活动的成果,也会由学生亲自上阵担任一日导游,介绍所有项目,可谓是一举多得。
2月前
1年前
(新山14日讯)关爱地球,守护环境。新山市政厅启动“京都模式”,即日起在苏丹依斯迈图书馆展开“永续角落”展览,向人民灌输减碳节能生活,从你我做起的重要。 获日本京都市环境保全活动推进协会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援培训,新山市政厅于即日起,联合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IRDA)、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在位于新山拉庆的苏丹依斯迈图书馆举办这项别具意义的环保展。 13学校组织摆摊展出环保品 除了由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在图书馆大厅呈现的“永续角落”环保展之外,图书馆前方空地另邀13个学校和非政府组织摆摊,展出各自推动的环保项目与环保成品。 新山市长拿督莫哈末诺阿占今日上午,联合京都市环境局助理董事照沼健史、京都市环境保全活动推进协会(KEAA)主席新川达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吉隆坡首席代表泷泽征彦、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福冈分会副董事糸山大志、新山市政厅秘书斯密万和副秘书娜扎杜尔,为环保展开幕礼进行剪彩。 市长过后召开发布会解释,新山市政厅早在2021年曾与京都市政厅、京都市环境保全活动推进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期将新山推展为低碳城市,成为东南亚的典范,而他次年与团队官访京都市。 新山市厅官员获拨款培训 市长透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共拨出23万1590令吉,通过京都市环境保全活动推进协会,为新山市政厅、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的官员展开培训工作。 “日本尤其是京都市,最为世人知晓的是他们推行的低碳生活模式,以及他们如何成功实践永续和环保精神。” 市长表示,新山市政厅未来的目标,是向京都学习,朝“京都模式”迈进,并成为国内其他城市,以及整个东南亚的典范。 “在这同时,新山市政厅也正努力,希望未来能符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持续推动校园环保活动 另一方面,他说,通过这项展览与活动,学生可深入了解永续发展、资源回收、创意能源与水资源运用的奇妙。 他说,受邀参展的各校过去曾在环保方面表现优异并获奖,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校也推动环保与回收资源活动,设立永续角落。 诺力山:通过展览了解垃圾分类 南方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哈末诺力山受访时说,我国每户家庭的日产垃圾为1.17公斤,当中40%是可分解的厨余,另20%为可回收的资源等。 莫哈末诺力山表示,设于图书馆大厅的“永续角落”环保展,从即日起在图书馆内永久展出。该公司也将举办系列互动游戏和比赛,让学生与家长参与。 他继说,民众可通过展览,进一步了解如何分类垃圾,并了解该公司位于泗隆垃圾处理场的详细运作情况。 宽柔二小环保成果显著 另一方面,此次应邀参展的宽柔二小师生,今日以图文并茂和成品,向各界展示该校师生多年来致力推动绿化环保的成果。 宽二绿化主任陈淑馨,联同绿化校园学长团助理团长陈慧恩受访时表示,该校长期使用厨余机,将厨余制成堆肥,每星期产量50至60公斤。堆肥出售所得,再归回推动校园绿化活动,深具意义。 两人表示,通过参展,也能向其他学校和单位互相学习和交流。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公道而言,有很多校长老师,还有三机构成员是尽心尽力地服务,因此不能一竹竿打翻整船人,也无需上纲上线地批评甚至唾骂。 文:许国伟 华小有两个“不容易”。 首先,是华小的生存和发展,往往拨款不敷需自力更生,很不容易。 其次,是涉钱财的收费募捐,一有争议要评论动辄得咎,很不容易。 最近宽柔华小(二)校在酒楼办毕业典礼及收费事件,也是如此。 除了意见不同网友越吵越火,也有网民挖出不少华小也有类似收费毕业礼,还挑出华小各种引发争议的收费。 [vip_content_start] 另外,不少家长是捍卫校方及三机构的做法,也有一些三机构成员觉得不忿,明明自己付出这么多心力还是义务投入,干嘛还要招人骂? 公道而言,有很多校长老师,还有三机构成员是尽心尽力地服务,因此不能一竹竿打翻整船人,也无需上纲上线地批评甚至唾骂。 但,从酒楼办毕业礼再延伸到这些年来华小爆出的种种争议,或许反映了随着时代变迁,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的三种改变。 第一个,家长的心态。 或许是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或许想让孩子能享有更好的生活。 不少家长的心思,不是让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像小学生,而是让孩子越来越不像是小学生。 人们彷佛不再乐见孩子保持童趣,而是更喜欢孩子就像个小大人,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 家长按自身需求和心愿,来替孩子做决定,来打造孩子的一切。 于是,小孩提早认识了资本的运作、阶层的不平、权力的操作及人情的冷暖。 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像“社会人”的小学生了。 第二个,学校的作派。 曾经人口没有这么稠密,物质没有这么富裕的时代,家长和学校师长的关系,不仅有发自內心的尊师重道,且还有像邻里间的相熟与融洽。 后来,很多人生活条件变好了,家里生养孩子少了,学校变有名气变大型了。 巍峨校舍越建越大,收费活动越办越多,家长和师长却好像越来越陌生。 虽然热心校务的学校三机构成员,努力地拉近关系,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于是,每当闹出争议,还有种种校方涉及不当行为的传闻,不只损害校方与校长的形象,也让校方和三机构渐渐形成小圈子。 最终,这个小圈子跟圈子外的家长,距离越来越远。 第三个,学生的记忆。 让小学生难忘的,是什么呢? 是老师的谆谆善诱,是同学的融洽相处,是下课的嬉闹玩乐,是逗趣的花名外号,是食堂的便宜美味,是单纯的真心友谊。 要知道,感情是源自回忆的累积。 若小学生活少了这些童趣与单纯,多了大人名利权位考量,不仅会让小学生没有了难忘的小学生活,也会让他们毕业后对母校的感情越来越淡,甚至没有感情。 能想象没有校友愿意支持和回馈的学校,尤其是华小,未来会是怎样的处境吗? 这三种改变,已经是现实,也是未来教育界的忧患。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