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寂寞

“这个世界或许会变成一个大医院,而每个人都是病人……”访问进行到一半,孤岛Joe竟开始构思起了故事来。我们谈到了现代人的孤单寂寞,和随之而来的心理状态。孤单、寂寞,很容易就被标签为“忧郁症”,以至于引起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分门别类的标签,使我们有各种各样的“XX忧郁症”。逻辑推到极端,这样的世界,就是一人有一种忧郁症,也就是每个人都是“病人”。孤岛Joe不喜欢这样的世界。 【孤島Joe是誰?“孤島”又是什麼?】 “每个人来到世界时都是一座孤岛……”这句话是孤岛Joe今年出版的新书《有生之年,只想好好谈场恋爱》的宣传文案。这本书的缘起,是他6年前经营的同名脸书专页。“孤岛”,即是这本书及这个专页的核心主题。 孤岛Joe本名陈子云。他有一份正职,写作和画插图纯为兴趣。他的脸书专页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读者关注,其中以台湾为主。这本新书,也是由台湾的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以生活小故事为主,图文并茂,每周有几篇,不定时发布在自己的脸书专页。 “我很喜欢‘孤岛’这个概念,所以我每个插图都画一个岛……”没错,孤岛Joe本身也擅绘画,每写一篇故事,就画一幅插图。既是作家,也是画家。他说,他的专页本来叫“千岛Joe”,他想把每一种心情都画成一个岛,比如“吃不饱岛”、“睡不着岛”等等。画着画着,就海纳百川式地,形成了一个“孤岛”。 一座孤岛,真的胜过一千个专属心情的岛吗?现代人的生活,或许就是这样暧昧迷离。一个人,或许就如海纳百川的孤岛,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却不能分开来单独面对,必须融合起来处理。因为人的现实生活就是这么错综复杂,有说不清的道理。理解一座孤岛,要有理解一千个小岛的心胸。 这样,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贴近。 【心暖花開:用一朵花來陪伴】 “人的内心矛盾,说到底,没有别人帮得到,必须还是自己帮自己。别人能做到的真正的帮忙,或许就是陪伴。” 我们聊到这里,孤岛Joe似乎又得到灵感:“我们中文字的帮(bang)跟伴(ban),发音只差一个后鼻音g,难道它们有某种微妙关系?”我们都不是语言专家,但如果这个观点在暧昧复杂的现代生活,含义一丝真理,任由创意发挥一下,想来也不是问题。 怎样的伴,才是帮?孤岛Joe今年发表的一个系列故事,叫《心暖花开》。其中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带着心理创伤的女子,虽然有个温柔体贴的男朋友,却不敢对他诉说伤处。她排遣孤单寂寞的方式,是在一个line群发一朵花。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心情。群组规定,每每遇到需要排遣的心情,成员都只能发一朵花的emoji,没有文字。 这则故事发表后吸引到极大的关注,甚至有读者自发组织了这样的群组,在现实中演绎孤岛Joe编织的故事。一朵花,真的胜过千言万语? 现代人其实很需要人陪伴,但现代人似乎不懂怎样陪伴人。孤岛Joe创作这则故事,提供了一个建议方案。一朵花,就是胜过千言万语。为什么? 【現代人需要的幫助是怎樣的“幫”?】 人皆有恻隐之心。看到家人、伴侣、或朋友不开心,人总想帮他们,但真正的“帮”是什么呢?怎样才能真正“帮”到人呢? 我们不是在谈原始人的“生存”问题,而是在谈现代人的“生活”问题。现代人的生活,表面上舒适、富足,内里实则有各种不满足、不满意;有欲求,得不到,就产生一种落寞感。这份孤单寂寞,是很多人生活不愉快的根源。 真正的“帮”,就必须帮人直接面对这份孤单寂寞。 有的人觉得帮忙就是去开导,做人家垃圾桶,听别人倾诉心事,说几句支持的话。但这样或许会重揭伤口,使其无法愈合;有的人觉得帮忙就是给对方煮一碗“心灵鸡汤”,说一些小故事大道理,然后安慰对方说都会过去的。孤岛Joe认为,或许less is more。 【從千島Joe到孤島Joe】 孤岛Joe原本计划画完一千个岛就搁笔,现在已经画了数千个岛。而他本来画的是荒岛,后来在上面画人,再后来岛上的人就会说话,从短短的几句话,到现在形成每篇约2000字的短故事。他的故事的特色是“反转”,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结局。反转的故事情节,处理得不好,容易沦为哗众取宠;反转引起的共鸣,却恰恰反映了现代人的心灵需求。皆因现代生活暧昧迷离,是非对错,不是那么黑白分明。而孤岛Joe,为华人世界,书写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故事。 孤岛Joe写的是“成人”睡前故事。“成人”不是色情,而是成年人现实生活中,在喜怒哀乐之间的暧昧和矛盾。他写的睡前故事,适合成年人看,也适合即将成年的人看。 成年人需要安慰,早熟的少男少女需要指引。 听孤岛Joe说成人睡前故事。这些故事,既是发自灵感的创作,也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细心观察。既科幻反转,又不失真实。心灵鸡汤或许能够温暖人心,但人要面对现实生活,心灵安慰也必须真实存在。孤岛Joe用他的文字和插图,实实在在,做着这么一回事。 【靜靜的陪伴,也可以很powerful】 我们身处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满街大学生不说,整个网络世界充斥各种“专家”。很多人心里的某种不愉快,哪怕再小再私人,似乎都在网上找到各种解读或解释。每个人都是一个病人,每个人又似乎是别人的医生。 孤岛Joe提供的替代方案,就是大家成为彼此的“岛民”。 要成为别人的“岛民”,又不宜太用力。 “现代人的生活太复杂,可能白天发生的小小的事,都会在夜里引发忧愁”。而每个人都是那么独特,遇到的问题是那么不一样。要一直向人倾诉,岂不也是苦差事? 人跟人之间,或许只要能彼此有个understanding,说,你有你问题,我有我问题;我不干涉你,你不干涉我;但我在你身边,你在我身边,我就知道我并不孤单。生活再苦,也过得去。 每座孤岛如果都有岛民,孤岛就不孤单了。     相关报导: 赵佳浩/隧道·繁花少年· 最后心通往之处(上) 老头给我送花来/丘素薇(劳勿) 希望那天不要来得太快/胡静
5月前
“他的样子很清秀,但单薄得很。他虽只17岁,但眼睛的近视比我还厉害;穿蓝袍子,玄色背心。室中略有古玩陈设,靠窗摆着许多书,炕几上摆着今天的报十余种,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报,中有《晨报》、英文《快报》。几上又摆着白情的《草儿》,亚东的《西游记》。” 1922年5月30日见溥仪,胡适在日记中这么写。两个星期前,溥仪致电邀约。胡适有些怀疑,约庄士敦见面。庄士敦来自英国,二人结识于文友会,先后担任这个国际组织的会长。 庄士敦教导溥仪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科,著有《紫禁城的黄昏》回忆宫中岁月。溥仪见胡适,庄士敦是始作俑者。他叮嘱溥仪注意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化和思想界动态,选了文章当课外读物,当中不少是胡适作品。 胡适送庄士敦《胡适文存》时,也送溥仪一部。庄士敦说溥仪不受宫中人牵制。把辫子剪去是一例。老师陈宝琛病重,宫中人认为出宫不妥,他不听,雇车探望,又是一例。溥仪见胡适,也是自行其意,连庄士敦也不知。知道宫中不必行三跪九叩仪式,胡适放了心,对溥仪不眷恋辉煌过去的作风起了好感。 当天溥仪派太监接他,胡适是“危险思想”传播者,怕受阻挠,事先没通知内务府人。胡适到神武门,护军不让进。几经交涉,溥仪才出面。见到溥仪,胡适行鞠躬礼,称他“皇上”,溥仪称他“先生”。溥仪说他们做错许多事,如今还是糜费民国钱财,心里不安。曾要办皇室财产清理处,宫里老辈反对:“因为我一独立,他们就没有依靠了。” 二人闲聊文学和人生,因为在神武门耗时太多,胡适只留20分钟,便匆匆赶赴另一约会。“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胡适回去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 二人见面被媒体得知,谣言四起,指胡适想做皇帝老师,又说胡适当面跪拜,忘记自己身处民国。胡适写〈宣统与胡适〉澄清,认为不应该将小事放大:“清宫里这一位17岁的少年,处的境地是很寂寞的,很可怜的;他在这寂寞之中,想寻一个比较也可算得是一个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他批评造谣者脑筋死板:“一件本来很有人味的事,到了新闻记者的笔下,便成了一条怪诧的新闻了。” 相信人和人之间有同理心 庄士敦说他在皇宫经历3次小地震,胡适和溥仪会面,宫中人不满是其一。外头的非议不比宫中轻微,几年以后鲁迅还拿此事嘲讽胡适。 1923年11月,胡适又牵扯清室另一宗案件。北京政府修改对清优待条款,要求溥仪出宫,暂住醇王府。舆论普遍赞同,胡适却持异议:“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为清廷辩护,再一次让他处在刀口尖上。多位朋友公开表示不满,他们认为面对封建遗物,无需温文尔雅。周作人的话最有代表性:“受过革命及复辟的恐怖的经验的个人眼光来看,这乃是极自然极正当的事。” 误解了。胡适并不是因为对溥仪有好感才发文,对民主制度的认知才是他不平则鸣的原因。胡适说他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但优待清室,牵涉国际信义,有条约依据。条约可以修正或废止,前提是政府必须先和清室讨论,达成新的共识。 见溥仪是人情味,反对强逼溥仪离宫则是对契约意识的坚持。胡适对腐朽文化极力批判,背后有学理支撑,他从不信口开河,不打落水狗,也不因人废言。对民主制度、对人权、对科学、对自由,他紧追不舍。平日生活,则不离温情。所谓人味,不过是相信人和人之间有同理心的存在。“要知处世似临阵,终想做人如作诗。”这是胡适名句。处世不难,坚守原则不易,大体如人临阵,不可行差踏错。充实人生可求,有感情者自会像诗人般悲苦领会,从中找到生活意义。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也有记录和胡适见面片段。溥仪被刚引进中国的电话吸引,翻着电话本,先是打给京剧演员杨小楼,不等他回应,把电话挂上。又打给杂技演员徐狗子,开了同样玩笑。又打给餐馆,用冒充地址,订上等酒席。最后打给胡适,后来见面纯属玩笑结果,并非认真。书出版于1963年,胡适仍被视为洪水猛兽,戏谑文字不过是因时而制,前因后果还得和胡适、庄士敦的回忆共同比较,才见全貌。  
1年前
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安静的人,但比起说我更喜听,加上性格也不太张扬,倘若把我放入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之人中间再二分,也还是属于安静的吧。 求学时期,我也算是师长眼中的乖孩子。成绩即使没有排在前头却能够保持在不需要让父母担心的位置,必要时也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才艺。我以为只要做个标准的好学生,就不会有被老师挑剔的地方。一次初中家长会上,班导师跟父母简单复述了我平日的表现,都是一些正面的表扬。就在我以为会面会一如往常平淡结束之时,对谈却以一句转折作为结束:“总体来说都不错,但是有点太安静了,多发言更好。” 前面都是正面的陈述,此时出现在“但是”后面的补充,自然是不好的。安静也是一种需要改进的缺点。 这个道理早在小美人鱼的故事中被拿来训诫人们。上岸后的美人鱼因为失去声音,无法告诉王子她才是他的救命恩人。我感到一种沉默的悲哀,无法开口说话,只能失去被爱的权力。一切悲伤的源头都来自于说话这件事,或许我还是要感恩自己身处的世界拥有文字这项工具。 步入社会以后,我才逐渐了解到其实是自己不太会聊天。比起学生时代的学习和考试,大人世界里的话题从来没有一个考试范围,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多次的尝试,不过一而再地证明自己在社交这方面总是考不好。我开始退缩。 我尽量避免与人交谈。就如我会在搭乘德士时,选择坐在左后方的位置,那是离司机最远的地方,窗外的风景也与他所看见的前方风景不同。倘若他因看见什么想挑起话题,我也能简单回应一句“抱歉,我刚没看见”而终止话题。 多人聚会对我而言就是一场心理拉锯战,尤其对象是不相熟的人。一群人聊天本应是一场传球游戏,你抛我接,然后到我把球传给下一个人,所有参与者都要确保每个人都有接球的机会。可大多时侯,我都以为我在玩的是躲避球。我鼓足勇气使劲抛出的那颗球,总是以匀速直线运动往场外滚去,我追着它跑,追着追着,我也出局了。 偶尔也会有人注意到,向我抛来一颗球:“你怎么这么安静?” 他是什么意思呢?我在心里揣度。他是想知道我不说话的原因,还是善意地把球抛给我希望我能投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又或是不满我没有做好接球的姿势却用沉默抗议别人守着球太久?为了保持礼貌,我必须努力调整双唇的弧度而无法张开口说话。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呢?”对方继续问道。 “我需要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吗?”说完才意识到这本是无数次社交中在脑海里把自己缠死的问题,我竟把它拿来与别人纠缠不清。 想必对方也被这句话问倒了,说不需要只会引起场面尴尬,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只是在客套。若说需要,又害怕对方认真说起,会破坏原本轻松欢快的气氛。我果然不太会聊天,心里盘算了一百次却还是拿捏不准那个度。 我也害怕这样一种人,聊天时会不自觉把话题绕回自己身上,好像世间万物,都与他有牵扯。 “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人一直在追我——”我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我也做过这样的梦耶,好像有个人在追杀我,我就一直跑一直跑,跑到我醒来后都感觉自己在喘气……还有一次……”梦话连篇之后,对方突然想起什么:“你刚说什么了?” 我摇摇头,仿佛刚被打劫,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 我开始练习安静 这样的聊天模式让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也是那样的人,所以我开始练习安静。甚至后来,我一说话,我就开始讨厌自己。我总是提醒自己,没有人聆听的话,都是说给鬼听的。我怕鬼。 有次上美容院洗脸,昏暗的小房间内只有我和美容师两人。果不其然她开始了刨根问底式的审问,我一面想着怎么让她闭嘴,一面担心我尴尬的回应会使脸部肌肉僵硬而影响保养品的吸收。房内温度有些低,体内血液流动缓慢让我昏昏欲睡,我紧闭双唇,躺在那儿动弹不得,任由躯体被她的言语强暴。 可那次之后,我好像发现了另一种玩法——原来可以不需要传球,总有人爱抢球,也总有人乐意从头到尾抱着球跑。周围好多人都拥有说话说不停的灵异能力,即使得不到回应,也阻止不了他们说下去。而他们往往对此一无所觉。 意识到这一点,我的焦虑也开始退却。因为这世界太吵了,所以我可以安逸地成为那少部分安静的人。更何况,选择站在少数的一边,让我觉得安心。 大家都爱说鬼话,因为寂寞所以要说,因为说了没人听,所以寂寞,循环反复。每每望着那些不断开合的各种形状的嘴,我想起那些沦落饿鬼道,终日饮食而不满足之人。那些自顾自说着的人,是不是也会落得相应惩罚,受刑之人不得停止说话,直至喉咙磨损声带破裂溃烂却还是要说尽世间的语言。
1年前
今年年初,我的奶奶因为腰身不便而开始卧床不起,吃喝拉撒也就由家里请来的阿姨处理了。早上时段每个人都推门而出,到了傍晚才见家里人一个一个归来。因此更多时候都是阿姨陪奶奶守着空荡荡的家。 我在大学里借宿,每一个星期抓紧时间回去看上几眼奶奶。大家都对奶奶很好,一有闲暇,伯父姑姑总不予余力地从新加坡抽空探望奶奶。尽管奶奶脸不显露出来,但我知道她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她总喜欢嚷嚷:“干嘛要那么大老远的来看我!”下一秒却就会点名伯父或是姑姑哪个家庭的哪个孩子很久没来了。大家总是笑说理由,再随后补上一句:下次一定抓谁谁来。那是奶奶少数会展笑颜的时刻。 我有个10岁左右的弟弟,他总是屁颠屁颠的,有事没事都陪在奶奶身旁。奶奶一有大小事都会让他帮忙。“阿盛啊,过来一下。”这是奶奶的口头禅。可奶奶不知为何总让人做些无所谓的小事,打个比方说,“阿盛啊,去拉一下窗帘。”“阿盛啊,去开一下风扇。”“阿盛啊,厨房后面的风扇没有关,去关一下。”“阿盛啊,帮我拿烧水一下。”一开始,我以为是奶奶劳碌命的缘故,他们老一辈的人一天也停不下手上的活,要是没活干简直像要他们的命似的。 奶奶的这些使唤听久了也就枯燥了,毕竟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阿炳啊,这个床是不有点矮?”我看了眼回答道:“没有啊,没有。”可是奶奶还是不断地诉说着背后酸痛,我遂转动调整床角度的滚筒。当我返回坐下没多久,奶奶又发声让我再调整。我跟着照做便是。 久而久之我才注意到可能她不想一个人在大厅躺着,寂寞地注视着白透黄的天花板。 奶奶很讨厌呆在我们的家,她总爱说照顾她的阿姨哪里哪里不好,也会说我母亲哪里哪里不好。说完这些,最后她就会提到:“你阿爸是在害我,在老人院不知道多好,还有人24小时伺候。” 奶奶不想拖累我们 同样的话听多几遍,我才总算听懂其中曲折,奶奶她,不想拖累我们一家人。而她那些听着莫名其妙的命令,是在害怕自己失去价值。奶奶在我们家一待便是一辈子,她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家里的每个地方早已全是她的踪迹。 我们总需要为家中老一辈留着他们的价值,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纵青丝染雪,此生也值得。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我和俪雯曾是学院同学,她目前身在瑞典,多年互发节日短信保持联系,今年2022年交流频繁,是因为书。 去年我们从《使女的故事》开始共读,她看英文版,我看中译本。我们说,一人轮流挑一本,接下来轮到我挑《明朝那些事儿》。事实证明我们对历史故事不感兴趣,停了一段时日,各自看各自的,手机收到她的短信少了。 今年9月,她大力推荐麦特·海格《午夜图书馆》,因为找不到译本,我和她一起看英文版。之后,她陆续介绍今村夏子《紫色裙子的女人》、安妮·赖斯《狼的恩赐》、小川系《山茶文具店》等。直到我看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接着一起看伍尔夫《幕间》,到决定看勃朗特三姐妹的书,从《呼啸山庄》看起,我们对话热烈起来。 我们开始有了同感,所谓名著,自有它的道理。每读完一本,就好像经历暴风雨的小舟,在静静的港湾里安全地靠了岸。 俪雯读的是英文原版,我读中译本,看到好的内容,已经是超越语言的藩篱,所有字句都要消融,得到的体悟好比一束光在体内绽放、炽热。 瑞典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时差为7小时,我们专注阅读的时间多在晚间,读到惊喜之处,还来不及组织语言,就抓起手机录语音或打成文字,希望对方能知道自己当下的体会。因为时差,等不到及时的回复,需要等到睡下醒后才得到回应,但这无阻我们之间分享心得的乐趣。 我曾经因为不同的译本读不下《一间自己的房间》,后来,经多番查找资料,找出不同译者对这本书的译文,再从中挑选最合适自己阅读的版本,一本书就顺利看完了。看《呼啸山庄》时,也采用同样方法,在查找过程中了解到,《Wuthering Heights》之前曾译成《冤家路窄》《咆哮山庄》《魂归离恨天》,后来是杨苡译成《呼啸山庄》。多番查看,最后选定读杨苡的译本,如杨苡在后记所言“译书本是见仁见智之事,不必嘲笑别的译者,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一部世界名著当然可以有好几个译本供读者研究比较。”同样的,读者也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译本来读。对此,特别感谢愿意购入一本书籍,不同译本的书店。 一种心灵上无限想像的旅程 在过去的年岁虽然常读书、看书,但到了今年,似乎才感觉到自己开始“有系统”地看书,比如,接触女性视角的书籍后,稍微涉猎相关内容的书籍,包括19世纪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今时的美国作家格莱农·杜尼尔(Glennon Doyle),一本一本读下去,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共同点,相互比较,这已经是一种自我消遣,某方面的认知逐步明朗,同时取得心智富饶。从书本中看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发出类似的声音,做出类似的呐喊和挣扎,从这点,我们转头到现实社会,在发觉一些人不愿被他人察觉的细微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是否能做出稍微的体谅与让步? 在九十多年前,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到:“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说,想在阅读路上不间断,必须忍受得了寂寞,还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你追我赶、你说我听、我听你说之间,把一本又一本的书看下去、消化、再反刍。 共读也是一种心灵上无限想像的旅程,尤其隔着重洋和南北半球这个阳光并非同一个时间起落的距离。当我读着马尔克斯或米兰昆德拉时,也许斯德哥尔摩的古堡正做着千年浪漫的梦,北方雪国的浆果正慢慢开出艳丽的花,卡利克斯河的鲈鱼正欢欣跃出河面,驯鹿正轻轻跃过七彩的小屋而不惊动午睡的花猫……
2年前
近日同事与我聊起学生的状况,突然打趣地跟我说:“你的学生泪腺特别发达,三不五时就掉眼泪。”这一句话尽管是同事之间互开玩笑,却又有很强的后坐力,它道尽了如今教育现场的种种不易,也隐晦地表达了今时今日的孩子们内心的寂寞和空虚。 这班学生之所以会“沦为”爱哭鬼,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我这位老师的“教唆”。每当学生来找我聊严肃的事情,经常都是没说几句就开始梨花带雨,而我也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哭吧,好好地哭”,然后便静静地看着对方,偶尔还嫌这位学生哭得不够狠,于是补上几句直戳内心的灵魂拷问,为他的难过增添柴火,一副“看难过不嫌事大”的高冷姿态,还要耗费许多卫生纸。 但既然学生前仆后继地来“奉献”眼泪给我,我也只好敬谢不敏地承载他们的眼泪,以及眼泪背后那大大小小的辛酸。为生活上色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起心动念,但对某些人而言,光是活着就已经要耗尽力气。在我们还没搞懂孩子们究竟面对着什么,还没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受他们之前,任何对他们的轻蔑和批判都略显苍白和空洞,仿佛这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居高临下,亦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现象归纳。 想哭就哭是一种幸福 于是我不仅总是放任学生在自己面前哭,也不断告诉学生们要为哭泣除罪,营造一个对脆弱和哭泣更加友善的环境。这不是要我们随时随地想哭就哭,而是当有人出了事来找你诉苦和发泄的时候,不要再用“不哭不哭,眼泪是珍珠”来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需要想着要给什么让对方茅塞顿开的建议,就和对方一起静静地承担那两行或浅或深的泪痕,再轻轻地放下,这样就足够了,非常足够了。 最近流行“树洞”一词,许多人寻寻觅觅,但树洞却是日益可遇而不可求。这倒不是因为成为别人的树洞有多难,而是我们总是着急地抢着要说,却忘了比说更可贵的是怀着耐心和包容,静静地听。树洞的回声是否清脆悦耳并不那么重要,就像树从来不会刻意要求自己是不是能让人纳凉。有时安静而安定,就已经蕴含无穷的力量。 想到这里,我突然羡慕起这班多愁善感的孩子们。他们之所以哭不是因为他们凄凉,更不是因为他们脆弱,而是这个时代对眼泪有了不同的观点和定义。这个时代越来越不会要求我们要强颜欢笑,不会要求我们要内敛和矜持。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明白,原来想哭就哭是一种幸福,而身边的人能放任你哭、支持你哭更是得来不易。 眼泪不会是生活的暗面。眼泪会成为我们的倒影,让我们看清我们的不堪,也让我们看见我们的强大。而我也一直认为,能承载别人眼泪的每一个人,都藏着可贵的温柔。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巴黎9日综合电)《法国足球》杂志公布了2021年金球奖30人候选名单,在这份30人候选名单中,梅西、莱万多夫斯基、“C罗”罗那多和本泽马等人悉数入围,而丹麦中卫克亚尔获得提名让人颇感意外。   金球奖30人候选名单由180名国际记者所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29日在法国巴黎的夏特莱剧院举行,届时将揭晓本年度金球奖的最终得主。。   在2021年的候选名单中,一众名将悉数入选,但当中出现克亚尔的名字让人感到意外。考虑到克亚尔在球场上的表现和他的场上位置,他获得提名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在欧洲杯中对队友埃里克森的急救。   金球奖30人候选名单: 马赫雷斯、斯特林、德布劳内、鲁本·迪亚斯、福登(皆曼市);坎特、芒特 、若日尼奥、阿斯皮利奎塔、卢卡库(皆切尔西);本泽马、莫德里奇(皆皇马);博努奇、基耶利尼(皆祖云杜斯);多纳鲁马、内马尔、姆巴佩、梅西(皆巴黎圣杰门)、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罗那多(皆曼联);劳塔罗·马丁内斯、巴雷拉(皆国际米兰)、哈兰德(多特蒙德)、凯恩(托登罕热刺)、佩德里(巴塞罗那)、克亚尔(AC米兰)、莱万多夫斯基(拜仁)、萨拉赫(利物浦)、苏亚雷斯(马德里体育会)、赫拉德·莫雷诺(比拉里尔)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