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居家服刑特赦附录

2星期前
前首相纳吉获居家服刑的特赦附录是否存在一事纷纷扰扰约一年,最近首相安华终于确认特赦附录的存在。 安华这一确认,直叫之前忙着“洗地(为事件处理收尾工作)”的人白忙一场,真为“洗地者”感到不值,毕竟每天要想一个故事来躲过人们的问责并非易事。 当国阵表态要到上诉庭外声援纳吉寻找真相,到底特赦附录是否存在时,“洗地者”怒吼马华,指纳吉入狱时,马华表示尊重法庭判决,现在却到上诉庭声援纳吉,是没有原则的政党。 纳吉入狱,马华尊重法庭判决;纳吉透过法律途径寻找真相,马华也秉持同样原则,支持纳吉寻找真相,但“洗地者”却扭曲事实成没有原则。 无他,为团结政府躲枪,扭曲事实是手段之一。 过后王室发出御令,指不得在庭外聚集声援,国阵遵循谕令,宣布不到庭外声援。 国阵成员党也有巫统,但“洗地者”只挑马华来痛批,指马华没有自我,没有立场,是巫统的附属、跟班,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政党! “洗地者”不是很尊重御令吗?当初跟官司缠身的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合作组团结政府,是遵循王室御令才“勉为其难”跟他合作,现在马华遵循御令却错了? 有错都是别人的错,这是“洗地者”中心思想。 接着,马华又被套上支持贪污者的帽子,声援纳吉等同于支持贪污,这是一贯的伎俩,把马华跟贪污挂钩。 记得安华获特赦时,他是因什么入狱吗?若按“洗地者”的逻辑,声援纳吉就是支持贪污,“洗地者”难道认同支持不当性行为? 后来,马华又被扭曲成跟国盟的伊斯兰党“里应外合”,把马华跟华社普遍上畏惧的伊党串联在一起,让人们认定马华与伊党是同一伙人的印象。 马华从头到尾的立场和原则只有一个,即捍卫司法公正。 但“洗地者”为扮演好“洗地”的角色,这些日子里不断想故事、想角度、想方法来转移视线和扭曲事实,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耐和创意。 事到如今,安华还承认纳吉特赦的申请是由他提呈到特赦局,“洗地者”却没有责问安华,为何帮涉嫌偷窃国家财富、贪污的人申请特赦? 这话问不出口嘛,问了不就等同于安华也支持贪污者吗?不然,为什么协助纳吉申请特赦?
2月前
不论是领袖或明星,总想维护自己的完美偶像人设,麻烦就多,一旦既要又要就更容易塌房。 金庸笔下《鹿鼎记》和《笑傲江湖》,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和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在人设上竟然有相似之处。 不是吧?一个是江湖人称誉中的大英雄,一个是江湖人鄙视的伪君子,怎会有相似之处? 当然,陈近南和岳不群确是不同,要说相似就在于,两人都是偶像包袱很重的领袖。 《鹿鼎记》里陈近南一出场,就滿滿偶像感。 吴六奇跟查伊璜说起天地会总舵主,“那才真是响当当的英雄好汉,江湖上说起來无人不敬,有两句话说得好,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这番话,让查伊璜想像陈近南的英雄气概都不禁神往。 韦小宝第一次见到陈近南,“见这人神色和蔼,但目光如电,直射过來”,韦小宝这么油滑,都“心中登虚,双膝一曲,便即拜倒”。 《笑傲江湖》里,岳不群出场,也是偶像感滿滿。 当木高峰欺负林平之时,岳不群出现了,“一个青衫书生踱了出来,轻袍缓带,右手摇着折扇,神情甚是潇洒”。 林平之眼中的岳不群,是神仙般的人物,“眼见这书生颏下五绺长须,面如冠玉,一脸正气,心中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但是,陈近南后期不论是应对康熙、吴三桂和郑王府,包括那扶不起的郑克塽,显得优柔寡断,左支右绌。 年轻时读到陈近南一堆迟疑不决的窝囊事,气得想骂做总舵主的怎不杀伐果断,却婆婆妈妈? 同样的,岳不群对令狐冲绝情,对林平之残忍,牺牲女儿夫人,杀害徒弟谋害恒山派师太,自宫学辟邪剑法密谋夺位,又倒行逆施而死。 年轻时读到《笑傲江湖》里岳不群一堆伤天害理的事,气得咬牙切齿,看到恒山派弟子当面骂他伪君子,实是解气。 长大后再读鹿鼎和笑傲,才明白陈近南和岳不群做为领袖的真正问题是:对手不讲武德,偏偏他们偶像包袱很重。 陈近南和岳不群的言语行事都是冠冕堂皇,大义凜然,都爱讲 [vip_content_start] 漂亮话。 不论是政治需要,又或自己爱听,江湖人的称誉已经让他们不能放弃偶像人设了。 陈近南一心要反清复明,他的对手阴招百出,他却处处要表现得光明磊落忠义双全,不能有韦小宝的手段和心机。 岳不群要让华山派再次伟大,他的对手是左冷禅任我行这样的大佬;他没能力却有阴谋,有武功却没气量,他既要又要:当着伪君子,又想当君子剑。 故事说完了。 从陈近南和岳不群的偶包问题,再看首相安华陷入的被指隐藏纳吉居家服刑谕旨附录争议。 从声明不知情到证实总检长收到信件,又说“纳吉是在前首相敦马领导时期被扣,在慕尤丁时期被控,依斯迈时期被判监,却是安华的错。” 安华除了反驳指控,可能也滿心委屈自认遵照程序,为何还遭受指责。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什么都不容易,尤其当领袖更不容易。 毕竟,连皇帝都需要下罪己诏承认过失,哪有当领袖的永远只有收获赞美,而没有批评和指责?哪有过失都能甩锅別人,自己永远只有英明正确? 再说,面对质疑最忌讳就是挤牙膏般地回应;就算你交待完毕,人们仍觉得你不尽不实,再挤一挤还有隐瞞的。 陈近南和岳不群,都说明了一点: 不论是领袖或明星,总想维护自己的完美偶像人设,麻烦就多,一旦既要又要就更容易塌房。 说到底,就是滿滿的偶像包袱惹的祸。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