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佈置

(古來12日訊)壓傷腳仍澆不滅“百家門”公園達人韓順發要為公園穿上喜氣洋洋紅裝,以讓附近的鄰居和朋友可以前來打卡的心! 韓順發在新年前的1個月,便已打算趕在新年前為“百家門”公園佈置,但年廿九時,卻因踩上洋灰桌面佈置時,一時不察失去平衡,遭洋灰桌面壓傷左腳,只好在醫生的勸告下休息一天。 他告訴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在休息一天後,大年初二又馬不停蹄地佈置,幸大年初三完成工作,可以讓大家前來打卡。 住在公主城第7期韓順發,在多年前與周圍的鄰居,將與民宅一路之隔的叢林開闢成備受當地居民歡迎的“百家門”公園打卡區及社區居民休閒、喝茶聊天的聚集點。 過去4年,韓順發以所收集的環保物品,包括礦泉水瓶打造“百家門”,讓居民感到驚喜,許多居民及朋友,逐漸習慣在中秋佳節及新春佳節前往打卡,部分居民也已習慣將要丟棄的可循環物品送到公園。 韓順發披露,由於今年已是第4年,鄰居在去年新年後,便將一些拆除下來的裝飾品交給他。 “我在1個月前就已打算開工佈置,但過去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在下雨,加上臨近新年,我的生意比非常忙,就一直拖著。” 他表示,由於年廿八才抽出時間佈置,加上已非常迫近新年,不敢接受鄰居的幫忙,只有自己動手。 他說,趕在新年前完成佈置,是希望裝上紅裝的“百家門”公園,讓附近的鄰居和朋友有個打卡的休閒區,卻不料會出意外,幸在大年初二及初三的努力下,最終完成佈景。 他指出,這次使用的裝飾品,是居民丟棄的舊燈籠、紅布、紅繡球、辣椒瓶子、水果籃等。 他坦言, 佈景採用的物品,都是居民丟什麼,他便從這些丟棄的物品中尋找靈感,雖然有些物品已有點碎,但由於每個季節的佈景,一般只保留一個多月便拆除,因而影響不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打卡。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31日訊)七八對新婚夫婦請網上花店負責婚禮裝飾,沒想服務差強人意,負責人不僅遲到,佈置也不完整,讓他們最美回憶變最痛記憶,大家忍無可忍報警。 其中兩對新人,昨晚約《新明日報》記者在勿洛一帶見面,敘述他們各自的遭遇。 新婚夫妻鄭女士(28歲,人事部職員)與謝先生(29歲,軟件工程師)表示,他們上週六(25日)在卡爾登酒店(Carlton Hotel)舉辦婚禮。他們早在去年7月就開始策劃。 “去年7月我們在小紅書上找婚禮裝飾,看到一家網店,覺得不錯,當時也沒有看到差評,就跟對方聯絡,準備要她的照相亭佈置服務。” 鄭女士憶述,一位叫“埃絲特”的女子與他們聯絡,後來自己也一直把要的裝飾樣品照片寄給她。 “我們今年4月,也就是婚禮前一個月就見面討論佈置事宜,我們也決定把走道佈置交給她,加上之前的費用總共1176元(新元,下同;約5535令吉),當時我們先付了940.80元。” 鄭女士說,豈料對方給她的設計圖稿非常不專業。“設計稿裡都是黏剪合成的圖,但由於時間不多了,所以我就在網上找了一張樣本照片,讓她照做。” 她說,沒想到對方卻在婚禮當天遲到,還說設備溼了,無法設置照相亭。 “她遲到了一個半小時,只簡單的佈置了一下接待桌,然後就說其他設備還在別處,會遲到。最後又說設備溼了,無法使用。” 鄭女士當時十分生氣,由於婚禮沒有裝飾,顯得背景十分空。“後來還是酒店把裝飾借給我們,才讓事情沒那麼糟糕。後來說將全額退款。” 婚禮後,鄭女士又氣又委屈,決定將此事發布在小紅書上,希望警惕他人。 “沒想到後來有七八對夫妻找到我,告訴我他們也有類似遭遇。還有些是埃絲特的前同事,也說她之前經常找人借錢。” 她說:“這件事對我造成的影響很大,我現在都無法接受,她搞砸了我最重要的日子,希望不會再有新的受害者了。 花店負責人遲到1小時 來佈置婚禮照相亭卻稱會遲到1小時,新人直接叫花店負責人不用來了。 另一對苦主利先生(32歲,供應管理職員)與太太顏女士(30歲,財經人士)於5月18日在讚美廣場(CHIJMES)舉辦婚禮,當時同樣請了該網店製作照相亭,沒想到對方卻說自己會遲到一個小時。 利先生說,由於讚美廣場有時間限制,若對方遲到就無法設置照相亭。 “我已經跟她說過了,但她還是遲到,我就說不用來了。不過我已經付了310.40元的定金,她當時說會退款,但直到現在都沒退錢給我們。” 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上述兩起報案。 被指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 親人過世、錢不夠用,花店負責人被指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 鄭女士說,原本對方稱會在6月初退款,但是她不接受,因此最後約好在5月27日退款。 “但是她一拖再拖,總是說會跟親戚朋友借錢還我,但到現在也沒有退錢。” 利先生也透露,原本對方說會在19日退款,但是同樣以各種理由推遲。 “她還說自己在馬國的阿嬤過世,自己沒錢。後來她也不找理由了,就一天一天的推時間。” 花店業者稱今天將退款 《新明日報》昨晚聯繫上埃絲特,她稱正在處理退款,並將在今天把所有的退款完成。但埃絲特並未回應為何她提供的服務會頻頻出問題。
11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每年新年最糾結的是班級佈置比賽,帶班多年已漸顯疲態和審美障礙。為了配合生肖年份,鼠牛虎兔來到龍時,就知道這古代圖騰裡的混血兒造型並不好整。 經與學藝組長可芯同學討論後,她決定用紙皮手工做立體造型的龍,後牆找同學畫壁畫,但是主題構思始終沒有著落,苦惱至極。“龍馬精神”要同時做龍又做馬,難;“龍鳳呈祥”更糾結那個鳳凰神鳥,想多了我;“祥龍送福”又重複了去年的主題玉兔送福,重做沒戲沒意思。缺乏清晰的主題就很難圍繞主題繼續構思佈置方案。往容易處想又覺得膚淺,往難處思考一番又覺得能力有限。 後來,是浩宇在壁畫勾勒出一幅好山好水的中國畫風,呈現錦繡山河,似乎搭配龍以後……是的,我靈光一閃:“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取自劉禹錫的〈陋室銘〉的“有龍則靈”主題就這麼定下了。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不都被稱作龍的傳人嗎?我們都是龍,此時靈氣乍現,一定能心想事成。雅雯便開始以再循環的紙杯切半,塗上棗紅色做仿古瓦磚的屋簷,試圖蓋一個陋室在課室門口。一進課室映入眼簾的就是銘鋒以草書寫〈陋室銘〉,長長的條幅從天花板到地上,擺上傳統木椅和茶几擺設品,企圖營造充滿書香墨寶的氣息。佈告欄上還有以隸書仿寫由雪梅書法家為我們題的藏頭嵌字詩—— 高瞻遠矚有豪情, 二維睿智龍飛天, 忠信仁義則為善, 班聚精英靈妙篇。 泇昇負責爬上爬下,在高牆上張貼大家為校爭光的獎狀和滿滿的紀念照片。哎,那就稱之為“龍虎榜”。另一邊是學校活動留下的珍貴畫面,就叫“齊樂龍龍”,取諧音“其樂融融”。 薇恩負責在牆壁下方用深淺不一的紅色紙盤和塑料勺子疊成花瓣,耐心地用熱熔膠固定花瓣花蕊,製成新春梅花。在課室四周的牆下方粘滿29朵梅花,取“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之意,也寄厚望予全班29位同學,勉勵他們要克服困難,拼搏求學,考取好成績。 可芯還用盒子和紙皮製作了兩頭色彩豔麗的醒獅頭,擺放在白板前用以“舞獅迎賓”。當然還有其他同學紛紛打下手,幫不上忙的就提供原材料,或找紙皮、或提供紅包、或打掃收尾。天靈靈地靈靈,希望我們的佈置和主題能獲得評審青睞! 若此文有幸相中,2月1日是評分日。有興趣知道結果的不妨猜猜我們有沒有得獎? (編按:作者2月6日告知,大家的努力獲得評審的肯定,以“有龍則靈”的主題,獲得新春班級佈置冠軍。恭喜!)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加坡22日訊)跑馬埔路組屋9戶華裔和印裔鄰居齊心合力迎新春,大家出錢又出力,16年來每逢春節都會在整層樓掛起燈籠、貼上春聯和佈置裝飾,即使花費近千新元也在所不惜。 臘月十五還沒到,跑馬埔路第681座組屋的7樓就已洋溢著濃厚的農曆新年氣氛。住在這層的9戶鄰居已經在走廊張貼春聯、掛起紅燈籠,還吊起了8只象徵吉祥的龍形裝飾。 發起人之一卓秀妹(57歲,麵包店員工)告訴《新明日報》,這裡的左鄰右舍相處融洽、感情深厚,多年來已情同兄弟姐妹,農曆新年大家一起裝飾佈置讓過節更有氣氛。 她說,佈置整層樓只用了週末兩天的時間,不過之前的採買、設計和籌備要花費至少一個月。 同是發起人的陳水明(61歲,工程師)說,由於是鄰里自費,他們在購置裝飾時會花時間貨比三家。同時,他也負責從每戶家中拉出電線掛上彩燈。 陳水明表示,若彩燈耗損不嚴重,通常會回收連續使用兩三年。不過今年的燈籠全部換新,再加上通脹,每家平攤的費用從去年的七八十新元,上漲到今年的上百新元。 儘管如此,左鄰右舍依舊樂此不疲地裝點佈置,卓秀妹為此還特地請了兩天假,一起把裝飾掛好。 兩人自豪地說,他們的組屋樓層在附近很是亮眼,也算小有名氣,尤其是晚上亮燈後,成為附近一帶居民的“打卡點”。
1年前
校方決定在企業日活動當天也進行攤位整潔美觀比賽。 “我們的攤位鋪上桌布,再張貼寫上班級的卡片就可以了吧?”向來主張簡約風格的我提議。 “那是絕對不行啊!”那個本來打算賣甜筒爆米花後來轉賣飲料的阿佳氣急敗壞地嚷著。 “老師,您就交給我們去佈置吧!”她三兩下挑了幾個隊友,然後拍著胸脯氣定神閒的樣子讓我剎那間錯覺她是隱姓埋名的知名設計高手。 “好吧!”我擔心他們放錯重心,重申不必太花俏,因為販賣食物飲料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我在活動前一天想說看看他們的佈置草圖,可能他們需要老師的意見。 “老師,我們還沒討論。” “怎麼可以沒有責任心呢?當初拍胸口保證能做好佈置工作就該履行承諾啊!”阿佳懶洋洋的腔調激起了為師的萬丈火焰。我摟頭蓋臉地給他們一頓臭罵。虧我還滿懷期待他們可以給我帶來驚喜,結果只有驚嚇。 “那我們現在討論可以嗎?”組員阿俊舉手小聲地問。 “趕快討論,明天早上就要佈置了。”看著這幾個站起來個頭都快比我高的小大人,我嘆了口氣。 那天放學後的傍晚,討論有了眉目的他們一直信息告訴我將會做的準備。第二天早上,這群小大人很早就到了學校,他們帶了兩大包吹好的氣球、一些氣球花束、顏色大小不一的綵帶、還有一個自制的幸運抽獎輪盤和一塊將寫上班級與食物名稱的小黑板。 年輕就是活力,佈置工作在剪剪貼貼的半小時後就完成了。看著他們忙碌又認真的神情,我有點內疚,因為責備了他們。我想,也許是我太急躁了,現在的年輕人(包括我的孩子)都喜歡待到最後一刻才動手,看在我眼裡是不認真也不負責任,但他們反而覺得是大人們小題大做,他們不是不做,只是時間未到。他們更傾向於臨場發揮,即興表現。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偏向於臨渴掘井的工作態度,但活在幸福世代的年輕人的價值觀普遍上都不再一樣,唯有選擇尊重與理解才能融入他們的世界。 【六日情.師生過招01】到底賣什麼?/吳詩玉(古晉) 【六日情.師生過招02】四人組合/吳詩玉(古晉) 【六日情.師生過招03】四人組合之阿明/吳詩玉(古晉)   【六日情.師生過招04】轉換的勇氣/吳詩玉(古晉)   【六日情.師生過招05】價值觀/吳詩玉(古晉)   【六日情.師生過招06】判若兩人/吳詩玉(古晉)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