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平安

5月前
病人的颈项淋巴变小了,我心中一惊,手术难度提高了;雪上加霜的是,还是局部麻醉不是全麻,怕大海捞针病人忍不了痛。还有30分钟手术就要开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细细检查,接近静脉有3颗淋巴,就是其中一颗了,三选一。 只是,手术有难度。 手术更衣室,我的一只鞋子不知道被谁穿去了,明明已写上大大特显眼的名字,偏偏鞋架上就只剩下一只鞋子静静地躺着,另一只已不翼而飞。 手术室,用医院的笔记本电脑输入病人资料,突然间画面一黑,当机了。 “对不起医生,我们有紧急手术,你的手术要延后一小时。” 霉运降临时做什么都不顺意,今早还泻了3次。 “鸟事很多,你犯太岁了吗?”好友良羽问道。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想起小学的作文题,我最倒霉的一天,但这些模范作文都太戏剧性,真正的不如意事,不会那么仁慈地集中在一天,经验告诉我,霉气是要连续很多天的。举个近例,最近做的3个甲状腺手术,本来预期手到擒来的手术,个个都花了我洪荒之力,在精疲力尽下完成。 “鸟事虽多,但没关系,”我回道。 是时候断开内心的负能量了,最多再来一次洪荒之力,没事。 手术台上花了一些时间选了一颗淋巴,用笔标记下来。手术开始,我一边小心翼翼地做,一边与病人聊天,还好手术非常的顺利。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我突然有了新的感悟。回头看,从早上到手术结束,其实好事比坏事多很多啊!今早平平安安送女儿上学,巡房顺利,平时也没柴米油盐的烦恼,身体健朗,为何要放大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呢? 我感慨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一个名句精华要改一改了,已经不合时宜了,人生哪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说的是古代,”良羽笑说,“古时候食物不足,没有水电,交通、卫生以及医疗系统都不完善,不时还有战乱,不如意事那可真的是很多。以现代来说,人生不如意事,五五分吧!” 有理,活在这科技发达的太平盛世,就要物尽其用。虽不至于天天星期天,但也不会是天天星期一。提升能力,利其器,保持心态,不要太纠结于芝麻绿豆的小事,人生可以过得很畅快。
6月前
大年初一,至青云亭拜庙,倒不至于去抢头香,只是求平安。无关乎迷信,仪式本身就能安定身心,所以当代神话学权威约瑟夫·坎伯有这一观念:无论东西方,在所有传统社会中,由社会授予的神话形态都在呈现于仪式,而个人则以承诺及信仰的体验给予回应。如果个人没回应怎么办?万一整个社会承继的神话、神学及哲学的传统,都无法唤醒这一类个人内在真诚的回应呢?常见结果就是伪装,觉得自己是无能的,或假装相信、试图相信,甚至模仿他人的方式,过着不真诚的生活。反之,真诚而有创造力的方式,他称为艺术的生活方式,与宗教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它是要去逆转整个权威秩序。 台湾老一辈人,嘲笑日本礼节常流于形式,称为“有礼无体”,就是目睹日本人虽重视礼节,平常习惯压抑自己,一旦三杯黄汤下肚,酒后想解放,就往墙角尿尿,全然不顾及礼仪。我留学台湾,曾听过这句老话,但“体”字如何解释,却不甚了了。某天,为了向中国人解说这句老话,忽然灵机一动,才想到“有礼无体”,实际上是说“有‘礼貌’但没有‘体贴’的心”,相通于《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须发自内心,从而表现于行为,倘若只有外在行为,内心无感,只是流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形式而已,酒后肆无忌惮,正反映出内心并无体谅他人的心情,才会任意在公共场合尿尿。 天心终要回归到诚意 拜完一轮,甚至到对面的香林寺,楼上楼下礼佛一轮,忽然口渴,就踅到附近便利商店买了瓶汽泡水,上边写着无糖,但苹果香精入口,瞬间却让自己有甜味的错觉。心想,怎会如此?于是联想起,钱锺书有篇文章〈通感〉,收录于《七缀集》,是其中7篇长文里,最短的一篇,讨论的就是文学上的“通感”现象。在没有Google、文学资料库的年代,钱老凭其博闻强记,洋洋洒洒,从东方谈到西方,列举文学经典、甚至是更生僻罕见的诗文,钱老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口、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近代西语常说‘黑暗的嗓音’(vox fusca)……”汽泡水的苹果香精味,正唤起记忆里苹果的香甜。 再依据钱老文章引伸,心理学也有所谓的“幻肢”现象,某一肢体虽因伤切除,但却产生仍在使用的错觉。综合前边坎伯的理论,再进一步思考,宗教仪式正是想接通所谓天心,而天心是最终还要回归到个人诚意,天人贯通一直是宋儒修养议题。但个人诚意又如何贯通至虚无飘渺的天心,朱熹就是透过修订礼乐的仪式,让庶民在日常实践中,一步又一步的,每日实践下去,让庶民也能从礼仪,进而追思天道何为。当然过着不追思的生活,也能种下一颗文化种子,待日后因缘成熟后,哪一天突然领悟天人贯通之路。这是哲人方东美先生所谓的“上下回向”,铺排了往下的仪式,就是待机能往上透彻,这条彻上彻下之道,我从一瓶小小汽泡水中领悟,也不枉初一拜庙,虔心毕竟通天心,古人诚不欺我。
7月前
8月前
这一趟山东之旅到了尾声,发现许多人都病了,有的喉咙痛,有的咳嗽。中国正是秋冬交替,有个团友去看病,他说诊所挤满了病人。我们这批游客当中,有两个一直坚持戴口罩,状况还好,其余则一个接一个病倒。 旅程最后两天,我已经开始咳嗽了。回家之后,情况没改善,只好自我隔离,没去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也不敢回去探望90岁的老母亲。我很想打电话问候,老人家的听觉很差,难以沟通,只好作罢。 我看了医生,服了3天的咳嗽药,情况仍未好转。友人介绍了枇杷膏、文冬姜粉,我都买了,希望能够见效,早日回老家跟母亲团聚,与她话家常,助她打发寂寞的时间。 这一天是星期四,我家附近的集市有水果小贩摆摊,虽然身体抱恙,我还是像以往一样,买了蜜柑孝敬母亲。到了老家的篱笆门,一下车就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母亲,独自在门口等待,她似乎已经预先知道我会回家。我已经半个月没见到她了,心中有点激动。 母亲一见到我,马上说我瘦了;她担心我没胃口吃饭,说吃不下饭便煮粥吃。其实,我虽然咳嗽,食欲还算不错。我跟母亲保持一公尺的距离,只聊了几句,便匆匆离开,即使心中有多少的不舍。 山东之行13天前,我跟两位初次见面的文友用餐,正聊得开心,突然接到侄女的电话:奶奶跌倒了,动弹不得,她和她爸都扶不起来。这真是晴天霹雳!3年前父亲跌倒骨折,我们叫了救护车送去医院;后来情况恶化,不到3个月就离世,令我们心痛不已。如今母亲跌倒,我顿时吓得六神无主,赶紧跟文友们告别,一路上忐忑不安;若是骨折,立马要叫救护车,载母亲去医院。 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安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起来无大碍,我不禁松了一口气。原来母亲身体日渐衰弱,双脚乏力,要从轮椅移到坐便椅,没想到坐不稳,摔倒在地上,轮椅及坐便椅也翻倒,上身压住小腿,一时无法坐起。三哥及侄女花了一段时间才把她扶起,让她坐在沙发上。幸亏没骨折,不必叫救护车,真是不幸中大幸! 其实,我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倘若母亲骨折住院,我的山东之旅只好取消。经过几天的观察,母亲平安无事,我的行程才能顺利进行。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但一想到双腿还利索,还不趁早去国外旅游?今年中国已经对外开放,我们夫妻便俩策划了去中国旅游的行程。在老家,三哥、大妹及侄儿侄女与母亲同住,有他们照应,心中倒无牵挂。 这次在山东旅游,有机会欣赏枫叶、红叶及银杏,沉浸在浓浓秋意中,心中赞叹孔孟之乡,齐鲁大地风光无限,景色秀丽。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块土地乃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影响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心中涌起一股寻根的感觉。除了儒家圣贤,山东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及军事家,如蒲松龄、李清照、孙武、诸葛亮、辛弃疾、戚继光等,深受后人敬仰。 迟迟不敢去探望母亲 旅行社安排了采摘苹果,到了果园,工作人员递给我们塑料袋,叫我们自己到园里采摘。偌大的苹果园,每棵树上都挂满了苹果,它们像从天而降的娃娃脸兵团,声势浩大,把我们团团围住。拍了照片之后,我摘下来咬了一口,脆甜多汁,新鲜可口。我突然想到在家乡的母亲,她虽不能跟我一起旅游,我就拍个视频给她看,再买几个苹果给她品尝。老人家并非十分喜爱吃苹果,但“苹果”与“平”谐音,意为平安的果实,讨个吉利。 买了苹果之后,有的团友却说我们在新加坡机场转机,不晓得能否过关。有一个善心的团友,说他们夫妻买了托运行李,可以帮忙带回古晋。后来我们还是自己背上飞机,不敢劳烦人家。苹果也顺利带回家,没被海关截住。在回家的车上,我托侄儿把山东苹果带回家让母亲品尝。 回家之后,咳嗽这家伙阴魂不散,一直困扰我,我只想把平安而不是病毒带回家,迟迟不敢去探望母亲。等我完全康复,才能与她分享山东之行采苹果的种种趣事。 有人等着我回家,心中充满温暖。无论我年纪多大,去了多遥远的地方,我始终是她的儿子。虽然白发苍苍,青春不再,母亲的微笑永远那么美丽、亲切。每次坐在她身边,听她细诉我小时候发生的事,我仿佛回到童年。 小学六年级读的唐诗〈游子吟〉,在脑海一闪而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这世界上最傻的人就是当人家的父亲。” 这是我父亲的招牌金句,从小到大我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每次父亲这么说,肯定是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当中,不知道哪个惹恼了他。 自小“父亲”这个词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易怒、消极、难以接近。 甚至有些时候,我不太能够理解父亲的想法。 比如,当我生病,把医生开给我的药吃完了,正拿着装药的袋子想要扔掉时,父亲大人就会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止我。 “这包装上写你的名字,你拿去扔在垃圾桶,那是在糟蹋自己!”父亲煞有介事地说。 我一头雾水地看着父亲:“那要扔在哪里?” “你给我,我明天出门把它放在一条小河中,让水冲走。”爸爸从我手中取过了袋子。 扔河里?那河里的鱼儿要是误食了,不是害到它们了吗?我那么善良,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 再说了,用林黛玉姐姐的话来说,这河水虽干净,只要流出去就脏了,仍旧把花……哦,不对,仍旧把我的名字糟蹋了! 他就是如此与众不同 还有一次,父亲回家带回了4个小木块给我们兄弟姐妹,说这东西可以避邪保平安。哥哥拿着那小木块问我,你相信它真的能避邪? 我笑而不语。 如今这木块还在我的钱包里。其实并不是相信它能否避邪,而是这木块是父亲给我的,带着它便像有一股力量,会让我安心不少。 父亲经常说他很傻,我有时候想想,好像也是这样的。 上初中那年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团体表演比赛,非常紧张又兴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舞台。巴士把我们送到比赛现场时,我隔着老远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一棵树的旁边。 我家距离比赛现场非常遥远,我没有想到一直吵着车油很贵的父亲会专程开车来到这里。 他看见我从巴士下来,也没过来打招呼,走掉了。 是的,他没有进场看我的比赛。我不知道他在那棵树下站了多久,就只为了看我一眼,然后走掉。 他给孩子加油打气的方式,就是如此与众不同。 那天比赛什么曲子,我已经忘记了。但我记得,父亲穿着白色的衣服,棕色的三分裤,身上还背着黑色的斜挎包。 父亲,您老说自己傻,但是在我的眼中,那时站在树下的你,像极了我的英雄。
2年前
2年前
我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谢谢”这两个字。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一家人在过去的3年都没有回乡过年。也自从我开始工作,就几乎没有回乡见过爷爷奶奶。若要说是自己忙到完全抽不出时间,那肯定是假的,还是有一些懒惰和理所当然的成分。 一回到爷爷奶奶家,奶奶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叫着我,跟我说很久没有看到我了……现在长大了……开始赚钱了……好像变瘦了……诸如此类的。这么久以来再一次感受到自己像小孩一样被人关心被人疼,我除了忍不住害羞地挠挠头,心里的愧疚也一点点蔓延开来。但新年期间的所有时间都还是快活的,吃年饼、喝汽水、燃爆竹、拿红包,一样不少。尤其我们几个晚辈还应验了那句话:“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你饿”,不只客厅桌子上的年饼琳琅满目,饭桌上还真是从除夕到我们回家的那一天,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奶奶作为奶奶,就是生怕大家会被饿坏,殊不知我们的嘴巴貌似从来没有空闲过。 启程回家的那天,全家人吃完早餐之后,就开始慢慢地把行李都搬到后车厢。其实大家的动作都有意无意地放慢,一边收拾还一边话家常。临走之前,奶奶跟在我们几个晚辈后面,又偷偷塞了一封红包给我们,跟我们强调这和除夕夜的那封红包不同哦,这是祝我们一路平安到家的红包,真是既荒谬又感动。奶奶把红包递给我的时候,还顺道说了一句“谢谢你回来陪我们过年蛤”。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觉得家人之间干嘛那么客气呢,这种事,不用谢。而当奶奶把红包也递给弟弟的时候,一边拍着弟弟的肩膀,一边还是说着同样那句话,“谢谢你回来过年,之后有空还要再回来玩蛤”。我心里想着,拜托啦奶奶,大家都长大成人了,怎么还会叫我们回来玩耍,我们都不是在上学的小孩了。 但车子启程不久,我还是像小孩一样,眼泪就像新年那几天的大雨,一直掉个不停。 我一定会多回乡 我想起奶奶在谢谢我们回来过年的时候,用的不是她平常说的福建话,而是用她略微生涩的华语,就好像她过去几天用方言说了多少我们听不明白的东西都不重要,但这句谢谢,怎样都要让我们听懂。我听着这句谢谢一次一次回荡在我耳边,特别不是滋味,我不想要回乡过年这件事是一件需要被“感谢”的事情,我不想要奶奶觉得我们愿意花时间回乡是一种需要说“谢谢”的施舍,我不想要奶奶连我回乡过年那么简单的事情都要“谢谢”。 但思考到最后,我清楚知道这是谁的问题。这就好像,只有从来没拿过零用钱的小孩,才会在爸妈破天荒给零用钱的时候,说一句谢谢。 谢谢奶奶的这句谢谢,以后除了过年,我一定会多回去的。
2年前
2年前
最近听到有人说副刊主任看起来三十几岁,虽然他确实保养得宜,但说成三十几的话还是有点夸张哈哈! 活力副刊组员,年纪最小的,都没有2字头啦!可是每一位伙伴的状态看来都比实际年龄年轻,或许大部分不是未婚就是未育,比起已经生养孩子的人来说会相对自由,可以投入更多时间在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慢慢摸索和开发自己。最痛苦应该就是工作死线快到了还想不到要做什么题目,稿子写不出来吧。 自从33岁后,我常不确定自己到底几岁,心理上对自己的年龄认知一直停留在33。几年前年轻的DD刚加入副刊,我与她认识没多久,还不算熟络,有次我们一起搭着电梯下楼午餐,她突然问我几岁,得知后,惊讶说:“蛤,那你还不生!等什么?”我吓到还没来得及反应,电梯门一打开,她就溜出去了。 前阵子提起这件事,已步入3字头的她尴尬笑说现在的想法已有所不同。咦,难道是这几年被副刊的某种磁场影响而转化了? 回想,其实当我二十几岁通往30岁时,心中也是有种莫名的焦虑,好像急着一定要怎么样、去哪里、完成什么,否则就老了来不及了。30岁至40岁经历了搬迁、结婚、置业、生离死别和全球瘟疫,这10年仿佛是加快了1.5倍速前进,咻一下就过了,而这几件大事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人生要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来到40岁,在公寓遇到邻居小朋友向我打招呼:“Auntie bye-bye”。我也绝不回避微笑挥挥手:“Hi, bye-bye”。上巴刹采买,也许是戴着口罩扎起马尾,还有不少小贩问:小妹,要找什么? 无论是Auntie还是小妹,对我来说都不是太在乎,身心健康平安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即使勤劳do脸,泪沟和法令纹不明显,自己也能感知到体内的“原装电池板”,已用掉一半,精气神大不如前了,偶尔肩颈酸痛手臂抬不起来,思虑过度湿疹就会趁机回来。 身体老化是无法避免的事,总有一天会退化到需要依靠他人来照顾,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善待身体,练习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能力,尽可能延迟那一天的到来。 那年在医院急诊科陪伴亲人时,看到一位约90岁的婆婆独自入院留医,引起我的好奇,她散发着一股从容淡定的气质,更让我忍不住想悄悄地观察她。 医护人员为她安排好床位,转身又去帮助其他病人。婆婆先从包包里取出保温杯和一些用品摆放整齐,之后拿起小毛巾,以小碎步走进卫生间。她看似一位资深病人,经验丰富老到。 洗漱过程有点久,护士才突然意识到婆婆不见了四处询问,猜想她之前是不想打扰正在忙碌的护士,我只好走去告诉她们婆婆的行踪。梳理干净后,她坐在床边用自备的围巾包裹颈部,再戴上毛帽,做足一切保暖功夫,才缓缓地躺下床闭目养神等待接下来的安排。 看着她不疾不徐地安顿好自己,我内心升起了:“如果生病的婆婆能,那么以后我也能”的信心。   更多文章: 白慧琪/那年,采访飙脚车少年事件 叶洢颖/打造残疾者宜居屋,谁愿助力? 梁慧颖/出嚟行迟早要还 黄琬焮/这世界就快被___水淹没 陈愐壮/再谈读书人 白慧琪/种子发芽了
3年前
失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只是迟或早的事罢了。 2020年挚爱的丈夫走了,才真正明白何谓心碎,我差点就跨不过那个坎了。 2021年年岁已高的爸爸也离开了,或许有了些经验,我可以平安的与亲爱的爸爸告别。 短短一年时间里,我失去了生命中两位最重要的男人。 从茫然,悲痛至极到慢慢接受他们回了天家的这段过程,老话一句;情绪的复杂起伏是言语无法尽述的,更无人可以与你感同身受。 那种孤独与荒凉,仿佛自己一个人漂泊在外太空。 在疫情猖獗、全世界都陷入混乱之际,与更多苦难的众生相比,我失去亲人的悲痛或许可以减缓一些。当时,这是我安慰自己的一个方式。 丈夫走后,我颓废了大半年,靠着信仰,我渐渐爬出人生的低谷。所以到后来面对爸爸的老化与患病,我可以淡定的处理。为了不让年老的妈妈伤心,我打起精神来照顾临终的父亲,同时兼顾辅导妈妈及家人的心理调适。 当时连跨州都困难,我一直要想办法申请准证回家乡以及去医院探访,这其中也面对很多拦阻,所幸当时还有家人的配合及帮助。 我心疼妈妈除了要白头人送黑头人(我丈夫的离逝),如今还要面对爸爸的离开,担心她会承受不住。但原来信仰的力量是很真实的,妈妈在这过程中也展现了她的坚强与信心。那时的我,没有太多时间舔自己的伤口。 从医院把爸爸接回家,大约两个月后,爸爸就回天家了。因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一家人可以坦然接受,没有哭天抢地,心中只有平安。 处理完爸爸的后事,我回到吉隆坡,独自一人面对绵绵不绝的悲伤。但是很快的,我开始沉淀自己,平稳许多不必要的情绪,进而思考了许多的事情和人生面向。 有许多是我从来没有碰及的,有些则是我曾经陪伴别人走过的阴霾。如今轮到我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少了个可以依附的人,挺心酸的。人生旅程,走着走着身边就会少了一些亲爱的人,这是我无法掌控且无可奈何的变故。 今年的新年,团圆饭少了两副碗筷,唏嘘一定有的。许多事已无法还原,这是我感到最无力的层面。包括我的无助和软弱,我犹如看见剧痛凶狠的样子,张牙舞爪的站在我面前,好像要把我吞吃了。这是我必须接受的残酷事实。 但是不是不再团圆就要丢掉新年传统?如今虽物是人非,是不是就要拒绝改变?是不是失去就贬低如今手中拥有的价值? 我只有痛没有苦 我们常常无可避免的对现实失望,因为现实并不完全美好,还会让人揪心不已。可是经历一连串的事,我也不再是一年前的我,更何况世界走向以及个人思维的巨大变化? 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啊! 我想我对于过去、失去、改变都因着信仰的磨练与修剪,有了不同的看法。那是回应深渊里巨大冲击之后,比安静更安静的状态。这就是最珍贵的得着。 如今我可以想得稍微透彻,看得比较明白,因着没有埋怨及遗憾,我渐渐接受生命中的失去和遽变。信仰教晓我,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真理中。真理会释放我,让我得到真正的心灵自由。所以我只有痛,而没有苦。相信有一天,痛也会变得轻描淡写。 最终我还有一个深不见底的盼望托住我。那就是我相信有一天,会在天堂与我心爱的人再相聚,那是无以伦比的美事。 今年的新年,请温柔以待,平安就好。
3年前
惆惆、怅怅;战战、兢兢;诚恐、诚惶;忧心,戚戚;忽晴忽雨时节,最难将息! 自从去年3月以还,转眼一年半,良民百姓苦守行管SOP,人人生计都受到打击,严重者三餐不继,更不幸者染上病毒。生命遭受到威胁;加上政局混乱,当政者忙于权力斗争,置民生问题于度外。老百姓苦不堪言,岂料天意莫测,世界各地不同地区暴雨成灾!人间遭受病毒、天灾、政局混乱三重困境。国人经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一般人未免感到彷徨失措,我亦凡人,岂能例外!不过,我自年少,则养成“苦中求乐” “暗中求明 ”的韧力。在此时刻,更不容许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而更致力在苦雨凄风中,致力抗拒恐慌,保持镇定。更加坚定对上主的信靠。以此年迈力弱的体能,也是相当吃力的角力战。然而这正是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总得全力以赴。 于是,每日除早祷、晚祷外,傍晚时刻,增加一次祷告。记得以前有位非信徒的近亲,曾经带点讥讽地说,“如果两国战争,是否靠祷告便可以退敌?”他未接触圣经,难怪不知道历史上果然有靠绕城祷告,有助战胜的史实。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梁红玉上阵击战鼓助阵的记载。那是一种精神鼓舞力量,我们既不能上前线,就只能在后方迫切祷告。不过,在迫切祷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感谢上主的慈爱,要数说上主的恩典。 数说不尽的恩典 际此忧心戚戚时刻,首先感恩的就是家人仍然得保安康,入息虽然受到影响,但三餐清茶淡饭得以温饱,已经足以感恩无限。行管期间,生活中曾经历过几件值得数说的恩典;必须分享,证实主恩时时刻刻的同在,于阴霾布空时刻,仍赐亮光。 行管期间,每晨在屋外嗮太阳,一天无意中往自家屋顶一望,骇然看见一棵约一公尺高的小树,长在屋顶之上!若再不发现,它越长越大,屋顶必定受到破坏!怎会发生这怪事?又如何处理呢? 居处蒲种区原本树木众多,但近期路边一列大树遭受砍平,翻根,莫非种子向上飞扬,停在我家屋顶“落地生根”?心中打量,可能要向行政当局求救,但又怕繁文缛节,费时费力!这时想起教会一位姓麦的弟兄是做装修工程的,不如先请他帮忙。果然麦弟兄接到电话后,两小时后即来到我家。二话不说,取了爬梯就从二楼窗外爬上屋顶,我在梯旁一路迫切祷求安全,平安,不到一刻,麦弟兄安全下来,小树已除!这真是值得感恩的事!求主赐福与这位有爱心的弟兄。 5月下旬,由澳洲长孙传来喜讯,他夫妇第二个孩子出世,这更是主赐大恩德。孩子取名Willow慧宁。Willow杨柳树也,树的品格,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宁静致远。曾孙乃是我生命的延续,求主保佑平安,健康成长,成为主所喜悦的新一代,与此同时,成长为人类美好前途,作出贡献,无限感恩。 其实,上主对我们一家的恩典是数说不尽的,所谓“时时看顾,处处看顾”,甚至可说,恩泽也是普及全人类的。而我们能回馈的,就是坚守上天旨意;严守人间的SOP,更迫切祈求上苍带领国家领导层,督促他们能排除种族主义,真心为国为民,致力于抗疫与经济复苏,改善民生问题。上下一心,度过严峻的考验时刻,疫情早日被克服,阴霾早日消失,暴风雨之后,盼望彩虹早日悬空。 后记: 昨日收到女儿由美国西部寄来视频,上空出现双彩虹,无比绚丽。
3年前
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