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文烈

2月前
怡保白兰园的一家迷你超市藏着一个妙人。 走进超市里,只见“店小二”穿梭在货架之间,将货物井然有序地排好;顾客上门购物,便放下手边的工作到柜台结账,接着继续排货。得闲时,拿起一份《星洲日报》或一本书在角落里细细翻阅,到点下班回家后,继续沉浸在文字书海之中,如此这般两点一线,听起来有些单调寡淡的生活维持了长达18年,连离开怡保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看到这里,一位老者的形象是否从字里行间冉冉升起?然而,他却是一个80后文艺青年;学历不高、学习成绩不好,但饱览群书;甚少踏出怡保,可在书中探索更浩瀚的世界,见过更大的世面。 他,就是廖文烈。 报道˙摄影:本刊 叶洢颖 影音:本刊 林芷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必曾在大多数人正值年轻气盛时,无数次浮现脑海的想法──不愿就此停下脚步,不甘平凡地过完此生,不想年纪轻轻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平淡生活,总想去外面闯一闯,历尽千帆乘风破浪后或落叶归根或落地生根,经历一番跌宕起伏再归于平静。 但廖文烈并不在“大多数人”之中。 读书让他不平凡 廖文烈在中五毕业后就选择留在怡保,曾在神料店、凉茶店打工,最后在离家只有几条街的迷你超市扎根,一做就是18年。每日早上8时50分,从住家步行到超市对面的杂货铺买报纸,9时准点拉开闸门开始营业,直到中午老板上班,他回家用餐1小时,再回店里工作,傍晚6时30分至7时下班回家,如此循环往复。 看似平淡如白开水的生活,在下班后随着走进书本世界的步伐变得精彩。 他是爱书人在脸书上的聚集地——“越读者”的其中一位版主,由于他个人专页头像是著名的漫画人物老夫子,并将超市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一一记录成“店小二手记”,因此得外号“老夫子”,又称“店小二”。 曾经他以为自己是孤独的阅读者,周遭的爱书人少之又少,一直到2014年通过网络觅得许多同路人。“2014年开始使用脸书加入“越读者”后,发现原来在我身边有很多爱书人。然后在群组里分享我的藏书,最后成了版主之一。” “我考虑了很久,因为其实我很懒惰去管理,最后决定加入,主要就是希望能够推广阅读。” 他坦言,虽然从中学就已经接触过马华文学,但一直无感,甚至曾产生过“偏见”,但是10年前机缘巧合下阅读梁放、许裕全、杜忠全等马华作家的文章,渐渐改观且深深地爱上马华文学。 “马来西亚的月亮也一样很圆,只是没外国的那么大而已。”于是,他积极地参与“全民阅读”的活动,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马华作家。“如果说马华文坛里谁是我的偶像,那就是李系德。我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看他的文章,就是他影响我写作的风格。” 网络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能跨越地理、身分、阶级限制,轻易地与彼此交流,比如书迷和作者,比如廖文烈与他曾经只能在报章上看过名字的作家。询及通过社交媒体和梁放、杜忠全、潘碧华等马华作家结缘,还成为朋友感觉如何时,他坦率地说:“爽!” “就是感觉很爽,能够认识在报纸上看到的名字,那种感觉其实是蛮爽一下的。” 不管看不看 先下手为强 从踏进他的家门伊始,触目可及之处皆是书籍,据他初步估算,目前藏书大概一千多本,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其中有不少历史相关和马华文学的书。 这么多书,真的能读完吗? “有(读完)!只是读了那本书的书名,”他促狭笑道,“其实我读完的书不会超过10%。” 为什么不能先看完一本,再买下一本呢?“看到喜欢的就买,再犹豫下去的话,等下转过头,你真的会和那本书失之交臂,就会错过。” “因为以前曾经有试过看中一本书,但就是犹豫再三,想了又想。等我决定要买时,已经找不到那本书了。” 也由于他曾体会过这种遗憾,后来一旦看中哪本书,就会果断下手。不管看不看,先下手为强才是王道,总比事后追悔莫及来得强。 有的书则是在他年少时由于经济不宽裕而错过,待他成年后,只要跟这些书再度重逢,他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有的书是我找了很久的,那时候它刚出版,我还是学生,没钱买,最近有人放二手出来,我马上买下来。” “像这本《吉打二千年》,在1993年时就要卖50令吉,当时的50令吉已经不算是小数目了,但是现在还在卖50令吉就很便宜。”他举例,以前的50令吉在怡保可以一个人去喝喜酒,如今一个人去喝喜酒最少要150令吉至200令吉。 万事万物皆逃不过通货膨胀,唯有书的价值不变。他11岁时买不起的书,在三十多岁时终于买得起了。 既然如此爱书,到书店打工岂非近水楼台先得月,能第一时间购买心仪的书籍,不必大费周章,舟车劳顿了,可为何反而选择到迷你市场工作呢? “因为迷你超市就在我家附近而已嘛,走路可以到。” 他坦言,其实也曾想过到书店打工,只是当时书店并无招聘员工,然后就找到迷你市场的店员工作,不知不觉就工作18年。 宁借钱不借书 虽然网络打破疆域为他带来许多便利,拓宽了他的社交圈子,但相比起网购书籍,他更倾向于到书店慢慢挑选,毕竟有的体验是网店无法提供。“因为我能够看内容、看目录。虽然网络也是可以看目录,但是没办法看内容。” 当然,颇为遗憾的是,如今除了大型连锁书店,怡保当地的书店愈发罕见。“可是我听说,在上世纪50、60年代时,怡保是很多书局的。有人告诉我说,已故的学林书局老板谢满昌先生,年轻时特地从吉隆坡骑脚踏车来怡保买书。” “如果怡保没有那么多书的话,我不相信谢先生会特意来这里买书。” 此外,菜市场附近的跳蚤市场也曾是他淘书的好去处,当时那里有一个二手书摊,他从学生时代就已经是他们的老主顾。“我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在那边买书,买了很多年。老板娘知道我喜欢看什么书,每次有这类型的书,她会先藏起来等我来买。” “可是大概七八年前开始,老板娘退休后,轮到她儿子接手,这段时间就是一直没有收到什么好书,他也告诉我最近没有放书出来。” 好在脸书的二手书群出现,让他有了新去处。“除了这个跳蚤市场的二手书摊,基本上我都是在脸书的二手书群买。” 询及有没有开书店的意愿时,他斟酌片刻,给出了一个很现实的答案。“在一个爱书的角度来说,其实在怡保开一间书店是没办法养活一个人的。所以为什么怡保这么多年以来只有一家学乐书苑。” “而且学乐书苑的老板廖永立本身除了这个书店,还有很多生意,因此才能够支撑下去,如果只是单纯卖书的话,那其实他是做不下去的。” 若不开书店,是否考虑开个小型图书馆,对公众开放借阅呢? “绝对没有,”他斩钉截铁地说,“有时候他们把那些书翻到烂了,(这些)都是我的宝贝。” “我可以借钱给别人,但绝对不借书。” 追求读书的快乐 于他而言,读书与本行毫无关系,甚至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写论文、混学历,单纯因为追求读书的快乐。 “纯粹是自己喜欢,之前脸书上曾经有一个课题引起争议——到底那些书有没有高低之分?其实对我来说,读书是你自己喜欢就好,我没有管它什么高低的,我自己喜欢就好。” 他坦言,“读书”带给他很大的改变。“如果我不是喜欢读书,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就是大街小巷那种最普通的人。但是因为读书,除了让我增广见闻,也对我的人脉拓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在交友方面让我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我脸书的脸友基本上都是文友、书友。” “如果没有读书的话,我觉得我今天什么都不是。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就好像刚刚我说的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的感觉。” 这就是读书给他带来很大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他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有他的人生。因此他也乐于当一个买书人,以及传播信息的人。“有些作者自资出版的,或者有些书我觉得值得推荐的,我就会在阅读群组推荐给大家。” 相关报道: 【还是要读书/01】文字侦探︱许钦斐:化身福尔摩斯,侦破字里行间的错处 【还是要读书/02】阅读播客|芝士份子:深信书本的力量,播客说书你来听书 【还是要读书/03】二手书店|BooKu:读书──能沉静躁动的灵魂,为二手书寻找知音人 【还是要读书/04】现代说书人|黄康伟: 买书 读书 说书, 寻找社会的另一可能 延伸阅读: 【杂志新浪潮/01】新兴杂志新气派 【杂志新浪潮/02】无本|以热血的心,为电影人说故事 【杂志新浪潮/03】草稿|零经验,那就从零开始 【杂志新浪潮/04】跨出纸本,开创不一样的阅读舞台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从小喜欢看地图,儿时父亲的工作室有一张世界地图挂历,被我当成寻宝图。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挂历拿下来放在地上,然后趴着研究地图,父母亲见我如此热爱研究地图也只是一笑置之。 中学时迷上足球,更常看地图寻找足球队所在的城市,因此认识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城镇。如今我还是喜欢看地图,只不过是从纸本地图册改为谷歌地图。最喜欢做的是溯本还原,看看这条河的发源地在哪,流经哪里,流向何处? 不久前重新翻阅这本地图时才发现,世界早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地图是1979年的产物,那一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的,那是前苏联(1922-1991)张牙舞爪的年代。苏联全盛时期有15个加盟国,包括如今被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时,可说是元气大伤,普汀想恢复前苏联的光辉可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此外在地图册中还可看见南斯拉夫。对现代人来说南斯拉夫可能比较陌生,南斯拉夫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曾举足轻重。它是1918年至1992年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1991年南斯拉夫发生内战,总共持续10年之久,当中包括著名的科索沃内战。内战导致南斯拉夫解体,解体后塞黑、克罗地亚、波黑、北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相继宣布独立。2003年塞黑也分家了,分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国柏林围墙尚未倒,两德还没统一。捷克斯洛伐克还在同一面旗帜下,捷克斯洛伐克要在1993年才分家成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一年圣卢西亚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两个小国相继独立。 而当时津巴布韦还是英殖民地,苏丹也还没分裂,也门当时分为南也门和北也门,东帝汶当时尚属印尼。这本地图里的马来西亚收录了各州首府的市区地图,90年代末我国政府为了抹除英殖民时代的痕迹,为马来西亚的道路来个大改名,把原来的英国人名字换成马来统治者以及马来先贤的名字,这本地图却完整保存了英殖民政府命名的道路,对历史爱好者来说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同时这本地图也为我解开了一个谜。霹雳安顺的马来名字是Teluk Intan,中文名字则叫安顺,看起来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看了这本地图才知道,原来早期的安顺名叫Teluk Anson,据闻Anson是一位英殖民地官员的名字。 一本薄薄的地图册,也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地图册看世界变迁是个很有趣的体验。
6月前
●我想推荐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的书是《马来散记》、《实用马华英大辞典》鲁白野著、編 有一个年代,叫P.南利年代。有一种精神,叫鲁白野精神。我知道,您肯定在为目前的族群撕裂而担忧,也为《四十圣训》课题而焦虑。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信任”两个字——各族群对政府的不信任。所以就更要好好阅读《马来散记》,同时也要细细品读鲁白野那不平凡的一生。当你读懂鲁白野的人生,你就知道他不平凡之处。 鲁白野在怡保出身,却在印尼度过很长一段时间,期间当过农夫也参加过印尼独立战争,过后回流新马安家立业。期间鲁白野曾经参与《马来语月刊》的创立并担任主编,也编写过《实用马华英大辞典》。鲁白野终其一生梦想是能打破华巫之间的藩篱、追求国民交流与团结。所以他为了让马来亚华人也能够像印尼华人一般流利使用马来文,而投入字典编辑。 引用《马来散记》的两段话:“字典是研究一种言语,甚至是民族的一个重要工具。”另一段是这样说的:“中马两大民族之间假如存有隔阂的话,首先得怪我们自己。本来言语是沟通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奉劝那些认为马来文没价值的人,不把马来文学好,吃亏的是自己。”六十多年前,鲁白野就已经点出国民团结的症结,但到现在,鲁白野所担心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国家的未来,绝对不能被宗教政治等课题操弄下去,否则再一个50年,问题还是存在。 所以,这也是我推荐《实用马华英大辞典》和《马来散记》的原因。当您从鲁白野编写的马华英辞典了解他对国民团结的苦心,那么您也将会透过他的《马来散记》感受到他对文化传播的用心。在那个华人对马来文普遍不熟悉的年代,鲁白野的文章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一块,他大量向华人分享马来人的历史与文化,例如马来民族和印度人的拓殖、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以及我们相当陌生的马来古法、马来人的战争观等等。同时也向华人介绍马来民族英雄汉都亚、著名的马来学者文西阿都拉、马来人对牛的文化、马来剑的神话、马来文艺和皮影戏等等。 看完《马来散记》,您会觉得,鲁白野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他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团结部在追求的吗?鲁白野可说是华巫之间的亲善团结大使。只是,前人了解,现在的人却未必做到。所以我们也期许,为民族和平与团结尽一分力。
1年前
在智能手机面世之前,与他人联络最省钱的方法非SMS莫属。母亲的第一支手机是CSL牌子的彩色屏幕手机。由于姐姐们工作在外,为了方便联络就买了一架手机给母亲。托手机的福,母亲学会了九宫格汉语拼音输入法。 二十多年前的手机并不像现在如此方便,有WhatsApp、LINE、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供选择,当时除了打电话就是SMS。和打电话相比,SMS便宜多了。记得是50个字的信息收费10仙,以此推类。一次顶多能发送500字。 因此,母亲被迫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母亲的学生时代,我国中文教育系统还是注音符号的天下。所以母亲的汉语拼音可说是零基础。而当时我国的手机输入系统并没有注音符号选项,只有台湾的手机才有。所以母亲每次遇到不会输入的字就问我,我就耐心的教她。久而久之,母亲终于掌握了九宫格汉语拼音输入法。 透过语音来怀念母亲的声音 亲友知道母亲会汉语拼音输入法,无不感觉惊讶!因为没想到母亲这么快上手。尤其是与母亲同个年龄层的亲友,更是对母亲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智能手机面世后,各种即时通讯软件陆续开发,母亲也跟上时代使用WhatsApp。WhatsApp可以支援各种输入法,包括手写。母亲却始终钟情九宫格输入法,原因是比手写快。只是母亲在标点符号应用方面以及汉语语法实在是有点勉强……每当我跟母亲说起,她脸上总是露出顽皮的笑容说:“哎哟,你们看得懂就好了啦,反正我又不是写文章投稿。”呵呵,母亲总是那么的可爱。后来即时通讯软件有了语音通话,母亲更是乐此不疲。在我眼中,母亲就是个豁达大度与时并进的人。 其实也幸好后来WhatsApp、LINE、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有了语音通话这个功能,母亲去世后,我们还能透过之前储存下来的语音通话来怀念母亲那爽朗的声音……
2年前
编按:告别了许裕全与王日的导读专栏,本期【全民读书会】又有新变化。 这次,我们找回老搭档——“越读者(马来西亚)”,继续为读者导读各式各样的读物。 第一期登场的内容主题是【一方水土:华人庙宇文化阅读】,由“越读者”版主廖文烈推荐4篇文章,带你到庙宇去“看看”! 新年前怡保多间岩洞庙宇在毫无预警之下接到土地局一纸通告,指占用政府地,被谕令停止运作和清空。后来虽获得政府介入而暂缓,但也意外让这本《南洋华踪》引起关注。 南洋华踪是一本怡保岩洞庙宇集体研究的成果,说来惭愧,笔者身为怡保人却对怡保的岩洞庙宇历史所知甚少。感谢霹雳州非伊斯兰事务局的主推以及拉曼大学中文系团队用心,填写了这片空白。 霹雳州的庙宇研究所获得的关注,远不如槟城和马六甲研究所累积的成果来得丰富,这一点尚需各方努力。根据调查,怡保总共有35座洞穴庙宇,但为人熟知的恐怕不超过10座。而南洋华踪主要的调查对象是战前就已经存在、最主要的7座庙宇。分别是广福岩、三宝洞、南天洞、东华洞、霹雳洞、南道院和龙头岩。 东华洞、南天洞、南道院和龙头岩都属于道家一脉,其中南天洞和龙头岩更属于全真道一脉。广福岩、三宝洞和霹雳洞则属于佛家系统,当中广福岩和三宝洞师承禅宗曹洞宗,而霹雳洞则由居士所创。 目前除了三宝洞和龙头岩尚有道士与和尚主持,其他岩洞庙宇的传承因各种原因早就断绝了,目前都是由俗家子弟或者管理委员会来运作。尤其南道院的情况最令人担忧,目前是以不开放的家庙方式运作。 书中提及,三宝洞开山祖师清心法师师承广福岩微嘉法师。由于一脉相传之姑,目前三宝洞主持会庆法师也兼任广福岩主持,唯法师常驻三宝洞,广福岩则交托住寺的居士代为主持。 三宝洞曾经在1974年遇到锡矿场土崩,倾泻而下的洪水和土石流瞬间把三宝洞给淹埋。所幸最终尚能灾后重建。 毗邻三宝洞的南天洞则是历史文物保存得最完美的寺庙,南天洞至今仍保存相当牢固的木质建筑,正殿左侧有阶梯可通往前洞四层楼阁。爬上楼阁,仿佛穿越回到古代一般。楼阁的木板屏风与诗词都是开山祖师龚善德所题,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如果南天洞是以其历史文物而闻名,霹雳洞则以其文化底蕴而闻名。来到霹雳洞,映入眼帘的尽是历史名人以及文化界人士的字画!霹雳洞这三个字乃胡适所题,蒋介石、星云大师、张大千等都在霹雳洞留下墨迹。而张大千除了题字,还留下了一幅壁画!南岛敦煌名不虚传! 南洋华踪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承。许多庙宇都面对青黄不接的危机,导致传承逐渐消失。失去了传承,庙宇也只能逐渐没落或者转而由委员会管理,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方水土:华人庙宇文化阅读(二)】传统客家信仰 ——布赖村水月宫 【一方水土:华人庙宇文化阅读(三)】马来半岛庙宇 【一方水土:华人庙宇文化阅读(四)】柔佛庙宇文化
2年前
3年前
某天,翻开报纸国际版,赫然发现杂货店店员竟然被美国《时代杂志》纳入前线人员,兼票选成为风云人物之一!呵呵……突然觉得自己的职业高尚了不少。 不知不觉,在迷你市场一干就15年。我也从青涩懵懂的男孩成长为圆滑世故的大叔。1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看着我入行的销售人员基本上所剩无几,大家都另有发展。 记得刚上班的那两个月,还真的难以适应。因为之前在神料店上班时,顾客都是华人,现在则要面对三大民族。国语不好,少不了吃苦头。老板有意栽培,让我从点货开始学习。商家送货来,单据多是国语、英语,也有少数华语。想当然耳,手中握着单据,大字不识几个,只好向老板请教。就这样,慢慢的老板也让我学习订货。到后来,早上让我自己开门,有时候去旅游,更让我负责整间店面。 在迷你市场上班,赚大钱是不大可能的,但基本上三餐无忧。好景不长,99杂货连锁店在2016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起,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开了千多家店面。其实霸级市场对迷你市场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倒是同样属迷你市场的杂货连锁店,才真正是零售业的克星。 不过做生意本就如此,也不能说什么,人家就是有能力有本事。能力不足的只好想办法转型,这也是各大华团商团常挂在嘴边的。山不转路转,穷则变变则通,恰巧有位塑料厂老板找上门,与我们洽谈合作事宜,在他建议之下,我们开始尝试转型,多卖一些小贩打包用具。 也幸亏如此,总算挨过冲击,站稳阵脚。一切开始上轨道时,却碰上百年一遇的冠病威胁。所幸,在行管令下,迷你市场是少数获准开业的行业。第一阶段行管令时,的确赚了一笔。但慢慢的,问题浮出来了。由于一直重复不愠不火的行管令,经济危机开始浮现,公司的营业额也自然下降。 如今,许多小商家禁不住行管令的折磨而纷纷退场,剩下一小部分还在苦撑。衷心希望,疫苗接种率早日达标,还大家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 【星云】长期稿约/我们这一行 电邮:[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注明:我们这一行 •文长勿超过1000字,可附上相关照片。 •请于稿末注明中英文姓名、身分证号、联络地址、银行户头、电邮等作者资料,否则恕不录用。 •文章经录用,除了在平面媒体刊载,本报也拥有作品上网、录影、录音、改编等其他使用权。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