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张国强

1月前
在混凝土大厦林立,寸土寸金的香港,人人过着紧张、争分夺秒的生活,人们和社区的关系是非常靠近,同时也非常疏远的。在这喘不过气来的大都市,要如何与人群共处,创造集体记忆,让生活除了工作生存,还可以和社区有更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发生,是大家非常渴望的。新创设计公司One Bite(一口设计)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以地方营造为切入点进入许多场域,活化许多废置空间,也让老中青多世代的人群聚在一起有更多的交流。正如他们工作室的标语:“营造地方相互连系社群。”(Interconnecting People and Making Places) 文:张国强(草稿策划编辑) 图:OneBiteDesign的官方网页 One Bite由张国麟建筑师与妻子梅诗华在2015年创办,成立的宗旨是期许让更多人一起参与公共设计,就如公司名般,试试看吃一口设计的感觉,让社区有更多美好发生,温暖我们的生活。 定位为Place Making Studio地方品牌顾问的One Bite,从聆听社区声音开始,大家一起合作,让更多的专业一起跨界协作,让地方承载着满满的集体智慧让大家一起经营。One Bite有4个核心理念,分别是传达正面影响、重新发现地方、创造共同价值、合作互助的韧性,不仅成为许多建筑毕业生的向往,也吸纳了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参与其中。 [nonvip_content_start] 天台乐园:从玩乐中建立地方人文情感 One Bite的成名代表作从玩转天台开始。过去许多高楼天台都是禁止进入,或者是放置建筑设备的消极空间。2018年,负责营运29个商场和停车场的管理单位“民坊”,邀请One Bite与街头篮球组织SLAB在停车场天台打造了空中运动场,也因此诞生了一系列休闲玩乐,五彩缤纷,充满故事的天台地景。除了让青年大受欢迎的运动空间,也置入了许多童趣的游乐场,适合乐龄的活动空间,运用大胆破格的鲜亮色彩,让建筑的第五立面有更多可能,也让围绕在高楼大厦里的人有更好的人文风景可以俯瞰欣赏,在密不透风的香港都市中可以感受到更大片面积的天空,同时也活化利用更多城市忽略的地方空间。 一屋计划:改造废置空间弥补社区不足 One Bite事务所内有一个专门经营社区计划的社会公益部门机构One Bite Social(一口社群)。这个部门机构连系不同关心社区,跨界别的协作伙伴,透过同行学习及培黎,期望共同建设具有韧性的社区。他们在2017年发起了“一屋计划”,邀请闲置的店屋提供给有需要的团体进行“衣食住行”的社区营造,文创设计的内容,让社区功能可以透过居民的互助得到完善。 一屋计划曾经分别在深水埗大南街、湾仔轩尼诗道、太原街等地发生,共有40个社区组织参与。2023年疫情后,取名为“壹合”的第五个“一屋计划”,在皇后大道西一号的历史建筑唐楼“有记合腊味家”呈现。这里在不同时段有各种不同面貌,有电影、限定书店、二手衣物店等各类快闪活动,让繁忙的社区街道出现有温暖的,可以让人与人深度交流以及互助成长的空间。 西贡海艺节:活化离岛偏乡的社会实践 One Bite团队不只吸纳建筑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大量来自各种专业的全职成员参与其中。这样的团队能够多面向沟通,也能够用设计美学编辑展现地方的美好,也因此可以参与香港西贡海艺术节的策展、统筹及文宣等工作。 西贡海艺节由One Bite从2022年策展开始举办,目前已经进入第三年。“再岛聚”是今年2024年海艺节的主题,希望透过外界设计及艺术工作者,与当地社群一起打造大地及环境教育的各种创作及工作坊,让在地及外地居民可以透过深度旅游,对离岛偏乡的未来给予地方希望,也让大家看见岛内的慢步调生活,一起守护和珍惜香港这片放松的后花园。 社区与人群的研究观察及成果发表 One Bite团队在日常设计及社会工作上,也会花时间做大量的城市社区课题及人群的研究,期望能找出优化未来的建筑规划与社区环境的办法。最后则会透过发行自己的刊物或架设相关课题的网站,将研究发现传播出去,与社会大众共享成果。 其中,Urban Matters是One Bite利用糖果比喻向大众收集数据故事做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的研究项目,来发现社会大众真正内心想要的步行体验。Happy Walk则是收集了世界各地行走体验的短视频,配上很有意思的对白,让大家可以在网络体验的设计材料库。 “参与式设计”让民众也可以参与建设公共空间 我们可以看出,One Bite透过大量的调查和参与各种不同民间机构讨论进行工作坊,最终合作共同创造了一种今天社会中被称为“参与式设计”的实践,这样的模式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可以看出One Bite透过大量的调查和各种不同民间机构讨论,进行工作坊,最后联手一起打造出在今天社会中被我们称为“参与式设计”的实践,不管在哪个国家地区都非常值得借鉴。尤其对应一般由政府主导的公共空间,让民众从下而上参与提建议及讨论,会让地方群众建立更多的建设归属感,在未来也更乐意投入该空间的管理养护上。 要让公共的造景或社区功能项目能够更受民间爱戴,我们应该要打造的是一种设计机制,让人可以和决策及执行人有更多互动,让民间的声音和想法被听见,从而可以打造更多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空间。
1月前
生于1917年4月26日,从小在中国长大,之后到美国深造执业并成为美国公民的贝聿铭(I.M.PEI),是当代世界建筑圈最伟大的华人建筑师,也被称为现代主义(Modernism,注★)最后的建筑大师。 文:张国强(草稿策划编辑) 图片:摘自网络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刚过了102岁生日不到一星期后离开人间,留下的设计作品涵盖各种类型,不计其数,遍布全世界,而经手设计的博物馆几乎都是该地区的国家重要地标。 贝聿铭于1955年曾与人合伙建立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1983年获得第五届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一直到1992年,贝聿铭才和两个儿子贝建中、贝礼中建立了贝氏建筑事务所(PEI Architect)。 [nonvip_content_start] 稳定的三角形几何结构美学 让贝聿铭在美国建立起设计威望的作品,属于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坐落在面对中轴对称的国家广场和国会大厦旁的不规则场地,同时建筑也要呼应在1937年建成、传统西式古典的国家美术馆西馆。 贝聿铭用了几个三角形的平面布置,拆解了这个不规则的场地,产生的缝隙形成一个很明确的动线和功能区块。建筑中有很大的玻璃天窗中庭,让光线进入这个庞大的建筑里,建筑师和工程师运用巧妙的设计,让三角形结构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支撑起这个庞大面积的天窗。而三角支撑结构形成的多面空间,不仅可以遮挡夏季暴晒的阳光,可防止过多的眩光影响美术馆的内部参观氛围。 贝聿铭这一生中最多人讨论的作品,以1989年落成的巴黎罗浮宫透明金字塔入口改造最受人关注。方案中标后,由于造型及手法过于前卫,有别于传统的巴黎人手法,曾受到巴黎群众的抗议及请愿取消改造计划,但贝聿铭最终顶着多方压力,在当时的密特朗总统护航下,顺利完成改造,最终得到世人认可,目前成为法国流量最高的打卡旅游景点。 三角形结构几乎出现在贝氏的经典建筑作品中,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比如香港天际线里最耀眼的中银大厦,可以看见大量运用三角形这种稳定的架构设计塔楼,时至今日仍让人感觉崭新如初,顺应未来时代。 创造当代园林的动线意境 贝聿铭家族祖辈大多和银行金融业相关,其父亲贝祖贻曾筹建中国银行。家里是名门望族,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下接触到艺术文化、科研经济等各种外交活动,假期时就会在苏州亲戚的狮子林(江南四大私家园林之一)游玩,这些经历在日后贝氏事务所设计博物馆哲学中有很大的影响。 贝聿铭运用过往历史记忆和园林传统手法精神,在日本私人美秀博物馆实现了一次浪漫的设计。博物馆与自然、山地结合,浑然天成的布局安排,及精心打造的入馆仪式动线,满足了人们对追求美的期待,也沉淀参观者的心情。 在日本美秀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经过那周围暗而前方明亮的隧道桥,慢慢可以看到越来越大的美术馆入口场景。后来,贝氏在晚年回到自己的老家乡,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也尝试以很当代抽象的手法呈现,让江南园林水乡的精髓得以延续。 不管是日本美秀博物馆或苏州博物馆,重点的景观植物和石头都是贝聿铭亲自严格挑选的。他将建筑、景观、环境整合一起的考量,非常值得当代建筑师借鉴和学习。 尊重历史,超越现实,追求永恒 贝氏建筑事务所秉持大方得体且务实理性的设计理念,深受许多国家政要及文化艺术推广者欢迎。对于材料和颜色的执着,以及建材保养的考虑,贝氏建筑事务所也会从地方的乡土意境中寻找到合适元素,让建筑的在地特色更加显现。晚年设计落成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建筑运用白色石灰石形成几何式的叠加,塑造一种当代伊斯兰风格的意境。 贝聿铭曾经说过,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或许是他接手过最难的项目,他必须从中东、伊比利半岛到印度及中国边疆,从这些浩瀚的伊斯兰文化中抓到精髓并展现于多哈的建筑设计。炎热的气候,最后贝聿铭选择在面向波斯湾的地方,设计了整栋博物馆建筑物唯一的大玻璃窗户,来营造希望及光明的意境。 贝聿铭经典的作品还有俄亥俄州的摇滚名人堂、德国历史博物馆、卢森堡大公现代美术馆等地标文化建筑,都对该地方的城市面貌、文化教育、旅游推广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贝聿铭已离开人世,但他留下的作品,仍然刺激当代建筑学人对其空间几何和光线设计的探索,堪称建筑学教科书等级的实践典范。 【后记】贝聿铭的次子,贝氏建筑事务所的联席董事长贝建中,于2023年12月23日因病突然去世,享年77岁。 注★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指的是以创新的建筑技术为主,去除零碎的装饰,运用玻璃、钢材、混凝土等打造简约明确的造型和空间,让人一看即懂的设计手法。
5月前
滑梯、秋千、步道、石椅、球场、运动器材……将这些硬体设施通通挪进一片空地,一座公园就完成了吗?不是的。如同其他建筑空间一样,人只要不走进来,它永远只是个半成品。那要怎么让人走进来呢?这不仅是地方政府和发展商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许你我也该回头想想,我们对公园有着什么需求,心中理想的公园又是长着什么模样? 因为,打造理想公园这回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参与其中。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公园? “从零岁到一百岁,拥有各种身心状况的人,都可以去的地方。”马来西亚规划师协会(Pertubuhan Perancang Malaysia)理事会成员胡瑞云这么认为。 “是附近居民可以好好享受的空间,这才是重点,而不是那个地方本身。不能吸引人走进来,就是失败的公园。”城市规划师赖俊玮如是回答。 “一定是兼容的,让人心情愉悦的地方。小孩可以玩,老年人可以跳广场舞,青年可以白天来健身,晚上来拍拖。好的公园,没有一定非得要这样那样,更多的是怎么让当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市政府和民间达成一致,完成共同的愿景。”这是建筑师张国强的看法。 理想的公园,没有非如此不可的准则和样貌。怎么规划,怎么设计,才是最好?关键词,是兼容,是以人为本。 纵使满足城乡规划局制定的所有指南,并不表示同时也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要怎么确保居民的需求有被满足?很简单,开放沟通的管道。沟通的机会,可由发展商、政府单位、涉及的建筑师与规划师开启,也可由居民本身主动发起。 管理与维护不求一劳永逸 在地方营造(place-making)的观念里,胡瑞云解释,公园管理可分为三个面向,即硬体(hardware)、软体(software)与组织体(orgware)。 肉眼可见的硬体设施并不是公园的全部。在她看来,硬体反而是最容易完成的一环,属于事前规划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软体和组织体的部分,则需等到公园建成以后,当地居民自发且活跃地介入,好让公园长期维持在理想状态。 “软体指的是活动,比如早上有人打太极,或是趁着节日庆典举办聚会。这部分常常做得没有很到位,它是需要居民的互动和参与。组织体也很重要,却被很多人忽略了,指的是两个M,management(管理)和maintenance(维护)。如果做好这三个面向,大家就能开心地使用公园,公园也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 管理公园的责任,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有的落在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内,有的落在单位管理层肩上。然而,公园作为公共开放空间,每一个使用者都不该全然置身事外。 为什么需要居民参与其中?因为只有居民本身才最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每个地区的人口结构都不同,适合各个地区使用的公园设计,自然也是有别。胡瑞云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社区主导设计”(community led design)。 “比如在新村,老人家比较多,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是秋千,而是更多悠闲的桌椅;换作是青少年,他们喜欢刺激的活动,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滑轮场或拥有上下坡设计的脚车道。” 当居民有了想法,胡瑞云鼓励,他们可以循着官方管道发声。 “一方面,要看地方政府有没有意识到,他们有和居民定期沟通的需要;一方面,也要看居民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参与权,我们有这个权利去主导管理公园的工作,通过与设计师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看如何能将居民的需求设计出来,落实下来。” 不管是长期的维护,或是阶段性的改造工程,资金都是无可回避的困扰,她建议,除了申请政府拨款,居民亦可尝试寻求私人企业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名义,给予赞助。 “这是一种共赢的方式。管理工作不容易,但唯有做好这一块,公园才能持续保持活跃的状态。” 培养社区归属感,让人流进来活化空间 张国强也鼓励,在官方准备了公园这个空间以后,民间可以用社区营造的形式,主动走进去做些事情。 “民间想要怎样利用这些空间,就去做吧。”来自麻坡的他举例,“像麻河公园之前办过音乐会、市集、绘画比赛,因为地点靠近河,也办过很多水上活动,比如划龙舟。这样的公园就很活力四射,人们会一直进来参与。” 当一个公园开始变得热闹,相对的,地方政府也会多加关注公园的美观和安全,认真做好管理和修缮工作。 “公共空间一定是双向影响的。当人流越来越多,对于居民的投诉,政府也会感到压力,继而想办法去维护。” 目前,他与团队也入驻麻河边上的一个村子,并在村里租了一个木房子,观望如何能为这个人口老化的村子带来新的火花。而村里的公园是一个适合着手的好场域。 “之前我们带一个非政府组织进来,做了一个游乐场,希望可以慢慢带动起什么。做完后却遇到疫情,大家不可以走出家门来使用。所以它还是需要人的介入,进去里面产生事情,我们接下来看看能在这个公园里做些什么,想办法延续之前的努力,希望可以给村子带来改变。” 很多时候,所谓的“自发做些什么”,赖俊玮提醒,也不一定非得是多特别的事。更重要的,是居民在过程中如何生出社区意识(sense of community)。 “好像有些华人新村,他们会用环保的方式去美化公园,因为是他们自己参与创造的,这个空间对村民来说会有一份归属感,大家可以在这里聚集、交流。包括像我住的地区,那边的公园不是多有名,但居民协会和附近店屋的商家会捐钱、筹款办活动,比如新年庆典、中秋晚会,他们也会跟市议会沟通,看看能否提供帐篷、移动厕所。” 一切的热闹与精彩,终归须由当地居民先主动发起。否则,一个公园再美,如果失去了凝聚社区的功能,这个空间很快便会凋零。 都市人也需休闲与绿意 2024年2月,房屋部部长倪可敏宣布,将在今年拨款5000万,在全马各地住宅区内的空地保留地,兴建100座人民公园,旨在打造花园城市,推广健康生活。 胡瑞云说,对现状不满的居民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声机会。 “在马来西亚规划师协会里,我们认为,部长说的100个公园,不一定是要建100个全新的公园,而是可以看看现有的公园,有哪些值得政府去重新启动。”这么做,不仅可以节省成本,也能活化原先死寂的公园。“一个公园最重要的,不是多大多美,而是它有没有发挥功能。” 可是,身为普通居民的你我,又为什么要去多做些什么事,维护公园这个空间?这个空间在我们的生活里意味着什么? 胡瑞云和张国强不约而同谈到了心理健康。 “城市高度开发,人口密度很高,空间又有限,造成人们压力很大。”身为城市规划师,胡瑞云认为,“我们需要去重整整个空间,利用这些对心理健康有帮助的小空间,比如公园,去给大家一个可以抒发情绪和压力的地方。” “为了呼吸啊,”张国强感叹,“走在城市市区,都是高楼大厦、钢骨水泥,我们的身体会一直维持在高压的工作状态。喜欢看多点植物,看蓝天白云,这是人的共性。所以绿地是一个疗愈、放松的空间,公园就像是城市的肺。” 这个城市的肺,最好能够保持有机的样貌。“越多可能性可以在公园里发生,当然越好,不管是老人、青年、小孩,以及各式各样的族群,都可以在里头找到自己的空间,可以不断遇到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事情。” 美好的事情,往往都是麻烦的。但如果这个美好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很是重要,就不怕麻烦了。 相关报道: 【焦点/城市绿地空间(1)公园就在住家旁,你为何不想走进去?】
7月前
10%,是在城乡规划局(PLANMalaysia)的官方指南下,保留给休闲空间的比例底线。所谓的休闲空间,囊括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园。公园对你我而言是一个怎样的空间?打造公园的起因,本是为了鼓励健康生活,但在建成后,走进公园将这个空间激活的人流,是否符合理想?让你对住家附近的公园兴致缺缺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又是在什么脉络下产生?   从发展商的角度说起。公园往往是一个无法带来盈利,却又为了符合城乡规划局规定,而必须打造的公共空间。因此,常见的观念是,只要满足官方最低限度的规范,已然足够,无需再好。 这个最低限度是多少呢?发展项目总面积的10%。 城市规划师赖俊玮说,开拓10%的休闲空间,是为了让人口密集的城市,在频密发展的过程中,仍保有一个可以让人呼吸、喘息的地方。但这个10%又够不够呢? “营造一个社区,我们常常太注重建筑物、地区,之后才会关注人。”赖俊玮认为,我们应当换个角度,以人为本。“10%是最低限度,也不应该是为了符合规定而做,而是要从整体环境去考量,如何可以打造一个给人交流、生活的空间。”言下之意,在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空间的需求上,最好保留弹性空间,不被规范限缩。 马来西亚规划师协会(Pertubuhan Perancang Malaysia)理事会成员胡瑞云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国家实体规划理事会(MPFN)指南列明,政府也致力于维持比例的平衡,让每1000名城市居民能够享有至少两公顷的公共开放空间,作为休闲用途,打造理想生活。 选址是关键考量 理想归理想,回归现实,基于利益考量,公园很少会是发展商最用心打理之处,加上建成以后的后续管理欠佳,所能吸引的人流常常不尽理想。胡瑞云说,这是常见的城市规划议题之一。 用建筑师张国强的话来说,公园在建筑学里是很浪漫主义的存在,虽然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却不会带来经济价值。 直到时代改变,人们开始重视情绪价值,公园的经济价值才跟着一并提升。 如今,以往那种“公园是为了有而有”的观念,似乎快要过去了。 随着竞争越发激烈,很多发展商开始晓得“反客为主”。原被视为一种负担的公园,转身成了一个个发展项目的重要卖点。位于吉隆坡甲洞的蒂沙城市公园(Desa Park City)是最好例子之一。 “发展商把公园变成一个主题,借此带旺周边的经济发展,比如吸引饮食业的入驻,也允许人们带宠物溜达,这是一个特色。”胡瑞云举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商希望利用这些设施作为卖点,但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为什么呢?” 选址是关键考量之一。赖俊玮说,公园通常会建在显眼之处,“靠近商业区,或四周被住宅包围,好让居民方便通行,提升安全感;如果让它躲在后巷或角落位子,僻静的地方,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性。” 在城乡规划局2000年《开放休闲空间规划指南》中,详细列明更多打造公园的标准,包括:选址应当远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场地形状尽量维持四四方方、指定地点应有良好排水系统,以及尽可能保留土地原貌,让山坡是山坡,水源是水源。另外,空地里至少60%之处,必须是带有自然属性的软景,如绿植和水体。 硬体设备应多加设计 适当的环境有了,再来是硬体设施,包括秋千、滑梯、行人跑道、球场、健身器材等等。 据胡瑞云自身经验,她透露,本地民众对公园的不满,最常见的莫过于设施欠缺维护,以及大多数公园看起来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 不是没有人试图去冲撞,做点不一样的。 张国强曾在2019年为麻河玉射(Grisek)新村提供企划案,打造一座名为“麻河之心”的公园,希望借此活化小镇,吸引年轻人回流。在企划书里,“这是一个涵盖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的学习乐园,里面期望有特别打造的游乐场、美食阁、历史文化馆等等。” 项目获批了,最终呈现的结果,却与原本的企划案有着明显落差。落差体现在,客制化的特色被抹掉了。 由地方政府管辖的公园,里头常见的游乐设施,张国强说,“通常是买一整套现成的,方便以后整组替换。如果使用客制化的游乐设施,以后坏了,较难找到一样的材料去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社区公园看起来千篇一律,没有特点,久了人们也不会想去。” 与张国强走访位于雪兰莪八打灵再也的一座邻里公园。正是他口中那种千篇一律的公园。公园卧在组屋与马路之间,里头有凉亭、秋千、滑梯,以及蜿蜒的步道。不管是地上的橡胶垫子,还是大型的游乐设施,他说,素质虽然不差,但寿命不会太长,为了安全起见,每三五年就得更换。在他看来,如此做法缺乏长远眼光。 “这些设施是很工厂式的,也不是抱着‘可以用二三十年’的心态去打造。”他希望,地方政府在打造公园的过程中,可以开放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拥抱更多可能性。 不能全依赖政府管理维护 说到公园的后续管理和维护,责任在谁呢?这得回头看看产业和地契类型。 若属非分层产业(non-stratified property),屋主持有的是个别地契,那依傍在该住宅区的公园将落在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内。发展商在完成项目后,必须将公园拥有权移交给州政府,并在《国家土地法典》第62条规定下,将该土地公报为公共开放土地(tanah lapang awam)。 至于分层产业(stratified property),持有分层地契的每个屋主,将共同承担管理公园的责任。发展商没有义务将公园拥有权移交给州政府。 “很多时候,地点提供了,硬体做好了,起初三五年美美的。当发展商将公园移交给市议会、市政厅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资金问题了,(视乎)他们有没有拨款去定期维持。”胡瑞云说。 关于地方政府维护公园的详细方案为何,截稿前未获相关单位回应。但胡瑞云当头棒喝,“很多人觉得,这全是政府的工作,其实不是。”不管自家附近的公园拥有权属谁,一味将责任归咎到管理者身上,并不会改善现况。“我们需要实行‘共同管理’的概念。可能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款项,但居民要些什么?居民有没有参与度?” 所谓的共同管理,具体可以如何操作? “我觉得管理者需要提供一个定期的沟通平台,让居民有管道反映心声。”胡瑞云补充,反映心声,不该止于投诉的层面,“大家可以坐下来重新审视,这个区域里的几个公园,为什么这个有人去,那个没有?” 据她所知,八打灵再也市政厅(MBPJ)在与居民的互动上,多年来保有活跃、有机的交流。“MBPJ有个方针,希望创造一个兼容社区。如果对公园有什么意见,他们欢迎居民协会提呈报告,经过审查,他们会发放拨款,根据居民需求改造公园。” 毕竟,若回到根本去解构“公园”两个字,张国强说,指的是公众一起打造的园区,有政府的涉入,也有民间的力量,他认同,民间应该由下而上、自发去做些什么,共同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公园。 空地面积的宽广与使用人口的多寡,决定了一座公园的等级和功能。根据公园规划指南,公园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公园等级 最小面积(公顷) 使用人口(人) 等级一:国家公园(Taman Negara) 无限制 全国人民、国内外游客 等级二:州级公园(Taman Wilayah / Taman Negeri) 10.0 全州人民 等级三:城市公园 / 地方公园(Taman Bandar / Taman Tempatan) 5.0 多于5万人 等级四:社区公园(Taman Kejiranan) 1.0 5000至1万人 等级五:游乐场(Taman Permainan) 0.1 500至2000人 资料来源:《2021年城乡规划局开放空间规划指南》 相关报道: 【焦点/城市绿地空间(2)走进去“搞事情”,打造属于大家的理想公园】
7月前
8月前
在近十几年来的国际建筑设计趋势中,建筑设计师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作品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赫斯维克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家具设计系,也有在曼彻斯特学习三维造型工业艺术的经验;父母则是从事和服装纺织业相关的工作。在这些过往独特美学教育的熏陶下,赫斯维克往往以大胆突破形式,有别于传统严谨建筑教育下千遍一律的框框和样式,提出打动人心的想法,受到全球许多政商文教机构的爱戴。 文:张国强(草稿策划编辑) 图:摘自网络 反思生命与地球关系的种子圣殿 1994年在伦敦创办工作室的赫斯维克,早期的作品大多关于城市公共景观,或者是室内大型装置艺术项目,业务多在英国境内。2010年是赫斯维克爆红受举世瞩目的一年,因为其代表英国设计的种子圣殿,在上海世博是众人最关注也是最多话题的一所场馆。 英国馆种子圣殿堂,由6万根压克力管组成,其主题是“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压克力杆件会随风摇摆,始终呈现动态的样子,宛如一个巨无霸的蒲公英。有别于其他馆内内容满满的文案和产品,英国馆呈现的是一种对生命过去和未来的现象。每一根压克力管子底部放着不同的植物种子,总共有900种濒临灭绝,稀缺的植物品种,象征着永保希望和珍惜生命美好的寓意。如此纯粹单一概念的设计,却是上海世博馆中最受欢迎的场馆,据说最高峰时,群众必须要排队等4个小时才能参观赫斯维克的种子圣殿。 [nonvip_content_start] 打造动态鲜活的魔幻都市风景 因为赫斯维克英国馆设计带来的震撼力,上海后来很多商业私企机构就邀请赫斯维克来为他们未来的计划提案。其中两个在上海引起话题的作品,分别是复星艺术中心和千树复合型商业住宅区。 复星艺术中心坐落在外滩BFC商业中心内,是一处中国和国外艺术交流的展览场所。于2019年开幕使用,外观有三层可以转动的金色竹廊帘幕,在特定的时间依据季节和日晒的情况,可以人为机械控制建筑表皮的竹廊转动,来达到调节室内的舒适程度。 2021年启用的天安千树复合型商业住宅区,则是赫斯维克在上海一次城市轮廓线设计的大胆探索。他利用结构中柱子的框架关系特点,搭建了以柱子支撑的容器让树群生长,让城市住宅群呈现崭新的规划逻辑和非常多层次的立面效果。赫斯维克的建筑设计让一向以魔都著称的上海,更加应验了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实验性。 热带校园的开放学习模式 坐落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中心,是赫斯维克对教育空间探索的新尝试。长条形走廊及千篇一律长方形盒子的学院建筑,加上冷冰冰单调乏味的装潢空间,对当代学生来说是一种创意的抹杀。于是,赫斯维克利用许多弧度和半圆的空间,加上换气的挑空空间,营造了许多舒适开敞围合感十足的小空间,让学生交流学习,一改以往强调以功能效率著称、四方简约的校园建筑风格,而是更在乎建筑中人群使用可以随时找到空间深度交流的机会。开放的建筑布局加上通风换气效果良好,不管在任何时段,让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尽情自在的学习和讨论。 感受时间流动的场景体验 除了建筑上的成就,擅长工业细节的赫斯维克也有许多其他工业或场景设计领域上的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2012的伦敦奥运圣火仪式。 过往的运动会圣火多集中在一个优秀运动员独特的点燃方式上,然而赫斯维克设计的点燃方式则是由7位不到20岁的少年,点燃当时参与国家数量总数的长长火炬棒。最后所有摆放在地上的火炬棒冉冉升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火炬。这样的点燃方式激励了下一代,并突显团结和平的意义,在奥运开幕圣火点燃的历史上被誉为最帅的点燃方式。 赫斯维克也曾经为红色的伦敦巴士设计改造,这几年也投入电动能源汽车的设计上。时间流动是赫斯维克很重要的设计元素,这个理念让空间和场景赋予了更多新的可能。 一场建筑创新改革的呼吁 2022年,赫斯维克在温哥华TEDx演说大会上,阐述了当今满大街四四方方钢构玻璃建筑对人群心理的危害,因为联想到的是压力、烦恼以及做不完的工作。他强调,对建筑的探索应该要更加大胆多元,让我们的街区风景增添更多元素。 他呼吁这个世代的设计师及各单位应该携手一起创新改革建筑,让我们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建筑体验来启发生活,减少全球都市化带来的冷漠和功利。我们应该想办法打造可以流传千年的建筑品质和思想概念,以及可以促进人性交流的温暖设计。
9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学校的建筑及校园生活环境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现实社会城市缩影,同时它也可以代表这个地区最深层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资产。一个为少年儿童用心打造的空间,也会影响他们在未来怎么创造这个世界。身教大于言教,每一个人都是少年儿童的榜样和学习对象,这会埋藏在他们的心灵,不断传承下去。 作者:张国强(甲方营造主持设计师,草稿建筑媒体创办人) 自古以来,华社非常坚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社会大众对学校资源的赞助及投入从来都是不予余力的。在马来西亚,我们可以从许多乡镇的教育建筑及学校观察到这个现象,尤其华裔人口占多数的麻坡更是典范。 10年前,麻坡中化中学全校师生及董事部筹办100周年校庆万人宴,并且筹得2000万建校基金兴建一栋多功能活动中心。这是一个全国瞩目的众筹建设创举,能在短时间内集资到这个数目,不只是100年来各界校友的信任和爱戴,更是整个麻坡社区对于学校经营的信任以及肯定,镇上的每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或多或少都在这个建设上所有贡献。 [nonvip_content_start] 学校校园的规划及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美好社会的想像,它是少年儿童体验社会的模拟实习。过去两年的疫情,所有学生被迫在家上网课学习,甚至考试;然而为何教育各界还是强调回校上课的重要?这是因为校园,人与人的互动,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成长的社会认知,而不是单纯地在网络面前吸收知识而已。所以校舍的未来设计就不应该只是单一的长条盒子,而是更应该去探索怎么产生人文交流,适应自然,尊重历史的元素,让我们的下一代对未来有更多的想像空间,以及具备更多胆识勇气去开创新的时代。 学校及校园工程不能只是纯粹追求美观和理性的原则,也要把过程和成果当成培养学生建筑人文心灵,激发创意的过程。乡镇的学校是让学生从小地方过渡到更大城市的起点,不管在师资和硬体建设上,往往是一个社区投入资源最多的地方。但如今,凡事求快的经济趋势及发达网络媒体,强调一步一脚印、扎实学习的乡镇中小学教育空间正面临挑战,也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所以乡镇学校再也不仅是传播或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要抱有形成社区中心的野心,成为地方精神的领航先锋,这样我们才能在乡镇人口不断外流的今天,拥有更多和乡土人文相关的学习,来体现学校因材施教的地方特色。 麻坡中化中学 | 从建筑设计上推动社会教育 麻坡中化中学现在的主校舍,在二战后50年代末从市区搬到靠近麻河旁仲尼路(Jalan Junid)一块15英亩的空地上,长长的椰林大道以及广阔的草场,让每天上学的人有很强烈的仪式感。扎实厚重的校舍楼以及门窗通风,采光散热的建筑处理非常实用,也节能减碳。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校方非常注重建筑布局,细节设计以及空间环境的舒适感,很令人感动。这样的学校孕育了许多在琴棋书画、士农工商杰出的校友,是推动麻坡文化及经济的摇篮及重要推手,使得麻坡曾经在60年代是全马闻名的文化艺术城。 麻坡中化中学多功能活动中心是学校百年建校后的重要里程碑,校方希望借由这栋建筑和社区有更多的链接,同时回馈给坡众更好的文化教育,让学校成为社区发展很重要的据点。这是一栋包含图书馆、演艺厅、展览厅、学校历史馆,以及各种学生活动的艺文空间,从2012年开始建设一直到2016年完成。不管从体量、材料、设计内容及施工方法都采用了许多新的尝试,校方及顾问团队花了很多时间考察和研究、制定标准,与认真踏实的在地施工厂家一起完成。表面粗糙的火烧砖,裸露的洋灰地,整齐的管线外露及镀锌管道,对接受传统美学的董事部决策方是很大的突破,另外也要和二战时盖的前方主校舍和谐共处,相互呼应。这个建筑项目本质的核心是要用理性思维判断,达到自然有机生成的校园环境面貌,是顾问和校方一直把握的原则。活动中心落成开幕后,学生以使用者身分开始体验各种空间,潜移默化中了解建筑学,也认识更多材料及建筑方法。而透过专业研究下的建筑空间品质,也让整个乡镇社区和许多大城市及外国的演艺团体互动,打开了乡镇少年儿童对各种空间的未来想像。 学校的建筑及校园生活环境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现实社会城市缩影,同时它也可以代表这个地区最深层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资产。一个为少年儿童用心打造的空间,也会影响他们在未来怎么创造这个世界。身教大于言教,每一个人都是少年儿童的榜样和学习对象,这会埋藏在他们的心灵,不断传承下去。通过中化中学这个案例,未来的好学校好校园的建设发展上,大家开始意识到不能仅关注硬体空间设备或软体师资的提升,也要透过校园建筑的功能企划和营造当地区域成一个聚集所有人心,向善改变的好地方。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