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张礼斌

PJKita社区中心建筑面积达310平方公尺,共分为上下两层,底楼有个宽阔的大厅及公共厕所。其开放式大厅的设计,有利于打破空间与人们之间在物理与心理上的隔阂,形成一种迎接使用者到来的氛围,亦正是一座社区中心应有的体现。 文:张礼斌(草稿特约编辑) 说起政府兴建的社区中心(Community Centre),我们第一时间会想起那些被贴上了比如Dewan Orang Ramai、Dewan Serbaguna、Balai raya之类名称的社区空间。老旧的外观、过时的设施、深锁的大门…… 其中不少还是用于羽毛球、排球等运动,或偶尔举办如酒席之类活动的室内空间罢了。这些乏善可陈的空间已不能满足本地社会如今的变化与需求,尤其在高度城市化的巴生河流域一带,拥有能满足儿童娱乐、社区户外活动、健康检查,乐龄休闲等提升生活质量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由雪州八打灵市议会主导的The Spine 项目下建造的新型社区中心——PJKita Community Centre,坐落于格拉那再也公园。这座八打灵全新社区枢纽由本地建筑公司DTLM负责设计,并于2021年竣工。该社区中心旨在吸引Z世代群体,并着重关注社区凝聚力、可持续发展与创造力。 [nonvip_content_start] 如树丛般的建筑结构概念 此社区中心建筑面积达310平方公尺,共分为上下两层,底楼有个宽阔的大厅及公共厕所。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过往的封闭式民众社区中心让人们敬而远之,但像PJKita这类开放式大厅的设计,有利于打破空间与人们之间在物理与心理上的隔阂,形成一种迎接使用者到来的氛围,亦正是一座社区中心应有的体现。 此外,一楼的空间包含了PJKita的办公室、会议室和一片以玻璃围成的圆柱体活动空间,通过两座悬空楼梯及一条身障人士坡道衔接至地面。笔者在平日办公日拜访期间,楼上的空间空无一人,原定的迷你图书馆暂时还没有投入运作。 外观上,整个社区中心由5个模块化的T型天蓬(T-Canopy)设计结构组成,其中上层的各个玻璃圆柱空间由底层混凝土架支撑。相互依靠的每个T-Canopy模块,除了能达到稳定与支撑自身的结构,且与地面只有一个连接点,能最大化利用底层的空间,为各种活动运用提供灵活的条件。 这项设计借鉴我国热带雨林里的大树结构,强调庇护与遮阳,同时也为地面的灌木丛林提供更多生长空间。这不仅寓意着为社区青年提供茁壮成长的养分,亦让建筑本身和谐地融入四周的环境。建筑外观上还有许多实心的圆铁做弧线形围栏,提供了安全,也考虑到长久的美观效果。市议会将此处作为青年与城市空间和大自然互动所秉持的共同理念的场域。 社区群众融入建筑开放空间的形式 除了PJKita,The Spine项目亦涵盖了一条60公尺的有盖走廊、一栋多用途建筑及全马首个“得来速”资源回收中心。衔接PJKita社区中心的有盖走廊,横跨了整条宽敞的商业街。商业街里的美食店铺皆由集装箱改造而成,其中不乏本土业主参与初创企业。有盖走廊的凉棚呈Y字形,一支支的金属支架尽量向两侧伸展,而有极强耐热性的玻璃纤维板,能有效阻挡猛烈的阳光与热量,同时把雨水导入支架中央的排雨水口,既美观也实用,从设计上解决我国炎热多雨天气所面对的烦恼。 然而,社区中心的保安告知,平日白天期间除了附近的上班族到此享用午餐,仅有小孩三两前来溜达踢球。到了周末天色逐渐昏暗,盏盏灯泡陆续开工,这里才出现热闹的一面。Y字形凉棚不仅提供乘凉与自然通风,更为社区节日、周末市集提供活动场地,从手工艺品、本土饮料再到街头表演,一样都不落下。这里的居民缕缕行行,在社区中心与市集摊位之间来回穿梭,伴随着表演歌手唱完今夜的最后一首歌曲,人们才渐渐散去,而The Spine也渐渐回到原来的模样。 在前往参观以前,笔者对这座社区中心的现状抱有不少疑问:完工两年的社区空间是否有投入运作?它是否有妥善管理?社区是否有注意到它的存在?考察后发现,PJKita毗邻格拉那再也公园、体育中心、泳池、灵市市政厅体育馆等,身处居民活动范围的核心地带,同时这也延伸出该地区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社区中心本身仅有约20个停车位,周遭其他设施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在人头攒动的晚上,车辆只能沿路停在路旁。 除了如何将社区中心的优势最大化,要如何提升居民的持续参与度与互动、如何改善交通、是否应该增加不同年龄层的活动,使得社区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居民,亦是当局应当重视的长远问题。无论如何,纵使部分空间至今依旧空置,但PJKita社区中心通过其社区连接及空间开放突破了传统中心的束缚,为本地新型社区空间的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月前
M+博物院外观包含两个鲜明的部分:横向的基座平台、中间直立的大楼,形成一个倒转的“T”字,相当引人注目。直立大楼的外墙由14万片墨绿色釉面陶瓦覆盖,波浪形的陶瓦设置成横向的百叶结构,细看之下不难发现仿竹的设计,融入东方建筑色彩之余,也为建筑物抵御高温与强风的侵蚀,从而实现建筑物的永续性。 文/图:张礼斌(草稿执行编辑) 得益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香港从上世纪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都市,香港在回归中国以后便肩负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使命。香港政府为此成立的西九文化区设施咨询委员会认为,面对百花争鸣的艺术领域,倒不如化零为整,成立一个独树一帜、超越常规的博物馆。因此,号称亚洲首间全球视觉文化的博物馆Museum Plus“M+”便油然而生。 在香港这块寸土如金的地方,这个6万5000平方米的建筑空间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可以容纳12个足球场的空间。而M+博物馆将在这块土地上,背负着集当代视觉艺术、设计、建筑、流动影像于一体的使命,显现出香港想成为国际顶尖艺术及文化潮流机构的野心。 [nonvip_content_start] M+博物院由曾经打造北京奥运鸟巢体育馆的世界著名建筑师事务所赫尔佐格及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所主导,外观包含两个鲜明的部分:横向的基座平台、中间直立的大楼,形成一个倒转的“T”字,相当引人注目。直立大楼的外墙由14万片墨绿色釉面陶瓦覆盖,波浪形的陶瓦设置成横向的百叶结构,细看之下不难发现仿竹的设计,融入东方建筑色彩之余,也为建筑物抵御高温与强风的侵蚀,从而实现建筑物的永续性。每一行百叶结构凹槽嵌入LED灯管,使整座大楼形成一片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巨大屏幕,夜间投射的内容,就连远在太平山顶上亦可看得一清二楚,整座建筑已然融入了尖沙咀的标志璀璨夜景。 早年,英国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为香港提出了“城市公园”的概念,旨在打造一个连接九龙和维多利亚港的空间,奠定香港西九龙的文化枢纽地位,让艺术文化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当细化到建筑层面时,又面对一大难题——这块土地坐落在香港机场铁路及东涌线铁路沉管隧道之上,隧道距离地面仅1.5米。Herzog & de Meuron将限制转化成优势,沿着底下隧道的轮廓挖掘,开辟出极具主题特性的地下展区“潜空间”(Found Space),宽敞的空间可随场馆的需求灵活调整,也以斜形天井打通地下楼层和地面,形成跨越楼层的中央区域。因此,自然光可透过顶层的两侧天窗,从天井一路引到潜空间,让访客从不同的位置俯瞰观看底下空间展示的作品。 Museum Plus,plus在哪? 法国罗浮宫博物前馆长马丁内兹曾表示,博物馆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是如何善待每位访客,使得他们能够在博物馆里找到专属自己的“空间”。因此,访客的参观体验是博物馆极其重要的一环。踏入M+的一刻,访客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宽大”,而这种宽敞感又被穿透大面积天窗的光线无限放大,营造出“渺小的自己游荡在浩瀚的世界里”的氛围。博物馆里外贯彻简约特征,去装饰化、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元素、不喧宾夺主,好让访客沉浸在作品当中,感受创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与态度。抛开旧有的认知、激发出各种脱序的思考,哪怕只是走马看花,都会让人有种心灵放松的感觉。 M+的展览活动强调多样性,展区分为6个主题展厅,其中又以2楼的4个主展厅为主要空间。2楼的布局以中庭及巨型桁架为中心,各个展厅呈网格状散开,贯彻开放特质,每个展厅入口也是出口,让观众可自由探索各个区域,感受展品的多元与包容。 创造独一无二的剧本,给民众带来艺术新视角 身为世上最多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者,瑞士外交官希克把这些年来收集的千余件作品捐赠给M+博物馆,包括油画、雕塑、摄影及多媒体艺术等各种媒介。因此M+博物馆得以在展示中国近代艺术发展史及重要事迹上始终保持连贯,也足以彰显馆方对中国近代艺术对历史批判及反思秉持开放的态度。 收藏品的文化意义不仅是史料参考或记录历史,更是艺术及文化发展的推手。M+强调以香港中西荟萃的地理历史特色为基础,探讨流动、迁移等双向对话的作品,从而为每位访客带来共鸣。馆内部分带有政治含义、挑战传统道德底线的作品,透过香港这块土地表达,同样非常具有话题。不论是文青拍照打卡、欣赏建筑与艺术,还是在大台阶上临海而坐吹着海风放空,M+无疑成为香港当今备受关注的热门地标。 M+的成立着重展示跨学科、跨领域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让当代人们切身经历丰富多元的作品,带来新的艺术视角及体验。多媒体中心(Mediatheque)将展厅、图书馆及休息空间集一身,提供了行为艺术、电影、纪录片及数码艺术等各种类别的艺术录像。另外,M+亦安排不少工作坊、讲座、表演、互动设施等,以落地方式让人们了解视觉文化在过去及未来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充分体现了肩负推广艺术的决心。 M+扎根香港,给城市居民创造独一无二的剧本与对白,让香港人乃至全世界眼前一亮。面对后疫情时代和全球化的环境下,M+如何维持博物馆及展览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为香港乃至周边地区带来正面影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1年前
茨厂街一带一些地主看准了“商机”,把日久老坏的店屋推倒铲平,自行规划,利用非常低劣的砂石材料,形成私人停车场。推倒建筑改建停车场的空地,虽然可能给地主带来短暂的利益,却与老街古迹维护的理念背道而驰,更严重破坏了市貌,对城市旅游的未来发展肯定是弊大于利。 文:张礼斌(草稿执行编辑) 具有140年历史的茨厂街,从过往承载文化价值的街区,如今慢慢华丽蜕变成吉隆坡的潮流打卡圣地。这些屹立在吉隆坡发迹地的战前店屋,皆有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及历史价值。碍于城市化高速发展和经济压力,吉隆坡的旧建筑已逐渐减少,为数不多的仅存店屋不仅具有文化遗产价值,更传承着我们先辈打拼创业的历史故事。面对今时今日川流不息的人流量,加上餐厅、酒馆、旅宿不断涌现茨厂街,过往的城市及交通规划显然无法应付习惯以车代步的大马访客。更严重的是,这些地区的停车位严重不足,加上马来西亚永不停歇的购车率,导致车流量不断增加,使得茨厂街面对交通拥堵、占道停车、双重泊车等问题。 [nonvip_content_start] 也因为这些交通乱象,不难发现在茨厂街一带,一些地主看准了“商机”,把日久老坏的店屋,断垣残壁推倒铲平,自行规划,利用非常低劣的砂石材料,形成私人停车场。很多时候,使用者也不知道这些私人停车场是否正当经营,但碍于车满为患,无法找到停车位的情况下,往往将就停在这些空间,而被迫付上高昂的停车费。 对于推倒建筑改建停车场的空地,虽然可能给地主带来短暂的利益,却与老街古迹维护的理念背道而驰,更严重破坏了市貌,对城市旅游的未来发展肯定是弊大于利。现今,我们一直不断倡导活化老屋,利用商业及文化活动让地方得以新生,但随之而来带给老旧街区的庞大人流及车流,却导致已有的停车位无法负荷,而给参与的访客群众留下不好的体验及印象。究竟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地方发展后所出现的难题呢? 他山之石,改善城市停车问题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茨厂街,许多国家的老旧街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法国巴黎,许多街道在并不具备建造停车位的情况,即便一条条的林道旁停满了车辆,亦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量。然而,市政府更准备把路旁的停车位数量减少,腾出空间改造成人性化的绿化带、走道、孩童游戏场所等,同时推广价格更低廉的地下停车场,以腾出地面上的公共空间。巴黎市政府一系列的举动都在有意减少市中心的车辆停放,让人们把车停在城市外围,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进入市中心。 在中国,大城市长久以来也面对老旧小区某时刻高峰的停车问题,而困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小区观感。上海政府曾提出设置海绵车位的大胆想法,分区规划管控,即“白天释放车辆,晚间吸收车辆”,将道路旁的绿化改为绿色透水停车位,让停车场不只有一种光秃秃的场地功能,而是同样承载着调节微气候的多重功能,让其具备绿色海绵功能的特性,使街区有更多绿意、同时有雨水吸收的功能及地面的承载能力,让停车场表面有喘息呼吸的时间,不会那么容易出现地面下沉而必须一直维修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街区设计的完整及环境美感。 回看吉隆坡茨厂街,其实周边已经聚集了所有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轻快铁、捷运、电动火车及巴士等,访客可以使用这些交通工具到达。但对于这些公共交通低效及混乱的印象,导致访客宁愿忍受马路上的拥堵,停车场爆满的窘境而开车前来。也因为这样,违规停车、狭窄的后巷被占据、执法单位拖车皆屡见不鲜,这就导致私家搭建、地况恶劣、毫无规划的停车场计划层出不穷。 如何维护老街区的完整? 在茨厂街,要解决城市停车的问题是极度复杂的,我们无疑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为老街旧区完整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政府也必须大力发展公共系统,像巴士、地铁的设施及妥善规划,来增加群众使用公共交通的信心,同时加强公交的内部系统设计,以保护游客和当地使用者的舒适及安全,扭转大家对马来西亚公交传统的印象。 市议会需要立法对停车场的建设采取更严厉的管控,也要提出对整个区域的大交通规划,整合周边附近停车场资源,提出更完善的共享空间方案。在规划停车场的部分,也要在设计上具备融入地方的色彩及文化肌理,同时也要有环境绿化的设计思维。茨厂街的商家及社区管理委员会也可以利用优惠券,或者一些回馈给公共交通使用者。我们也需要一些互联网科技及编程管理公司,对这些车流及停车的空间状态整理数据,让使用者预测更多的情况。下一次如果再造访人流量高的老旧街区,我们也可以思考能为这些地方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些什么,让这些地方越来越好。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