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怕老

從一開始的頑強堅決,到最後的徹底奔潰,老婦人一邊抵抗一邊撕心裂肺地哭喊:“求求你們放過我吧,我不要回我女兒家。我沒有家,我沒有尊嚴!嗚嗚嗚……我活得沒有尊嚴!” 電話一接通,就傳來了警察的聲音,急促卻又沉穩地用英語說:“請你用中文告訴這位婦人,不要在街上溜達。現在是深夜時分,一個人在外並不安全,請她馬上回家去,不然我們唯有把她帶到醫院去。” 還來不及開口翻譯,就聽見一位老婦人歇斯底里在吼叫:“我沒有家!” 通話的背景,隱約聽見車流湧動的噪音。我腦海中自動補上畫面——深夜的紐約街頭,老婦人獨自一人坐在行人道上,神色驚慌,手中緊緊抓住離家時匆忙打包的行李。 警察不斷勸說老婦人回家,問她的住址,但老婦人卻一直在重複那句:“我沒有家!”雙方前後糾纏了好一陣子,老婦人堅持不走,警察逼於無奈只好強行將老婦人帶上警車,準備把她送到醫院去。 從一開始的頑強堅決,到最後的徹底奔潰,老婦人一邊抵抗一邊撕心裂肺地哭喊:“求求你們放過我吧,我不要回我女兒家。我沒有家,我沒有尊嚴!嗚嗚嗚……我活得沒有尊嚴!” 她在電話另一頭哭喊了近半小時,我也跟著心酸了半小時。 [nonvip_content_start] 日復一日接觸形形色色的口譯案例,雖說相似的內容多少會讓人麻木,但偶爾還是會因為陌生人的故事而感到心情沉重。 為什麼有家歸不得?為什麼覺得自己沒有尊嚴?老婦人的人生,我這個無關痛癢的過路人只參與了半小時,沒能瞭解事情的源頭,也無從得知故事的後續。 但我大概可以猜測,就像那些中國連續劇裡恆常上演的兩代人悲歌。生活範圍日漸收窄的老人,困在下一代的家裡難耐寂寞。當他們失去了發揮能力的空間,也意味著失去了踏實的存在感。 萬一不幸患病,身體活動變得不方便,這種無助的空虛和寂寞會進一步加深,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存在,是家人的負擔,淨給別人添麻煩。連活著,都是一種累贅。 忘了在哪裡讀過這麼一句:人之所以怕老,是因為擔心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所以接受“照護”更需要無比的勇氣。處在高齡社會中,不管已婚、未婚,或有沒有孩子,每個人都免不了得面對單身晚年生活。或許應該要提早思考,做好準備,當那一天到來時才不會措手不及,活得失去快樂和尊嚴。 電話裡警察問老婦人為什麼覺得自己沒有尊嚴,老婦人說:“你不懂的。我們中國人說的尊嚴,你們美國人不懂。”呃,當我將這一句原原本本翻譯給美國警察時,不知他聽了有什麼感受。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