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执念
星云
想念家常便饭就写点东西/何金铭(古晋)
来台湾9年,亲自下厨做家乡料理不过十来次。日常伙食就图个简单方便,像我室友那样总想方设法地复刻家乡味,还真没有过。 室友是霹雳太平人,好几次从家乡返台都会带上他阿嬷亲手炒的东炎酱和咖哩酱,有次还带了腌菜阿杂(Acar)分给我们吃。他偶尔下厨,一做就是一大锅东炎汤或鸡肉咖哩(比起豪迈,他更多时候是抓不准分量),外加一道他最得意的蒸鱼。 室友连姜丝都切不好,却很讲究这道鱼的工序。他师承从小在十八丁渔村长大的父亲,吃条鱼还要先给鱼马杀鸡。新鲜的鱼处理好后必须风干,他有时求快会用电风扇对着鱼吹一整个下午,搞得一屋子鱼腥味。鱼全干才能吸收他精心调配的独门酱汁,这酱汁自然马虎不得。姜、辣椒、蒜头切碎,加入酱油、糖、米酒、香树子、豆瓣酱,调匀后淋在风干的鱼上,入锅蒸熟。室友只做这道蒸鱼,而且生怕砸了他老爸的招牌似的,食材缺一不可。有次豆瓣酱没了,要他改用辣豆瓣酱他还不肯,不加也不行,坚持要跑下楼到超商买豆瓣酱。 有一回他做了“杂菜”,那次是复刻他阿嬷的手艺。原食谱中的食材取自他们家拜天公剩下来的烤乳猪、烧鸡烧鸭,据他说基本上就是手边的剩菜全部下锅,再加入芥菜、亚参酱、姜片、蒜末、番茄、蚝油、辣椒干煮成一锅杂八郎,名副其实的杂,浊色汤汁和浮在里头的食材看着简直跟厨余没两样,反正煨到骨肉分离、分不清你我就是了。台湾办桌宴客剩下来的菜肴也会做成类似的菜尾汤,我是没吃过,但肯定不会有亚参这么南洋的调味。他阿嬷是为了处理掉剩食,他倒是为了做这道杂菜特地买了烧鸡腿、猪五花来做,我看着不免有种食物被糟蹋的心情,毕竟那些食物并不是真的被剩下来的。他功夫虽浅,但执念很深,从他做这道菜时重复听他阿嬷传来的微信语音不下10遍就可以看出来,也不晓得她老人家口述传授给孙子的功力有没有一成。不过话说回来,除了辣椒干下得太慷慨,辣得我隔天跑两趟厕所外,味道复杂却也融合。 趁父母健在时学起来 相较之下,我做家乡料理就显得草率。我很少坚持一定要用特定食材,或非加什么调味料不可。我妈常做的红糟焖鸡我也做过几次,没特别问过做法,只是照食谱切了姜丝(懒得切丝就切片),以麻油煸香后,下切块鸡腿肉一起炒,加点盐,然后倒入米酒或绍兴酒煨几分钟就可以起锅。这样做出来的红糟焖鸡自然没有我妈的味道,反正复刻不是我的目的。 常听人说,要趁父母健在时,把他们的厨艺学起来,或至少记下食谱,将来想吃可以自己做,起码还有个熟悉的味道作为对父母的念想。我几次询问长辈某些料理的做法,说真的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诀窍。我想,是因为家乡味蕴含了更多不起眼的日常,才难以在异地被复刻出来,比如每次被唤去吃饭的声音、盛饭时知道谁吃多吃少、谁固定坐哪个位子、饭后分工收拾、晾干碗盘的习惯……这些复制不来的,食物以外的各种日常细节与默契,让平常跟家人吃饭变成一种深刻的记忆。大概是觉得同桌用餐的不是家人,也吃不出家的滋味,所以我很少做家乡料理,更不会有像室友那样的坚持与讲究。 要回味也不见得要把料理做出来吃下肚(而且还可能做失败)。不如来写点东西吧,代价相对低,这样咀嚼那些不起眼的日常也算是吃上一顿家常便饭了。
1星期前
星云
会员文
May子 | “我”舍不得
都已经分手了,原来我只是多半放不下跟你在一起的时候,那个可以“促使你变得更好”的另一半角色。放不下“我对你来说其实是最好的选择”的执念,放不下跟你在一起时“像小孩般单纯快乐”的自己。其实这种我们喜欢的价值只要是好的,都会留在我们的身上,都可以跟人、事、物割舍开来…… 友人刚与另一半分手,好几天睡不着吃不下。脑袋有很多想法不断涌现,情感面的依恋与背弃没有放过彼此,情理面的是非与对错也还在推演,似乎有很多想法未能变成言语道出。一场分手对“自我价值”有太多摧毁,突然要花很多力气才能从“我是谁”的泥沼里重新站起来。似乎有一座火山在心底快憋不住,但喷发口似乎已被“真相的爆发”辗平了。火山已经没有了立足点爆发,到底该爆发在哪里?心中的烫热该如何消解? 看到友人的模样,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分手都是这个样子的。脑袋无法停止转动,陪伴乱窜的情绪似乎有新的神经在生长,有时低迷到觉得世界正在溶解,甚有末日感。答案好像离我很远,但有个碍眼的空白格渐渐放大,自己却无能为力。其实就不外是受不了一样东西——这个世界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样。 其实我的世界应该怎样?而这个我想像的世界符合(必然的)“真相”吗? 很难得我那晚终于在梦里见我老公。我竟然梦见他走了!醒来若有所失,比较能具体地想像到如果他突然没了那我“剩下什么”?有什么味道会变,看家还是家吗?看世界还是世界吗?我把这个梦告诉了他。他只淡淡的回我说,那是梦,何必伤心?“但是有一天你我终究死别啊。我该如何面对?”他像是看着一个小孩说∶“那你也不必太伤心,人终究要死。你不是不懂的。” 我懂那就不会伤心吗?其实为何我在寻求“不会伤心”,我也不知道。然后这真的是人活着的死穴,爱的死穴。 这时我回想起一个“照镜子”的故事。从前的从前,有一棵树,一片湖和一只鹿生活在一起。大家常常见到彼此。有一天那片湖很伤心,因为鹿儿再也没有回来喝水了。湖说:“我很想念她啊,我爱她。”大树告诉湖:“你少来,你只是喜欢她倒映在你身上的样子。” 我只是喜欢对方倒映在我身上的样子。 我只是喜欢对方倒映在我身上的样子。 我只是喜欢对方倒映在我身上的样子。 [nonvip_content_start] 对方投射出我喜欢的一个我,而我已经习惯了这个我,所以我不可以没有他。这是千真万确的。“我”这个个体由始至终都活在看出去这个世界的状态。以我的灵魂观点出发,分辨喜欢与不喜欢,爱与不爱。整个经验就是我的人生。什么爱你爱到“我已经变成你”,其实都是“我太喜欢你给我的这个自己”。再恐怖的情人,有些人也不离不弃,她就是抓住一个“舍不得不做的自己”,但她自己却看不见。 都已经分手了,原来我只是多半放不下跟你在一起的时候,那个可以“促使你变得更好”的另一半角色。原来我只是放不下“我对你来说其实是最好的选择”的执念。原来我只是放不下“我是最尽责的好老婆”的想法。原来我只是放不下跟你在一起时“像小孩般单纯快乐”的自己。其实这种自己,都可以保留,这种我们喜欢的价值只要是好的,都会留在我们的身上,都可以跟人、事、物割舍开来。只是他不在了,可否? 我的老公常说Love without attachment,我常觉得说起来容易和厉害而已。那种千丝万缕的爱的牵绊,到底怎么解?怎么爱才带来比较少的痛苦?也许先要看见的是那片伴随爱而生的魔镜,里头牵绊着多少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爱与依恋。
7月前
会员文
星云
【今年我最想放下的事】放下对立的执念/郭思彬(史里肯邦安)
身为注册心理辅导师多年,常与负面情绪打交道,从业前期放了不少心思在转化情绪上,想要做到由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的目标,更期待自己能够帮助求助者连结光与爱。但时至今日我有了不同的看法与体会。 负面情绪真的没有功能吗? 试想想不会害怕的人,会不会失去危机意识,让自己深陷危险而不自知。不会生气,那会不会错过捍卫自己权利的机会,不断的处于被打压并委屈自己的窘境。不会表达悲伤,会不会让他人无法发现我们需要支援。负面情绪背后有其功能,虽然给予我们不舒服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能够看穿情绪深入其中,我们会发现它都在保护我们。 所以情绪不分好坏,而我们对应情绪的行为才有好坏之分。 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误会,大至国与国的战争,小至我们个人对于负面情绪的评价,误会一直存在。如果说年终对于自己的期许,那我想放下的是对立,放下我对情绪的误解,放下我想消除它的执念。我想对自己仁慈一点,如实的面对各种情绪的起伏,游走但不深陷其中。我想单纯的放下与负面情绪的对立,允许它的存在,我就不会需要把全副精神放在与它拉扯或对抗,而能够腾出手来,好好的照顾自己及投入我真正想做的事。 同时我的眼光也不需要因为对立,而一直聚焦在负面情绪上,小心翼翼关注着它会不会出现,而是能够好好的看见身边的美好。个人认为如实的面对情绪,看见情绪的存在,也看见自己的批判,但不无限延伸那自我批评的心理小剧场,那就已经很棒了。 但放下并做到谈何容易,我们其实总是活在过往的习性里,还需面对主流社会赋予我们的评价,更别说原生家庭对于我们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真的很难,但我想放下对立,需要的是了解,这了解中需要抱有温暖及友善的态度。它可以先从认知上“知道”,再从行为上下手,知行合一,最后才能打从心底信服。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一步一脚印的实践与落实在生活中啊!我们共勉之。
11月前
星云
星云
【胡作非文】2023你学会了什么? 先安心睡个午觉吧/胡骁萍
忙忙碌碌,反反复复,2023年转眼已近尾声,不想老调重弹,谈论年初定下的愿望与目标清单,我想扪心自问,也关心细读这篇文章的你,回首快过去的一年,你过得开心吗? 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你现在过的大小日子,是否如当初所想所愿?不是也没关系,在每个平淡的岁月里,总有人能把日子过成诗,简单而精致,但更多的人把生活过得特别写实。时光清浅,岁月嫣然,365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成长和领悟;即使风雨兼程,荆棘满布,多少也会收获一些坚毅与底气。 走过2023年,你是不是也积攒了一些什么?学会了什么?今年最大的收获和感悟又是什么呢?是在职场上取得的成就,还是在人际关系中的进步与成长?是对内心深处与自我的探索,还是对生活意义的重新思量?这些变化是如巨石般激起的涟漪,大到足以改变人生轨迹,还是如蝴蝶轻盈舞动般微妙细致,只在自己的小宇宙里悄然发生,但却有那么一刻深深地触动心弦? 对我而言,其中一个很小却很大的改变,就是我“学会”了安心地睡午觉!午睡,本是很多人周末的日常,是无所事事的“消遣”,也是补眠充电的妙方,然而过去那么多年,我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即使再疲惫,我也不会“安心午睡”。人生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睡眠了,白天干嘛还要浪费时间睡觉?这是我宁可找事做也不睡午觉的“执念”,因为有时醒来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允许自己“安心”入睡,睡醒后不但觉得更累,甚至还会觉得“有罪”。终于,在这一年我开始懂得“放过自己”,善待自己,显而易见的改变就是周末犒赏自己一段安心午睡的时光! 和友人聊起这个话题时,对方说:“午睡的爽在于有午睡的时间!”一语道破,以前在电视台工作时,大部分的周末都得上班,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休假,难得可应朋友之约或做平时没时间做的事,又怎会舍得“浪费时间”睡午觉?后来离开电视台转战网络媒体,就算周末不用上班也还是会把其他的人与事排在优先位置,把时间填满。现在回想,其实午睡也只需45分钟至一小时,以前的我到底是怎么想的?虽然现在才懂得享受周末安心午睡的美好,但也不迟吧,尤其酣畅淋漓的运动后小憩片刻,根本是人生一大享受! 午睡,只是个比喻,其实它是“停歇”与“自我照顾”的代名词,真正学会的是允许自己放下、抽离,安心地停下,把“自己”放在优先列表,只有自己的健康、情绪、精神、状态皆好,才能充满能量的轻松前行,才有能力照顾需要我的人,也才能把想做的事情一一做好。 灵感会在放松时蹦出来 我的2023年过得相当充实且踏实,接触全新行业的这一年,事无巨细都很新鲜,换言之很多事都要重新适应和学习。每当工作或生活面临巨大压力或重重挑战时,我都提醒自己“停一下”,觉察当下的想法、情绪和身体的感受,并敞开心扉接受眼前的一切,再冷静从容地寻求解决方案。当我心安理得地“放过自己”时,那些新奇的解决方案、创意的点子、灵感等,经常会在身心放松时不经意地蹦出来! 生活是取舍的艺术,偶尔“停歇抽离,自我照顾”如同周末短暂的午睡,闲而不怠,何尝不是快速充电,积蓄能量,厚积薄发的选择?不用对每一件事都有反应,更不用急着对每一个人事事回应,进退有度,方可游刃有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感谢这一年来努力发光的自己,无论是大是小,每一个收获都值得珍惜。新的一年愿日子清透,世事温柔,你我来事不慌,遇事能扛,事过则放,随遇而安,内心充盈而柔软,无畏而心安。
1年前
星云
煲剧联合国
赖芯语/《不良执念清除师》藏在执念下的悲伤
执念的形成就是因为活着的人一直无法忘怀在一起的时光,那回忆中肯定也有快乐和幸福的时候,怎么到最后就只剩下遗憾和痛苦了呢?
1年前
煲剧联合国
更多执念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