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報復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互聯網在科技時代下神速發展,社交媒體已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應用。許多社媒使用者選擇在線上匿名,肆無忌憚地在社媒上發表言論。或許有人會說,“我只是開個玩笑”、“我只是發表我的看法”、“反正都沒人知道我是誰”……但是,這或已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網絡暴力現象日漸嚴重,言語攻擊、人身侮辱、誹謗造謠等行為,讓在網暴下產生的心理疾病及焦慮人數,日益增加。 網暴問題就像海底世界,到底有多寬廣及多深遠,沒人知曉。校園裡沒被曝光的網暴事件,給校園內外都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對此,專家呼籲網民應該注意言辭,發表前須三思,避免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本報《學海》覺民中學學記,透過身邊的101名同學或好友進行問卷調查,對象是17至20歲的青少年。問卷結果顯示,86.1%的答卷者是網暴的旁觀者,12.9%答卷者曾是網暴的受害者,而有1%的答卷者曾在有網暴成分的事件上留言或轉發。此外,高達72.3%答卷者的朋友曾遭受網暴。 約80%答卷者認為網暴問題應被重視,約14%答卷者認為網暴是不健康的行為,而4%答卷者認為網暴是目前很普遍的事。其餘2%答卷者對網暴問題感覺模糊。 90%認為網暴因報復欲引起 詢及網暴的起因,認為網暴是因報復欲及嫉妒心所引起的約90%;認為施暴者想借網絡發洩不滿的有75.2%;認為施暴者想“刷存在感”的有58.4 %;認為網暴是因為施暴者存粹對受害者感到不滿的近50%。 從調研結果瞭解到,近乎所有答卷者認為網暴會加劇受害者的焦慮情緒,甚而影響學業、失去信心、導致受害者患上憂鬱症、產生自殺的念頭。但有5%答卷者認為網暴對受害者沒有影響。此外,約35%答卷者認為施暴者也有可能是曾經的受害者。 80%答卷者認為網暴受害者應告知長輩,若施暴者的行徑越發過分就該報警。同時,約7%答卷者認為受害者不該對施暴者做出任何回應,其餘答卷者有著不同的觀點,包括社會應重視網暴惡舉、不應以暴制暴、施暴者應得到法律的懲罰、受害者應留下施暴者的惡行證據,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遭受網暴應向父母傾訴 萬奴哈婭蒂老師指出,網絡暴力是一種通過網絡來攻擊對方的暴力行為。她認為,網暴涉及了網絡惡霸,所以在網暴事件裡有施暴者及受害者,而網絡惡霸不易被認出,因他們能以匿名的身分在虛擬世界裡展開攻擊。 她說,網暴與實體霸凌不一樣,它發生在無邊無際的網絡世界,所以受害者無法保護自己來避開這方面的欺凌。而且,網暴也沒一定的時間限制。網絡霸凌是有攻擊性的,如在網絡上信息他人、撥打電話、以不雅詞語給受害者留言或發送郵件。 她還說,網暴行為還包括有意地發佈色情內容,而且通常在受害者家人不知情的狀況下發生,造成受害者心理壓力,致使受害者在家裡易發怒,甚至導致受害者產生羞恥感,及自我傷害的念頭。 她告訴受害者,當遭受網暴時不要慌張,學生可向父母傾訴或找朋友幫忙。父母也應該多關心孩子,並瞭解他們的處境。同時,校方該讓學生知道善用科技的好處,以避免學生濫用科技,造成網暴行為。 蔡月蕊:網上發言須將心比心 蔡月蕊老師認為,網暴是一種通過網絡平臺辱罵他人的行為,只要某個言論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生活及感受,持續性的攻擊令受害者產生焦慮,就被歸納為網暴。她強調,網暴是一種不可存在的行為,因為它將對一個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她說,網暴會發生是因為施暴者認為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一樣,所以言辭攻擊對方,利用霸凌的方式讓自己宣洩情緒。她續說,網暴會導致受害者的家人間接感到不安及憤怒,然後捲入漩渦。受害者遇上網暴行為後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將導致無法專心學習。 父母應教導正確宣洩方式 此外,她表示,網暴會令受害者開始不相信身邊的人,時刻戰戰兢兢地與他人相處。當他對自己失去信心時就會感到沮喪,然後封閉自己,進而影響自己在各方面的發揮。因此,她建議受害者要適當地發聲,並向身邊的人訴說,不得藏在心中。 她勸請學生在網上發言時要將心比心且勿無風起浪,必須謹記說話要負責的原則。她認為家庭很重要,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關心,教導孩子正確的宣洩方式,以免孩子在外種下禍根。她還補充,政府該推廣如何正確運用網絡的方法,受害者可向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舉報。 謝忠悅:恐導致個人三觀不正 學生謝忠悅認為,網暴的定義是公開侮辱或針對一個人。她表示,網暴是一個不可取的行為,很多時候網暴的形成是因為施暴者在學習和工作上感到壓力,或遇到挫折且無法發洩,因此在網絡上通過針對一些人事物來發洩自己的壓力。 她還說,對於施暴者或是受害者來說,網暴都會影響前程,甚至會導致個人的三觀不正。 她認為,受害者還有可能因此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上的疾病。她說,如果身邊的人被網暴,她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支持他們,並給予安慰和鼓勵,不讓他們因網絡上的一些“攻擊”和虛假信息而感到傷心。 王子益:重則導致萌自殺念頭 學生王子益認為,網暴就是在網絡上肆意對一個人造謠誹謗、威脅等。他說,網暴問題應被重視。他認為,網暴的發生是因為有些人想在網絡上尋找存在感,或者嫉妒和報復與自己曾經有過節的人。 他續說,網暴會打擊受害者的心靈,輕則讓受害者失去信心;重則導致受害者產生自殺的念頭。他表示,若身邊的人被網暴,他會給予陪伴,讓他們不感到害怕。 陳靜萱:做好自己最重要 學生陳靜萱認為,網暴就是利用言語“攻擊”他人或侵犯他人隱私權。她覺得,現在社會上頻繁發生網暴,足以讓一個人患上各種精神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抑鬱症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受害者產生自殘或自殺的念頭。 她說,如果身邊的人遭受網暴,她想告訴他們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最重要。 學記感想 胡伊善:網暴有逐漸被人忽視的趨勢,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件很平常的事,過些日子就會被遺忘。可是網暴對受害者的傷害是終生陰影,難以抹去。網暴問題應被重視、嚴格處置。這將是對受害者們最好的交代,也可避免施暴者越來越放肆。 林於嘉: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施暴,抑或通過網絡謾罵,事情的本質皆是惡。這種暴力不該繼續發展,反之大眾應合力遏止。無論是誰,大家都應將心比心,才能塑造一個更和諧的社會。 陳奕杏:網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造成深遠影響。它不僅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還加劇了網絡環境的惡化。所以,應加強法律監管和平臺責任,教育公眾理性使用網絡,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和諧的網絡空間。 容詩琦:網暴在現今社會層出不窮,匿名發言助長了語言攻擊等行為,使受害者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網暴問題應被大眾重視,相關部門也應提倡健康網絡文化,並呼籲社會監管與保護網絡空間的安全,以建立更加友善和尊重的網絡環境。 馬欣妍:網暴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網絡本應是方便交流、溝通及分享的一個平臺,不該被利用為欺凌他人或給予主觀評價的工具。所以,網絡使用者在發表任何意見時,請三思而後行。 負責人感想:數據支持提升可讀性 這則專題,是學記自動向我建議要做。他們組隊後給了我專題的架構,向我提議採訪對象等,很有組織性地完成了專題的採訪與報道。 我看到學記們不斷在進步。問卷調研透過數據支持他們的觀點,讓專題的可讀性更高,也更有說服力。   網暴受害者援助管道: 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網站:https://www.mcmc.gov.my 電郵:cird@mcmc.gov.my 電話:03-8688 8000 相關報道: 【專題】教練:需資源增賽事提升水平 籃球也可成全民運動 【專題】一夜無夢代表睡得好?黃章元醫生揭開夢的迷思 【專題】開齋節是宗教節日 回曆元旦才是馬來新年 【專題】馬六甲特別之旅 訪保育中心與海龜相遇 【專題】美羅中華華中生參與環保計劃 水果殘渣變有機肥料 【專題】炭烤製作 有鹹有甜 咬一口 福州月餅 品鄉愁 【專題】新增10v10對戰更強大 打王者 別沉迷! 【專題】實踐管理並解決問題 傳奇學生社團 開發領導力 【專題】走過百年燻房見證魯乃橡膠業興衰 【專題】青年作者馬爾科姆6歲起寫作 揮發童心 書寫童書 【專題】飛航學院CEO:較細心專注 女性 也可衝上雲霄!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特拉維夫27日美聯電)伊朗軍方週六晚間發表了一份措辭謹慎的聲明,暗示加沙地帶和黎巴嫩的停火比任何針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都重要。 聲明稱,伊朗有權報復,但同時也暗示,在以色列週六清晨發動襲擊後,德黑蘭可能在試圖找到一種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方法。 伊朗軍方補充說,以色列在伊拉克領空使用所謂的“對峙”導彈發動襲擊,而且彈頭要輕得多,以便能夠飛到伊朗三個省的目標。 聲明說,伊朗軍用雷達站遭到破壞,但有些雷達站已在維修中。 以色列週六黎明前對伊朗的軍事目標發動空襲,以報復伊朗本月早些時候向以色列發射的彈道導彈。這是以軍首次公開攻擊伊朗。 以軍表示,其飛機的目標是伊朗用來製造向以色列發射導彈的設施和地對空導彈基地。 至關重要的是,沒有跡象表明伊朗的石油或核設施遭到了襲擊。伊朗堅持說,空襲只造成“有限的損害”,伊朗官媒也對空襲輕描淡寫。綜上所述,這些舉動至少目前表明,兩國都在努力避免局勢進一步嚴重升級。 儘管如此,在整個中東地區暴力事件不斷升級之際,空襲仍有可能將這兩個死敵推向全面戰爭的邊緣。在中東地區,由伊朗支持的哈馬斯和真主黨已與以色列開戰。 空襲後,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說,伊朗“認為自己有權和義務防禦外國侵略行為”。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說,伊朗在捍衛自己的利益方面“沒有限制”,並呼籲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以色列的襲擊。 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說,有4人被打死,死者均是軍事防空部隊的人。伊朗軍方說,空襲的目標是伊拉姆省、胡齊斯坦省和德黑蘭省的軍事基地。但負責監管伊朗龐大彈道導彈武器庫的強大準軍事組織革命衛隊保持沉默,這讓人懷疑其基地是否遭到了襲擊。 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在X平臺的一份聲明中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並警告不要再發動襲擊。 他寫道:“伊朗的敵人應該知道,這些勇敢的人正無畏地捍衛自己的土地,並將以機智和智慧回應任何愚蠢行為。” 美國總統拜登對媒體表示,以色列在空襲前向他通報,並稱看似“除了軍事目標外沒有擊中任何東西”。拜登政府在10月中旬獲得了以色列的保證,承諾不會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和石油設施。 拜登說:“我希望到此為止了。” IAEA總幹事格羅西證實,伊朗的核設施在以色列最近的襲擊中未受到影響。 “伊朗的核設施沒有受到影響。據伊朗官媒報道,格羅西周六晚上在X平臺上發帖說:“IAEA核查人員是安全的,並將繼續他們的重要工作。” 他進一步敦促謹慎行事:“我呼籲謹慎和剋制,不要採取可能危及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材料安全的行動。” 然而,他沒有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伊朗並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簽署國,後者是全球遏制核武器擴散努力的基石。 自上世紀80年代與伊拉克的戰爭以來,伊朗還未遭受過來自外敵的持續火力攻擊。直到星期日日出,德黑蘭都能聽到爆炸聲。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放話:“如果伊朗政權犯了開始新一輪升級的錯誤,我們將有義務做出回應。” 以軍公佈的圖片顯示,以軍正準備乘坐美國製造的F-15和F-16戰機出發參加空襲。 伊朗軍方聲明稱,以色列戰機在距離伊朗邊境100公里的地方發射了輕型導彈,導彈擊中了防空雷達站,其中一些已經在維修中。 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指責美國參與了這次襲擊,聲稱美國控制著伊拉克領空。 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古贊斯基曾在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他說,以色列的襲擊沒有摧毀顯著或具有象徵意義的設施,這些設施可能會引起伊朗的重大反應。 他說,這也給了以色列在必要時升級的空間,針對防空系統會削弱伊朗防禦未來襲擊的能力。他補充說,如果伊朗進行報復,應該是有限的。 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萊德說,美國防長奧斯汀對以色列防長加蘭特說,“伊朗不應該犯回應以色列襲擊的錯誤,這應該標誌著這種交流的結束。”兩人於週五和週六發表了講話。 在本週末的競選活動中,副總統賀錦麗和前總統特朗普簡短地談到了空襲。 特朗普週五在密歇根州的一次集會上說:“以色列正在發動襲擊,我們見到正在進行的一場戰爭,而她卻在外面聚會。”賀錦麗當時在得州與美國流行天后碧昂斯出席了一場活動。 與此同時,賀錦麗週六呼籲“緩和而不是升級該地區的活動”。 她在密歇根對記者說:“我非常強烈地感到,我們美國非常強烈地感到,伊朗必須停止它對該地區構成的威脅,我們將永遠保護以色列不受伊朗以這種方式發動的任何襲擊。” 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瓦基爾說,以色列通過襲擊發出了一個信號。 他說:“通過瞄準軍事基地和導彈設施,而不是核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以色列也在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即它目前不尋求進一步升級。” 空襲過後,伊朗首都的街道平靜下來,學校和商店照常營業。加油站排起了長隊,這是軍事暴力爆發時經常發生的事情。但一些居民似乎很焦慮,避免與美聯社記者交談。 以色列反對派領導人拉皮德批評了避開“戰略和經濟目標”的決定,他在X平臺上稱,“我們有能力且應該向伊朗索取更大的代價。” 美國警告伊朗不要進一步報復,英國和德國則敦促伊朗不應作出回應。聯合國秘書長的發言人說:“所有升級的行為都應該受到譴責,必須停止。” 沙地阿拉伯是該地區譴責以色列襲擊的多個國家之一,稱其侵犯了伊朗的“主權,違反了國際法和準則”。真主黨和哈馬斯也譴責以色列的襲擊。
5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