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推理

因为协助管理民宿,也就有机会窥探来去人客留下的各种生活痕迹,那些细微而透露着许多信息的小枝节,不着眼时不会发现,一旦定睛思忖,外加一点想像或推理,有时似乎就能看见一个人的脾性和作息。 收拾别人短居后的房子,势必会遇见各种脏污和遗痕:厨房流理台泼溅的水渍、餐桌上洒落的碎屑、客厅沙发上沾惹的污垢、寝室床头柜上遗忘的发圈,厕所更不必说,关于身体的物语,你以为冲洗掉了,其实还堵塞在排水孔上,泄露着你不敢言说的秘语。 纵使只待上一两晚,从原来生活的场域借宿陌生的环境,身为人——一种米养百种人——总会在那短短的几十个小时里,不由自主地在活动的空间中流露出各自的样貌。人走茶凉,有些气息却不会那么轻易淡却,而赶在下一批住客入住前踏进同一空间准备清扫的我,便以最不掩藏的距离目睹了他者赤裸的轨迹。 比如,光从玄关处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洁白的瓷砖地板上沾满覆辙的鞋印,或是拖曳行李箱时刻下的轮印,可以猜想他们可能赶着退房,在穿上鞋子准备离开之际又似乎忘了什么,索性穿着鞋子登堂入室,一步步走进了睡房。 越过玄关,映入眼帘的先是饭厅,餐桌上若是光洁依旧,提供的碗盘纹丝未动,就可臆测他们并未开伙下厨。而循着这条思路往垃圾桶查看,往往会看见成山的垃圾,各类打包便当盒或塑料袋、饮料杯或瓶罐等,甚或还有烧酒和威士忌等酒樽,可想而知前夜此处的欢畅。 而若是餐桌上杯盘狼藉,洗碗槽堆积用后不洗的餐具,除了无奈,我总好奇这群人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德性。年轻孩子饭后不收拾也就罢了,为人父母者如果跟着视若无睹,并且对此毫不置喙,也太让人感伤身教的失败。 再不然,也有可能是自宅井然有序,却对外宿他屋粗鲁马虎,心想反正不是我的家,而且我给了钱之类的奥客思维,一时间也会对人性的自私感到悲哀。所幸此类案例算少数,大部分住客仍懂得民宿的概念,即使借用了锅碗炊具,也会洗净归位。 作为一个房子的主要聚集空间,这个时代的客厅或许不再是以挂在墙上的电视为主角了。人们人手一机,串流影音平台几乎分化了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不过在旅游期间,围坐在客厅地毯上的画面应该还是常见的,甚至反而因为脱离了日常,民宿的客厅倒成了向心的场所。 我像是福尔摩斯,从白色的绒毛地毯缝隙挑起薯片、饼干、鱿鱼丝碎屑,再试图擦去沙发扶手和茶几上的草莓酱和巧克力糖浆,偶尔也得把滚到电视柜底下的啤酒铝罐、扑克牌和葵花籽壳扫出来,借由仍萦绕在空气中的明显花椒味拼凑出一幅前一晚这里的派对景象。 转进睡房,开始潜入人们的隐私区块。睡觉是私密的,贴身承载肉身的寝具枕头于是收服了许多无言的讯息。枕头上浮现的口水痕、棉被下如一朵玫瑰般晕开的血渍、白色床单上粘附的毛发,即使人去楼空,这些身体留下的摩斯密码仿佛案发现场的证据,人前你妆发再精雕细琢,身后你无意倾泻的有机物都直指你某时某地的存在感。 闯进别人的隐私重地 记得有一回在铺垫床单时找到了掉在床角的一包处方药,标签上明列了患者的名字、药名和用药方式。我好奇用谷歌查了查药名,发现是治疗前列腺的药物,于是脑海中立即浮现了一名中老年以上的男性形象,开始想像一家子老小出游的画面。 常常在房间层架上也会捡到购物发票,在我顺手揉烂丢进垃圾袋以前,我偶尔会瞟一眼内容,发现是全家便利店的关东煮、大卖场买的卫生棉或是高原某家有机火锅店的消费凭据……素未谋面、甚至不知相貌者的住户(除却订房平台上的简扼个资),往往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被我拼凑出一张张生活气息感浓厚的轮廓。 而来到卫浴空间,更是一个人难以回避身体秘辛的时刻。我一边刷洗厕盆,一边试图抱着非人情的心态,犹如夏目漱石《草枕》里描述的那位云游四海的画师,试图用一种自我抽离的方式来纵览流经眼前的人事。我像是闯进了别人的隐私重地,翻开了他们的潘多拉盒,瞧见了我本不该知晓的内绪。 无论是颜色、形状、气味还是触感,都夹藏着各种情绪,每一次从踏进民宿到全身而退之间——尽管日复一日的清扫或多或少麻木了感官——不免还是会被各种光怪陆离的情景突刺,防不胜防。前阵子看了文·温德斯(Wim Wenders)的《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我开始尝试代入役所广司饰演的公共厕所清洁员的心境,想像自己和他一样,日日擦拭别人的马桶,仍将一抹温柔的笑意含在嘴角。但说到底那样的境界太高,我还办不到就是了。 不管是宛如核爆后的废墟,还是原封不动如新居,我站在这个空间的当下,总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慨。前有古人,后犹来者,民宿放诸时光之流像是一叶浮萍,而我是撑篙的船伕,负责送往迎来,将来宾一一复写成过客。
6月前
8月前
读着小说里的文字,我仿佛真的置身在那个淡马鲁小镇,而自己就是故事里那对兄弟,为了实践心中的正义,揭开案件的真相而不停奔波,寻找着破案的线索。 一本好的推理小说究竟要有哪些要素?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能让读者猜到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更关键的还得是情节紧凑、逻辑清晰,在做到“意料之外”的同时,还得让故事仍在“情理之中”。而牛小流的这本《下课了,一起去推理好吗?》,就完美诠释了这点。 推理小说的主角往往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智慧,但这本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主角偏偏被设定为两位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们有着与我们一样的烦恼,被工作、人际关系等问题所困扰着。然而就是这样平凡的人,却也跟我们一样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理想中的那个自己。就像小说里的两位主角,他们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德士司机,却都时时刻刻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侦探。 虽然小说里的凶杀案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或许就是这份熟悉的平凡感,让读者更容易与小说产生深刻的连接。读着小说里的文字,我仿佛真的置身在那个淡马鲁小镇,而自己就是故事里那对兄弟,为了实践心中的正义,揭开案件的真相而不停奔波,寻找着破案的线索。 更巧妙的是,作者在写这本小说时,其实暗藏了不少巧思,故事里的许多桥段都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画面。若是平常就有关注社会议题,相信在阅读小说时会有不少画面在脑海中闪过,会心一笑之余,更为这本小说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当然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小说最后的结局也发人深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凶手一错再错,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单纯是凶手个人的病态心理吗?抑或是整个社会步步迫使他/她坠入深渊?在看完小说获得真相后,我想应该不少人会与我一样,为凶手的际遇感到一丝惋惜——我想,这也是作者希望从这本小说带出的一份思索。 然而,杀人始终是犯罪,故事最终迎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凶手被绳之以法,所有的真相也都浮出水面,这些画面正是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一个美好期待。可当我回过神来,现实世界里发生的,许许多多更骇人听闻的惨案,却都无法迎来真相大白的一天…… 但我想我们可以期待,期待像小说中那个“人人皆侦探”的时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持心中的正义,为这个社会多付出一些关怀,相信我们的现实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章: 【读家投稿】巫若琳 / 战场的消息 【读家投稿】伊婉 / 谁刺杀了肯尼迪?
8月前
谈到受欢迎的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绝对是其中之一。他的小说自带一股无形吸引力,让你随着主角的情感而行,或是悲叹,或是疑惑,或是甜蜜。“某些东西,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依然很在意——谁都会有这样的东西。”这期【全民读书会】,就来探索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世界。 “人之所以会撒谎,是为了隐藏内心的脆弱,保护那些不可取代的东西,逃避那些挣脱不了的痛苦。” 东野圭吾的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慰藉着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他曾在访谈中谈到:“人性的独白、社会的炎凉,这些是人类永远需要关注的命题。”从表面上看,东野大部分作品没有解谜的必要,因为罪案的犯罪者以及骗局的细节在一开始便已明晰。然而看到最后才发现,这些作品所解的并不是罪案之谜,而是亲情与人性之谜。 ◢日本推理小说界“三冠王” 东野圭吾(Higashino Keigo,日语:ひがしのけいご),日本推理小说家,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等。 1985年,东野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999年,《秘密》荣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得第134届直木奖,让他成为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落魄十几年的作家 1985年,27岁的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夺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翌年3月,他辞去工程师的工作,在东京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只是,他的作家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新书《放学后》虽然获奖,但首场签售会只有其家人亲戚出席,第二场更无人到会,让失望之极的东野圭吾立下从此不办新书签售会的誓言。 往后十几年,这位推理小说家的作品一直备受冷落,他甚至还跑到书局里购买自己的作品以提高销量。直到1996年,《名侦探的守则》出版后,他才重新受到关注。 “即使失败一百次,也不要后悔一次。” 1998年,东野圭吾写了《秘密》。翌年,《白夜行》亦出版了。这两本小说卖出了惊人销量,让东野圭吾摇身一变成了畅销书作家。往后,他改变了说故事的手法,不单只着墨于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推理说故事式的手法,而是在故事中加入大量情感设计,动之以情,让读者觉得:凶手是谁都不重要了。 2006年,他以《嫌疑人X的献身》(神探伽利略系列第3部)获得第134届直木奖,进一步奠定了推理大师的身分。 ◢小说风格的蜕变 日本推理小说的写作风格大致上分为4个流派——本格派、变格派、社会派和新本格派。 早期的东野以校园本格推理为主,偏重设迷解谜和逻辑推理。这时期的作品以描写犯罪手法为主,涉及传统本格派小说中的密室、童谣、密码等元素,在艺术手法上有较多模仿的痕迹。代表作品有《放学后》《毕业前杀人游戏》《十一字杀人游戏》等。作品偏重逻辑推理,内容较为单薄,布局予人刻意及突兀之感。 1990年,东野创作了《宿命》,被推理界认为是其创作风格的分水岭。这时期的小说具有“新社会派”的特点——既关注社会和人性,也在叙事技巧上不断创新。在叙述模式上,一改简单的经典模式,尝试运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方式来创作故事。代表作品有《宿命》《回廊亭杀人事件》《过去我死去的家》《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等。 6年后,东野圭吾在《名侦探守则》和《名侦探的诅咒》里,以讽刺手法颠覆了“本格派”的经典元素(密室、密码、童谣、肢解),并提出自己全新的创作理论。他认为,“本格派”脱离现实;“社会派”表现手法落后,真正优秀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作品是既重写实又重手法的,于是他开创了“写实本格派”。 从此以后,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在世界各地也开始受到关注。这时期的作品如《恶意》《秘密》《白夜行》《神探伽利略》系列几乎本本畅销。与此同时,他创作故事的中心也开始渐渐转移——刻意淡化谜团和凶手身份,把重点放在“犯罪动机”上,开创出独一无二的“东野流”小说新风格。 ◢小说是让人喜欢听的好故事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才叫活着。” 东野认为: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喜欢听下去的好故事。他的叙事手法灵活多变,有的采用汤川学(注:《神探伽利略》系列的主人公)特有的“听取案件——实验——给出解释——破案”模式,有的采用多线平行交叉式结构,有的甚至全篇没有一处对话,单以日记和手稿的形式构建小说。在叙述视角上不断变换,以非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方式来说故事。 此外,他的小说还涉及灵魂出窍、穿越等不合常理的情节,在注重文学性的同时不失趣味性。“现在的我,会尽量写出即使不爱推理小说甚至不喜欢阅读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有趣的作品。”东野甚至认为比起“推理小说”,自己的作品更像“娱乐小说”,是“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乐趣的小说”。 东野圭吾早期以校园推理起家,缜密细致的剧情布局让他获得“写实本格派”的美名。后期的东野逐渐突破传统推理的创作模式,作品同时兼具文学性和娱乐性,不停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感受,让他跻身成为畅销书小说家,从此声名大噪。 勤于写作的东野圭吾,至今已创作了102部作品。他的小说颇受影视界青睐,许多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 今天,就来介绍东野圭吾最具代表的3部作品。 ❶《放学后》 “草长莺飞的青春,忽如玻璃板生生粉碎。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早期本格推理的代表作品,是东野粉丝的必读经典之一。此小说是他荣获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展开职业作家生涯的最佳见证。 小说描写的是一所女子高中所发生的连环杀人案。故事主人公前岛根据自己一系列的诡异遭遇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凶手设计的连环诡计中而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一个偶然的瞬间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识别出了凶手后,一切又是那么地豁然开朗。进一步分析凶手的动机后,不禁让人感叹青春期未成年人的思想是多么地单纯与极端。在他们的世界或许只有黑与白,对与错。而一旦他们认为的那种纯粹被打碎,仇恨与恶意也就在瞬间产生了…… ❷《白夜行》 “我的人生几乎都是谎言,因此我想干脆把所有的一切都变成谎言。”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的经典著作,也是万千东野粉丝心中的无冕之王。2006年,此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一举囊括第48届日剧学院赏四项大奖。 故事围绕着一对有着不同寻常情愫的小学生展开。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与被害者之子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奇死去。警察经过19年的艰苦追踪,终于使真相大白。作品以雪穗和亮司的畸形之恋折射社会现实问题,反映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❸《嫌疑人X的献身》 “如果揭开真相只会带来更多痛苦,那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嫌疑人X的献身》为“伽利略系列”第三本小说,是东野圭吾“迄今为止的最高杰作”,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日本3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一并收入囊中。 故事讲述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他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为救靖子,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束手无策,无法与案子沾上边。 ▲▲作者 鍾雪芬 简介 伦敦大学资讯及管理学学士。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更享受说书。现为全职阅读推广人,以优雅之心品读人生。每周三在YouTube频道《雪芬說書》说一本好书。每周日在脸书以文会友,分享生活点滴和阅读乐趣。 《雪芬說書》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12月前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芦边拓,声名不显,或连推理小说爱好者也未必熟悉。倒是多年前出版的《红楼梦杀人事件》,在华文世界小有名气。 本书可能不太适合红迷阅读,它将重要情节打散,重组改写,红迷读了恐怕五味杂陈。说不定光是看到众人口口声声“宝玉少爷”便觉不适,“宝二爷”不行吗?这不知是作者或译者的决定。个人觉得有趣在于,原来《红楼梦》也可用这角度来谈。 全书以贾元妃省亲为开头,介绍贾家成员、亲戚以及其显贵背景。为了元妃省亲一天,贾府耗费巨资改建了大观园。元妃不舍省亲后大观园封闭,指示由宝玉与诸位年轻小姐入住。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住在暂离长辈管束的美丽庭园,悠游自在,发展各自的兴趣专长。贾宝玉、林黛玉等人不读《西厢记》,反而爱看公案小说。 贾府大管家之一赖大之子赖尚荣,甫由外地回刑部任职。某日他突然被北静王召见,北静王转达元妃忧虑,请托赖尚荣私下照应贾府,尤其是协助元妃最钟爱的弟弟贾宝玉,但没明说实际要做什么。北静王提供一份非诗非文,但语句不祥的文件(芦边拓创意,非《红楼梦》原文),隐约暗示贾府将有大祸。这份文件据说系于一只羽翼异常鲜艳之鸟的腿上,辗转落到北静王手中。可能是外国雀鸟,应为某富贵人家饲养,因故飞离。身为属下的赖尚荣别无选择,不得不接下这个莫名其妙的密令。 没多久,大观园多位年轻少女陆续死于非命。大观园罕见外人出入,可见应是贾府内部或亲近之人所下的毒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在大观园生活与人无尤,未曾沾染人间险恶,为何逐一遭遇横祸?贾府诸人纵然品行不端、行止有亏,为何却是无辜之人受难?然而世事仿佛如此,乌克兰4岁唐氏症女孩死于战祸,葬礼登上国际新闻版面,亦为无辜者受难的写照。 赖尚荣成大观园连续杀人案的见证者,赖尚荣、贾宝玉究竟谁能破案?贾府内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最终,显赫一时的贾府繁华落尽,原本富丽华瞻的大观园,亦倾颓残破,让曾眼见它盛况之人,唏嘘不已。 日本部分推理作家喜好以名著、名人为创作题材,比如亦有《源氏物语杀人事件》、《万叶集连续杀人事件》、《紫式部杀人事件》等等,改写自日本古典文学的推理小说。《柏林一八八八》将文豪森鸥外留学德国的经历写成小说,另有《莫札特不唱摇篮曲》,则让贝多芬担任侦探,调查莫札特的死因。芦边拓热爱《红楼梦》,耗费10年完成这本小说。他的努力是否成功由读者决定,但无须怀疑芦边拓的初衷。
1年前
日前,家人提及有人在社交媒体表示,要用看不到的颜色搞艺术……我连忙打断,这太没常识了吧?看不到的颜色早就运用在很多领域,一点也不新鲜。你不是看过《寂寞猎人》?第一篇关键就是看不到的颜色。再说,隐形墨水这种东西,古典推理小说早就写到烂了。家人接话,《寂寞猎人》是宫部美幸那本吗?看过但我忘了。 我常常从小说(特别是推理小说)认识世界。《寂寞猎人》是宫部美幸199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6个推理故事,并以其中一篇为名。尽管出版已有一段时间,然而探讨的许多状况,至今依旧不时出现在我们身边。 人称岩老爹的岩永幸吉,在木材行业工作40年,原本退休玩玩盆栽,谁知老友过世,受托经营老友晚年在东京创办的“田边书店”。“田边书店”位于老旧社区商用建筑的一楼,店面加上办公室一共4坪(一坪约为3.3平方米),为窄小平凡的街坊书店,贩售广受一般读者喜爱的书籍,周末常挤满看漫画的中小学生。 显现日本市井人情世故的片段 岩老爹“唯一的不成材的孙子”,高一生稔会在周末前来协助打理,书店另有两个工读生。旁及岩老爹老友的独生子,便衣刑警桦野俊明。拜访独居老人的社工三好淑惠、邻居、买卖书籍的客人,住在横滨的岩老爹儿子媳妇等等。登场人物多为普通人,不见推理小说常见的慑人神探风采,倒是显现了日本市井人情世故的片段。 岩老爹和稔是感情亲密,不时斗嘴打闹,同时也是探索事件真相的搭档。尽管祖孙素来亲厚,可是青少年稔的初恋对象出乎意表,造成岩老爹、稔的父母与稔的疏离与冲突。总之,《寂寞猎人》一书的核心关怀世间的家常困扰。 像是家人沉迷新兴宗教、觊觎亲人财富、年轻男女追寻自我、儿童受虐、模仿犯、青少年霸凌、二战期间的遗憾等等。事件未必全都涉及生命伤亡,但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却不容低估。岩老爹因故介入了部分事件,惟亦有来不及、以及不便过问的状况。并非所有的事件,真相都会水落石出,一如我们常常处在浑沌不明之中,可是生活仍得继续前进。 没有神化书籍,岩老爹不是文艺老人 部分篇章由关系人的视野出发,避免叙事老在“田边书店”打转的呆板,亦扩大了全书观点。关系人的看法未必与岩老爹相同,亦即事件未必有统一的诠释,各人或有各自的想法。 6个事件都牵涉一本、多本实体或虚构的书。然而宫部美幸并未将书籍神化,比如岩老爹并非文艺老人,之前顶多看看报纸副刊,旧书店就是一门生意。书的确启发了很多人,但也别轻忽书可能带来的危险。岩老爹将《日常生活中的毒药》、《法律漏洞百科》等书置于柜台,亲自看管,以一己之力守护。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