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丁综合国中

  学生记者培训营是每位学记正式上任前必经的必修之路,今年的培训营以“突破”为主题,旨在让营员们直面挑战、克服困难、突破自我极限,完成个人成长的蜕变。只有成功通过所有考验的营员,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学记。 培训营不仅为新一届学记提供培训,也是上一届学记举办的最后一次营会。这意味着,培训营结束后,森州第38届学记将卸任,并将使命传承给第39届学记。 本次培训营共有77名营员通过面试选拔,参与了为期四天三夜的全面培训,营员们不仅收获了难忘的回忆,还在过程中经历了艰苦的挑战,实现了自我突破与成长。   营员挑战中突破自我 本次培训营邀请到芦骨州议员朱建华为森州第39届“突破”学记培训营主持开幕仪式,同时,星洲日报森州区学记队的活动负责人丘明艳也出席了此次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上,嘉宾们通过将水从开幕道具的上方倒下,使得“森州学记第39届突破培训营”的字样从道具中显现出来。随着字样的浮现,全场响起了如雷的掌声,象征着培训营正式开幕。仪式结束后,工委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培训营的第二天,工委们策划了“千人百足”环节,旨在通过游戏让营员们体会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每个人的脚都被绑在一起,最初的协调困难让营员们感到不适,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身旁的队友并不是负担,而是共同迈向目标的伙伴。 第三天,培训营迎来了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森州学记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运动会。营员们需要连续完成超越极限的体力挑战,尽管他们在过程中屡次想要放弃,但无论是身旁的同届还是工委们,都在不断鼓励彼此,甚至一些受伤的营员也坚持完成了挑战。 在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中,营员们一个个突破了自我极限,最终顺利完成了所有站点。最后,工委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抢瓶子游戏,让营员们亲自领悟到团结的力量,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标志着运动会的圆满结束。   38届学记既工委卸任 营会的最后一个夜晚,是森州第38届“同理心”学记的卸任仪式,这一时刻充满了感动与温情,也是工委们传承精神的时刻。卸任仪式上,工委们手持蜡烛形状的LED灯,手牵手围成一圈,面向营员,而营员们则围成另一个圈,面向工委们。 在漆黑的夜晚,LED灯像萤火虫般闪烁着光芒,工委们紧紧握住LED灯,仿佛希望这象征着第38届学记精神的光芒永远不灭,而卸任仪式是由总纪律吕俊浩亲自主持。 他逐一念出工委们的名字,并亲自为每位工委熄灭手中的LED灯,随着灯光熄灭的瞬间,也意味着工委们正式卸任。仪式接近尾声时,工委们肩并肩站在一起,唱起了属于第38届的培训营营歌,当旋律响起,工委们不禁泪流满面,情感溢于言表。   营员透过讲座获益良多 除了感动的时刻,本次培训营特别邀请学记队负责人丘明艳,为营员们讲解投稿须知,详细介绍校园报道与专题报道的区别,并展示交稿格式的范例。通过这次讲座,营员们对采访和写报道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同时也为中学生提供一个探索新闻行业的平台,激发他们对新闻行业的兴趣和了解。 不仅如此,培训营还邀请到《学海》编辑室的成员,包括星洲日报文教部大专组主编王国刚、星洲日报文教部中学组主编叶欣媚以及《学海》编辑刘馨缋,与营员们分享《学海》季刊的转型和制作过程。他们介绍了《学海》季刊从策划主题、选择专题报道到执行审稿和校对的全过程,同时也欢迎营员们积极投稿,参与《学海》季刊的制作。 通过这次培训营,营员们不仅提升了个人能力,也在挑战中深刻理解团结和传承的意义,相信第39届学记将承载学哥学姐们的期待,继续发扬森州学记的精神,为接下来的旅程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吕俊浩:卸任8年 感受依然深刻 不知不觉,我已卸任8年,但我依然记得当年接受培训时的情景,那种兴奋和紧张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这一次,我回来担任总纪律,希望能将森州学记的特色和纪律精神传承给新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培训营可以说是学记生涯中最辛苦、最具挑战的一个阶段,但它也是最让人记忆深刻、成长最快的一段旅程。希望第39届的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段时光,牢记学哥学姐们在培训营中教给的每一件事,把森州学记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XJ13179,反正不会死!   萧裴洁:青春最耀眼一章是学记 青春,总有一段旅程令人难忘,而学记,正是我青春里最耀眼的一章。培训营的落幕,意味着我一年的学记生涯即将成为回忆。或许未来我们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但学记的精神早已融入心底。愿未来的每一位学记,都能继续传承学记的精神,勇敢承担责任,敢于迎接新的挑战。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学记的精神将始终伴随我们,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38届“同理心”永不落幕,XJ13179,一生一起走!   萧铭仪:重任将交给下届营员 短短一年,长长一年,38届已完成使命,接下来的重任将交给39届。一路上的曲折与挑战,庆幸我和同届们都一起走过来了。从上任到卸任,从同届到家人,学记的每一章都将成为你我美好的回忆。希望39届能够通过培训营的四天三夜,深刻领悟到工委们想带给你们的惊喜与道理。请将培训营所学到的一切好好记住,并运用在接下来一年的学记生涯中。愿你们能够像当初坚持完成培训营一样,坚持走完学记这一年的旅程,直到卸任!   陈玮捷:互相鼓励 没有理由放弃 刚开始时,我满怀期待,但第一次处罚时,我真的有点崩溃,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撑下去。但看到大家都在互相鼓励,工委们也坚持到了最后,我告诉自己:我没有理由放弃,也不能放弃。第二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虽然很难,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到了运动会那天,我突破了自己,完成了所有挑战,真的很感谢一路上大家的鼓励和陪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坚持和团结的力量,也让我收获了难忘的回忆和成长。   孙义卉:这趟旅程受益匪浅 我非常荣幸获得最佳女营员的殊荣,这四天的培训营虽然充满挑战,过程既累又辛苦,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突破自我,勇敢尝试新事物。最重要的是,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彼此鼓励、共同成长。这段旅程让我不仅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深刻体会到坚持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且充满意义的培训之旅,让我在挑战中收获了成长和感动。  
3星期前
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起源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经过各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款式。汉服通常由上衣、下裙、腰带等部分组成,设计简洁大方,讲究礼仪与美感。尽管不同朝代的汉服在款式、颜色、面料和装饰上各有差异,但都承载着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哲学思想。 介绍汉服各朝代演变特点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汉服文化,文丁综合国中日前举办了盛大的汉服大秀,邀请师生共同欣赏各式汉服的独特设计,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校方还特别邀请在校的中六学生担任模特儿,穿上流行于不同朝代的汉服上台展示,给在场的师生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和视觉享受。 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讲解了汉服的悠久历史,并介绍汉服在各个朝代的演变及特点,力求打破学生们对汉服的刻板印象。此外,活动还设置问答环节,而回答正确的同学将获得与汉服模特儿合影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们更直接地感受汉服的魅力,校方还特别提供多套汉服供学生们试穿,获得热烈的反响。 赖老师:现代审美融合与创新 活动的策划负责人赖老师表示,现代汉服经过改良,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但仍保留的传统风格。他指出,现代汉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审美的融合与创新。 他说,许多人并不了解,华人的祖先其实是汉族,而传承下来的服饰便是汉服。很多人误以为华人的传统服装是旗袍,但实际上,旗袍是清朝时期才出现,而旗袍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家渐渐淡忘了汉服。 通过这次汉服大秀,不仅有助于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新的活力。学生们表示,未来将更加关注和学习汉服文化,珍惜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黄彩燕(中六副校长,45岁):文化底蕴令人着迷 我认为汉服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服饰,因为其多样性与文化底蕴令人着迷。我曾上网搜寻过一些关于汉服种类的资料,比如皇帝穿的龙袍等,各种款式丰富多样。男性穿汉服时,尤其是在表演功夫或武术时,非常有气势和魅力;而女性穿上汉服后,只需稍作打扮,便能展现出惊艳的美感。 林挺耀(讲座司仪,19岁):了解汉服背后文化价值 在此之前,可能有些人并不了解汉服的历史,只把它当作一种“花瓶式”的存在,认为汉服只是一种用来穿着拍照或展示美观的装饰,但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大家能够了解汉服背后的起源与文化价值。在刚刚的问答环节里,大家的热烈反应让我觉得没有白费心思筹办,不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还让参与者都收获满满。 林宝儿(中六学生,19岁):首次穿汉服很激动 每当看到古装剧中演员们穿着汉服饰演各个角色时,我都会感叹不已。男演员英俊潇洒,女演员则闭月羞花,这让我对汉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次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汉服的历史和穿着汉服的知识,因为我觉得穿着的过程其实相当复杂,而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心情很激动。 陈品源(中六学生,19岁):激发了解传统文化 原本我以为汉服没有性别区分,没想到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款式,而且男款和女款各有特色。我觉得这个活动能激发大家去更加了解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往往较浅,而这场活动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郭家荣(中六学生,19岁):汉服独一无二 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而且还是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走秀,感觉非常紧张。我很开心能够和朋友们一起成为汉服模特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汉服来穿。我觉得汉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它与其他普通衣服有许多不同之处。 黄祖盈(中六学生,19岁):绣花裙子版型精致 我个人特别喜欢汉服,因为看了许多古装剧,让我觉得既特别又神奇。例如汉服上精致的绣花及裙子的版型,每一件都拥有独一无二花纹。如果绣花是刺笼的话,每个笼子也都不同,这让汉服显得更加特别。
4月前
6月前
《星洲日报》森美兰区学海学生记者队将在11月9至10日及11月16至17日,位于芙蓉《星洲日报》报馆进行第39届新学记面试,请98名已提出申请的中学生务必准时出席,若无故缺席将被视为自动弃权。 面试时间为早上11时至傍晚5时,申请者须依照秘书组在WhatsApp群组中发送的面试表,确认自己的面试时间,并在面试时间前10分钟抵达报馆。面试时,申请者需穿着无关学记的有领上衣、长裤和包鞋。长发者需束发并夹起刘海,若无特别原因,请勿戴帽。申请者可以携带水瓶和手机。 面试将在下午5时结束,先完成面试的申请者可提早离开。缺席者需提前通知秘书组并提供原因。 秘书组将联系申请者以确认面试出席率。同时,各申请者也会被拉入WhatsApp群组,敬请留意。 随此新闻附上已提交申请表格的新学记申请者名单。如果名字不在名单内或在11月5日之前没有收到面试通知,请根据联系表格联系秘书组。 面试之后,新学记录取名单将通过每逢周三的星洲日报《花城》年轻人版公布,敬请申请者多加留意。 此外,申请者也可透过星洲日报森州区学海学生记者队的Instagram(xueji_nsembilan)查询最新消息。 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询问森美兰区学记队负责人丘明艳 018-256 4134,或主席萧裴洁 017-323 5922、秘书萧铭仪 016-708 9948或副秘书邝祐杰012-738 2272。 面试地点为芙蓉《星洲日报》办事处顶楼,地址为 No. 12, Jalan Dr Krishnan, Bandar Seremban, 70000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 《星洲日报》森美兰区第三十九届学记申请者名单: 1)芙蓉振华二校国民型华文中学 张丞潍、郑家宏、郑铭炫、林建峰、陈泓语、吴治亿、区明顺、林柏延、王则森、劳冠维、郑威骏、陈浩正、邱千晋、邱文斌、潘韵安、冼竑谚、邓永添、陈玮捷、陈鸿逸、颜仕源、刘美扬、孙义卉、郑和乐、刘珮妍、萧奕薇、庄嘉彤、魏忆涵、李璧岑、谢枘杉、陈沁棿、郑慧萱、王怡倩、王晨晞、叶婉莹、徐子萱、黄歆惠、丘芯妍、沈莉椬 2)芙蓉振华国民型华文中学 蓝浩天、莫凯栋、洪恺泽、罗笳铨、黄凯俊、黄俊翰、林向阳、朱炜彬、黄日鸿、张钦凯、罗盛涛、蓝茄荃、邱卓明、林光耀、杨家键、蓝家钲、王凯昇、林檤名、温智皓、何健荣、余佩纹、颜语漩、林语桐、黄歆娮、吴育阡、傅巧沁、欧阳萱乙、林恩洁、刘淑君、丘宇彤 3)文丁综合国中 陈正熙、刘子锋、周裕杰、李慧思、罗家惠、洪宇萱、郑慧婷、娜娜、何欣怡、李念真、萧松洧 4)芙蓉圣保罗国中 刘耀翔、林敬益、杨子彣、韩靖衍 5)马口启文国民型华文中学 李元勋、欧艾怡、李家洁 6)丹那美拉C村国民中学 余芷璇、叶永琪、叶永琴 7)芙蓉龙城国中 黄靖绚、丘悦芹 8)芙蓉中华中学 郑名媗、邝姵颖 9)芙蓉美华国中 朱恩仪、叶芷萱 10)芙蓉武吉甲巴央国中 石敏嘉 11)瓜拉庇劳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 潘炜怿 12)芙蓉布特里国中 薛紫炘
6月前
文丁综合国中一年一度的“华文学会歌唱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为了发掘学生们的潜能与才华,该校华文学会每年都会举办歌唱比赛,让学生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歌唱实力。 今年的比赛一如既往,分为个人组与组合组两个类别,参赛者涵盖了从初一到高二的学生,他们可同时参与两个类别。令人惊喜的是,此次比赛共吸引了18位个人赛选手及8组的组合赛选手,比往年人数有所增加,筹备团队因此倍感振奋。 作为华文学会的年度重头戏,歌唱比赛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观赛,为求目睹选手们的唱将风范,现场气氛热烈。比赛期间每位选手全力以赴,争取获得评委们观众的欢心。 严子晴《永不失联的爱》惊艳全场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一首首余音绕梁婉转动听的歌声里,其中一名来自中一的严子晴更是凭借着一曲《永不失联的爱》惊艳全场,赢得阵阵喝彩。 到了中场休息时,来自中三的林顺樑献上了近期网络热曲《科目三》,获得全场的热烈欢呼,气氛瞬间达到高潮。随后在组合赛中,中五的欧阳文芊和洪欣彤以甜美悦耳的声音带来了《一笑倾城》,同样赢得了热烈掌声。 比赛也邀请了3位老师担任评委,他们根据选手的音准、咬字、节奏和台风进行评分。获得高分的选手将有机会角逐冠、亚、季军及优秀奖。此外,大会设有最佳人气奖和最佳新人奖,鼓励勇于尝试的参赛者们。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不留遗憾,校内最后一年的中五学长学姐们也在舞台上高歌一曲,为他们即将结束的中学生涯,留下一丝美好回忆。 廖佩珊:学会有效策划活动 华文学会主席廖佩珊表示,这场歌唱比赛能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劳苦功高的评审团以及所有参与筹备的工委。她特别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尽心尽力地完成舞台、门票和海报等各个方面的设计。 她也感谢参赛者的热情参与,表示他们全力以赴的表现为比赛增添了色彩,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主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组织一场大型活动,从制定比赛规则到执行比赛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细心安排和周密考虑。” 她说,看着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表演在舞台上呈现时,心中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尤其是在看到参赛者们收获肯定和鼓励时,她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场歌唱比赛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音乐才华,更强化校园文化氛围,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回忆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