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化艺术

(亚罗士打讯)吉华独中与霹雳崇华独中、台湾慈大附中、泰国清迈慈济学校,跨域四校联手于吉华独中礼堂呈献文化艺术盛宴,携手圆满了一场感恩音乐会。 吉华独中校长庄绣凤说,这场音乐飨宴,充分展现了5小时集训所培养出的学生默契与团队合作精神。 她指出,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大家多年来支持华文独中与华文教育的感激之情,也是吉华独中校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 “现代学习早已超越课堂,全球化的视野对学生尤为重要。” 此外,音乐会举行前,一度遇到停电问题,让工委会不禁捏把冷汗,幸经过家教联谊会副主席黄国荣积极处理下,问题得到解决,活动也顺利进行。 庄织华:文化交流融合  崇华独中校长庄织华说,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良机,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平台。 他感谢庄琇凤校长及慈大附中校长李玲惠,正是因为她们俩的共同努力,4所学校才能在此次演出中紧密合作,呈现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他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拉近四校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并期待未来能有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与文化交流的发展。 李玲惠:共同学习机会珍贵  对于这场音乐会,李玲惠校长表示学生的表演令人动容,也强调四校学生的共同学习机会极为珍贵。 她回忆去年带领学生交流的经历,对于吉华独中与慈大附中的相似之处深有感触,尤其是吉华独中在推广静思语方面的努力。 她也分享了慈大附中与吉华独中和清迈慈济学校签署谅解备忘录的经过,强调跨国合作的重要性,并相信这项合作将极大推动四校间的友谊与交流。 她还提到,虽然崇华独中的规模不大,但其学生的努力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她引用了证严法师的话,鼓励学生们用善良突破障碍,并强调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才艺,也体现了4所学校对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共同承诺,各方一致认为,这只是四校合作的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尤祺晗:催场协调活动进程  吉华独中学生尤祺晗分享道,由于之前有机会到泰北担任国际志工,因此老师便建议她担任此次活动的工委。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她担任催场组组长,并负责协调整个活动的进程。 她亦有机会欣赏同学的精彩表演,并期待未来能以表演者的身分再次参与此类活动。 对于到来的泰国学生,尤祺晗形容他们既热情又害羞,尽管文化差异较大,但泰国学生的华语非常流利,展现出他们努力学习的精神。她也和他们交流了泰语,并笑称泰语非常难学。 对于此次活动,她希望能够扩大规模,增加更多参与的学校和国家,因为此类交流能够带来更多的文化碰撞与学习机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次活动中,慈济学校的同学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习惯,即每次用餐前都会集体诵读感恩歌,这种充满感恩与凝聚力的传统令我十分感动。” 通过这次四校交流,让尤祺晗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也对跨文化交流和志工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语: 行文通顺,可喜!建议往后处理这种不同区域联手的音乐盛会活动,可以在文中补充节目内容,以及各方合作呈献表演所擦出的火花。美中不足的是,来文的文稿及图说的人名,出现两个版本,可见其中一个是有误的。大家切记,人名一定要确认清楚啊!
1月前
朋友R说,她小时候住在古腰河畔的木屋区,每逢雨季,河床泛滥,与左邻右舍饱受水灾之苦。20年前,这里的木屋区已被强制拆除,几百户居民都搬到附近的组屋去。无法想像更早以前,这里竟是一片盛产杨桃的杨桃林。 作为雪兰莪最大的新村,沙登古腰河畔终于被雪州发展委员会所推行的“新村ing”计划激活,经过美化,成了休闲步道公园。原本出入沙登新村的只有村民,可是,先后重整及设立的彩虹桥、许愿树、“我爱沙登”的大型地标,以及60呎长的巨型历史壁画,大大提升了沙登的魅力!外地人接踵而来打卡,或通过参与市集,认识我们的新村,看着这一切的演变和推进,太振奋人心。 自2022年起,农历新年前,沙登地标必定迎来生肖装饰制作。牛年有纸皮牛装饰,虎年由7000个塑料瓶子做成虎头,兔年则以废弃的LED灯泡制成兔子的巨大模型。今年的龙年则以极简的龙福齐天站牌配上灯光成为打卡点,而另有看头的是以“新沙登”为主题,刷新重绘的壁画。 加入壁画制作 今年2月初的星期天下午,途经古腰河畔下车打卡,遇见了为壁画上色的3位年轻人。变幻莫测的恶劣天气并没有击退他们为社区贡献的力量,他们的目标是在农历新年前完成这幅壁画。能遇上画家们是运气,被邀请加入他们则是荣幸。只剩下5天的时间,那几个晚上,都是画家们最后的冲刺。等待雨停,或是冒着细雨上色,是无可避免的事。我们调色、写字、补上细节、画边,深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对面的居民叔叔们非常友善,给我们提供了移动电灯,有时也请我们喝饮料。即使不相识,缘分却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沙登的文化艺术其实不是近期才萌芽的。早在2012年11月中旬,“发现沙登——社区艺术嘉年华”是我记忆中有史以来为沙登感到骄傲的一刻。一系列艺术文化活动走进了大家心里,更写进了沙登的历史长河,成为了重要的记录。其中一个小学生艺术创作营会率领营员发挥环保创意,走出校园,展开艺术游行。大会迎来张吉安为艺术踩街主持。游行作品朴实无华,有当年红透的愤怒鸟和小叮当模型车、民族服装装扮、高脚人踩高跷、巨型木偶等全手工制作。除了沙一管乐团在游行中吹奏乐曲,还有人尽情大唱客家山歌,孩童们也高唱:“沙登是我的老家……沙登艺术朝着理想……我们继续努力推广它……”。这首〈让艺术萌芽〉由曾远强作词,周金亮编曲,内容简单在地且颇有深意。 偷偷告诉你,隐藏在沙登一校的沙登民间故事馆,可是我们新村的缩影,是我们艺术文化的宝藏!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3】道地古早味/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6月前
1年前
新山南艺文化艺术协会,简称”南艺”,易记又富有文艺气息,而这两个字也意味着是马来西亚南方文化艺术的总站。 近24年来,该会以自力更生精神,坚守岗位,为推广各项文艺表演,从而丰富了新山文化艺术爱好者的精神生活。 总结该会多年来对新山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的贡献,可视为是新山文艺界的“异数”。该会的崛起及一路来坚持演出的历史,纠正了多少年来一些人视新山为文化沙漠的盲点。 该会在疫情结束之后,最新一场盛大的演出将于本月17日上演。 南艺成立至今,在新山推动文艺活动的征途上,确实开创了令人应加以学习及发扬的典范,让新山的文艺花朵绽放的更灿烂与辉煌。 该会创立于1999年,迄今已有24年之久。在这期间,截至2019年为止,每一年至少都会对外进行一场规模较大型的演出,这种坚韧不拔为推广文化艺术的付出,应加以发扬光大。 张金顺是该会现任会长,从创会第一天开始,时至今日一直是该会身负重任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在詹尊让一度改而出任会长时,才受委为名誉会长。所以简言之,没有张金顺,就没有今天的南艺,实不为过。 他于1952年出生于麻坡峇吉里,退休前为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服务,被派往士姑来苏丹依斯迈滤水厂工作,直到2019年正式退休。 类似这样一个纯华人的文化艺术团体,由一位在职的公务员领导殊属少见,这是该会另一与众不同之处,而这也是被许多人忽略了一段事实,谨此与大家分享。 张金顺本身是一位纯受英文教育者,但从1966年读小学时候开始,因受表哥的影响,对华乐深感兴趣,加上本身的爱好,于1966年,在麻坡启智书报社学习大提琴与琵琶,他对音乐的根基与素养,就由此奠定下来。 南下在新山居住与工作时,他积极参与领导士姑来青年会,展现他在音乐与文化艺术的才华。 1998年,他与一批热爱华乐的士姑来工艺大学学生在机缘巧合下走在一起,先是安排将 其住家作为临时活动的场所,最后大家终于决定组织南艺文化艺术协会。 该会在24年发展过程中,先是有南艺华乐团、南艺合唱团,而后有了南艺文化艺术协会,后来又增设南艺古筝班而成为一个较完整的非盈利专业文化艺团体。 日前拜访该会现任会长张金顺及会务顾问兼合唱团前团长詹尊让后,总结了该会一些较不为所知的历史,由此可见该会一路走来之不易。 詹尊让指出,南艺合唱团是新山唯一支以南艺华乐团伴奏的队伍,展现其独有的风格。 而该会最令人激赏的是,还是始终不忘创会的初心,宣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促进提升与发展健康的音乐表演工作与活动,以配合其他志同道合的艺术团体,共同为建立一个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环境而努力。 该会多年来所呈献的节目,令人印象深刻的计有【风雅颂】之系列,也多次走出新山,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呈献“新马行”音乐会的演出、二十周年庆音乐会等。 因受疫情影响,而被迫停办4年演出的南艺,将于2023年9月17日下午2时30分,亮相新山宽中大礼堂大舞台上,与来自北马文艺术工作者共同演出一场名为“南德917”,希望各界能秉承过往的精神,继续给予这场演出大力的支持。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