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学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年少时越过长堤,常携诗情相伴;成年后,诗情依然如两岸的水,时浅时深。近年越过长堤时,总见苏丹后剧院远眺狮城,仿佛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今年,我即将走进她的心,闻她的香。 彼岸开花,此岸观望。第17届花踪文学奖南下新山颁奖,与狮城仅隔一水,这不禁让此岸的文学人遐想:未来,花踪是否能够涉水而过,在花园城市里开出一树文学之花?2026年新柔地铁通车后,是否会让“南下”的花踪之路更加顺畅? 花踪文学奖为马华文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吸引了海内外华人世界与华文作家的关注与参与,长期为马华文学注入新活力。作为“近亲”的新华文学与新华作家,能否在这一重要的文学场域中扮演角色,与马华文学的文友们共同耕耘? 回想2024年,新马文学人之间频繁的交流、新华文学与马华文学的互动、“新马文学高铁”的穿梭,以及多位“马华文学色彩浓厚”的作家在新加坡获奖等种种“文学场景”,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不久前,新加坡作家协会代表团访问星洲日报时,曾向曾毓林先生的花踪团队表达了想法。我们期盼未来的花踪能够将新加坡纳入其视野,让新加坡人特别是青年写作者,也有机会在这片文学花圃中播种。我们也希望新马作家能够充分利用“共同场域、共振共鸣”的优势,深化合作,携手为新马华文文学书写新篇章。 今年的花踪文艺营以“相望的两端”为主题,我很荣幸能够主持《出版:中心与边陲》讲座,延续这份相望之情。新马原本就有血脉相连的文学长堤,如今随着新柔地铁即将通车,两国文坛的交往可望进一步加强,文学长堤将承载更多文化的期盼与文学的梦想。 相关文章: 【花踪荟萃】花踪的海啸/许裕全 【花踪荟萃】花踪1999及其他/希尼尔(新加坡第7届南洋华文文学奖得主) 【花踪荟萃】集体筑梦/梁海彬(新华作家) 【花踪荟萃】 彼岸开花此岸香/ 林得楠(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 【花踪荟萃】一程繁花一路歌/刘育龙(马华作家)
1月前
花踪17,看似年轻,但时间已跨越了34年。花径探路道阻且长,我从青春走到前中年,走得慢却又走得远,如今驻足回望终觉不负韶华,一个人的文学生命有多长自己也掂量不准,但说花踪成就了我文学亮丽的风景线,我是虚心且满怀感恩接受的,毕竟这是自己深爱着也为此努力过的一件事。 第9届我首次捧起铜雕,沉甸甸的奖座让我自豪终于解锁了人生某项成就。几个月后回老家,特地把奖座带给爸爸看,那时他已生病,刚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接到奖杯的霎那他突然拿不稳,表情夸张的说好重喔!眼神有光,病都好了大半。 之后某一届,也曾想带中风的妈妈参加颁奖典礼。我问她,如果当天没得奖怎么办?妈妈说没关系;那万一得奖呢?妈妈说要坐在轮椅上单手给我鼓掌。最后妈妈没有出席,我却得了奖,站在舞台上望着台下漆黑一片,想起妈妈这句话,突然想哭。 翌日新闻见报,我从吉隆坡酒店走出来,突然接到家乡小舅来电,他用潮州话和我说:我看到报纸,汝真厉害唷! 一生坐浪的父老们不晓得花踪,但却因为我,仿佛被文字的神迹拂照了一遍。自此相信,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江湖。 掐指一算,我已在旧港主制华丽转身的老新山生活了26年,隐隐感受到这城市的桀骜不驯、独自美丽。新山素有“一山一庙一校”的地、神、人五邦共和的血缘符号,意指中华义山、柔佛古庙和寛柔学校,是系在新山人心里的情感共震带,如今花踪迤逦移行南下,仿佛板块重新碰撞,一山一庙一校一花踪,壮观的文化地壳运动,让人期待它掀起最温柔的海啸。 相关文章: 【花踪荟萃】花踪的海啸/许裕全 【花踪荟萃】花踪1999及其他/希尼尔(新加坡第7届南洋华文文学奖得主) 【花踪荟萃】集体筑梦/梁海彬(新华作家) 【花踪荟萃】 彼岸开花此岸香/ 林得楠(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 【花踪荟萃】一程繁花一路歌/刘育龙(马华作家)
1月前
新纪元大学学院日前举办了两个性质接近的文学创作活动:文学创作营与文学奖养成班。作为统筹的新纪元大学学院副校长郑诗傧副教授说明,随着社会全球化及中国崛起,语言发展和经济实力有对等关系,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系统化地学中文。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倡学生深化中文应用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欣赏与分析。 文化底蕴让我们走得更远,保持优势。我们貌似是大陆港台以外应用中文领域最如鱼得水的一群,然而现今学习趋势恰恰相反。部分家长认为中文能力只涉及听、说、读、写。随着全球对文案越来越重视,对语言要求便不只是停留在沟通。另加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唯有深化和强化中文,才能应付未来局面。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赏析优美的文章,鼓励孩子更懂得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完整的想法。 郑诗傧提及,日常教书时发现学生很容易放弃表述。当他们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述,她都会鼓励孩子尽量提升这项能力。她本身很重视阅读与创作,主催这两个活动,并不是以功利角度看待这件事,而是想透过一些积极因素激发年轻人创作。“年轻人很需要被肯定、需要平台,得奖无疑是一个最快被关注的渠道。喜欢写作的人心里都有同一种声音,希望被看到,得到有代表性的作家、评审老师的肯定,告诉他‘你是可以的’。” 有些事情羞于出口,不表示它不存在。她鼓励青年作者勇于谈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方法才可以得到出书或得奖的荣耀?文学奖养成班是基于这点而设立的。至于青年创作营则是下放到更广的层面。新纪元大学学院适逢其时,除了驻校作家杨隶亚,还有伍燕翎、王修捷、黄子扬,校友邢诒旺、谢明成、梁馨元、丘凯文、李承澳等人。青年作家,可培养新一代的青年作家。 文学营导师蔡晓玲博士也分析了两个文学活动的分别:一个是面向明日之星,一个是面向中学生。当然,后者也可以是前者。她相信创作这件事无法通过传统教学那种老师教学生的输入方式,但可以通过创作经验或观念的分享,让另一个人有所获得。 文学奖犹如四年一度的奥运 新纪元大学学院创意与品牌部总监黄子扬也提及,10年前他还是个新秀,文学奖对他的意义是被文坛看见,证明自己,透过参与文学奖拿到进入文坛的入门票。10年后他还是会参加文学奖,看待文学奖却已有不同观感。“短短10年内,媒介变化很快。如今每个人都有发表作品和发声的机会。文学奖保留了一种专业性,经由更专业的眼光去评作品到了什么水准。让资深作者去评断年轻人,对年轻人是很重要的。” 文学奖是一个标杆,如奥运选手不断锻炼自己,四年一次互相竞技,看到自己水准写到哪里、自己作品是长什么样子。透过“新秀的标杆”,透过文学奖去证明自己达到哪个高度,这其中有一种专业性存在。换言之,文学奖在日益泛滥的发声渠道里,依然是新晋作家的定海神针。 杨隶亚认为,如果文学是你的兴趣爱好,无论几岁都能参加文学奖,文学始终向所有人敞开怀抱,没有年龄限制,以学生参赛来说,不只能在出社会之前取得一份专业认可,奖金还比在校园打工更多。“我常鼓励年轻作者多多参赛,因为新手特别有‘得奖运’,他们作品中的纯粹,常有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敢,让我们看见年轻人是如何打破时代框架,这是最可贵之处。” 蔡晓玲则认为,首先还是要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这应该是比考虑得奖与否、回响如何,摆在更前面的东西。如果是为了得奖而写、为了写而写,散文的话很容易变成为文造情,小说的话也恐怕会过度炫技。先通过散文与自己对话,回到那些深刻的场景中。不是日常琐碎的,而是深刻完整的片段。这些片段有可能是当下的处境,也可能是很久远以前的回忆。但即使是当下的事,它必然是被过去的某些经验所影响的。沿着时间的长河一直往回追溯。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你驾着车在一条路上,你看着旁边那条与你反方向的路有无数的车,堵着,而你这条道上并没有车。于是你不断地驶向过去,一边写,一边追问与思考。如果是发自作者内心的声音或关怀,即使幻化成小说中虚构的情节,还是能触及幽微处,让读的人——不管是文学奖评审或一般读者,也有所共鸣。” 文学的社会价值 杨隶亚说道,如果文学是你的兴趣爱好,你或许喜欢读、喜欢写,其实不一定要参加文学奖,它可以是生活中陶冶性情的存在;倘若你心中向往成为一名“作家”,渴望“出书”,那么规划自己的“创作方向”就很重要了。 这次的文学写作课程最关键是“构思一本书”的诞生,不再只是把累积多年的作品整理集结,她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写“创作计划大纲”,让创作者尝试挖掘自己最关心、最擅长的主题,进而成书——往往这样的作品最能反映“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也是我们为何会创作的初衷。 文学会带来怎样的社会价值?郑诗傧特地提及一本书籍:林达夫妻所著的《像自由一样美丽》。一群犹太儿童被拘禁于集中营时恰巧跟文学家、教育家一并羁押,他们貌似没有明天,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可以用文学和艺术去点燃最后的希望与艺术火苗。若儿童能幸存,心中还有一丝光,就可以对抗黑暗。 而文学,就是这种光。“侵略家占领一个地方首先一定是残害知识分子及艺术家。他们害怕社会开眼,而我们应该做对的事情:应该让青少年乃至社会开眼。”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动手升级再造把垃圾变黄金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看清医美价值及概念误区 恢复原有自信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纸扎艺术需新血夕阳行业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方志聪教练:跆拳道展现人生态度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在数字时代阅报,鼓励中学生紧跟社会动态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为什么我会被抛弃?”弃婴展“提倡尊重生命
2月前
教书环节中,写作是我的重点之一。 有征文比赛我都放在心上,在课业进度中见缝插针,细心教导,补充文学养分。学生作品是成果,成绩揭晓时奖项是光圈,映照在学生脸上的则是愁苦惊喜交替的表情,我湿气盈睫,共享欢呼也抚慰失落的心。 早期的花踪新秀奖开放给中学生参加,我校有高二学生荣获首奖的记录,果真早慧!珠玉在前,取良好开端,树立风骨怎能让狗尾续貂!荣誉是好事,激励下也有勇夫,黄荣水、陈文恬、林诗婷、郑羽伦等名字开始涌出,登上荣誉榜。让马华作家关注居銮中华中学,并称銮中为文学重镇。 林诗婷在〈文学细流的开端——花踪有感〉提到:“世人都被公平的分配到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开启它,运用它,不要浪费了。” 引领年轻的学生进入文学殿堂时,我是从心开始,让学生感受周边,再没有感觉,就走到户外,大自然是最好的讲师。感受头顶上的炽热;低头看看自己的影子,再从自然转向人,补捉身边每一个细节,心中有感时用文字表达。文学是艺术之首,能让心激起千层浪。 能用文字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美,也是很重要的事! 为师要言传身教,不能光说不写。 除了指导学生写,我的手指在键盘飞快按键,敲打出美文,意外多了一些读者,为生活增添乐趣。 学生得奖,我暗自高兴,感觉成功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 今年花踪颁奖礼地点往南移,重心点来到新山,犹如楚辞受到北方垂注一样,有点受宠若惊,文学重镇有幸沾点光,欣然自喜。 时间许可的话,应该带学生去感受氛围,胜千言。   相关文章: 【花踪荟萃】念念花踪/灵子(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开往南边的文学慢船/蔡兴隆(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花踪绽放至边城/许通元(南方大学学院 马华文学馆)  【花踪荟萃】花踪与我/李开璇(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这是我的花/郑羽伦(马华诗人)  【花踪荟萃】心竟无波澜/冼文光(马华诗人)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两年一度的花踪之季再次莅临。今年10月是第17届花踪颁奖礼,34年来栽培的作家与新秀,是马新众多文学奖之间,最受瞩目(如文学奥斯卡等级)、超然的颁奖典礼、持续提升马华文学创作水平的贡献,有目共睹。此世界级别的颁奖礼,让众多国内外文学作家、研究者与读者,共聚一堂,分享文学之喜悦。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黎紫书当年最英勇的表现,一晚屡次上台领奖,如今荣升世界一级的华文小说家,《流俗地》无论是出版或改编成电视剧取得斐然成绩;世华获奖作家,从西西自录影中以粤语朗读自己的诗句,到杨牧,还有聂华玲获奖时靖芬还来到南方大学学院一起与南马读者播映《三生三世聂华玲》的纪录片;王文兴从大学时期的《家变》《背海的人》到颁奖典礼舞台的记忆,阎连科、熟悉的余光中,白先勇到董桥(还瞥见马华作家拎着成叠的牛津出版社精装本请偶像签名),花踪仿佛在提醒无论是作家与读者,我们不时要重回这些重要的经典华文作家吸取最重要的文学养分,持续成长。 2024年花踪迁移至南马边城的新山,邻近新加坡,意味着今年两岸的作家读者将涌入新山赏文学之花;让原本花踪与陈瑞献设计的精致铜雕、与花踪之歌的作词人小曼与已故作曲人陈徽崇、多届主持人贺婉蜜更近距离接触。今次邀请南方大学学院马华文学馆与中华语言与文化学院成为合作单位,花踪文艺营、新秀颁奖礼及世华获奖者颁奖礼将在南方大学学院举办,本校敞开无数的双手欢迎,也倍感曾毓林、贺婉蜜、曾翎龙等辛勤地张罗部署,竭尽所能成就花踪文学奖。蓦然发现,花踪文学奖由星洲日报承办,如今已成为来自全世界,喜爱(马华)文学,必须观赏、品味、参与的最重要的文学节目,文化遗产。企盼大家一起来感动花踪之美。耳畔响起了令人落泪的〈花踪之歌〉…… 营、新秀颁奖礼及世华获奖者颁奖礼将在南方大学学院举办,本校敞开无数的双手欢迎,也倍感曾毓林、贺婉蜜、曾翎龙等辛勤地张罗部署,竭尽所能成就花踪文学奖。蓦然发现,花踪文学奖由星洲日报承办,如今已成为来自全世界,喜爱(马华)文学,必须观赏、品味、参与的最重要的文学节目,文化遗产。企盼大家一起来感动花踪之美。耳畔响起了令人落泪的〈花踪之歌〉……   相关文章: 【花踪荟萃】念念花踪/灵子(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开往南边的文学慢船/蔡兴隆(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花踪与我/李开璇(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这是我的花/郑羽伦(马华诗人)
2月前
花踪文学奖,我的老东家星洲日报数十年来献给这片土地的文学盛典,今年大胆破格移师南边大城新山,消息传出来时,南边众人众地,传出各种呼声,我自己就在身边文艺圈奔走呼告了好几轮,好像自家在办喜事。 三十多年前创办时,文艺小青年们个个摩拳擦掌,每两年似乎就等着登上圣堂决战,我也悄悄参赛过几届,不是我自夸,真的是从来没有入围过决审,久而久之就明白了,众神聚集的文学圣殿,有些人是周身刀把把利的文学战士(龚万辉许裕全,我就是在说你们~),有些人适合起哄鼓掌热场,有些人坚定温柔担任文学小信徒,各司其职,这才是好看的文学版图。 2019年,花踪将香港名家董桥先生邀请到吉隆坡演讲领奖,当年凭着《野猪渡河》再创小说奇幻光芒的张贵兴,也从台北回来准备领取马华文学大奖,我和友人驱车300公里前进文化宫,在观众席中,默默聆听名家述说,世界那么聒噪,为何我们还需要文学,为何还要安坐在电脑前孤单写作? 到了2022年,残酷的疫情后,陪伴入围新诗决审的农夫诗人回到吉隆坡参与第16届花踪,开场前和同样远道而来的小曼老师寒暄,又越过几排座位和紫藤掌舵人林福南老板抬杠,林老板当晚要为第一次创立的武侠短篇小说奖担任引荐人,已然仙去的林老板,笑声朗朗,长在我心。 花踪像是一片能量蓬勃的漩涡,它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蜂拥而前,但不吞噬,而是仿佛在漩涡中心酝酿更崭新的文学之心,滋润干燥的土地,唤醒我们文字书写的时代光芒,我写故我在。 这艘巨型的慢船请你慢慢开,文学的技艺如同千手观音,一则又一则戏如人生的故事在文字下绽放,何其有幸,我们这个年代还有花踪。 前,但不吞噬,而是仿佛在漩涡中心酝酿更崭新的文学之心,滋润干燥的土地,唤醒我们文字书写的时代光芒,我写故我在。 这艘巨型的慢船请你慢慢开,文学的技艺如同千手观音,一则又一则戏如人生的故事在文字下绽放,何其有幸,我们这个年代还有花踪。   相关文章: 【花踪荟萃】念念花踪/灵子(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花踪绽放至边城/许通元(南方大学学院 马华文学馆) 【花踪荟萃】花踪与我/李开璇(马华作家) 【花踪荟萃】这是我的花/郑羽伦(马华诗人)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编按:你是否有想过,中学时我们读的每篇课文是依据怎样的标准收入课本?文学作品在走进课本之后,又怎样了呢?它在教育上起了什么意义和作用? 文:林国安(新纪元中华研究博士、退休教育研究员) 今年6月27和28日,新纪元大学学院主办第1届“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会和演绎观摩会”。这是我国华社民办高校关注政府国民中学华文教学,并为华文老师提供教学资源,助力华文文学教育发展的创举。 主办方邀请中文系讲师做主题演讲和专题报告,马华作家讲述课文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历程,一线教师演绎分析与说课观摩文学课文。这些核心内容似乎聚焦文学教育教学的概念,或仅从文学的视角诠释分析文学课文内容;缺欠从课程教材的理念出发,深一层探讨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考察文学作品编选教科书的标准与原因,明确文学作品走进课本之后的定位、价值、意义,及其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本质性的议题。 华文学科课程标准一般不会对教科书具体课文编目做出规定,仅是提出编写原则之类的建议,因此就需要“选文”(编选课文)。文学作品是中学华文教科书选文的主要来源,类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西方文学中译作品等。 文学选文百里挑一 文学作品编选中学华文教科书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律。中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首须措意者,所选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有助益”;又说:“所选范文,以期适应教学”。 综合概括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就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具体说来,中学华文教科书选文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有利于学生思想熏陶,培养高尚品格,形塑理想人格;语言文字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足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文章篇幅、难易适度,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发展与接受程度,适合教学要求,以达成某种教育目标。 根据笔者主持中学华文教科书编审经验,除了经典文学名篇传统课文,依据“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标准编选新马华文文学作品为课文,可谓“百里挑一”,符合标准的不可多得。我国中学华文教科书的新马华文文学课文,早期主要来源于方修先生主编战前与战后新马华文文学作品选,近年则源于马华文学作品选集和作家个人作品集或报刊文艺版刊载作品。这些作品的写作原不是编选课文之用,个别还存在语言文字应用的失误,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要求,需要做出改动,俾作为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的典范,为学生学习华文起到良好示范作用。这是华文教科书编纂工作一项颇具难度的任务,须要十分审慎。 文学作品走进课本之后 上述华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回答了“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入教科书编者的慧眼?”的问题,而文学作品走进课本之后,又怎样了呢? 概括而言,文学作品编选华文教科书,成为“课文”,其在课本中的定位、价值、意义是独特的,超越“文学”范畴;对象关系是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而不是一般读者。 说到文学课文的价值意义超越“文学”范畴,是因为它更具“教育”意涵。当前基础教育推进“素养教育”,华文学科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理念。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包含四大领域:语言学习与运用;思维品质与提升;生活善美与陶养;文化传承与互鉴。文学课文对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1. 语言学习与运用: 文学课文提供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有利学生语言积累和形成良好的语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具有典范性,利于学生学习掌握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规范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 思维品质与提升: 通过对文学课文生活、语言、文学形象的感知、概括、分析与评价,获得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3. 生活善美与陶养: 通过文学教育和审美体验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健康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感悟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导向求真、崇善、尚美的生活品质;陶养道德品行,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理想人格。 4. 文化传承与互鉴: 文学课文内蕴文化多样性,对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身分认同,承传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各民族与东西方文化精粹,拓展跨文化教育,增进国际理解、文明互鉴,具有很大优势。 另一方面,文学课文的编制与教学使用,形成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与其之间的独特关系和“对话”机制。首先,教科书编者充分理解与把握华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意义和教材编写建议,规划教科书单元结构与单元主题,编选课文,对文学选文进行必要加工(包括长篇节选、订正语病和字词失误等);依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为各单元配置选文(这也是为选文在教科书中找准定位以发挥教育作用);编写“助教系统”和“练习系统”,对文学课文的文本分析、教学提示和练习题设计,注意突破文学赏析的框框,关联阅读认知历程,聚焦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或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教师备课,与文学课文深度对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视野,但教师的心得体会跟学生自然有所差异,“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是要以“学情”为依据,生成以“学”为中心的预设教学方案。华文教师也须紧记,基础教育阶段文学课文的教学设计,不局限于文学赏析,而重在关联与课文教学主题相应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落实。 还有,学生阅读文学课文,与文本亲切对话,展现阅读自主性和个性化行为特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文本视界产生同化或顺应,引发想像、联想、探究、评价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建构文本意义,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这是学生经历“信息定位、整合理解、感悟体验、评价反思”,“潜心会文”的读书认知过程。 思考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既然文学作品走进课本之后,其定位、价值、意义起了“质”的变化,就有必要重新思考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由于华文学科教育功能的多样性,既要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理解与运用能力,又要担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习中华文学和承传民族文化的任务,长期以来让华文教师难以适从,主次目标拿捏不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诸如“重道轻文”(把华文课当公民知识、道德伦理课来上),“重文轻语”(把华文课当作文学课,注重课文的思想和艺术分析),“重读写轻听说”(语文能力训练未能均衡兼顾)等教学偏向。 近半世纪以来基础教育华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即在于纠正上述教学偏向。近年,中国语文教育学者关联古代传统文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理念,作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 基于这个基础理论,结合华文学科的特点和教育功能,我们可以规划基础教育华文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和“基本任务”(文化文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处理好“核心任务”与“基本任务”的相互结合,明确文学教育、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语文教育之外;它们的教育功能也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由此,协调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寻求“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的相互融合。 更多【新教育】: 【锺灵毕业生绽放光芒 01】槟城锺灵独中毕业生王智政/见识物理的巨大力量,获美国MIT录取 【锺灵毕业生绽放光芒 02】北海锺灵毕业生黄哲炎/从参与奥数赛到考获美国MIT ,每一步皆由热爱筑成 化学师在学术与业界的科研创新
4月前
1936年夏,蒋复璁致信冯至,说上海同济大学愿意聘他为教授,冯至回复同意,7月下旬一人到上海。其妻姚可崑,同一夏天受聘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教职,听取冯至父亲劝告,她婉拒邀请。家公认为天津局势不稳,非久留之地,她最后带着两个月大的女儿到上海和丈夫相聚。 他们在吴淞镇租一座小楼房,住所离同济大学附中不远。姚可崑被安排在同济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教德语,校址在江湾,乘小火车往来。 不久二战爆发,同济大学迁至浙江金华。不过两个月,金华也成战区,同济大学转到江西赣州。一年不到,轮到赣州不安全。本预定迁往广西八步,还未上课,日军来袭,于是改为迁校昆明。 1938年秋,姚可崑染阿米巴痢疾,十天十夜,不省人事。冯至坐在床边,拉着她冰凉的手,日夜守护。她康复不久,冯至父亲去世,局势动乱无法奔丧,冯至读着家书泣不成声。不如意事接二连三,加上同济大学日子不好过,冯至心情坏透。他兼任附中主任,面对校内左翼和右翼斗争,伤脑筋事层出不穷。他认为领导无能且狡诈,欺善怕恶,一度辞职抗议,被国民党组织部长朱家骅挽留。 1938年12月冯至一家抵达昆明。一住就是7年。日子一样贫苦,并且几次感染疾病,但是后来转到西南联大执教的冯至心情大好。那里文人荟萃,继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风,思想自由,各不相扰,只要把书教好,谁也管不了谁。“冯至回国已经4年,可以说是首次找到适合于他成长的土壤。”姚可崑说。 漂泊人生,淡笔浓情,姚可崑的《我与冯至》,确实好读。虽然历尽沧桑,笔下却没有悲戚控诉。出现人物,大部分是冯至益友。偶然涉及负面人事,都是蜻蜓点水。小场景处处流露温情,提供另一种维度的人生意义。 冯至才华横溢。璧华的《中国现代抒情诗100首》是我中学时期一翻再翻的现代诗赏析集。冯至有4首诗入选,和徐志摩并列。被选中3首诗的诗人有闻一多、卞之琳、艾青和蔡其矫,大部分诗人只有1首或2首入璧华法眼,冯至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有意义的事是共同散步 冯至是德国文学权威,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大西语系,用柳鸣九在〈回忆与思考朱光潜〉中的话,冯至和朱光潜齐名,是“超越众大家的一级教授”。对众所周知的文坛和学术地位,姚可崑只是轻描淡写,多年来相亲相爱、互助互谅、休戚与共的经历才是书写回忆录动力。“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岁月里,我们和中国一般的老百姓一样,都不免要经历某些必然的苦难和欢乐。但总的看来,我们一生的旅途上并不曾受到过什么带有致命性的打击。换句活说,生活很平凡。平凡的人走着平凡的路。” 说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不过是看透生命本质。回忆录只写到1965年。若把文化大革命中离奇古怪的事迹写入书中,她说可以凑成一章,但是“她不想写”。她在结束语说冯至在十年浩劫中是双料黑货:“既是反动学术权威又是文艺黑线上的人物”,反复受到批判。罪状不胜枚举,夫妇二人从容面对时局。“更寻高处倚危栏,闲看垂杨风里老。”在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慌乱岁月,她说他经常吟诵老师沈尹默诗句自解。 姚可崑大冯至一年,二人相恋始于1929年。1930年冯至领取官费到德国留学,姚可崑193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后,留在女附中教书。省吃俭用,每月工资大部分储蓄起来,备出国之用。1932年9月,她到德国:“我们不在一起时就是各人搞个人的学习,在一起时,最有意义的事是共同散步。” 姚可崑说冯至性格温和,脾气好,是好丈夫。在赣州时,冯至有要事到武汉。赣州、武汉常有敌机轰炸。因为要理家,她强装平静,事实是夜不安眠,食不甘味。身处孤城,举目无援:“我整天悬心吊胆,怕他出事。” 姚可崑自己也是杏坛备受尊敬的人物。她本是中文老师,后来专注德文教学。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创办元老,也是该系知名教授。姚可崑2003年过世。《我与冯至》完成于1989年,但是迟至1994年冯至离世一年后才出版。 “一个85岁的女人,能有机会谈一谈跟她的伴侣共同度过的几十年的生活,自己感到是一种荣幸。”姚可崑说。“荣幸”二字,是相濡以沫,是夫妻之间相知相处的绝佳境界。丈夫点滴,她如数家珍,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细水长流,晚年说出,力道更强也更有味道。
4月前
表演本来就不是诗人擅长的事,更何况是朗诵;文学也不是语言工作者的专长,更何况是隐喻那么多的诗。诗,好像很平易近人,事实上,它很内向,一点都不热情,想要了解它,你必须付出更多。偶尔的约会不够,一个礼拜一次,很快就会被疏远,一天一次,或许有些厌倦,但诗像宠物,心情不好,看一首诗,或许能够得到些许安慰,心情不好,写一首诗发泄,总比生气好许多。 朗诵,需要一首诗。找一首诗不难,找一首可以朗诵的诗不容易,得到一首好的朗诵诗,可遇不可求,既要求诗本身适合你的朗诵声音及风格,诗也会要求你去了解它、喜欢它、甚至爱上它。越说越远,再说就要和诗走上婚姻殿堂,但诗就是那样,每个人读都有不一样的诠释和理解,朗诵的方式也不一样。 要写一首真正适合朗诵又不失诗意的诗不容易,诗歌上台诗意下台,为了这句话我努力了10年,只是想证明这只是学者不了解诗歌朗诵,或许说得更加直接,不明白马来西亚的诗歌朗诵活动。全球诗歌朗诵已经举办了7届,马来西亚是最积极参加的国家,是不是之一,我想不能从人数去算,而是从朗诵者的认真态度去看。你可以去验证一下,除了马来西亚,别国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选择朗诵古诗、爱国诗或歌颂式的诗。朗诵现代诗,别傻了,如何能够把语义的隐喻或象征用声音表达出来,我想没看过学生朗诵的人都会想,那只是朗读罢了,不是朗诵。 30年前或许是,但你可以去找回历史的录音,看看丘淑霖如何诠释母难日,如何利用声音把余光中的诗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惜,余老已逝,不然应该让他看一看,那是否合他心意。对不起,或许我又让你误会了,以为丘淑霖是在籍学生,20年前是,她朗诵母难日得全国冠军是20年前的事。那也只有一个淑霖,哦,我还没说完,这几年你陆续可以看到覃家恩、张嘉菁、黄皓仪、梁慧婷等,这些都是声音一流的中学生,有兴趣听他们朗诵的可以去油管找,或许可以找到。或许你再次认为,中学生,练了好多年吧,熟能生巧。对不起,当你听到刘巧晴、郑静渲、罗云濝等的声音时,你或许会说,指导老师好厉害。或许是的,我总不能说服你认同,马来西亚的学生很爱朗诵。哦,对于海外也参与朗诵的学生说一声抱歉,上面提到几位朗诵很好的学生,朗诵用的诗都是现代诗,不押韵之余,都是50行左右的长诗。 动地吟表演的家伙老了 也许你对朗诵这两个字很感冒,因为会想到动地吟。是的,那一班表演的家伙都已经老了,上不了台了。没有贬义,因为我也是其中一个老家伙,年轻的学生朗诵得太好,前浪都死在沙滩上了,哪敢上台。也不尽是这个原因,动地吟已经完成它阶段性的任务,后续的就让年轻人完成吧。 不上台朗诵,反而可以更加专注在书写,书写朗诵诗是一个让我重新认为,写诗很快乐。每一次说起诗歌朗诵我就很唠叨,但每一次催促我写下一首诗的时候,也是我被他们的声音感动的时候。很多老师找我邀稿,一首诗能值多少钱,我衡量过,无价。我想下一次应该这样告诉他们,先让你的孩子感动我,或许我也会写一首再次感动我自己的诗。朗诵这回事,有点像酒,很难喝,但会上瘾。 【编辑台】诗歌上台,诗意下台?/靖芬 这个月起,我们请来马华诗人林健文给大家说说“诗歌朗诵”诸般事。 很多年以前就听过一句话:“诗歌上台,诗意下台”,说的是许多优秀的诗作一旦上了台转成演出的文本,不知为什么总会被夸张的语调、做作的动作破坏诗歌的意境或味道,甚至变得庸俗不堪。仿佛你把抽象的画面或想像具体演出来,把含蓄的语言大声说出来,是一件原该尴尬的事。 但这里头到底有没有误会呢?朗读与朗诵有没有不同?眼见那么多年过去,校园诗歌朗诵比赛依旧方兴未艾,那么,有没有可能让朗诵变得“自然”,或至少可以成为帮助读者亲近一首诗的管道,而非掩嘴偷笑的娱乐? 种种可能,且看每月第二个星期一,诗人林健文的新专栏——“且听风吟”。希望借助他的创作经验与听众视角,让我们更理解“朗诵”的深意。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