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村

3天前252点阅
1星期前1.1千点阅
2024年秋季,我出版了一册散文集:《风雪中观人生》。 当年,倘若没有马共与马来亚英殖民政府军武力对抗而导致瑶伦新村的形成,我这生能够出版这集子的可能性是不会存在的。 如今,各地方的新村的影子犹如阳光透过微细橡胶叶逢隙洒在胶林野径上的斑驳影子一般,七零八落,装点着西马四面八方。每处村子都已时过境迁,它们沧桑的面容各具一格。一般而言,个个都装饰着不一致的夕阳色彩,昔日之日不再。现实洪流促使年轻人潮外流,将村庄冲刷得体无完肤。旧时新村的纯朴面貌已成回忆焉。当时蓬勃的朝气已被今日步履蹒跚的身影无情地笼罩着。 从客观角度而言,那集中营式的新村的成立,它虽收紧了那些散落在乡野的华裔同胞的生活自由度,但,它却给他们带来一个翻身的机会,诚然,可说是因祸得福矣。比如新村里的水电供应以及交通设施,对于当时落脚在穷乡僻野点着煤油灯打发掉黑夜的族群而言,这无非是天方夜谭的事儿,更不用提他们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啊! 诞生在人迹罕至的僻壤,我自小与田埂鱼虾鸟猴鸡鸭猪狗等为伴,视力所至不外是绿油油的稻浪、青葱的菜畦、潺潺的河流、婆娑的橡胶树、远山起伏……。日沉西山后,万籁俱静,却可闻到蟋蟀摩翅的唧吱,猫头鹰求偶的咕咕,野猪觅食的咕咕哼哼,或是骤雨猛打亚答屋顶的劈哩啪啦,等等。这些鸟啼虫鸣兽呼,此起彼落,融合一起,编织成一曲幽美的自然旋律。 整整10载的童年韶光流逝于母亲的衣角,无论是田间,菜圃间,老胶林间,无不满嵌着我稚嫩的小脚印和母亲一串串的大足迹。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汗流浃背,我伴她左右,和风送来阵阵的汗水的芬芳,沁透我心脾。那是至上的母爱啊! 幼年的我无忧无虑地在野地里游荡,蹉跎日出日落。生活中仅仅学会讲广西容县话,何谓书、字、注音字母、广府话、普通话等等,不知此乃何物。甚至连同马来人的影象,例如,模样类似圆面包的马来帽(songkok),和形貌像圆桶桌布的“纱笼” (sarung),也未曾在我眼前呈现过。但,虽然身处人烟稀薄的野地里,仿佛与世隔绝,我却感受到周遭美若仙境,那时我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 然而,风水轮流转,瑶伦新村的产生,却给我携来一扇充溢着蔚蓝的天窗,把我从山旮旯子里拽出来,安置在青葱的大道上,让我自由翱翔,任由我自策扬帆起航,飘向远方。实则,迁入瑶伦新村之前,从来没有享受过野地以外的阳光的我,已经在田野间蹉跎了10个春秋。庆幸的是村校的创办带给我出乎意料的希望与惊愕。上学堂读书的渴望,终于成真了,那一袭全白的校服掩饰了我本有的粗俗,顿然换来一幅文质彬彬的书生气,一股莫名的尴尬涌上心头。置身于矮墙教室里,面对一张张陌生的童脸,一双双散发出冷僻目光的眸子,与男孩女孩犹如鸡鸭同笼般地相处,令我浑身发痒,坐立不安。可,无奈又如何呢?只能任凭时间抚平我内心的忐忑。 瑶伦新村小学搀扶我改命换运 再说,初时见到满脸严威气质的先生(教师),使我冷汗直流,毫无勇气与他对视,只得将视线投射到教室的一隅,或且装勤埋头于书本。此外,当初听不懂的普通话,真叫我惊慌失措,只好让挂钟的嘀嗒缓缓地磨灭我内心的惶恐。 日积月累,我在学习道路上一步一脚印迈进,最终完成了村校小学,并且名列前茅,这得归功于我的韧性与执著的心念。随之,我离开了家徒四壁的陋室,远赴外地踏上中学的大道。然而,面临的是层层叠叠的家庭拮据的波涛须要冲破。庆幸承蒙上苍的护航,我的帆船布帆无恙,艰辛地登了岸。高中毕业后,前方显现一片湛蓝的天空,奨学金陆陆续续地向我招手。先赴棕榈婀娜多姿的台大,后奔往冰天雪地的枫叶国。 自忖,倘使没有马共之乱和英殖民政府建设的瑶伦新村,当今,自我仍然是个深居野地,受尽风吹雨打日嗮的种地而不识之无的劳动者。与此同时,我那废寝忘食地耕耘的《风雪中观人生》亦绝不可能会面世。 时至今日,这集子已经散落于大马所有的独中与国中华校,以及数所设有中文系的大学的图书馆,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瑶伦新村小学搀扶我改命换运,育我成人,谨以《风雪中观人生》相报。
2星期前556点阅
4星期前1.4千点阅
1月前305点阅
(乌冷15日讯)呀吃14英里新村逢雨成灾,一星期淹水四五次,村民无语问苍天。 3月份大雨连绵,呀吃14英里新村在10分钟的大雨就发生水淹家园事件,最近一次是在周五(14日)傍晚发生。 据了解,除了呀吃14英里新村,呀吃14英里草场附近的住家和英达再也花园住家也发生水灾。 苏锦德:投诉20年无下文 村民苏锦德向《大都会》社区报说,最近大雨连绵,该村整20间屋子屡遭水流袭击,水流从武吉安邦高处往下冲,导致坐落安邦呀吃路旁的新村屋子遭殃。 他表示,这个星期共淹了3次,上个星期则是4次,有次甚至一天淹两次,即晚上7时左右淹一次,晚上11时许下大雨时,又再此遭水劫。 “总之是逢雨成灾,水灾的发生相信是沟渠陈旧和堵塞有关,湍急的水流无法及时排出后,倒溢涌向低处的住家;我们的住家不是位于冷岳河旁,与河水泛滥无关。” “水灾频频发生后,我太太遂向马来村长反映要求在安邦呀吃路旁的新村出入口处设立挡水闸门,但后者称没有拨款无法进行。” 他说,上游发展后,从上游冲下来的水流湍急,政府当局应有解决方案,否则村民继续“当灾”。 “对于水灾问题,我们已经投诉了20年,甚至每届大选都向前来‘拜票’的候选人反映,同时也多次向村长反映,但至今都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1月前1.1千点阅
(峇株巴辖13日讯)四加亭新村一名男子纵火导致31岁女子身亡案件,死者的3名子女难以接受母亲离世的噩耗,从家里一路哭泣并呼喊母亲直至坟地,令亲友们深感悲痛。 31岁女子莎拉努鲁玛斯杜拉于3月8日在四加亭新村的住家与一名男性友人发生口角,后者疑情绪失控纵火烧屋,导致她身体严重烧伤送院,最终不治身亡。 她的遗体已于日前,安葬在四加亭新村清真寺的伊斯兰坟地。 《大都会日报》报道,死者遗下3名孩子,分别是10岁的依法沙瓦、7岁的阿里夫莱恩和6岁的奈法沙瓦。 3名孩子的姨婆苏哈娜(52岁)受访时说,当死者的遗体从医院移到家里后,孩子们就一直哭泣,令在场的大部分亲友们都心碎不已。 “当遗体从医院运回家里,我们让3名孩子吻别他们的母亲,作最后的告别,他们不断哭泣喊着母亲,一直到遗体被送到清真寺,他们仍在痛哭。” 她说,她见到3名孩子伤心欲绝的模样,已心疼得不知该说什么,只能与亲友们一起安抚他们的情绪。 苏哈娜也透露,家人们是在本月9日晚上9时45分左右,接获峇株巴辖苏丹娜诺拉依斯迈医院院方通知,指莎拉努鲁玛斯杜拉已离世。 “当时,我和姐姐也就是死者的68岁母亲苏比达正在峇株巴辖警区总部录口供,得知消息时,我们其实已做了心理准备。” 她解释,他们在医院时看到莎拉努鲁玛斯杜拉被严重灼伤74%,甚至连皮也不剩。 女死者还有一名与前夫生育的女儿,目前家属正等待社会福利局前来收集死者4名子女的资料,孩子们将暂时由身在吉隆坡的祖母照顾。
1月前608点阅
2月前216点阅
2月前1.5千点阅
(林明14日讯)林明横港新村成功列入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推广名单,将获得政府拨款300万令吉进行旅游发展,打造多个景点与设施,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 彭亨州副议长李政贤指出,在关丹县新村发展官郑有宏的推动下,林明横港新村的旅游计划获得重新包装,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重要蓝图。该计划将由房屋及地方政府发展部、新村发展部及旅游局共同推展。 “郑有宏去年已与房地部的新村发展部达成共识,原则上同意于今年内,由该部拨出300万令吉发展林明旅游,以配合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 “除了林明,文德甲与金马仑也被选为彭亨州三大旅游发展重点新村。若计划顺利落实,将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小贩与商家受惠。” 李政贤也是行动党彭亨州主席。他透露,有关旅游计划已规划一年,并提交申请,目前正等待3月中的结果。 他坦言,由于早前村委会换届,导致进度放缓,但随著新一届村委会成立,覃晓峰续任村长,相信计划将得以顺利推动。 郑有宏透露,林明横港新村的旅游计划涵盖15个项目,重点发展日出山与黑沙两大景点,并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目前,前往日出山的道路已于2023及2024年铺设洋灰路,全长1.4公里。游客可以自驾上山,从街场到达山上仅5分钟。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美化环境,并在山上建造‘希望之桥’,让游客能从观景台俯瞰云海与日出美景。” 此外,他说,计划还包括兴建一座长约500公尺、耗资15万令吉的浮桥,横跨瀑布河,供游客徒步前往彩虹瀑布。 他指出,这将提升游览体验,使林明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为增强林明旅游氛围,计划亦涵盖在新村入口处增设中华牌楼、在彩虹吊桥安装灯饰、与关丹市政厅合作提升小镇主要街道夜间照明等,以吸引更多游客于平日(周一至周四)前往打卡。 他提到,该项计划书原为参加全国新村美化大赛而拟定,但为确保计划内容能全面落实,最终决定不参赛,改为纳入旅游部的重点发展项目。 “我们希望这些计划能够真正落实,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因此,我们与村委会重新规划,确保所有提升与美化工程成为推动林明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他预计,计划将分5阶段推行,若未能于2026年全面完成,将继续申请拨款推动后续发展。 郑有宏强调,除了硬体设施,村民的配合亦至关重要。他举例,林明横港新村入口处现有垃圾桶影响美观,未来计划搬迁至更适合的地点,以确保游客对林明留下良好印象。 此外,他还为计划落实架设网站与手机应用程式,整合关丹县新村资讯,串联林明、甘孟及关丹新村的旅游路线,并推出打卡积分机制,以提升林明的旅游吸引力。 “我们的目标是让林明旅游业长远发展,让更多人认识这个拥有独特自然与人文魅力的地方,在此呼吁村民配合,共创优美的旅游环境。”
2月前472点阅
3月前4.6千点阅
(知知港1日讯)璀璨的烟火点缀了知知港的夜空,逾千名知知港及日叻务的居民,于大年初三晚上赶赴一场年味浓浓的新春晚会,观赏烟花、观看舞狮及火麒麟表演、杂技表演及歌唱舞蹈等,让大家尽兴而归。 这项新春晚会是由真纳州选区服务中心所主办,也是每年大年初三必定主办的活动。而交通部长兼真纳州议员陆兆福早在之前派发该区敬老金活动时,就广邀大家于大年初三出席这项新春文化晚会。 做为东道主的陆兆福,于昨日傍晚6时许,率领多位州议员抵达知知港民众会堂,迎接市民们的到来。 陆兆福过后致词时指出,每年大年初三主办的新春文化晚会,都得到知知港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是人山人海。他指出,每一年都会尽能力主办这项活动,和大家共庆新年,让他感到高兴地是,昨晚也看到很多居民一家大小到来参与。 他指出,主办文化活动的主要宗旨是为了要传承文化给下一代,让小孩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长大后继续将文化传承下去。 他认为,传承在大马多元种族文化社会里非常重要,每年主办活动,最重要地是推广中华文化,农历新年是华人最主要的节庆,最重要是团圆,喜迎新一年到来。 此外他说,在真纳州选区内的各新村,例如知知港、河沙坝、古打灵、双溪文都、新邦榴梿等地区都挂起大红灯笼。 他非常感谢村委的劳苦功高努力,仅是知知港和河沙坝一带就挂起约3000粒红灯笼,迎接游子回乡,让社区充满农历新年气氛。 他也说,其最大的愿意就是大家过上好的生活,天天都是好天。 知知港上帝宫理事会目前正在进行筹款以兴建一间新的庙宇,因此陆兆福昨晚预告,大年初五早上将会邀请一位名人富豪拜访上帝宫,移交一笔大数目的款项给上帝宫。 他指出,知知港是一个小镇,充满人情味和文化,因此这气氛应该保持下去。而上帝宫新庙若是建成将会成为当地一个新景点和地标,也是当地最大的华人神庙,因此他希望这个工程在明年过年前可竣工,明年过年就有一个新神庙。 陆氏希望,能够带多一点的财到知知港,因此这名富豪除了会捐款给上帝宫,也会捐助款项给真纳区各华小。 “这堪称农历新年派红包,希望给大家一个鼓励,更是知知港的福气,居民生活过得更好,因此每年初三与大家有约。” 在昨晚的晚宴,到场的包括森州行政议员兼马口州议员张聒翔、武吉甲巴央州议员陈丽群、龙城州议员古拿、罗白州议员周世扬、芦骨州议员朱建华、拉杭州议员萧妙光、雪州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日叻务国会议员政治秘书诺阿兹米等。 昨晚的节目包括变脸、杂技、歌唱及舞蹈,更有吸引人的大型烟花秀。 当财神爷出场时,很多居民纷纷涌前向财神讨取红包,沾一沾财气。
3月前484点阅
3月前462点阅
3月前2.5千点阅
(马六甲19日讯)马接峇鲁新村周六晚上举行年景布置亮灯仪式,现场一片烟花璀璨,舞狮起舞,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晚间8时,嘉宾在新村牌楼主持亮灯仪式后,在舞狮助兴下步行至马接美食街进行仪式,现场也举办新秀“森柔甲”卡拉OK歌唱赛,现场热闹哄哄。 出席嘉宾有马接再也州议员拿督魏喜森行政议员、拿督威拉古乃光上议员、甲州首长投资顾问兼州政府对华特使拿督威拉林万锋州议员、亚罗牙也国会议员兼副部长阿德里、美食街创办人拿督赖明忠及村长戴碧源、马华州妇女组署理主席魏童妞、前州议员拿督林秀凌、市议员古启民、唐南峰、彭传丰、新村发展官罗秉浩、拿督傅润德、拿督彭飞勋等地方领袖。 魏喜森:房屋计划盼村民踊跃申请 魏喜森透露,州政府在数个月前已经和吉隆坡公司签约,准备在马接义山旁边发展一个97亩,总数998间的房屋计划,希望村民争取机会申请这些房子。 他说,计划下有100间7万令吉的平民屋、100间12万令吉的中价廉价屋、700多间18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及25间25万令吉的店面。 “村民可以向州选区发展与协调委员会(JAPERUN)和村长戴碧源索取表格,凡符合资格的人士我们都会支持。其中,平民屋和廉价中价屋将优先让马接州选区村民申请,其他则公开给其他人申请。” 此外,他提醒村民在大扫除时要把积水的物件清除掉,避免成为骨痛热症的温床。 林万锋:已成为郊区春节文化品牌 林万锋表示,马接再也选区尤其马接峇鲁新村的年景布置,已是大家熟悉的甲州郊区春节文化品牌,每年新年期间吸引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及市民到访。 他指出,新村亮丽的年景布置乃是起点,将为重启的马接美食街带来更多宣传,吸引人潮,这往后也会为村内的餐饮店带来更多人潮。 他认为,马接峇鲁新村拥有无限的旅游潜能,若可与临近的新村和社区互相连接并加以规划,可发展成特色新村旅游,成为甲州旅游亮点。 “这里有山、有水、有客家特色美食,还有果农种植不同的水果。若获得各方努力一起提升及规划,势必迎来更大的成果,成为州内的新旅游亮点。” 他也赞许马接峇鲁新村村委会及年景布置团队,过去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希望在每个新春佳节继续延续这一传统,将活动内容不断创新与丰富,不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共存,为社会注入更多和谐与包容的力量。 古乃光:美食街盼村民提供建议 古乃光表示,两周前出现了不实传言,指农历新年后就不会再有马接美食街的举办,这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美食街刚重启不久,目前还有改善空间,希望村民提供建设性建议,让美食街做得更好,为新村带来正面的发展。 “若美食街取得成功,将为本村经济带来好处,譬如今晚就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村内每间餐馆都爆满。” 赖明忠:打造成“美食之乡” 赖明忠表示,2014年创办美食街获得各方大力推广,高达100个摊位参与,吸引州内外游客到来品尝传统美食。 他说,新村的年景布置也成功吸引游客到访,拍照打卡,许多都被村里的浓厚人情味所感动。 因此,他说,该村会继续努力,把马接峇鲁新村打造成“美食之乡”,让新村的美食街及年景布置做得更加精致。 另一方面,该新村获得2024年新村年景布置比赛第三名,奖金为5000令吉,分发给村内6个社团,即马接峇鲁村委会、马接峇鲁华小、马接峇鲁昭应祠、马接峇鲁聚仙亭理事会、百人团队、马接峇鲁佛学会,各获830令吉。
3月前1.2千点阅
3月前818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