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无助

博爱主持人: 您好。 我中学已经毕业,但我对于要接触外面的世界觉得很担心、很害怕自己没有未来! 小时候妈妈不在身边,爸爸忙于工作无暇理会自己!对妈妈的印象原本都没有,爸爸的脾气也很暴躁,动不动就会对自己发脾气!所以我觉得自己无法从爸爸那里得到什么好的建议,因为如果问他,他绝对会说:“这么大了,自己不会去做吗?” 现阶段我在打工,我有想以后有机会想学习如何冲泡拉花的咖啡,但尝试一下又因为爸爸的责骂停止了。 他说,男孩子去学手艺赚钱!而不是用打工小部分的钱来玩这种没用的东西! 听了这句话后,我心都垮下来!我还是想要学习自己所喜欢的,但我不知应该怎样做?                                                                                无助的少年上 寻沟通桥梁 报读政府课程 体验生活 勇敢追梦 无助的少年: 谢谢你的来信。感觉你处在彷徨的阶段,渴望得到身边人的鼓励或是指引。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从信里理解到你的成长背景,可以想像你的处境,但谢谢你愿意为了自己想要尝试的领域踏出小小的一步,即使过程中会被否定。 彷徨是很多青少年的心态,因为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生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常常会因为“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诸如此类的烦恼所影响,所以会对一切的未知感到担心与害怕,正如你现在所面对的情绪。 再者,感觉爸爸有自己的传统想法,即“男人就该吃苦、男人该赚钱养家、男人该撑起自己的责任”,这或许是爸爸在用自己的固有观念来解读你现在想要做的事。 是否有这个可能性找机会和爸爸聊?例如和他说为什么你对冲泡拉花咖啡有兴趣?什么原因促使你想尝试? 如果以上的方法让你感觉到困难,是否有大人可以从旁协,成为你和爸爸的沟通桥樑?从中理解爸爸对你学习冲泡咖啡的想法是什么?再者你有没有信任的老师,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让他们听听?那如果暂时找不到,可以联系我们,让治疗师听听你的心声。 最近,新山有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在职培训给有兴趣学习烘焙与冲泡咖啡,年龄介于18至35岁的青年们,详情可上网搜寻Kampus Bandar Raya Johor Bahru。从相关资讯来看,有学费的补助或许能帮助收入有限的青少年筑梦。 当我在辅导青少年时,我都会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想鼓励你既然你有了梦想,多一点的去发掘它,即使现在面对阻扰。记住“心再坚强也不要独自飞翔”,多点体验生活,多点结交朋友,期许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追梦方式。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些许的亮光,如有面对困难,请与我们联系。                                                                                            主持人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博爱辅导中心新山分会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脸书:新山博爱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16-275 9195 工作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务收费:半津贴制 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您拨打 016-275 9195
5月前
10月前
1年前
当医生证实他得了癌症的时候,世界仿佛在一刹那开始崩塌。 刚好碰上冠病疫情,少了和亲友见面的机会,加上他刻意隐瞒病情,谁也不知道这两年多他在鬼门关前徘徊的事。他像一只受伤的狮子,独自躲在洞穴里疗伤。 小小的肿瘤长在声带旁,属声门型喉癌。经过一连串的电疗和化疗,身体开始吃不消,出现各种后遗症,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后来不得不做气管切开手术(Tracheotomy), 采用人工气道,争一口活命之气。 凭他顽强的意志和刚毅的精神,终于浮过生命之海,看到了治愈的曙光。 他哑了,却不屈不挠,决心与癌魔周旋到底。手中的笔也没停下来,以《一个癌患者绝境寻生的告白》为题,把自己抗癌的心路历程写下来,说要给媒体、医学界和抗癌斗士们做个参考。 这段时间一直陪着他跑医院。八百多个日子,去过不同类型的医院,综合的、专科的、教学的……每间医院都弥漫着消毒水和福尔马林的味道。医院里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人间百态,每张病床上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绝望,眼里满是无助无奈,脸上写满不甘心的情绪。 忘了是谁说的,再难的人生也难不过日薄西山的病弱老人。医院的一纸癌症诊断书,换来的是生命可能随时消失的恐惧,打乱了原本的人生规划。死,很容易,活,却很难。然而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有句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倘若在家人亲友陪伴下安然离去,应该算是“好死”吧。纵然凑合着过日子,也比什么也不做等死来得好。 或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或是出于宗教文化因素,谈论死亡总是令人忌讳,实则死亡可能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可怕。与其在面对亲人离去时不知所措,导致过度悲伤和忧虑,倒不如坦然面对,做好思想上的准备。生之欢愉,死之悲切,都是人生一部分。人们欢呼新生命的诞生,却在生命终结时感到悲哀。何不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接受事实?心宽,路就宽了。 一生致力于干细胞研究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认为人的灵魂不死,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之外,其实还存在着多重世界和平行宇宙。即使身体机能停止,人的大脑仍在运行,只是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换句话说,人死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进入另一个多元宇宙,开启新的生活。因此才有基督教的“灵魂永生论” 以及佛教的 “生死轮回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生与死就如四季运转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世间万物变化之理。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倘若能以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去看待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也就不会畏惧死亡了。   更多文章: 叶蕙/酷日本是怎样炼成的 叶蕙/走过悲伤的旷野 叶蕙/聚散不由我,何处说离愁 叶蕙/鲸鱼律师的反击 叶蕙/记忆中的花裙子
2年前
我和K联手打造的文化频道《心灵花园》荒芜了一些时日,因点击率不理想,以致意兴阑珊,失去了原初动力。同时看清一个事实,不是人人都能当网络主播的(苦笑)。 创建YouTube频道的初衷是想透过文学和电影分享阅读及观影心得,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故事背后的心智运作。记得有一次谈的是西班牙电影《Summer 1993》,讲述在1993年夏天,小女生弗里达的母亲因病毒感染去世,外公外婆无力照看,她只能跟随舅舅夫妇搬到乡下生活。那里林木蓊郁、虫鸣鸟叫、鸡鸭成群,对于生长在巴塞罗那的弗里达来说确实新鲜有趣,可事实上她时常感到孤独落寞。有时她因思念母亲而走到野外去和天主教神像交流,因她外婆曾说,神像是她和逝世的母亲联系的纽带。对于从城里搬到乡下,起初她非常排斥,但随着时间过去,舅舅一家的关爱让她慢慢融入了新家庭。 这部电影的主题为“丧失的疗愈”,也是导演卡拉·西蒙(Carla Simón)的亲身经历。美国精神病学家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认为人类的悲伤有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一般人面对丧失时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因为太过悲伤,情绪激动,无法平息内心风暴。第二种反应是愤怒,觉得不公平,问苍天为何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遇到亲人突然离去的时候,情愿折寿来换取亲人的生命,或怪自己“早知道我就应该这样或那样做”,试图和自身所信仰的神灵讨价还价。第四种情形是沮丧,也是所有痛失所爱之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甚至会陷入抑郁的情绪深渊。悲伤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接受,即面对无法逆转的丧失后,意识到生活必须继续下去,开始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 以上5个悲伤的过程,可应用在失去亲人、失去工作或失去经济支柱的哀伤。仍在持续发酵的疫情令人感到生命的无奈,尤其是失去了自杀身亡的亲人或配偶,其悲伤程度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因此他们特别需要丧亲辅导。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悲伤呢?面对一个处于悲伤情绪的人,不是用一句轻巧的“节哀顺变”就能帮他克服的。美国悲伤治疗大师沃登(William Worden)在《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中提到有关悲伤、丧恸的实务资讯,包括接受丧失的事实、处理悲伤的痛苦、适应逝者已经不在的新环境、将活力重新投注生命中。只要找到纪念逝者的方法,就能走出悲伤,不会再被负面的情绪困扰。 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的搭档K说,面对破碎也不要放弃希望。时间是最好的解药,无论如何难过,活着的人总要好好活下去。   更多文章: 叶蕙/聚散不由我,何处说离愁 叶蕙/鲸鱼律师的反击 叶蕙/记忆中的花裙子 叶蕙/曾经遗失的美好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