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晨砚
星云
那些不常见面的人们/曾桂梅(吉隆坡)
电话的那端,晨砚老师说,她买了梅花要送给我。她说平时很少会看到这么美的梅花,所以当时一看到,就想起名字有个“梅”字的我。 因为梅花,促成了我们8月底的会面。我们约了在卫理大厦二楼的智慧书局,到来的还有怡倩姐妹和素梅律师。 我第一个抵达,5分钟后,怡倩和晨砚老师也来了。她们手上捧着两个插在花瓶的梅花,另一瓶是要送给名字同样有个“梅”字的素梅律师。我们把两瓶梅花摆在桌上后,我哇声四起,美得不得了!趁素梅律师还没到,我赶紧在书局不同的角落,拍下两瓶梅花不同摆设和背景的相片。 不久素梅律师也到了,久违的她,是我自外子卸任多年以来再次与她见面。 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梅花说起。我们都知道的“越冷越开花”——经历一场新冠疫情,这些日子大家经历多少,变化多少,尽在不言。送花,也算是送出个鼓励,或互相的感恩、欣赏。 一个充满智慧的午后 除了梅花,也说说花瓶。晨砚老师说送给我的,叫梅瓶,细长的梅花,就要配上身长的花瓶。梅瓶的设计,让人容易捧在手里,抱在怀中,就是一片温暖。梅瓶制作过程也非常考功夫,细小的颈嘴,饱满的肩,往下收窄,最后是细脚亭亭站立,大气典雅。可拉坯制作时几乎要拼着气,软泥在那台机上绕着不停转动,不能塌下。得像歌唱家那样,一气呵成唱完一首歌。这作品,是出自晨砚老师的丈夫——陈义钊弟兄。 梅瓶上有“春水煎茶”四个字。我上网找了资料,这是出自元代张可久(约1270-1350年)〈人月圆·山中书事〉的一句话。“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展现出诗人幽闲宁静,诗酒自娱的生活…… 诗人如此写意,背后不知历经几许风霜,才有这样的生活厚度? 素梅为我们泡了那大火炒过,与绿茶调配的玄米茶,在淡淡的幽香里,我们话题又天南地北,转到了“做人要有厚度”。晨砚老师说,一把剑,总要留个鲁厚之处,不能连把手和剑身一样,磨得一样锋利,也让自己有“握剑”适当发挥的部分。不然割伤的终究是自己。有言“富贵家宜宽,聪明人宜厚”,就像一个天资聪颖的人,他越聪明,他越要厚道,因为他的杀伤力就会越大。 有些人,虽然不常见面,但见面交流时所谈的,总带来“智慧”的言语。两束梅花,两个花瓶,让我们度过一个言之有道,听之有理,写意的下午。
1星期前
星云
星云
《艺美同缘》艺术联展——何止笔墨、媒介/晨砚
《艺美同缘》吉隆坡美术学院成立10周年美展,84位校友,从年长的到年轻的,交出了他们的近作。 6月7日-16日《艺美同缘》艺术联展 2024年6月9日(日)开幕 10:30AM 地点:GMBB 乐趣生趣尽在其中(水墨) 潘翠仪创作构思来源于中国古代铜币与文字的结合,修饰过的 “乐”以平面设计反白的手法处理,突出字的涵义,使之增添趣味,四周的小草象征大自然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于是乐趣生趣尽在其中。 那不敢忘记,美丽的创伤(水彩) 曹振全开始创作的时候,主要是纪念父亲,父亲当时在一小镇,开间杂货店,为了货源,他每个星期里都会有一两次,往巴生去办货,代步工具就是脚车,每次回来时,他都会帮忙父亲,从脚车后位置的大竹箩筐里,把货物卸下来,那个场景——很,深刻。 而因为父亲并不喜欢他学画,所以在后来的大部分日子里,因为画画,常起争执,有时还碗筷齐飞,差点“刀剑往来”。后来他们住在一起,父亲眼看儿子有能力养他,也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他安静地说,爸爸逝世前,给了他一包用日历纸包着的零钱…… 共谱,起起落落的颂歌(油画) 梁志祥说,一棵树长出不同的茄子,不合逻辑,只是要说明它丰盛多姿;经过耕耘,印证生命如泉。 地上五颜六色的点是树的养分,使树多结果子。那一点一点的颜色,也一点一点洒落茄子及树叶上……它成长结果,形色各异——共谱,起起落落的颂歌。 进出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木雕) 秦仲珊回忆中学年代上工艺木雕课程,制作及雕刻一些木制品,第一次接触“木”的本质。迄今四十多年过去,尝试了各种媒介如水彩、油画、陶艺、混合媒介等等,感受不一,也丰富他的思维。但是他还是感觉欠缺些什么…… 新冠疫情封控时期,他选择了以“木”作为此次创作的媒介。当然那更耗时费力。但他说,当完成一件作品后,毫不夸张地说,成就感! 他这次木雕创作偏向环保概念,所用“木”是花园住宅区,在土地、房屋、道路扩展中,或是在暴雨狂风下,乔木倒下捡回的树桐。用的是基本雕刻手法,采用绘画原理点、线、面与抽象法雕刻方式。进出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不亦快哉! 虚实相间,情景相融(压克力) 陈鸿利在沿海小镇云冰小镇长大,他与乡野大自然融合。在他的作品中,太阳并不吝啬,大气地将周围所有形状和颜色展现无遗;白天,蝴蝶在仿佛的花间飞舞,花芯化作旋转的音色;缤纷的色彩迫不急待要开腔说话,但并不嘈杂,里面有一种悦动的和谐。 抽象的感性,对主题的深刻细致,手势笔触是本能的,但有秩序;就由意识中进进出出的创作冲动驱动。用形状、颜色、线条和动作描述——那是陈鸿利对大自然的崇敬,深处对大自然的敬畏。 闲坐似与不似间(水墨) 梁美明画了幅“闲坐图” 。她说,人物画,画着画着“卡”住了,厌倦了传统的画法,想起童年时画公仔的乐趣,试试用“画公仔“的画法来画人物。 似与不似之间,水到渠成,展开她的人物创作。 发现了新的路向,有点兴奋。 忙碌的社区生活太高压,一旦闲了都是要造作一番,喝杯咖啡或者撸撸猫,假装自己是陶渊明! 回看童年的亚答屋,蓝天白云鸡鸭猫狗,还有噪鸦,空旷的天地舒服多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闲坐似咸鱼又不似咸鱼,白发魔女画公仔,彩墨转压克力,另有趣味! 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陶瓷) 陈义钊的“水喉系列”共有5个。炙热干旱,人在疲乏之地,不需要人告诉你,当天如铜、地如铁,你会自动“渴求”那一点水——那是人的本能,无论是肉体或灵性上的。人是多么希望,有个地方,只要一扭开水喉,就有汩汩水流;而每一个干渴的生灵,都可以近前来——有钱没钱的都可以来。不信,看看那些锈红色釉的空罐子,它们暗沉的心情,但都开展了它们的盖子。 作品里的七个水喉高高低低,水滴哒哒,掉在地上,空罐子里,溅了一点在墙壁上——墙壁快乐地扭动了,恨不得跳个舞。 而那水喉是用陶土压模,再加个铿锵作响的铜色,几可乱真——看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扭那开关哦! 画里画外,多元种族的和谐美丽(水墨) 黄颖玓活在马来西亚,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哇!好大的创作题材表现空间。吉隆坡美术学院毕业后接触水墨,因此想运用这中华民族传统水墨画形式,创作我国国土多元文化的特色。 媒介开始就是多元展现,在追求更广阔表达的形式上,不断探索新的灵感,新的面貌——以水墨其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在宣纸上渲染墨印,千变万化墨迹的特性……,再融汇了我们各民族风情的文化元素,多元而美丽。 作品中以绿色、红色和紫色,为马来西亚三大种族的主要色彩,以及BATIK图案的颜色,结合水墨色阶的黑、白、灰,相辅相成,使画面增添了视觉上的趣味性,完美展现——心目中的另一个和谐图像。
6月前
星云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你说/我听见】這個新年,要不要衣着規範?
在过去的农曆新年,红灯笼、红春联,还有一屋子“红色”的人,一整个新年都沉浸在一片红彤彤里。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诸如红的寓意、习俗的价值都有了不同的解读,参与程度也各异。在穿搭配色方面,类似大红大紫,高度鲜亮的新年装,还会是大家的首选吗? “穿搭自主”年轻化,穿衣理念变得更多元——美学敏感度,也提高了吗?传统文化里,色彩背后的意义还存在多少?在“自主、大衆审美、传统寓意”之间——青少年如何协调?穿在身上的颜色要传达什么?穿衣的人是否知道别人的看法,又会在乎吗? 【你说】 ◆彭佳恩╱18岁╱女生 “选择饱和度低的传统服装。” 我的打扮比较朴素,属于纯色、黑色系列,衣柜里也多是黑灰色衣服。黑色比较酷,自带高级感,而且显瘦。我不是很喜欢社交,所以裹上一层黑,就可以表达“不要靠近我” “不要烦我”的想法。 疫情期间,我常常上网划IG或小红书,看到很多穿搭教程的资讯;我也开始摸索,逐渐有了“要怎么穿搭”的想法。在我眼里,喜欢亮色系的人,可能比较活泼开朗;喜欢暗色系的,可能比较内向。 今年的农历新年,我买了以“白”为基色的传统旗袍,配以花的图样——我喜欢饱和度不太高的。家人不会批评或坚持要我怎么穿,他们知道,我不要穿的,就是不要。 我不会在新年期间穿得大红大紫,但也不会刻意在新年或喜庆的场合穿黑衣。如果有人穿全黑拜年,我大概心里会有点“不爽”。因为黑色给人悲伤与疏离感,还是看场合来穿吧! ◆炭薪╱17岁╱女生 “过年还是要红红火火。” 初中开始,我就喜欢运动风穿搭,朋友圈也是如此。这样穿,轻松好看,又不会太朴素。INS风、极简风,我都觉得很好看,简简单单就能提升个人气质。而且,选对色系还能显白。我喜欢大地色系、浅色系、黑、白、灰,低调而不失优雅,正好符合我的性格。 很多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也喜欢黑衣打扮,除了简洁大方,还很“酷”。而且黑衣百搭,视觉上又有显瘦的效果。 但华人新年期间,我肯定会穿传统服装,比如旗袍。除此之外,还会穿红色T恤——过年嘛,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吉利吉祥,讨个好兆头! 虽说“穿搭自由”,但我会注意场合。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最重要的是自己穿得舒服、觉得好看,开心就好。 ◆孙晨涛╱14岁╱男生 “不那么传统,才有现代感。” 黑色穿搭,是现在年轻人的Style(风格)。如果缤纷和冷色系二选一,我会选后者——黑、白、蓝等,这比较符合我正经、有点冷酷、简约的风格,这样的颜色,我会穿出街;至于亮色衣服,是在家“随便穿”的。 我上一次穿黑衣,是出席圣诞派对。虽然圣诞是欢庆的日子,但我不觉得穿衣要看节日。我不喜欢在农历新年时穿上传统服装,也不太喜欢印上生肖图样、浓厚新年味的服装设计,这有点老土。不穿得那么传统,才会比较有“现代感”。 去年农历新年,我穿了件深色外套,家人还担心拜年时长辈不喜欢;还好,最终没事!我不会刻意唱反调,在新年期间穿一身黑,不过,如果刚好有件很漂亮的黑衣,我还是会考虑的。 年轻人穿搭都是“跟风”的,但我会从中找到自己的风格。至于其他人要怎么穿,甚至喜庆日子穿上暗沉沉的服装,我也没意见,毕竟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 【我听见】 衣着里的涵养 文:晨砚(吉隆坡美术学院毕业; 陶艺家;文桥传播中心总编辑) 新年到别人家去,可不可以穿得一身黑?而避忌的人又是不是太迷信,墨守成规,必须破旧立新?而大家认同的喜气大红,是否是新年的首选衣色? 首先,双方不要站在对立的位置思考,也不要在表面现象上纠结,以致失了焦点,乱成一团。 红和黑其实都不容易穿,它们不会太随和。黑色,只适合白皙、健康,不会太瘦的人,不然松垮垮,然后跟你的肤色明度混杂,就没有鲜明干净优雅,更不用说抢眼球;时尚界追求的“永恒神秘、自信、力量、高级感,简约又独特气质”,并非人人可达。而红色相当强势,不由分说要引起人的注意,但穿 在美的人身上,益显其美,反之会把人拉去“丑和滑稽”的那一端。如果屋子一下来了只穿这两种颜色的访客,张力可大了。此外,黑色吸热,红色在视觉上已经很火热,新年大热天,说起来也不怎么样恰当。 当然上面的场景设想太夸张,但也使人更容易明白一些道理。问题还不出于黑色不吉利,红色土气、过时、传统、迷信、跟不上——于是长辈暗暗责怪年轻一代的“我有我态度”,年轻人又觉得你们怎么这样一成不变?而如果 我们愿意“莫放春秋佳节去,四时佳兴与人同”,又在这时展现了“从爱出发,稍为在意,也考虑别人的感受。随和迁就、顾大局”的态度;再来“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坚持”的气度,岂不是很好吗?穿衣跟说话一样,合时得体就好。如果你这时真的很想穿黑衣,而不是刻意唱反调,身上就来点暖色的配件,于是你就贴心,又潮又智慧了,这才是“高级”! 辅导员说:“从客观角度看事情,接纳彼此的不同,在关系中能合乎中道,收放自如。” 衣着规范说 文:林紹勝(漫画人) 美专毕业,我交了一批全黑水墨画功课,从此下意识逐渐把衣箱内换成黑色。每天穿黑,不必想太多,不必烦太多。任何场合节日一律黑衣,成了个人标志。 每天穿黑,难免让人觉得我忧郁。一生太多苦难,穿黑色非常疗愈。那种宁静、深沉、孤寂,让人欲罢不能。老人家当然有微言,初时不喜欢我佳节穿黑,念多了只好接受。随着社会转型,个人主义取代社群生活,没什么人会在乎旁人穿什么。加上生活条件改善,失去喜庆意义,鲜艳服饰多数只限舞台。 “规范衣着”一直是“去独立思考”的政治手段——易于管理控制。这可从小学到中学制服,甚至大学衣着指南看出。所以每次反权势都是从衣着开始,比如美国70年代的嬉皮士等。马来西亚人普遍性格较温和,不曾出现庞克之类反社会衣着风格。可能归功马来西亚还算局势安定,最多也是反贪政时穿一下黄衣游行。 马来西亚人比较喜欢淡雅简洁穿着,大概跟城市鸟类多属灰黑保护色同理。只有深山较安全,珍禽才羽毛鲜艳。至于传统服饰,华人圈子里好像都热不起来——我们的基因非常务实(甚至远在中国,汉服也只有少数人在穿),传统对一些华人可说意义不大,长年来已练就强大适应能力,生存才是王道。肤浅又如何?苍白又如何?都不能当饭吃,反而常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9月前
动力青年
更多晨砚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