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景色

记得我年少时,经常到不远处的橡胶林晃悠游玩。葱郁树林深处有一道溪流,其间一段河床上布满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我戏水时总不忘捡几粒比较独特的,带回家收藏在屋里旮旯,得空就取出来观赏一番,别有一番乐趣。 初中时,随几个友人骑脚踏车到10公里外一座小山,爬上陡峭的山坡,到山顶去浏览那些星罗棋布的石头。面对形状怪异而硕大的岩石,我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肃然起敬,心中陡然浮起这个山头的诡异传闻。不过我们都是懵懂轻狂的少年,毫无顾忌攀上大石摆各种姿势拍照,甚至感到沾沾自喜和豪爽。没想到多年以后,在《西游记:失落的帝国》中扮演观音的美籍华裔演员白灵竟来到这个山头,我当时不在故乡班卒,不然也许可以毛遂自荐饰演一个角色,名留影坛光宗耀祖。 高中时候,又与朋友结伴去30公里外金山山麓的阿依班那瀑布游玩,被那些布满河床河岸的石头震慑得目瞪口呆,觉得它们都各有姿色,魅力无穷,于是忍不住捡拾几枚比较特别的带回家做纪念。 后来在东海岸执教,不时会与心仪的石头邂逅相遇,在我平凡的人生旅途里激起阵阵喜悦的涟漪。例如林明河床那些鹅卵石就让我印象深刻,深感流水的力量如斯磅礴盛大,竟把石头的棱角用岁月的恒心给予剔除磨蚀,把石头的美丽平滑呈现了出来。还有离关丹20公里的斑斓瀑布,河水悠悠流经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石头,本来平凡的景色给烘托得如梦如画,让人心醉。 当然,最独特的还是关丹郊区米昔拉海边的黑沙滩,就布满了一片黑黝黝的石头,别处少见。根据地质专家说,这些石头其实是几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而出的熔岩冷却所形成的,躺卧在此历经沧海桑田却不改旧时容颜,吸引无数游客到此一游。 关丹海边许多拐角处都有让人惊艳的岩石堆,可以慢慢用心欣赏,尤其惊涛拍岸的时候,我总会感到这些石头的坚强与执著。最近,有画家在一座大石彩绘,画出一只硕大的海龟,赋给石头新的生命,吸引无数人前来朝拜,拍照留影。 这些都是石头在我心湖掀起的涟漪,并且成为我无法磨灭的回忆。 18年前,我家不远处的空地要填土发展住宅,傍晚时分去溜达,发现黄泥土里有不少浑圆的石头,大的犹如拳头,小的有如鸡蛋,我见猎心喜,经管工的准许,捡拾了几桶回去,铺垫在屋旁的园地上。 岁月倥偬,园地上的棕榈树长得高大壮实,根须盘旋蔓延,竟然覆盖了地上数以千计的石头,我也无瑕理会,视而不见。但是棕榈树越长越高,我担心它会碰到路边上空的电线,以免后患,我下定决心雇人除之。清理枯枝残叶时,见到一些怯生生的石头裸露出来,方惊觉当初对石头的爱意和疼惜,备感惭愧和不安。 让石头重见天日 于是用锄头把被棕榈根包裹而深陷泥中的石头一颗一颗挖掘出来,又装满了几个漆桶,搁在屋旁一角。后来有一天,我决定让石头重见天日,因此每天早上坐在凳子上,把石头一颗又一颗铺垫在围墙边,务求它们彼此紧紧依靠,不要露出太大缝隙,让野草有机可乘。 这样花费了几个早上,那几桶石头又被我铺垫完了,虽然没有专业匠人的成绩,但因为是凭我一己之力堆砌铺垫而成,所以感觉十分满意且充满成就感,老怀高兴了好几天。 真的没有想到,那些平凡而不显眼的石头经过我用心的铺垫,竟然显现了一副自然天成的艺术美。虽然无法媲美争奇斗艳的花卉,却是踏实坚定的表征,让我的内心感到安稳,情绪愈加平静,觉得晚年生活的静好和安详。
2月前
6月前
10月前
2年前
11月尼泊尔天气非常舒服。第一次跟友人回他口中常念的出生之地探访——Shikaphur高原村落。3小时路程有三分之一是颠簸难行的上山路,所以必须支付400令吉找四轮驱动车当一日载运。 一路上有一段走在高山谷边,满谷平原是黄金色的麦田,非常有从城入乡的气氛,上山时就真的感受到原始。轮胎下飞沙走石,可以想像上山做房屋建设的难度。难怪友人说盖一所简单的小店屋就要一万美金,大部分就花在建筑材料的运输费。 高原村落入口处,已经看到鲜黄色的芥菜籽花(mustard flower),给青绿的山景注入了梦幻感。友人说,他的叔叔是区内的政治人物,要求他筹划在山顶的一块福地建庙或建修行所。我的脑海就一直在观察和衡量这事的可行否。 高原村庄可以看到喜马拉雅雪山,100年前已有原始村民住下来,渐渐演变成Tamang族的村庄。已经扎根的每家每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难以想像的近代发展历程是,村庄的电力供应在2016才衔接成,上山的行车道2013才完工。难怪村落的生活保有浓浓的原始感。 友人爷爷在去年过世,一生85年都没有搬离村落。走最远的路是2小时去Banepa小镇办事,根本没有交通工具的考量。由于是村长,他走后全村45户人家来给他诵经念佛,抬他到高原最高处火葬。友人被奶奶带大,他说小时候奶奶会背着他徒步3小时下山,领着农作物到市集兜售,顺便买需要的。然后回家又是徒步3小时。他小时候都没穿鞋子,赤脚上学。直到12岁时爸爸才第一次带回一双鞋子给兄弟姐妹。村里女人的命运大致相同,从小做家务管家畜,背水背草,种植耕田是基本家务。大约十七八岁就出嫁。友人的母亲,嫁过来这个高原,回娘家就是大概走路4小过去对面的高原。所以别说村里生活挨驴子,特别是女人的命运特别坎坷。毕竟旧时尼泊尔重男轻女。农家观念一般是家里越多女人生越多越好,家人人多手多好办事,瘦田才能变肥田。 高原的天气、景色令人惊叹。吃的用的都跟大自然息息相关,就地取材。但当我走进屋子与人接触时,往往有一种苦味儿。每家拜访时只见老人家守在家,儿孙都去了城市拼搏;再不然就是好几姐妹在家酿米酒,友人担心她们不恋学习,所以送了几个书包鼓励她们一定要完成学业,决不随便给人订终身。也开导收入不稳定的爸爸说,女儿多读书,以后能像儿子一样养家、孝顺父母。 跟大自然贴近的生活环境,充满原始的自给自足生存智慧。居民极为劳动,只能说简单是福是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是不能追求,但是就是碍于资源或建设,包括眼界的开拓建设。村落的邻里精神和农耕文化保存得很好,对城市人充满教育意义。但是住下来的新一代承载着时代给予的更大的祝福,希望他们更有学识,能改善家里的匮乏。 建一座庙不如建一座修行场所。让城市人有机会到到野外来回归简朴,体验自立的自给自足。行车道路更好,才能引流更多上到高原。那一片美丽的景色,才是别人眼中的宝藏。乡村的原始,才可以从被遗留变成被保存,才能与社会需求连成一线。   更多文章: May子/快餐鸡 May子/不想念很好 May子/感情遗物 May子/生设崩塌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