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月光族

2星期前
2月前
这就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拿咖啡奶茶之类的来举例就好,身边每个人都在喝,自己不喝的话,久而久之都觉得自己好像过得特别惨。 最近天哥跟一个大概26-7岁的年轻人聊起理财和储蓄,唯他却抱怨到,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存钱,而是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存。 那位年轻人说,他的工资3000多令吉,扣完公积金之类的,净工资才3000令吉出头。供车贷,扣掉房租后,剩下2000令吉都不到。再扣掉其他日常开销,以及偶尔拍拖吃饭看戏的费用后,最后就剩下个3-400令吉,如果有朋友生日或聚会,甚至连一点钱都没剩下了。 有时朋友约旅游,他也不敢答应,更别提存钱了。他还认为,3-400令吉存来有何用?即使每个月能稳定存300令吉,一年也只有3600令吉,存到他55岁退休时,顶多也只是10万、8万。到那时,这些钱可能什么都不是了。 有没有很熟悉?因为这可能是许多年轻人现在的写照,或许你自己也经历过,或从他人口中听闻过类似的对话。 科技日新月异,消费模式也越来越新颖,诱惑也越来越多。30年前哪有什么苹果、三星、华为?那时大哥大已经算是奢侈品了,家里有一台电话就很不错了。以前想喝咖啡或巧克力,最多也是去茶室叫一杯kopi冰或milo冰,哪有什么一大堆奶茶店供选择?还有一些知名连锁咖啡店,一杯高级咖啡动辄就要10-20令吉。 这就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拿咖啡奶茶之类的来举例就好,身边每个人都在喝,自己不喝的话,久而久之都觉得自己好像过得特别惨。再看看自己的薪水,觉得即使不去享受也存不到多少钱,倒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先过好生活比较重要。每个月打工都会扣公积金,哪需要存什么后备金?更何况现在公积金也可以提款部分当后备金了,退休后如何就到时候再算吧,可能自己都活不到那个年龄了。 那么这种情况代表所有的年轻人吗?未必。 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另一位年轻人跟天哥的交流。 完全相反的例子 他告诉天哥,自己想要每个月定期定额存入1000令吉到投资基金,希望藉此累积起一笔财富,在年龄较大时可以比较多选择,活得比较有尊严。 天哥对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想法感到很欣慰,但询问起他每个月的收入时,天哥吓了一跳,因为他的净收入只有大约2000令吉左右。天哥认为,以他的情况,如果每个月存1000令吉的话,有点过于极端了。 当时天哥也稍作提醒,问他是否需要考虑减少投资数额。因为投资基金讲究的是长期,如果迟点因为周转不灵而需要调整储蓄额,遇到行情好时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正好遇到全球大萧条,势必会影响到投资绩效,这样就真的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天哥当时建议让他先调整至500令吉,剩余的放进储蓄户口当定投,如果他真的能够维持超过1年以上,我们再照原本的计划去进行。不过他拒绝了,他说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自己并不是高学历人士,尤其他这种做车房的,即使做到会飞天,工资也不会飞到多高,如果他不储蓄,这辈子肯定浑浑噩噩就过完一世了。 因此,在了解过投资后,他选择先苦后甜的道路。 说真的,天哥分享他们俩的真人真事,不是想说前者很差,后者很好。而是想通过年龄和性别相近的两人,却抱有不同心态的这件事情,来传达一些思考。 前者可能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在他那个年龄层也算正常;后者因为没有太多出路,所以收入较低。虽然前者收入高,但他却像大部分的月光族一样,每个月不知道咋地,钱不知不觉就花没了,更别说存钱。而后者明明收入更低,但他清楚自己将来没有出路,因此必须自劈一条血路。 2-30年后会发生什么事,天哥自然无法预知,但是天哥观人的经验来看,多一个2-30年,后者过得比前者好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这不是因为他储蓄多,而是因为他为人明确,清楚自己要什么。 而前者则认为存个3-400令吉根本没用,所以直接放弃。如果这种性格不改,多一个10年或者20年,即使收入提高,他很大概率还是会因为自己的性格而存不到钱。 总的来说,存钱是肯定不会错的,毕竟赚到不代表什么,存到才是自己的。关键在于,存钱讲究的不是2+2=4,而是 [vip_content_start] 2×2=4,虽然结果看似相同,但如果持续下去,一个是2,4,6,8,10的线性增长,另一个则是2,4,8,16,32的指数增长。投资理财,其实是后者的增长方式。 最后再提一下,假设前者每月愿意储蓄300块,并以比较正常的投资收益率6%计算,到他退休时,实际上他的储蓄可能会达到30万令吉左右,而不是他预期的10万或8万,是预期的三倍之多。 重点是,这个假设是基于他30年内没有涨薪并继续保持储蓄的情况。 如果他后续有因为加薪而调整储蓄额,或者投资收益比预期来得高,那么整体效益就会更好了。投资理财不一定都要十万、八千七才能开始的,先从几百块开始,养成储蓄的习惯和累积知识,再慢慢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调整储蓄额,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难道天哥也是打从一开始就那么成功?不见得吧?还不是一步一脚印的走了20多年才走出的这片天? 其实投资理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是很多人选择先享受今天而已。但是当我们做出这样选择时,就必须做好接受明天可能面临诸多艰难的准备。人生本来就是公平的,就看我们倾向于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而已不是吗? 共勉之。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中产年轻人涌到新加坡工作,是因为不想当“月光族”,所以当“越堤族”。 报道:苏韵鸰 摄影:林添喜(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产年轻人涌到新加坡工作,是因为不想当“月光族”,所以当“越堤族”。 虽然政府落实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或一些补贴政策,但对高不成低不就的中产阶级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什么都涨,薪资涨幅赶不上通胀涨幅,经济压力让中产阶层变成“中惨”阶级,陷入财富焦虑。 想“外逃”的中产年轻人特别多,大家渴望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及工作条件,但在本地工作的薪资扣除了基本开销,他们只能当月光族。 4名中产阶层受访时说,他们平均薪资3000至3600令吉,房贷、车贷、家用和保险已占薪资一半以上,再七除八扣,几乎所剩无几。 所以3.5倍的新元魅力为中产阶层亮起一盏灯,离乡背井不是他们的梦,但至少在目前,是他们摆脱钱不够用的希望。 正因为如此,看似老掉牙的人才外流问题,存在多年却无法根治,反而日渐趋向严重。 存不到“老婆本”出走狮城 25岁中式餐馆三厨彭宇俊从14岁国中生开始,就在新山的餐馆兼职当打荷,每小时领取8令吉的薪资。 中五毕业后,他到昔加末的西餐厅打工,辗转回到新山,多年来累积打荷、马王到砧板的经验,终于晋升为三厨。 “我在新山当三厨多年,月薪约3000令吉。” 年纪渐长,是时候成家立业,于是买了屋子。 他表示,平日省吃俭用,骑摩托车上下班,但月薪扣除房贷供款1200令吉,以及日常开销,他几乎成为月光族。房贷可说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引他出走到新加坡的原因。 目前新加坡雇主还包伙食,省下不少开销,女友放弃了新山2900令吉薪资的工作,在新加坡找到会计师的工作,薪水有3300新元(约1万1550令吉)。两人在不同领域打拼,看到未来的希望。 起早摸黑赚“辛”元 32岁宁馨仪近15年在新山从美容师、书记做到销售执行员,月薪约3500令吉。 “扣除房贷750令吉、车贷670令吉,保险和日常开销,每个月都是左手进右手出。” 今年新元兑令吉汇率攀到3.56时,她决定当越堤族。 目前她在新从事排货员工作,基薪有2130新元(约7455令吉),若每天工作达标,薪资有2900新元(约1万令吉)。 她坦言,这份工作是体力活,尽管工作从早上9时至傍晚6时,但每天清晨6时30分之前要抵达新山关卡,乘巴士到新加坡,马新关卡拥堵问题是她和其他越堤族的梦魇。 “当了越堤族后,样子看起来很累,家人对我每天越堤挤巴士感到担心,不过我会继续留在新加坡打拼。” 6年薪资涨幅追不上通胀 蓝子鑫毕业后投身新闻工作5年半,基薪停留在3000令吉以内,薪资涨幅追不上通胀。 “我每月给700令吉家用、650令吉车贷及260令吉偿还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贷学金。” “尽管省吃俭用,不乱花钱,但新山生活开销大,很难存到钱买房。” 他希望在奔三前跳出舒适圈,后来有新加坡雇主开出3000新元(约1万零500令吉)薪资,他今年2月转行到新加坡当多媒体执行员。 工程师月薪4年仅涨600 化学工程系毕业的郑高汉,在大马曾任项目工程师,起薪3000令吉,至去年8月离职时工作了4年,月薪才爬到3600令吉。 现年28岁的他获新加坡企业以4000新元(约1万4000令吉)招揽出任设备工程师。 “我原本想留在新山发展,因为担心在新加坡不一样的工作环境会有压力。但现实是我每月要承担1500令吉家用、还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贷款200令吉、驱车到巴西古当工作的燃油费,一加上日常开销,几乎成为月光族。” 他们是小康之家,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多年来父亲一人扛起家计,如今父亲年纪渐长,他希望能减轻父亲的负担。 “家人也鼓励我到新加坡发展。我第一个目标是先存钱把家里的‘老爷车’换掉,之后打算购置房产。” 他透露,许多来自森美兰州,尚未毕业的学弟妹,也打算毕业后到新加坡求职,为未来铺路。 庄国辉:长期财困被迫出国赚外汇 理财钱庄创办人、永富钱庄管理人、资深理财导师兼博特拉大学(UPM)讲师庄国辉博士指出,收入追不上生活开销,手上又有许多计划,如购置房产、买车等,其中一条出路就是出国赚外汇。 他指出,4名受访者属于谨慎和理财型打工族,月薪扣除固定的房贷、车贷等开销还剩下一半的金额,他手上有许多中产阶级的个案,大部分已陷入开销高于支出、卡债累累的窘况,需要寻求债务重组的援助。 他形容,中产阶层到了某个瓶颈会出现“灰心”的状态,不可能长期处于勉强过日子的状态。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需大笔现金),中产阶层很容易陷困,没有近忧也有远虑,抗压能力随时崩塌。” 当新元兑令吉汇率走势达到3.5倍,长期入不敷出或“月光族”会感觉留在大马工作实现不了长中短期财务愿望,不如出国工作。 胡逸山:“马劳”有助加强令吉币值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的首席顾问和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表示,中产阶层出走的目的地,不局限于新加坡,还有许多国民远赴中东或其他富裕国家当“马劳”赚外汇。 “换个角度,大马人到海外工作,把大部分薪资汇回家乡,有助加强令吉的币值。” 他解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对类似情况,如: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及印尼,都有大量国民出走,再把赚取的外汇寄回家乡,帮补原生国的收入。 他以孟加拉与菲律宾为例,两国政府也特别设立一个部门,专门管理在海外工作的侨民。 “假如你没有办法拒绝沉沦,也就是社会经济沦落,导致国民出国赚外汇当马劳,那就必须接受现实。” 他认为,中低收入阶层几乎是放弃幻想,选择放眼全球出走赚钱,若国家无法改革奋发图强,继续选择沉沦,最终只能与菲律宾及孟加拉抱团取暖。 陈佩雯:甘为“高薪”牺牲 等攒够钱 返马创业 报道:陈世传 1元新币可兑换3令吉50仙,是许多青年无法抗拒的“诱惑”,很多人第一次离乡背井到陌生国度打拼,但为了成为月入万元的“高薪一族”,他们觉得值得。 来自霹雳州爱大华的陈佩雯(25岁),两年前从拉曼大学毕业后,先在吉隆坡一家企业工作数个月,接着就被新币吸引到新加坡工作。 她直言,汇率是她决定到陌生国度工作的唯一原因。 她说,在我国,大学毕业生起薪介于3000令吉左右,她一年半前到新加坡公司担任行政工作的起薪是新币2750元,换成马币薪资多了6000多令吉。 大马生活品质较好 这是她第一次到新加坡工作。从生活品质角度来说,大马的生活好过新加坡,可以住得更好、吃得更好,日常休闲活动更加丰富。 “既然为了新币就肯定要牺牲,如每月付新币600元(2100令吉)的房租,还要与其他人共住一房,相对不那么自由。我计划先在新加坡赚钱,如工作10年攒够钱及吸取经验后回马创业,毕竟我还是较喜欢大马的生活方式。” 新加坡工作的好处除了赚钱多,职场非常讲究效率,她刚入职时感到压力,但适应后觉得是非常好的磨练。 印裔高思雅:华小生+懂英文 趁还年轻先闯闯 在华小及华中念书,说得一口流利华语的23岁印裔姑娘高思雅,辞去工作3年的诊所护士工作,决定到新加坡找工作。 她的决定主要受到哥哥与姐姐的影响。 “我的双胞胎哥哥已是新加坡公民,在新任公务员;姐姐是在新加坡机场工作,他们觉得我的华小生背景,加上懂英文,在新加坡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月入7000令吉具吸引力 高思雅虽有不舍,但为了赚更多钱,加上还年轻应该去闯一闯,她听从兄姐的建议,近期会到新加坡,希望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 “我在这里每月薪水千余令吉,新加坡可获得新币2000元以上,兑换成令吉是7000令吉,真的太具吸引力!” 相关文章:   新元诱惑人才外流(四)| 出走潮赚新币 令吉加码 求你别走 新元诱惑人才外流(六)| 狮城高薪挖人非新鲜事 熟练工月薪达6.4万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