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土

說到佛教研究,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研究佛教經典與教義。但大學的佛教研究更多是跨領域的學術研究,比如從醫學、語言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佛教對社會的影響。 報道:本刊 梁慧穎 攝影:本報 蘇思旗 全球很多頂尖大學都有專門研究佛教的機構,像牛津大學和北京大學有佛教研究中心;香港大學有佛學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也有長期辦講座的佛學研究會。而在馬來西亞,馬大於2022年設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拉曼大學也在2024年初成立了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範圍很廣泛,未必是研究佛教義理。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教授說,大學作為學術機構,會根據社會需求展開各方面研究,比如探討佛教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優大(拉曼大學簡稱)之前甚至有一項醫學研究跟佛教有關,這項研究主要分析內觀禪修對激素水平的影響,論文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優大其他跟佛教有關的研究還包括馬來文和梵文的關係,本地街道名稱中的佛教元素,還有怎樣應用科技傳播佛法等等。 本土問題本土學者最瞭解 早在三四年前,優大就與馬來西亞佛教發展基金會合作展開關於佛教及傳統信仰的研究。當時的研究由個別學院和中心展開,後來因為覺得有必要把研究整合,所以成立了佛教研究中心。 馬佛基金會主席拿督洪祖豐說,我國佛教在講經說法、藝文活動、出版等方面該有的都有,唯獨學術研究這方面仍有待加強,因此馬佛基金會當年與優大協議合作,由基金會贊助大學的研究項目,以及建議研究方向。 他說:“學術研究是開拓知識,有知識就有力量,我們不能只依賴外人的學術研究,因為有些本土問題比如政府政策和醫學倫理,只有我們馬來西亞人最瞭解,所以由本土學者來研究是最好的。” 綜觀佛教的發展脈絡,尤芳達說,馬來西亞恰恰是不同派別,例如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彙集的地方,加上馬來西亞還有其他宗教,這種宗教交流的現象就非常值得學者去研究。 佛教學術研究可以很有趣 雖然宗教在我國是敏感課題,但洪祖豐說,從學術角度來看,宗教並不敏感,像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就有一個聚焦於比較宗教學的學系,他本身也不時被馬來學者訪問,例如曾有博士生請他談佛教徒怎麼看伊斯蘭恐懼症。 他以往參加一些關於安樂死、墮胎等醫學倫理主題的研討會時發現,大會通常邀請的伊斯蘭和印度教代表要麼是學者,要麼是專業人士,反觀佛教似乎缺乏學者代表。這是為什麼他認為佛教需要有更多學術研究,以便佛教的聲音被聽見,而且這些聲音都有學術依據。 目前,優大佛教研究中心還沒有比較宗教學的研究,最新一項研究是關於我國的兒童佛學班,洪祖豐說,很多佛教團體都辦過兒童佛學班,但有些佛學班辦得很成功,有些則很艱苦地撐下去,“所以我們要探討到底是什麼原因。” 截至2024年10月為止,優大佛教研究中心有至少7個研究項目已展開或完成,其中一個項目是研究街名中的佛教元素,當時研究人員出動全景相機拍攝,以生動的方式呈現。洪祖豐說,由此可見佛教學術研究未必是枯燥的,“佛教學術研究也可以很有趣。” 優大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黃先炳說,佛教的研究主題可以非常多元,該中心的研究重點不在於佛教義理,歡迎任何科系和佛教團體建議研究項目。 更多【新教育】: UNICEF兒童保護總監希瑪森古達/推動兒童保護系統改革 讓受害兒童能被接住 繪本雨林協會辦繪創客 孵化本地繪本創作夢 APU工業設計系學生展才華 傢俱設計比賽創佳績
5月前
9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吉隆坡12日訊)最新調查顯示,在接下來的12至24個月內,大馬企業有意將更多的供應鏈轉移到更靠近本土的地點。 滙豐銀行在最新的《全球供應鏈:未來網絡》報告中說,大馬企業打算將一半的供應網絡建立在亞洲地區。 隨著供應鏈受到多種變化因素的影響,包括大馬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大馬企業轉移供應鏈至更接近大馬地區的趨勢日益顯現。 大馬滙豐銀行商務銀行部總管卡瑞爾多西說,大馬企業已經開始重新調整供應鏈,以充分利用RCEP所提供的優勢。 “作為東盟的重要經濟體之一,大馬可以通過這個框架進一步加強與RCEP夥伴國家的貿易關係,同時國內企業也能期待在區域範圍實現業務增長。” 她說,大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銀行基礎設施可以支持這些供應鏈變革。 “隨著南亞經濟活動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我們看到大馬企業將重點放在提高區域貿易,擴大數字化能力,以及推動永續發展計劃上。” 在滙豐銀行的電話會議上,儘管越來越多企業提及關於“靈活敏捷供應鏈”的問題,但有多達三分之二(67%)的大馬企業正尋求減少供應商數量。 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以及由此引發的物流挑戰,導致“及時到位”(just-in-time)的庫存管理模式已讓位給“以防萬一”(just-in-case)。近四分之三(73%)的大馬企業面臨庫存過量壓力,因庫存平均增長了36%。 在永續發展方面,大馬約有四分之三(73%)的企業要求新供應商滿足其永續發展規定。目前,大約四分之一的大馬企業制定了環境政策(22%)和社會政策(27%),許多企業打算在未來兩年實施這些政策。在永續供應鏈投資方面,大馬企業優先考慮的兩個領域是能源效率(89%)和環保型工廠及設備(85%)。 與東南亞和全球其他企業相比,大馬企業更渴望獲得線上銀行解決方案(55%),這意味著能夠通過線上平臺獲得通暢無阻的銀行解決方案是他們首要關注的科技問題 。 報告也顯示,多數大馬企業(82%)選擇以馬幣支付供應商,這與主要使用美元結算的區域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著企業不斷調整其供應鏈,決定供應商時考慮的5大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是“支付及融資期限”(46%)、“財務處的數字集成”(25%)和“ESG認證”(21%)。 滙豐銀行的《全球供應鏈》報告已邁入第三年,旨在探討企業財務主管和高級管理人員如何重塑供應鏈和營運資本戰略,以應對全球經濟變化、永續發展政策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在此次調查中,滙豐銀行在2022年8月至10月期間訪問了14個國家及地區的超過785家企業。
2年前
走一趟pasar karat,這裡的舊物和過去就可以隨意地串聯成另類歷史補習班! “馬來西亞, 有人說你似番薯與狗,我覺得你也似我家的衣蛾。 衣蛾在馬來西亞叫kamitetap,直譯為‘我們留下’。 好或不好,都依然留下。” 衣蛾,從來沒有人以它形容過馬來西亞!短短數行,熱淚盈眶。Kami,tetap——我們,依舊。兩個簡單單詞,既成一個張力拉滿的誓言,在國慶月讀來,是多麼強而有力!是的,不少人選擇離開,但無論好或不好,還是很多人因為熱愛這片土地而留下,默默耕耘,只因為愛! 朋友送來這本繪本時說:“這是一本有趣的本地創作,你看看。”繪本像相冊,拿在手裡有厚實感。封面設計很樸實,白底、橙色字體,寫著不明顯的“pasar karat生鏽市集”。 小禹問:“生鏽市集?是不是專門賣生鏽了的東西?有這樣的pasar?”生鏽市集是馬來文直譯,說的是跳蚤市場!小禹還是疑惑:“跳蚤?很多跳蚤跳來跳去的market?”我這才想起,小禹還真沒去過跳蚤市場。 我說,跳蚤市場可好玩了!那裡是一個販賣各種二手貨的地方,從舊項鍊耳環腰帶帽子等首飾到古董花瓶、相機和收音機,應有盡有,而且很多都是市場上很難再買到的物品,所以這裡可以體驗到真正的“淘寶樂”,不少人從此就迷上了。 [vip_content_start] 這本繪本的作者——插畫家冼佩珊,就是其一!她是非常喜歡到跳蚤市場尋寶的年輕藝術家,在個人臉書上,她這樣介紹自己:NOvia,學不會斷舍離的極繁插畫家;經常出沒于山洞,二手店,老街和雜物堆。 “我更喜歡馬來文名字裡‘karat’那生鏽的味道,生鏽的市集、生鏽的人、生鏽的物件還有生鏽的……所有事物都被留在這裡了。”對她來說,跳蚤市場就是一條豐富的“時光隧道”。“這裡賣的是過去的痕跡,有時代久遠的、也有昨日才用過一遍的。走一趟pasar karat,這裡的舊物和過去就可以隨意地串聯成另類歷史補習班!” 於是,她花了時間,將自己逛跳蚤市場的收穫與心得,繪製成書。她的筆觸幽默,老街和市場插畫更是佈滿細節,充滿個人風格和馬來西亞情懷。冼佩珊是一個紙雕藝術家,書裡鐳雕的畫面層疊成立體畫框,手工細緻得讓人驚歎!而且全書80頁都是手寫字!她可說是將自己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怡保 生鏽市集,HORLEY路,凌晨5 : 47 於是讀者在作者的帶領下,騎上了作者男朋友的摩哆車,在天亮以前,摸黑來到了怡保的“生鏽市集”!一起跟著“舊貨獵人”拿著手電筒,在攤位裡展開尋找的旅程! 第一個找到的舊物實在叫人驚喜!那是小時候我們見過的“臭土燈”!臭土燈是比手電筒更早以前出現的照明工具了,現今小朋友可說完全沒見過!作者也在書後的補充資料部分,詳細的繪出了這種燈的操作程序。這是一種用臭土(電土,一種礦石)加水後產生可燃氣體的燈。為了讓小朋友更有畫面感,找了YouTube,當視頻裡的燈火點燃,小朋友頻呼真神奇! 第二個出現在“生鏽市集”裡的東西是“琉琅”。怡保是古錫都,洗琉琅是這裡從前婦女的“熱門工作”,淘洗錫米用的木製鍋具就叫“琉琅”。 精心列出歷史證物 接下來,作者找到了一張新村住戶登記,這是很珍貴的歷史證物啊!賣主大力推銷:“這是我從一個家庭那裡拿回來的,不能便宜,你看是1910年的!”但作者可是細心之人,她翻閱後說:“老闆,你看這裡,是說這個人1910年出生,文件是1970年的啦!” 阿妹問:“這種證件是不是很值錢?”我說是的,新村是英殖民時期我國重要的歷史,這些證件是歷史的見證,當然值錢!阿妹說:“馬麻你看,他們還買了打過仗的刀,連刀都值錢?”我說同樣的,那也是歷史證物啊! 原來跳蚤市場還是很多舞臺道具製作人尋寶的地方呢!此外,這裡也有江湖郎中賣藥酒,還有人舞蛇!不遠處,則有人在唱國歌!還有三大種族在合奏。“這裡常上演電影裡才發生的三大民族愛國情節,這一幕,讓我站著,發呆很久很久。” 中午,我們也跟著作者和男友離開了市集。這時,男友回家磨刀了!而作者看著衣蛾,意有所指的感嘆:“你叫‘我們留下’,也會飛哦?” 故事結束,意猶未盡。 從第55頁開始是作者收集到的舊物品展示頁。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都附上了拍攝年份、購買價格和圖說。這些照片包括了有錫礦產業照片和臨時礦地準證證件等。(1952年,一名女性申請人得到了採礦的許可。) 而且竟然有日據時期的貨幣,俗稱“香蕉錢”的紙鈔!生鏽市集第70頁還有一張新村生活照,作者表示:“根據舊照裡的電影海報《南北姻緣》推測,照片攝於1962年或之後。”這一頁,作者也對新村作為“集中定居區”詳細講解。 接著還有葬禮照、舊時重拍人體照、彩票、《大伯公》彩票字典、收音機……真是好精彩! 感謝這麼優秀的本土繪本誕生!比較可惜的是,這只是限量350本的藝術繪本,貴精不貴多的出版概念。希望不久的將來,作者能考慮出版平裝本,以更多家庭可以負擔的價格,讓大家再上一堂歷史課,以如此生動有趣的角度讀歷史,認識馬來西亞! 《生鏽市集》 作者:冼佩珊(NOvia Shin),1988年誕生於怡保,擅長插畫、漫畫、裝置藝術、袖珍藝術和動畫等藝術創作媒介,並在2016年獲得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舉辦的Bakat Muda Sezaman 16當代青年藝術大獎。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