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乘客失控遭抬下机 日本札幌飞台北班机延误3小时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助查封面国旗插图失误 星洲2人被扣 获保释
|
若乌以金牛座导弹进攻 俄将视德直接介入冲突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地米
全國綜合
進口與本地米混售 內貿部起獲300袋米調查48案件
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從昨天開始啟動“混合行動”(Ops Campur),以針對進口白米與本地米混售的課題,對進口廠商和包裝商展開檢查和取締行動。
1月前
全國綜合
全國綜合
獨家| 陳瑞法糾正“暴利”指控 “混合米講求技術口感佳”
大馬米糧批發商公會會長陳瑞法表示,在最近引發爭議的本地米和進口米混合課題上,很多人以為米商、米糧業者為了謀取“暴利”而擅自調混而賣,實際上這很大程度是屬於一種“誤解”。
1月前
全國綜合
大霹靂
商家嘆訂購也沒貨 本地米 一包難求
本地米一包難求!商家嘆訂購了,至今還沒拿到貨!而進口米則供應充足。
1月前
大霹靂
全國綜合
本地米進口米混售逾50年 農糧部:政府介入監控
農業及糧食安全部說,將本地白米和進口白米混合的行為已持續超過50年,但在1994年稻米和白米監督法令下,目前尚未有明確法律條文可用於起訴該行為,因此政府決定透過各種措施監管該行為。
2月前
全國綜合
百格大事紀
百格大事紀 | 馬來律師質問“非巫裔能否任相” 穆青運動正面回答 巫統領袖卻有不滿?
人權律師西蒂卡欣在淨選盟公民大會上,挑戰穆青年運動(ABIM)說明對非巫裔任相的立場,獲得對方正面回應。不過對於這樣的提問,巫統最高理事卜艾卻有意見。 5月25日 #百格大事紀,週六新聞不打烊! 👉 ABIM:任何種族都能出任大馬首相 👉 非巫裔可否任相?卜艾:是挑釁性問題 👉 學生會反對瑪拉收非土著 安美嘉:違醫生原則 👉 LFL:憲法沒禁非土著就讀瑪拉 👉 破舊學校獲撥款仍失修 柔州長槓上教長 👉 7月國會 將呈零工經濟委員會法案 👉 選委會主席職懸空 副主席:不影響補選 👉 走私集團添購津貼柴油 高價轉賣黑市牟利 👉 新品種紅橘色胡姬花 以國家元首名字命名 👉 不滿限購本地米 顧客在店內吵翻天
11月前
百格大事紀
大霹靂焦點
消費者鬆一口氣 本地米供應增 進口米價調低
本地米供應增,進口米降價,讓消費者鬆了一口氣!
1年前
大霹靂焦點
全國綜合
胡棟強促農部內貿部 公開本地米食油流向
民政黨署理主席胡棟強建議農業部與內貿部,通過部門及各州單位網頁,公開透明地列出本地白米與包裝食用油的去向,讓人民知道要到哪裡購買,也防止商家囤積牟利。
1年前
全國綜合
全國綜合
108地點僅5地 售本地米 NACCOL促對付稻米監管局
國家生活成本行動理事會(NACCOL)糧食特工隊主席拿督賽阿布胡申指出,根據特工隊在108個地點的監督,只有不到5%的地點有出售本地白米。
1年前
全國綜合
即時國內
賽阿布胡先:不是小事情 市場買不到本地米
(太平16日訊)國家生活成本行動理事會糧食特工隊主席拿督賽阿布胡先指出,根據現有的調查發現,市場上買不到本地米。
1年前
即時國內
全國綜合
牟利劣招被揭發查獲 飼料碎米摻本地米 出售
一家公司被揭發從國外購買和走私用於動物飼料的碎米後,將其與本地白米進行混合並重新包裝。
1年前
全國綜合
VIP文
白米慌羅生門(一)| 政府:供應足 人民:買不到 本地米去哪了?
本地白米哪兒去了? 特別報道:專案小組 本地白米哪兒去了? 雖然政府一而再強調本地米供應充足,但是人民依然申訴買不到,是因為小市民驚慌搶購?或是米較商為避免虧損減少出貨? 星洲日報專案小組深入民間瞭解米困,在走訪米較廠、米商業者和零售商和聆聽消費人的心聲的過程中,確實感受到各方面對的壓力,人民申訴很難買到價格受統制的本地米;米商和米較業者訴的苦是生產成本已經高過頂價,他們都在貼錢做生意。 本地米出現短缺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多個產米州上一季的稻米收成欠佳,加上進口米價格高漲後,熟食業和消費人改用本地米導致需求量暴增。本地米價格都受管制。 成本價不斷攀升至今,導致本地米一包只賺50仙,再扣除其他開銷無利可圖,業者透露,有批發商迫於無奈少賣本地米,甚至將本地米換標籤當進口米出售,以便拉長補短避免虧損。 憂問題政治化難解決 受訪業者避談敏感事項,反指一些真相被政治人物混淆視聽,業者極之擔心,如果白米問題被政治化了會更難解決。 事實上錯綜複雜的問題互相糾纏至今,已迫使白米循入不可解的“羅生門”。 針對這個“羅生門”,國內米商主要看法是本地白米不缺,只是政府政策的問題,造成整個白米市場看似鬧米荒! 陳瑞法:讓米價自由浮動 馬來西亞米糧批發商公會會長陳瑞法受訪時強調,政府只要將SST5%本地白米的頂價,從每10公斤的26令吉調整至32令吉,即可完善解決本地米的問題,這是比較公道的價格。 他說,本地米的頂價已經15年沒調整,現在成本高漲之下,26令吉的頂價是虧本經營,商家不可能做虧本生意。 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開放本地米的售價,不設頂價,讓本地米的價格自由浮動,將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他解釋,現在稻穀的價格每噸高達1800令吉,米較商的成本已經提高,但白米頂價卻是如此之低,非但米較只好減少生產SST5%本地米避免更多虧損,也會影響稻農放棄種稻,政府應該改變政策。” 轉產精緻米減虧損 本地白米除了頂價低之外,也面對政府限制20%產量的問題,才會讓市場變相出現供應不足的假象。 陳瑞法說,由於SST5%的本地白米虧本經營,所以米較商寧願花點錢生產更高品質的白米,取得更好售價減低虧本。 他解釋,米較的運作是將稻穀攪成白米,售價是一公斤2令吉25仙,再賣給米商後,加工包裝每公斤賣價是2令吉60仙,這是虧本生意。 “米較商寧願選擇生產更精緻的白米,可以賣更好的價格。” 因此他說,問題根本是出自於政府的政策,只要調漲頂價或讓本地米價自由浮動,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另外,他也對政府推出“白米愛心促銷”(Jualan Rahmah Beras)感到無奈,因為長貧難顧,這類促銷活動,政府每包白米津貼6令吉,每人限購2包。 他說,雖然是為了幫助B40群體,但卻是不健康的方式,只會衍生更多問題。 陳泓縑:需求暴增致存款變少本地米短缺似銀行擠提 報道:郭秋香 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副部長拿督陳泓縑形容,本地白米不夠是動態概念,就像銀行擠提一樣,很多人突然把錢提出來,銀行本來有現金都變成沒有,由於需求量增加,存款當然變少。 他指白米從來沒有短缺,找不到的是本地白米而已。他坦承政府允許進口白米漲價後,本地白米的購買量肯定增加,但目前無法提供確實數據。 連串措施應對搶購 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農糧部已經做了一連串干預市場的措施來應對本地白米被搶購問題,包括增加發放20%即8000噸的本地白米到市場,另外聯邦農業銷售局每月多發出400公噸本地白米,並通過該局所有網絡另分配1100公噸,以滿足民眾需求。 他說,大馬人平均每人一年吃掉80公斤白米,目前我國有90萬噸各種類米的庫存,一個月平均18萬噸供應市場,足夠應付4到5個月。 他說,今年BERNAS的進口白米比去年同期增加38%,對於糧食安全的可得性和可負擔性,農糧部已經做到了。 本地還是進口米包裝看不出 數據一目瞭然 目前有不少消費人在社媒申訴買到疑是當作進口米貴賣的本地米,或者質疑本地米混入進口米貴賣,才會導致本地米短缺,陳泓縑坦言,如果有心人要把本地米摻進入口米,以進口米價格出售,從包裝上是看不出來的。 不過他強調,商家如果要欺騙的話,就牽涉一系列的賬目,操作上沒有那麼容易,而且該部進行百多場取締行動,只是抓到一些小問題,例如無執照賣米等,沒有發現改包裝的大問題。 他解釋,該部要驗證包裝內的是本地白米還是進口米,只要核對米商的數據就一目瞭然,本地米的進貨和出貨數目是不是平衡。 他無法一百巴仙確認這種情況完全不可能發生,但目前為止,政府沒有確鑿證明。 雖然政府之前警告業者,如果被發現以本地米當作進口米售賣將被取締,不意味有關問題是存在的,陳泓縑坦言,政府有時候發出提醒是為了起阻嚇作用。 他指出,米較廠和批發商需要定期上報貨源和存庫,讓政府單位隨時掌握供應情況。農業部屬下的稻米及白米監管小組,可以通過發貨單檢查貨量。 他說,這幾個月白米課題受全民關注,執法更嚴格了,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性是很低的。 米商不太可能囤貨 另外,有關米商囤貨的說法也傳了很久,不過該部進行百多場取締行動後,並沒有發現此現象。 他相信目前風頭火勢下,沒有人敢以身試法。所謂的米商囤貨不太可能發生。 “如果說本地米被囤起來故意不賣,現在沒有這種狀況。” 白米產業鏈長 各有考量 大馬米糧批發商公會早在6月就預告出現白米短缺問題,為何農糧部沒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陳泓縑說,BERNAS雖然有入口準證(AP),不過一年只限進口100萬噸,並非無限量進口。 “白米的產業鏈很長,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相關文章: 白米慌羅生門(二)| 米較商虧本收購“技術”問題致缺米 白米慌羅生門(三)| KPB:國稻進口米價 按全球價漲63% 調漲36%
1年前
VIP文
VIP文
白米慌羅生門(三)| KPB:國稻進口米價 按全球價漲63% 調漲36%
稻米及白米監管局(KPB)總監拿督阿茲曼說,由於全球白米價格上漲,國家稻米公司(BERNAS)才決定調漲進口白米價格。 報道 :顏福順 稻米及白米監管局(KPB)總監拿督阿茲曼說,由於全球白米價格上漲,國家稻米公司(BERNAS)才決定調漲進口白米價格。 他以書面回應專案小組的問題說,國家稻米公司是根據全球白米漲價63%的行情,而決定把進口白米價格調漲36%。但他沒詳細透露該公司調整價格的機制或方程式。 阿茲曼沒有多做評述,僅希望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公佈的利好措施,可平息國內白米課題。 根據農糧部資料,全球白米價格從2022年8月的每公噸400美元價格,漲至今年8月的650美元,漲63%。 2因素調漲價格 農糧部指國家稻米公司調漲進口白米價格根據兩項因素;即全球白米離岸價及貨幣匯率做出考量。 國家稻米公司於9月1日,宣佈進口白米售價從每公噸2350令吉漲至3200令吉。 本報通過國家稻米公司企業聯繫部發出書面問題,希望國家稻米公司主席拿督斯里羅哈妮解答疑惑,但對方表示暫不做回應。 Mydin:非全因全球價格漲國稻附加費太高了 邁丁商場(Mydin)董事經理拿督阿米爾阿里邁丁透露,政府允許國家稻米公司獨家進口白米,該公司從中鳩收一筆附加費(Surcharge);所以進口白米價高,不全然是全球價格漲,而是那筆附加費太高了。 他指國家稻米公司調漲進口白米價36%的漲幅太高。 應暫允小商自行進口米 他建議政府在當前緊急時刻,暫時允許國內小商戶自行進口白米6個月或12個月,便不會有附加費的承擔;也無需僅依靠國家稻米公司進口白米。 他直言,白米課題可引用之前解決肉雞短缺的方案解決,即不再以進口準證(AP)來進口白米。 他受訪時說,“如果允許邁丁商場進口白米,我承諾進口米售價定於每10公斤34令吉,低於市場現有40令吉售價。” 他說,作為短期解決方案,政府應允許本地白米從26令吉調升至32或34令吉,因米較商抱怨營運成本已漲到30令吉;頂價定在32令吉,他們還有一點賺幅。 他也建議,稻穀收購價調升至每公噸1800令吉,不該維持在2014年制定的每公噸1200令吉最低收購價。 方誌民:沒商家囤積馬沒缺米 僅庫存不高 報道:李偉傑 大馬雜貨商公會會長方誌民指出,目前市場上並沒有出現商家囤積白米的情況,也沒有缺米,本地白米是充足的,只是庫存量不高而已。 “隨著吉打州稻田已在收割,加上政府一系列相關措施,目前的情況是會過去的。” “商家向供應商訂貨時,在現貨庫存(stock inventory)的前提下,一般都會多訂一些。做生意的每個星期都會備一些貨在庫存,不能賣空,以備供應商遲送貨或遇到其他狀況時可待用,這並非偷偷囤貨。” 他也表示,某些商家亂喊缺米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一些超市或霸市若白米貨架空了,可能是因為來不及從供應商補貨所致。 他說,氣候問題導致收成減少,加上印度禁止出口白米的措施,導致進口白米價格調漲,以及匯率等問題,也影響了本地白米的庫存量。 “我們不是沒有米,白米是一定有的,如果說一個國家缺米是很大件事的,到時人人都會去搶米,會造成混亂。” 他說,大馬雜貨商公會每個星期都會和農糧部更新白米供應的最新進展,目前農糧部也在努力設法增加白米供應。 整個運作沒問題 他表示,基本上整個運作是沒有問題,只是目前進口白米的價格比較貴。目前來看,本地的白米供應並沒有想象中嚴重,也沒有出現瘋狂搶購潮,只是一些民眾或許會比平時買多一兩包米。 “目前即使是許多中下階層人士,包括外勞也會買質量較好的白米,不一定是貴米,而是比最便宜白米等級再高一點的白米。購買便宜米的反而是河粉和米粉等製造廠。” “一般製作河粉和米粉的原料是米碎,由於米碎缺貨,所以製造廠改以最便宜的米來替代。” 黃國瑋:粿條米粉廠也來搶米柔白米不足 未嚴缺 報道:李桂萍、歐妙香 攝影:林添喜 柔佛州也面對本地白米貨源不足問題,10公斤26令吉的本地米一包難求,而且粿條和米粉製造廠商也加入搶米戰圍。 柔佛州京果雜貨商聯合會總務黃國瑋表示,本地白米主要供應農民市集,但貨源不足,消費者仍買不到米。 “不只是消費者搶米,粿條和米粉製造廠商也來搶,情況陷入混亂。” 他店裡幾乎是進口米,但泰國、印度限制出口連帶價格調漲,顧客轉購本地白米。 黃國瑋指出,部分消費者認為本地白米口感不佳,繼續買進口米,或以較平價的進口米取代。 黃國瑋指柔州白米貨源未到嚴缺,消費者不要驚慌,無需大量囤積,本地稻穀在10月收成後,供應預料會回穩。 峇屬雜貨零售商公會副會長郭錦強指出,大型超市還有貨源,小型零售商拿貨依然面對問題。 他指進口米的供應沒問題,只是價格貴了,商家平均每包只賺取2令吉利潤。 林卯順:若氣候穩定無害蟲新一季稻產可平衡供求 報道:陳佩絲 米糧批發商林卯順表示,如果氣候穩定,沒有害蟲問題,新一季稻穀產量會比上一季好,屆時將能平衡本地市場的需求。 也是稻農的他說,以往進口米和本地米的價格相差不遠,隨著進口米漲價後,許多人大量購買本地米,才會導致需求提高。 11月收成料不錯 他相信下一季稻穀在11月收割時,會有不錯的收成。 他表示,農糧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將“迷你適耕莊”精明稻米計劃推廣到其他州屬,參與計劃的玻璃士稻農收成有增加。 “吉蘭丹、登嘉樓及彭亨州屬等也參與計劃,只要一切順利,收成會比以往來得高。” 白米慌羅生門(一)| 政府:供應足 人民:買不到 本地米去哪了? 白米慌羅生門(二)| 米較商虧本收購“技術”問題致缺米
1年前
VIP文
VIP文
白米慌羅生門(二)| 米較商虧本收購“技術”問題致缺米
作為國內最大米倉,供應全國43%白米需求的吉打,同樣面對人民搶購白米情況。 聯合報道:黃惠玲、陳嘉盈、黃騰輝 作為國內最大米倉,供應全國43%白米需求的吉打,同樣面對人民搶購白米情況。 吉玻米較公會主席黃康靖說,本地白米的供應充足,只是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才出現缺貨。 他表示,雖然現在稻穀收購價從每噸1700令吉降至1300令吉,但未收割的稻農僅有10%,影響並不大,而政府不調高本地白米每10公斤26令吉的頂價,讓米較商做虧本生意。 一噸稻穀僅獲580公斤米 黃康靖解釋,米較商向稻農收購稻穀,每噸僅取得580公斤白米,其餘都是廢料;這只是原料的成本費用,還不包括其他費用。 黃康靖透露,政府規定米較商賣給米商的價格是每噸2250令吉,但目前市場成本價是每噸3190令吉,米較商已經做著虧本生意了,如果政府沒有調高本地白米頂價,只會讓白米供應課題雪上加霜。 “根據政府規定的價格,米較商就虧了940令吉。如果不調高本地白米頂價,米較商無法承受後面的連鎖性影響。” 向政府請願調高頂價 他透露,該米較商公會與吉打米商公會、霹靂米較公會和威省米較公會致函首相,副本也發給農糧部和內貿部,向政府請願促正視本地白米頂價15年未調整所引發的供應問題。 “政府應該把本地白米的頂價定在每10公斤30令吉以上,才能平衡市場供應。” 他希望政府在照顧消費者之餘,也要顧及供應鏈成本增加問題,否則只會惡化下去,本地白米依然缺貨。 郭釗榮:零售商無法拿貨沒錢賺 米商寧不賣 “本地白米已經斷貨3、4個月!除了超市商場獲中間商限量供應,零售米商根本沒有機會拿到貨,或相等於有市無貨。” 榮貿易米商郭釗榮受訪時坦言,即使知道本地米有市,但許多米商都不願意賣,原因是一包售價26令吉的10公斤裝本地白米,成本就要25令吉50仙,加上貨源極少,搶購不到本地米的客戶肯定埋怨,甚至誤以為米商囤貨不賣,吃力不討好。 “這是近3個月發生的事,批發商不定時配貨,有時給10包、20包,或30包本地米,近日所有26令吉以下的白米直接斷貨。批發商會優先配給超市或商場,商場職員獲知消息後,馬上通知親朋戚友採購,‘外人’根本買不到。” “購買本地米的主要是巫裔販商,做經濟飯、雞飯、海鮮生意的華裔販商傾向購買口感較好的進口白米。” 營業逾30年首見頻漲價 作為本地米商第三代接班人,郭釗榮表示營業逾30年來從未發生白米“頻繁漲價”的情況。 “全球白米都漲價。9月份幾乎每星期都漲價,一個月就漲了8令吉。 “聽說很快又要漲價!壓力肯定是有的,畢竟每個星期要進新米。只能向客戶解釋,舊米賣舊價,賣完為止。” 他說納吉擔任首相時代,政府津貼的10公斤本地米只要16令吉50仙,每個米商至少獲分配到50至100包的津貼米。 米商:已停供應本地米數月 一名不願具名的華裔米商透露,本地米已經暫停供應,這種情況已經維持數個月。 “每個米商才獲10至20包(本地米),商家們都找便宜米,幾乎一上架就被搶光。我們營業逾10年從未遇過這種情況,漲價次數已數不清。” 他說,販商無法負荷高價米,怨聲不停,也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米商:缺貨漲價庫存有限“無法一口氣包裝米 出貨” 馬六甲唯一米較廠曾遭甲州行政議員阿克馬嗆聲,不包裝白米供應市場就查封米廠及吊銷執照,米商黃尊偉強調,白米缺貨加上來貨漲價,庫存有限,根本無法一口氣包裝出貨,只能盡能力分階段包裝供應各市場,絕對沒有因為利潤低而故意不包裝白米。 他表示,甲州的稻穀因外地人搶購而短缺,他只能買外地價格較高的稻穀,165公斤稻穀處理後剩下100公斤白米,已超過本地白米頂價,還要付現金,是很大的負擔。 他解釋,稻穀價格從每公斤1令吉20仙漲至1令吉70仙,1噸白米成本已超過2700令吉,尚未計算70至80仙的包裝袋,如果1公斤賣2令吉60仙,試問米商有何利潤可言? 他說,今年1月至2月沒有短缺,他每個月可包裝數千包白米,當國家稻米公司(Bernas)宣佈進口白米起價至3令吉20仙后就打亂了,他無法向Bernas買到米,庫存很快消耗完,再訂購時已漲至3200令吉(1噸),私人米商根本做不下去。 他說,政府規定甲州4間米廠負責包裝及供應26令吉白米,每間廠獲得固定配額,並叫廠商跟私人米廠取貨,但後者怎會願意虧本低價出售,除非政府願意津貼米商,那就另當別論。 商家:甲本地米仍缺貨 馬六甲本地白米基本依然缺貨,據商家透露,批發商也幾乎沒貨源,雜貨店也難以獲得本地白米供應。 本報記者到雙溪烏浪宜康省、愛極樂Mydin、甘榜拉板家家購物超市瞭解情況,發現本地白米的架子都是空的。 馬六甲京果雜貨商主席王志國說,雜貨店的本地白米由批發商提供,但幾乎沒有貨源了,大多雜貨店基本上沒有本地白米。 他指出,霸級市場訂購多種品牌本地白米,比雜貨店更有機會獲得本地白米供應。 甘榜拉板家家購物超市經理受詢時說,該超市每個星期都訂購,但貨源時有時無,一星期約獲得30至50包本地白米。 他指出,上星期一家本地米商來貨300包,即使限每人購買兩包,但數小時便賣完,一些顧客只好買5公斤裝進口米來應付需求。 雪隆超市:上架即搶空本地米一包難求 報道:鍾可婷/黃文民 攝影:譚湘璇/ 林明輝 雪隆一些地區的本地白米依然一包難求。 本報記者走訪首邦市USJ1及USJ2一帶的超級市場和便利店,發現難見本地白米蹤影,超市業者已經限購,但本地白米一上架很快就被搶空。 消費者表示,米飯是不能缺少的糧食,在找不到本地白米的情況下,他們會貨比三家,以求買到好吃且價格更低的米糧,或購買價格最低的出口米。 來貨有限 限顧客搶購 超市工作人員表示,由於來貨很有限,每次僅數十包,本地白米一旦上架後,短短5分鐘內就會被一掃而空。 他說,為了避免顧客搶購本地白米,Mydin超市管理層一度在架上張貼每戶家庭只限購買2包本地白米的告示牌。 同時,前來購買本地白米的顧客發現本地白米售罄後,只好購買最便宜的進口白米,價格遠比本地米貴許多。 超市進口米充足 不過超市的進口白米貨源充足,貨架上擺放著滿滿的進口米糧;而受訪的消費者也說,與此前相比,察覺近日進口米糧的售價確實增漲了。 甲洞一帶的超市早前也出現本地白米荒,數百包的本地白米一上架,短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據瞭解,兩家超市日前各有本地白米上架,其中一家超市的進口白米在短短兩天內已被陸續清空,而另一家超市則是在上架的一天內陸續被買光,兩家超市已不見有本地白米的蹤影。 兩家超市的本地白米均是在限購情況下出售;據悉,其中一家超市是在這一星期出現售罄及缺貨情況。 清晨赴數批發商店購本地米 拿督符國光(利香海鮮飯店業者)“我經營夜市煮炒生意,每天平均需要使用2至3包10公斤裝的本地白米,最近本地白米缺貨,我無法在霸級市場購買任何品牌的本地白米,只能到批發商店購買本地白米。我對白米的要求較高,一般都購買適耕莊出產的本地白米,才會米粒分明。不過,自1個月多月前開始,10公斤裝的適耕莊米從原本的27令吉漲至39令吉,也未必買到貨。因此,我在凌晨收檔後,約清晨5時前往數間批發商店尋找及購買本地白米,但有時真的買不到本地白米,只能硬著頭皮購買價格較高的進口白米。相比之下,每包進口白米的價格比本地白米高10至20令吉,無形中導致成本增加,但由於市場競爭大,我們不敢隨意調漲食物價格。” 不確定幾時補貨 郭小姐(米糧銷售員) “所有品牌的本地白米都缺貨,我們也不確定公司幾時會補貨。 公司並不是每天都會補貨,也曾試過一星期沒有補貨,每個前來購買本地白米的顧客都撲空。 本地白米最近一次補貨是上週三,但只來了30包本地白米,在短短5分鐘內被顧客一掃而光。” 先觀望便宜就買 何女士(消費者) “我們向來是吃適耕莊的米,不過近日光顧多家迷你超市都缺貨。 如今見到進口米糧也漲價了,之前最貴售價是30令吉(10公斤),如今則是40令吉多。 我的家庭人口多,因此我會先再觀望,看到便宜的米糧就會買。” 買米貨比三家 潘女士(消費者) “我們向來是吃進口米糧,一個月大概消耗一包(10公斤)。近期進口米糧漲價,如數個月前某品牌進口米售價10公斤約31令吉,如今要約47令吉。 這種情況下,我們或許會改吃其他好吃又便宜的米糧。此外,我們也會貨比三家,何處有優惠,就前去購買。” 訂米兩三週都沒貨雜貨商:從商逾50年第一次 森美蘭雜貨商公會會長鍾志海受詢時指出,他售賣白米五十多年來,從未曾試過本地白米訂了兩三週都未有貨源供應的情況。 他說,基於貨源來得比較慢,他供應給其他商家的數量也相對減少,但還不至於到沒有貨源可供應的地步。 “平常都是兩三天來一次白米貨源,最遲也是一週便送抵,近兩個月是白米貨源運抵的時間越來越遲,我覺得很不尋常。” 他指白米公司銷售員只是說沒有貨,也沒有解釋太多。 因此,他說,市場上缺本地白米是不爭的事實。 鍾志海直言,以往向白米公司訂貨,基於競爭的關係,下訂的數量多的時候,還會獲附送白米,但這個“好康”將不復再。 他指森州沒有米較廠,州內只有囤放白米的倉庫,再從倉庫分配白米供應本地市場。 “倉庫的白米已經完成包裝,不會也不能擅自分拆來賣,倉庫的白米會直接由羅裡運給各商家進行售賣。” 混米售價可提高 他直言,一些米廠是會把本地米混入進口白米來售賣,售價可以高一些,可去到36至40令吉不等,混合米包裝會印上“Super Import”的字眼。 “其實打開包裝,不太分得出進口米與本地米的差別,最多覺得一些米比較碎角,除非吃慣純暹米或香米的人,便會知道暹米或香米煮熟比較軟,就算冷了還是軟的,但本地米煮熟冷卻就會比較硬。” 他本身有到商場及超市瞭解情況,以往架上擺放多包白米,近日都減少了,因此短缺問題不言而喻。 相關文章: 白米慌羅生門(一)| 政府:供應足 人民:買不到 本地米去哪了? 白米慌羅生門(三)| KPB:國稻進口米價 按全球價漲63% 調漲36%
1年前
VIP文
古城
格西當區發展協調中心 明售200包本地米應市
企業和合作社發展、消費人事務行政議員兼格西當州議員謝守欽說,本地白米供應不足的情況已在逐步恢復中。
1年前
古城
即時國會
佐哈利:短期解決方案 建議調高本地米頂價
巫統帝帝皇沙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佐哈利建議政府調高本地白米頂價作為短期解決方案,並表示若本地白米價格根據供需情況浮動,將成為本地稻農生產更多稻米的動力,因稻農能從中賺取客觀利潤。
2年前
即時國會
即時國會
農糧部:RM2.60於2008年定下 贊同檢討本地米頂價
農業及糧食安全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說,農糧部贊同檢討現有每公斤2令吉60仙的本地白米頂價,因該頂價是於2008年定下的零售頂價。
2年前
即時國會
更多本地米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