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梁慧颖
编采手记
梁慧颖/另类战地记者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有个哏叫作战地记者,指的是比赛发生意外的时候,那些好巧不巧跟在出事的车后目睹事发经过,并且通过车载镜头记录事故过程的F1车手。由于这些车手宛如在战火硝烟中为观众带来现场画面,故得名战地记者……
2月前
编采手记
编采手记
梁慧颖/拍什么拍!(二)
《白日梦冒险王》有一幕讲述主角(班·史提勒饰)终于找到知名摄影师(辛·潘饰),摄影师当时在冰天雪地伺机拍摄雪豹,可是当雪豹终于现身时,摄影师却没有急着按快门,他说:“有时候我不拍。如果我喜欢那一刻,我不希望被相机分心,我只想沉浸其中……
7月前
编采手记
编采手记
梁慧颖/麻烦科普一下
因为【新教育】属性,我经常采访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常常我本身好不容易把这些科学研究给理解清楚了,但接下来其实才是更困难的部分:要如何把科学概念转码成“人话”,用通俗易懂的话去讲可能很复杂的事情……
11月前
编采手记
编采手记
梁慧颖/拍什么拍!
也许很多人觉得,“被拍照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但会不会其实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我们对于拍摄这件事觉得太过理所当然,以至于忘了不是所有人、所有事物都乐意被我们的镜头捕捉?
1年前
编采手记
教育专题
创造中国票房有他功劳——动画电影造梦者张厚健
中国近年有好几部国产动画电影不但深受好评还非常卖座,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突破50亿人民币,还有同样以中国神话为题材的《姜子牙》,票房也超过16亿人民币。 上述这两部动画的制作团队都有马来西亚居銮人张厚健的身影。他除了制作票房长虹的动画,也参与过《捉妖记2》、《邪不压正》等实拍电影的视觉特效制作,目前在中国的动画公司身居要职。 他在不同阶段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岗位积累丰富的技术、制作及管理经验,也深切体会中西文化在创作和制作上的异同。究竟像他这样一个电脑工程系毕业生,如何在动画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受访者提供照片 每个从事动画行业的人,似乎都从小爱看漫画,并且会去临摹漫画里的角色。张厚健也不例外,他从小一边看《七龙珠》、《灌篮高手》、《变形金刚》这些动画,一边在本子上临摹和创作,只可惜他因为有色弱问题,所以当年升大学之前,他就没有打算要走美术和设计这条路。 大学时期,他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脑工程系,也是大概那个时期,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推出划时代的《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掀起电脑动画的热潮。至于他如何从一位电脑工程系学生跟动画扯上关系,那就要回溯他大三时的一门课,这门课叫电脑图像学,教的是3D动画、视觉效果(VFX)这些技术的基础理论跟技法。这门课他很感兴趣,后来他追随的大学导师是一位专门研究电脑图像学的教授,他因为这样而一步一步走入动画领域。 从新加坡转战中国 2006年至2016年,他在新加坡Sparky动画工作室任职技术总监,通过编程来设计一些制作动画的系统与工具,一手把动画制作的流程搭建起来,也兼任过灯光和渲染部的主管。那时候工作室曾打算制作一部新加坡本土动画电影,但是要独立打造一部原创动画电影其实不容易,所以这个计划一直没能实现。他在新加坡待了十多年,渐渐察觉动画领域起了变化,觉得是时候到其他国家闯一闯。当时刚好有认识的人在中国向他招手,他就去了北京Base FX。 Base FX是著名的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他刚到北京时是担任动画电影《许愿神龙》(Wish Dragon)的制片主任,参与这部电影早期的开发跟筹备工作。大约一年后,他被调任视觉特效部门的制作主管,负责统筹实拍电影的后期视效,当时候北京Base FX有几个项目在手,例如《流浪地球》、《捉妖记2》和《邪不压正》这几部后来都票房大卖的电影。 那算是他第一次为实拍电影做后期视效,虽然他不必到片场参与剧组拍摄,但为了了解导演对于镜头和画面的想法,他必须带上总监跟导演沟通,然后把导演的意见传达给后制团队。他印象深刻的是姜文执导的《邪不压正》,《邪不压正》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的北平,姜文对细节非常考究,想要通过后期视效把他小时候对北京街景的印象给还原出来。 “当时他(姜文)提出一些意见,比如他说‘这棵树长得不像,北京冬天的树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北京秋天刮大风,大风会把树都吹往一个方向。’他会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希望我们能够在片子里头还原这些细节,他的细腻观察力让我印象深刻。” 2019年,他加入目前任职的红鲤动画,红鲤动画是中国光线传媒旗下彩条屋影业投资的公司,有份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承接全片大概四分之一的工作量,还参与了《姜子牙》,《姜子牙》全片有大概一半工作量是由红鲤动画完成。 他如今是红鲤动画的副总裁,红鲤动画除了承接项目,也做一些自家的原创作品。比起承接项目,他形容做原创是一件挺磨人的事情,“从你有想法,到你启动剧本和美术的开发,甚至说这些东西出来之后,投资人对这个题材感不感兴趣,或者说这部电影两三年后上线,观众对这样一个题材还会不会感兴趣,投资人自有他们的判断跟评价,然后我们根据这些评断跟评价,可能会做一些改动。”虽然做原创挺磨人,但他觉得这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毕竟能够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可以说是每个做动画的人都会有的梦想。 大马动画发展要先认清市场 在职业生涯路上,张厚健经历过几个不同阶段,从早期偏技术,到后来偏制作,再到现在走得更前,负责开发新作品。他在中国接受越洋专访时说:“我一直在做些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性格造就,我不会抗拒新鲜的事情,甚至当我发觉某些事情挺重要却没人去处理的时候,我就顺手处理掉,久而久之有人就觉得这个东西好像你也能做,那就让你来接手,所以这条路我才会越走越宽。” 不只道路越走越宽,他也体验过动画界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工作文化,比如他以前在新加坡做动画,新加坡的做法比较偏向欧美,会等所有事情都梳理清楚且做好准备才进行下一步;但是在中国,这边比较重视谁能抢先把事情实现,大于说先做好万全准备才去启动,这一点是他觉得中国跟其他国家比较不同的地方。 身为马来西亚人,他觉得马来西亚的文化环境造就我们更包容和更容易去接受新事物,至于语言优势,虽然我们懂得多语,但他认为这个优势可能会消逝,“因为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双语能力也不错了,对马来西亚学生来说,掌握双语还是有必要,但并不是说你掌握双语你就比别人优异许多,反而是如果别人都掌握双语而你无法掌握的话,你就会处于劣势。” 回看马来西亚的动画行业,他虽然不曾在马来西亚从事动画,但这里有许多他认识的同行,他本身也有一直关注这里的动画发展。 近年马来西亚有好些作品,例如Ejen Ali和Upin & Ipin在马来西亚和印尼都很受欢迎,他觉得这是很好的现象,对整个动画行业来说也是好事。但有些动画爱好者对本地动画有极高的期待,希望马来西亚也能做出皮克斯那种水准的动画,可是要知道皮克斯有雄厚资本去做那样的事,欧美及全球市场也容纳得下高预算的作品,反观马来西亚市场小很多,投入巨资都未必回得了本。因此他认为,本地动画界应该先认清目标市场,然后去判断要做怎样类型和怎样规模的动画,这样才是比较精明的做法。 用创造力抵御人工智能 访问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张厚健认为人工智能之于动画领域,就好比手枪之于战场,“当手枪在战场上出现之后,拿刀的人变得不堪一击,但如果这些拿刀的人率先去学习怎样使用手枪,他们可能就学会战场上一个非常厉害的战术。” 然而,人工智能有可能会反过来取代或简化某些工作,例如使用AI图片生成器取代人工手绘。那么动画师该怎么办才不会被取代?他认为关键在于有没有创造力跟想法,“如果你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做出一些别人没办法做的东西和风格,那你就不会被淘汰。” 他以陶瓷作比喻,早期的陶瓷由陶匠制造,后来工艺发达促使工厂能大量生产陶瓷,如果陶匠此时仍然只会做简单平庸的瓷器就会容易被取代,但如果能把瓷器做成高端艺术品则另当别论,属于稀缺人才。 当然,要成为高端人才肯定不容易,他说首先对技法、审美和创造力各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才可能出类拔萃。年轻人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他觉得方法不外乎就是多学、多看、多接触、多动手,想办法拓展眼界。 “说真的,现在的世界跟我们20年前不一样,现在你要获取信息和吸收别人的经验都很容易,上网YouTube也好,TikTok也好,或者中国的哔哩哔哩,到处都有各种人分享的专业经验,你能够从中吸收让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 “我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就真的要不断拓展眼界跟经验,多去了解别人在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唯有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高于人工智能,才有办法掌控它而不是被它掌控,也才有办法在动画这个领域立足。 张厚健简介: 1979年 柔佛居銮出生,居銮中华中学校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脑工程学士和硕士。 2004年 进入动画行业。 2006至2016年 任职于新加坡Sparky Animation,参与迪士尼多部动画剧集的制作,例如《恐龙火车》(Dinosaur Train)、《小医师大玩偶》(Doc McStuffins)、《亨利小怪兽》(Henry Hugglemonster)等动画剧集。 2016至2018年 加入中国北京Base FX,参与动画电影《许愿神龙》、实拍电影《捉妖记2》、《邪不压正》、《流浪地球》视觉特效制作。 2018年 加入中国红鲤动画,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深海》等动画电影的制作,现职副总裁兼制片人。 更多文章: 星儿用歌声找到自信 特奥健儿6月出征德国 跟着苍蝇去破案,上一堂法医昆虫学实践课 国中生,台湾高教欢迎你 ChatGPT,对学校是好是坏?
2年前
教育专题
编采手记
梁慧颖/不平静的第一天
很多职场剧总爱把新人上班的第一天描绘得轰轰烈烈,比如要么遇上大事,要么连碰钉子,仿佛菜鸟的第一天注定不会平静。 而我入职当记者的第一天还算风平浪静,那天我未有机会外出采访,一整天只待在报馆翻译新闻,到了6点就准时下班回家。不过那之后发生的事注定了这不是平凡的一天,当我打开电视收看台湾TVBS新闻的时候,突然有新闻插播,画面是香港文华东方酒店,酒店外有一小块区域被封锁了起来,禁区外来了很多媒体连线报道,现场气氛非常压抑,但仍压抑不了空气中弥漫的不安与哀伤。 那一天是2003年4月1日,当晚电视新闻的跑马灯似乎跑得比平时更快,不断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我一度不敢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那个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我无法立刻上网查核消息真伪,也没有聊天群组供我抒发震惊与难过。一直到新闻台开始播放生平回顾影片,我才完全相信在那个愚人节的夜晚,张国荣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当时作为新闻界菜鸟,虽然明知道发生这种新闻大事件,报馆上下肯定忙着连夜改版,但那个年代没有WhatsApp群组这种东西,我无从得知有没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只能默默在家等看会不会接到报馆急召的电话。不过话是这么说,心里其实也明白在那种非常时刻,报馆应该不会想起我这种才上了一天班的菜鸟,所以心想不如早点去睡,第二天早点上班就好。 第二天去到报馆,情况跟我预期的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报馆会忙得人仰马翻,但结果只有娱乐组同事比较忙碌,我所在的普通新闻组还算平静,好像只有一位同事负责采访本地铁粉。这意味着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这对一个记者魂刚要爆发的菜鸟而言似乎少了一份参与感,虽然说不上失落,但毕竟跟我想像的热血场景很不一样。 我入职当记者的首两天就是这样度过的。后来我曾设想,这些年媒体环境变化巨大,假如张国荣现在才离世而我又现在才刚当上记者,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境况呢?可以确定的是,媒体同样会以铺天盖地的方式报道这个大事件,但新闻战场除了报纸还有网络,小编们都在抢快,抢快的同时还要防堵四面八方的假消息,以及要整理各界名人在社媒上的悼念文。与此同时,媒体的作业方式有所改变,主管可以直接在通讯软体的同事群组发号施令,记者在家也能赶稿,可是不见得大家的工作会因此比20年前轻松…… 以上纯属一年一度的有感而发,如今每年只要听到电台开始狂播张国荣的歌曲,我的脑海就会闪现人生中第一个上班日的画面,仿佛也在提醒自己勿忘最初的模样。 你呢?你还记得你踏入职场的第一天是怎样过的吗? 更多文章: 黄琬焮/砂拉越 水牛之外的打卡地标 白慧琪/做功课 陈愐壮/声音坏了,就是坏了 李依芳/时尚,看了没有懂 袁博文/我被“家暴”了!
2年前
编采手记
教育专题
国中生,台湾高教欢迎你
比起独中生,国中生比较少机会在学校接触台湾的升学资讯,但随着台湾高等教育展的到来,还有马来西亚留台联总开始走入国中校园,国中生将会发现原来无论独中生、国中生、侨生或外籍生,台湾高等院校都无任欢迎。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陈启基 一直以来,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简称留台联总)积极推广和协助本地学生到台湾留学,不过就如会长拿督陈荣洲所说,过去留台联总比较注重华文独中,可是事实上大多数的华小生毕业后都到政府中学去了,所以为了鼓励更多本地学生到台湾升学,留台联总今年的重点是把触角伸向国中和华中(国民型中学)。 目前,“我国华小有一千多所,独中才63所,可以说90%华小学生都跑去国中(和华中)了。”他说,“这90%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趁这个机会成立台湾留学中心,跟两千多所国中(和华中)联系,希望培养更多的学生到台湾就读。” 他透露,台湾留学中心聘请全职员工联系全国国中,向国中传达留学台湾的资讯,截至3月上旬为止,才一两个月就已接触将近400所学校,而校方的回应都很正面,许多国中校长和老师说,他们过去缺乏资讯,对台湾教育制度了解不多,现在有了这个管道,能够让学生多认识台湾这个升学途径。 本地国中课程可对接台湾大专 想到台湾升学的国中毕业生,如果只有SPM学历,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升学途径。留台联总副会长林永兴说,一种是就读侨大先修班(分春季班和秋季班),先把基础打好,然后申请大学的学士班;另一种是就读大学学士班,惟需补修24个学分,也就是在4年大学生涯里,每年平均补修6个学分。而如果是STPM学历,基本上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一年级,不需要补修学分。 也许很多人会有疑虑,马来西亚国中课程是否能够对接台湾的高等教育?尤其在教学媒介语方面,本地国中生习惯了马来语和英语教学,到了台湾能不能够适应当地的教育环境? 陈荣洲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他有许多朋友就是以STPM学历到台湾修读医学、工程这些专业,他们求学过程并没有遇到障碍,更何况现在很多大学科系都有采用英文课本,所以他相信国中生到台湾升学不会有问题。 教学灵活鼓励跨域 目前在台湾,很多大学都有国际专修部(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Program)。国际专修部是一年华语先修课程+学士学位课程(至少修业4年),也就是学生入学后于第一年先修华语,华语检测达到若干标准后,才接续就读学士班专业课程。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教育组长张佳琳说,无论华裔或非华裔,台湾都很欢迎马来西亚学生到台湾升学,国际专修部就是帮助有需要学习华语的学生,先帮他们打好华语能力基础,以及跟台湾的学习环境和课程接轨。 申请读硕博人数上升 除了大学部,近年也有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学生到台湾念硕博士,张佳琳说,这一点可以从申请奖学金的比例看出,“过去应该是申请大学部的学生多,现在是申请研究所的学生人数一直在成长。” 马来西亚留台生对于学科选择并没有偏向特定学群,不过最近两年她发现一个亮点,即不少马来同学到台湾修读全英语授课的古迹维护修缮课程,这可能是他们看到了台湾对于文化古迹修缮的能力,所以就有一群又一群的学生到台湾修读这类课程。 关于到台湾升学的优势,她以“活”字形容台湾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课程非常灵活,教学非常活泼,学生想要读的任何科系,台湾都能够满足,而且台湾鼓励跨域选修,学生可以在本科以外选修其他领域的学科,成为现在最受欢迎的跨域人才。 如果说费用,台湾的CP值(性价比)也很高,陈荣洲表示,其他发达国家的学费都很高昂,比如一个人到英国留学的费用,可能就抵得上5个留台生的费用,但其实在台湾学到的东西跟在发达国家学到的东西是一样的,甚至可能台湾会更好。 另外,台湾很多大学在世界各地都有姐妹学校,学生无论要出国交流或是做研究,管道都非常多,如同林永兴所说:“台湾拥有独特的亚洲价值,同时又可以联系欧美”,学生不用担心国际接轨的问题。 78学府,27日起来马巡回招生 今年,留台联总会一如既往举办台湾高等教育展,不过今年不同的是,今年台湾高教展提前至三四月举行,时间点比较接近独中统考还有SPM及STPM成绩放榜的日子。 去年,台湾高教展只在半岛3个地点举行,今年2023年则增加地点和场次,从沙巴亚庇开始(3月27和28日),接着到砂拉越诗巫(3月30和31日)、柔佛峇株巴辖(4月3和4日)、吉隆坡(4月7至9日)和槟城(4月11和12日),是最长一次的巡回展览。 截至目前,确定会到所有5个地点参展的台湾学府总共有78所,其中16所是去年没来的学校。留台联总副会长兼2023年度台湾高教展筹委会主席黄裕源透露,今年会有超过230位人员从台湾过来参展,声势非常浩大,大多数都是校长级、副校长级和国际事务处处长级别的人马,所以有兴趣了解台湾升学资讯的人,应把握当面询问的难得机会,还有如果学生已经领取成绩单,也请把成绩单带过来当场申请奖助学金。 特别印制马来文版海报 今年台湾高教展还特别推出马来文版宣传海报,黄裕源说:“很多非华裔子弟,像马来人和印度人,其实很向往台湾的大学生活,”所以今年特别制作的马来文海报将会分发到全国两千多所国中和华中。 较早前,留台联总去拜访吉隆坡教育局和雪州教育局,他说,教育局态度很友好,当局也想多了解台湾的教育体制,目前很多国中已经发出邀请,希望留台联总到校园分享台湾的升学资讯。 租车参展可申请补贴,来打卡就有机会赢机票 为鼓励学生参观台湾高教展,黄裕源说,如果学校需要租车带学生去参观教育展,校方可以向留台联总申请交通补贴。 今年的参展单位除了台湾高等院校,还有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的教育组、侨务组等单位,航空公司华航、星宇和长荣,以及台湾一些企业单位。2023年台湾高教展总协调黄志华说,教育展将会送机票,民众只要来打卡就有机会参与抽奖。 每年来马来西亚参展的台湾学校,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台湾高教展的数量之冠。这场高教展不仅仅提供升学资讯,还会透露世界对于人才需求的指标,如同张佳琳所言:“你到现场看,就知道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课程有哪些,还有职涯里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以及每个科系所酝酿的未来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更多文章: ChatGPT,对学校是好是坏? 维护海底世界的生态平衡 法语飘扬在大马国度 陈敏娉——不怕慢,只怕站的留学梦
2年前
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ChatGPT,对学校是好是坏?
今年1月,美国纽约市教育部宣布,因为担心ChatGPT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禁止师生在公立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上使用ChatGPT网站。发言人说:“虽然这个工具能提供简单和快速的答案,但它无法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久后,美国洛杉矶、巴尔的摩等地方的部分学区也发布类似禁令,禁止公立学校的学生使用ChatGPT。而在亚洲,世界顶尖的香港大学于2月中宣布禁止学生在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和任何AI工具,若违反将视为抄袭。 面对来势汹汹的ChatGPT,马来西亚的学校又如何应对?到底应该防堵它还是拥抱它呢?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最近大家都说ChatGPT很厉害,到底有多厉害呢?我们先来实测一下。 以下实测取材自2019年SPM华文科的作文题目,ChatGPT得到的指令是:请写一篇应用文,字数不少于400字,题目是〈一句话的力量〉。 结果不用一分钟,ChatGPT产出以下这篇文章: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它可以激励我们向前走,也可以让我们停下来。这就是一句话的力量。 我们都曾经遇到过那些让我们感到挫折、失望或沮丧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一句简单的鼓励、一句宽慰的话语、一句肯定的赞美,都能够带给我们无限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继续前进。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给予我们这样的一句话。可能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也可能是一个陌生人。他们的一句话,让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曾经在一个很低潮的时期,遇到了一位长辈。他只是简单地问了我一句:“你对自己有信心吗?”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它却震撼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我开始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终走出了低谷。 另一次,我在学校比赛中失利,心情十分沮丧。当时我的老师走到我面前,安慰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只要你不放弃,你一定能够成功。”这句话简单而深刻,它让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机会成功。 所以,让我们不忘记一句话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不仅要懂得接受鼓励,更要学会给予别人一句激励的话语。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一句话,点亮他人的生命,让他们勇往直前。 ChatGPT的小作文,你给几分? “B+”,这是雪州班登英达国中华文科主任李淑君老师对于这篇作文的评价,她认为这篇作文切题,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完整且文句通顺,只是内容和情感还有待加强。整体来看,她觉得这篇作文算很不错,“考虑到考试的作答时间有限,所以给予B+成绩,但如果这是一个平时作业有更多时间琢磨的话,我的评分是B。” 问她看得出这是AI自动生成的作文吗?她坦言看不出,因为文章自然通畅,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确实很难分辨这到底是学生写的文章,还是AI生成的文章。 “是还蛮吃惊的。”她说,她吃惊不是因为这篇作文的水准,而是生产这篇作文的ChatGPT,因为她大概了解过这个聊天机器人的特性,知道只要使用者给予ChatGPT更多且更清晰的指令,它就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写出更符合要求的文章,这种进化能力与效率才是让她比较吃惊的。 亲自见识过ChatGPT的写作能力后,她坦言无法不担心这个工具会被滥用,因为有些学生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写作文,只怕他们去找AI代笔。但目前还可以稍微放心的是,ChatGPT这个话题未在她的学生群体间引起热烈关注,也许要等新学年开学后再静观其变。 既然防堵不来,不如学习应对 以ChatGPT轰动全球的讨论热度,很多学生已领略过这个聊天机器人的强大之处。马六甲培风中学校长黄雪莱透露,自从ChatGPT推出以后,的确有些学生向校方反映,说他们希望用ChatGPT搜寻资料或是用ChatGPT做翻译,而校方其实没有办法阻止学生使用,“就好像今天很多学生会用维基百科,很多学生会用谷歌,老师不应该是扮演阻止学生或引导学生去使用什么工具的角色,不过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你今天使用这个便利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去驾驭这个工具。” 本地学校对于ChatGPT基本上都是保持观望的态度,未有学校像香港大学那样明文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因为相信大家心里有数:ChatGPT和其他AI工具已防堵不来,不如学习如何应对。 不同于港大全面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拉曼大学并不阻止学生和讲师使用这个工具。拉曼大学校长尤芳达教授说,校方允许讲师摸索和使用ChatGPT,以便了解它的长处与弱点,如果需要的话,用它辅助教学也无妨,比如可以请ChatGPT分析一件事,然后评估自己的分析跟ChatGPT的分析有什么不一样。 AI工具的善恶取决于如何使用 每当一个新工具出现,难免有人担心新工具会被滥用。尤芳达认为,科技是中立的,端看我们如何使用。如果我们使用科技辅助学习,那是“善用”;但如果用在坏心思上,那就是“滥用”。 他以求职信和恐吓信做例子,如果用ChatGPT写恐吓信,那当然是滥用了,但如果职场新人不懂得怎样写求职信,他可以请ChatGPT撰写一封求职信作为参考,然后加以修改和加入一些关于自己的内容,这时候ChatGPT就是一个辅助工具。 无论如何,他不认同照单全收,“对那些完全套用(ChatGPT答案)的人,他可能短时间觉得很方便,但长时间来看,他因为没有训练自己的脑袋,所以他还是没有掌握这种能力。” 说回上述求职信的例子,他说,不管ChatGPT的求职信写得多好,如果应征者只是囫囵吞枣,那么当他去面试的时候,可能只需要被问几道问题就会很快露出马脚,所以说到底,“他还是要去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真正的学习还是要去学习的。” 虽然ChatGPT很强大,但目前来说还不是无所不能,他认为ChatGPT和其他AI工具难以取代人性和“心力”,所谓心力就是好比我们对抗逆境的毅力,还有像诚信、正义感、厚德载物这些胸襟,都是AI教不来的品格。 他预测,机器人技术会继续进化,接下来还会有其他更强大的机器人和AI工具面世,人类如果要不被科技打败,首先一定要永远保持学习,因为只有持续不断学习,以后当有比ChatGPT更强大的工具出现,我们都能从容以对。 教师可能被ChatGPT取代吗? 假如ChatGPT真的成为学习辅助工具,老师这个职业会被取代吗? 中国知名法学教授罗翔曾经回应过这个话题,他说:“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有点杞人忧天,因为人工智能无法进行价值判断,它无法真正回答电车难题,也无法告诉你前女友和现女友一起掉到河里该救谁。”“它更无法让你摆脱孤独,你越沉溺于与人工智能的交流,也许你就越失去真实的交流能力,会变得越来越社恐与孤独。” 他认为,“作为老师,也许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传输,而是在陪伴中进行价值、意义和智慧的传递,以微小的力量延续人类的文明。” 尽管老师不太可能被取代,可是当科技越来越聪明,老师本身也需要自我提升,比如像黄雪莱校长所说,老师能不能分辨学生的作业是否完全照抄网络文章?以及分辨学生从各种管道得到的资讯是否确实与客观? 她介绍,培风中学有一个小组叫数位教学组,每当资讯科技有重大进展或新课题的时候,这个小组的老师会跟同僚做宣导。“比如当大家开始谈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工业4.0、什么是区块链的时候,小组老师就会先跟其他老师讲解这项新兴的趋势或科技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因为如果老师本身不了解的话,他就比较没有办法去引导学生接触这些新的资讯。” 另外,培风中学很多年前开办资讯素养课,因为校方明白科技变革阻挡不来,但教育可以做的事情是先把学生的资讯素养培养起来。黄雪莱相信,当学生有能力分辨资讯的虚实,“不管今天给他的是没有经过查核的网络资讯,或是ChatGPT给他的资料,他都有办法从这些Data(数据)里面去过滤找到他要的Information(资讯),我想这个概念是很重要的。” 学校须先走一步 就在Open AI开发的ChatGPT暴红之际,陆续传出其他科技巨擘也将推出功能强大的聊天机器人,包括有传言指马斯克正在秘密筹组一支研发团队,想要开发ChatGPT的替代品。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AI工具会进化到什么程度,但可以预见的是,学校如果要用防火墙屏蔽这些AI工具基本上是没用的,学生有太多其他手段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而学校应该做的是比学生提早一步认识这些技术,才能带领学生渡过一波又一波的科技浪潮。 更多文章: 维护海底世界的生态平衡 法语飘扬在大马国度 陈敏娉——不怕慢,只怕站的留学梦 不只唱新年歌,“不误正业”玩转阿卡贝拉
2年前
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法语飘扬在大马国度
很多人以为只有法国人说法语,但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是法语区,以及像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国际机构都把法语列为官方语言,所以法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这还不包括法语国家输出的文化影响力。 3月20日是法语国家国际日(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法语国家都会在这一天颂扬法语和法语圈文化,如果你也对法语有兴趣,那你知道本地哪里可以学初级法语?以及本地哪些大学有法文系吗?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黄冰冰、陈敬晖 明年是巴黎奥运年,到时通过电视转播,大家势必会经常听到和看到Bonjour、Bienvenue、À bientôt、Merci、Félicitations等法文字。如果你想趁那之前学一点法文,现在肯定还来得及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本地一些公立中学其实有教法文。根据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2019年,本地有超过1万5000位学生在公立中学学法文,同一年有将近3000位来自公立中学的学生报考法国教育部的法语检定考试DELF。私立学校方面,吉隆坡有一所法国学校,另外有超过20所国际学校开办法文课。 高教方面,法国大使馆估计本地有5800位大学生学习法文。另外,训练法语老师的马来西亚国际语言师范学院,每个梯次有大约15位学生。 以下为你介绍本地哪里可以学法语,以及你可能会很想知道的——法语难学吗? 大学里的法语课 本地很多大学都会规定学生选修一门外语,而这些大学最热门的外语通常不是日语就是韩语,只有少数大学开设法语班。 在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外语课的选项包括法语,任何科系的学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选修,但一些特定科系比如餐饮管理和酒店管理系的学生,法语是必修课,他们必须至少上一学期的法语班。 一学期说长不长,所以学生只能够掌握一些很基本的法语,例如简单自我介绍和询问对方喜好。要是学生想要更深入学习,泰莱大学法语老师嘉娜琪说,学生可报读进阶班,进阶班有些课程单元例如旅行和饮食的主题,会更契合餐饮管理及酒店管理学科,若懂一些法语将能帮助学生理解法国民俗文化,比如料理中Sautéing(煸炒)这个词,其实源自法文sauter。 到了学期末,学生必须参加校内考试,考试包含听、说、读、写4种测验。如果学生还想更上一层楼及测验自己的法语水平,嘉娜琪通常会介绍他们去报读法国文化协会的法语课程,以及报考例如DELF这样的法语程度检定考试。 大学里的法文系 目前,本地只有马来亚大学(UM)和博特拉大学(UPM)设有法文系,像泰莱大学法语老师嘉娜琪便是博特拉大学法文系毕业生。 “当年我的课程是3年制(2010年毕业),我主修法文,副修管理学。在那3年里,我们不只学习文法,还学习法国的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学。”此外,嘉娜琪说,虽然那时候网络科技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他们每星期会跟法国当地学生视讯交流,这对马来西亚学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当年她班上只有大约20位同学,毕业后有的同学跟她一样教法文;有的同学从事旅游业;也有同学到跨国银行工作。虽然法文系看似跟银行业八杆子打不着,但她说,这些同学恰恰因为懂得法文所以受银行青睐,毕竟他们服务的是跨国银行,懂法文对业务往来会有所帮助。 据她所知,之前也有博大的法文系毕业生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她相信懂法文绝对会是一个优势,因为在世卫、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国际机构,法文是官方语言,若谙法文可为履历加分不少。 法文还有阴阳之分! 对马来西亚初学者来说,法文的文法跟我们熟悉的英文、马来文和华文很不一样,比如法文单单动词变位就非常多样化,以“去”(aller)为例,现在式就有“vais, vas, va, allons, allez, vont”6种变位,而这还不包括未来式和未完成过去式。 “另一点让学生觉得困难的是法文的阴阳性。”嘉娜琪说,“例如在法文,桌子属于阴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非生物也有阴阳性之分,这是他们过去学习语言从来不曾碰过的情况,所以教课时我需要让他们明白原来空气、水甚至每样东西都有分阴性和阳性。” 除了文法,另一点让很多初学者叫苦的是法语发音,她说,“很多人刚开始学法语的时候,以为上完一学期14堂课后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但我会告诉他们,他们只是初学者,我不会要求他们马上达到流利的程度。” 法文有些字跟英文一模一样,学生从字面大概能猜到意思,但她提醒学生必须小心“假朋友”(faux amis),“假朋友”指的是同形异义字,拼写一样可是意思截然不同,“例如coin这个字,英文意思是硬币,但在法文是角落的意思。”如果学生懂得一些欧洲语言例如西班牙语,她相信这些学生学起法语也会相对容易。 吉隆坡法国文化协会学术协调员勒努瓦曾经在多个不同国家执教,她认为在马来西亚的多语环境,民众本来就有学习多语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学习法语会比其他单一语言环境的人相对容易。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长处,”她说,有些学生的长处是会话;有些学生的长处是书写;有些学生则强在法语听力。总之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太一样,最重要有自信,学习任何语言若要进步就不能羞于开口。 法国文协在隆槟有分会 若是已经离开学校的一般民众想要学法语,他们可以到哪里学习呢? 在本地,最热门的法语学习中心要数法国文化协会(Alliance Française)。法国文化协会是非营利机构,以推广法语和法语圈文化为宗旨,自1883年创立以来,如今在世界各地设立超过800个分会,在马来西亚就有吉隆坡和槟城两个分会。 吉隆坡法国文化协会(AFKL)主任迪皮克介绍,这里的招生对象没有年龄限制,约四分之一学生是青少儿,其余学生以18至40岁占多数,也有一些超过60岁的学生。 根据协会近期的调查,她说,学生到这里学法文的原因,近半是因为喜欢法国文化,另外约四分之一是为了事业发展,其余学生则是基于其他原因,比如另一半是法国人而来学法文。 这里的课程有很多种类,除了依程度分班以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网课或实体课,以及密集班或普通班。另外,协会也可以跟公司企业合作,提供客制化课程,例如专门谈料理或专门谈商务的法语班。 由于法国文化协会的其中一个宗旨是推广法国文化,因此这里全年会举办各种法国文化活动,比如讲座、音乐会、艺术展和电影放映会。像3月的国际法语日和7月的巴士底日,那段期间会有一系列活动,许多旅居马来西亚的法国人都会前来参与。 程度检定,考听读讲写能力 英语有雅思考试和托福考试,法语也有法语的检定考试,例如法国教育部认证的DELF-DALF,以及TCF和TEF。不管哪种考试,通常都包含听力、阅读、口语、写作4项测验,区别是DELF-DALF的证书终身有效,而TCF和TEF的有效期为两年。 学生可自由决定要不要报考这些法语程度检定考试,除非他们想要到法国读大学,才可能必须出示文凭,证明他们具备若干的法语能力。在马来西亚,法国文化协会是唯一受法国教育部授权的法语文凭授予单位。 法语老师的建议:翻查字典比机器翻译更易入脑 比起嘉娜琪上大学那个年代,现在学习法语可说非常方便,因为线上资源非常丰富,“你要找用华语解说法语的人?有!你要找用阿拉伯语解说法语的人?也有!总之网上有很多资源,有视频、有播客,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她推荐几个不错的频道,例如视频的话她推荐YouTube上的Alexa,播客的话是français facile。她也建议学生多看书和多翻字典,只有一件事她不鼓励,那就是使用机器翻译,因为机器翻译虽然很方便,但也因为太方便而比不上亲自翻查字典那般入脑。 勒努瓦的建议则是把学习法语这件事融入本身的兴趣,这样便不会觉得学习法语是件苦差事。“例如,如果你喜欢电影,那就一边看法语电影一边看字幕;如果你喜欢听音乐,那就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歌词,单是聆听就是很好的练习,因为那会让你的耳朵习惯法语的发音。” 另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是参加法国文化协会的活动,因为很多旅居马来西亚的法国人都会在这些活动上出现,跟他们面对面交流就是最好的实战练习。 “不管学习哪种语言,诀窍就是练习、练习、练习。”嘉娜琪说,法语跟其他语言一样,如果要精通就必须花时间下苦功,“只要每天努力一点,总有一天会看到成果。” 更多文章: 陈敏娉——不怕慢,只怕站的留学梦 不只唱新年歌,“不误正业”玩转阿卡贝拉 戏偶——幼教老师的小帮手 “一起懂街纳” 引领新生代 关注在地社区
2年前
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陈敏娉——不怕慢,只怕站的留学梦
留学费用自己赚,可能吗? 可能!对留学加拿大的陈敏娉来说,虽然家境不允许她出国读书,可是她断断续续打工和升学,最终还是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哪怕比同龄的人走得慢。 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步调,只要不疾不徐和不去跟别人比较,总有一天也能走到目的地。 为了赢在起跑点,许多人希望赶快毕业赶快找工作,以便赶快在职场抢占一个位子。但不是每个人想要快就能快,有些人因为私人原因,只能选择比较崎岖蜿蜒的道路。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山宽柔毕业生陈敏娉(33岁)因为学费问题,2008年高中毕业后没有马上升学,她先到新加坡的工厂打工,等赚到第一笔学费后才在2010年北上吉隆坡读书。后来她透过学分转移方式到加拿大修读统计学,但中间又因为学费问题休学一年多,等到终于毕业已是2017年,比多数同龄人晚了三四年。 她在升学路上走走停停,大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自己打工挣来,其余则是靠家人贷款及资助。目前她在加拿大从事精算工作,且看当年她是如何精打细算,一步步实现她的留学计划。 中学毕业后(2009-2010年) 在狮城赚获第一笔学费 从宽柔独中毕业后,她于2009年中到新加坡打工赚钱。当时她在一家硬碟厂的生产线工作,好处是厂方提供载送服务,所以她每天来回马新两地,不必花钱在新加坡租房子。工作一年左右她就储蓄了新币一万多元,成为她北上吉隆坡升学的“启动金”。 吉隆坡升学(2010-2012年) 多修学分不断打工存钱 赚了第一笔学费后,她到吉隆坡就读精英大学(HELP University)的美国学分转移课程(ADP)。这段时期,她尽可能多修一些学分,因为在马来西亚,每科学费大概一千多令吉,在加拿大却高达加币2000元(6369令吉*),所以能在马来西亚修的学科就在马来西亚修,这样会比较省钱。 由于成绩不错,大学给予她3000令吉学费减免,这又省了一笔钱。另外,家里每个月给她700令吉零用钱,加上她向PTPTN贷款和趁周末及假期去打工,所以学费和生活费不成问题。 在吉隆坡求学期间,她还到吉隆坡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实习4个月,虽然收入不高,但她之后成为这家公司的约聘员工,趁去加拿大留学前再储蓄一笔钱。 加拿大留学(2013至2017年) 两度重回新加坡赚学费 申请加拿大学生签证有个规定——必须提供财力证明。依当年留学情况,她必须证明拥有大约10万令吉存款(相当于一年学费和生活费)才能申请签证,可是她家里没这么多钱,于是她暂时向亲友借一笔钱,加上她家人以妈妈和妹妹的名义向银行再融资,财力证明这件事才总算解决。 到了加拿大后,受限于当地政府规定,她开学后的首10个月不能打工,所以那段日子唯有靠银行贷款和存款过活。待10个月期限届满后,她开始找工读机会,但原本以为工读机会不难找,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竞争工读机会的人可多了。后来她在中国餐厅打工,也曾在星巴克打工,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她回到新加坡工作。 没错,她留学加拿大期间曾经两度回到新加坡工作:一次是2014年1月至4月在新加坡的保险公司实习,另一次是2015年5月起,她在新加坡同一家保险公司当约聘员工长达16个月,赚取她在加拿大最后一年的学费。那16个月她等于休学4个学期,“如果当时超过4个学期都还不回去加拿大就算是辍学了。” 2016年9月,她回去加拿大完成最后4个学期的学业,这段期间她还是需要打工赚生活费,但比起以前算是手头宽裕多了。2017年她毕业,之后花了10个月在加拿大找工作,目前一边上班一边考精算师的专业证照。 别把学业和打工本末倒置 留学的那些年,虽然她努力赚学费,但生活上还是必须省吃俭用,试过手头最拮据的时候,薪水还没发下来,而她的银行户头只剩下加币15元(约48令吉*),连房租都付不起,而且学费还差大约1000元。后来幸好有朋友先帮她垫付房租和学费,她才挺过那次难关。 她不讳言当年忙于打工赚学费,学业多少受到影响,比如她没时间去找教授指教,而同学又未必有空教她,所以她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温习。又或者她在餐厅忙了大半天,“下班前还要扫地、擦地和擦厕所,这些工作其实都很累,回到家已经没有精力去想学习的事,变成有点本末倒置。” 另一点如今回想起来有些遗憾的是,她当年忙到没办法培养兴趣,例如试过花一个学期去学溜冰,可是既要打工又要兼顾上课,哪里还有闲暇时间练习呢?重点是,“要培养兴趣就是要花钱,”所以她当时不得不放下很多想做的事。 “当同学都毕业去了,为什么我还在上大学?” 因为延迟升学和休学的关系,她高中毕业后一直都是跟年纪比较小的同学一起上课,例如在吉隆坡上学期间,同学平均比她小两岁,而当她复学回去加拿大的时候,从前的同学都毕业去了,换来一批更年轻的新面孔。 如果只相差一两岁,她觉得差距不大,不会有明显的世代差异。但有一次她还是被“年龄差距”这件事气哭了,只因有阵子在加拿大,很多朋友一直拿她年纪开玩笑,她实在气不过而哭了,“从此没有人敢再开同样的玩笑。” 那些年,她除了要适应跟年轻同学的相处,也要抵御同侪传来的无形压力。比如说,当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常会听说以前的某某同学已经升职了,或某某同学已经是经理了,相比之下她还在求学还在打工,就会不禁想问自己“为什么还在这里?”而要摆脱这种焦虑,她的方法是提醒自己不要跟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步伐,“谁谁谁比较快”是别人的事情,不要受别人影响而轻易否定自己。 贷款留学需再三考虑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还会走同样的升学路吗? “会。”她说,“但可能会比较注重个人成长,例如加强我的英语对话能力,多看点新闻了解世界趋势,还有多做点运动。” 她以过来人(还有精算师)的经验,对担心学费问题的年轻人给出几项建议: ·别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而放弃升学,应该先搜索有没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以申请,没有办法了才考虑再融资。 “如果要refinance(再融资),要确保月供不是家里太大的负担。我个人想法是,贷款总额别超过你将来工作3到5年后能够赚到的钱,不然的话我觉得没有意义,因为你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毕业后的生活还是要照顾,万一家里发生事情需用钱而你又负债,那就会辛苦。” 总之,她强调再融资是逼不得已才采取的方法,千万别让贷款造成家里太大负担,也别让自己毕业后陷入经济困难。如果真的需要贷款,这件事一定要跟家人好好商量,最重要一点是,“你要确保以后会帮家人还贷。” ·如果真的没钱出国留学,不妨考虑先在本地读一个负担得起的学士课程,然后申请奖学金到外国修读硕士学位,但前提是必须把成绩搞好,才有条件申请奖学金。 ·出国留学不管怎样都要确保银行户头里的存款至少足够应付一两个星期的生活,“不要像我只剩下15元,因为你不知道谁可以帮你,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 ·不要为了打工而把自己搞得太累,要知道最重要还是学业,千万别本末倒置。 ·如果想给自己一个Gap Year(间隔年),就别顾虑会比别人跑得慢,但心里必须清楚Gap Year的目的是什么,千万别在假期中迷失自我。Gap Year不是没有好处,她的经验是休学一年多回去复学后,成绩反而进步了。 没有伞的孩子要跑得比别人快 出国留学前,曾经有人问她:“你知道你学费到底多贵吗?你真的要这么做吗?”在一些人的眼里,她执意出国留学是一件疯狂的事,但即便后来吃了不少苦,她仍然不觉得自己有多疯狂。 由于家里的经济状况,她说她小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过出国留学,一直到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要出去走走,想要看世界,想要经历不同东西,所以那时候比较执着于出国上学。” 这些年,她一直以3句话勉励自己: ·不怕慢,只怕站。 ·没有伞的孩子要跑得比别人快。 ·不如意事常八九。 这3句话,除了用来勉励她自己,也适用于在升学路上迷茫的每个人。 陈敏娉的省钱贴士 ·外国有很多折扣季,省钱原则就是商品打折也别买,除非真的需要用到。 ·买东西一定要注意品质,她买过几件羽绒服和几双雪靴都不保暖,所以要买就买品质好的东西。 ·食品若有打折,可适量囤货。 更多文章: 不只唱新年歌,“不误正业”玩转阿卡贝拉 戏偶——幼教老师的小帮手 “一起懂街纳” 引领新生代 关注在地社区 德国汉学研究者来马收集资料,赞叹新村迷人魅力
2年前
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戏偶——幼教老师的小帮手
戏偶不只是出现在传统戏曲,戏偶也可以运用于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在语言和情感上的发展,美国电视节目《芝麻街》就是经典例子。 在本地,师范大学副教授雷志伦致力将戏偶融入幼儿教育,戏偶在他手上可以用来讲故事;可以用来带动唱;还可以用来训练幼儿的小肌肉。由于戏偶易于亲近,因此只要应用得当,戏偶会是幼教老师很好的小帮手。 如果问马来西亚哪里收藏丰富的戏偶,那就不能不提霹雳州丹绒马林的酷偶屋(PuppetKu House)。这里有大约500个大大小小的戏偶,从简单的手指偶到不容易操作的杖头偶都有,除非你对人偶有莫名的恐惧感,否则这里会是你认识各种戏偶的好地方。 酷偶屋由酷偶剧团创办人雷志伦设立,他的另一个身分是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幼教系儿童艺术与创意副教授,常常在大学和酷偶屋两头跑,既向社会推广他热爱的偶戏,也把戏偶融入他的教学里。 身为师范大学副教授,他的学生即是未来的幼教老师,他除了教导制作简单的戏偶,还教他们如何把戏偶应用在幼儿教学活动,比如用戏偶讲故事、用手偶带动唱和透过戏偶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像采访当天,在肢体律动这门课上,其中一组上台报告的学生,就示范怎样用手指偶搭配音乐,帮助幼儿发展小肌肉和精细动作技能。 最适合想像力丰富的2~7岁幼童 戏偶基本上可以融入各种课堂,端看老师如何搭配课程应用。雷志伦说,戏偶特别适合2至7岁儿童,因为他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比如我们观察孩子玩游戏时,他可能拿起洋娃娃,想像洋娃娃生病了,然后想像自己是医生,要给洋娃娃吃药,”所以如果善用戏偶这个工具,便可以帮助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小孩不好意思向大人表达情感,但他们会把布偶视为朋友,并且对布偶讲话。他说,这种情况下,布偶可以帮助孩子发泄情绪和传达心声,但如果要用布偶做比较深层的游戏治疗或心理辅导,还是需要交给专业辅导员去引导。 除了幼教老师,他教导过的对象还包括各州的牙科护士。“为什么护士也要学偶戏?因为护士可以透过偶戏向小朋友宣导如何照顾口腔卫生,未必只能像以前那样,用假牙模型教小朋友怎样正确刷牙。” 雷志伦近期参与的项目,是到幼稚园教小朋友如何预防水灾。小朋友首先剪纸和把纸偶拼起来,然后透过在迷你偶戏台的表演学习防灾知识。“换言之,偶可以用来传达很多讯息,活动两三个小时小朋友都没有问题。” 用故事留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虽然戏偶可以很生动,但对于从小滑手机和看动画长大的小朋友来说,偶戏是否比得上炫目的动画效果呢? 雷志伦对偶戏有信心,他说,小朋友通常喜欢新奇的事物,而偶戏就是一个新奇的东西,他相信初次接触偶戏的小朋友都会觉得偶戏很有趣,不过前提是偶戏的故事要有吸引力,而且画面需要不时变换,才能留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如果是戏偶工作坊,小朋友通常会学习制作简单的纸偶,更进阶则是制作手指偶和袜子手偶。当然,他知道要小朋友完全放下电子产品并不容易,所以他觉得倒不如好好结合科技,比如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戏偶的制作视频和表演视频,不妨就向小朋友推荐优质内容,让他们认识多姿多彩的戏偶世界。 然而,不能否认有些小朋友不管怎样就是对戏偶提不起兴趣,甚至惧怕戏偶,这可能跟恐怖谷效应有关,或是他们以前看过类似鬼娃的惊悚片,从此对戏偶心存阴影。雷志伦说,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可是不多,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戏偶。” 偷玩二哥纸偶从此结缘 雷志伦本身对于戏偶的兴趣可能要追溯回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当时他二哥就读五六年级,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个单元是学做纸偶,他偷偷把二哥做的纸偶拿来玩,相信就是那时候爱上了戏偶这个玩意儿。 上大学后,他的本科是在马来亚大学修读表演艺术系(戏剧组),活跃于舞台表演。接着他继续在马大读硕士,真正开始对戏偶的研究,探讨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如何通过布偶表演推广阅读。之后在马大教育系博士班,他设计戏偶教学,研究戏偶教学是否能帮助儿童的情绪发展还有社交能力。 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是在国家文化艺术学院(ASWARA)修读,同样研究戏偶的教育用途,不过这次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制作自己的戏偶,我的实验是看这过程会不会提升大学生的智力和创意,研究结果发现戏偶的方式是有效的。” 2003年,他还在读着硕士时创立了酷偶剧团(PuppetKu),但当时候剧团还没有中文名,直到有一次剧团去中国参加艺术节,主办单位把“PuppetKu”翻译成“酷偶”,他觉得译名很好听,因此一直沿用这个名字至今。 借鉴外国,8年前自设藏馆 酷偶屋大约8年前成立,成立的原因是他到国外交流时,发现外国戏偶馆的馆藏非常丰富,心想马来西亚没有戏偶馆很可惜,所以决定自己办一个戏偶馆,展示他从各地搜集回来的戏偶,以及多年来他亲手缝制的近百个戏偶。 酷偶屋的外观虽然不起眼,但馆藏很丰富,甚至有些戏偶多得没地方摆放,只好暂时收在箱子里。他表示:“我不敢说酷偶屋的收藏最丰富,其实马来西亚有不少戏偶的收藏品,只是分散在不同地方。” 如果比较本地和外国的戏偶,他说,马来西亚的特别之处是多元,比如皮影戏虽然源自泰国和印尼,还有华人偶戏源自中国,可是当传入马来西亚,因为操偶师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他们表演的内容和对白跟着本土化,形成马来西亚自己的特色。 不过在本地,偶戏有可能受制于宗教因素,比如除了伊斯兰禁止偶像崇拜之外,传统的吉兰丹皮影戏曾经被指含有兴都教信仰元素而遭到州政府禁止。他曾经担心这个问题,但幸好有个穆斯林学员告诉他,如果戏偶用于教育并无问题,这才消除了他的疑虑。 培训老师更有效推广 戏偶的传承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表演;可以是博物馆的展示;可以是融入学校的教学。这些方式雷志伦都不断尝试、不断突破,但毕竟他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将戏偶传承下去,那就是培训老师,由老师去撒下更多种子。 当年他决定任教时,第一志愿其实是表演艺术系,但入职申请迟迟未有回音,反而是幼教系请他去面试。面试时,他带了一个玩偶在评委面前模拟教课,结果评委说他很适合幼教系。 “我被安排在这里(师范大学幼教系)也是非常好,”他说:“如果我开课教偶戏,一班25个人,能影响的也就那25个人。但如果我在这里(师范大学)培训25个老师,我希望那25个老师也各为我培训25个人,推广起来就比较容易,不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雷志伦正着手筹备关于戏偶的教学手册,预计内容会包括介绍戏偶的种类、怎样做戏偶的模型、怎样打造迷你偶戏台以及附上偶戏的剧本。他希望这本集结他多年经验的手册,能给没有受过培训的老师参考。 想当年他对戏偶产生兴趣,始于偷玩哥哥做的纸偶。他相信小朋友只要有机会接触戏偶,就有可能爱上这种傀儡,所以他给予自己一个使命——“我要撒下好的种子。” 更多文章: 毒理学家陈碧玉,在生活中修炼“毒功” “一起懂街纳” 引领新生代 关注在地社区 德国汉学研究者来马收集资料,赞叹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创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创艺之花盛开 专业吉他手黄子达把音符刻在骨子里
2年前
教育专题
年刊
【新年回春术/偶像篇04】二次元偶像|Micho郑嘉怡/:当我喜欢的对象是个虚拟人物
如果你喜欢的对象是一个虚拟角色, 最直球的告白方式也许就是扮演他了。 Micho郑嘉怡扮演过近百个动漫、电玩游戏和电影的角色,她这么做不只是出于对这些角色的喜爱,还因为通过角色扮演,得以从现实中超脱,提醒自己还有一颗年轻的心。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黄冰冰、受访者提供照片 曾经,为了很喜欢的电玩角色暗影萨满(Shadow Shaman),Micho郑嘉怡花了五六个小时把全身涂上黄色颜料和戴上白色的隐形眼镜。穿上道具服后,她每做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连呼吸都困难,去公园外拍时简直热得快昏倒,但她心里还是满满的成就感,因为她说“这是为爱出发!” 她从2010年开始接触角色扮演(Cosplay),那年她从家乡槟城来到吉隆坡求学,跟朋友去见识Comic Fiesta动漫展的盛况,看见很多人打扮成各自喜欢的角色,感觉就好像大家穿上粉丝会T恤去参加偶像见面会,非常热闹。那次之后,她决定以后也要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希望借此找到同好。 “不过,我第一个扮演的还不是我最喜欢的角色,那时候我扮演Dragon Quest(勇者斗恶龙)游戏里面的小角色,当时的想法是:这是我的第一次角色扮演,我不想崩了其他很爱的角色,就选一个无名小角色来试试看吧!第二次扮演的才是我真正很想扮演的角色,那是添布顿Beetlejuice(电影《阴间大法师》)里女主角穿红色婚纱的造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成长期除了电玩,电影也占据了我青春很大的一部分。” 从2010年到现在,她少说也扮演过80个以上的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来自她从小接触的电玩游戏、动漫和电影。 起初,她都是因为喜欢才会去扮演角色,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为了自己爽”。直到有一次,本地举办《刀塔》电玩比赛,那时候会玩《刀塔》的女生还不多,会去扮演《刀塔》角色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她那次的打扮受到瞩目,自此以后,越来越多活动邀请她出席或站台,渐渐的角色扮演就变成了她的职业。 如今,如果要自己花钱扮演角色,她肯定只想扮演和把钱花在她喜欢的角色;如果是客户指定她扮演某个角色,那也得是她喜欢的角色才会接演,不然不可能乐在其中。 现在如果是很受欢迎的角色,从淘宝就能以便宜价格买到服装和道具,不像以前那样,“一顶假发随便就要两三百块,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就要去定制,或是自己染头发。”这是为什么她说,如果愿意投入很多时间、心思和金钱在一个角色上,那个角色必定就是真爱。 郑嘉怡扮演过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 唤醒被压抑的心 除了动漫和电玩的虚拟角色,Micho郑嘉怡也有很喜欢的真实人物,比如她很欣赏台湾乐团草东没有派对,曾经为了看他们表演特地到金马仑。还有,她也很喜欢国家地理频道的节目主角杰里米·维德(Jeremy Wade),有次维德来马来西亚,她说“我还冲过去看他呢!” 她的兴趣非常广泛,随着近年虚拟YouTuber崛起,她也有很欣赏的VTuber(虚拟YouTuber简称),而且为了喜欢的VTuber,她会掏钱加入会员及斗内(给VTuber打赏),但她强调自己不是那种会狂砸钱的粉丝,“只是偶尔会斗内,单纯想表达‘谢谢你这一年来提供的娱乐,请继续加油!’的心意。” 毫不意外,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她如此热爱虚拟角色和角色扮演,比如经常有人说:“为什么你好像长不大?喜欢这些东西,还不如去喜欢真实的东西。”但对学艺术的她来说,角色扮演其实是创意的展现,那些现实世界不允许她做的打扮,她通过角色扮演得以实现,仿佛唤醒那个被现实压抑的赤子心。尤其她形容自己个性有点害羞,但又很有表演欲,所以如果不是扮演虚拟角色,她某部分的自我无法得到释放,生活肯定会黯淡许多。 懒理网暴留言 只要开心就好 如今作为全职角色表演者和实况主,她某种程度也成为了别人喜欢的对象。但有人喜欢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她曾经被网暴,常收到网民的猥琐留言和被嘲讽肥胖。以前这种留言她看到会很难过,不过现在已经看开,“觉得自己开心就好。” 在这个圈子这么多年,她也察觉一些风气上的改变,例如以前角色表演者的动机比较单纯,会去扮演某个角色是因为真的很喜欢那个角色,并且会很讲究造型和形神的还原度,但现在有些人扮演角色纯粹为了好玩,态度比较随性,所以常被批评不尊重原著。 她本身扮演过那么多角色,喜欢的角色类型没有太大改变,从以前到现在都喜欢很有个性、很酷的女性角色,即使性感也无所谓,因为她觉得这些都是女性自主意识的展现。只不过随着年纪逐渐增长,她比较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喜欢上新东西,但还是会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 角色扮演也让她认识世界各地的同道中人,包括她现任男友。她男友原本只是默默的支持者,但前阵子被她拉去一起扮演虚拟角色,两人玩得不亦乐乎。只能说在角色扮演的世界里,能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也许就是永葆青春的好方法。 相关报道: 【新年回春术/偶像篇01】祖孙三代跨世代追星故事|偶像不老,青春无痕 【新年回春术/偶像篇02】师生狂热“追星”族|文学偶像,滋养生命的养分 【新年回春术/偶像篇03】偶像的偶像|成长路上带给我的力量 【新年回春术/偶像篇05】人人有偶像|感谢你们,人生路上引领我前进 系列文章: 【画页】占尽先机兔先行 【漫画】郭小幻 【新春花灯/01】2002年:佛光山东禅寺首办马来西亚新春平安灯会 【新春花灯/02】大马花灯重要推手——马来西亚花灯艺术协会 宏兔大展庆丰年:癸卯年12生肖流年运程 玉兔迎春添新象:2023年12星座流年运势 【时来运转/01】兔年大吉风水阵 办公室吉位这样摆 【时来运转/02】2023替换年 混乱中有另类生机与商机 【兔年说兔/日本篇】玉兔戏民间 【兔年说兔/西方篇】从童话到艺文,兔影翩翩
2年前
年刊
年刊
【兔年说兔/日本篇】玉兔戏民间
兔子在华人文化象征吉祥和丰饶,常以人畜无害的模样出现在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只在月亮上捣药的玉兔。 在其他文化和民俗里,兔子又给人怎样的印象呢?是不是永远那么洁白如玉?而且月亮上总是住着一只兔子? 跟华人民间传说一样,日本民间传说月亮上有一只兔子,但这只兔子不是陪伴嫦娥捣药,而是在月亮上捣麻糬。 在日本民间故事和文艺作品里,兔子通常以正面和寓意吉祥的形象出现,不过也有一些例外。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日本文学助理教授梁月梅博士说,例如在宫泽贤治的〈贝之火〉,主角兔子就不怎么讨好;还有在太宰治改编的〈咔嚓咔嚓山〉里,兔子是一个无情的花样少女,男人为了她可是吃尽苦头。 总的来说,她觉得在日本的作品里,兔子给人的印象跟中华文化里的兔子大概一致,“但如果仔细找一找、看一看,就会发现一些比较不一样的兔子。” 趁着兔年即将来临,且跟随她的介绍,一起欣赏那些出现在日本文学作品里、歌曲里和历史长河里的兔子。 《鸟兽人物戏画》日本最古老的漫画 《鸟兽人物戏画》(简称《鸟兽戏画》)是日本的国宝,由于其中部分手法跟现代漫画有相似之处,因此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漫画。 《鸟兽戏画》共有甲乙丙丁4卷,以动物拟人化的方式描绘日本古代社会,因此被称为戏画(讽刺画)的集大成。梁月梅说,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甲卷,出现在甲卷的动物有兔子、青蛙、猴子等动物,有些画面相当滑稽,场景包括它们玩水、相扑、射箭、做法事等。由于图画背景出现萩(胡枝子)和芒草,因此推论是秋天的场景。 这些画卷的画者不详,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杰作是在12世纪至13世纪完成。由于甲乙丙丁4卷没有明显关联,且画风不同,因此相信是由不同的画家,作为不同的作品分别绘制而成。 《鸟兽戏画》是京都高山寺的珍宝,目前甲乙两卷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丙丁两卷则由京都国立博物馆保管。 〈咔嚓咔嚓山〉暴力血腥的童话故事 〈咔嚓咔嚓山〉是一则日本民间故事,但因为部分情节相当暴力血腥,所以被指是暗黑版的童话故事,甚至有些日本人说〈咔嚓咔嚓山〉简直是他们的童年阴影。 这个故事主要有两个动物角色:一个是奸诈的狸猫,另一个是帮人类报仇的兔子。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古代日本,有一对老夫妇以农耕为生,有一只狸猫经常跑到田里偷东西,有一天终于被老爷爷逮住了。 狡猾的狸猫趁老爷爷不在家时,对老奶奶说它不会再做坏事,还答应帮忙做家务。老奶奶于是解开圈套,不料狸猫却用木棒把老奶奶打死,然后把老奶奶熬成肉汤,还假扮成老奶奶。老爷爷回家后吃了那锅肉汤,狸猫大乐,老爷爷才知道自己受骗,但狸猫此时已经逃回山上。 老爷爷与疼爱的兔子商量后,兔子想出教训狸猫的主意,约了狸猫一起上山砍柴。路上,兔子用打火石“咔嚓咔嚓”,点燃狸猫背着的木柴。狸猫听到声音觉得奇怪,问兔子刚才的“咔嚓咔嚓”是什么声音。兔子骗它说:“那座山叫咔嚓咔嚓山,所以咔嚓咔嚓鸟会发出这种声音。”狸猫反应过来时,背部已经被烧伤,兔子假装好心帮狸猫涂药,但药膏其实是辣椒做的,可想而知狸猫简直快疼死了。 之后有一次,兔子约狸猫分别乘坐两条船去钓鱼。狸猫坐的船是用泥巴做的,到了水里会慢慢融化,狸猫因为这样而快沉入水中。兔子把桨伸过去,假装要拯救狸猫,但其实是用桨痛击狸猫,狸猫最终溺死,兔子总算帮老奶奶报了仇。 近代改编变成恋情纠葛 怎么样?〈咔嚓咔嚓山〉的故事是不是有点暴力?后来流传的版本做了一些更动没有那么暴力,例如老奶奶只是被打昏没有死去,而狸猫受了教训后还回去向老奶奶道歉。 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到了20世纪,日本小说家太宰治改编日本传统民间故事,写成《御伽草纸》,其中一篇翻案作品就是〈咔嚓咔嚓山〉。改编后的狸猫是一名丑男,兔子则是美丽的少女,故事来到太宰治的笔下就变成狸猫与兔子的爱恨纠葛,如中文译本的文案写道: “每个女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只毫无慈悲的兔子,而每个男人的心里,永远有善良的狸猫即将溺水拼命挣扎。” 因幡之白兔预言大国主神姻缘成真 日本最早的历史书籍《古事记》里有一只白兔,这只白兔欺骗海里的鲛鳄排成一列,然后白兔假装一边数鲛鳄一边跨海。就在白兔快抵达彼岸时因为多嘴说了一句“你们被我骗了”,结果被剥光了皮。 这只白兔后来遇上一支前往因幡国(今鸟取县)向八上姬求亲的队伍,他们是大国主神的兄弟,他们教白兔用海水洗浴然后让风吹干,白兔照做,反而痛苦不堪。后来赶上的大国主神教白兔怎么医治,白兔的皮肤真的就好了。白兔预言八上姬会选大国主神做夫婿,这个预言果然成真。 这个传说的白兔就是因幡的白兔,现今在鸟取市海岸附近有个祭祀白兔的白兔神社。由于传说中的白兔牵起大国主神和八上姬的姻缘,因此这里就成了祈求良缘的神社。 〈贝之火〉从动物视角窥探人性 〈贝之火〉是日本作家宫泽贤治(1896-1933)的作品,故事叙述小兔子赫摩伊有一天救了小云雀,因而获得鸟族国王赠予稀世珍宝“贝之火”,取得号令森林万物的权力,一夕之间高高在上。但赫摩伊受到狐狸教唆,干了一些不讨好的事,而且屡劝不听,结果……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有“日本安徒生”的美誉,据说也是宫崎骏、手冢治虫、安房直子等大师的灵感来源。宫泽贤治热爱大自然,许多作品是以动物或人与动物的互动作为题材,透过动物视角映照幽微人性。 〈贝之火〉蕴含恶有恶报的警世意义,但梁月梅说,曾经有人讨论,故事中兔子受到的惩罚会不会太严厉了一些。虽然这是童话故事,但这故事有别于一般光明美好的童话,也许能让小读者提早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故乡〉游子寄情在民谣中 〈故乡〉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谣,表达游子对于故乡还有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首歌第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就出现了兔子——“兎追ひし彼の山”,大意是“追逐兔子的那个山岗”。 梁月梅说,日本放送协会(NHK)曾经在1989年主办“日本的歌·故乡的歌”全民票选活动,第一名是〈红蜻蜓〉,第二名是〈故乡〉,由此可见〈故乡〉这首歌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有趣的是,日语中“追逐”和“好吃”的发音非常相似,因此曾经有些人误会〈故乡〉的第一句歌词,把“追逐兔子”听成“吃兔子”的意思。 〈故乡〉这首歌唱出游子的心情,内容大致说“当我成功之后,我要回到我的故乡,看青山、看绿水之类的。”不知道你的小时候,是否也曾经在山上追逐野兔和到溪边钓鱼? 月亮上的兔子复活后到月亮捣麻糬 很多民族的神话都说月亮上面有兔子,日本也不例外,故事跟佛教有关。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兔子、一只狐狸和一只猴子,它们遇见一位虚弱的老人,为了让这位老人填饱肚子,它们分别去寻找食物,结果只有兔子空手而归。没想到兔子对老人说“你就吃我吧”,然后纵身跳进火海奉献自己。而这位老人其实是“帝释天”,祂将兔子复活并将兔子升上月亮,希望后人抬头看月亮就会想起兔子的慈悲。 听过嫦娥故事的人都知道,玉兔在月亮上捣药,而日本传说的兔子是在月亮上捣麻糬(另一种说法是捣年糕)。至于为什么是麻糬的说法有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日文中的“望月”发音跟“捣麻糬”的发音一样,由此诞生了兔子捣麻糬的传说。 兔子泡沫养兔子要征税 明治时期,日本有段时间掀起把外来兔子当宠物的风潮,饲主争相比较谁养的兔子最好看,毛色特别的兔子会被炒到很高的价钱,所以那时候出现了哄抬兔子售价的乱象,被称作“兔子泡沫”。 当兔子成了投机品和身分象征,很多问题便随之出现,例如诈骗事件。日本政府为了抑制养兔子的风潮而开始课税,每只兔子每个月的税金是1日元,这在当时算是重税,因为据说警察的底薪也才不过4日元。 “兔子税”这招果然奏效,养兔风潮很快褪去,兔子泡沫宣告破裂。最可怜的是兔子,很多兔子遭到弃养甚至宰杀,从一度备受荣宠变成了流浪动物。 相关报道: 【兔年说兔/西方篇】从童话到艺文,兔影翩翩 延伸阅读: 【新村年味:乌雪新古毛新村/01】蒸年糕──汇聚游子,凝聚人心 【新村年味:彭亨加叻新村/02】红灯笼高高挂,点燃浓浓年味 【新村年味: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03】梅花绽放,红粉飞舞迎春节 【时来运转/01】兔年大吉风水阵 办公室吉位这样摆 【时来运转/02】2023替换年 混乱中有另类生机与商机
2年前
年刊
年刊
【兔年说兔/西方篇】从童话到艺文,兔影翩翩
通常,我们习惯以“Rabbit”统称兔子,但是在英文世界,如果仔细区分,兔子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名词,叫“Hare”。 实际上,“Rabbit”和“Hare”是两个不同物种,“Rabbit”是指兔,“Hare”则是指野兔。虽然兔和野兔长得很像,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它们很不同,比如野兔体型比较大、耳朵比较长,而且比较不爱社交。 知道它们的区别后,接下来就来看一看在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到底有哪些有名的“Rabbit”和“Hare”。 兔子经常出现在英文童书里,比如大家即使没有读过也可能听过的彼得兔,还有《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白兔。此外,马大英文系主任玛丽苏姗菲利普副教授举例,《小熊维尼》里也有一只兔子,名字就叫“Rabbit”,还有童书《绒毛兔》(The Velveteen Rabbit),故事是关于一只兔子玩偶如何在主人的疼爱之下变成真实的兔子,以及《童年的守护者》(The Guardians of Childhood)里,有一只叫复活节兔(Easter Bunny)的兔子,这个作品在2012年还改编成动画电影《捍卫联盟》(Rise of the Guardians)。 为什幺兔子常出现在英文童书里呢?她认为,这跟小朋友通常喜欢毛茸茸可爱的东西有关系,而兔子的形象刚好符合毛茸茸这些特点,所以兔子就成为了童书里的常客。 至于童书以外的作品,她本身在成长时期很喜欢《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 Down)这部奇幻小说,内容关于一群兔子为了生存而战,它们在寻找新家园的路上经历种种苦难,比如对抗狐狸、老鹰等其他动物,以及兔子自己的群体里也有派系斗争,故事非常引人入胜,还两度被翻拍成电影。 电影方面,她说,还有一部电影的兔子角色很有分量,那是1950年的《迷离世界》(Harvey),内容根据玛丽·蔡斯戏剧《哈维》改编,故事讲述主角和他好朋友——一只巨大却看不见的兔子的故事。 彼得兔出生英国举世闻名 20世纪初英国文学最有名的兔子,要数那只穿蓝色夹克的彼得兔了。 彼得兔是图画小说的拟人角色,作者是英国作家暨插画家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彼得兔的名字源自波特小姐童年时所饲养的一只兔子,波特一生从未进过学校,她跟最后一任家庭教师安妮感情很好,当安妮的大儿子诺亚生病,波特写了一个小兔子的故事送给诺亚当作鼓励,信中有许多小插画,故事主角就是波特的兔子彼得。 彼得兔最早出现在1902年出版的童书,书名就叫《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之后,波特在1904至1912年又陆续出版5本和彼得兔有关的童书,比如《小兔班杰明的故事》,主角班杰明是根据波特饲养的另一只兔子所画的。 虽然彼得兔最初是画给小孩看,可是大人也被故事集的优美插画所吸引。《彼得兔的故事》初版只有2万8000本,但彼得兔的故事系列截至目前已在全球销售超过1亿本。不仅如此,彼得兔在1903年被制作成玩偶当周边商品,可说是最早拥有专利的虚构角色。 瑞比小熊维尼的小伙伴 喜欢小熊维尼的人,肯定认识维尼的小伙伴瑞比(Rabbit)。瑞比个性顽固急躁,但对朋友慷慨友善,家里总是储存大量食物,每天都会辛勤工作打理好他的胡萝卜园。 小熊维尼和其他部分角色的名字,是作者米尔恩(A.A. Milne)根据儿子克里斯多福·罗宾·米尔恩(Christopher Robin Milne)的玩具取名,例如维尼、跳跳虎和小猪。但是瑞比和另一个小伙伴猫头鹰的名字,则是作者米尔恩自己为它们取名。 白兔和三月兔从冒险之旅到科研项目 白兔(White Rabbit)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虚构角色,主角爱丽丝因为追逐白兔而掉进兔子洞,由此进入仙境般的神奇国度,展开奇幻的冒险之旅。 白兔在故事第一章登场,揣着怀表总是匆匆忙忙赶时间的样子。在故事最后几章,白兔是红心王后和红心国王的部下。 关于白兔的原型有几种不同说法,例如有人说是爱丽丝·李道尔的父亲(爱丽丝·李道尔被普遍认为是主角爱丽丝的原型,但作者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否认,也有人说是李道尔家的家庭医生亨利·亚克蓝,因为亨利医生常迟到。 白兔不只出现在路易斯·卡罗的笔下,它在21世纪还扯上大型科学研究项目,着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为满足科学研究高速精确计时的需要,启动名为“白兔”的研究项目,而项目的名字和标识正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白兔。 《沃特希普荒原》兔子建立新家园的奇幻故事 《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 Down)是一部关于兔子起义的奇幻小说,描述野兔的家园即将被人类毁灭,以主角榛子为首的一群野兔在建立新家园的路上所面对的劫难。沃特希普荒原即是野兔新家园的地点,位于英国汉普郡,作者儿时就居住在那里的附近地区。 这个着作的中文版本有多个不同的译名,例如在中国大陆是《兔群迁移大战》和《沃特希普荒原》,在台湾则是《瓦特希普高原》及《魔幻的瓦特希普高原》。 这部作品是作者理察·亚当斯(Richard Adams)的第一部小说,内容主要来自亚当斯在长途旅行中给自己孩子讲的故事,书里对于野兔行为的描述则是参考博物学家罗纳·洛克里的《兔子的私生活》。 亚当斯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是公职人员,52岁才成名。虽然《沃特希普荒原》1972年在英国出版第一刷时只卖出2500本,但第二年旋即获得卫报文学奖及卡内基奖,此后英美两地热销超过200万本,且曾拍摄成动画。 献身艺术的兔子 杰夫·昆斯的《兔子》全球身价最贵 这只不锈钢的兔子应该是全球最贵的兔子了,它是著名艺术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杰作,2019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9107万美元成交,刷新当时在世艺术家的最高拍卖价纪录。 然而,这也是当代艺术最具争议的兔子,因为这个作品得到的评价非常两极,有人说它俗气没深度,但也有人认为它充满活力且极致完美。 《兔子》高逾3呎,创作于1986年,有几个版本。由于是不锈钢制成,因此表面锃亮,看起来就像个超大型的充气娃娃,把轻与重、刚与柔融合一起,也许这就是它的迷人之处。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野兔》栩栩如生活神活现 这只传神的《野兔》(Young Hare)出自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丢勒(Albrecht Dürer)之手。丢勒跟达文西生活在差不多同样的时代,深研过数学和透视学,有人称他为北方的达文西。 《野兔》里的兔子看起来静止不动,但又充满生气。它的兔毛显得相当柔软,但胡须看起来又有些扎人。丢勒的厉害之处就是他根据兔子身体上的部位,把兔毛的长短、疏密、方向和色泽处理得各不相同,加上光线形成的阴影,使兔子看上去具有立体感。 这种单单描绘一只动物的主题,在那时候的欧洲绘画并不常见。丢勒画的兔子符合自然科学,如果他不是对透视和动物的形态结构有过深入的研究,《野兔》就不会如此精细和逼真。 行为艺术中的兔子 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画过不少兔子,但他的画作似乎不太适宜在新年期间刊登,因为他画笔下的兔子几乎都是死兔子,而且死状可怜,不是倒吊就是瘫软在桌子上,刊登出来只怕会被认为晦气。 那我们来看看其他兔子吧!兔子曾经出现在行为艺术,那是1965年,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在杜塞道夫什美拉画廊演绎的作品——《如何向一只死野兔解释绘画》(How to Explain Pictures to a Dead Hare)。 表演一开始,博伊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观众只能从窗户观察里面的动静。博伊斯头上涂满蜂蜜和金箔,怀里抱着一只野兔的尸体,不时在房内踱步,向野兔尸体解释绘画。这样的状态维持了3小时,接着观众被允许进入房内,博伊斯坐在凳子上背对观众。 这是20世纪很重要的一次行为艺术表演,博伊斯曾说这个作品是想提醒人类的局限性。多年后,着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不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重新演绎这个作品,兔子再次跃上行为艺术的舞台。 相关报道: 【兔年说兔/日本篇】玉兔戏民间 延伸阅读: 【新村年味:乌雪新古毛新村/01】蒸年糕──汇聚游子,凝聚人心 【新村年味:彭亨加叻新村/02】红灯笼高高挂,点燃浓浓年味 【新村年味: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03】梅花绽放,红粉飞舞迎春节 【时来运转/01】兔年大吉风水阵 办公室吉位这样摆 【时来运转/02】2023替换年 混乱中有另类生机与商机
2年前
年刊
教育专题
“一起懂街纳” 引领新生代 关注在地社区
近年,很多组织都在提倡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学生在这些活动往往只是参与者,少有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自发去带动社区活动。但近年越来越多学校把社区参与视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用实际行动关心所在的社区。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林毅钲 2022年,随着冠病疫情趋缓和防疫措施放宽,很多沉寂一时的学校活动又热闹起来,学生也终于可以走出教室。马六甲培风中学去年就办了一项社区导览计划,叫作“Jom Tengkera一起懂街纳——东街纳社区导览计划”。 准确来说,这是培风中学2022年高二德班的学生,在公民与社会教育科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完成的计划。整项计划难度颇高,对中学生而言更是不容易,因为从前期的田野调查、整理口述历史和宣传活动,到活动当天的导览、表演和展览,学生都全程投入,前后总共花了4个月,中间还碰上校庆和考试。 这项计划关注的东街纳社区(Tengkera),是跟培风校园紧密连结的UNESCO世遗缓冲区,在这里可以看见跨族群和跨文化的生活样貌,只可惜这里也跟大多数的老社区一样,面对年轻人外流及人口老化的情况。“一起懂街纳”这个名称以近音字“懂”取代东街纳的“东”,就是寓意邀请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个社区。 培养学生对在地的认同感 这项计划的目的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培风公民课的评量重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培养学生对在地的认同感。他们最初想法是做社区导览,但公民课老师翁汶峰说,由于不是所有学生都对导览有兴趣,因此为了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找到各自能够发挥的角色,这项计划把五感体验融入活动设计,例如自编结合马来传统乐器Kompang的开幕鼓乐,以及由当地峇峇娘惹居民指导Joget社交舞。 去年,培风中学凭这项计划参加董总主办的“为土地发声——2022年大专青年社区参与企划”,打败其他青年参赛者荣获特优奖。事实上,这是培风的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第一次结合课程主办社区导览活动,科主任辜秋莹坦言,这对老师来说也算是一种实验,他们并不知道活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是怎样。后来从当地居民的反馈得知,居民起初也是对这项计划将信将疑,他们担心学生只是玩玩,直到观望了一阵子,确定学生是认真的,他们才越来越乐意跟学生分享社区的故事。 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前,老师必须先做好功课 从学生角度而言,这项计划确实有让他们更了解这个社区,因为像活动总筹黄巧妤同学,即便她本身就住在东街纳社区,但直到参与这项社区导览计划,她才了解一些过去她不知道的历史故事,还有一些她从前不知道的地方美食。 作为学生,她认为这项计划的最大挑战是时间管理,因为在短短4个月的筹备期,学生既要到社区做田野调查,又要应付校庆和考试,常常觉得分身乏术。另外,活动副总筹雷泓彬同学说,筹募经费也是一大挑战,他们单单打电话寻求赞助就花了不少时间,同时他们也通过众筹募款,而众筹又是另一个挑战。 至于老师,他们其实更加忙碌,因为他们首先必须熟悉社区,还有跟社区里的人建立关系,他们才敢带学生过去,不可能让学生去冒险。欣慰的是,辜秋莹说,这项计划确实有让学生跟社区产生连结,因为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变得会主动参加很多导览活动,“你会开始看到他们真的喜欢这个地方、想要了解这个地方,这些对我们来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成果。” 学校的社区计划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近年,很多组织都在谈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但培风这个小组比较不一样,毕竟他们还是高中生,所以着眼的重点比较不同。 辜秋莹曾经在一些活动,听到一些人感叹他们的社区没有学校愿意积极配合社区营造,认为学校有责任带领学生走入社区。但辜秋莹觉得,老师有老师的难处,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量很多因素,例如活动会不会碰到学校考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其他学习?“这是我们跟做社造的人士很不一样的角度,因为我们对象是学生,我们一定首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像社造工作者是从社区的需求出发。我觉得我们对于这个部分需要彼此协调和同理,才有办法结合社区的力量,让这些事情永续。” 也许外人会期待中学生为社区做更多的事,但她说作为老师,其实更重视学生是否有所成长。例如,经历“一起懂街纳”之后,学生在行为上有一个明显改变,现在他们每次过马路的时候,都会向让路的车子鞠躬,这是因为受活动的交通组组长影响,这位组长每次指挥交通时都会这么做,班上同学以前还嘲笑他,但现在大家反而向他学习,“这就是我们作为老师,我们高兴看到的结果。” 接下来,他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把“一起懂街纳”融入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的课程里,那么以后就算换了其他老师和学生,这项计划依然会延续,只是可能主题会不同。 培风公民课借鉴新加坡课纲 “一起懂街纳”可以说是培风中学公民与社会教育科的成果发表展。其实在培风,公民与社会教育科2020年才创设,短短几年便有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何况才创科不久就一而再地受到疫情耽误。 创科之前,校方用了一两年时间筹备课程,包括到一些开设公民课的学校,例如巴生兴华中学考察。辜秋莹说,后来培风主要借鉴新加坡的公民教育课纲,因为新加坡的课纲比较接近本土也比较容易执行,同时因为华文独中的关系,培风也把中华哲学融入公民教育,课纲主要分为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几个层次。 培风公民课基本上是以时事议题为导向,老师会根据时事去设计课程,所以没有固定课本和教材。无论如何,有些技能肯定会教,比如高一学生第一个要学的技能是判别事实与观点,但要怎样教还是由老师自己设计。 社区参与是培风公民课很重视的一部分,占每个学期评量比重大概15至20%。辜秋莹举例,高一学生的第一个社区参与任务通常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完成的,比如设计一个家庭活动。接着,他们会参加马六甲三宝山的导览活动,等升上高二之后就要筹办公民议题展及像“一起懂街纳”这样的社区活动。历年他们主办的公民展,有谈性侵课题的《平凡的衣天》,还有谈原住民教育权益的《我们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公民教育引领学生客观认识世界 校长黄雪莱打趣,创设公民课就好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因为公民课有很多活动,办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问题浮现,比如学生常被诟病不懂沟通礼仪,这些事老师平时未必有机会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但只要办起活动,大家就不得不去正视这个问题。 黄雪莱本身也有教公民课,她说学生虽然为了这门课很忙碌,可是这门课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他们以前长期在网上接受同温层的资讯,看待事情也许会很主观甚至很偏激,但经过公民课的训练之后,他们养成客观判断的能力,且因为要办活动,他们不再一天到晚对着电脑,这些改变家长其实都看在心里。 对学生来说,公民课确实称得上最忙碌的科目,但也是特别好玩的一个科目。黄巧妤表示:“尤其在经历过MCO之后,我们通过策展有机会拉近跟同学的关系,更了解每个人的性格,”而且通过公民课,他们得以了解时事还有公民议题,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 比起其他科目,公民课多了很多需要走出教室去实践的课程内容。黄雪莱说,学生现在只是做他们这个年纪有能力做的事,但只要种子在心里埋了下去,“等他们长大后有更大的能力,他们便可以发挥更多影响力。” 更多文章: 德国汉学研究者来马收集资料,赞叹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创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创艺之花盛开 专业吉他手黄子达把音符刻在骨子里 少年足球踢向世界
2年前
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德国汉学研究者来马收集资料,赞叹新村迷人魅力
我们对华人新村不陌生,华人新村也几乎是一个快被研究透了的题目,但如果由外国汉学家来研究新村,他们看见的新村和我们认识的新村会不一样吗? 来自德国的学者瑞安,2022年10月来到马来西亚展开博士后研究,想要探讨新村在城市化过程中,空间与社会有怎样的互动。 经过两个月考察,新村给她的整体印象很好,只是有一点她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搬离新村?如果从她德国人的角度来想,能够自己设计房子和拥有自己的院子不是很好吗?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谭湘璇、刘永发 在德国人眼中,华语是一门非常艰涩难学的语言,他们常会用“华语”这个词来形容他们搞不懂的事,比如假如他们听不懂别人讲什么,他们就会开玩笑说:“你在说华语吗?我听不明白。”但同样来自德国的瑞安(Ryanne Flock)则不一样,她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而且几乎没有外国人口音。 她对中文世界的最初认识是来自中文电影,高中时特别喜欢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片,因为中文电影而迷上中文和中华文化。大约16岁还是高中生时,她就到家乡萨尔兰州的当地大学学了一个学期中文。高中毕业后,她决定报读汉学系。 报读汉学系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当时中国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许多人都跟她说学中文没什么用,劝她理性选择其他科系。后来她进入柏林自由大学和洪堡大学,修读汉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而这3种专业中,最让她有成就感的始终是汉学。 对研究城市化感兴趣 她的家乡是萨尔兰州的一个小镇,她说那里的生活有点无聊,所以很早以前,她就很想出国接触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亚洲的华人文化。2003年,她第一次去中国自助旅行,之后到过扬州大学当交流生,读博时则在广州中山大学参与一项关于巨型都市的研究项目,总共在广州待过4年,目前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她对城市化议题很感兴趣,之前她在中国就是做这方面研究,例如研究上海的石库门里弄,探讨是什么样的人住在那里、那里社区是如何管理,社会和政治变化对里弄又会有什么影响等。如今,她也想知道其他国家的华人地区究竟面临着怎么样的城市化过程,而这就是她来到马来西亚和来到新村的原因。 “说实话,我之前没听说过新村。”她坦言,她以前虽然知道马来西亚有华人,但她其实不太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而她之所以知道新村,是之前有段时间在歌德——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担任课程协调员,通过大学里的东南亚学同事介绍,认识了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的社会人类学家拿督山苏教授,山苏教授建议她去新村看一看。 生活气息浓厚 今年10月,她来到马来西亚,随即走访了吉隆坡增江新村、雪州沙登新村、安邦新村和仁嘉隆新村。 说起她对新村的第一印象时,她眼神变得发亮,因为她在新村看见的住宅文化,跟她在中国观察到的很不一样,例如,“我看到宗教角色在这里非常重要,很多拿督公,一进房子就看到神台、神桌,外面到处有小shrine(神龛),还有堂号,这些我在广州都没看过,这让我很好奇。” 虽然比起新兴住宅区,新村显得老旧,但对她而言,“我没想到什么落后,我想到的是fascinating(迷人),”其中一个原因是她喜欢有人气的地方,而新村正是这样一种社区。 另一个颇让她觉得惊艳的是这里的方言,因为她之前在中国做研究,一般人都说普通话,她来到新村才意识到原来方言在日常生活这么重要,这于她又是一件很“fascinating”的事,尽管她听不懂方言。 从德国人视野看华人新村 此趟来马来西亚,她逗留大约两个月,初期住过吉隆坡茨厂街、秋杰路等几个地方的旅馆,最后选择在增江新村落脚。她直言很喜欢增江这个地区,只是有一点她不太理解,那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搬离新村,而不是更多的人住在新村? 不理解年轻人为何迁离 她说,近年在德国,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城市,因为他们觉得城市住宅太多限制也太拥挤了。在她家乡萨尔兰州,居民跟房子的关系很紧密,大家都向往拥有自己的房子和院子。“从我们角度来看,你可以做自己的房子、设计自己的房子,这不是更好吗?而且一些新村距离市中心很近,我刚到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不是更多有孩子的家庭住在这里呢?” 另一点令她费解的是,很多马来西亚人当知道她一个人来做研究,都惊讶说“你很勇敢”,或者提醒她“小心一点”。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要说注意安全,其实不管到世界哪个城市都需要注意安全,怎么她就特别勇敢了呢?后来她去问了一些居民,居民也并不觉得新村危险,可见不同人看事情有不同观点,她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家有不同想法。 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观察,她当然不只看到新村好的一面,她也大概了解新村面临垃圾、排污等民生问题。但不管怎样,她觉得整体来说,“我对新村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做研究的最大难题:语言不通 事实上,她在马来西亚的研究只是一个团队项目的一部分,那个项目是《从全球视阈看‘世界’的建构:对话中国》。她的研究尚属初步阶段,此行主要目的是搜集资料和田野调查,为了搜集资料,她不止一次来到星洲日报总社资料中心翻阅新村档案。 此行她收获颇丰,当她跟研究台湾的汉学家同事聊起各自的研究收获时,同事很羡慕她遇到那么多新鲜事,而她也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来马来西亚的决定是对的。 如果要说在马来西亚做研究遇到的最大难题,她认为是语言,因为一来她不懂方言,很难跟新村里的老村民交谈;再来她不谙马来文,看不懂本地的官方档案,所以她正在找语言学校,希望学习马来文,哪怕明知道不可能在短期内把马来文学好,她都觉得“至少应该看一下,先看有什么。” 尽管遇到的挑战不少,但比起以前在中国大陆做研究,她觉得在马来西亚做研究还是相对轻松,因为打个比方,当她向马来西亚人介绍她的研究项目,马来西亚人通常都能理解她在做什么,反观在中国,她说有些人的反应很冷淡,还说“有什么好研究的”。 12月下旬,她带着一堆关于新村的书籍和资料回去德国,希望2023上半年再来马来西亚继续她的研究。回想这两个月以来的收获,她微笑说:“我应该早点来马来西亚的。” 更多文章: 自由创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创艺之花盛开 专业吉他手黄子达把音符刻在骨子里 少年足球踢向世界 桌游01/原来勤有功,戏亦有益…… 桌游02/玩一玩加深認識如身歷其境,紙上暢遊加影
2年前
教育专题
更多梁慧颖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