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梵谷
星云
梵谷的抑郁与张狂/巫群香(峇六拜)
几年前我在大英博物馆逛到张挂梵谷的《向日葵》画作之处时,就只看到一张画作外借的告示与一幅复制品,当时不是没有遗憾的。这遗憾延续至台北。来台北后,乘坐捷运时看到海报,我就暗暗下了决定:等我的研究项目安排妥当就去会一会梵谷。没承想,日前一位来台北后刚认识的朋友竟邀我一起去看展,我想都没想就应邀了。这展,虽没有向日葵系列,但那25件梵谷的原作展品,也算弥补了我在英国失之交臂的遗憾。 《梵谷:寻光之路》是特展的主题,从主题就看出策展者的用心——寻光,是梵谷一生的努力方向。梵谷从28岁开始作画,在他短短1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无数令世人注目的画作。压抑的童年、处处此路不通的事业、割耳事件、谜样的自杀,在在勾勒出他一生的悲剧。但恰恰就是那样困顿潦倒短短37年的人生,竟在他死后蹦出了一团烈火释放出绚丽夺目的,他生前一直在追求的,光彩。梵谷的一生,真为“人生如戏”这话添增了生动的注脚。 如果用心的去看那25幅用高规格的“乌龟箱”(Turtlebox)从荷兰运至台北的画作,就能细细品味出梵谷透过他粗狂的笔触,把现实物件的“具象”转换成带着个人观点的“心象”的用心。一幅幅明暗冷暖并存的画作,刻画出他寻光之路的痕迹。例如,在《日落时柳树》中,人们看到了那金黄色穿透柳枝的夕阳要冲出画框的渴望;但在《坐在篮子上哀痛的妇女》,从那女子肢体和素面服饰交错重叠的灰暗线条中,观者又感受到了几乎跨出画框的巨大贫苦压力的崩溃感,像是梵谷透过这他曾经爱过酗酒的妓女的困苦,悲伤地控诉着画家自己生活的窘迫。 梵谷内心的挣扎矛盾,通过流动的色彩,光影的变化,就那样跨画而出了。似乎,精神疾病的摧残,身心的折磨都无法摧毁他对作画的坚持与激情。因此,在梵谷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耀眼的黄与阴郁的蓝这两种色调的冲撞。画家用颜料在画布上展现了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些色彩交错的画作,在在揭示了梵谷内心世界的矛盾,也突显了画家的深度孤独。 知音在他死后横空出世 梵谷的画作在他身后声名鹊起,拍出了天价!我认为,那当然得归功于他出色的作画技巧。然而无可否认的是,画家跌宕起伏扑簌迷离的一生,也为他的作品提供了无限想像的空间。这想像的空间更是扩张与丰富了画作的内容。再者,梵谷在清灰冷灶穷窘时对绘画的热诚与坚持,也为许多挣扎在舍弃与坚持梦想追求的人,提供了或共鸣或感动,或有所体悟的空间,这就导致他的作品就有了澎湃的张力与生命力。也因此,一大堆梵谷的知音在他死后横空出世。甚至,在2017年,有125位艺术家仿梵谷作画的笔触与风格,耗时6年,共同创作了动画电影《梵谷:星夜之谜》来向梵谷致敬。 然而我觉得,梵谷的孤寂,在他逝后出现的知音与画作拍出天价的时候,就更为凄怆了!有人说,“一件感动的事只需要两个人:一个做的人,一个懂的人”。因此人们看到了俞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而之后俞伯牙为锺子期摔琴,两个人感动人心的事件。可是,当时“懂”画风超前的梵谷的知音在哪里呢?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他创作了超过2000幅作品,但唯一售出的《红色葡萄园》,听说还是他的弟弟西奥请人代购的。我在想:西奥这一举动,是因为真的“懂”梵谷呢?还是更基于兄弟之情?当然,这问题如今不会有答案。 我不懂梵谷,不敢以知音自居。透过梵谷据说是最好的一幅《自画像》那蓝绿色清冷的眼神,我对这次的观展的体悟只有一个:抑郁的是梵谷的人生,张狂的是他死后的画作。
1星期前
星云
即时国际
特朗普“右耳包纱布”现身共和党全代会撞脸梵谷! 网笑翻疯传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3日在宾州造势遭到枪击,右耳受伤溅血,不过他15日如期出席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右耳包纱布”现身米尔沃基“第一服务广场”(Fiserv Forum),有网友将他的样子与画家梵谷相比拟,在网路上疯传。
5月前
即时国际
旅游
【中国】深圳+东莞──发掘藏在都市里的人文风景
深圳是中国的一线城市,紧邻的东莞亦是重中之重的工业城镇。在印象中,这两个城市是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文化可言的,但因为出差的缘故,我有机会特意去发掘其被刻板印象所忽略的文化那一块。
9月前
旅游
星云
可爱的古人/余棋华(新山)
教科书里的古人很遥远,那句床前明月光……这里的灯光那么强,熄了房间的灯,照进来的只会是路灯。若在香港,更是一夜霓虹放光明。 只因为李白诗句简单押韵,总算记得了那句。之后听蒋先生描述,李白处在一个好时代,若他是现今的青年,就会是飚车族泡夜店的哥儿了——他是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师教我们节俭,而今理财专家教的是分散投资风险。) 读书时只知达文西那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没眉毛的女人在笑什么——是老公疼爱么?是肚子里刚怀有小宝宝么?或许天生一副温柔模样,脸上常带着轻微的笑意。只是没想到这画家还迷上解剖,甚至暗中偷尸解剖,这达文西的好奇心也太重了。难以想像画蒙娜丽莎的手与挖坟剖尸的手是同一人。诗情画意与血淋淋可以共存。 那个血淋淋割自己耳朵的梵谷,没想到他的爱可以那么大。他年轻时,曾经把自己的薪水拿去帮一个妓女,只因妓女要养好几个孩子(那时的妓女无法避孕)。薪水给了,还不够,他说要娶她。妓女并不风情万种,而是一身疲乏脸色憔悴(画作有她)。这位画家先生的爱,可以上到山顶,面目发光,超然成圣。 免费送一只死虾 不凡的还有他——苏格拉底。因为有人转告他,神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他自个纳闷,不明白自己聪明在何处,老是要寻找比他聪明的人,结论是——自知无知才是智。他有此自知。他美丽而泼辣的老婆却随时会怒冲冲骂他一顿,还会提一桶水当众泼他,他比喻说:“打雷之后,总会下大雨。”他还说,贤惠妻子造就普通的你,恶妻让你多思考,造就一个哲学家的你。两人相爱一生不够,来生还要爱。这样吵闹奇葩的爱情,算是异数。 我们东方也有姓苏的东坡,天天把酒问青天。这些酒仙不知醉后行为如何——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我说,哎,童子睡得那么熟,敲了不醒就不吵醒。如今的酒徒哪有“敲门都不应”的宽容,不应想必就要破门,然后一番暴打。想想酒仙与酒徒的酒品,到底是两回事。 这个东坡任你如何贬他到哪里,似乎都有东坡肉可享(听说之后他还有其他六十六东坡食牌)。永远不怨,豁达成那个样,都说从奢入俭不易,于他无碍,真的可以活得老死穷亦快活。 齐白石穷,为了省灯盏的油,早早摸黑上床。知道他画虾画得妙,不料他竟然也会画一坨坨的……什么来着?啊哈啊哈是牛粪。他的幽默真绝,替人画虾是论只算,有人要求画7只送一只,画好之后,客人说怎么有一只没那么活灵活现,他说死虾免费送一只。 我们这些锱铢必计的人,情感之事也算着进算着出,做人拘谨,步步小心,比不得这些挥洒上古之人;吾探索其中,更觉可爱处处。
1年前
星云
艺文
吴伟才/一笔挥金说蓝色
梵谷的星空,左上角那真正的蓝色就是群青,只不过他又迷恋黄色,因此“星夜”就是群青与明黄两个颜色在纠缠挣扎,他是个极爱外露的煽情派,这样大胆地蓝色黄色交汇,难怪当年人人都看他不爽,当他是疯子。但我就喜欢。
2年前
艺文
星云
报春晖/陈家香(芙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是水流?”念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时,她眼睛睁得如蛋黄般大,奶声奶气地问道。韶光逝去无影踪,那稚嫩童音一去不复闻。 工艺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日,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毅然辞去报馆一职,远赴北京大学深造,选择的是与在国内大学主修的化学系差异颇大的中文系。 这一决定出乎意料,却也获得家人全面支持。2001年的那一天,送她到机场,看着她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拿回护照,然后回身望过来,潇洒地挥挥手。这一挥让我眼眶泛汨,无语凝咽,目送着瘦削的背影渐行渐远。离乡背井,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度,经历3年中文系硕士班的苦学,我无法体验却也能体会她所承受的甜酸苦辣。学成归来了,昔日的牵挂与担心终于画上了句号。 伴随着她归来的是一箱箱的书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则是:女儿购书,母亲获益。我说正在阅读《梵谷:磨难中的热情》,她给我带来余光中译的《梵谷传》;我读《史记》,她介绍我读《史记的读法》;我说常背诵李白的诗,她递给我哈金中文版的《通天之路:李白传》,近日,还递来蒋勲的《品味唐诗》。 坚持不懈地翻阅她所购买的书籍,渐渐的,我开始喜欢阅读沈从文、王安忆、张爱玲、西西等作者的著作。我俩彼此也开始有了文学方面的交流。我说,真不明白“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怎么会爱上使君有妇,又见一个爱一个、承诺与誓言都是空谈的胡兰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我话音刚落,她竟一字不漏地念出张爱玲写在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的情话。 谁说最难报答父母恩 “好记性!你是否每次都能把书读到最后一字,并记得内容?” “哪有可能!不是每本书都容易读懂的。读不下去就换另一本,没必要记住每本书的内容 ,阅读当下开心就很不错了。” 受了她的熏陶,潜移默化,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偶从报章上得悉第6届深耕文学创作课招生,立即私讯她,希望能参加华文散文班,打好写作的基础。她当即回应为我询问详情,还安慰我放心,年龄不是问题。第二天,她告知已为我报名,还缴费了。我欣慰无比。谁说最难报答海样深的父母恩。
2年前
星云
星云
艺术打卡/邱向红(加亨)
前阵子获得朋友赠送的《再见梵谷:光影体验展》(Van Gogh Alive)入门票,于是和友人相约去看展。排队等待检票时,友人瞄见前面的女生在手机上刷着“梵谷展打卡指南”。他给了我一个眼神提示,我瞄了瞄,瞬间明白他想说什么。原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啊,竟然还有这样的指南。 进入展厅前,要先越过一片橙黄色的向日葵园——实则是插满塑料假花的花丛及玻璃镜背景墙,以环绕的镜面折射营造一种仿佛置身大片向日葵园的效果。狭小的走廊因打卡拍照的三两人群阻挡,使我们一开始参观就有些寸步难行。塑料材质的花瓣和枝叶在镜面的反射下有些过于刺眼,我开始意识到,这艺术展是以“参观者的打卡胜地”这样的出发点来设计的。比起传统美术馆和博物馆,这类购物中心里的展览所构建出的场景展,其实更受年轻人欢迎,且不需要费力宣传,它的“打卡点”其实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参观价值不在于艺术品本身,而在于是否能够拍到好照片,为自己的社交账号增加流量。 匆匆走过来到主要展厅,墙上和柱子上分别是梵谷的生平及一些作品介绍,以马来文和英文文字搭配一幅画来呈现。扫描旁边的QR码还能阅读华文翻译以及聆听三语的语音介绍,也算是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另一边,展厅尝试还原了梵谷的画作《在阿尔勒的卧室》,让梵谷曾居住过的房间实景重现。参观者轮流上前坐在椅子上、床上,甚至地板上摆拍。不知梵谷是不是好客的人,这一天得多少人进入他的房间啊。我们正准备转身去往下一个展区时,一群穿着白色衣服的男男女女越过我们涌了进去,一同摆出各种姿势拍摄。友人见了忍不住说了句:好像在拍专辑噢!我被他犀利的言辞逗乐,边转头憋笑边提醒他控制声量,免得被当事人听见。 梵谷的画作不过是点缀 展区的另一角还设立了小画室,四方大屏幕前站立了两排画板,工作人员分发画纸和铅笔,让参观者跟着录像的教学临摹《星空》及《在阿尔勒的卧室》。我对此颇感兴趣,便也领来画纸和铅笔涂涂画画。间中突然出现一位“好心人”近身替我录影,友人小声地告诉我:你被录进去了呢!原来所谓的体验式互动展览,观看者也是被观看的一部分。 我于是归还铅笔离开画室,一边行走看画,一边用身体闪躲拍照的人群,似乎要把体积缩到最小,才不会入了别人的镜。偶尔无意间与摆拍的人对上眼,我都会产生一瞬的尴尬。那种尴尬来自于对方肢体表现的不自然,符合网络审美而刻意摆弄出来的姿势,定格几秒钟,好为当晚的帖子积累些素材。 我们现实中的躯体和意志,仿佛被系上了木偶线,而在另一端牵引着我们的,是网络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此次展览的亮点是一个长达4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即运用虚拟现实,360度将梵谷绘画生涯中的作品投射到屏幕、地板及天花板上,让观影者在音乐、旁白及动画的伴随下感受梵谷短暂的一生。展厅内影影绰绰,有人盘坐在地上,有人站着,有人走动着。更有人站在大屏幕前用高科技镜头截取光影,毕竟绚丽多彩且不断变换的斑驳油画是照片最好的滤镜。我甚至有种错觉,梵谷的故事与画作不过是点缀,主角另有其人。我和友人缩在一角,透过不断移动的人群缝隙,努力捕捉色彩之下的激情、沉沦或阴郁。事后有人问起此次的体验,我想了想答道:你有试过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屏幕上一直有影子在走来走去吗? 闭展时间到了后,工作人员催促我们离开。临走前,友人随口问了一句要拍照吗,我笑笑,看了看购物中心走廊上的巨大广告墙。我们挑了一处灯光不太好,没有文字、图画,仅有油画色块的背景,简单合照后就离开了。只因为那是梵谷式的油画笔触,我曾仔细寻找它,在星夜里,在向日葵里,在夜间咖啡露台里,在乌鸦与麦田里。淡黄、橘褐、墨绿、靛蓝,一笔一画叠加出梵谷的一生。
2年前
星云
星云
北上吉隆坡看展/郑晖(居銮)
北上吉隆坡看展,看梵谷。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偶见友人手机背景图是一幅把月亮,夜空,云朵拧成漩涡的油画。当时以为是修图App特效,挺有趣的。在多年以后,随意翻阅YouTube视频,那副“星空”重现眼帘,经解说才晓得,原来这是后印象派大师梵谷一幅广为人知的作品。 前个月,也就是11月,梵谷灯影展登陆吉隆坡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传,我见着,便约人集体订票。不能远至荷兰一睹梵谷之作品,但至少有个机会接触梵谷,接触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经历,他的感受。 不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是光影展,动态特效相比静态油画有其特出之处,但也不能取代油画真迹。就当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地认识梵谷,好好地凝视他的作品,他的生平。于是上图书馆借了几册梵谷作品集及评论。翻阅下才晓得,出身牧师家庭的梵谷,至死都不顺遂。早年当传道者,亲身感受劳动阶层的痛苦,画出的作品多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画风偏暗,偏深沉。那阴暗的角落,不受阳光眷顾,只好持续阴暗深沉着。 为什么这么苦呢? 我想这是梵谷提出的疑问,但当时的教会不予以回应,反倒怪罪他为什么走入劳动群体,和他们一起劳作? 展现生命力的杏花 离开群众教会,是崇高是不可玷污是维护尊严是不做帮助人的事。哪怕梵谷奉行的是圣经说的话,他还是被解雇了。于是梵谷通过家族关系,去卖画。一开始做得不错,但后来还是不行。毕竟买卖这事儿,就是要低买高卖,赚差价。骨子里想着钱,就能装作没事儿。骨子里装不下这信念的梵谷,固然干不了这行。于是乎,开始专职画画,但仍不被世俗理解,也意味着画卖不出去,卖不出又需要生活费需要买颜料的费用,梵谷弟弟的雪中送炭,让梵谷得以继续作画,却也让梵谷内心产生强烈的矛盾。之后割耳,住进疗养院,再到子弹射进梵谷的腹部,梵谷作为后印象派大师,就此了结。 梵谷打动我的一幅画是Almond Blossom,中文译名“杏花”(见图)。 当时的他已经历种种事故变化,以及内在的精神创伤,唯一还保持联系的就只剩下弟弟Theodorus van Gogh。 弟弟的孩子出世后,梵谷高兴地画出这幅《杏花》,既展现生命力,又表达梵谷当下暗淡的人生。像伤痕累累的老兵,看着新生儿,在自己满脸皱纹的脸庞露出浅浅的微笑。 人间不值,不值你难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梵谷1890年7月逝世,梵谷弟弟1891年1月郁郁而终。梵谷弟弟在他儿出生时,为他取名Vincent Willem van Gogh,和他叔叔梵谷同名。 去年12月27日入场。两个展厅,打卡区有通过镜子反射呈现大片向日葵情景,动态影视除了让梵谷作品微微动了起来,还放大其中的细节,而展厅里强调的互动环节,算是迎合时代潮流,年轻人一家大小的来访者皆不少。这不似艺术展,可以凝视作品,可以安静地与画作单独待个5到10分钟。 看光影展,最大的感触就是冷,因为冷气真的太大了。
2年前
星云
星云
【逆旅人】粗线条/沈明信
我的姑母在年轻时离开老家之后,留下一柜子的书。一年又一年过去,这些寂寞的书完全无人问津,只有少年的我在读。 柜子摆在她昔日的房间,有一扇对着大海的窗口,窗口挂着一个风铃,迎着海风叮铃作响。安静无人的午后,窗外云淡风清,椰树婆娑起舞,白花花的阳光斜照进来,这里便是我的阅读天地。 有些书我读得明白,更多的是读不明白。我一年一年长大,那些书一年一年地老了,裹着麻将纸的书身,淡淡地褪去颜色,染上一圈圈的霉斑。除了同款的褐色外层,这些书还有一个特征:由香港九龙某处的书局出版,最初只卖零丁的几角钱,当繁华褪去,物是人非,这些书却像浸在卤水里的咸菜,被岁月腌得一坛霉香。 与它们朴素的外表不一致,书的内容都是夺目的赤色,一如早晨耀升的红日,无数的大地儿女,高喊口号,群情激昂,准备打一场无资产阶段的战争,为了主义至死方休。那些年轻的赤诚,对于建立新社会的美好向往,一页页地沉积在我心里。 我原本以为自己找到无穷无尽的书伴,没有想到更寂寞了──那个年代,能有多少个十多岁的南洋少年,读着冰天雪地的高尔基?而和我一向细腻的心思不相符,我喜欢高尔基粗犷、直朴的文笔,我总觉得这样的文字,有着生活的温度,能一边透视市侩的灵魂,同时又用长茧的大手捂暖人心。 这当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夜间海上航行,眼看港湾的灯火在远处闪烁,船却在这时翻覆了。作者和船上的水手们被掷入黑暗的大海里,紧紧抓着任何漂浮的事物,用尽一切力气朝往岸边游去。及到岸时,众人自嘲窘境,然后像流沙一般涌到酒馆里,用伏特加灌得酩酊大醉。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成年后却一直没能再寻回,甚至怀疑当初是不是搞错作者的名字,终非高尔基的作品了。也因此发现,原来我的内心住着另一个我,希望自己天生是个粗线条,被生活鞭鞑得坚毅、粗犷、豁达,可以不畏惧夜里海上的风浪,能够飞翔,能够遨游,孤傲而自由。 混乱的线条,绘成十三朵向日葵 长大后告别赤色文学,也远离了靠海的老家。在繁杂的大都会,文学和艺术可以如此的光怪陆离,细腻和纤弱。再次于茫茫人海中遇到撼动我的粗线条,便是文森.梵谷的画作。 很难理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梵谷。在现实生活,我们绝不会希望家人、朋友之中出现这样一个疯子,偏偏世上最圆滑的名利场人,也不得不匍伏在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之下。那坎坷、混乱的一生,被当成优美的诗歌加以传颂;那些线条粗暴、漫天叫价的画作,被廉价地复制至到处都是。 现代人有一种默契,把梵谷当成艺术的异类,另一种文化图腾,小心翼翼地罩在艺术的玻璃罐里,不解地解读他、崇拜他、欣赏他。 我的一位画家朋友,年轻时复印梵谷的画册,印出来的纸页让她大吃一惊:那些画作褪去了色彩,变成深浅不一的黑白线条,混乱、粗暴、断裂,盘踞了整个页面,一如疯子画家内心最直接、最原始的思绪起伏。 看他画的星夜、向日葵、杏花、咖啡厅、与高更同住的居室,这些日常景像,全由内心狂野的线条建构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谈,何尝不是梵谷借着隐藏的线条,把世间的一切摧毁得分崩离析,任其在思绪的旋涡之中飘移? 这个被世俗不容之人,在离世多年之后,又让世俗之人着魔一般为他着迷。也许我们每个人藏着与他同样的秘密:想以一己之力与世界抗衡,只为了找回真实的自我。这强烈的心绪凝结成影像,便是瓶中的十三朵向日葵,一任盛开凋零。 这样的粗条线,又带着孤独的况味了。 无论是孤傲还是孤独,舍却雕琢,我们终究能找到直指人心的美。
2年前
星云
文艺春秋
【悼西西 1937-2022.12.18】范俊奇/我问西西
我其实只是好奇,孩子一样的好奇,西西,你的房间会不会摆满了你一路收集回来的玩具和动物玩偶呢?我记得我似乎在某一段视频匆匆带过的镜头里张望了一眼,你房间的门只是虚掩着呢西西,里边干净得仿佛随时准备离开,随时准备让新的房客住进来,而阳光很好,阳光真正好,好得让我想起你在《画/话本》里谈起梵谷“在阿尔的卧室”,你说,许多人都看过梵谷在阿尔的卧室,可是谁又明白了梵谷的意思?
2年前
文艺春秋
国际拼盘
隐身的梵谷自画像 137年后X光揭露
苏格兰国家画廊表示,艺术品修复师为了即将举办的展览而对上述画作进行X光检查时,意外发现了这幅自画像。
2年前
国际拼盘
艺文
吴伟才/让静物把岁月留住
感谢塞尚与梵谷两位当了领头羊,各种各样的静物画画风从此欣欣向荣,有些画家仍尊重印象派的光学规则,有些则完全不理会这些规则了,纯粹用自己的色彩与线条来描述静物。
3年前
艺文
更多梵谷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