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汉语拼音

3月前
9月前
升上中学的第一周,华文老师为了识别班上留着同款发型的学生费了不少心思。她30岁左右,个性温和,说话声音柔弱。华文老师抱着一叠作业簿进班,我们向老师敬礼问好后,她便开始派发我们的作业簿,叫到名字的同学需要上前向老师领取簿子。 我和班上的新同学一起等待老师叫我们的名字。由于还不太认识彼此,往往必须趁老师派发作业时暗中观察同学的姓名。我的座位偏后,需要竖起耳朵恭听老师的声音,再加上我的名字与同班同学相比较为复杂,上大学前几乎没有老师能念对我的名字,我因此对自己的姓名感到格外敏感。 华文老师拿起下一本作业簿,忽然停止发出声音。我把脖子伸长,看见老师将簿子凑近眼前,我心想这本应该是我的簿子。果然,老师念了“金”字后便稍作停顿,我赶紧上前领取作业簿。华文老师问我的名怎么念,我告诉老师,中间那字念“睿”(ruì),睿智的“睿”。老师为自己不会念我的名字感到抱歉,笑容显得更腼腆了。那次之后,我都在中文名加上汉语拼音翻译的马来文名,以免老师点名的时候卡顿。 从小到大,我因为姓金而被新朋友误会为韩国人,这与当代兴起的韩流文化息息相关。许多著名的韩国艺人都姓金,网上随手一搜,便可见金姓韩国艺人的名单。中学时期,与我要好的马来朋友,因为她的偶像姓金,甚至扬言说要跟我姓金。 念书期间,我发现几乎没有人与我撞姓,这间接激发了我对自己姓氏的好奇心。是啊,为什么很少马来西亚华人姓金呢?后来,我因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作业要求而深入调查家族史,这才渐渐揭开我的姓氏之谜。 严格而言,我是守墓者的后裔。宋元时期,祖上派遣族人前来惠安埔塘山看守祖坟。我的先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中东迁徙,定居中国惠安,接受汉化后在当地一代传一代。爷爷奶奶是现代中国移民,爷爷先于40年代战乱期间从厦门辗转来到槟榔屿谋生;奶奶则于1959年出洋与爷爷团聚。两次离散后,我的家族在槟城深耕,金姓于此开枝散叶。然而,家族素来人丁稀薄,单户移居至马来西亚后几乎没有直属亲戚,遇见同姓之人便成为一道难题。 至于我的名字,亦是一则有趣的故事。犹记得幼儿园练习写姓名时,我因为名字笔画太多而嚎啕大哭。小学一年级的某场考试,我一度在中文考卷写英文名而被邀见家长。同学老爱叫我“金鱼”,还有一次,我到某地领取奖学金,主持人把我的名字念成“金龙鱼”,让我成为台下观众捧腹大笑的笑料。总而言之,我的名字在我童年时期为我增添不少困扰。 为我带来一丝“高光时刻” 然而,我的名字也为我带来一丝“高光时刻”。大约六、七岁,妈妈带我到中药店看病。老中医问起我的姓名怎么写,妈妈忘了带眼镜出门,让我在纸上写自己的姓名。我歪着头站在桌边写下我的姓名,老中医连忙称赞我的字体写得工整,甚至夸我年纪虽小却能写笔画那么多的字。还有一回,老师在通史考卷提问魏明帝的姓名,班上唯独我写对了曹睿的名字,导致那次考试“睿”字荣登错字排行榜第一名。我循序揭开名字背后看不见的文化典故,故而培养了手写姓名的习惯。 妈妈说,我的姓名笔画是姑姑翻阅姓名字典,配合我的生辰八字算出来的。我的姓名合计35画,扣除原有的姓,并继承姐姐名字本有的“睿”字,妈妈必须为我找一个13画的字。妈妈为了让我和姐姐从名字上看起来更像姐妹,于是聚焦字典里王字旁的字。终于,她发现“瑜”字符合条件,我的姓名与焉组成。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的名字很难写,令我想起幼儿园时期那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反复抄写自己姓名的小女孩。那时,妈妈握着我的手耐心地向我解释,“睿”字的下半部分结构是“一+八+人+目”;“瑜”字是“人+一+月+刀字旁”。像妈妈教我那般,我向同学示范如何“肢解”我的名字。如此一来,看似复杂的中文字便一目了然了。 金睿瑜是个很朴素的名字,但是这3个字的高尚之处在于寄托了家族的血缘关系、文化渊源,以及长辈的用心良苦。成长过程,我用了一段的时间探寻我的姓名。如今,当别人问我的姓名有何独特之处,我终于可以侃侃而谈这3个字背后的缘由。因为这份理解,我对手写中文姓名有一股执着。你呢,你知道你的姓名背后的文化故事吗?
2年前
2年前
  从学习汉语拼音这项问题窥视,显示了我的智商远远落后他人。   现在的小学生,汉语拼音滚瓜烂熟,用字信手拈来,足见这拼音也不算什么天书,人家英校出身的小说家温祥英和散文家陈建荣,都以汉语拼音写作,没听他们申诉吐苦。   偏偏我学汉语拼音“三进三出”,迄今还摸不到窍门,徒在门外盘桓观望。   也得说说我的“三进三出”过程。教书的儿媳妇知道我要学汉语拼音,高兴地把她教学用的汉语拼音教学课本让给我,叫我跟着课本由浅入深,很快上手的。我开卷一看,什么声母、韵母之外,又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把我整个人弄得眼花缭乱,像那只李有成教授的《迷途蝴蝶》——诗集,昏沉到不知从何学起。   真想就这样放弃了。 反正我投稿用繁体编辑也从没异词,干吗难为自己,就得过且过吧!没想后来因我的一篇散文被《世界华文周刊》青睐,但却要我繁体的原稿切换为简体字,首次在投稿上因繁体字碰壁。   诚然,这下就考验我的打字技能了,也是我放弃学习汉语拼音的遗憾。临阵抱佛脚,又找儿媳妇操刀;通过这样的切换,大问题是贯通了,但小纰漏依然频频出现,需要详读修订,这种瑜瑕掺杂现象,说来总不比直接用简体打字来得干脆利落,完整无纰。   如此情况,再一次鼓动我学习简体应用的决心。于是再拿起那本广泛使用的经典书“汉语拼音教学课本”,从头学习,且更进一步找附有汉语拼音的书籍一面读一面学打简体字,满以为如此坚持就能突破瓶颈,加速上手;到头来依然故我,一抛下书本就有许多文字屡试不爽,一试再试都没有依照我的索求翩然出现,我不禁懊恼兼焦灼起来。   忽而灵机一动,手机上不是有“汉语词典”吗?敲打不出的字就靠它化解,于是写稿时将手机摆在电脑键盘前面,遇到困惑随时向手机发出求助讯号。在拼音符号只学到半桶水的飘忽阶段,想来这一招也是唯一可行的通行证。   庆幸自己以写作简短散文为主,每篇不过千五至两千字。但是这样边写边查手机的结果,不单影响思路也严重干扰写作进度;一篇文章写下来,竟然事倍功半,耗费了两天的沉思默想。而对简体字的感染意识,犹若误学邯郸,没有丝毫跨越或言之改变。   这恐怕要怪自己出世得太早,40年代马来亚联合邦还张挂着米字旗,我上学读“手拍手”课本采用ㄅㄆㄇㄈ注音符号,那一刻五星红旗尚未在神州大地张开摇荡呢!   利用出生早晚做关键词也脱不了自身的愚昧,别人读红毛书的温祥英不就以汉语拼音打出几本厚厚的、掷地锵然的前卫小说吗?自己拼音拼来拼去翻来覆去始终一靡不振,常将qing、xing混淆,bao、pao迷茫,shou、zao难辨……总之把自己置于一片不知身在何处的境地!   困境难填,终于又无奈稍稍放弃了。   拼音之涯遥远,我没能力抵达彼岸。却竟然有一次无意间发现南极星有简体字系统,不必靠拼音切换的简体打字,附于“图解仓颉字典”的“附录一:仓颉辅助字形表”,这真是我学习简体字的迟来救星。   可是,ABC 26个字母只有25个,唯独缺乏一个X,却在应用时发现那是一个储藏字库;初时我不明所以,后来碰触到X才恍然大悟,那些不在存库里的字都列在X字档里。这个全属意外的碰触,使我的简体字字库里又重新获取更上层楼,应用方面自然无往不利,可以挥发自如了。 从绝望的边缘中再次翻身   摒弃拼音的南极星的简体输入法,是应用“仓颉辅助字形”以英文字母切换的另类输入系统,便既不同于注意符号的ㄅㄆㄇㄈ,也有别于拼音符号的声母、韵母和平上去仄的辨解,在我是一大解脱,不必为知zh、吃ch、师sh、日r搞得头昏脑涨,在学习中屡遭挫折;而南极星在简体字的困惑学习中,让我转身轻松走上简体之路。   这是凭借过去学习仓颉输入法的利便,而变得轻松易学;实则,仓颉输入法也要熟记许多法则,比ABC 26个字母更多的字形要熟习掌握,才能顺利敲击键盘,打出心中想要的字体。例如A的切换字是“日曰”,B是月,C是金,D是木……   从字形表分成4大类,即哲理类的日月金木水火土,人体类的人心手口,笔划类的竹戈十大中一弓,字形类的尸廿山女田卜,共有24个,也即是所有的字都是由这24个字形变化而成的。我们熟记了才能打出文字,而简体字也由仓颉字形转化而来。   例如繁体字的長而简体字为长,根据简易前后两划取码,长字应为LO,地为GD,兴为FC,龙字为IP,等等等等。那些不能靠打字显示出来的字就要从X字库里寻找,可能收进字库是因为同码字太多的原因吧!   个人因天分关系难以承受汉语拼音的考验,在放弃之际,竟然遇上南极星的简体字输入法,把我从绝望的边缘呼唤回来,真可谓无意中的绝处逢生。漫长几十年的写作投稿生涯,皆以仓颉繁体字敲击键盘,数十年走来的风平浪静思维,养成了一种苟延残喘略带蹊跷的心理状态。   这种不求改变或忽视上进的心理状态,自不可取;也庆幸南极星简体输入的发现,将我从学习的困惑中获得翻身。从自己写作的历史长河角度,虽然迟到了几十年,却符合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名言。   “条条大路通罗马”,真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