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油炸鬼

2星期前
8月前
刚从大油镬炸好捞上来的油炸鬼最好吃,令人甘于冒着嘴唇烫到起泡的风险先尝为快,这时它依然带有“卜卜脆”的口感,吃来过瘾。有人爱把打横切成一块块的油炸鬼放进热粥或肉骨茶里,浸泡得软绵绵,别有一种特殊口感…… 我喜欢吃咸香油炸小食,俗称油器,最具代表的当然是油炸鬼和咸煎饼啰!吉隆坡卖这些“煎炸嘢”的档摊很多,小时候住在半山芭,最常帮衬晚上在为食街摆卖的那档,近年则去蕉赖的康乐油条。 刚从大油镬炸好捞上来的油炸鬼最好吃,令人甘于冒着嘴唇烫到起泡的风险先尝为快,这时它依然带有“卜卜脆”的口感,吃来过瘾;不会像粤语俗语中的“隔夜油炸鬼”那般“冇晒火气”还韧到咬不开!有人爱把打横切成一块块的油炸鬼放进热粥或肉骨茶里,浸泡得软绵绵,别有一种特殊口感,而且吸满鲜粥浓汤,格外美味! 据说中国人最早吃油炸鬼,是基于痛心南宋英雄岳飞被奸相秦桧害死,遂以面粉制成象征秦桧夫妇的“孖公仔”用热油炸熟来吃,借以泄愤;本来叫“油炸桧”,后来变音成“油炸鬼”。“奸人桧”虽然可恨,却间接造就油炸鬼流传千古,对发扬中华传统美食是否也算略有贡献? [vip_content_start] 广州人发挥创意,用猪肠粉包裹着油炸鬼,切成一段段,名为“炸两”,加上芝麻和豉油,内脆外滑,甚受欢迎。台湾人喜欢把油炸鬼配甜豆浆或咸豆浆当早餐,合称“豆浆油条”。以前我去台北旅游时吃过,惊见他们油条的“晒士”大得夸张,像“巨无霸”般的大碌夹长,不禁怀疑自己的肠胃是否能装得下! 油条虽好吃,但“老油条”却是个含有贬义的外号,指此人世故滑头,对同事恃老卖老,且似患“职场疲惫症”,惯于偷懒耍滑,正如香港人所说的“Old Seafood”(不是“老海鲜”,而是“老屎忽”)。 至于咸煎饼,外形圆圆扁扁是其特色。小学时,同班的表姐说马来Cikgu梳的发髻很像一个咸煎饼,我留心细看,果然形容得贴切,真佩服她观察入微。中学时有个男同学脸形浑圆,五官扁平,竟有人为他取个外号叫“咸煎饼”,也的确抵死! 咸煎饼的制作,有加南乳和五香粉,使它上面显现一条螺旋形深色条纹,吃时香香咸咸,十分好味。另一款里面改放甜甜的红豆沙馅料,是另一番诱人风味,但却没有改称“甜煎饼”。 夹粽是把甜味糯米饭填塞在面粉上油炸而成的油器,可能因为用料有糯米饭,遂以“粽”名之;这似以咸煎饼包夹着粽子,名副其实就叫“夹粽”了。但我却不是很喜欢吃夹粽,不知是否觉得“夹粽”谐音像 “甲状腺肿大”的简称而心存畏忌? 还有一种好料,把两条长形面团的头端和尾端连在一起来炸,中间形成一个洞,形状像个马蹄,所以叫“马脚”。(经常吃的人,做秘密事情会易于“露出马脚”吗?)其外侧涂有糖浆,味道略甜,口感比油炸鬼脆硬。 在香港,形状类似马脚的油器却另有名称,叫“牛脷酥”。牛与马总似形影不离,俗语有“骑牛揾马”,又有“牛耕田,马食谷,老豆赚钱仔享福”,鬼差叫“牛头马面”,港马两地的油器却是“牛脷”对“马脚”,相映成趣!
10月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