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消费信贷

去年6月,博特拉大学道路安全专家古兰达颜教授披露,我国汽车数量自2019年开始每年增加逾百万辆,已经超越国家人口。全国去年已注册的车辆数量高达3330万辆,比我国总人口3260万还多。 经营机器厂小林的儿子小小林,今年终于大学毕业,要步入社会工作,也跟大部分大马人一样,需要一辆车代步。 爸爸之前因疫情冲击业务生意陷困,流动资金吃紧,家庭生活困难。妈妈又掉入先买后付(BNPL)的陷阱,小小林如今要买车,颇为困扰。 即将在今年末季提呈国会的消费者信贷法令(CCA)建议禁止租购贷款(Hire Purchase)以78条规计算,这对小小林来说是好消息吗?最终受惠的是他,还是银行? 合约利率并不是实际利率 去年6月,博特拉大学道路安全专家古兰达颜教授披露,我国汽车数量自2019年开始每年增加逾百万辆,已经超越国家人口。全国去年已注册的车辆数量高达3330万辆,比我国总人口3260万还多。 总注册的3330万辆车当中,私家车占47.3%、摩托车占46.6%、货车占4.7%,其余是巴士、德士、出租车和其他等。 [vip_content_start] 另外,一个名为seasia.co的东南亚区域新闻机构2019年的数据显示,大马的人均拥车率是东南亚第二高的国家,每1000人当中就有443辆汽车。 由于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大马人基本上必须依赖汽车和摩托车代步,才使得国人的拥车率居于东南亚第二,仅次于汶莱。 所以,小小林并不孤单,他和全马人一样,买车前都必须仔细思虑。 即将于年底提呈国会的消费者信贷法令(CCA),其中一个最引人关注的建议,就是租购贷款(Hire Purchase)俗称汽车贷款,将禁止以78条规计算,改以余额递减法计算车贷。 注册财务规划师兼P10 Holding私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林伟龙说,新法令一旦落实,汽车贷款改以余额递减法计算,届时,消费者将更节省利息。 他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给出一个例子,假设一个汽车贷款总额或母金为10万令吉,供9年也就是108期,贷款合约写明10%贷款利率,以单一利率方式来计算,得出贷款者需一共支付9万令吉的利息,总供要负起19万令吉贷款,每月供款1760令吉。 他说,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车贷计算方式。 然而更多人会忽略的是汽车贷款的实际利率,若把贷款合约写明的利率转换为实际利率,就会发现不仅如此。 林伟龙说,从计算例子中可看出,尽管汽车贷款合约写明贷款利率为10%,但实际利率却达16.1%,更高。(表1) 根据消费者信贷监督委员会(CCOB)专案小组的消费者信贷法令第二部分公众咨询,我国的汽车贷款受到1967年租购法令(Hire Purchase Act 1967)管制,当汽车贷款供应商比如银行提供单一利率(Flat Rate)贷款配套时,以78条规计算。 78条规是把贷款利息提前计算好,并分摊在每个供期的融资方式,而且这个还款结构让大部分的利息都放到了贷款初期,所以尤其当贷款者想要提早还清车贷时,剩下未偿还的母金余额相对高,是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缺点。 因为以78条规计算的汽车贷款,合约写明的利率并非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才能够反映复利率效果和汽车贷款真正成本。意思说,贷款者实际上所支付的利息,比合约上写的多。” 林伟龙以同样的例子进一步做比较,以78条规和余额递减法(Reducing Balance)计算,将有什么分别?(表2) 林伟龙解释,同样的贷款期限和条件,若车主想要在第三年也就是第36个月还清车贷,以78条规计算,已支付的利息供4万9816.51令吉,剩下余额达8万6483.18令吉得还清。而以余额递减法计算,到第36个月,已支付利息仅4万4207.60令吉,要还清贷款仅剩下8万零874.27令吉。 “我们可以看到,以余额递减法计算的贷款更节省利息,达5608.91令吉。同时,要还清贷款的余额更少。若在这时候还清贷款,总共可节省1万1217.82令吉。反之,78条规支付利息更高,要提早还清贷款时,剩下余额也比较高。” 两种贷款计算方式比较之下,可见余额递减法对贷款者来说更公平。 因此,他认为,根据公众咨询,消费者信贷监督委员会建议禁止使用78条规,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计算方式。 车贷4提案引关注 由财政部、证券监督委员会及国家银行支持的监管单位——CCOB专案小组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推动消费者信贷领域健康发展,着手拟定消费者信贷法令以规范信贷及信贷服务供应商。 该专案小组今年4月进行消费者信贷法令第二部分的公众咨询,其中一个最引人关注的建议就是汽车贷款将禁止以78条规计算,改以余额递减法计算。 他们也针对现有的框架进行全面检讨,并建议强化大马的汽车贷款框架。还基于对信贷消费者不公平的条规,建议4项主要提案: (一)为了确保对消费者公平,银行或车贷供应商,不能再以单一利率也就是78条规来提供汽车贷款,取而代之的是以固定利率(Fixed Rate)或可变动利率(Variable Rate)计算的余额递减法。 统一以固定利率或可变动利率的方程式来计算汽车贷款,也旨在让消费者和贷款方更容易理解。 (二)以固定利率或可变动利率计算的余额递减法,实际利率不能超过每年17%。这是为了确保银行或汽贷供应商所征收的利息,能够反映出他们真正的信贷成本,也让贷款者可以更容易做出比较。 17%的实际利率也是目前可变动利率贷款合约的顶限。 (三)同时,为了帮助贷款者货比三家,拥有足够资讯才做出正确的贷款决定,银行或车贷供应商与贷款者签署贷款合约前、在全部的汽车贷款广告及网站,都必须要披露贷款配套的实际利率。 (四)为了把汽车贷款的常规现代化,以符合目前营运和监管环境的发展趋势。CCOB专案小组也建议,车贷供应商可以采纳科技,他们有选择权,接受电子签名的汽车贷款协议或其他更动协议。 同时,业者也可选择通过电子渠道向贷款者发出最新的服务通知。 78条规计算方式 对贷款人不公平 CCOB专案小组说,事实上,78条规已被全球公认为是一种对贷款者不公平的计算方式。 在澳洲和纽西兰,监管单位已禁止以单一利率计算的贷款,汽车贷款也不能以78条规来计算。这两国的汽车贷款只能以固定利率或可变动利率计算的余额递减法。 同时,英国和美国(一些州属的常规可能不同)也已经禁止78条规,单一利率贷款只有在总利息等于或低过余额递减法的情况下被允许。 另外,一些国家及地区比如新加坡和香港,并不禁止78条规,不过,汽车贷款供应商需要披露,为贷款者解释清楚若要提早还清贷款时的计算方式。以确保贷款者在签署汽车贷款合约时,了解细节才做决定。 CCOB专案小组补充,除了1967年租购法令,2005年分期付款(定期收费)条例(Hire Purchase(Term Charges)Regulations 2005)有规定,大马汽车贷款利率顶限,固定利率最高为每年10%,可变动利率每年最高达17%。 等新法落实才买车? 余额递减计算法的好处就是对贷款者更公平,买车时节省利息,那么消费者应该等新法令生效才买新车吗? 林伟龙说:“若是急需汽车代步,新法令的落实,等不了。所以现在没得选,就算是78条规,消费者还是会使用这种贷款便利。” 他解释,一般上,监管单位要落实新条例,从发表公众咨询开始到真正生效会耗时几年,因此相信新法令不会那么快实行。 不过,他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个人贷款都是以余额递减计算法来计算,不再是单一利率,所以,相信车贷禁止以78条规计算指日可待,只是还无法得知什么时候正式开跑。” 他说,消费者若等不及,可以先以目前的贷款计算方式取得车贷,待1到2年后,新法令开跑进行再融资。 但他提醒,到时候再融资,二手车的利率更高,来来回回,可能节省不多,也不值得浪费力气去更换贷款配套。 另外,林伟龙也观察到,目前,市面上一些银行推出以可变动利率计算的递减余额车贷配套。他认为,有选择的话,递减余额车贷配套更好,因为可以省到利息,荷包就不会那么伤。 省下利息 买更贵的车? 既然新条例即将开跑,贷款可以省钱,消费者是不是可以加大买车预算?林伟龙并不认同。 他说,买车的决定应该回归基本的理财概念,说到底,还是要评估自己每月的还款能力和财务负担。 “用回10万令吉汽车贷款的例子,虽然可以节省几千令吉,但不要忘了这些好处将分摊在整个贷款期间享有。” 因此假如消费者原本预算每月供车1700令吉,每月节省200至300令吉,也不太可能让他加大预算,去到每月供2500令吉。 另外,林伟龙建议,要减少78条规的冲击,更实际的做法就是支付更高的头期款。头期款越高,利息节省更多。(表3) 他还说:“若想要省钱,尤其是社会新鲜人,就不要买新车。一辆新车5万令吉,就等于背负5万令吉债务,倒不如选择价值2万至3万令吉,价格实惠和实用的二手车,剩下的资源,可以做其他人生的财务规划,比如投资和更早储蓄到买屋头期等。” 【结语】 消费者信贷法令(CCA)旨在保护信贷消费者,但先买后付(BNPL)正式受到管制前,消费者要先懂得保护好自己,理性消费,贯彻“4要1不”小撇步;未来,车贷禁止78条规让消费者期待,惟买车终归要符合自己每月负担能力。
1年前
各大媒体这两三年都积极报道诸如“消费模式大转变的趋势”、“先买后付大趋势”、“什么是先买后付,是否应该使用”、“国行制定消费者信贷法令确保公平待遇”、“国行强化先买后付监督”等新闻,为的就是希望能警惕民众,避免跌入胡乱且冲动消费的漩涡,但似乎作用并不大。 小林申请了公积金特别提款,暂时结束被收债代理(DCA)激烈追债的日子,只需再多半年即可还清贷款,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太小兰疫情期间遭裁员迟迟找不到工作,之前先买后付(BNPL)消费现在也无力偿还,累积欠债5000令吉,让刚能喘口气的小林,再次头痛不已。 先买后付真的那么可怕?是否不碰为妙?若真的使用这项信贷工具又有何注意事项? 当消费变得容易且唾手可得,你是否能压得住那名为冲动的魔鬼?我们又该如何避免掉入冲动消费的陷阱? 各大媒体这两三年都积极报道诸如“消费模式大转变的趋势”、“先买后付大趋势”、“什么是先买后付,是否应该使用”、“国行制定消费者信贷法令确保公平待遇”、“国行强化先买后付监督”等新闻,为的就是希望能警惕民众,避免跌入胡乱且冲动消费的漩涡,但似乎作用并不大。 反而越来越多先买后付先甜后苦,及年轻人无力偿债财务陷困的事件层出不穷,再次引起人们热议,到底是真的钱不够用,还是无法克制理性消费惹的祸? 在理财师看来,先买后付和信用卡两者都一样,都具备让人过度消费的隐患,尤其对于还未具备良好理财观念的社会新鲜人,无疑是毒药。反之,若对理财已有一定认知,分得清“需要”和“想要”,则是有助财务规划的“良药”。 而在经济学家眼中,先买后付的模式并不符合借贷原则,也因为未有妥善限制先买后付的应用,就算低至1令吉的不耐久商品都能先买后付分期供款,从而造成频密使用并依赖这项信贷工具,久而久之打乱理财规划。 量力而行及按需购物的理性消费模式,道理人人都懂,实际操作却未必能够如此,因多数人存在的侥幸心态,总认为现在的所有消费,下个月领薪水时减少储蓄,就能还清这个月的额外消费,殊不知就是这样的心理,从此拉开冲动消费的帷幕。 先买后付 利息比信用卡更高 财福人生教育培训学院创始人兼首席讲师杨子佑告诉《投资致富》,先买后付的利息其实比信用卡还高,以电商Shopee的“SPayLater”为例,一个月的处理费1.5%,一年下来也是18%,这还没计入若有延迟还款的逾期费用。 “基本上,信用卡向来被视为最贵信贷产品,因一年利息高达18%,个人贷款的利息介于10至12%,而车贷及房贷平均在4至6.5%。”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教授黄锦荣博士点出盲点,即先买后付其实并不符合借贷原则。 “一般上借贷都是倾向(使用)周期比较长,或是占收入较大比例的商品及大件用品,比如说房子或者大型电器。而先买后付本身的做法实则违反借贷的定义,即周期较短,且在收入的占比也低。” 迷思篇 ●迷思1 先买后付碰不得? 曾试用过SPayLater的杨子佑披露,当初Shopee刚推出这项机制,还无需支付任何处理费或逾期还款费,就只是把花费分3个月摊还。 “这就是鼓励先拥有,钱慢慢才还的消费习惯,而当初的模式也的确帮助有需要的人暂渡难关,但也是需要懂得为下个月做财务规划。” Shopee去年10月17日更新SPayLater的处理费,即对所有以先买后付方式的消费者,就算是下个月全额还款都会征收1.5%的处理费,而若是有任何逾期还款的情况,则消费者的SPayLater户头会被暂时冻结,直至偿还未还款项为止,后需支付10令吉作为逾期费以重新激活户头。 随着政策调整需征收1.5%的管理费后,杨子佑就没再使用SPayLater。 “虽然1.5%看似小钱,但每个月征收一笔,累积到最后却会成很大一笔。于消费者而言,如果真的有需要,别无选择下还是建议先考量真实利息为佳。” 以银行信用卡为例,若单笔消费逾500令吉,消费者可选择简易付款计划(EPP),有些银行也只是在第一个月的还款征收利息,而不是每个月都额外收费。 另一家电商平台Lazada早前也更新旗下先买后付服务LazPayLater的收费细节,举凡任何延迟还款,今年5月23日起都会被征收标准服务费1.5%。此前,选择延后1个月还款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破除迷思:每月看似征收的费用不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建议若有其他选择比如信用卡,可对比两项服务的收费,得出最划算的选择。 ●迷思2 先买后付更方便? 先买后付和信用卡最大的分别,在于申请信用卡仍需符合基本需求,普遍需年满18岁并且有稳定工作,而先买后付并未限制使用人,故引起市场人士担忧,毕竟在没有审核使用人偿债能力的情况,还没有限制总消费数额,或成推高个人及家庭债务风险的源头。 根据国行设下的信用可申请指南,首次申请者年收入至少要有2万4000令吉,即每个月最低2000令吉,而银行在审批申请时也会要求收入证明,此外申请人还需附上雇主证明信,及其他相关文件。 不过,就算是同样类型的信用卡,但每间银行或有不同的需求,即可能A银行设下最低月薪标准是3000令吉,而B银行则参考国行指南,将申请信用卡的最低薪资要求设在2000令吉,申请人还需依自身需求及收入水平,慎选信用卡。 我们在上一篇提过,当债务管理失控,除了个人及家庭债务上升,对经济的冲击也不容小觑,虽然国家银行曾言明,源自先买后付的金融稳定风险有限,仅占整体家债的0.05%,但执行风险不容忽视。 为能将这些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国行除了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操作,也规定银行及发展金融机构(DFI)等金融机构,以及电子货币发行商,必须遵守目前的负责任放贷标准,同时对新顾客展开更全面适用性及负担能力评估。国行也要求改善先买后付用户的所有相关费用和收费的披露,并针对逾期还款征收合理费用。 “鉴于先买后付的相关费用及收费欠缺透明度,尤其是在这个制度下实施的处理费及迟还款逾期费用,或也是让用户(消费者)不清楚自己真正需缴付的款项。” ●●破除迷思:初时的方便,怕最后反而成为财务危机的推手,无论如何理性消费合理规划支出才最稳妥。 ●迷思3 先买后付门槛最低? 比起先买后付,信用卡在利息收费方面相对“有人情味”及灵活性,即持卡人可尝试和银行沟通争取调低利息,或也能选择零利息的分期付款。 杨子佑指出,先买后付的操作模式基本上和信用卡无异,但后者属于受监管的金融产品,银行都有设下基本申请标准,避免财务情况相对脆弱的群体,一不小心陷入债务危机。 “无论如何,过度消费都是不被鼓励的习惯,但若真有需要使用信用卡,建议可先在一众银行信用卡中比一比利息及处理费(复利及迟还款费用),精明使用信用卡的现金流,也能作为应急的紧急资金调动,前提是每个月必须清还本期应缴付账单金额(Statement Balance)。” 他提醒,还是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每个月若只是偿还信用卡账单的最低付款(Minimum Payment)也是会有额外费用,所以使用信用卡一定要做好预算,尤其使用分期付款计划更要打算好。 “在消费前还是需要做好最基本的财务规划,即一定要有至少3到6个月的应急资金。” ●●破除迷思:低门槛不一定是好事,前提还是该如何妥善规划财务,否则先买未必能在下个月支付,面对的额外费用,反而还会加重财务负担。 管制篇 未能如期还款 趋势上升 到底要如何管制先买后付,才能让这个模式不至于对经济发展构成伤害? 疫情加上科技进步,金融科技的应用普及化,大大改变整个金融领域乃至消费者信贷的“面貌”,数字化让信贷变得更“便宜”,无现金电子商务崛起,一键购物与消费更方便,消费者或在不经意间超出能力的消费而不自知。 在管控先买后付这方面除了让业者需完成注册即执照申请,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教授黄锦荣博士认为,使用范围也要有所限制,即规定以先买后付的商品,供款周期不能少过1个月,同时不能用在快消品上。 “此外,很多消费者对先买后付还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在处理费和延迟还款费用这一部分,更是没有深入了解,除了限定能采用先买后付的商品,也应确保人人都知道整个费用的细节。” 先买后付 18至30岁占多数80%月薪少过3000令吉 值得一提是,在先买后付的用户群中,以18至30岁者居多,据国行向国内4大非银行机构的先买后付业者取得的资料显示,约44%的先买后付用户年龄介于18至30岁,而当中超过80%的用户月薪少过3000令吉,因此最易遭受财务压力。 而这4大非银行机构先买后付业者的交易值,去年第四季占整体金融体系的约96%。 “先买后付的便利性或会将用户(消费者)置于消费高风险境地,即很容易会在未仔细思考是否有能力能准时偿还全额贷款的情况,超出能力的消费。” 而大型非银行机构也不讳言,先买后付用户未能如期还款的趋势上升,在在点出债务违约风险确升高,据国行汇整的资料,去年第四季的先买后付用户逾期还款有17%,惟截至去年第二季时是14%;2021年第四季仅7%。 黄锦荣以上述数据为例,相对年轻的群体更为喜欢使用先买后付这项信贷工具,主要是因为刚毕业或刚踏入社会工作,理财观念相对薄弱,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何以年轻群体对先买后付这般推崇,有几个关注点值得注意,即可从年长比如40岁以后的群体的消费习惯及喜好看出端倪。40岁以后的消费群体,工作多年后收入不是太大问题,能选择的信贷工具或金融产品相对更多,对先买后付的需求相对不大,且消费态度、模式及观念不同,喜好也不如年轻的群体。”
1年前
撇开新颖的先买后付不说,单是信用卡,刷卡分期时普罗大众一般先想的,绝对不是若无法按时还款,会面对的罚款和利息,多半会是下个月出粮就有办法还,若无力偿还起码还能最低付款。 经营机器厂的小林,为扩充营运向有执照的信贷公司借贷,但因疫情冲击业务生意陷困,加上还得负担一家老小生活,流动资金吃紧,未能按时摊还每月贷款。 信贷公司随之委任收债代理(DCA)对接小林收回欠债,小林勉强摊还一期后又开始拖欠还款,收债代理转向连环致电催债,甚至还留下威胁语音,更过分是还骚扰其家人,让小林苦不堪言。 本以为找到一家有执照的信贷公司,有什么情况还能有商有量的解决,现在却已然各种激烈手法追债,早知如此就不应嫌银行借贷程序麻烦转向第三方信贷公司,但后悔已迟只得咬紧牙根设法还贷。 小林的经历,相信大家未必会陌生,毕竟经常可见因向第三方信贷公司借贷,无力偿还被激烈追债的新闻,《投资致富》特别筹备《消费信贷细细算》系列,助大家厘清在使用信贷金融服务与产品前,如何保障自己权益,避免再有更多的小林陷困。 家债占GDP 81.2%非银行信贷规模不明 大马家庭债务高企已非新鲜事,根据国家银行《2022年下半年稳定检讨》报告,去年6至12月的家债半年升高2.98%或420亿令吉,至1兆4510亿令吉,当中最大比重的债务是房贷(59.7%),接下来则是个人贷款(12.8%)及车贷(12.7%);信用卡债务则占比2.8%。 而疫情未爆发前,我国2019年家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2.8%,疫情爆发的第一年(2020年)即冲上93.1%的高水平,2021年稍微退至89.1%,去年则进一步改善至81.2%。 [vip_content_start] 房贷最重  个贷车贷也不少 疫情好转后,家债情况也显著改善,纵然还是居高不下但鉴于国内经济及就业市场好转,国行点出,家债虽仍迅速扩张中,但整体信贷风险仍可管理。 但这些都是来自国内银行业的数据,并未计入那些尚未在监管体系的非银行信贷服务和信贷服务供应商,即先买后付(BNPL)、租赁(Leasing)、应收账款保理(Factoring)、收债代理(DCA)、呆账买家(ILB)及债务咨询与管理服务(DCMA)等。 所以,到底有多少个“小林”正遭遇第三方信贷金融供应商的非一般手法追款,我们不得而知,但政府及监管单位已意识到有必要将这类信贷金融服务及供应商纳入监管体系。 财政部、证券监督委员会及国家银行支持的监管单位——消费者信贷监督委员会(CCOB)专案小组,为进一步保障消费信贷者权益,同时推动消费者信贷领域健康发展,拟定消费者信贷法令(CCA)以规范信贷及信贷服务供应商。若一切顺利,消费者信贷法令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即10月9日召开的第三次下议院会议提呈。 虽说目前监管体系中的家债信贷风险还处在可管理水平,但防范胜于治疗,而在一众信贷产品与服务中,个人贷款和车贷是继房贷后,规模占比最大的贷款,故先买后付及车贷的监管可谓重中之重。 家债虽还是居高不下,但比起疫情期间,情况已改善很多,大部分国人已摆脱疫情期间的失业大打击及财务困境,偿债能力亦有所改进,被国行归类为有信贷风险的第二阶段(Stage 2)家债部分,从去年上半年的8%,降至下半年的6.7%。 利率升高  偿债能力不可轻忽 家债风险虽处可管理水平,但随着全球利率趋向正常化,国行去年5月起紧跟大市调高利率,目前隔夜政策利率(OPR)企稳在3%水平,纵然国人偿债能力稳定,但升息及生活成本攀升或潜在影响家庭资产素质,国内银行谨慎看待皆不敢掉以轻心。 生活成本高涨 国行推动利率正常化引起政商界关注,有者直言升息无助稳定马币,甚至还会因为利率攀升加重家庭及个人债务沉重者负担,应尽可能避免影响现有贷款偿还,同时也会有连锁反应推高其他物价成本,最终加重全体人民负担。 国行数据显示,家庭借贷去年下半年持续增长,全年贷款增长也几乎重返疫情前水平,2015至2019年贷款增长平均为6.2%,但信贷增长其实是紧跟家庭收入走向,去年底的债务收入比(DTI)相对稳定为1.5倍。 另外,其他偿债能力指标续稳健,偿债比率(DSR)中值及未偿还家债去年底分别为43%及37%,且去年获批新贷款,约三分之二的偿债比率并不超过60%。 四分一家债借贷人偿债比超过60% “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家庭债务借贷人的偿债比率超过60%,而他们占整体银行体系总贷款的33.9%。由于当中大部分(69%)的信贷风险由中高收入借贷人持有,信贷风险评估显示,若遭遇财困他们仍有能力继续偿还债务。” 银行为这些偿债比率逾60%借贷人做出的减值仍低,但随着利率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加上生活成本走高,难免冲击未来家庭资产素质,故国行谨慎看待潜在影响。 认知不足 落入消费陷阱 有多少人在使用信贷金融产品前,会愿意花时间深入了解细节? 撇开新颖的先买后付不说,单是信用卡,刷卡分期时普罗大众一般先想的,绝对不是若无法按时还款,会面对的罚款和利息,多半会是下个月出粮就有办法还,若无力偿还起码还能最低付款。 但根据理财师的说法,很多人总以为每个月偿还信用卡时只需最低付款就足够,却忽略了最低付款是会被征收利息,到几个月后发现卡债“积少成多”要想处理还得大费周章。 国行其实已意识到人们对于信贷金融产品的认知并不全面及清晰,有必要通过消费者信贷法令强化对消费信贷者的保障。若一切顺利,法令生效后有关信贷服务业者需完成相关注册或执照申请事宜。 市场人士都认为,监督管制这类非银行信贷服务供应商是必要举措,借着让整个运作模式浮出台面,避免未来爆出债务失控的惊雷。 事实上,国行早在2021年开始关注国内消费者信贷领域发展,并积极和财政部及证监会就制定及推行消费者信贷法令展开合作,更在整体框架还未出台前,苦口婆心给出3大建议,盼公众理性消费免掉入消费陷阱。 当时正是先买后付火热崛起时,无需任何费用即可分期付款消费,这个操作引起国行关注,担忧会造成人们轻易过度消费,甚至到债台高筑的地步,所以建议消费者使用前务必了解附带条款尤其收费方面的细节、准时缴款免被罚,以及妥善管理债务。 国行提醒:注意隐藏费用 国行原先预期,可在去年借着消费者信贷法令的出台,管制这些新颖且不在监管内的信贷产品,鉴于拟定新法令框架的繁琐,未能在去年提呈有关法令,但仍不忘提醒民众留意使用信贷产品时的隐藏费用。 新颖信贷产品  潜藏多大危机? 人们对新颖信贷金融产品的使用“降温”,是否就不会再成隐忧? 疫情的来袭,是直接推高人们对信贷需求的“推手”,长达3年的疫情干扰让很多生意大受打击,也使得在疫情爆发前经济状况已脆弱不堪的个人及家庭陷困,为能勉强维持生计被迫动用应急储备金或退休金,有者被迫向银行贷款,甚至更糟的情况是向无执照借贷方借钱。 随着疫情过渡至地方流行病,国内经济活动逐渐活络,国人也得以恢复疫情前的生活,国行点出,疫情期间最为火热的信贷工具——先买后付虽还深受特定群体比如年轻及低收入消费者喜爱,但整体增势已有趋缓现象。 先买后付降温,是否预示人们对于新颖信贷产品的热潮已过,整体应用已趋向正常,且不会再成市场隐忧?对此,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教授黄锦荣博士却不那么认为。 “但凡涉及借贷的信贷产品,又不在管制之中,哪怕是整体使用情况冷却,设定确切管制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能因为情况有缓和就置之不理。” 黄锦荣受访时直言,若下半年我国经济放缓,这类还在灰色地带的信贷产品是否又会重新受到追捧再次发光发热仍是未知数,而若信贷爆雷,恐会冲击个人乃至家庭债务。 借钱消费=累积债务 “借贷就是一把双刃刀,虽能刺激并推动经济,但同时也是在累积债务。现在要管制新颖的信贷工具是基于这是不断被重复使用的金融产品,确也存在失控风险,而债务失控也等同经济危机。” 黄锦荣坚信,看不见的东西(信贷交易)没有办法监管,必须设法让整个操作浮出台面,然后透过有意引导的做法,让整个发展走向并达到要求,以先买后付为例,一旦在监管体系内则能限制利息(即延迟还款费),并且厘清复利的计算方式。 “债务重组需要很长的周期,所以应谨慎看待以债刺激经济的做法,毕竟年轻群体才踏入社会就背负债务甚至破产,这对个人乃至整体经济的构建都是一种折损。” 消费者信贷法令 已有完整框架 消费者信贷法令已有完整框架,相信除了能更好保障消费正权益,一个妥善监管且运作良好的信贷市场将显著减低经济及金融体系的风险。 CCOB专案小组认为,妥当监管信贷服务供应商除了致力公平对待消费信贷者,借以减低违约风险,同时也能让监管当局对不公平或不道德的商业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通过监管让信贷服务供应商承担更大责任,对使用相关信贷服务或产品的消费者的能力及适合度进行评估,借以达致管控家债,及防止借贷人陷入财务困难不容忽视。” 在非银行信贷服务和信贷服务供应商的规范方面,CCOB原先的规划是先管制不受国行监管的相关信贷服务,但鉴于车贷影响也相当广泛,故提前将其纳入第一阶段(2023至2025年)监管期。 车贷虽受到1967年租购法令监管,但CCOB基于检讨对消费信贷者不公的条款,及迎合现有营运环境和监管发展革新租购融资操作的两大原则,提前将调整车贷计算框架,同时限制最高利息等调整纳入第一阶段监管中。 身兼CCOB专案小组主管的国行助理总裁阿布哈山曾点出,规范及确保信贷及信贷服务供应商遵从高度专业或标准作业模式至关重要,将继续与目前还未受规范的业者及消费者频密交流,确保能给出确切实际可行的监管回应。 “规范尚未在监管的第三方信贷金融业者旨在强化保障消费信贷者,同时支撑消费者信贷领域发展,继续为有需要的个人及小生意提供服务。” 信贷服务商须符合条规 消费者信贷法令生效后,除了强化保障消费信贷者,业者又会面对什么变化? CCOB专案小组披露,一旦法令生效,则提供信贷或信贷服务交易的商家需在6个月的宽限期内,完成相关注册或执照申请事宜。 法令生效的首要事宜,是着重于2025年前厘清那些未在任何监管单位下的非银行信贷供应及服务商的规范与管制,包括非银行租赁及应收账款保理公司,以及提供新型信贷服务BNPL供应商。 至于那些目前在个别监管机构(RSA)之下的非银行信贷供应商,比如放贷商、当铺及租购融资贷款供应商,在第一阶段期间无需赶着获得CCOB授权与认证。监管权从不同监管机构比如地方政府发展部(KPKT)或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KPDN)转至CCOB,预期2025年后才会着手进行。 “尽管如此,为能确保往后整个监管权转移无缝接轨,这些目前在两个监管单位之下的非银行信贷供应商,受促主动了解CCOB在咨询文件中列明的监管模式及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信贷和信贷服务供应商需符合的要求及条件: ◆注册或申请相关执照后,不允许在没有CCOB批准下转移执照或合并业务。 ◆执照虽无需更新但每年需支付年费 ◆申请人按照程序线上提交申请后,待CCOB审查相关文件及背景后,将会在1至3个月内批准申请。 ◆需依各自信贷服务符合最基本财务要求 ◆若未能满足这个基本条件或被吊销执照,则有关供应商董事部必须提交书面承诺,确保有关公司有充足财力在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 【下期预告】BNPL真的那么可怕吗?是否真的不可碰?使用这项信贷服务前有何该注意事项?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