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看守所曾稱不符送診標準 柯文哲突獲准戒護外醫
|
涉向受害者索1000萬助擺脫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國在家被捕
|
男子輕生獲救 女友上山尋人 竟死在德士車內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看守所曾稱不符送診標準 柯文哲突獲准戒護外醫
|
涉向受害者索1000萬助擺脫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國在家被捕
|
男子輕生獲救 女友上山尋人 竟死在德士車內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看守所曾称不符送诊标准 柯文哲突获准戒护外医
|
涉向受害者索1000万助摆脱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国在家被捕
|
男子轻生获救 女友上山寻人 竟死在德士车内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看守所曾称不符送诊标准 柯文哲突获准戒护外医
|
涉向受害者索1000万助摆脱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国在家被捕
|
男子轻生获救 女友上山寻人 竟死在德士车内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看守所曾称不符送诊标准 柯文哲突获准戒护外医
|
涉向受害者索1000万助摆脱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国在家被捕
|
男子轻生获救 女友上山寻人 竟死在德士车内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看守所曾称不符送诊标准 柯文哲突获准戒护外医
|
涉向受害者索1000万助摆脱案件 丹斯里商人返国在家被捕
|
男子轻生获救 女友上山寻人 竟死在德士车内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深造
百格新聞
欠了108億 120萬人未還PTPTN
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指出,PTPTN已從去年12月16日起,通過電郵方式向1萬388名貸款者,發出即將列入禁出國名單的通知。
1月前
百格新聞
大柔佛焦點
升學機會越來越廣,黃國華鼓勵學生赴華深造
(麻坡18日訊)麻坡漳泉公會會長拿督黃國華指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迅速,能為馬來西亞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機會和發展空間,本地學生尤其是獨中生,受促踴躍前往中國深造,為國家作育英才。
2月前
大柔佛焦點
北馬新聞
依斯瑪:98%順利就職 技職培訓可成深造首選
吉州區域發展局總經理依斯瑪蘇海米指出,技職教育與培訓課程(TVET)應成為學生的深造首選,因為98%結業學員順利找到工作,平均月薪不少過3000令吉。
3月前
北馬新聞
大柔佛焦點
獲頒皇家教育獎,阿里夫馬武裡丁、陳愷盈續深造
(新山16日訊)今日舉行的工大結業禮,阿里夫馬武裡丁和陳愷盈分別以卓越成績,獲頒皇家教育獎(Anugerah Pelajaran Diraja),兩人在這之後將繼續在母校深造。
4月前
大柔佛焦點
學生園地
沙政府今年撥過億令吉 作沙政府獎學金助學子深造
(亞庇25日訊)沙巴州政府今年已撥款1億1317萬令吉作為沙巴州政府獎學金用途,協助1萬1294名沙巴學子在國內外深造。
5月前
學生園地
都市動態
雪州議會 | 雪婦女自我增值中心 9女性獲獎學金深造
雪州政府撥出60萬令吉作為雪州婦女自我增值中心獎學金,以贊助34名女性到大專學府深造。
9月前
都市動態
星雲
回鄉偶書/陳樹楷(亞婁)
今年的清明節終於成功約上二哥回鄉掃墓。一踏上島上的碼頭,二哥感嘆這樣就20年了。這些年來總有各種因由導致二哥無法赴約。沿著碼頭長廊走向出口,只見黑壓壓的人頭已擠滿出口處,“kereta sewa,kereta sewa”的叫喚聲此起披落。 “這麼多車主要怎樣選?”二哥問,“就選他吧!”我說。 “認識?”“不認識,只是覺得他太靦腆,應該不容易招到客人。”我回答。 在去取車的路上,他笑問客從何處來?來工作嗎?來旅遊? 二哥告訴他我們是回鄉掃墓。 二哥太久沒回來了,擔心路線有所改變,就讓我開車。回鄉做客的感覺就只能用五味雜陳4個字來形容,二哥比我感受更強烈。畢竟我每年都會衝擊一次,也許習慣了。 墓園離碼頭不遠,大約5分鐘車程就到了。只是要轉入墓園的路口無標誌,只能用猜,對遊子們是一個挑戰,不過還是順利的抵達墓園。由於渡輪班次的問題,我們只能選擇清明節後去拜祭。原以為當天墓園會冷清清,豈知還是挺多人的。還遇上了我小學同學呢!一上山,就從車裡望到他,跟他打個招呼,也許車內的光線較暗,他一臉懵懵的看著而已。下車走向他的方向時才給他認出,一陣寒暄後,就離開準備拜大伯公和掃墓。兒童相見不相識,只聽到他的孩子問他我是誰?他說是他的同學,“沒見過啊?”他孩子問道,“他在外面工作。”我的同學回答。遊子的身分讓我在異鄉做客,在家鄉也是客。 遇見島上的活字典 長幼有序。先拜祭祖母,過後再去拜祭父親。在拜祭父親時,一位中年男子向我們的方向走過來。他跟我打了招呼,就問二哥認得他嗎?二哥看著我,我說就是他每年幫我們清理祖母和父親的墳上的雜草,小時候曾經住在我們家附近的。然後,他告訴二哥,在大哥病世的前些日子有見過大哥,但是他沒過去打招呼,如今好像有點遺憾。鄉音無改鬢毛衰,他說二哥還是老樣子。過後就如數家珍地訴說往事和這些年來左鄰右里的一些事。這些人和事又重新浮現在我眼前,二哥好像想到了一些已忘記的人和事。他也一一指著那些來掃墓的和墳墓鉅細無遺的講述他們背景和故事。我說他是島上的活字典,他說他一生沒離開過島。回程時,二哥說站在父親的墳墓前望向四周,他認識躺在裡面的多過站在外面的。“島已經不是當年的島了,物非、人亦非、事也非。剩下不變的是您而已。”我提醒二哥。 當年島上的學生在中五畢業後,要繼續深造只有離島。少小離家老大回。我們兄弟姐妹和島上的學子們一樣因為深造相繼離島,畢業後都留在半島完成人生四部曲讀書、工作、結婚、生子,回鄉都是逢年過節的事了。父母在不遠游,現在父母都不在了,掃墓就成了回鄉的唯一理由。
9月前
星雲
即時國會
扎希:讓各族學生赴華深造 秉持“色盲”提供技教機會
副首相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指出,在推廣技術和職業教育(TVET)課題上,政府始終秉持“色盲”的原則,並致力為每名大馬人提供技職教育課程的機會。
9月前
即時國會
熱點
林國元:馬中關係鞏固發展 去年2千人赴華深造
馬來西亞留華學生近年來逐年增長,單單在去年就有超過2000名新生赴華深造,這個趨勢顯示出中國成為了大馬人出國留學的重要選擇之一,馬中建交關係將走入更鞏固的發展階段。
10月前
熱點
封面頭條
扎希:具科技知識優勢 鼓勵大馬生赴華深造
首相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指出,年輕人應該考慮視中國為深造的國家,因為中國深造具有獲取高影響力科技和知識的優勢、空間和潛力。
10月前
封面頭條
社區社團
蔡崇金:107大馬華裔生 泉州輕工學院深造
馬來西亞海絲學院院長蔡崇金指出,目前共有107名我國華裔學子,在中國福建省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深造,預料今年9月將有更多的大馬華裔高中畢業生,到該學院求學,接觸中國最新知識及技術,考取高素專業人才文憑。
11月前
社區社團
沙巴要聞
黃小娟:教育改變命運 學子勿放棄深造機會
(亞庇21日訊)沙巴中華大會堂署理總會長拿督黃小娟強調,教育可以改變命運,更是邁向人生成功的重要條件。
11月前
沙巴要聞
即時國內
扎希:中技職獎學金供深造 MARA將承擔來回機票
副首相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扎希指出,中方在一帶一路架構下,將額外提供1000份技職教育培訓獎學金予我國技職教育學生到該國深造,而人民信託局(MARA)將承擔有關學生的來回機票。
1年前
即時國內
帶你看世界
中國留學生因潛在間諜危險 赴加拿大深造被拒
由於疫情期間跨國旅行受限,2022年他藉由遠距授課攻讀機械工程碩士,隨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機械與機電一體化工程博士研究課程錄取他,按理應於同年9月入學。
1年前
帶你看世界
大柔佛焦點
鄭振賢:董事會贊助學雜費 鼓勵寬中生 參加“保送教師”
(新山2日訊)寬柔中學董事長鄭振賢表示,董事會歡迎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寬中畢業生參加“保送教師計劃”,到海內外大專深造,由董事會贊助所有學雜費,並在畢業後,根據合約回返母校執教。 鄭振賢指出,有關參與“保送教師計劃”的寬中畢業生,在完成大專學業後,將根據合約,回返母校執教至少4年。 他解釋,這項保送教師計劃由來已久,目前,寬中古來分校就有3名寬中畢業生參與保送教師計劃,最近有一人甫學成歸來。 寬柔中學古來分校今日舉行高中部畢業禮,今日共有757名學生高唱驪歌,逾1600名家長受邀觀禮。鄭振賢是在會上致詞時,這麼表示。 他說,董事會未限制保送教師就讀的大學或科系,有關畢業生可選擇到國內或海外大專深造,並自由選擇科系。不過,當中,馬來文和英文科教師的需求最大。 除了上述保送計劃之外,對於現有的教師,寬中也持續提供在職培訓計劃。鄭振賢指出,寬中董事會在這方面已投入138萬令吉。 鄭振賢強調,寬中三校共有逾730名教職員,每月開銷達370萬令吉,每年包括花紅在內總計4800萬令吉以上,開銷龐大。雖然如此,董事會仍將繼續提升三校硬體和軟體設施。 關於協助清寒生完成中學學業,鄭振賢承諾,董事會將盡一切力量,持續從各方面幫助清寒子弟,絕不會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境而輟學。 鄭振賢在致詞尾聲,語重心長對畢業生再三叮嚀,提醒畢業生一定要時刻記住父母和師長的恩情,語末更清唱歌曲《再見Good bye》的兩段歌詞,祝福畢業生前程似錦,獲全場喝采。 黃慧珠:升學率邁向95% 另一方面,寬中古來分校校長兼新山校本部校長黃慧珠致詞時指出,根據升學輔導處對2022年畢業生的追蹤,截至11月30日,有88%的畢業生繼續深造,而若加上正在申請和決定升學的人數,則高達95%。 黃慧珠勉勵學生,只要確立方向,腳步堅定,何時出發不是太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永遠保持正面思考,端正態度,拿出寬柔精神。 “即使大家不是朝同一個方向出發,但是一定都是飛得更高更遠。” 黃慧珠也勸勉學生,繼續努力,展現實力,持續在校時的學習精神與熱忱,把自己磨練成一塊黃金,以便在石堆瓦礫中閃閃發亮,讓別人看見。 此外,她提到,曾經有人討論寬中是不是也應解除髮禁。她相信一定沒人後悔這6年短髮的選擇,而她本身就曾這樣短髮度過6年。 “我從來不怕短髮,我只怕我不是寬中人。同學們高三即將畢業,已18歲,應已瞭解到人生中,爭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切切實實的體會,才是真正的意義。 她過後受詢時解釋,短髮是寬中生的特色與品牌,象徵整齊和守紀律,校方仍會繼續維持短髮的校規。 張愫慧:七校友會使命一致 從吉隆坡風塵僕僕趕來新山的雪隆寬柔校友會會長張愫慧致詞時表示,寬中共有7個校友會,分佈在柔佛、雪隆、檳城、新加坡、臺灣、中國、北美州。眾校友會使命一致,即在能力可及範圍內,為母校服務,並協助學弟妹。 張愫慧恭賀今屆高中部畢業的學弟妹,勇敢向前邁進,展翅迎向新旅程。 在畢業典禮上,除了頒發畢業證書和成績優異獎之外,校方也頒發高三模範生獎。有關6個年段的模範生獎盃和書券獎由雪隆寬柔校友會贊助。 來到更重要的環節,大會進行寬中古來分校第十七屆高中畢業生獻金儀式,由畢業生代表移交1萬5000令吉予母校。 今日出席畢業典禮的嘉賓,尚包括:寬中董事部元老林俊民、第三副董事長拿督陳益昇、總務葉運才、第一副總務何舜成、常務董事童星存、前校長張拔川、寬中至達城分校校長鄭美珍、新山寬中副校長陳葒冰等。
1年前
大柔佛焦點
星雲
【周遊霓虹國】遠距離/周蔚延
月初先生去了北海道開始新工作,我們又展開了遠距離模式。札幌與名古屋距離大約1500公里,跟吉隆坡與曼谷之間的距離差不多。 遠距離好難。難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對方不在身邊什麼忙也幫不上;難在失聯的時候,腦海裡即便上演了萬種情節,電話的另一端仍舊處於失聯狀態;難在難過到不行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卻只能一個人抱頭痛哭;難在什麼事情都能一個人扛以後,懷疑還需要對方幹嘛…… 幸好,和先生戀愛結婚以來,經歷過不少次的遠距離,所以這次算是比較快進入狀況了。 和先生的相遇,是在大學畢業後。在一起不到兩年,就經歷了第一次的遠距離。當時為了完成留學夢,到臺灣深造。得知獲得獎學金的那天,我們倆哭成了淚人。後來的每一次離別,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機場是最好哭的地方。 維持遠距離,視訊通話和安排見面是最基本的兩件事。每天視訊通話是一定要的;而所幸的是,當時有了廉價航空,實現了人人都能飛的願望,所以到臺灣後,每逢暑假、寒假都會安排回馬,一年固定回馬兩次。當時還是男友的先生,一有長假也會飛到臺灣看我,然後一起遊走臺灣。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久別重逢後的激動,讓每一次的見面都顯得格外珍貴,也讓我們更懂得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候就一起好好玩;不在一起的時候,他努力工作、我努力寫報告。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光過得特別勵志、充實、有方向、有目標。 第二段遠距離,發生在婚後。我們倆一塊兒從紐西蘭打工度假回馬後,開始計劃結婚。然而,因為適應不了新的工作環境而經歷了低潮期的我在此時得到了一個來日本深造的機會。先生能理解我,鼓勵我做想做的事,不想我放棄掉一個好機會一輩子在遺憾中度過。於是,出發日本前,我們先簽字註冊結婚。原本不想跑華人傳統禮俗設宴等,但雙方家長希望擺酒,於是我先出發前來日本,一個月後,又回馬辦婚宴。婚事辦妥後,我和先生隨即又展開了婚後的遠距離生活。 兩年後,先生決定來日本發展看看。雖然完全不懂日語,但他鼓起勇氣放下了馬來西亞的事業、家人、朋友,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起初工作沒著落,日子非常難熬,但還好慢慢地挺過來了。 又迎來了離別時刻 歷經5年時間,我終於完成了博士學位。畢業後,我寄了百多份履歷,但就是找不到一份在名古屋的工作。最後,在距離名古屋大約370公里的另一個小縣市香川找到工作,於是遠距離又開始了。為了可以重返名古屋,我可是在新工作開始不到3個月,又開始投履歷,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一年後,終於讓我又回到名古屋,和先生一起搬進了一間較之前大的房子,看著兩人份的傢俱終於聚在同一空間,感覺特別安心。 但安心的日子過沒多久,日元開始貶值,能兌換到的馬幣越來越少。先生想換份高點收入的工作,我也覺得可以趁早換份更有進步空間的工作。於是換他投履歷,努力後襬在眼前的是一個遠在北方、印象中一直都是白皚皚一片國度的工作機會。去或不去,這些年來,第一次主動權掌握在先生手裡。儘管萬般不捨,但我還是鼓勵先生可以去嘗試看看,不去哪能甘心? 10月底抵達北海道,整座城市映照在紅橙黃葉之下,秋意甚濃。陪先生安頓好順便小玩了幾天後,又迎來了離別時刻,而這次淚流成河的地點換成了新千歲機場。 回到名古屋看見先生把他的衣物、用品等都帶走了,又斷斷續續哭了好幾天,才終於適應過來,開始利用一個人的時間,看書、看劇、寫作、作畫等等。 遠距離很難,但每一次的相聚也別具意義。下一次見面的行程已安排好,有了期待,日子也就不難過了。
1年前
星雲
更多深造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