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常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烹饪
学记
【校园报道】厨艺大赛发挥创意 学生掌勺体验下厨乐
(怡保讯)你是否曾想过能在校园里展现自己的厨艺?育才华中日前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厨艺比赛,吸引预备班至中四班的学生参与,竞争激烈,学生们纷纷发挥创意,展示了各自的烹饪技巧。 比赛当天,主办方为参赛者提供基本食材,即鸡肉、黄姜粉、咖哩粉、米饭、酱油、生抽和鸡蛋,赛事没有特定主题,学生们可以发挥创意,制作出独具风格的菜肴。 共16队参赛 每队4人 该赛事一共有16组参赛队伍,每队有4名队员,比赛过程不仅要合理分配工作,也要确保卫生状况、菜肴的味道和创意性,以及菜肴摆盘等。每组在2个小时内完成佳肴和一份菜单,并收拾所有厨余。过程不易,但参赛队伍顺利完成。 此次烹饪比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培养团队精神。校园厨艺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也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与美好的回忆。 冠军队摆盘精美 色香味俱全 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香气四溢的食物上桌以后,经评审评分后,育才华中的“厨神”诞生了,由卢咏嘉、陈家敏、陈子晴和陈妍晴组成的队伍荣获冠军,呈现的菜肴不仅色香味俱全,摆盘也精美细致,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有参加者都获得一张奖状,而奖金分别是冠军100令吉、亚军80令吉和季军50令吉。 黄文标 李存孝赞助4000 该比赛获巴占州议员黄文标和其团队的大力支持,黄文标与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共同赞助4000令吉。此外,他也邀请两位知名餐饮业人士担任比赛评审,分别是“长叔叉烧饭”和“碳世界”的东主,为比赛增添专业性,也为参赛学生带来宝贵的指导意见。校方对于所获的赞助和支持表示感激,期待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 杨伟健:提供展示厨艺平台 学生杨伟健(16岁)在此次厨艺比赛中担任宣传负责人兼活动主持人。他表示,经过与筹委会紧密合作,以及多种宣传手法,最终吸引了16个队伍参赛,达到活动人数的上限。 他说,通过多样化宣传,该比赛已成为学生讨论的热门话题。他也分享,举办这场比赛的灵感来源于圣约翰救伤队的烹饪比赛。他希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厨艺和学习的平台。 作为第一次策划大型活动的他,起初没想到筹备工作会如此繁琐,也遇到了不少团队内部意见不合的情况。为了解决问题,他多次与老师及课外活动副校长讨论,以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尽管过程中遇到挑战,也有改进的空间,但整体活动成功举行,这次经历也让他明白没有事是不可能的,能够参与其中感到自豪。 黄文标:下届比赛可提高难度 身兼育才华中家教协会主席的黄文标指出,不论是华人还是其他种族,大家都热爱美食,而学校的活动通常以学业或课外活动为主,他希望通过该厨艺比赛,能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厨艺。作为家协主席,他对16组参赛队伍表示高度认可,并表扬筹委会的周密准备。 他建议,下一届比赛可以提高难度,而比赛的关键在于广泛参与,不能让学生感到被忽视。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读书,但或许可以找到他们的强项,正因如此,他积极寻找赞助和知名评审,确保首届比赛顺利举办,为未来的比赛奠定基础。 卢咏嘉:须配合默契分工明确 学生卢咏嘉(15岁)在比赛中作为组长,带领队伍获得冠军,受访时分享这次的成功少不了组员的帮忙,大家必须配合默契,分工明确,才能顺利进行。她平时在家并没有下厨,只是帮忙“打下手”,并非掌勺人,而对于有机会在学校与朋友一起体验下厨的乐趣,她感到非常开心与珍惜,并留下了美好回忆。 她表示,一开始报名参赛,组员们只是抱着参与的心态,没想过有机会拿到冠军,她在比赛过程中也曾因缺乏经验和不熟悉场地用具而感到紧张。她感谢组员们高度配合,希望明年能再次合作,也期待第二届厨艺大赛的来临。此次比赛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关系,他们还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创新辉煌成绩。 曹丽碧:展现组织能力 副校长曹丽碧对筹备过程中所有委员的合作精神表示赞赏。她指出,这次活动由圣约翰救伤队牵头,并联合其他制度团体共同举办,大家通力合作,展现了极高的组织能力。 她说,此次比赛也是育才中学首次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反应积极,参与度超出预期。同时对育才华中的学生展现出的合作感到欣慰。无论是筹备过程还是活动执行,学生们表现非常优秀,充分体现他们的责任感与执行力。 她希望这次比赛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来年能有更多机会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7天前
学记
最新文章
远离战火煮美食 乌退役军赴法学厨艺
4岁的乌克兰人阿赫耶夫曾在俄乌战争中负伤,被子弹击中腹部和腿部,还被俘了10个月。退役后,他决定学习烹饪,并幸运地得到法国米其林星级厨师马克斯的悉心指导。
2星期前
最新文章
都市动态
分享母子爱与故事 《留住妈妈的味道》新书推介
由星洲日报策划,生活杂志社出版的《留住妈妈的味道》新书推荐礼,日前在南洋商报总社礼堂举行。
1月前
都市动态
沙巴潮讯
全州福建美⻝烹饪比赛 庇福建笃福建福联青沙永春夺金
(亚庇17日讯)亚庇福建会馆、拿笃福建会馆、沙闽福联青、沙巴永春会馆代表凭著精湛的厨艺,在2024年第13届全州福建美食烹饪比赛齐夺金牌。
3月前
沙巴潮讯
全国综合
拍片给孩子看 不让手艺失传 六旬大叔做菜成为网红
烹饪大叔火了!自称峇峇大叔(Tok Baba)的六旬男子拉昔迪,最近凭借一系列在网上烹饪的视频,从零点击率出发,在不到1年的时间就累积了超过2000名粉丝,成为新晋网红,引发大量的讨论。
4月前
全国综合
文艺春秋
吴鑫霖/马铃薯与鸡
最近很迷恋马铃薯和鸡这个组合的菜。以前做的时候,总是会下很多黑酱油,今天做的时候,反而不下了,换了一个方式来腌制鸡肉,味道反而更上一个层次。 不知道为何,烹煮这道菜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周深演唱的〈家后〉。我对闽南歌有说不出的喜爱。喜爱它可以大喜大悲,喜欢它可以温柔而哀怨。这很像读婉约词,还要是柳永的。当这马铃薯鸡出锅的时候,秀色可餐,淡泞细香明艳。 做鸡肉不难,难在如何选购和做马铃薯。刚刚吃的时候就吃到了外围都熟透,就是中心还不太熟的马铃薯。心中不免有小小的遗憾。但买马铃薯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要做得爽口好吃,要买那种大个头的,我在NSK买的,挂着大大的“土豆”两个字。我印象中不是美国来的,也许是中国的?不确定。 说起“土豆”这二字,多年前我曾批评电台DJ用了很不在地的说法来介绍我从小熟悉的马铃薯。后来,我到吉隆坡,听到有人称我的马铃薯为荷兰豆,再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马铃薯渐渐退出生活的舞台,荷兰豆依然在粤语圈里荡漾,土豆则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土豆了。 我想起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这本书讲的都是那些已经不再提起或者使用的字,读后,原来连字和词都有它们的生命周期,像极了人的生命。曾经幼稚过,曾经年少风华过,曾经气盛过,后来渐渐步入暮色,然后老了,然后渐渐被人遗忘。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喜欢创作?我想,喜欢写作的人,除了喜欢分享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跟现实环境的遗忘做抵抗吧!尤其是在马来西亚,身为华人,你所谓的华文/华语文学,在国家文化政策当中始终是不存在的幽灵,你如果不愿意使用国文(马来文)书写,选择了马来文以外的语文创作,其实已经是在抵抗主流叙述了。但这是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不得已状况,在我则没有那么大的家国情怀,我抵抗的是不愿意被历史所遗忘。 至少,我死后,我有作品留下。庆幸的是,37岁当下我就没有了呼吸,肉体不在,我的精神依然留在我那3本作品中。在图书馆也罢,在网络的汪洋中也罢,至少我的文字证明了我的存在。马铃薯这个名词则不同,它过去被称作马铃薯时被人们吃了或者腐烂了,就从此消失,然后随着称它作马铃薯的人逐渐老去、死去,这个名词被其他名词代替之后,如果我也死了,马铃薯这个名称就从世界上消失了。 这道菜,我吃完就觉要做好这个简单又味道浓郁的组合实在考验人啊!但别害怕,因为做法真的简单。首先,把马铃薯的皮给刨掉。刨刀要小心使用,小时候我因为没有注意,一不小心就把手皮给刨掉了,那是很血腥的画面,血淋淋的大红,我看着自己流血,灵魂仿佛出窍了片刻,回过神来,我便大哭,因为痛。所以拿起刨刀时,这个过去的画面都会在我眼前浮现。 刨掉了马铃薯的皮,你就要像动画《Sausage Party》的第一幕那般,将马铃薯切丁,泡在水中片刻,接着将锅子烧热,加油,待油温拉高,微微冒烟,再将滤掉水的马铃薯置入锅中转中火煎,约莫5分钟后,马铃薯就会慢慢地转色为焦。这时空气中也会闻到一股炸薯条的味道,好啦,别犹豫去翻面,要冒着被油溅到的危险,敢敢地翻面,再煎个5分钟,随后起锅,放凉。 与时光同行的是,你的鸡肉,我建议城市人不要买一整只鸡,如果只是你和爱侣两人,两个全鸡腿让NSK或是巴刹的小贩斩成小块即可。你可以选用手扎花或是李锦记的酱油腌制,约莫15分钟,马铃薯起锅后,把同步切好的姜丝先爆香,接着把鸡腿肉放进锅里煎至焦黄。 焦黄、焦香总是诱人,再把边角已经焦黄的马铃薯倒入锅中,滋滋滋的声响爆开,仿佛做爱时的啪啪声。孔老夫子说的,食色性也。爱食者,必然贪吃也。姜的味道、马铃薯的味道、酱油腌制的鸡肉的味道混合,再添入少许蚝油,翻炒,加入一茶匙白糖,翻炒,再加入半杯水,锅盖盖上,焖! 等的时间很浪费,我通常会扫地,煲水,但绝对不会发呆。再不然就是把用过的碗碟厨具赶紧洗一洗,有时洗得起劲会误以为自己是个星级酒店的大厨。但大厨怎么会煮那么家常的菜呢?可是,人人到馆子里,都说要找家常味,也不知道是馆子的豪华贬值了,还是家常菜升级成豪华菜单里的昂贵佳肴了。总之,有些味道和马铃薯的名字一样,吃着吃着,虽然都是同样的味道,有些更淡了,有些或许更重口味了,但吃的就是一种记忆情怀。锅气大概也是如此玄幻的东西吧?我猜。 等水蒸发,汤汁收缩浓稠,这时可以加一点黄酒。我拿的是亲家母多年前送给我,我一直觉得它坏了的黄酒。有时是五粮液,有时是泸州老窖,有时是台湾的茅台。那瓶买回来用过一次就被我嫌弃的花雕,晾着晾着,尘埃已经布满它的身上,却不晓得酒香是否更加浓郁了呢? 马铃薯鸡起锅时,我望向了天边的斜阳云彩。这时的背景音乐已经不是周深了,而是黄妈的〈向云端〉。工作劳累时,我开着车从广东义山回家就听这首歌,反复、重复地听。仿佛从黄妈的歌声里找到了力量,一种沧桑不完美的力量。 那天,有朋友告诉我,他们都承认我工作的速度很快,但有瑕疵,是粗心大意。然后又有人告诉我,很多人以为你会去抢夺别人的东西,但我一直深谙无为而为的道理。我很喜欢《庄子‧人间世》里的不才的樗树。有时我也喜欢《老子》里形容的水。水,不争,不才的樗树也不争,或许我应该走到哪里都应该为自己张贴:“笼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 我不做鲲鹏,但做野鹤。我宁做无用之才,也不做等着被人砍伐的好木。生命有其长短,有人争名夺利,有人看破自在。还是吃一口自己煮的马铃薯鸡,喝一杯自己酿制的米酒,如果有琴弦,也许可以抚一曲〈醉渔唱晚〉。人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吃鸡……吧! 相关文章: 吴鑫霖/生活并非繁花盛开 吴鑫霖/冬青味儿 吴鑫霖/米妮和水兴
4月前
文艺春秋
古城大小事
刀工摆盘点缀鬼斧神工 金厨赛35人展身手
2024年第六届马来西亚金厨竞赛今明两天在马六甲培风礼堂正式引爆,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厨师大展身手,使出浑身解数,从刀工、到摆盘点缀,展现一道道精致的美食佳肴,让人垂涎三尺。
4月前
古城大小事
好料推荐
私房好菜 | 上得法庭 入得厨房 李光照享受烹饪解压又疗愈
年轻律师李光照不仅出得厅堂、上得法庭,还入得厨房,以稳扎稳打又极其耐心的手法烹调出一道又一道的美食,除了享受解压及疗愈过程,更是对妻儿的一份心意与关怀。
5月前
好料推荐
全国综合
婚后不下厨很对不起老公 女子委屈:“我妈造成的”
一名女子因为母亲说话让人难受,搞到她对烹饪失去兴趣和信心,即使结婚后仍然不喜欢下厨。
6月前
全国综合
读家
【读家投稿】颜书韵 / 读食时光
对于懂吃擅煮者,读这些谈食材论烹调的文字应该更有感,读来或像是切磋厨艺或较量饕客指数…… 交互阅读两部描写食材与家族饮食记忆的散文《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和《旧日厨房》,对不擅料理不谙吃食的我而言,也许是对牛弹琴,不过我很享受从作家字里行间的细腻描绘中想像食事的滋味与况味。从另一层角度来说,或许也是让不懂品鉴美食的我窥探世界上许多人对吃这件人间小事的莫大热忱。 我喜欢詹宏志细密绵长的文字,把一道料理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这道菜对他童年的启发;在他游历世界时,各地异国料理怎样拓宽他的味蕾与视界;而生命中重要的3个女人又是如何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菜肴引领他踏上烹饪之道。 詹老师不仅对做菜自有一套,还喜欢刨根潜藏在料理背后的历史典故与渊源,因此看他写一道菜,有时也跟着走访了意大利海岸或基隆港的渔人足迹,或是探寻从俄罗斯传入东亚一带的食文化通婚脉络,甚至是我熟闻的大马巴生与新古毛名产,本地知食作家林金城亦登场其中篇幅,是色香味知的盛宴。 我接触洪爱珠的文字最早是从好几本历年的《九歌年度散文选》中,尤其她在《110年度散文选》中那篇〈二零二零台北式结婚〉最教我印象深刻。她写日常光景内敛不铺张,读来温润有光,她写饮食厨房我觉更是得心顺手,像深藏不露的知食分子谦逊分享多年累积下来的烹调见地,读来像啜食一锅小火慢炖的滚粥,素淡回甘,细致暖脾。 而她谈及家庭饮食与病逝母亲、台北市集炊烟与古早市场人情,以及独身女子与婚后妇女、女儿与孙女等身分视角的故事常给我一袭静谧之感,可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反倒是对吃食极有主见与主张,乃至连情感对象在对食的灼解下也应势均力敌,像她写:“凭借吃面,看清彼此参差。” 我绝非吃货,对美食向来只懂“趋吉避凶”,专挑熟悉和素来习惯的,不懂尝鲜试胆,口味层次单薄单一,更无缘评论制作手法技艺。我对饮食热衷不高,但并不表示我嗤鼻那些耗费大把时间在灶台上的人。相反,由于自己做不到,我反而敬佩这群把很大一部分生活和精力都贡献在厨事的专家。因而读这些美食纪实我读得津津有味,像是看一部我永远苦手的生活技能纪录片。 对于懂吃擅煮者,读这些谈食材论烹调的文字应该更有感,读来或像是切磋厨艺或较量饕客指数,看他们对煮一锅白米饭斤斤计较,写一道鱼汤洋洋洒洒,或是讲一回上菜市场见闻的侃侃而谈,接地气得来又饱含了雅俗共赏的笔意与气韵,我以为是将生活与文学贴合的最佳示例。 或者,其实我对和食物连结的温情故事多感,像孩子单纯地吃进母亲亲手下厨制作的便当,一口接一口,彼时他仍未懂美食的精深奥义,全世界最美好的滋味就在他的口中,随他的童年一起,溶进身体和记忆里。 相关文章: 【读家投稿】颜书韵 / 收编在体内的地图集 颜书韵 / 游牧青春的异乡絮语
7月前
读家
狮城二三事
3年前弃白领职转战小贩 大马女子狮城售椰浆饭结业
(新加坡1日讯)3年前放弃白领生活转行当小贩,创造自己独特的椰浆饭口味,并分别在狮城中峇鲁和榜鹅小贩中心开设了摊位,44岁女摊主上个月底结束营业,引起网民关注。 《8视界新闻网》报道,来自马来西亚的陳艾瑞斯(譯音,Aries Chan)于3年前毅然放弃市场营销专员的工作,转行当小贩。 近日,狮城著名食评家司徒国辉(KF Seetoh)在脸书透露,Aries Chan于3月底结束两个小贩摊位的业务,引起不少网民关注。 对食物充满热情的陳艾瑞斯在受访时说,她当小贩的历程充满了酸甜的记忆,但她完全没有遗憾。 她表示,自己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甘榜,每每佳节期间,邻居都会聚在一起准备美食,她则在一帮观看,逐渐对烹饪产生兴趣。 “老实说,如果我没有成为小贩,也不会获得现在的不同经验和历练,这是我所珍惜的。” 钻研自己独特的口味 即使在新加坡上班时,她一直想进入餐饮业,后来发现椰浆饭团在大马越来越受欢迎,她开始研究是否可以引进新加坡。 发现可行后,她与丈夫前往吉隆坡购买样品,然后自己钻研自己独特的口味,之后在网上售卖。 她表示,后来兴起开设摊位的念头,是因为顾客询问为何不开档卖椰浆饭团。因此,她于2021年3月于中峇鲁熟食中心开设了第一个摊位。 陳艾瑞斯从姐妹哪里获得了不同食谱进行研究,并请教了吉隆坡一名椰浆饭师傅,从而研发出自己的独特食谱配方。在试验食谱的当儿,她面对不少挑战。 她说,刚开始时自己在摊位待了4天做实验,有一名摊贩上前问她如何了,结果她突然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她于2022年12月在当地一家小贩中心开设了第二个摊位,售卖另一个大马美食“扁担饭”,反应也不俗。 不过,随着成本日益高涨以及员工短缺,她发现自己的业务无法再持续下去。 虽然不舍,但她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开设摊位,但她会继续扩展业务。 她透露,可能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把食谱配方卖给他人,或者以罐装售卖自己的叁巴辣椒。
9月前
狮城二三事
全国综合
夫妻结婚互相送礼 “爱烹饪所以送罐头咖哩粉”
一对马来新人在筹备婚礼时从实际角度出发,将送给彼此的结婚礼品换成新鲜的食材和罐头食品,凸显了新娘喜欢烹饪的兴趣。
10月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吾儿做家务懂烹饪” 妇女教养有方获赞
如何培养出一位好女婿?
10月前
全国综合
星云
盛满乡愁的长寿面/李嘉慧(新山)
银色小锅里的水正咕噜咕噜的冒泡,我缓缓放入面饼、几条青菜、几个馄饨和一根香肠,再辅以少许盐、麻油、生抽和胡椒粉调味。滚烫的热水盖过了食材,不一会儿热水开始翻滚、食材浮于水面。我关火盛出,再放上事先准备好的荷包蛋便准备大快朵颐。 冒着热气的汤面被我吹凉后放入口中细细品味。我一边咀嚼一边回忆着熟悉的味道,却惊异于汤面味道的变化。望着眼前的汤面,我总觉得有种空荡荡的苦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曾经的鲜美可口变成了如今的乏善可陈。 我拿出妈妈写的纸条仔细对比,发现我的烹饪方式并无不妥。于是,我仔细回忆妈妈烹饪时的细节。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绑着马尾、穿着淡黄色连身裙的小女孩围绕在妈妈身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问:“妈妈,你在煮什么?”“我在煮你的长寿面。”5岁的小女孩尚且不知道什么是长寿面,只是觉得看起来很好吃。 温热的白色汤汁混杂着青菜的清香让人食欲大开,她迫不及待地吃着刚煮好的长寿面。馄饨里的猪肉馅混杂着汤汁和荷包蛋的焦香,刺激着她的味蕾。她眉头舒展,眨着眼睛偏头看向妈妈问为什么平时不煮这个好吃的面?“因为今天是你的生日,那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好日子吗?”她又问。妈妈温婉地直视她回道:“是个好日子,你出生的那天,我很幸福。” 当时的她觉得暖暖的,长寿面好像也变得甜甜的。或许发生变化的不是长寿面的味道而是厨师的心意和食客的心境。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碗盛满乡愁的长寿面如今多了一丝思乡的苦涩,却少了记忆里的甜和幼时的悸动。
11月前
星云
有故事的人
我的烹饪之路
我从小就爱进厨房,也喜欢烹饪,可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老师,准确的说是烹饪老师。
1年前
有故事的人
星云
父母曾是武林高手吗?/张雨(居銮)
父亲原是伐木工人,工余无其他嗜好,好天气时,父亲将屋后空地整理干净,把杂草清除,稍大的矮树保留,一来可以乘凉,二是可以用来牵绳搭架,让种下的藤茶类攀沿。土地面积不大,但经过父亲的规划,原本狭隘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角落种下了各种蔬菜与果树。 父亲尤爱种木薯。后来是因为母亲常选用木薯制作糕点,还是因为满足母亲而大量种木薯,确实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他俩都在种植与做糕上找到乐趣,当然也包括满足了孩子的肚腹。 父亲将收集到的木薯树干切成短支,斜插在已堆积成行、高及小腿的土箱。短支相隔约两呎,初时都用椰叶遮盖,不能曝晒,也不可缺少阳光,以帮助发芽生长。平日要勤于浇水,三不五时还要除杂草和施肥,特别是将近产薯时,还要撒防虫农药,大约10个月后土里就有丰硕的果实。因为埋在泥土里,为了探知究竟,必要时会抽样拔出一株检查,如果果实还未成熟,它会被丢弃,牺牲了。一般上一棵树可以收获10公斤或以上。挖掘木薯往往有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叫观看的人都充满期待。 父亲除了将部分木薯留下享用,通常也会与串门子的邻居分享,有时甚至会托运输罗里将木薯带去住在锯木工厂里的外公家。 从小,我就知道母亲是烹饪高手。除了菜肴,汤水,制作糕点也是她的拿手好戏。母亲曾将木薯水煮,配上马六甲椰糖的浓浆吃法是午后的最佳点心。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耗时制作的“木薯假肉丸”。 母亲先将木薯除去外皮,带沙粒的外皮有时会划伤手。去皮后,白皙像美女小腿的木薯很吸睛,却很快成了母亲利刀下的薯块,浸泡洗干净后晾干。 这时父亲做的另一个“武器”就登场了。没有经过它的加持,刷一刷,还真弄不出成绩来。那是父亲自制的锌片刷,没此武器还真不能将木薯刷成薯泥呢! 那锌片宽6吋、长1呎,正面密布洞孔但毫无用处,得翻过另一面才是“用武”之处——尖钉凿穿留下4个锐利的尖角,用这面45度斜放,手握木薯块在上面来来回回地刷,刷时必须专心而且要慢,否则一个不留神,手滑肉到,刷的可是自己的手指,遭受血光之灾是不可避免的。持续细心的刷,不久之后放置底下的大盆就盛着一坨白中略带黄色的薯泥了。 将多余的水分搾出后,母亲伸手入泥堆翻找,目的是捡出硬块,不让硬块破坏口感。这时添加早已准备就绪的五香粉、少量的澄面粉和切细的虾米粒,爱辣的也可加入胡椒粉和适量的食盐,一切到位后就不断搅绊,直到沾满香料。接下来是冷油热锅,待锅里轻烟升起,就可将手捏成粒状的木薯泥放入油锅里炸。 母亲自创的“假肉丸” 母亲单手握泥成粒,速度快又饱满,相比我的左右手掌兼用,搓呀搓的,时而大颗时而扁平,相形见绌。我笨手笨脚,只差没帮倒忙罢了。此时才明白“粒粒皆辛苦”的用法,虽然是乱套,但是真实写照。 与一般炸物一样,它们只要转金黄色就可捞起隔油。一般上要更提味,都会下锅再炸一轮。此时一颗颗香气扑鼻的“假”肉丸就呈现眼前,可说香气飘万家,每当有邻居来探问,就知道他们是被香气吸引而来。 主动的邻居会要求赠送,比较会“做人”的都会带着盛有食物或水果的盘子登门交换,一般上,母亲都来者不拒。 母亲这道自创的“假肉丸”,曾经骗倒很多亲友,他们都好奇是什么肉做的;大伙纷纷要求制作材料与方法,母亲都大方无私地分享。母亲每做一次假肉丸,就被亲友称赞一次,当年没有直播,换作现在,母亲应该也是一名超级网红了。(一笑) 父亲种植,母亲制糕,他们都不是专门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当时只为打发时间和自供自给。换成今天,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动作是不值得的,可他们却收获满满的友谊与欢乐。 想起电视剧里的剑侠与爱人退隐江湖的画面,男的砍树种植,女的织布忙家务,突然联想:父母不知是不是曾经也名震江湖,只是后来选择远离尘嚣,过着不吃人间烟火的生活,才有今天我笔下的这些故事?笑。
1年前
星云
更多烹饪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