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8% 中美增長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國民服務3.0 次期錄取開放查詢
|
載送僧人皮卡遇襲 一沙彌中彈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2.8% 中美增長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國民服務3.0 次期錄取開放查詢
|
載送僧人皮卡遇襲 一沙彌中彈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8% 中美增长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国民服务3.0 次期录取开放查询
|
载送僧人皮卡遇袭 一沙弥中弹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8% 中美增长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国民服务3.0 次期录取开放查询
|
载送僧人皮卡遇袭 一沙弥中弹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8% 中美增长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国民服务3.0 次期录取开放查询
|
载送僧人皮卡遇袭 一沙弥中弹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8% 中美增长幅度均降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国民服务3.0 次期录取开放查询
|
载送僧人皮卡遇袭 一沙弥中弹身亡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愛國詩人
文藝春秋
【專欄.花樣年華】伍燕翎/逃難詩人潘受 船票送郁達夫
說潘受是一位詩人,不如說他更是一位愛國詩人。那麼他所愛的究竟是祖國,還是南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同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展開大規模慘絕人寰的血腥大屠殺。戰火的陰影逐漸逼近南洋,南洋華僑早已蓄勢待發,竭盡所能,為抗敵救國、為世界和平以及為公理正義而戰。這一年,也是潘受南渡的第七個年頭,此時他正擔任新加坡道南學校校長。身在海外,面對日本帝國的肆虐侵略,他對祖國這一場災難絕不能置之度外。 1938年,來自南洋各地的百餘名籌賑會代表齊聚大會,共同決議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並推舉陳嘉庚為主席。潘受與陳嘉庚相差37歲,卻毅然接受義務秘書一職,深得陳嘉庚的倚重與信任,全力協助推動華僑賑災工作,掀起了一場席捲南洋的抗日救亡群眾運動。他為該會成立賦詩以明志:“立國五千年忍使黃魂沉赤縣;同僑八百萬誓扶白日照青天。” 當時,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華僑群情激憤,反日情緒高漲,人們紛紛抵制日貨、罷工停產、走上街頭示威,巡迴演出宣傳抗戰,並號召華僑機工回國服務。1940年4月28日,《南洋商報》刊登消息——“華僑回國慰勞團下月赴各路慰勞軍”。該團由陳嘉庚組建並親自率領,潘受擔任團長,是全團最年輕的成員。5月間,他帶領團員到重慶與陳嘉庚會合,期間結識眾多抗戰名將及政府要員。1997年,86歲高齡的潘受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回憶道:“那次中國之行對我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讓我第一次親身領會中國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精深博大。”這支慰勞團自新加坡出發,經緬甸、雲南、貴州,最後抵達重慶。隨後又從四川輾轉奔赴各地戰區,足跡遍佈十餘個省份。 1941年,潘受重返新加坡。 麻坡中化中學校史館記載,潘受曾於1941年1月至6月擔任中華學校(即中化中學前身)校長。當時,《南洋商報》亦有報道,麻坡中華化南校董部常務會議已通過聘任潘受為校長(1941年1月14日)。然而,由於頻繁奔走於新馬兩地,難以兼顧校務,潘受遂於半年內辭職。 1972年,適逢中化中學慶祝建校60週年並出版《中化六十年》紀念刊,潘受以翰墨寄懷,特贈七言絕句二首如下: 其一 樹蕙滋蘭六十年,中華聲教化南天, 芳菲一卷春風史,篳路從頭記昔賢。 其二: 海氛歲值亂離秋,書劍吾曾此小遊, 痛憶故人冤血碧,羊曇何忍過西州。 潘受在詩中既緬懷建校先賢的辛勤付出,也追憶自己與學校在日軍南侵時期結下的因緣,並寄託對戰亂離散與故人罹難的深切哀思。他更提及麻坡淪陷後,地方上慘遭屠殺者近二十戶,其中包括“余在職時之本校董事會主席李君天賜洎董事多名,洵慘絕人寰矣。”此墨寶如今仍珍藏於該校館藏。 日軍的爪牙迅速伸展,戰火蔓延,新加坡旋即淪陷。潘受在戰後1940年代的多首詩作中,及時記錄了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1948年,他在新加坡怡和軒與友人追憶郁達夫這位南來的中國文壇巨匠,寫下〈怡和軒與諸友夜坐——追話郁達夫之死〉。郁達夫於1938年12月底應《星洲日報》之聘抵達新加坡,直至日據時期,最終在1945年8月29日日軍戰敗投降之際,於避難地荷屬蘇門答臘離奇失蹤。 1942年2月,潘受原已購得小電船船票,計劃攜家眷自新加坡這座“圍城”逃往臨近的蘇門答臘小島。郁達夫得知後,亦表示希望同行。臨行前一晚,眾人下榻怡和軒,郁達夫攜行裝前來,除衣物外,還帶了一瓶白蘭地、十餘塊牛肉乾及一部《詩韻》,準備在船上吟詩唱和。當晚,他們暢談共飲,別緒未生,反添幾分歡愉。酒酣之際,潘受忽然決定將自己的船票讓予郁達夫與胡愈之,送二人先行離去,自己則另尋他法分途逃亡。 世事難料,郁達夫終客死異鄉。戰亂之際,他化名趙廉卿,滯留印尼,最終遭日本憲兵殺害,屍骨無存。潘受悲痛不已,賦詩悼之:“耿耿三年支萬忍,遲遲一死換千生。” “一死換千生”,確是對郁達夫的至高敬意。 相關文章: 【專欄.花樣年華】伍燕翎/潘受詩人的賣花詞 【專欄.花樣年華】伍燕翎/劉太希詩人雅集雲南園 【專欄.花樣年華】伍燕翎/方修與潘重規的紅樓之爭
2月前
文藝春秋
更多愛國詩人
下一個
結束導覽